CN220586218U - 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6218U
CN220586218U CN202321977471.9U CN202321977471U CN220586218U CN 220586218 U CN220586218 U CN 220586218U CN 202321977471 U CN202321977471 U CN 202321977471U CN 220586218 U CN220586218 U CN 220586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lamping
groove
cavity
wal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74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迪
朱娜
罗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taike Clean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taike Cle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taike Clean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taike Cle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74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6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6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6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框拼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框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角连接件和边框,其中,角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连接槽,连接槽的槽壁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边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部;边框设有多个,多个边框通过角连接件连接以围成框架,边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角连接件,边框的端部插接于角连接件的其中一个连接槽内,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以使边框与角连接件固定连接。基于此,多个边框在连接形成框架时无需首尾相接,边框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无需切割,边框端部平整、不锋利,且边框端部不外露,因此,框架在实际使用时不易误伤工作人员,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框拼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框架及光伏面板。
背景技术
光伏面板,又叫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光伏面板安装在框架上以组成光伏组件进行使用,目前,框架由多个边框和角码拼接形成,其中,边框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作45°切割处理,多个边框首尾相接且相邻两个边框的连接处通过角码固定。然而,此种框架的边框经过切割处理,边框端部尖锐且锋利,因此,框架在实际使用中容易误伤操作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使用安全的框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包括:
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角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壁面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多个边框,所述边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边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角连接件,所述边框的端部插接于所述角连接件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以使所述边框与所述角连接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边框通过所述角连接件连接以围成所述框架。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一为卡接孔,另一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为形变可恢复的卡接板;
所述边框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沿所述边框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所述边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连接有所述卡接板;
其中,所述边框和所述卡接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卡接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远离所述连接槽槽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板另一端背向所述第一空腔延伸并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为设置在所述边框外壁面上的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和所述卡接凸起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边框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沿所述边框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所述第一空腔远离所述框架中心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敞口,所述第一敞口沿所述边框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
所述卡接凸起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具有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的第二敞口;
其中,所述边框设有所述卡接凸起的外壁面与所述连接槽设有所述卡接孔的槽壁面相对且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角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和第一限位板,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上,所述连接槽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槽壁面和第二槽壁面,所述第一槽壁面朝向对应所述边框的第一敞口,各所述连接槽的所述第一槽壁面均连接有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对应所述连接槽的所述第二槽壁面限定出限位空间,所述第一限位板与对应所述边框第一空腔的腔壁面接触,所述第二槽壁面与对应所述边框的外壁面接触,以使所述限位空间对所述边框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沿着所述连接槽的深度方向,所述卡接孔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且所述卡接孔在所述连接槽槽壁上的面积依次增大;
所述卡接凸起的个数与所述卡接孔的个数相同,所述卡接凸起一一卡接于所述卡接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接部件;
所述边框包括框本体和限位环,所述框本体的外壁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限位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上,所述限位环的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方向;
所述卡接部件包括定位块和弹性件,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方向运动,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面和所述定位块之间,所述限位环将所述定位块限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方向,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块连接;所述定位块与所述限位环接触,且至少部分所述定位块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露出并与所述卡接孔卡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角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和第二限位板,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上,所述连接槽靠近所述框架中心侧的一端为敞开端,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上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限位板遮挡所述连接槽的敞开端,以将所述边框限定在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边框靠近所述框架中心侧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沿所述边框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口朝向对应所述连接槽的敞开端,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与光伏面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光伏组件,包括:
光伏面板;
如上所述的框架,所述光伏面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角连接件具有连接槽,连接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边框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部,在实际应用中,多个边框通过角连接件连接以围成框架,边框与角连接件固定连接的方式为:边框的端部插接于连接槽内且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基于此,多个边框在连接形成框架时无需首尾相接,边框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无需切割,边框端部平整、不锋利,且边框端部不外露,因此,框架在实际使用时不易误伤工作人员,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组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框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连接件与边框配合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4所示角连接件与边框配合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连接件与边框另一种配合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6所示角连接件与边框配合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连接件与边框另一种配合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21、卡接板;22、卡接凸起;221、第二空腔;222、第二敞口;231、定位块;232、弹性件;3、角连接件;301、连接槽;3011、第一槽壁面;3012、第二槽壁面;31、连接件本体;32、第一限位板;33、第二限位板;4、边框;401、第一空腔;4011、第一敞口;402、安装孔;403、第二安装槽;41、框本体;411、第一安装槽;42、限位环;A、限位空间;10、框架;20、光伏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面板20和框架10,光伏面板20设置在框架10上,具体来说,框架10内侧具有槽体,光伏面板20边缘在打胶后与槽体连接,基于此以将光伏面板20固定连接在框架10上。在实际应用中,光伏面板20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
如图2-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框架10,包括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角连接件3和边框4,其中,角连接件3具有至少两个连接槽301,连接槽301的槽壁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边框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部2;在实际应用中,边框4设有多个,多个边框4通过角连接件3连接以围成框架10,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边框4和角连接件3均设有四个,一个角连接件3具有两个连接槽301,且两个连接槽301的深度方向相垂直。具体来说,边框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角连接件3,边框4的端部插接于角连接件3的其中一个连接槽301内,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相互连接,以使边框4与角连接件3固定连接。而由于边框4与角连接件3固定连接的方式为:边框4的端部插接于连接槽301内且第二连接部2与第一连接部1连接,基于此,多个边框4在连接形成框架10时无需首尾相接,边框4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无需切割,边框4端部平整、不锋利,且边框4端部不外露,因此,框架10在实际使用时不易误伤工作人员,使用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之一为卡接孔,另一为卡接部件,卡接部件卡接于卡接孔内,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边框4和角连接件3的固定连接,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两者连接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以第一连接部1为卡接孔,第二连接部2为卡接部件进行说明,如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卡接部件为形变可恢复的卡接板21;边框4具有第一空腔401,第一空腔401沿边框4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边框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与第一空腔401相连通的安装孔402,安装孔402连接有卡接板21;其中,边框4和卡接板21为一体式结构,卡接板2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安装孔402远离连接槽301槽口的一端连接,卡接板21另一端背向第一空腔401延伸并卡接于卡接孔内。基于边框4和卡接板21的此种结构,在加工形成卡接板21时,只需要在边框4上切割出与第一空腔401相连通的“”形切割缝即可形成卡接板21的雏形结构,然后再从第一空腔401处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推动处于雏形结构的卡接板21,使其被切割缝包围的一端远离第一空腔401移动并使其定型即可加工形成卡接板21,加工方便。
具体来说,边框4在插入到连接槽301的过程中,卡接板21背向第一空腔401的一侧与连接槽301的槽壁接触,卡接板21在角连接件3的压力下朝着安装孔402的方向形变,此时,卡接板21不会阻挡边框4插入到连接槽301内;而当卡接板21遇到连接槽301槽壁上的卡接孔时,角连接件3不再对卡接板21施力,此时,卡接板21恢复原状并插入到卡接孔内,从而使得边框4与角连接件3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卡接部件为设置在边框4外壁面上的卡接凸起22,卡接凸起22卡接于卡接孔内。具体而言,卡接凸起22可以是从边框4上加工出来的结构,也可以是与边框4组装形成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当卡接凸起22是与边框4组装形成的结构时,示例性的,与边框4组装的部件是螺钉,边框4上设有螺纹孔,当卡接孔与螺纹孔位置对应时,螺钉的螺杆部穿过卡接孔并与螺纹孔连接,然后螺钉的头部设置在卡接孔内以与卡接孔卡接,此时,螺钉的头部即卡接凸起22。
当卡接凸起22是边框4上加工出来的结构时,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边框4和卡接凸起22为一体式结构;边框4具有第一空腔401,第一空腔401沿边框4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第一空腔401远离框架10中心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敞口4011,第一敞口4011沿边框4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卡接凸起22具有第二空腔221,第二空腔221具有与第一空腔401相连通的第二敞口222;其中,边框4设有卡接凸起22的外壁面与连接槽301设有卡接孔的槽壁面相对且间隔设置。在此种结构下,边框4可以由板材加工形成,在加工的过程中,先在预设位置通过冲压等方式冲压出上述卡接凸起22,此时,卡接凸起22的第二空腔221和第二敞口222在冲压过程中形成;然后将形成有卡接凸起22的板材通过折弯等机械加工方式加工形成上述结构,此时,边框4的第一空腔401和第一敞口4011在加工过程中形成。此种一体式结构的边框4和卡接凸起22,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易于与角连接件3连接。
具体来说,边框4具有第一空腔401和第一敞口4011,因此,边框4在受力后可以有一定的形变,在失去压力的时候,形变会恢复,而且边框4设有卡接凸起22的外壁面与连接槽301设有卡接孔的槽壁面相对且间隔设置,即,边框4的外壁面和连接槽301的槽壁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在实际应用中,预设间隙的存在可以避免出现卡接凸起22无法插入到连接槽301内的情况,而基于边框4的上述结构,边框4在卡接凸起22插入到连接槽301后会有一定的变形量,可避免边框4卡死在连接槽301内无法移动,基于此,可保证边框4与角连接件3顺利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沿着连接槽301的深度方向,卡接孔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且卡接孔在连接槽301槽壁上的面积依次增大;卡接凸起22的个数与卡接孔的个数相同,卡接凸起22一一卡接于卡接孔,即,沿着连接槽301的深度方向,卡接凸起22的体积也依次增大。在实际应用中,体积较大的卡接凸起22先插入到连接槽301内,其在遇到面积小的卡接孔时不会卡入到卡接孔内,只有在遇到适配的卡接孔才会卡接进卡接孔内。而多个卡接孔和卡接凸起22的设置可以提高边框4与角连接件3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角连接件3包括连接件本体31和第一限位板32,连接槽301设置在连接件本体31上,连接槽30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槽壁面3011和第二槽壁面3012,第一槽壁面3011朝向对应边框4的第一敞口4011,各连接槽301的第一槽壁面3011均连接有第一限位板32,第一限位板32与对应连接槽301的第二槽壁面3012限定出限位空间A,第一限位板32与对应边框4第一空腔401的腔壁面接触,第二槽壁面3012与对应边框4的外壁面接触,以使限位空间A对边框4进行限位。具体来说,基于限位空间A的设置,边框4除了通过连接槽301进行限位之外还通过限位空间A进行限位,基于此,可提高边框4与角连接件3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边框4包括框本体41和限位环42,框本体41的外壁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11,限位环42设置在第一安装槽411的槽口上,限位环42的轴线方向为第一安装槽411的深度方向;卡接部件包括定位块231和弹性件232,定位块231设置在第一安装槽411内且可沿第一安装槽411的深度方向运动,弹性件232设置在第一安装槽411内且位于第一安装槽411的槽底面和定位块231之间,限位环42将定位块231限定于第一安装槽411内,以避免定位块231从第一安装槽411内脱出;沿第一安装槽411的深度方向,弹性件232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槽411的槽底面连接,另一端与定位块231连接;定位块231与限位环42接触,且至少部分定位块231从第一安装槽411的槽口露出并与卡接孔卡接。示例性的,弹性件232为弹簧,此时,卡接部件形成定位珠结构,在此种结构下,当边框4插入到连接槽301的过程中,连接槽301的槽壁会挤压定位块231,此时定位块231会压缩弹性件232,当定位块231与卡接孔位置对应时,定位块231在弹性件232的作用下会复位,此时定位块231从第一安装槽411的槽口露出并卡接在卡接孔内,从而实现边框4和角连接件3的连接,基于此,在边框4无法形变的情况下,边框4和角连接件3的组装也可以顺利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和图5所示,角连接件3包括连接件本体31和第二限位板33,连接槽301设置在连接件本体31上,连接槽301靠近框架10中心侧的一端为敞开端,第二限位板33设置在连接件本体31上且至少部分第二限位板33遮挡连接槽301的敞开端,以将边框4限定在连接槽301内;边框4靠近框架10中心侧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03,第二安装槽403沿边框4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第二安装槽403的槽口朝向对应连接槽301的敞开端,第二安装槽403用于与光伏面板20连接。此种结构下,连接槽301既可以与边框4稳定连接,也可以供第二安装槽403和光伏面板20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四个边框4的第二安装槽403首尾相接形成框架的上述槽体,光伏面板20的边缘作打胶处理后插接于第二安装槽403内,基于此以使光伏面板20与框架10稳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
角连接件(3),具有至少两个连接槽(301),所述连接槽(301)的槽壁面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部(1);
多个边框(4),所述边框(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部(2);
其中,所述边框(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角连接件(3),所述边框(4)的端部插接于所述角连接件(3)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槽(301)内,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相互连接,以使所述边框(4)与所述角连接件(3)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边框(4)通过所述角连接件(3)连接以围成所述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所述第二连接部(2)之一为卡接孔,另一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2)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为形变可恢复的卡接板(21);
所述边框(4)具有第一空腔(401),所述第一空腔(401)沿所述边框(4)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所述边框(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401)相连通的安装孔(402),所述安装孔(402)连接有所述卡接板(21);
其中,所述边框(4)和所述卡接板(2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卡接板(2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402)远离所述连接槽(301)槽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板(21)另一端背向所述第一空腔(401)延伸并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2)为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为设置在所述边框(4)外壁面上的卡接凸起(22),所述卡接凸起(22)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4)和所述卡接凸起(22)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边框(4)具有第一空腔(401),所述第一空腔(401)沿所述边框(4)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所述第一空腔(401)远离所述框架中心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敞口(4011),所述第一敞口(4011)沿所述边框(4)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
所述卡接凸起(22)具有第二空腔(221),所述第二空腔(221)具有与所述第一空腔(401)相连通的第二敞口(222);
其中,所述边框(4)设有所述卡接凸起(22)的外壁面与所述连接槽(301)设有所述卡接孔的槽壁面相对且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连接件(3)包括连接件本体(31)和第一限位板(32),所述连接槽(301)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31)上,所述连接槽(30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槽壁面(3011)和第二槽壁面(3012),所述第一槽壁面(3011)朝向对应所述边框(4)的第一敞口(4011),各所述连接槽(301)的所述第一槽壁面(3011)均连接有所述第一限位板(32),所述第一限位板(32)与对应所述连接槽(301)的所述第二槽壁面(3012)限定出限位空间(A),所述第一限位板(32)与对应所述边框(4)第一空腔(401)的腔壁面接触,所述第二槽壁面(3012)与对应所述边框(4)的外壁面接触,以使所述限位空间(A)对所述边框(4)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连接槽(301)的深度方向,所述卡接孔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且所述卡接孔在所述连接槽(301)槽壁上的面积依次增大;
所述卡接凸起(22)的个数与所述卡接孔的个数相同,所述卡接凸起(22)一一卡接于所述卡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为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2)为卡接部件;
所述边框(4)包括框本体(41)和限位环(42),所述框本体(41)的外壁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11),所述限位环(4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411)的槽口上,所述限位环(42)的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一安装槽(411)的深度方向;
所述卡接部件包括定位块(231)和弹性件(232),所述定位块(23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411)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安装槽(411)的深度方向运动,所述弹性件(23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41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11)的槽底面和所述定位块(231)之间,所述限位环(42)将所述定位块(231)限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11)内;沿所述第一安装槽(411)的深度方向,所述弹性件(2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411)的槽底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块(231)连接;所述定位块(231)与所述限位环(42)接触,且至少部分所述定位块(231)从所述第一安装槽(411)的槽口露出并与所述卡接孔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连接件(3)包括连接件本体(31)和第二限位板(33),所述连接槽(301)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31)上,所述连接槽(301)靠近所述框架中心侧的一端为敞开端,所述第二限位板(33)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31)上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限位板(33)遮挡所述连接槽(301)的敞开端,以将所述边框(4)限定在所述连接槽(301)内;
所述边框(4)靠近所述框架中心侧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03),所述第二安装槽(403)沿所述边框(4)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敞开端,所述第二安装槽(403)的槽口朝向对应所述连接槽(301)的敞开端,所述第二安装槽(403)用于与光伏面板连接。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面板(20);
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框架(10),所述光伏面板(20)设置在所述框架(10)上。
CN202321977471.9U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 Active CN220586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7471.9U CN220586218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7471.9U CN220586218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6218U true CN220586218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07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7471.9U Active CN220586218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6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59330U (zh) 电连接器
US20180205171A1 (en) Modular connector
CN220586218U (zh) 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
CN106684617B (zh) 电连接器
US20240048096A1 (en) Method for making a modular solar panel
CN113328179B (zh) 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池盖板组件
US8406001B2 (en) Electronic housing, assemblies therefor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JP5667130B2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固定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固定方法
CN109028261B (zh) 一种电热膜取暖器及该取暖器的组装方法
EP0747978A1 (en) Constraining sleeve device for stabilizing battery casing contour
US11761471B2 (en) Snap-in socket panel with night lamp
CN213029106U (zh) 一种金属屏蔽罩安装结构
CN220481781U (zh) 刀头结构以及毛发修剪器
CN220874885U (zh) Led显示装置的箱体组件及led显示装置
CN221081345U (zh) 中框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20067236U (zh) 逆变器及其光伏发电组合设备
CN217719803U (zh) 一种圆柱电池支架及电池模组
CN212908366U (zh) 一种连接器屏蔽装置以及连接器
CN216252635U (zh) 一种光伏板铝制固定外框结构
CN218569377U (zh) Btb连接器
CN219513461U (zh) 一种屏蔽组件
CN219780080U (zh) 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发电系统
CN214998627U (zh) 一种型材连接件
CN220491085U (zh) 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
CN220553547U (zh) 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