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1085U - 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91085U CN220491085U CN202321846797.8U CN202321846797U CN220491085U CN 220491085 U CN220491085 U CN 220491085U CN 202321846797 U CN202321846797 U CN 202321846797U CN 220491085 U CN220491085 U CN 2204910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ddle frame
- hole
- sfp
- bending part
-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UQMRAFJOBWOFNS-UHFFFAOYSA-N butyl 2-(2,4-dichlorophenoxy)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C(=O)COC1=CC=C(Cl)C=C1Cl UQMRAFJOBWOFN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包括有中隔片、左中框以及右中框;该中隔片竖向设置并前后延伸;该左中框和右中框分别水平设置于中隔片的左右两侧并均前后延伸,该中隔片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前后排布;通过在左中框上一体延伸出有第一折弯部,且左中框上刺破形成有第一扣孔,并配合在右中框上一体延伸出有第二折弯部,且右中框上刺破形成有第二扣孔,利用第一折弯部穿过第一通孔插入第二扣孔中扣合固定,利用第二折弯部穿过第二通孔插入第一扣孔中扣合固定,相互对插起支撑和固定,有效增强组装后的结构强度,从而防止结构扭曲变形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SFP外壳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SFP(Small Form Pluggable)可以简单理解为GBIC(Gigabit InterfaceConverter的缩写)升级版本,是将千兆位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接口器件,可以热插拔使用。GBIC是一种符合国际标准的可互换产品。采用GBIC接口设计的千兆位交换机由于互换灵活,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目前,SFP的外壳内均设置于中隔片、左中框和右中框,该中隔片竖向设置并前后延伸,该左中框和右中框分别水平设置于中隔片的左右两侧并均前后延伸,以将SFP之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上下及左右多个空腔,从而可在每一空腔中均安装一个光模块。
现有技术中,左中框和右中框和中隔板均在狭小空间内进行组装,左中框和右中框分别中隔片组装处的结构均为直面,其相互对插,组装后存在间隙,导致组装后强度比较弱,结构较为的不稳固,从而存在结构扭曲变形的隐患。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组装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左中框和右中框分别中隔片组装存在结构不稳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包括有中隔片、左中框以及右中框;该中隔片竖向设置并前后延伸;该左中框和右中框分别水平设置于中隔片的左右两侧并均前后延伸,该中隔片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前后排布;该左中框上一体延伸出有第一折弯部,且左中框上刺破形成有第一扣孔,该右中框上一体延伸出有第二折弯部,且右中框上刺破形成有第二扣孔,该第一折弯部穿过第一通孔插入第二扣孔中扣合固定,该第二折弯部穿过第二通孔插入第一扣孔中扣合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中框和右中框均由金属板片通过尾部翻折形成,该左中框由两上下设置并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片材构成,该右中框由两上下设置并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二片材构成,以有效增强左中框和右中框的结构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一第一片材上均一体延伸出有第一折弯部,两第一折弯部前后排布并上下错开设置,每一第二片材上均一体延伸出有第二折弯部,两第二折弯部前后排布并上下错开设置,对应的,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两个,每一第一片材上均刺破形成有两第一扣孔,每一第二片材上均刺破形成有两第二扣孔,以增强安装稳固性,防止组装后扭曲变形风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一第一片材的中间位置上刺破形成第一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抵于另一第一片材的表面上,且第一支撑部为前后间隔排布的多个,以使得两第一片材之间结构稳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一第二片材的中间位置上刺破形成第二支撑部,该第二支撑部抵于另一第二片材的表面上,且第二支撑部为前后间隔排布的多个,以使得两第二片材之间结构稳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一第一片材的外侧边均折弯延伸出有与外壳铆压固定的第一铆接点,以便与外壳铆接稳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一第二片材的外侧边均折弯延伸出有与外壳铆压固定的第二铆接点,以便与外壳铆接稳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均呈Z形折弯结构,以使得结构简单稳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左中框上一体延伸出有第一折弯部,且左中框上刺破形成有第一扣孔,并配合在右中框上一体延伸出有第二折弯部,且右中框上刺破形成有第二扣孔,利用第一折弯部穿过第一通孔插入第二扣孔中扣合固定,利用第二折弯部穿过第二通孔插入第一扣孔中扣合固定,相互对插起支撑和固定,有效增强组装后的结构强度,从而防止结构扭曲变形风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再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又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中隔片 11、第一通孔
12、第二通孔 20、左中框
21、第一折弯部 22、第一扣孔
23、第一支撑部 24、第一铆接点
201、第一片材 30、右中框
31、第二折弯部 32、第二扣孔
33、第二支撑部 34、第二铆接点
301、第二片材 40、外壳
50、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中隔片10、左中框20以及右中框30。
该中隔片10竖向设置并前后延伸,该中隔片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该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前后排布。在本实施例中,该中隔片10为金属片,该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为两个,两个第一通孔11前后排布并上下错开设置,两个第二通孔12前后排布并上下错开设置,并且,两个第一通孔11和两个第二通孔12构成一组通孔,多组通孔前后间隔排布并均位于中隔片10的中间位置处。
该左中框20和右中框30分别水平设置于中隔片10的左右两侧并均前后延伸,该左中框20上一体延伸出有第一折弯部21,且左中框20上刺破形成有第一扣孔22,该右中框30上一体延伸出有第二折弯部31,且右中框30上刺破形成有第二扣孔32,该第一折弯部21穿过第一通孔11插入第二扣孔32中扣合固定,该第二折弯部31穿过第二通孔12插入第一扣孔22中扣合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左中框20和右中框30均由金属板片通过尾部翻折形成,该左中框20由两上下设置并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片材201构成,该右中框30由两上下设置并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二片材301构成,以有效增强左中框20和右中框30的结构强度。每一第一片材201上均一体延伸出有第一折弯部21,两第一折弯部21前后排布并上下错开设置,每一第二片材301上均一体延伸出有第二折弯部31,两第二折弯部31前后排布并上下错开设置,对应的,每一第一片材201上均刺破形成有两第一扣孔22,每一第二片材301上均刺破形成有两第二扣孔32,以增强安装稳固性,防止组装后扭曲变形风险。该第一折弯部21和第二折弯部31均呈Z形折弯结构,以使得结构简单稳固。
以及,其中一第一片材201的中间位置上刺破形成第一支撑部23,该第一支撑部23抵于另一第一片材201的表面上,且第一支撑部23为前后间隔排布的多个,以使得两第一片材201之间结构稳固。其中一第二片材301的中间位置上刺破形成第二支撑部33,该第二支撑部33抵于另一第二片材301的表面上,且第二支撑部33为前后间隔排布的多个,以使得两第二片材301之间结构稳固。
另外,每一第一片材201的外侧边均折弯延伸出有与外壳40铆压固定的第一铆接点24,以便与外壳40铆接稳固。每一第二片材301的外侧边均折弯延伸出有与外壳40铆压固定的第二铆接点34,以便与外壳40铆接稳固。
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
首先,将左中框20和右中框30分别置于中隔片10的左右两侧,然后,将使第一折弯部21穿过第一通孔11插入第二扣孔32中扣合固定,并使第二折弯部31穿过第二通孔12插入第一扣孔22中扣合固定,如此即可完成左中框20、右中框30和中隔片10稳固地组装在一起,接着,将组装在一起的左中框20、右中框30和中隔片10与外壳40进行组装,最后组装各个弹片50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左中框上一体延伸出有第一折弯部,且左中框上刺破形成有第一扣孔,并配合在右中框上一体延伸出有第二折弯部,且右中框上刺破形成有第二扣孔,利用第一折弯部穿过第一通孔插入第二扣孔中扣合固定,利用第二折弯部穿过第二通孔插入第一扣孔中扣合固定,相互对插起支撑和固定,有效增强组装后的结构强度,从而防止结构扭曲变形风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包括有中隔片、左中框以及右中框;该中隔片竖向设置并前后延伸;该左中框和右中框分别水平设置于中隔片的左右两侧并均前后延伸,其特征在于:该中隔片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前后排布;该左中框上一体延伸出有第一折弯部,且左中框上刺破形成有第一扣孔,该右中框上一体延伸出有第二折弯部,且右中框上刺破形成有第二扣孔,该第一折弯部穿过第一通孔插入第二扣孔中扣合固定,该第二折弯部穿过第二通孔插入第一扣孔中扣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中框和右中框均由金属板片通过尾部翻折形成,该左中框由两上下设置并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片材构成,该右中框由两上下设置并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二片材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片材上均一体延伸出有第一折弯部,两第一折弯部前后排布并上下错开设置,每一第二片材上均一体延伸出有第二折弯部,两第二折弯部前后排布并上下错开设置,对应的,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两个,每一第一片材上均刺破形成有两第一扣孔,每一第二片材上均刺破形成有两第二扣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第一片材的中间位置上刺破形成第一支撑部,该第一支撑部抵于另一第一片材的表面上,且第一支撑部为前后间隔排布的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第二片材的中间位置上刺破形成第二支撑部,该第二支撑部抵于另一第二片材的表面上,且第二支撑部为前后间隔排布的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片材的外侧边均折弯延伸出有与外壳铆压固定的第一铆接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二片材的外侧边均折弯延伸出有与外壳铆压固定的第二铆接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均呈Z形折弯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46797.8U CN220491085U (zh) | 2023-07-13 | 2023-07-13 | 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46797.8U CN220491085U (zh) | 2023-07-13 | 2023-07-13 | 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91085U true CN220491085U (zh) | 2024-02-13 |
Family
ID=89827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846797.8U Active CN220491085U (zh) | 2023-07-13 | 2023-07-13 | 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91085U (zh) |
-
2023
- 2023-07-13 CN CN202321846797.8U patent/CN2204910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62367B (zh) | 一种具有自回位功能浮动式母座以及包括它的同轴连接器 | |
US8870468B2 (en) | Multi-port shielded adapter | |
CN220491085U (zh) | Sfp中框在狭小空间的固定结构 | |
CN114976782A (zh) | 背板连接器 | |
CN112134097B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488054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sfp光纤插座 | |
CN214124183U (zh) | 连接器壳体组件 | |
CN114824889A (zh) | 一种采用弯折压迫和弯折导电片方式的自耦合导线接线器 | |
CN211789719U (zh) | 一种连接器罩体 | |
CN218242366U (zh) | 一种usb type-c双壳沉板式连接器 | |
CN209995694U (zh) | 一种新型抽屉侧板结构 | |
CN221596953U (zh) | 一种插针部件、差分模块及连接器 | |
CN219698364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器和导光组件的光口屏蔽罩 | |
CN215112890U (zh) | 一种新型反射罩组件 | |
WO2023246884A1 (zh) | 背板连接器 | |
CN221237009U (zh) | 一种插装机构 | |
CN217009646U (zh) | 凹槽式固定结构的高速连接器 | |
CN221687884U (zh) | 一种接触稳定的马达母端端子 | |
CN220586218U (zh) | 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 | |
CN216312001U (zh) | 采集片连接结构及采集片连接组件 | |
CN221596831U (zh) | 一种连接器用定位扣板及连接器 | |
CN213778179U (zh) | 一种全预混冷凝燃气热水炉的框架式结构 | |
CN219779264U (zh) | 一种双外壳卧式Type-C母座 | |
CN212991493U (zh) | 5g高速背板直公连接器 | |
CN210840482U (zh) | 易组装型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