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8179B - 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池盖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池盖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8179B
CN113328179B CN202110599174.4A CN202110599174A CN113328179B CN 113328179 B CN113328179 B CN 113328179B CN 202110599174 A CN202110599174 A CN 202110599174A CN 113328179 B CN113328179 B CN 113328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assembly
cover plate
hole
batter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91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8179A (zh
Inventor
许久凌
孙倩倩
赵炎
张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 ltd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novation Avi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novation Avi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novation Avi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991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81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8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8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8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8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池盖板组件。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形成具有固定部的盖板本体;将极柱组件设置在盖板本体上;其中,固定部与极柱组件卡接。通过形成具有固定部的盖板本体,且将固定部与极柱组件卡接,可以将极柱组件稳定地固定在盖板本体上,且可以避免极柱组件相对于盖板本体转动。

Description

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池盖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池盖板组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盖板结构包括极柱和盖板本体,在盖板结构组装完成后,需要保证极柱可靠地固定于盖板本体上。现有技术中,由于极柱组件和盖板本体的连接方式限定,极柱容易发生相对于盖板本体转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池盖板组件,以避免极柱组件相对于盖板本体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形成具有固定部的盖板本体;
将极柱组件设置在盖板本体上;
其中,固定部与极柱组件卡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通过形成具有固定部的盖板本体,且将固定部与极柱组件卡接,可以将极柱组件稳定地固定在盖板本体上,且可以避免极柱组件相对于盖板本体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由上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获得。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固定部以及极柱组件,通过固定部与极柱组件卡接可以将极柱组件稳定地固定在盖板本体上,且可以避免极柱组件相对于盖板本体转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可参考在下面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是按比例的,并且相关的元件可能省略,以便强调和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技术特征。另外,相关要素或部件可以有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不同的设置。此外,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在各个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盖板本体和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两个极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平板;2、通孔;3、环形凸起;4、初始固定部;5、初始承载部;6、冲压头;
10、盖板本体;11、第一通孔;12、阶梯面;13、凹槽;14、上表面;15、下表面;20、固定部;21、连接段;22、抵压段;23、第二通孔;24、第一卡接部;30、极柱组件;31、第二卡接部;32、极柱;33、第一绝缘部;34、第二绝缘部;35、第三绝缘部;36、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特别地,提到“该/所述”对象或“一个”对象同样旨在表示可能的多个此类对象中的一个。
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进一步地,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定。还需要理解的是,在上下文中,当提到一个元件或特征连接在另外元件(一个或多个)“上”、“下”、或者“内”、“外”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请参考图1,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S101,形成具有固定部20的盖板本体10;
S103,将极柱组件30设置在盖板本体10上;
其中,固定部20与极柱组件30卡接。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通过形成具有固定部20的盖板本体10,且将固定部20与极柱组件30卡接,可以将极柱组件30稳定地固定在盖板本体10上,且可以避免极柱组件30相对于盖板本体10转动。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部20上形成有第一卡接部24,极柱组件30上形成有第二卡接部31,第一卡接部24与第二卡接部31卡接;其中,第一卡接部24与第二卡接部31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陷。凸起与凹陷的配合不仅结构简单,且在保证定位的基础上,可以有效防止极柱组件30相对于盖板本体10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4和第二卡接部31均为至少两个,以此保证固定部20与极柱组件30的限位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极柱组件30为两个,两个极柱组件30分别为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正极柱组件上相邻两个第二卡接部31之间的距离不等于负极柱组件上相邻两个第二卡接部31之间的距离,即通过识别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上的第二卡接部31即可确定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以此避免出现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安装错误的问题。
如图5所示,两个极柱组件30可以分别为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且每个极柱组件30上形成有两个第二卡接部31,且两个第二卡接部31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从而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判断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具体的,一个极柱组件30上两个第二卡接部31之间具有180度的夹角,而另一个极柱组件30上两个第二卡接部31之间具有150度的夹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具有固定部20的盖板本体10包括:在平板1上形成通孔2;沿通孔2的孔壁压出环形凸起3;沿环形凸起3的内侧冲压平板1,形成竖直的初始固定部4和水平的初始承载部5,初始承载部5形成有第一通孔11,初始固定部4形成有第二通孔23,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3连通成阶梯孔,初始固定部4上形成有第一卡接部24,第一卡接部24用于与极柱组件30上的第二卡接部31卡接;其中,极柱组件30位于阶梯孔内的阶梯面12上。第一卡接部24与第二卡接部31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陷,凸起与凹陷的配合不仅结构简单,且在保证定位的基础上,可以有效防止极柱组件30相对于盖板本体10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4为凹陷;其中,沿环形凸起3的内侧冲压平板1形成初始固定部4和初始承载部5的同时形成凹陷,以此提高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环形凸起3的内侧冲压平板1形成初始固定部4、初始承载部5以及凹陷的同时,在平板1背离环形凸起3的一侧形成凹槽13,凹槽13连通第一通孔11,以使第一通孔11的孔径减小,并增大阶梯面12的面积。初始固定部4、初始承载部5、凹陷以及凹槽13可以一次成型,从而减小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步骤,且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避免了多个步骤单独进行对结构的破坏。
可选的,第一卡接部24为凹陷;其中,去除初始固定部4的部分材料以形成凹陷,即在形成初始固定部4之后,可以通过切削等机械加工方式形成凹陷。
可选的,冲压初始固定部4以形成凹陷,即在形成初始固定部4之后,可以利用冲压工艺沿着初始固定部4由上向下冲压,从而形成凹陷,且将凹陷内的材料冲压到初始承载部5上,可以在初始承载部5上形成凸起,或者可以将凹陷内的材料冲压到初始承载部5上,以此使得第一通孔11的孔径减小,并增大阶梯面12的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承载部5上形成凸起后,可以在极柱组件30上形成有凹陷,使得极柱组件30上的凹陷与初始承载部5上的凸起相配合,以此进一步提高极柱组件30和盖板本体10的连接稳定性,即提高了防扭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具有固定部20的盖板本体10还包括:在平板1背离环形凸起3的一侧去除部分材料以形成凹槽13,即可以通过切削等机械加工方式形成凹槽13。
可选的,冲压平板1背离环形凸起3的一侧以形成凹槽13,且凹槽13连通第一通孔11,以使第一通孔11的孔径减小,并增大阶梯面12的面积,即通过冲压工艺将凹槽13内的材料冲压到初始承载部5上,以此增加阶梯面12的面积,从而保证对极柱32的可靠支撑。
可选的,沿环形凸起3的内侧冲压平板1形成初始固定部4和初始承载部5的同时,在平板1背离环形凸起3的一侧形成凹槽13,凹槽13连通第一通孔11,以使第一通孔11的孔径减小,并增大阶梯面12的面积。初始固定部4、初始承载部5以及凹槽13可以是同步形成的,以此减少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工艺,提高形成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盖板本体10背离阶梯面12的一侧设置的凹槽13可以用于容纳其他结构,例如,第三绝缘部35的部分可以位于凹槽13内,以与盖板本体10形成可靠限位。或者,凹槽13可以是一个空置的结构,即没有任何结构位于凹槽13内,但由于凹槽13与第一通孔11相连通。凹槽13与第一通孔11相连通,即第一通孔11的一个开口的边缘位于凹槽13内,从空间位置来看,实际上就是凹槽13的底壁与第一通孔11的一个开口的边缘相交。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极柱组件30设置在盖板本体10上,包括:提供极柱32;在极柱32上注塑形成第一绝缘部33,且第一绝缘部33上形成有第二卡接部31,以形成极柱组件30;将极柱组件30设置在阶梯面12上,即在形成具有第一绝缘部33的极柱32后将极柱组件30安装到盖板本体10上。
可选的,提供极柱32;将极柱32设置在阶梯面12上;向极柱32与固定部20之间填充绝缘材料,以形成具有第二卡接部31的第一绝缘部33,即在将极柱32安装于盖板本体10上之后,在进行绝缘材料填充,以形成第一绝缘部33。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极柱组件30包括极柱32和第一绝缘部33,极柱32设置在盖板本体10上;第一绝缘部33设置在极柱32的周向外表面,第一绝缘部33与固定部20卡接。第一绝缘部33不仅实现了对极柱32和固定部20的绝缘隔离,且可以保证极柱组件30与固定部20卡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绝缘部34设置在极柱32与盖板本体10之间,将第三绝缘部35设置在盖板本体10的下表面15,从而形成如图3所示的结构。其中,在将极柱32放置于盖板本体10上之前,可以将第二绝缘部34设置在盖板本体10上。
盖板本体10与固定部20一体成型,并在冲压形成凹槽13时,形成阶梯面12,即形成凹槽13过程中,可以将凹槽13内的材料挤压到形成阶梯面12的结构上,以此增加了阶梯面12的面积,从而可以保证阶梯面12与极柱32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进一步的,凹槽13中的料挤压形成具有阶梯面12的结构,加工工艺简单,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料,有利于电池盖板组件的轻量化,且通过设置凹槽13,减小了极柱32在高度方向的空间(即极柱32不用太高,而极柱32靠近凹槽13的一端就可以外露,以此方便与极耳或连接片连接),提升了电池能量密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20在盖板本体10的上表面14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凹槽13在上表面14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位于第二投影内,从而在实现固定部20与极柱32的连接过程中,使得固定部20顶部和底部承受力,可以避免具有阶梯面12的结构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凹槽13在盖板本体10的上表面14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通孔11在所上表面14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第三投影位于第二投影内侧,即凹槽13环绕第一通孔11设置,从而形成了一个环形的封闭结构,以此在形成凹槽13的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阶梯面12的面积。
可选的,如图2所示,第三绝缘部35上形成的凸起36可以与凹槽13相适配,即凸起36可以是一个环形凸起结构,从而容纳在环形的凹槽13内,以此实现可靠定位与固定。或者,凸起36可以是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块,从而可以实现可靠定位。对于凸起36的具体结构此处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还包括:折弯固定部20以压设在极柱组件30上,从而可以使得固定部20可靠固定极柱组件30。具体的,固定部20远离盖板本体10的一端向第二通孔23的内部弯折,以使固定部20成型为连接段21和抵压段22。利用抵压段22抵压在极柱32上,不仅能够对极柱32形成稳定地固定,避免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极柱32从固定部20内脱离,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还能够限制极柱32的高度,从而限制整个电池的高度,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抵压极柱32的稳定性好。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部20由连接段21与抵压段22组成,连接段21将固定部20连接于盖板本体10上,而抵压段22将极柱32限位在盖板本体10上,即保证极柱32可靠设置在盖板本体10上。
需要说明的是,抵压段22倾斜于连接段21设置,即可以使得抵压段22抵压在极柱32的端面上,此处的极柱32的端面并不一定是顶端。对于抵压段22的抵压位置此处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具体结构进行相应的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加力压固定部20可以先将固定部20弯折形成连接段21和抵压段22,此时抵压段22和连接段21夹角为钝角;再将抵压段22继续弯折直到压到极柱组件30上,并将极柱组件30固定在初始承载部5上。
可选的,施加水平的力滚压固定部20先将固定部20弯折形成连接段21和抵压段22;再施加垂直的力压抵压段22将其抵压到极柱组件30上,以将极柱组件30固定在盖板本体10上,此时抵压段22和连接段21大体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部20远离盖板本体10的一端向第二通孔23的内部弯折,以使固定部20成型为连接段21和抵压段22。利用抵压段22抵压在极柱32上,不仅能够对极柱32形成稳定地固定,避免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极柱32从固定部20内脱离,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还能够限制极柱32的高度,从而限制整个电池的高度,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抵压极柱32的稳定性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20可为环形凸台,此处的环形并非特指圆环,可也以是多边形,重点突出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第二通孔23。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3的形状与极柱32的形状相适配。在极柱32安装到阶梯孔内的阶梯面12上后,对固定部20进行折弯,从而保证抵压段22抵压在极柱32上。
具体的,结合图6所示,在一个平板1上形成通孔2,沿通孔2的孔壁压出环形凸起3,环形凸起3的厚度相对较厚,沿环形凸起3的内侧冲压平板1,形成竖直的初始固定部4和水平的初始承载部5,初始固定部4相对较薄,且同时在平板1的下方形成了凹槽13,在初始固定部4的内侧加工出凹陷,即第一卡接部24,将极柱组件30放置于初始承载部5上,并利用冲压头6滚压固定部20,从而使得固定部20压紧极柱组件30,其中,固定部20成型为连接段21和抵压段22,抵压段22和连接段21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度。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示出的极柱组件30与初始承载部5之间间隔设置,实际安装时极柱组件30与初始承载部5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部34,具体可以参考上述电池盖板组件的具体实施例,此处不作赘述。此外,图6中示出的第二卡接部31未与第一卡接部24相连接,实际安装时,设计为凸起的第二卡接部31安装于第一卡接部24内。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电池盖板组件由上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获得。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10、固定部20以及极柱组件30,通过固定部20与极柱组件30卡接可以将极柱组件30稳定地固定在盖板本体10上,且可以避免极柱组件30相对于盖板本体10转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盖板组件。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10、固定部20以及极柱组件30,通过固定部20与极柱组件30卡接可以将极柱组件30稳定地固定在盖板本体10上,且可以避免极柱组件30相对于盖板本体10转动。
可选的,极柱32通过连接片与极耳相连接,或者极柱32可以直接与极耳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本体10上设置有两个极柱32,两个极柱32均对应有固定部20。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创造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7)

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具有固定部(20)的盖板本体(10);
将极柱组件(30)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10)上;
其中,所述固定部(20)与所述极柱组件(30)卡接;
形成具有固定部(20)的盖板本体(10)包括:
在平板(1)上形成通孔(2);
沿所述通孔(2)的孔壁压出环形凸起(3);
沿所述环形凸起(3)的内侧冲压所述平板(1),形成竖直的初始固定部(4)和水平的初始承载部(5),所述初始承载部(5)形成有第一通孔(11),所述初始固定部(4)形成有第二通孔(23),所述第一通孔(11)与所述第二通孔(23)连通成阶梯孔,所述初始固定部(4)上形成有第一卡接部(24),所述第一卡接部(24)用于与所述极柱组件(30)上的第二卡接部(31)卡接,所述第一卡接部(24)为凹陷;
其中,沿所述环形凸起(3)的内侧冲压所述平板(1)形成所述初始固定部(4)和所述初始承载部(5)的同时形成所述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30)位于所述阶梯孔内的阶梯面(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环形凸起(3)的内侧冲压所述平板(1)形成所述初始固定部(4)、所述初始承载部(5)以及所述凹陷的同时,在所述平板(1)背离所述环形凸起(3)的一侧形成凹槽(13),所述凹槽(13)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以使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减小,并增大所述阶梯面(12)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具有固定部(20)的盖板本体(10)还包括:
在所述平板(1)背离所述环形凸起(3)的一侧去除部分材料以形成凹槽(13);
或,冲压所述平板(1)背离所述环形凸起(3)的一侧以形成凹槽(13),且所述凹槽(13)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以使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减小,并增大所述阶梯面(12)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极柱组件(30)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10)上,包括:
提供极柱(32);
在所述极柱(32)上注塑形成第一绝缘部(33),且所述第一绝缘部(33)上形成有所述第二卡接部(31),以形成所述极柱组件(30);
将所述极柱组件(30)设置在所述阶梯面(12)上;
或,提供极柱(32);
将所述极柱(32)设置在所述阶梯面(12)上;
向所述极柱(32)与所述固定部(20)之间填充绝缘材料,以形成具有所述第二卡接部(31)的第一绝缘部(3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折弯所述固定部(20)以压设在所述极柱组件(30)上。
7.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获得。
CN202110599174.4A 2021-05-31 2021-05-31 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池盖板组件 Active CN1133281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9174.4A CN113328179B (zh) 2021-05-31 2021-05-31 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池盖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9174.4A CN113328179B (zh) 2021-05-31 2021-05-31 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池盖板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8179A CN113328179A (zh) 2021-08-31
CN113328179B true CN113328179B (zh) 2023-06-20

Family

ID=77422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9174.4A Active CN113328179B (zh) 2021-05-31 2021-05-31 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池盖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81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73589A (zh) * 2022-08-22 2024-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和电力系统
CN115579591B (zh) * 2022-11-14 2023-03-21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电池、电池的组装方法、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9192A (ja) * 2003-06-26 2005-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池パック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02356516U (zh) * 2011-11-24 2012-08-01 上海新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锂电池铝盖板的一次成型模具
CN107369789A (zh) * 2017-07-10 2017-11-21 林州朗坤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盖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8929017U (zh) * 2018-09-11 2019-06-04 天津星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螺丝盖板一次成型的冲压磨具
CN112054155A (zh) * 2020-09-30 2020-12-08 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及其的制备方法和电极端子的制备方法
CN112151705A (zh) * 2020-09-28 2020-12-29 广州市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盖帽组件加工工艺及电池盖帽组件及电池
CN212783607U (zh) * 2020-09-30 2021-03-23 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17823032U (zh) * 2022-06-08 2022-11-15 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和电池
CN218242218U (zh) * 2022-09-05 2023-01-06 约之楹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环形器壳体和盖板的联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9192A (ja) * 2003-06-26 2005-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池パック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02356516U (zh) * 2011-11-24 2012-08-01 上海新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锂电池铝盖板的一次成型模具
CN107369789A (zh) * 2017-07-10 2017-11-21 林州朗坤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盖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8929017U (zh) * 2018-09-11 2019-06-04 天津星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螺丝盖板一次成型的冲压磨具
CN112151705A (zh) * 2020-09-28 2020-12-29 广州市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盖帽组件加工工艺及电池盖帽组件及电池
CN112054155A (zh) * 2020-09-30 2020-12-08 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及其的制备方法和电极端子的制备方法
CN212783607U (zh) * 2020-09-30 2021-03-23 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17823032U (zh) * 2022-06-08 2022-11-15 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和电池
CN218242218U (zh) * 2022-09-05 2023-01-06 约之楹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环形器壳体和盖板的联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8179A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28179B (zh) 电池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池盖板组件
CN214753928U (zh) 一种密封电池盖板
US20220102793A1 (en) Aluminum cover plate of battery
CN109755422B (zh)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216793926U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组
CN209786057U (zh) 一种连接构件和二次电池
CN215266476U (zh) 动力电池盖板
CN218896712U (zh) 盖板组件及其电池
CN217983503U (zh) 一种顶盖组件及动力电池
CN217691392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CN215933704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7507601U (zh) 一种极柱结构、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12783705U (zh)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4753927U (zh)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12783607U (zh)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15644682U (zh)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112054155A (zh) 电池盖板组件及其的制备方法和电极端子的制备方法
CN218123575U (zh)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15342737U (zh)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17848261U (zh)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20086334U (zh) 单通圆柱电池
CN115320007B (zh) 注塑极柱成型方法以及动力电池顶盖结构
CN217881686U (zh)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20856711U (zh) 正极机构及圆柱电池
CN216529089U (zh) 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Kaibo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2

Address after: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Applicant after: Zhongchu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Innovation Avi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66 Kejiao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Applicant before: Zhongchu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