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4087U - 动车车钩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车车钩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84087U CN220584087U CN202322216791.9U CN202322216791U CN220584087U CN 220584087 U CN220584087 U CN 220584087U CN 202322216791 U CN202322216791 U CN 202322216791U CN 220584087 U CN220584087 U CN 2205840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coupler
- detection
- electric telescopic
- goosene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44000261422 Lysimachia clethroides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钩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动车车钩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的外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往复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的底部安装有照明灯,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和传感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铰接有测量尺,所述往复组件包括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部安装有移动块,该动车车钩检测装置,可以进行多项检测,无需每检测一项就换一个检测台的操作,达到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动车车钩检测装置涉及车钩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钩是指火车车皮或机车两端的挂钩,有连结、牵引及缓冲的作用。车钩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辆部件,在动车车钩安装上车辆前需对其性能进行检测,这时就需要用到检测装置来进行操作。
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6484659U公开的《一种高铁动车组车钩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安装有安装试验台,所述安装试验台顶部安装有移动固定板,所述移动固定板顶部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内侧安装有车钩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还设置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顶部设置有摄像头和传感器,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安装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中间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顶端安装有驱动器;本实用新型的高铁动车组车钩检测装置,利用安装试验台和驱动器能模拟车钩在使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利用检测器和传感器能有效将车钩的检测数据分析记录并上传至数据计算机进行数据整理,利用摄像头能将检测过程实时记录并配合检测数据进行上传核对。
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功能单一,只是检测车钩的受力情况,需要检测多个项目时,就需要搬动车钩去往另一个检测台进行检测,费时费力,使得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动车车钩检测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该装置在使用时,功能单一,只是检测车钩的受力情况,需要检测多个项目时,就需要搬动车钩去往另一个检测台进行检测,费时费力,使得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动车车钩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的外部设置有调节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此时通过检测机构进行多方面检测,再通过调节机构方便调节车钩,从而完成检测和调节的操作。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往复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的底部安装有照明灯,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和传感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铰接有测量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此时通过将两个车钩主体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座上进行连接,再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丝杆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块移动,进而带动放置架顶部左侧的车钩主体向右移动,模拟车钩受力情况,再通过检测器顶部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再通过摄像头进行拍摄,受力情况检测完毕后,再通过分开两个车钩主体,再通过往复组件使两个车钩主体远离,再通过打开照明灯对车钩主体进行照明,使得工作人员方便检测车钩主体上的裂痕,再通过设置的鹅颈管方便调节照明灯的方向,同时调节机构可以转动车钩主体的角度,方便全面进行观察检测,同时摄像头可以拍摄裂痕情况,裂缝检测完毕后,再通过调节机构将车钩主体调成竖直向上,再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带动底板向上,使得底板的顶部与车钩主体的底部平齐,再通过竖起铰接的测量尺测量车钩主体的长度,完成测量车钩主体长度是否合格的操作,从而完成可以进行多项检测,无需每检测一项就换一个检测台的操作,达到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安装有车钩主体,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此时通过将两个车钩主体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座上,检测裂痕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再通过第一转轴带动安装座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座一端的车钩主体转动,进而可以对车钩主体全面检测裂痕,再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座转动,从而使得车钩主体竖直向上,从而可以通过测量尺检测车钩主体的长度是否合格,从而完成调节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往复组件包括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丝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
优选的,所述滑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滑槽均开设在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电机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鹅颈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鹅颈管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为线性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放置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放置架均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放置架并延伸至放置架的正面,所第二转轴贯穿安装座并延伸至安装座的外部。
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车钩主体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座上进行连接,再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丝杆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块移动,进而带动放置架顶部左侧的车钩主体向右移动,模拟车钩受力情况,再通过检测器顶部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再通过摄像头进行拍摄,受力情况检测完毕后,再通过分开两个车钩主体,再通过往复组件使两个车钩主体远离,再通过打开照明灯对车钩主体进行照明,使得工作人员方便检测车钩主体上的裂痕,再通过设置的鹅颈管方便调节照明灯的方向,同时调节机构可以转动车钩主体的角度,方便全面进行观察检测,同时摄像头可以拍摄裂痕情况,裂缝检测完毕后,再通过调节机构将车钩主体调成竖直向上,再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带动底板向上,使得底板的顶部与车钩主体的底部平齐,再通过竖起铰接的测量尺测量车钩主体的长度,完成测量车钩主体长度是否合格的操作,从而完成可以进行多项检测,无需每检测一项就换一个检测台的操作,达到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车钩主体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座上,检测裂痕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再通过第一转轴带动安装座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座一端的车钩主体转动,进而可以对车钩主体全面检测裂痕,再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座转动,从而使得车钩主体竖直向上,从而可以通过测量尺检测车钩主体的长度是否合格,从而完成调节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往复组件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其中:1、检测机构;2、调节机构;11、底座;12、往复组件;13、鹅颈管;14、照明灯;15、检测器;16、摄像头;17、传感器;18、电动伸缩杆;19、底板;101、测量尺;102、丝杆;103、移动块;104、第二电机;21、放置架;22、第一转轴;23、连接座;24、安装座;25、第二转轴;26、车钩主体;27、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具体实施方式下的动车车钩检测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检测机构1,检测机构1的外部设置有调节机构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此时通过检测机构1进行多方面检测,再通过调节机构2方便调节车钩,从而完成检测和调节的操作。
检测机构1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往复组件12,底座11的顶部安装有鹅颈管13,鹅颈管13的底部安装有照明灯14,底座11的顶部安装有检测器15,检测器15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16和传感器17,底座1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8,电动伸缩杆18的顶部安装有底板19,底板19的顶部铰接有测量尺10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此时通过将两个车钩主体26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座24上进行连接,再通过启动第二电机104带动丝杆102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块103移动,进而带动放置架21顶部左侧的车钩主体26向右移动,模拟车钩受力情况,再通过检测器15顶部的传感器17进行检测,再通过摄像头16进行拍摄,受力情况检测完毕后,再通过分开两个车钩主体26,再通过往复组件12使两个车钩主体26远离,再通过打开照明灯14对车钩主体26进行照明,使得工作人员方便检测车钩主体26上的裂痕,再通过设置的鹅颈管13方便调节照明灯14的方向,同时调节机构2可以转动车钩主体26的角度,方便全面进行观察检测,同时摄像头16可以拍摄裂痕情况,裂缝检测完毕后,再通过调节机构2将车钩主体26调成竖直向上,再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18带动底板19向上,使得底板19的顶部与车钩主体26的底部平齐,再通过竖起铰接的测量尺101测量车钩主体26的长度,完成测量车钩主体26长度是否合格的操作,从而完成可以进行多项检测,无需每检测一项就换一个检测台的操作,达到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
调节机构2包括放置架21,放置架2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23,连接座23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座24,安装座2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转轴25,安装座24的另一端安装有车钩主体26,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5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电机2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此时通过将两个车钩主体26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座24上,检测裂痕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27带动第一转轴22转动,再通过第一转轴22带动安装座24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座24一端的车钩主体26转动,进而可以对车钩主体26全面检测裂痕,再通过启动第一电机27带动第二转轴25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座23转动,从而使得车钩主体26竖直向上,从而可以通过测量尺101检测车钩主体26的长度是否合格,从而完成调节的操作。
具体的,往复组件12包括滑槽,滑槽的内部安装有丝杆102,丝杆102的外部安装有移动块103,丝杆10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0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电机104带动丝杆102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块103移动,从而带动一端的车钩移动,模仿车钩受力情况。
具体的,滑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滑槽均开设在底座11的顶部,第二电机104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电机104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1的左右两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多个滑槽内可以设置多个丝杆102进而可以更好的带动车钩主体26进行移动,再通过底座11可以支撑第二电机104。
具体的,鹅颈管13设置有两个,两个鹅颈管13呈对称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两个鹅颈管13可以分别调节两个照明灯14,进而可以单独对一个车钩进行照明检测。
具体的,电动伸缩杆18设置有多个,多个电动伸缩杆18设置为线性阵列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多个电动伸缩杆18可以稳定的带动底板19上升。
具体的,放置架21设置有两个,两个放置架21均固定连接在底座11的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底座11可以支撑放置架21。
具体的,第一转轴22贯穿放置架21并延伸至放置架21的正面,所第二转轴25贯穿安装座24并延伸至安装座24的外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电机27可以带动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5转动。
在使用时,通过将两个车钩主体26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座24上进行连接,再通过启动第二电机104带动丝杆102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块103移动,进而带动放置架21顶部左侧的车钩主体26向右移动,模拟车钩受力情况,再通过检测器15顶部的传感器17进行检测,再通过摄像头16进行拍摄,受力情况检测完毕后,再通过分开两个车钩主体26,再通过往复组件12使两个车钩主体26远离,再通过打开照明灯14对车钩主体26进行照明,使得工作人员方便检测车钩主体26上的裂痕,再通过设置的鹅颈管13方便调节照明灯14的方向,同时调节机构2可以转动车钩主体26的角度,方便全面进行观察检测,同时摄像头16可以拍摄裂痕情况,裂缝检测完毕后,再通过调节机构2将车钩主体26调成竖直向上,再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18带动底板19向上,使得底板19的顶部与车钩主体26的底部平齐,再通过竖起铰接的测量尺101测量车钩主体26的长度,完成测量车钩主体26长度是否合格的操作,从而完成可以进行多项检测,无需每检测一项就换一个检测台的操作,达到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动车车钩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的外部设置有调节机构(2);
所述检测机构(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往复组件(12),所述底座(11)的顶部安装有鹅颈管(13),所述鹅颈管(13)的底部安装有照明灯(14),所述底座(11)的顶部安装有检测器(15),所述检测器(15)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16)和传感器(17),所述底座(1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8),所述电动伸缩杆(18)的顶部安装有底板(19),所述底板(19)的顶部铰接有测量尺(101);
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放置架(21),所述放置架(2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22),所述第一转轴(2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座(23),所述连接座(23)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座(24),所述安装座(2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转轴(25),所述安装座(24)的另一端安装有车钩主体(26),所述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5)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电机(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车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组件(12)包括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丝杆(102),所述丝杆(102)的外部安装有移动块(103),所述丝杆(10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车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滑槽均开设在底座(11)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10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电机(104)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1)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车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鹅颈管(1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鹅颈管(13)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车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18)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动伸缩杆(18)设置为线性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车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2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放置架(21)均固定连接在底座(11)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车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2)贯穿放置架(21)并延伸至放置架(21)的正面,所第二转轴(25)贯穿安装座(24)并延伸至安装座(24)的外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16791.9U CN220584087U (zh) | 2023-08-17 | 2023-08-17 | 动车车钩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16791.9U CN220584087U (zh) | 2023-08-17 | 2023-08-17 | 动车车钩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84087U true CN220584087U (zh) | 2024-03-12 |
Family
ID=90118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16791.9U Active CN220584087U (zh) | 2023-08-17 | 2023-08-17 | 动车车钩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84087U (zh) |
-
2023
- 2023-08-17 CN CN202322216791.9U patent/CN2205840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95126B (zh) | 一种刹车盘检测设备 | |
CN108775887B (zh) | 一种锂电池的检测方法 | |
CN102998127B (zh) | 汽车踏板耐久试验台 | |
CN206474883U (zh) | 一种侧边玻璃金属托架安装工装 | |
CN220584087U (zh) | 动车车钩检测装置 | |
CN202886114U (zh) | 一种tv支架自动循环寿命测试机 | |
CN209424905U (zh) | 细长类物料上料组装装置 | |
CN220012015U (zh) | 一种电动汽车故障诊断设备 | |
CN104502829B (zh) | 一种倒装led芯片在线检测方法 | |
CN112414681B (zh) | 一种智能无线通信设备安装检测方法 | |
CN211478586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教学试验台 | |
CN217599828U (zh) | 一种玻璃门连续翻转机 | |
CN115950483A (zh) | 一种电调管柱功能测试设备 | |
CN216241713U (zh) | 基于机器视觉识别技术的个性化生产平台 | |
CN209400231U (zh) | 雨刮机构测试台 | |
CN212007156U (zh) | 一种陶瓷插芯的同心度检测机构 | |
CN108918162A (zh) | 手动汽车座椅坐垫功能测试机 | |
CN110421508A (zh) | 一种汽车门铰链类零件的自动检具 | |
CN217224404U (zh) | 一种球泡铝基座板安装机构 | |
CN221571833U (zh) | 一种翻转式手板模具检测设备 | |
CN220040220U (zh) | 一种模具顶杆检测装置 | |
CN116594082B (zh) | 一种高光谱遥感地质勘测仪平衡测试装置 | |
CN219552284U (zh) | 一种汽车玻璃镀膜前的检验设备 | |
CN220251746U (zh) | 一种圆柱电池线扫装置 | |
CN221078510U (zh) | 一种汽车铝缸体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