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3650U - 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3650U
CN220583650U CN202322200178.8U CN202322200178U CN220583650U CN 220583650 U CN220583650 U CN 220583650U CN 202322200178 U CN202322200178 U CN 202322200178U CN 220583650 U CN220583650 U CN 220583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driving
nut
sliding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001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弭珊
吴留青
孙筛俊
李小群
王继勇
赵军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ihua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ihu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ihua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ihu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001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3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3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3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滑动板,滑动板与安装板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滑动板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与第二连接杆连接;记号机构,记号机构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动板在安装板上滑动;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连接杆在滑动板上滑动;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连接杆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多轴运动的方式,使得检测机构自动对准螺母,并通过记号机构标记不合格的螺母,增大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扭力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中,螺母紧固扭力值的大小直接影响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如果扭力值较小,在使用过程中螺母会发生松动,有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螺母的扭力值进行检测,确保其扭力达标。
目前,现有的大多数检测都是通过螺母扭力检测盒人工检测,工作重复繁琐,效率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采用多轴运动的方式检测不同位置的螺母扭力,增加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包括:
安装板;
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
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
记号机构,所述记号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板在所述安装板上滑动;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在所述滑动板上滑动;
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安装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记号机构包括: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
记号笔,所述记号笔与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设有滑轨,所述滑动板设有滑槽,所述滑轨嵌于所述滑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其活塞端与所述滑动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板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齿条,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
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用于驱动第二连接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螺母扭力检测装置,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板在安装板上滑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在所述滑动板上滑动、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使得检测机构对准螺母,检测机构设有一个阈值,当达到阈值时,螺母未被拧动,则说明螺母合格;相反,如果螺母被拧动,则说明螺母不合格,此时,记号机构对此螺母打上记号,起到提示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多轴运动的方式,使得检测机构自动对准螺母,并通过记号机构标记不合格的螺母,增大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安装板,11-滑轨,2-滑动板,2a-滑轨,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4a-安装槽,5-检测机构,51-第一电机,52-连接块,6-记号机构,61-伸缩杆,62-记号笔,7-无杆气缸,8-第二驱动机构,81-齿条,82-齿轮,83-第二电机,9-旋转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3,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1、滑动板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检测机构5、记号机构6、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8和第三驱动机构。
如图1所示,安装板1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个滑轨11,滑动板2的顶部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轨11分别嵌于滑槽中,实现滑动板2与安装板1的滑动连接。
第一驱动机构优选为无杆气缸7,无杆气缸7设置在安装板1的底部,无杆气缸7的活塞端与滑动板2连接,带动滑动板2沿着滑轨11直线往复运动,即沿着X轴运动。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杆3与滑动板2滑动连接;具体的,滑动板2的顶部具有滑块,第一连接杆3通过滑块与滑动板2滑动连接。
滑动板2设有凹槽,第二驱动机构8包括齿条81、齿轮82和第二电机83;齿条81设置在凹槽的内侧壁上,第二电机83设置在第一连接杆3的滑块上,其输出轴与齿轮82连接,且齿轮82与齿条81啮合;通过第二电机83驱动齿轮8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3沿着滑动板2直线往复运动,即沿着Y轴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杆3的连接块52与滑动板2之间具有间隙,用于容纳第二电机83。
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杆4与第一连接杆3转动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杆3的底部设有两个连接板,第二连接杆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两个连接板之间,从而实现第二连接杆4与第一连接杆3的转动连接。
第三驱动机构优选为旋转气缸9,旋转气缸9安装在第一连接杆3的连接板的侧壁,其输出轴穿过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杆4连接,进而带动第二连接杆4转动,即沿着Z轴方向运动。
如图2所示,检测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1和连接块52;第二连接杆4的一端设有安装槽4a,第一电机51设置在安装槽4a内,其输出轴延伸至外部并与连接块52连接;连接块52具有六角凹槽,用于与螺母连接,通过电机驱动连接块52转动,进而拧动螺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检测螺母扭力是否达标的方式为:对第一电机51的扭力设置一个阈值,当第一电机51的扭力达到阈值时,螺母未被拧动,则说明螺母扭力达标,相反,则说明螺母不合格。
如图2所示,记号机构6包括伸缩杆61和记号笔62;伸缩杆6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4连接,另一端与记号笔62连接,当检测到螺母不合格时,伸缩杆61伸长,使得记号笔62在靠近螺母的位置上标记,以便于后续更换螺母。
本实施例中,伸缩杆61优选为电动伸缩杆61。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双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设置在第二连接杆4上;通过双目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传递至终端进行深度卷积网络学习,从而处理图像信息,获取螺母的位置信息,实现连接块52与螺母的自动对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的深度卷积网络处理图像信息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详述。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终端,接受到双目摄像头的图像信息,获取螺母的位置后,控制终端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8和第三驱动机构工作,使得连接块52对准螺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控制终端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8和第三驱动机构的原理为现有技术,并不是本实施例的改进所在,此处对其不做详述。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无杆气缸7驱动滑动板2在安装板1上滑动、第二电机83驱动齿轮8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3沿着滑动板2直线往复运动、旋转气缸9用于驱动第二连接杆4转动,使得连接块52对准螺母,检测机构5的第一电机51设有一个阈值,当扭力达到阈值时,螺母未被拧动,则说明螺母合格;相反,如果螺母被拧动,则说明螺母不合格,此时,伸缩杆61驱动记号笔62向前运动,在此螺母附近打上记号,起到提示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替换,请参照图4,安装板1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个滑轨11,滑动板2的底部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轨11分别嵌于滑槽中,实现滑动板2与安装板1的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
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
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
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
记号机构,所述记号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板在所述安装板上滑动;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在所述滑动板上滑动;
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号机构包括: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
记号笔,所述记号笔与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设有滑轨,所述滑动板设有滑槽,所述滑轨嵌于所述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其活塞端与所述滑动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齿条,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
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用于驱动第二连接杆转动。
CN202322200178.8U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583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00178.8U CN220583650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00178.8U CN220583650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3650U true CN220583650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20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00178.8U Active CN220583650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3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180403A1 (en) Screw scissor lift
CN220583650U (zh) 一种螺母扭力检测装置
CN117438948A (zh) 一种输电线路多功能机器人
CN116839516A (zh) 一种铅酸电池检测装置
CN216119313U (zh) 一种电力交易用信息公告装置
CN211728977U (zh) 大功率扭力机
CN209894900U (zh) 一种基于delta并联结构的鼠标轨迹性能检测装置
CN113757517A (zh) 一种房屋内墙厚度测量设备
CN221037403U (zh) 一种丝杆水平度检测装置
CA2542817A1 (en) Screw scissor lift
CN215949796U (zh) 一种柱塞泵测试装置
CN217328695U (zh) 一种非侵入式电动执行器用联轴器
CN201974152U (zh) 新型位移传感器
CN110966268A (zh) 一种重载高精度闭环伺服液压马达驱动直线模组
CN214499941U (zh) 一种长寿命精密滚珠丝杆组件
CN212399596U (zh) 一种机房设备巡检装置
CN111049316A (zh) 多节电动推杆
CN211951015U (zh) 一种重载高精度闭环伺服液压马达驱动直线模组
CN209746246U (zh) 一种投影机的镜头位置记录模块
CN214251054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环境监测装置
CN22085147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监测装置
CN219576940U (zh) 一种用于光伏元件的多自由度精密调整装置
CN219511839U (zh) 一种基于多自由度联动的水土采样装置
CN210894252U (zh) 一种便捷式户外环境检测器
CN220910901U (zh) 一种移液泵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