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1242U - 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及包括该安装结构的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及包括该安装结构的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1242U
CN220581242U CN202320169124.7U CN202320169124U CN220581242U CN 220581242 U CN220581242 U CN 220581242U CN 202320169124 U CN202320169124 U CN 202320169124U CN 220581242 U CN220581242 U CN 220581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ooster pump
plate
mounting plat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691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邴立康
孟祥富
李程杰
李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691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1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1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1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及包括该安装结构的净水机,旨在解决现有的净水机由于增压泵运行产生较大的噪音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包括盒体以及安装构件,安装构件的第一端与盒体的侧壁连接,安装构件的第二端与盒体的底壁和/或顶壁连接,安装构件具有与盒体的侧壁平行安装平面,增压泵安装在安装平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构件,能够实现增压泵的侧装,一方面,能够将增压泵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分解到盒体的侧壁和底壁上,降低增压泵运行所产生的噪音,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将增压泵侧装能够节约增压泵的安装空间,从而提高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及包括该安装结构的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及包括该安装结构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净水机的增压泵一般都采用平方或倒放的方式进行安装,增压泵产生的震动通过增压泵上的减震胶垫进行缓冲,单靠减震胶垫的缓冲,减震效果有限,导致增压泵工作时仍会产生较大震动和噪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净水机由于增压泵运行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压泵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盒体以及安装构件,所述盒体内具有降噪腔室,所述安装构件安装在所述降噪腔室内,所述安装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盒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安装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盒体的底壁和/或顶壁连接,所述安装构件具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与所述盒体的侧壁平行,所述增压泵安装在所述安装平面上。
在上述增压泵的安装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盒体的侧壁平行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盒体的底壁连接,所述安装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
在上述增压泵的安装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在上述增压泵的安装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一级减震构件,所述一级减震构件位于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
在上述增压泵的安装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二级减震构件,所述二级减震构件位于所述安装构件和所述盒体的侧壁和/或底壁之间。
在上述增压泵的安装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二级减震构件包括第一减震胶垫和第二减震胶垫,所述第一减震胶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盒体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减震胶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盒体的底壁之间。
在上述增压泵的安装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增压泵抵接。
在上述增压泵的安装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固定基板、设置于所述固定基板上方的支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基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基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增压泵的底端抵接。
在上述增压泵的安装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盒体包括底板、侧板以及盖体,所述安装构件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安装构件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盖体与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共同围成所述降噪腔室,所述盖体与所述底板或所述侧板枢转连接,以将所述降噪腔室打开或关闭。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机,所述净水机包括上述介绍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通过在盒体内设置安装构件,并将增压泵安装在与盒体的侧壁平行的安装平面上,能够实现增压泵的侧装,一方面,能够使增压泵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分解到盒体的侧壁和底壁上,降低增压泵运行所产生的噪音,从而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将增压泵侧装还能够节约增压泵的安装空间,从而提高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将安装构件设置成相连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形式,一方面,能够将增压泵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通过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解到盒体的侧壁和底壁上,降低增压泵的振动幅度,从而降低增压泵运行所产生的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与将安装构件设置成安装架相比,将安装构件设置成安装板能够增大增压泵与安装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增压泵的安装稳定性。
又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连接板,能够提高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安装构件的刚性,能够使得增压泵更加稳定地安装在安装构件上;同时,通过将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成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一体成型,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能够免于使用紧固件,减少增压泵的安装结构的零部件。
又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一级减震构件,能够通过一级减震构件对增压泵运行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降低增压泵在运行时的横向振动幅度,从而降低增压泵运行所产生的噪音,进而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又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二级减震构件,能够对增压泵运行所产生的震动进行二级衰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增压泵运行所产生的噪音。
又进一步地,能够将增压泵运行所产生的震动经第一安装板通过第一减震胶垫实现横向衰减,经第二安装板通过第二减震胶垫实现纵向衰减,从而有效地降低增压泵运行所产生的震动,进而有效地降低增压泵运行所产生的噪音,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又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支撑构件,一方面,能够对增压泵提供支撑力,从而提高增压泵在安装构件上的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支撑构件与增压泵抵接,对增压泵的底部形成托举和缓冲,降低增压泵的纵向震动幅度,从而降低增压泵运行所产生的噪音。
又进一步地,与将支撑构件直接设置成支撑板的形式相比,将支撑构件设置成固定基板、支撑板以及压缩弹簧的形式,能够在压缩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使支撑板贴紧在增压泵的底部,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降低增压泵运行所产生的噪音。
又进一步地,通过将盒体设置成底板、侧板以及盖体的结构形式,能够便于通过打开盖体使底板和侧板外露,为安装构件在底板和侧板上的安装以及增压泵在安装构件上的安装提供较大的操作空间,从而便于增压泵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净水机,由于包括了上述介绍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进而具备了上述增压泵的安装结构所具备的有益效果,相比于改进前的净水机,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的增压泵运行时的震动幅度更小、噪音更小,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更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构件、增压泵以及支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盒体;10、降噪腔室;101、侧壁;102、底壁;11、侧板;12、底板;13、盖体;21、第一安装板;22、第二安装板;23、连接板;3、增压泵;4、一级减震构件;41、第一螺栓;51、第一减震胶垫;511、第二螺栓;52、第二减震胶垫;521、第三螺栓;61、固定基板;611、通孔;62、支撑板;63、压缩弹簧;641、导向杆;64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顶”、“底”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包括盒体1以及安装构件,盒体1内具有降噪腔室10,安装构件的第一端与盒体1的侧壁101连接,安装构件的第二端与盒体1的底壁102连接,安装构件具有安装平面,安装平面与盒体1的侧壁101平行,增压泵3安装在安装平面上。
通过这样的设置,即通过将在盒体1内设置安装构件,并将增压泵3安装在与盒体1的侧壁101平行的安装平面上,能够实现增压泵3的侧装,一方面,能够使增压泵3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分解到盒体1的侧壁101和底壁102上,降低增压泵3运行所产生的噪音,从而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将增压泵3侧装还能够节约增压泵3的安装空间,从而提高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将安装构件的第二端设置成与盒体1的底壁102连接,例如,还可以将安装构件的第二端设置成与盒体1的顶壁连接,或者,也可以将安装构件的第二端设置成同时与盒体1的底壁102和顶壁连接,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优选地,将安装构件的第二端设置成与盒体1的底壁102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安装构件设置成安装板,或者,也可以将安装构件设置成安装架,再或者,还可以将安装构件设置成安装板和安装架相配合的结构形式,等等,这种对安装构件的具体设置类型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其中,第一安装板21与盒体1的侧壁101平行且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22与盒体1的底壁102连接,安装平面位于第一安装板21上。
通过这样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将增压泵3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通过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分解到盒体1的侧壁101和底壁102上,降低增压泵3的振动幅度,从而降低增压泵3运行所产生的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与将安装构件设置成安装架相比,将安装构件设置成安装板能够增大增压泵3与安装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增压泵3的安装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将安装构件设置成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例如,还可以将安装构件设置成相连的第一安装板21、第二安装板22以及第三安装板,或者,也可以将安装构件设置成其它任何可能的形式,等等,这种对安装构件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优选地,将安装构件设置成相连的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的结构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将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连接,或者,也可以在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设置成通过连接板连接,等等,这种对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的具体连接方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构件还包括连接板23,连接板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一体成型。
通过这样的设置,一方面,通过设置连接板23,能够提高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安装构件的刚性,能够使得增压泵3更加稳定地安装在安装构件上;另一方面,通过将连接板23的两端分别设置成与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一体成型,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能够免于使用紧固件,减少增压泵3的安装结构的零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将连接板23的两端设置成分别与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一体成型,例如,还可以将连接板23的两端设置成与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固定连接,或者,还可以将连接板23的一端设置成与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中的一个一体成型,将连接板23的另一端设置成与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中的另一个固定连接,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优选地,将连接板23的两端设置成分别与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一体成型。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连接板23设置成L型板,或者,也可以将连接板23设置成直板,再或者,还可以将连接板23设置成T型板,等等,这种对连接板23的具体设置形状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所示,将连接板23设置成L型板。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安装板的整体强度,进而提高增压泵3的安装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泵3的安装结构还包括一级减震构件4,一级减震构件4设置在增压泵3和第一安装板21之间,以降低增压泵3的震动幅度。
通过这样的设置,通过设置一级减震构件4,能够通过一级减震构件4对增压泵3运行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降低增压泵3在运行时的横向振动幅度,从而降低增压泵3运行所产生的噪音,进而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一级减震构件4设置成减震胶垫,或者,也可以将一级减震构件4设置成减震器,再或者,还可以将一级减震构件4设置成弹性构件的形式,等等,这种对一级减震构件4的具体设置类型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将一级减震构件4设置成减震胶垫。
通过这样的设置,与将一级减震构件4设置成减震器相比,将一级减震构件4设置成减震胶垫,能够便于一级减震构件4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同时,能够节省一级减震构件4的安装空间,从而进一步节省增压泵3的安装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减震胶垫设置成橡胶垫,或者,也可以将减震胶垫设置成纤维毡垫,等等,这种对减震胶垫的具体设置类型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将减震胶垫设置成橡胶垫。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增压泵3设置成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安装板21上,或者,也可以将增压泵3设置成卡接在第一安装板21上,再或者,还可以将增压泵3设置成焊接在第一安装板21上,等等,这种对增压泵3在第一安装板21上的具体安装方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泵3设置成通过第一螺栓41安装在第一安装板21上,一级减震构件4具有可供第一螺栓41穿过的贯穿孔,在安装好的情形下,一级减震构件4套设在第一螺栓41的外侧,一级减震构件4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安装板21和增压泵3上。
通过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将一级减震构件4设置在增压泵3与第一安装板21之间的安装点处,不但能够通过一级减震构件4的形变吸收增压泵3运行所产生的震动,还能够降低安装点处的冲击力,从而能够更高效地降低增压泵3运行所产生的噪音,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通过使第一螺栓41穿过一级减震构件4,还能够避免一级减震构件4发生移动或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将安装构件设置成安装在盒体1的内壁上,或者,也可以将安装构件设置成通过二级减震构件安装在盒体1的内壁上,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还包括二级减震构件,二级减震构件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1与盒体1的侧壁101和底壁102之间。
通过这样的设置,通过设置二级减震构件,能够对增压泵3运行所产生的震动进行二级衰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增压泵3运行所产生的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二级减震构件设置成减震胶垫,或者,也可以将二级减震构件设置成弹性构件,再或者,还可以将二级减震构件设置成其它任何可能的形式,等等,这种对二级减震构件的具体设置类型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二级减震构件包括第一减震胶垫51和第二减震胶垫52,第一减震胶垫51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1和盒体1的侧壁101之间,第二减震胶垫52设置于第二安装板22和盒体1的底壁102之间。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将增压泵3运行所产生的震动经第一安装板21通过第一减震胶垫51实现横向衰减,经第二安装板22通过第二减震胶垫52实现纵向衰减,从而有效地降低增压泵3运行所产生的震动,进而有效地降低增压泵3运行所产生的噪音,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将二级减震构件同时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1和盒体1的侧壁101和底壁102之间,例如,还可以仅将二级减震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1和盒体1的侧壁101之间,或者,也可以仅将二级减震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1和盒体1的底壁102之间,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优选地,将二级减震构件同时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1和盒体1的侧壁101和底壁102之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一安装板21设置成与盒体1的侧壁1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者,也可以将第一安装板21设置成与盒体1的侧壁101卡接连接,等等,这种对第一安装板21和盒体1的侧壁101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二安装板22设置成与盒体1的底壁1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者,也可以将第二安装板22设置成与盒体1的底壁102卡接连接,等等,这种对第一安装板21和盒体1的底壁102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第一安装板21与盒体1的侧壁101通过第二螺栓511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22与盒体1的底壁102通过第三螺栓521固定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安装构件与盒体的内壁之间的安装稳定性,从而提高增压泵的安装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一减震胶垫51设置在第二螺栓511处,或者,也可以将第一减震胶垫51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1与盒体1的侧壁101之间的非连接区域内,等等,这种对第一减震胶垫51的具体设置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二减震胶垫52设置在第三螺栓521处,或者,也可以将第二减震胶垫52设置在第二安装板22与盒体1的底壁102之间的非连接区域内,等等,这种对第二减震胶垫52的具体设置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减震胶垫51设置于第二螺栓511处,第二减震胶垫52设置于第三螺栓521处。
通过这样的设置,不但能够有效地对增压泵3运行所产生的振动进行二级衰减,还能够通过第一减震胶垫51和第二减震胶垫52的形变来吸收第一安装板21与盒体1的侧壁101之间的冲击力以及第二安装板22与盒体1的底壁102之间的冲击力,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增压泵3的运行所产生的噪音。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泵3的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撑构件,支撑构件的第一端与第一安装板21连接,支撑构件的第二端与增压泵3的底部抵接。
通过这样的设置,即通过设置支撑构件,一方面,能够对增压泵3提供支撑力,从而提高增压泵3在安装构件上的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支撑构件与增压泵3抵接,对增压泵3的底部形成托举和缓冲,降低增压泵3的纵向震动幅度,从而降低增压泵3运行所产生的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支撑构件的第一端设置成与第一安装板2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或者,也可以将支撑构件的第一端设置成与第一安装板21一体成型,再或者,还可以将支撑构件的第一端设置成与第一安装板21卡接,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将支撑构件的第一端与第一安装板2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将支撑构件的第一端设置成与第一安装板21连接,例如,还可以将支撑构件的第一端设置成与第二安装板22连接,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优选地,将支撑构件的第一端设置成与第一安装板21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支撑构件直接设置成支撑板,或者,也可以将支撑构件设置成固定基板、支撑板以及压缩弹簧的形式,其中,压缩弹簧位于固定基板和支撑板之间,固定基板与第一安装板21连接,支撑板与增压泵3的底部抵接,等等,这种对支撑构件的具体设置类型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继续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构件、增压泵以及支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构件包括固定基板61、设置于固定基板61上方的支撑板62以及设置在固定基板61和支撑板62之间的压缩弹簧63,其中,固定基板61与第一安装板21连接,支撑板62与增压泵3的底部抵接。
通过这样的设置,与将支撑构件直接设置成支撑板的形式相比,将支撑构件设置成固定基板61、支撑板62以及压缩弹簧63的形式,能够在压缩弹簧63的恢复力作用下,使支撑板62贴紧在增压泵3的底部,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增压泵3在运行时的纵向振动幅度,从而降低增压泵3运行所产生的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将压缩弹簧63放置在固定基板61和支撑板62之间,或者,也可以将压缩弹簧63的两端设置成分别与固定基板61和支撑板62固定连接,再或者,还可以在固定基板61和支撑板62之间设置导向结构,压缩弹簧63安装在导向结构上,等等,这种对压缩弹簧63在固定基板61和支撑板62之间的具体安装方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构件还包括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62上的导向柱641以及设置在导向柱641末端的限位块642,压缩弹簧63套设在导向柱641的外部且其两端分别抵靠在固定基板61和支撑板62之间,固定基板61上设置有与导向柱641相适配的通孔,在安装好的情形下,导向柱641的端部穿过通孔并与限位块642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防止支撑板62在压缩弹簧63的作用下发生微小弹性形变时与固定基板61之间发生错位,从而导致支撑板62无法稳定地抵靠在增压泵3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将导向结构设置成导向柱641和限位块642的形式,例如,还可以将导向结构设置成导向柱和导向套的结构形式,或者,也可以将导向结构设置成导向柱和导向槽的形式,等等,这种对导向结构的具体设置类型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优选地,将导向结构设置成导向柱641和限位块642的形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限位块642设置成与导向柱641的末端固定连接,或者,也可以在导向柱641的外侧设置外螺纹,限位块642内侧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限位块642与导向柱641螺纹连接,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柱641的外侧设置外螺纹,限位块642内侧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限位块642与导向柱641螺纹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置,与直接将限位块642设置成与导向柱641的末端固定连接的形式相比,将限位块642设置成与导向柱641螺纹连接的形式,便于调节支撑板62的高度,从而使支撑板62紧紧地抵靠在增压泵3的底部,进而提高增压泵3的安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盒体1设置成由降噪材料制成,以在盒体1内形成降噪腔室10,或者,也可以在盒体1的内壁上设置吸音材料,以在盒体1内形成降噪腔室10,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盒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吸音棉(图中未示出),以在盒体1内形成降噪腔室10。
接着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1包括底板12、侧板11以及盖体13,其中,第一安装板21与侧板11连接,第二安装板22与底板12连接,盖体13与底板12、侧板11共同围成降噪腔室10,盖体13与侧板11枢转连接以将降噪腔室10打开或关闭。
通过这样的设置,通过将盒体1设置成底板12、侧板11以及盖体13的结构形式,能够便于通过打开盖体13使底板12和侧板11外露,为安装构件在底板12和侧板11上的安装以及增压泵3在安装构件上的安装提供较大的操作空间,从而便于增压泵3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将盖体13与侧板11枢转连接以将降噪腔室10打开或关闭,例如,还可以将盖体13设置成与底板12枢转连接以将降噪腔室10打开或关闭,等等,这种灵活地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优选地,将盖体13与侧板11枢转连接以将降噪腔室10打开或关闭。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将盒体1设置成上述介绍的底板12、侧板11和盖体13的形式,例如,还可以将盒体1设置成上开盖的结构形式,或者,也可以将盒体1设置成侧开盖式的形式,等等,这种对盒体1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优选地,将盒体1设置成上述介绍的底板12、侧板11和盖体13的结构形式。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盒体以及安装构件,所述盒体内具有降噪腔室,所述安装构件安装在所述降噪腔室内,所述安装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盒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安装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盒体的底壁和/或顶壁连接,所述安装构件具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与所述盒体的侧壁平行,所述增压泵安装在所述安装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盒体的侧壁平行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盒体的底壁连接,所述安装平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一级减震构件,所述一级减震构件位于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二级减震构件,所述二级减震构件位于所述安装构件和所述盒体的侧壁和/或底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减震构件包括第一减震胶垫和第二减震胶垫,所述第一减震胶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盒体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减震胶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盒体的底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增压泵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固定基板、设置于所述固定基板上方的支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基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基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增压泵的底端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底板、侧板以及盖体,所述安装构件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安装构件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盖体与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共同围成所述降噪腔室,所述盖体与所述底板或所述侧板枢转连接,以将所述降噪腔室打开或关闭。
10.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泵的安装结构。
CN202320169124.7U 2023-02-02 2023-02-02 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及包括该安装结构的净水机 Active CN220581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9124.7U CN220581242U (zh) 2023-02-02 2023-02-02 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及包括该安装结构的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9124.7U CN220581242U (zh) 2023-02-02 2023-02-02 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及包括该安装结构的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1242U true CN220581242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9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69124.7U Active CN220581242U (zh) 2023-02-02 2023-02-02 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及包括该安装结构的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12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81242U (zh) 增压泵的安装结构及包括该安装结构的净水机
CN110848128A (zh) 净水器增压泵减震结构
CN211687849U (zh) 导轨撑架及电梯
CN215764020U (zh) 一种减震底座
CN213814522U (zh) 一种减震性好的主机箱
CN217334276U (zh) 一种带有防震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CN220629067U (zh) 一种家用电器电机用减震降噪机构
CN212694339U (zh) 一种带有抗震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CN216191082U (zh) 一种工作效率高且隔音效果好的制氧机
CN216518272U (zh) 一种发电机组底盘
CN218934852U (zh) 一种工业锅炉给水泵支撑组件
CN212718713U (zh) 一种叠压供水的保护装置
CN220726966U (zh) 一种新型防震弹减震器
CN110848129A (zh) 净水器增压泵阻尼减震结构
CN219732382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防震机构
CN214577367U (zh) 一种发电机的减震安装结构
CN216842118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气体压缩机
CN220597138U (zh) 一种净水机超静音减振降噪结构
CN214456042U (zh) 一种用于电梯的弹簧减振器
CN214247480U (zh) 一种柴油机风扇支架
CN220079705U (zh) 一种带液压阻尼的减隔震支座
CN218085063U (zh) 具有新型冷却模块的车辆
CN219740917U (zh) 储能电源
CN211525416U (zh) 组合式静音箱减震系统
CN219474007U (zh) 一种带有防震动功能的空气源热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