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7173U - 一种充电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7173U
CN220577173U CN202322332860.2U CN202322332860U CN220577173U CN 220577173 U CN220577173 U CN 220577173U CN 202322332860 U CN202322332860 U CN 202322332860U CN 220577173 U CN220577173 U CN 220577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opening
charging device
box
box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328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正刚
王海朝
王磊
李金广
张俊
郑轩
丁伟朋
苟黎刚
段修健
闫彦彬
陈高春
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328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7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7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7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充电装置包括盒体和软质结构,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盒壁和第二盒壁,盒体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形成于第一盒壁和第二盒壁之间,软质结构位于盒体的内部,且软质结构的边缘连接于第一盒壁处,软质结构朝向第二盒壁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凹陷部,凹陷部的内壁设置加强凸筋。由于凹陷部是软性材质(例如是橡胶材质),凹陷部是能够向其内侧发生较大程度变形的,以适用尺寸较厚的手机,而且,由于凹陷部内壁设置有加强凸筋,即使凹陷部因手机较厚而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加强凸筋的存在,也会使得凹陷部有恢复自然状态的趋势,以对较厚尺寸的手机有一个良好的压紧力。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车汽车技术的逐渐发展,汽车的功能也更加丰富多样,为了使用户有更好的乘车或驾车体验,部分汽车上设置有能够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的手机充电装置,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便捷性。该充电装置通常包括盒体和限位结构,而现有的充电装置的限位结构通常是硬质结构,比如硬质塑料,甚至是硬质金属,手机插入盒体后硬质结构发生微变形以对手机进行压紧定位,进而防止手机晃动,这些较硬的限位结构不仅容易压坏手机、划伤手机屏幕,而且由于只能进行微变形,也难以适用多种不同厚度的手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盒体和软质结构,所述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盒壁和第二盒壁,所述盒体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盒壁和所述第二盒壁之间,所述软质结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盒体的内部,且所述软质结构的边缘连接于所述第一盒壁处,所述软质结构朝向所述第二盒壁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内壁设置加强凸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该充电装置中,将电子产品例如手机放入盒体后,软质结构可用于对其起到压紧定位作用。第一盒壁可以位于第二盒壁的上方,软质结构可连接于第一盒壁,例如其内壁,并在朝向第二盒壁的方向,即向下凹陷形成有凹陷部,软性材质,例如橡胶材质的凹陷部可以向其内侧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如此,当需要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时,手机的一端可以经开口进入盒体中并贴着第二盒壁移动,直至手机完全贴放在第二盒壁上,可利用例如设置于第二盒壁的无线充电器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其中,在手机贴着第二盒壁逐渐进入盒体的过程中,手机会挤压凹陷部以使凹陷部向其内侧变形,进而受压变形的凹陷部也会给予手机一个反作用力,以实现对手机的压紧定位。同时,由于凹陷部是软性材质,可以适用尺寸较厚的手机,而且,由于凹陷部内壁设置有加强凸筋,即使凹陷部因手机较厚而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因加强凸筋的存在,也会使得凹陷部有恢复自然状态的趋势,以对较厚尺寸的手机有一个良好的压紧力。此外,由于凹陷部是软性材质,其给予手机压力,手机也不会被压坏,手机进入和移出盒体时,也不会被划伤,且由于例如橡胶材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凹陷部压紧手机时,手机受到的摩擦力更大,凹陷部对手机的防滑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壁上设置有通口,所述软质结构的边缘伸出所述通口并设置有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连接在所述第一盒壁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壁环绕所述通口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所述环形翻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的底壁向远离所述第二盒壁的方向凸起形成有凸起条,以将所述凹陷部分隔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凹陷单元部,其中,多个所述加强凸筋对称分布在所述凸起条的两侧,所述加强凸筋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凸起条的延伸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盒壁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凹陷部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盒壁的夹角为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二骨架用于与所述第二骨架可拆卸连接,以形成所述盒体,其中,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一骨架上,所述第一骨架包括所述第一盒壁,所述第二骨架包括所述第二盒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盒壁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二盒壁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二盒壁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壁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置有逐渐远离所述第二盒壁的导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的轮廓形状为驼峰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前所述的充电装置。
由于所述汽车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所述充电装置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汽车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骨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质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质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盒体;11、第一骨架;111、第一盒壁;1111、通口;1112、定位凸起;1113、导向结构;12、第二骨架;121、第二盒壁;13、开口;21、凹陷部;211、凹陷单元部;212、加强凸筋;213、凸起条;22、环形翻边;221、定位孔;3、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而且,X轴表示纵向,也就是前后方向,并且X轴的正向表示前,X轴的负向表示后;Y轴表示横向,也就是左右方向,并且Y轴的正向表示左,Y轴的负向表示右;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方向,并且Z轴的正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表示下。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X轴、Y轴和Z轴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充电装置,包括盒体1和软质结构,所述盒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盒壁111和第二盒壁121,所述盒体1开设有开口13,且所述开口13形成于所述第一盒壁111和所述第二盒壁121之间,所述软质结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盒体1的内部,且所述软质结构的边缘连接于所述第一盒壁111处,所述软质结构朝向所述第二盒壁121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凹陷部21,所述凹陷部21的内壁设置加强凸筋212。其中,凹陷部21的内壁指的凹陷部21远离第二盒壁121的侧壁。
本实施例中,该充电装置中,将电子产品例如手机3放入盒体1后,软质结构可用于对其起到压紧定位作用。第一盒壁111可以位于第二盒壁121的上方,软质结构可连接于第一盒壁111,例如其内壁,并在朝向第二盒壁121的方向,即向下凹陷形成有凹陷部21,软性材质,例如橡胶材质的凹陷部21可以向其内侧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
如此,当需要对手机3进行无线充电时,手机3的一端可以经开口13进入盒体1中并贴着第二盒壁121移动,直至手机3完全贴放在第二盒壁121上,可利用例如设置于第二盒壁121的无线充电器对手机3进行无线充电,其中,在手机3贴着第二盒壁121逐渐进入盒体1的过程中,手机3会挤压凹陷部21以使凹陷部21向其内侧变形,进而受压变形的凹陷部21也会给予手机3一个反作用力,以实现对手机3的压紧定位。
同时,由于凹陷部21是软性材质,可以适用尺寸较厚的手机3,而且,由于凹陷部21内壁设置有加强凸筋212,即使凹陷部21因手机3较厚而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因加强凸筋212的存在,也会使得凹陷部21有恢复自然状态的趋势,以对较厚尺寸的手机3有一个良好的压紧力。
此外,由于凹陷部21是软性材质,其给予手机3压力,手机3也不会被压坏,手机3进入和移出盒体1时,也不会被划伤,且由于例如橡胶材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凹陷部21压紧手机3时,手机3受到的摩擦力更大,凹陷部21对手机3的防滑效果更好。
此外,由于凹陷部21是位于盒体1内部的,具有良好的隐蔽性。且橡胶材质的凹陷部21可靠性高,耐久性强。
本实施例中,该充电装置可以安装于汽车副仪表扶手的上侧或前部,且手机3可以从前向后经开口13进入盒体1中。
参见图1以及图3-5,可选地,所述第一盒壁111上设置有通口1111,所述软质结构的边缘伸出所述通口1111并设置有环形翻边22,所述环形翻边22连接在所述第一盒壁111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盒壁111上具有一个通口1111,软质结构整体可以呈一个盆状结构,其具有环形翻边22结构,凹陷部21可以从通口1111外侧装入盒体1中,直至环形翻边22结构搭接在第一盒壁111的外壁,安装方式简单。
而且,软质结构采用薄壁盆状结构,可以一次成型,结构连续性好,受力均匀,可靠性和寿命较高,成本低。
参见图1以及图3-5,可选地,所述第一盒壁111环绕所述通口1111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1112,所述环形翻边2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1112配合的定位孔221。
本实施例中,第一盒壁111的外侧环绕通口1111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1112,而环形翻边22上设置有多个与定位凸起1112一一对应的定位孔221,如此,当凹陷部21从通口1111外侧装入盒体1中后,定位凸起1112可以插入定位孔221中,并使环形翻边22搭接在第一盒壁111外侧,安装工艺简单,成本低,也便于拆卸软质结构。
而且,软质结构可以是橡胶材质,定位凸起1112与定位孔221可以是一种过盈配合关系,固定效果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不排除环形翻边22也可以与第一盒壁111粘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凹陷部21的轮廓形状为驼峰状或半球状,其底面不是一个平面,不仅利于手机3插入盒体1,也利于在受压变形后能有恢复其形状的趋势。同时,这种形状的凹陷部21,更利于成型。
参见图2和图6,可选地,所述凹陷部21的底壁向远离所述第二盒壁121的方向凸起形成有凸起条213,以将所述凹陷部21分隔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凹陷单元部211,其中,多个所述加强凸筋212对称分布在所述凸起条213的两侧,所述加强凸筋2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凸起条213的延伸方向。
本实施例中,驼峰状的凹陷部21的中间设置向内凹陷的凸起条213,凸起条213将整个驼峰状的凹陷部21一分为二,形成了双驼峰形状的凹陷部21,也就是说凹陷部21由两个凹陷单元部211构成。双驼峰形状的凹陷部21通过内凹形式与不同厚度的手机3挤压接触,且挤压压力足够大,双驼峰形状的凹陷部21的结构和受力连续性好,不容易破坏,使用寿命较高,成型性和实用性好,可平台化使用。
而且,双驼峰形状的凹陷部21又例如内凹后有恢复自然状态的趋势,配合凸起条213两侧的加强凸筋212,凹陷部21虽是橡胶材质,刚度也不低,受压内凹变形后给予手机3的挤压力是足够的;当手机3拿出盒体1后,双驼峰形状的凹陷部21配合加强凸筋212,也能迅速恢复自然状态。
此外,本实施例中,以手机3是从前向后经开口13进入盒体1为例说明,凸起条213在第二盒壁121的投影是平行于手机3的插设方向的,如此,该凹陷是将凹陷部21分为左右两个对称的凹陷单元部211。双驼峰形状的设计,可增大手机3与凹陷部21的接触面积和接触间距,形成两点接触,对手机3的防滑力更大,夹紧效果更好。同时双峰结构能有效提升驼峰内凹后自动恢复。
参见图2,可选地,所述凹陷部21朝向所述开口13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盒壁121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凹陷部21远离所述开口13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盒壁121的夹角为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本实施例中,仍以手机3是从前向后经开口13进入盒体1为例说明,凹陷部21朝向开口13的侧面为前压面,凹陷部21远离开口13的一侧面为后压面。由于前压面与第二盒壁121的夹角α1大于后压面与第二盒壁121的夹角α2,如此,手机3插入盒体1时,前压面和后压面受到挤压变形后,会形成不同的阻力,前压面的阻力小于后压面的阻力,可以使手机3向后时插入力更小,防滑力更大(也即是向前脱出盒体1的力更大),通过这种前后面夹角的差异,能大幅提升手机3的防滑力,防止手机3在汽车加减速时滑出。
可以理解的是,凹陷部21平行于手机插入的方向的截面为弧面时,前述的夹角指的是弧面切线与第二盒壁121的夹角。
参见图1-2,可选地,所述盒体1包括第一骨架11和第二骨架12,所述第二骨架12用于与所述第二骨架12可拆卸连接,以形成所述盒体1,其中,所述开口13开设于所述第一骨架11上,所述第一骨架11包括所述第一盒壁111,所述第二骨架12包括所述第二盒壁121。
本实施例中,盒体1为分体式结构,其有第一骨架11和第二骨架12组成,以便于盒体1的成型。其中,第一盒壁111是第一骨架11的一个侧壁,开口13和通口1111可以是设置在第一骨架11上。
所述开口13所在的盒体侧壁与所述第一盒壁111呈钝角设置,且与所述第二盒壁121呈锐角设置。如此,手机3在开口13处有一个较大倾角的活动范围,利于不同厚度的手机3经此开口13插入或拿出盒体1。
可选地,参见图3,所述第二盒壁121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二盒壁121远离所述开口13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二盒壁121靠近所述开口13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手机3可以是以一种倾斜的状态从前向后插入盒体1内的,即,第二盒壁121是倾斜壁,开口13倾斜方向的一端可延伸至靠近第一盒壁111的位置,另一端可延伸至靠近第二盒壁121的位置,开口13比较大,手机3贴放在第二盒壁121上后,当汽车加减速时,手机3重力也会阻碍手机3向后脱出盒体1。可以理解的是,手机3的前端抵接在盒体1前侧壁处。
参见图1,可选地,所述第一盒壁111靠近所述开口13的一端设置有逐渐远离所述第二盒壁121的导向结构1113。
这里,通过该导向结构1113,手机可以更方便的进入和移出盒体。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前所述的充电装置。
由于所述汽车的技术改进和技术效果与所述充电装置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汽车进行赘述。
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和“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和软质结构,所述盒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盒壁(111)和第二盒壁(121),所述盒体(1)开设有开口(13),且所述开口(13)形成于所述第一盒壁(111)和所述第二盒壁(121)之间,所述软质结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盒体(1)的内部,且所述软质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盒壁(111)处,所述软质结构朝向所述第二盒壁(121)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凹陷部(21),所述凹陷部(21)的内壁设置加强凸筋(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壁(111)上设置有通口(1111),所述软质结构的边缘伸出所述通口(1111)并设置有环形翻边(22),所述环形翻边(22)连接在所述第一盒壁(11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壁(111)环绕所述通口(1111)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1112),所述环形翻边(2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1112)配合的定位孔(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21)的底壁向远离所述第二盒壁(121)的方向凸起形成有凸起条(213),以将所述凹陷部(21)分隔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凹陷单元部(211),其中,多个所述加强凸筋(212)对称分布在所述凸起条(213)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21)朝向所述开口(13)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盒壁(121)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凹陷部(21)远离所述开口(13)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盒壁(121)的夹角为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包括第一骨架(11)和第二骨架(12),所述第二骨架(12)用于与所述第二骨架(12)可拆卸连接,以形成所述盒体(1),其中,所述开口(13)开设于所述第一骨架(11)上,所述第一骨架(11)包括所述第一盒壁(111),所述第二骨架(12)包括所述第二盒壁(1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壁(121)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二盒壁(121)远离所述开口(13)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二盒壁(121)靠近所述开口(13)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壁(111)靠近所述开口(13)的一端设置有逐渐远离所述第二盒壁(121)的导向结构(11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21)的轮廓形状为驼峰状。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
CN202322332860.2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充电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20577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2860.2U CN220577173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充电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2860.2U CN220577173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充电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7173U true CN220577173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32860.2U Active CN220577173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充电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7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1716A (en)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pillar garnish for automobile
CN105246723A (zh) 窗板支撑结构
CN220577173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汽车
CN108582697A (zh) 汽车门板注塑模具脱模机构
CN108495500A (zh) 滑动机构及滑动式终端
CN209756773U (zh) 用于车辆行李箱的密封条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050319B (zh) 一种电动车的充电接口保护装置和电动车
CN211441927U (zh) 一种汽车前罩后密封条、汽车前罩密封结构及汽车
CN214930118U (zh) 一种smc材质的车辆抗震翼子板
CN213799279U (zh) 一种碳纤维异型材
CN213083062U (zh) 车载座椅用无线充电手机收纳壳
CN218558527U (zh) 一种缓冲型汽车行李箱密封条
CN219372848U (zh) 车载控制器外壳
CN211417195U (zh) 一种侧气帘爆破导向板的加强结构及与车身连接结构
CN217260533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内置电池盒以及电动自行车
CN212765947U (zh) 一种汽车开门电子警示装置
CN218632333U (zh) 边梁封堵结构及下箱体
CN109228910B (zh) 一种电动车的充电接口保护装置和电动车
CN218143612U (zh) 垃圾桶
CN216128339U (zh) 通风盖板总成和车辆
CN212849948U (zh) 车载充电器
CN214477748U (zh) 一种电池内衬结构及电池
CN217522638U (zh) 用于车辆的无线充电盒和车辆
CN212557457U (zh) 一种提手结构及包括其的锂电池
CN217259872U (zh) 一种自带封边的板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