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9107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9107U
CN220569107U CN202322264827.0U CN202322264827U CN220569107U CN 220569107 U CN220569107 U CN 220569107U CN 202322264827 U CN202322264827 U CN 202322264827U CN 220569107 U CN220569107 U CN 220569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
closed stat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48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向伟
胡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48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9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9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9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电子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和反弹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具有第一开口;反弹机构固定于第一支架上;在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闭合,反弹机构伸出第一开口并与第二支架相对设置,反弹机构伸出第一开口的长度为H1;在第二支架向反弹机构施加压力时,反弹机构伸出第一开口的长度为H2,H2>H1,反弹机构推动第二支架向背离第一支架的方向转动,以使电子设备转换至非闭合状态。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多元化的需求,部分电子设备具有活动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使得电子设备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电子设备中还设置有闭合机构,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闭合机构实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闭合,以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以保持相对固定。
相关技术中,用户开启处于闭合状态的电子设备时,需要使劲掰开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或者用手指插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缝隙,以撬开机身。导致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从闭合状态切换至非闭合状态时施力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解决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从闭合状态切换至非闭合状态时施力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具有闭合状态和非闭合状态,电子设备包括:
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具有第一开口;
反弹机构,固定于第一支架上;
在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闭合,反弹机构伸出第一开口并与第二支架相对设置,反弹机构伸出第一开口的长度为H1;在第二支架向反弹机构施加的压力达到转变压力时,反弹机构伸出第一开口的长度为H2,H2>H1,反弹机构推动第二支架向背离第一支架的方向转动,以使电子设备转换至非闭合状态。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通过设置电子设备具有闭合状态和非闭合状态,使得在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保持闭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发生非需求的相对转动;通过设置反弹机构,使得用户按压第二支架,即可实现反弹机构推动第二支架向背离第一支架的方向转动,以使电子设备从闭合状态转换至非闭合状态,该操作过程施力方便,操作简单。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在非闭合状态下的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下的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下的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反弹机构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下的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在非闭合状态下的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反弹机构在闭合状态下的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反弹机构备在非闭合状态下的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下的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下的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之四。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设备;
10、支撑机构;101、第一支架;101a、第一支撑部;101b、第一侧边部;102、第二支架;102a、第二支撑部;102b、第二侧边部;103、第一开口;
20、反弹机构;1、顶出组件;11、卡合齿;111、第二滑移面;12、伸缩件;13、转动座;121、顶出部;122、凸出部;1221、第一滑移面;2、锁止件;21、限位齿;22、壳体;221、侧壁;222、盖体;223、第二开口;23、限位开口;24、位移通道;3、复位件;4、安装座;41、盖板;42、安装凸起;
30、柔性显示面板;VA1、第一显示区;VA2第二显示区;VA3弯折显示区;X、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具有闭合状态和非闭合状态,电子设备100包括支撑机构10和反弹机构20,支撑机构10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第一支架101具有第一开口103;反弹机构20固定于第一支架101上;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闭合,反弹机构20伸出第一开口103并与第二支架102相对设置,反弹机构20伸出第一开口的长度为H1;在第二支架102向反弹机构20施加的压力时,反弹机构20伸出第一开口103长度为H2,H2>H1,反弹机构20推动第二支架102向背离第一支架101的方向转动,以使电子设备100转换至非闭合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100、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以下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为例进行介绍。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柔性显示面板、电路板、摄像单元、发声单元等功能单元,支撑机构10支撑或收容前述功能单元。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转动连接,并可以沿弯折轴相对转动。请参阅图1,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VA1和第二显示区VA2、以及连接第一显示区VA1和第二显示区VA2的弯折显示区VA3。第一支架101可以支撑第一显示区VA1,第二支架102可以支撑第二显示区VA2。电子设备100处于弯折状态时,弯折显示区VA3至少部分绕弯折轴弯曲为弧形,与该弯折显示区VA3连接的第一显示区VA1和第二显示区VA2可层叠设置,从而减小电子设备100的占用体积。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可以提供一个平整的支撑面,使得第一显示区VA1、弯折显示区VA3和第二显示区VA2可一同展开显示,从而获得较大的显示面积。
弯折状态包括闭合状态和非闭合状态,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闭合。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可以通过闭合机构保持紧闭并相对固定。电子设备100处于弯折状态的非闭合状态下,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之间具有间隙,用户可轻松推动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相对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相对展开,所以展开状态仅包括非闭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1支撑第一显示区VA1,第二支架102支撑第二显示区VA2。支撑机构10还包括第一盖板104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104和柔性显示面板盖设在第一支架101的相对两侧围合成第一收容空间,第二盖板和柔性显示面板盖设在第二支架102的相对两侧围合成第二收容空间,电子设备100中的摄像头、扬声器、电池等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第一收容空间或第二收容空间内。可选地,电池收容在第一收容空间内,反弹机构2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盖板104上,第一开口103开设在第一支架101支撑第一显示区VA1的一端,反弹机构20的一端可以相对第一显示区VA1所在的参考面向背离第一盖板41方向凸出。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反弹机构20与第二支架102相对设置,用户按压第二支架102,压力通过第二支架102传导至反弹机构20。
反弹机构20可以包括弹簧、顶杆、滑槽等结构,反弹机构20中的部分结构件可以在沿第一施力方向F1的外力作用下移动,并产生沿第二施力方向F2的作用力向外输出,第一施力方向F1和第二施力方向F2可以为相反方向。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反弹机构20伸出第一开口103的长度为H1,通过调节H1的数值大小,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反弹机构20与第二支架102间隔设置或相接触。
示例性的,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闭合,反弹机构20伸出第一开口103的长度为H1。用户施力按压第二支架102,第二支架102的部分发生形变,第二支架102向反弹机构20施加沿第一施力方向F1的作用力,反弹机构20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生成沿第二施力方向F2的反弹作用力,反弹机构20伸出第一开口103并向第二支架102施加反弹作用力,在该反弹作用力的作用下反弹机构20推动第二支架102向背离第一支架101的方向转动,直至反弹机构20伸出第一开口103的长度为H2,以使电子设备100转换至非闭合状态,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之间具有可供用户推动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相对移动的间隙。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100中,通过设置电子设备100具有闭合状态和非闭合状态,使得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保持闭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发生非需求的相对转动;通过设置反弹机构20,使得用户按压第二支架102,即可实现反弹机构20推动第二支架102向背离第一支架101的方向转动,以使电子设备100从闭合状态转换至非闭合状态,该操作过程施力方便,操作简单。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弹机构20包括沿第一方向X依次连接的顶出组件1、锁止件2和复位件3,锁止件2设置于第一支架101上,
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锁止件2锁止顶出组件1沿第一方向X相对第一支架101移动;在第二支架102向反弹机构20施加的压力达到转变压力时,锁止件2解锁顶出组件1,复位件3推动顶出组件1沿第一方向X移动,顶出组件1伸出第一开口103推动第二支架102向背离第一支架101的方向转动。
锁止件2可以与第一支架101固定连接,以使顶出组件1相对第一支架101移动的过程中,锁止件2与第一支架101保持相对固定。第一开口103可以沿第一方向X开设。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锁止件2锁止顶出组件1沿第一方向X相对第一支架101移动。锁止件2具体可以阻挡在顶出组件1沿第一方向X的一侧,以使得顶出组件1不能相对第一支架101沿第一方向X移动。
在第二支架102向反弹机构20施加的压力达到转变压力时,锁止件2和顶出组件1相对移动,使得锁止件2不再阻挡在顶出组件1沿第一方向X的一侧,即锁止件2解锁顶出组件1。在复位件3的复位力作用下,顶出组件1沿第一方向X移动,顶出组件1伸出第一开口103推动第二支架102向背离第一支架101的方向转动,实现图4所示闭合状态转换为图5所示非闭合状态。
复位件3具体可以是弹片、弹簧等具有形变能力的结构。在非闭合状态下,用户转动第二支架102相对第一支架101移动,使得第二支架102和第一支架101闭合,第二支架102推动顶出组件1沿第一方向X移动,复位件3压缩形变,锁止件2与顶出组件1锁止,实现图5所示非闭合状态转换为图4所示闭合状态。
通过设置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锁止件2锁止顶出组件1沿第一方向X相对第一支架101移动;在第二支架102向反弹机构20施加的压力达到转变压力时,锁止件2解锁顶出组件1,使得第二支架102向反弹机构20施加的压力可以触发顶出组件1伸出第一开口103推动第二支架102。
请参阅图3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止件2设置于第一支架101上,锁止件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齿21,限位齿21具有限位开口23,相邻限位齿21之间形成位移通道24;顶出组件1包括间隔设置的卡合齿11;
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卡合齿11伸入限位开口23,锁止件2限位顶出组件1沿第一方向X移动;在第二支架102向反弹机构20施加的压力达到转变压力时,锁止件2沿背离第二支架102的方向移动并移出限位开口23,锁止件2解锁顶出组件1。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出组件1包括伸缩件12和转动座13,转动座13传动连接在复位件3和伸缩件12之间,多个限位齿21环绕转动座13设置,多个卡合齿11环绕设置在转动座13上,伸缩件12限位于位移通道24;
请结合参阅图7,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卡合齿11伸入限位开口23,锁止件2限位转动座13自转、以及沿靠近第二支架102的方向移动;请结合参阅图8,在第二支架102向反弹机构20施加的压力达到转变压力时,转动座13沿背离第二支架102的方向移动并自转至卡合齿11沿第一方向X与位移通道24相对设置,复位件3推动转动座13和伸缩件12沿位移通道24的移动,伸缩件12伸出第一开口103推动第二支架102向背离第一支架101的方向转动。
用户按压第二支架102的情况下,作用力通过第二支架102传导至伸缩件12和转动座13,伸缩件12沿第一方向X向背离第二支架102的方向移动,转动座13在伸缩件12的推动下一边沿第一方向X向背离第二支架102的方向,同时卡合齿11伸出限位开口23,转动座13自转,以使卡合齿11沿第一方向X与位移通道24相对设置。用户松开第二支架102,复位件3推动转动座13和伸缩件12沿位移通道24的移动,使得伸缩件12伸出第一开口103并可以推动第二支架102向背离第一支架101的方向转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锁止件2和卡合齿11的对应配合、设置卡合齿11和伸缩件12对应配合,以使卡合齿11伸出限位开口23,转动座13可以沿第一方向X向背离第二支架102的方向移动并自转。可选的,卡合齿11和转动座13为一体成型件,以方便装配。
通过设置顶出组件1包括伸缩件12和转动座13,并设置伸缩件12限位于位移通道24,使得伸缩件12可以保持沿位移通道24移动。通过设置转动座13传动连接在复位件3和伸缩件12之间,使得转动座13可以沿背离第二支架102的方向移动并自转至卡合齿11沿第一方向X与位移通道24相对设置,从而复位件3可以推动转动座13和伸缩件12沿位移通道24的移动,实现锁止件2解锁顶出组件1。
在一实施例中,伸缩件12包括顶出部121和多个凸出部122,顶出部121的一端套设在转动座13的外侧,顶出部121的另一端能够相对第一开口103伸缩,多个凸出部122绕顶出部121间隔设置并设置于位移通道24内;
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非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多个卡合齿11和多个凸出部122一一对应,卡合齿11能够在位移通道24内移动。
顶出部121可以为圆柱体型,多个凸出部122依次间隔的环绕顶出部121的一端设置。顶出部121和多个凸出部122可以为一体成型件,以方便装配。
当如图8所示,多个卡合齿11和多个凸出部122一一对应,卡合齿11和凸出部122可以一并在位移通道24内移动。由于多个凸出部122设置于位移通道24内,从而保持伸缩件12沿位移通道24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出部122具有第一滑移面1221,卡合齿11具有第二滑移面111,第一滑移面1221与第二滑移面111相叠设;
在第二支架102向反弹机构20施加的压力达到转变压力时,转动座13自转,第二滑移面111相对第一滑移面1221滑移。
第一滑移面1221和第二滑移面111可以为绕转动座13的转动轴线的倾斜曲面,伸缩件12具有用于推动第二支架102的顶出端部。第一滑移面122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到顶出端部的距离大于第二端到顶出端部的距离。第二滑移面111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其第三端到顶出端部的距离大于第四端到顶出端部的距离。第一端与第三端沿第一方向X叠设,第二端与第四端沿第一方向X叠设。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座13中空,复位件3、转动座13和伸缩件12由内至外依次套设。
复位件3的至少部分设置在中空的转动座13内,使得复位件3和转动座13连接稳定。转动座13的至少部分设置在伸缩件12内,使得伸缩件12和转动座13连接稳定。
请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齿21可以形成于第一支架101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锁止件2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架101上的壳体22,壳体22包括绕顶出组件1设置的侧壁221,限位齿21设置在侧壁221靠近顶出组件1的表面上。
复位件3和顶出组件1均可以收容在侧壁221围合的空间内,从而使得反弹机构20整体化,方便整体装配至第一支架101上。
可选的,壳体22还包括盖体222,盖体222盖设在侧壁221的一侧,盖体222具有与第一开口103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223,顶出组件1穿过第二开口223插入第一开口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弹机构20还包括安装座4,安装座4盖设于壳体22背离第一开口103的一侧,复位件3的一端与安装座4连接,另一端与顶出组件1连接。
安装座4和壳体22围合形成一个收容顶出组件1和复位件3的空间,使得反弹机构20整体化。
可选的,安装座4包括盖板41和安装凸起42。盖板41盖设在侧壁221的一侧,安装凸起42自盖板41向靠近顶出组件1的方向凸起。复位件3为弹簧的情况下,弹簧套设在安装凸起42上。
请参阅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柔性显示面板30,第一支架101包括第一支撑部101a和第一侧边部101b,第二支架102包括第二支撑部102a和第二侧边部102b,第一支撑部101a和第二支撑部102a一并支撑柔性显示面板30,第一侧边部101b和第二侧边部102b绕柔性显示面板30设置,第一开口103设置于第一侧边部101b上,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反弹机构20伸出第一开口103并与第二侧边部102b相对设置。
第一支撑部101a可以支撑第一显示区VA1,第二支撑部102a可以支撑第二显示区VA2。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侧边部101b和第二侧边部102b可以处于同一参考面,第一侧边部101b和第二侧边部102b绕柔性显示面板30设置;电子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下,第一侧边部101b和第二侧边部102b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
第一侧边部101b和第二侧边部102b可以减小或避免外力损伤柔性显示面板30,第一侧边部101b和第二侧边部102b还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0的装饰圈。
通过将第一开口103设置于第一侧边部101b上,使得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伸出第一开口103的反弹机构20可以与第二侧边部102b相对设置,反弹机构20和与第二侧边部102b相互施加作用力,避免反弹机构20直接作用于柔性显示面板30,导致柔性显示面板30损伤。将第一开口103设置于第一侧边部101b上,使得反弹机构20可以复用第一侧边部101b沿第一方向X的厚度,有利于电子设备100薄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磁性件,磁性件设置于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中的至少一者;
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在磁性件的磁力作用下相闭合;
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非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之间具有间隙。
所以通过磁性件产生磁力,可以使得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之间保持闭合。反弹机构20伸出第一开口103并推动第二支架102向背离第一支架101的方向转动,使得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第一支架101或第二支架102上的磁性件的磁力无法作用到另一者,使得第一支架101或第二支架102不再受磁性件的磁力作用下相靠近。用户可以轻易推动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相互转动。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磁性件的数量,以及在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的分布数量。示例性的,磁性件分设于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时,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01的磁性件和第二支架102的磁性件的磁极异性相吸,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闭合;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非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01的磁性件和第二支架102的磁性件间隔一定距离,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述第一支架101的磁性件和第二支架102的磁性件之间的磁力。
示例性的,磁性件设置于第一支架101,第二支架102为铁磁性支架时,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01的磁性件和第二支架102相吸,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闭合;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非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架101的磁性件和第二支架102间隔一定距离,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述第一支架101的磁性件和第二支架102之间的磁力。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闭合状态和非闭合状态,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开口;
反弹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上;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闭合,所述反弹机构伸出所述第一开口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设置,所述反弹机构伸出所述第一开口的长度为H1;在所述第二支架向所述反弹机构施加压力时,所述反弹机构伸出所述第一开口的长度为H2,H2>H1,所述反弹机构推动所述第二支架向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转换至所述非闭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弹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顶出组件、锁止件和复位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锁止件锁止所述顶出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移动;在所述第二支架向所述反弹机构施加的压力达到转变压力时,所述锁止件解锁所述顶出组件,所述复位件推动所述顶出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顶出组件伸出所述第一开口推动所述第二支架向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齿,所述限位齿具有限位开口;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卡合齿;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卡合齿伸入所述限位开口,所述锁止件限位所述顶出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二支架向所述反弹机构施加的压力达到转变压力时,所述锁止件沿背离所述第二支架的方向移动并移出所述限位开口,所述锁止件解锁所述顶出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包括:
伸缩件;
转动座,传动连接在所述复位件和所述伸缩件之间,多个所述限位齿环绕所述转动座设置,多个所述卡合齿环绕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相邻所述限位齿之间形成位移通道,所述伸缩件限位于所述位移通道;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卡合齿伸入所述限位开口,所述锁止件限位所述转动座自转、以及沿靠近所述第二支架的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二支架向所述反弹机构施加的压力达到转变压力时,所述转动座沿背离所述第二支架的方向移动并自转至所述卡合齿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位移通道相对设置,所述复位件推动所述转动座和所述伸缩件沿所述位移通道的移动,所述伸缩件伸出所述第一开口推动所述第二支架向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包括顶出部和多个凸出部,所述顶出部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转动座的外侧,所述顶出部的另一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开口伸缩,多个所述凸出部绕所述顶出部间隔设置并设置于所述位移通道内;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非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多个所述卡合齿和多个所述凸出部一一对应,所述卡合齿能够在所述位移通道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具有第一滑移面,所述卡合齿具有第二滑移面,所述第一滑移面与所述第二滑移面相叠设;
在所述第二支架向所述反弹机构施加的压力达到转变压力时,所述转动座自转,所述第二滑移面相对所述第一滑移面滑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中空,所述复位件、所述转动座和所述伸缩件由内至外依次套设,所述卡合齿绕所述转动座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绕所述顶出组件设置的侧壁,所述限位齿设置在所述侧壁靠近所述顶出组件的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弹机构还包括:
安装座,盖设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出组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一侧边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侧边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一并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第一侧边部和所述第二侧边部绕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设置,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部上,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反弹机构伸出所述第一开口并与所述第二侧边部相对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至少一者;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在所述磁性件的磁力作用下相闭合;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非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具有间隙。
CN202322264827.0U 2023-08-22 2023-08-22 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569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4827.0U CN220569107U (zh) 2023-08-22 2023-08-22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4827.0U CN220569107U (zh) 2023-08-22 2023-08-22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9107U true CN220569107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5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4827.0U Active CN220569107U (zh) 2023-08-22 2023-08-22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9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32016B2 (ja) 折畳み式機器及び電子装置
CN111953826B (zh) 壳体组件以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US8005521B2 (en) Portable terminal
EP1879363A2 (en) Mobile terminal
US7966694B2 (en) Foldabl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mprising a slidable hinge including leaf spring
US8855728B2 (en) Mobile equipment and sliding structure therefor
EP4170998A1 (en) Hinge structure including internal gea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12449089A (zh) 移动终端
CN111835899A (zh) 壳体组件以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JP2004235687A (ja) 携帯型無線端末機
JP5200391B2 (ja) ヒンジユニット及び折畳み型携帯電子機器
KR20080050504A (ko) 휴대 단말 장치
CN220569107U (zh) 电子设备
CN115835544A (zh) 电子设备及锁合组件
WO20090886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al flip-open assist of ultra thin clam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8572699B (zh) 一种摄像装置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US200901632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ntegrated slide
WO2006073511A1 (en) Hinge for mobile terminal
JP4210288B2 (ja) 携帯型無線端末機
US20050288074A1 (en) Mov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3555262B (zh) 电子设备
EP1489256B1 (en) Hinge for a portable terminal
JP4391688B2 (ja) 機械的連動装置に関する配置
CN112954143B (zh) 摄像头伸缩装置、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JPH11136329A (ja) 折り畳み型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