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2512U - 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车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车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2512U
CN220562512U CN202322337427.8U CN202322337427U CN220562512U CN 220562512 U CN220562512 U CN 220562512U CN 202322337427 U CN202322337427 U CN 202322337427U CN 220562512 U CN220562512 U CN 220562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ounting
mounting hole
electronic heat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374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启刚
任佳智
李幸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374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2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2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2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车架和车辆,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包括:车辆横梁,其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L形支架,其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另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L形支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车辆纵梁连接;电子加热器本体,其顶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车辆横梁连接,其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L形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为电子加热器提供足够的安装强度,并且为电子加热器的配件安装提供了装配空间,满足电子加热器的维修方便性,电子加热器在售后拆卸时易于分离,提高了电子加热器的维修方便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车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一种车架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加热器等电子加热器是电动汽车上搭载的一种电加热装置,用于给整车热管理系统提供热能。PTC加热器等电子加热器一般安装在副车架、车身纵梁等结构上。但是目前的安装结构,对于PTC加热器等电子加热器的配件预留的装配空间不足,并且不易于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于PTC加热器等电子加热器的配件预留的装配空间不足,并且不易于拆卸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车架;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包括:
车辆横梁,其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L形支架,其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另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L形支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车辆纵梁连接;
电子加热器本体,其顶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车辆横梁连接,其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L形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匹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匹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下端,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车辆横梁靠近单侧的车辆纵梁,且沿车辆横梁的轴向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安装孔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沿所述另一直线端分布,所述L形支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车辆纵梁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横梁为方钢结构,所述方钢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辆纵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L形支架的两边为翻边结构,所述L形支架的弯曲处具有凸筋。
一种车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所述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用于安装电子加热器。
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为通过安装在车辆横梁和通过L形支架安装与车辆纵梁连接,为电子加热器提供足够的安装强度,并且为电子加热器的配件安装提供了装配空间,满足电子加热器的维修方便性,电子加热器在售后拆卸时易于分离,提高了电子加热器的维修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的电子加热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的车辆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的L形支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车辆横梁;110-第一安装孔;200-L形支架;210-第二安装孔;220-第三安装孔、300-电子加热器本体;310-第一连接孔;320-第二连接孔;40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具体可以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车辆横梁100,其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0;
L形支架200,其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0,另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20,所述L形支架200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220与车辆纵梁连接;
电子加热器本体300,其顶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与所述车辆横梁100连接,其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210与所述L形支架20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包括车辆横梁100、L形支架200和电子加热器本体300。
车辆横梁100可以为车辆的发动机(动力)舱的前横梁。在车辆横梁100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0,第一安装孔110为通孔,位于车辆横梁100的侧面。第一安装孔110可以圆形孔,方形孔,椭圆孔等,对于第一安装孔110的形状不作限定。
L形支架200整体呈L形,连接处可以为圆弧过渡,以避免L形支架200的应力集中,提高L形支架200的强度。L形支架200具有两端相互垂直的直线端,这两条直线端可以长度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与车辆纵梁之间的位置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L形支架200的一个直线端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0,另一个直线端则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20。第二安装孔210、第三安装孔220和第一安装孔110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还可以是完全不相同,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构进行设置第二安装孔210、第三安装孔220和第一安装孔110的形状和尺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L形支架200通过第三安装孔220与车辆纵梁连接。车辆纵梁可以是车辆左右两条纵梁的其中一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示例中,所述车辆纵梁为车辆的左侧纵梁。
电子加热器本体300可以是车辆上常用的加热器,如PTC加热器。电子加热器本体300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孔110与车辆横梁100连接,以将电子加热器本体300可以固定在车辆横梁100上。电子加热器本体300的侧面通过第二安装孔210与L形支架200连接,以将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与L形支架200固定连接,以使在车辆纵梁上固定,实现电子加热器本体300的全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匹配的第一连接孔310,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与所述第一连接孔310通过螺栓40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10,第一连接孔310和第一安装孔110的尺寸和形状匹配。第一安装孔110上可以固定有螺母,可以将第一连接孔310和第一安装孔110对齐后通过螺栓400穿过第一连接孔310和第一安装孔110,螺栓400与第一安装孔110上的螺母基于螺纹紧固连接,以使电子加热器本体300顶部与车辆横梁100固定连接。对于螺栓400和螺母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示例中,螺栓400和螺母具体的采用为M6(型号)螺栓400和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10匹配的第二连接孔320,所述第二安装孔210与所述第二连接孔320通过螺栓40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上设置第二连接孔320,第二连接孔320和第二安装孔210的尺寸和形状匹配。第二安装孔210上可以固定有螺母,可以将第二接孔和第二装孔对齐后通过螺栓400穿过第二连接孔320和第二安装孔210,螺栓400与第二安装孔210上的螺母基于螺纹紧固连接,以使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侧面与L形支架200固定连接。对于螺栓400和螺母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示例中,螺栓400和螺母具体的采用为M6(型号)螺栓400和螺母。
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的电子加热器本体300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孔320位于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下端,所述第一连接孔310位于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300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310位于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下端,以令车辆纵梁可以对加热器本体下端进行固定,电子加热器本体300在车辆的Y方向上可以固定。第一连接孔310位于电子加热器本体300顶部,对电子加热器本体300在车辆的X方向上可以固定。并且车辆纵梁和车辆横梁100与电子加热器本体300形成的空间,可以便于电子加热器本体300其他配件进行安装。
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的车辆横梁100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位于所述车辆横梁100靠近单侧的车辆纵梁,且沿车辆横梁100的轴向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横梁100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10,即为电子加热器本体300提供至少两个安装点,这两个第一安装点便于从车辆的Z向对电子加热器本体300进行安装。第一安装孔110位于车辆横梁100靠近单侧的车辆纵梁,即第一安装孔110为相对于车辆的对称平面,会相对于与L形支架200连接的车辆纵梁布置,以减少整体的占用面积。并且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10沿车辆横梁100的轴向分布,以使第一安装孔110均位于车辆横梁100的同一侧面。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10与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10进行连接,承担电子加热器本体300的大部分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车辆横梁100为方钢结构,所述方钢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辆纵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横梁100为方钢结构,即车辆横梁100采用方形钢材形成。方钢结构的两端分别与车辆纵梁连接,即车辆横梁100横跨在车辆左右两侧的车辆纵梁上,以提高车辆的刚性。
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的L形支架200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孔220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220沿所述另一直线端分布,所述L形支架200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220与车辆纵梁的底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形支架200上的第三安装孔220具有至少两个,第三安装孔220沿其所在的L形支架200的直线端长度方向分布,通过螺栓400和第三安装孔220安装在车辆纵梁的下方,以使L形支架200稳定地固定在车辆纵梁上且不阻挡其他零部件的连接。L形支架200上第二安装孔210可以为一个,通过一个第二安装孔210与电子加热器上的第二连接孔320连接,以固定电子加热器,其中该第二安装孔210承受电子加热器本体300的小部分重量。
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L形支架200的两边为翻边结构,所述L形支架200的弯曲处具有凸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形支架200为钣金结构,通过冲压工艺形成,L形支架200两边为翻边结构,L形支架200的弯曲处带有凸筋,从而保证了L形支架200的具有较好的整体刚度。
基于上述的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以PTC加热器为例,对安装过程进行描述:
PTC加热器本体的上端的其中一个第一连接孔通过型号M8的螺栓与车辆横梁上的其中一个第一安装孔从车辆的X方向连接;PTC加热器本体上端的另一个第一连接孔通过型号M8的螺栓与车辆横梁上的另一个第一安装孔从X方向连接;PTC加热器的下端第二连接孔通过型号为M8的螺栓与L形支架上的第二安装孔进行连接,该螺栓从车辆的Y向进行安装。基于上述过程将电子加热器固定在车辆上。通过螺栓的连接,使得电子加热器本体可以简单地进行拆装,提高了维修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车辆横梁100,其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0;L形支架200,其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0,另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20,所述L形支架200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220与车辆纵梁连接;电子加热器本体300,其顶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与所述车辆横梁100连接,其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210与所述L形支架200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为电子加热器提供足够的安装强度,并且为电子加热器的配件安装提供了装配空间,满足电子加热器的维修方便性,电子加热器在售后拆卸时易于分离,提高了电子加热器的维修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所述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用于安装电子加热器。
所述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包括:
车辆横梁100,其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0;
L形支架200,其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0,另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20,所述L形支架200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220与车辆纵梁连接;
电子加热器本体300,其顶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与所述车辆横梁100连接,其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210与所述L形支架20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匹配的第一连接孔310,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与所述第一连接孔310通过螺栓40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10匹配的第二连接孔320,所述第二安装孔210与所述第二连接孔320通过螺栓40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孔320位于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下端,所述第一连接孔310位于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300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位于所述车辆横梁100靠近单侧的车辆纵梁,且沿车辆横梁100的轴向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安装孔220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220沿所述另一直线端分布,所述L形支架200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220与车辆纵梁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横梁100为方钢结构,所述方钢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辆纵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L形支架200的两边为翻边结构,所述L形支架200的弯曲处具有凸筋。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架。车架与其他车辆零部件连接,组合成车辆,车架为其他零部件提供连接基础。
所述车架包括上述的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
所述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包括:
车辆横梁100,其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0;
L形支架200,其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0,另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20,所述L形支架200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220与车辆纵梁连接;
电子加热器本体300,其顶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与所述车辆横梁100连接,其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210与所述L形支架20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匹配的第一连接孔310,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与所述第一连接孔310通过螺栓40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10匹配的第二连接孔320,所述第二安装孔210与所述第二连接孔320通过螺栓40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孔320位于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300下端,所述第一连接孔310位于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300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位于所述车辆横梁100靠近单侧的车辆纵梁,且沿车辆横梁100的轴向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安装孔220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220沿所述另一直线端分布,所述L形支架200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220与车辆纵梁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横梁100为方钢结构,所述方钢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辆纵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L形支架200的两边为翻边结构,所述L形支架200的弯曲处具有凸筋。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横梁,其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L形支架,其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另一直线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L形支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车辆纵梁连接;
电子加热器本体,其顶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车辆横梁连接,其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L形支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匹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匹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下端,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电子加热器本体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车辆横梁靠近单侧的车辆纵梁,且沿车辆横梁的轴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孔沿所述另一直线端分布,所述L形支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车辆纵梁的底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横梁为方钢结构,所述方钢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辆纵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架的两边为翻边结构,所述L形支架的弯曲处具有凸筋。
9.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所述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用于安装电子加热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架。
CN202322337427.8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车架和车辆 Active CN220562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7427.8U CN220562512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车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7427.8U CN220562512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车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2512U true CN220562512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3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37427.8U Active CN220562512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车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2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73580B (zh) 汽车地板及汽车
CN220562512U (zh) 一种电子加热器安装结构、车架和车辆
CN204236563U (zh) 电动车发动机舱横梁总成
CN215475353U (zh) 一种车架横梁及汽车
CN107985411B (zh) 轻量化前副车架结构
CN107901992B (zh) 电动汽车地板组件、电池和电动汽车
CN210555162U (zh) 日字形截面横梁主管的铝合金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
CN111660791A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顶置固定电池基座
CN215751862U (zh) 汽车机舱托架总成
CN111002814B (zh) 一种机舱托盘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173207U (zh) 一种下摆臂总成
CN107160987B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客车的顶盖骨架
TWM581075U (zh) 車輛地板的橫樑、車輛地板、鋁合金擠出成型件和車輛
CN216636077U (zh) 一种乘用车压缩机支架安装笼式结构
CN213892144U (zh) 用于车辆的机舱托架以及车辆
CN211494253U (zh) 前舱支撑梁结构、前舱结构及汽车
CN203142902U (zh) 正三轮摩托车变截面双梁车架
CN210591715U (zh) 电气安装组合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220180933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机舱托架及车辆
CN220884299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安装支架及车辆
CN104787119A (zh) 一种新型纯电动客车后副车架及其设计方法
CN210191406U (zh) 一种车载蓄电池安装支架
CN212447104U (zh) 一种车辆水箱支架及车辆
CN219668332U (zh) 一种三合一安装框架总成
CN216842276U (zh) 一种可调节中心高的轴流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