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4413U - 用于包装棒状材料的包装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包装棒状材料的包装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4413U
CN220554413U CN202322037737.8U CN202322037737U CN220554413U CN 220554413 U CN220554413 U CN 220554413U CN 202322037737 U CN202322037737 U CN 202322037737U CN 220554413 U CN220554413 U CN 220554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ular member
cup
tubular
rod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377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雁
王士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bea Plastic Metallizing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bea Plastic Metallizing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bea Plastic Metallizing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bea Plastic Metallizing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377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4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4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4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包装棒状材料的包装组件,包括:杯状件,用于容纳棒状材料;管状件,其设置成位于杯状件外侧并沿杯状件的轴向延伸;筒状件,筒状件设置成与管状件连接;驱动件,驱动件的部分设置于筒状件的内侧,并设置成驱动杯状件在管状件内沿杯状件的轴向移动;以及密封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管状件的端部,以将管状件的端部密封。本申请实施通过在管状件的端部设置密封件,避免了杯状件内部的棒状材料通过管状件的开口较大面积地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从而极大地减少了棒状材料中水分或其他成分的流失,使得包装组件能够用来独立地包装棒状材料,作为简易替换装单独出售,从而更加有利于环保。

Description

用于包装棒状材料的包装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妆品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包装棒状材料的包装组件。
背景技术
用于棒状材料的包装管(如口红管等)一般由顶盖、底座和中束芯组成,顶盖和底座共同形成包围中束芯的腔体。中束芯包括用于容纳棒状材料的杯状件和用于通过转动的方式驱动杯状件沿轴向移动的驱动组件。
杯状件中容纳的棒状材料如口红类产品的含水量越来越高,放置的时间越长,棒状材料的水分会越少,从而对其包装管的密封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包装管的中束芯不能作为简易替换装单独出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包装棒状材料的包装组件,其有利于减少杯状件中容纳的棒状材料中水分的挥发,使得包装组件能够作为替换装被单独出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包装棒状材料的包装组件,包括:杯状件,用于容纳棒状材料;管状件,其设置成位于杯状件外侧并沿杯状件的轴向延伸;筒状件,筒状件设置成与管状件连接;驱动件,驱动件的部分设置于筒状件的内侧,并设置成驱动杯状件在管状件内沿杯状件的轴向移动;以及密封件,可拆卸地设置于管状件的端部,以将管状件的端部密封。
进一步地,密封件包括:盖板和自盖板的周缘朝管状件延伸的周向侧壁,其中,周向侧壁套设于管状件的径向外侧。
进一步地,密封件的周向侧壁的径向内表面形成至少一个环形凸部,至少一个环形凸部能够与管状件的径向外表面抵接,以将管状件的端部密封。
进一步地,环形凸部面对管状件的表面设置成中间高两端低的光滑过渡的曲面。
进一步地,密封件的周向侧壁的径向内表面形成两个环形凸部。
进一步地,两个环形凸部之间的间距、邻近盖板的环形凸部与盖板之间的间距、远离盖板的环形凸部与周向侧壁远离盖板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基本相同。
进一步地,筒状件的径向内表面形成至少一个环形凸部,至少一个环形凸部能够与驱动件的径向外表面接触,当驱动件驱动杯状件相对于管状件转动时,至少一个环形凸部能够与驱动件的径向外表面发生相对滑动。
进一步地,筒状件的径向内表面和驱动件的径向外表面之间填充有润滑油。
进一步地,环形凸部的数量为两个,间隔地形成在筒状件的径向内表面,以将润滑油密封在两个环形凸部之间。
进一步地,驱动件具有通道,通道的径向周壁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旋导槽;包装组件还包括:杆件,自杯状件的底部向下延伸进入驱动件的通道,杆件的至少部分设有与螺旋导槽相适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驱动件的通道的底端封闭。
本申请实施通过在管状件的端部设置密封件,避免了杯状件内部的棒状材料通过管状件的开口较大面积地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从而极大地减少了棒状材料中水分或其他成分的流失,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包装组件能够用来独立地包装棒状材料,作为简易替换装单独出售,从而更加有利于环保。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本申请内容中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本身,本申请内容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本申请所有的、全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申请所作的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申请有全面的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包装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包装组件的示意性剖面图,图中杯状件处于缩回位置;
图3是图1所示包装组件的示意性剖面图,图中杯状件处于伸出位置;
图4是图1所示包装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包装组件的进一步分解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密封件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7是图5所示包装组件的杯状件和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包装组件的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所示筒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筒状件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1是图10所示A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B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应该注意的是,附图并未按比例绘制,并且出于说明目的,在整个附图中类似结构或功能的元素通常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还应该注意的是,附图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优选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本身。附图没有示出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每个方面,并且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0、管状件;
21、杯状件;22、杆件;221、外螺纹;222、切面;223、通道;
30、筒状件;31、本体;311、径向内表面;3110、第二环形凸部;32、环形限位槽;33、盖板;331、通孔;34、凸缘;
40、驱动件;400、通道;401、螺旋导槽;41、驱动本体;42、环形限位凸起;43、肋板;
50、密封件;51、盖板;52、周向侧壁;521、第一环形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多个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方法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
参见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的包装组件可以包括:杯状件21,管状件10,筒状件30,驱动件40以及密封件50。
杯状件21用于容纳棒状材料。管状件10设置成位于杯状件21的外侧并沿杯状件21的轴向延伸。筒状件30设置成与管状件10连接。驱动件40的部分设置于筒状件30的内侧,并设置成驱动杯状件21在管状件10内沿杯状件21的轴向移动。
具体地,通过利用驱动件40驱动杯状件21在管状件10内沿杯状件21的轴向移动,从而使杯状件21能够沿轴向从缩回位置(参见图2)移动到能够使用棒状材料的伸出位置(参见图3)。例如,当驱动件40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杯状件21在管状件10内沿轴向从棒状材料位于管状件10内部的缩回位置移动至能够使用棒状材料的伸出位置;当驱动件4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杯状件21在管状件10内沿轴向从伸出位置移动至缩回位置。
密封件50可拆卸地设置于管状件10的端部,以将管状件10的端部密封。
在相关技术中,由于管状件10为敞口设计,当中束芯独立出售时,杯状件21内部的棒状材料会通过管状件10的开口较大面积地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从而加快棒状材料中水分或其他成分的流失。本申请实施通过在管状件10的端部设置密封件50,避免了杯状件21内部的棒状材料通过管状件10的开口较大面积地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从而极大地减少了棒状材料中水分或其他成分的流失,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包装组件能够用来独立地包装棒状材料,作为简易替换装单独出售,从而更加有利于环保。
密封件50可以为塑料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密封件50可以为密封盖,密封盖可拆卸地盖设于管状件10的端部。具体地,密封件50包括:盖板51和自盖板51的周缘朝管状件10延伸的周向侧壁52,其中,周向侧壁52套设于管状件10的径向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50的周向侧壁52的径向内表面形成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凸部521,每个第一环形凸部521能够与管状件10的径向外表面抵接,以将管状件10的端部密封。通过设置第一环形凸部521,能够保证密封件50与管状件10之间的气密性,防止棒状材料中的水分经由管状件10的上端开口向外扩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凸部521面对管状件10的表面设置成中间高两端低的光滑过渡的曲面,以便于减少第一环形凸部521与管状件10的径向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密封件50的安装和拆卸。可以在将棒状材料灌装于杯状件21之后,再将密封件50安装于管状件10。
容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凸部521向内凸出于周向侧壁52其他部分的径向内侧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50的周向侧壁52的径向内表面形成两个第一环形凸部521。两个第一环形凸部521基本形成在周向侧壁52的三等分处。即,两个第一环形凸部521之间的间距、邻近盖板51的第一环形凸部521与盖板51之间的间距、远离盖板51的第一环形凸部521与周向侧壁52远离盖板51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基本相同。该设置方式一方面更有利于保证密封件50对管状件10的密封作用;另一方面,还有利于避免密封件50在不被期望的情况下从管状件10上脱落。
可以利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密封件50。在利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密封件50时,将注塑浇口设置在密封件50的盖板51,使制备出的密封件50的外径更加均匀,更有利于提高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8,驱动件40具有通道400,通道400的径向周壁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旋导槽401。
参见图2、图3以及图7,包装组件还可包括:杆件22,自杯状件21的底部向下延伸进入驱动件40的通道400,杆件22设有与螺旋导槽401相适配的外螺纹221。当驱动件40相对于筒状件30和管状件10转动时,杆件22能够通过外螺纹221与螺旋导槽401的螺纹配合,带动杯状件21相对于管状件10沿轴向移动。
管状件10可以安装于筒状件30上,与筒状件30相对静止。
参见图9和图10,筒状件30包括具有圆台形状的本体31和位于本体31底部的凸缘34,其中,本体31插入管状件10内部,管状件10的底部端面与凸缘34抵接,管状件10和筒状件30过盈配合。
参见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杆件22的周向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切面222。参见图9和图10,筒状件30还包括形成在本体31顶部的盖板33。盖板33具有用于供杆件22通过的通孔331,通孔331形成至少一个切面,从而通过杆件22的切面222和通孔331的切面的配合使驱动件40能够通过转动带动杆件22相对于管状件10沿轴向移动。即,在驱动件40相对于筒状件30转动时,由于杆件22的切面222和通孔331的切面的配合,杆件22不能跟随驱动件40共同转动,仅能够通过杆件22的外螺纹221与驱动件40的螺旋导槽401的配合,使杯状件21沿轴向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筒状件30的径向内表面311形成有环形限位槽32,驱动件40的径向外表面形成有环形限位凸起42,通过环形限位槽32和环形限位凸起42的配合实现筒状件30与驱动件40的轴向定位,防止筒状件30与驱动件40相分离。
在相关技术中,驱动件40的通道400沿其轴向贯通(即,杆件22能够向下穿过驱动件40)。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棒状材料除了通过杯状件21的开口流失水分外,棒状材料中的水分还能够通过杯状件21进入驱动件40内,进而从驱动件40的通道400的下端开口向外扩散。因此,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驱动件40的通道400的底端封闭。容易理解,通道400的底端封闭,意味着驱动件40只有顶部端面设有开口,底部端面没有开口,即,驱动件40沿轴向不是贯穿的。杆件22的底端不能向下伸出驱动件40,而只能在驱动件40内部沿轴向上下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驱动件40的通道400的底端封闭,能够防止棒状材料中的水分经由驱动件40的下端开口向外扩散,进一步降低了棒状材料中的水分的流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件40为由塑料制成的一体件,从而保证通道400底端的密封。
此外,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棒状材料除了通过管状件10的上端开口和驱动件40的下端开口流失水分外,棒状材料中的水分还能够进入筒状件30内,进而从筒状件30的下端开口向外扩散。针对该技术问题,参见图9至图12,可以在筒状件30的径向内表面311形成至少一个第二环形凸部3110,每个第二环形凸部3110能够与驱动件40的径向外表面接触,当驱动件40相对于筒状件30转动时,各第二环形凸部3110能够与驱动件40的径向外表面发生相对滑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筒状件30的径向内表面311形成至少一个第二环形凸部3110,能够保证筒状件30与驱动件40之间的气密性,防止棒状材料中的水分经由筒状件30的下端开口向外扩散。
此外,相比筒状件30的径向内表面311与驱动件40的径向外表面直接滑动摩擦,第二环形凸部3110与驱动件40的径向外表面的接触面积小,相当于减少了筒状件30与驱动件40的接触面积,减少了转动过程中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大大减少在通过转动的方式驱动杯状件21沿轴向移动时的卡顿情况。
第二环形凸部3110可以与筒状件30一体成型,从而避免在组装过程中,第二环形凸部3110发生错位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凸部3110面对驱动件40的表面设置成中间高两端低的光滑过渡的曲面。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环形凸部3110面对驱动件40的表面设置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光滑过渡的曲面,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二环形凸部3110与驱动件40的径向外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减少筒状件30与驱动件40之间的摩擦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筒状件30的径向内表面311和驱动件40面对筒状件30的径向外表面之间填充有润滑油。由于在筒状件30的径向内表面311和驱动件40径向外表面之间填充有润滑油,有利于在驱动件40相对于筒状件30转动的过程中使得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平顺。并且,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筒状件30的径向内表面311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环形凸部3110,从而能够利用第二环形凸部3110封住润滑油,减少润滑油的流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凸部3110的数量为两个,沿轴向间隔地形成在筒状件30的径向内表面311,以将润滑油密封在两个第二环形凸部3110之间。当筒状件30的径向内表面311和驱动件40的径向外表面之间填充有润滑油时,两个第二环形凸部3110能够将润滑油密封在两者之间的空间内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二环形凸部3110以及两者之间的润滑油能够共同与驱动件40相对滑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筒状件30相对于驱动件40转动时的手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第二环形凸部3110沿径向的高度相同。筒状件30的径向内表面311和驱动件40面对筒状件30的径向外表面相对平行,以使润滑油的厚度沿轴向均匀分布。
驱动件40的外径略大于第二环形凸部3110的内径(例如驱动件40的外径比第二环形凸部3110的内径大十分之几个毫米),在将驱动件40插入筒状件30的径向内侧后,第二环形凸部3110会将筒状件30沿径向“撑开”,以使筒状件30产生微小形变,相应地,筒状件30的径向内表面311和驱动件40面对筒状件30的径向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为各第二环形凸部3110沿径向的高度。
为了保证润滑油和第二环形凸部3110均能够起到提高手感的作用,第二环形凸部3110沿径向的高度不能太高,一般可以为百分之几个毫米。容易理解,第二环形凸部3110沿径向的高度可以与润滑油的粘度相关。对于粘度较大的润滑油,第二环形凸部3110沿径向的高度可以稍高一些;对于粘度较小的润滑油,第二环形凸部3110沿径向的高度可以稍低一些。
由于本体31具有圆台结构,本体31靠近杯状件21的部分在驱动件40与筒状件30相对转动时的阻力更大。因此,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二环形凸部3110相比环形限位槽32更接近杯状件21,以减少驱动件40与筒状件30相对转动时的阻力,避免筒状件30发生扭曲,从而影响气密性。换言之,本体31的径向内表面311向内凹陷形成环形限位槽32,环形限位槽32可形成在径向内表面311的底部,各第二环形凸部3110形成在环形限位槽32与盖板33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杆件22设置成内部中空。容易理解,在将驱动件40插入筒状件30的径向内侧后,第二环形凸部3110不仅会将筒状件30沿径向“撑开”,还会使驱动件40沿径向向内发生形变。由于驱动件40的通道400还要与杆件22螺纹配合,当杆件22内部中空时,杆件22也容易发生形变,从而更好地与驱动件40的螺旋导槽401的螺纹配合,避免驱动件40沿径向向内发生形变后将杆件22夹紧。
参见图2,杆件22内部形成沿轴向贯穿的通道223,即通道223的一端可延伸至与杯状件21的内部连通,通道223的另一端与驱动件40的通道400连通。由于通道223沿轴向贯穿,更有利于杆件22产生相应的形变,以与驱动件40的通道400的形变相适应。
参见图8,驱动件40包括驱动本体41,筒状件30套设在驱动本体41的上部,即,驱动本体41的上部伸入筒状件30内。驱动本体41下部设有多个肋板43,用于增大与使用时安装的包装管底座之间的摩擦力。
对于本申请的实施例,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包装棒状材料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状件,用于容纳所述棒状材料;
管状件,其设置成位于所述杯状件外侧并沿所述杯状件的轴向延伸;
筒状件,所述筒状件设置成与所述管状件连接;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部分设置于所述筒状件的内侧,并设置成驱动所述杯状件在所述管状件内沿所述杯状件的轴向移动;以及
密封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管状件的端部,以将所述管状件的所述端部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盖板和自所述盖板的周缘朝所述管状件延伸的周向侧壁,其中,所述周向侧壁套设于所述管状件的径向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周向侧壁的径向内表面形成至少一个环形凸部,所述至少一个环形凸部能够与所述管状件的径向外表面抵接,以将所述管状件的所述端部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部面对所述管状件的表面设置成中间高两端低的光滑过渡的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周向侧壁的径向内表面形成两个所述环形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环形凸部之间的间距、邻近所述盖板的环形凸部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距、远离所述盖板的环形凸部与所述周向侧壁远离所述盖板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基本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件的径向内表面形成至少一个环形凸部,所述至少一个环形凸部能够与所述驱动件的径向外表面接触,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杯状件相对于所述管状件转动时,所述至少一个环形凸部能够与所述驱动件的径向外表面发生相对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件的径向内表面和所述驱动件的径向外表面之间填充有润滑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部的数量为两个,间隔地形成在所述筒状件的径向内表面,以将所述润滑油密封在两个所述环形凸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具有通道,所述通道的径向周壁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旋导槽;
所述包装组件还包括:杆件,自所述杯状件的底部向下延伸进入所述驱动件的通道,所述杆件的至少部分设有与所述螺旋导槽相适配的外螺纹;
其中,所述驱动件的通道的底端封闭。
CN202322037737.8U 2023-07-31 2023-07-31 用于包装棒状材料的包装组件 Active CN220554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7737.8U CN220554413U (zh) 2023-07-31 2023-07-31 用于包装棒状材料的包装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7737.8U CN220554413U (zh) 2023-07-31 2023-07-31 用于包装棒状材料的包装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4413U true CN220554413U (zh) 2024-03-05

Family

ID=90050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37737.8U Active CN220554413U (zh) 2023-07-31 2023-07-31 用于包装棒状材料的包装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4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52423A (en) Dispenser
US6746170B2 (en) Device for packaging and distributing a substance
US5992693A (en) Device for packaging two components
US8875955B2 (en) Dual-walled dispenser
US6200047B1 (en) Sealed lipstick dispenser
CN110150830B (zh) 用于涂敷化妆品的壳体的机构以及包括这种机构的壳体
EP3733018B1 (en) Lipstick container
US4323157A (en) Bottom-fillable lipstick or the like container
CN220554413U (zh) 用于包装棒状材料的包装组件
CN115736473A (zh) 可替换唇部化妆品容器及替换装置
US3212120A (en) Cosmetic dispenser
US2797803A (en) Cosmetic container
US20020168213A1 (en) Container for stick type cosmetic material
CN220384514U (zh) 包装管及其中束芯
US11800920B2 (en) Refillable dispenser for a stick product
CN114947343B (zh) 涂布材料旋出容器
JP2596477Y2 (ja) 棒状化粧料繰り出し容器
US3706500A (en) Holders for housing pasty materials
US6293720B1 (en) Pencil having an axially-moveable core, particularly a soft-core pencil
JPH09131220A (ja) 気密棒状化粧料容器
JP2023144260A (ja) 繰出容器
JP2018086167A (ja) 繰出容器
CN218978262U (zh) 包装管及其中束芯
JPH09131219A (ja) 気密棒状化粧料容器
KR101192716B1 (ko) 회전 압출식 화장품 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