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4010U - 一种便携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4010U
CN220554010U CN202322279912.4U CN202322279912U CN220554010U CN 220554010 U CN220554010 U CN 220554010U CN 202322279912 U CN202322279912 U CN 202322279912U CN 220554010 U CN220554010 U CN 220554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device
communication
power supply
assembly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799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程
陈晓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22799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4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4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4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设备,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V2X盒子和终端设备搭配使用时充电续航不够方便的问题。该便携式设备包括外壳、通信组件以及供电组件。外壳的内部形成容纳腔,通信组件以及供电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通信组件用于接收以及发送车联网V2X信息。供电组件与通信组件电连接,用于为通信组件供电。其中,供电组件还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对外部设备进行供电。该便携式设备用于实现车联网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联万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的应用也逐渐普及和深入。V2X技术作为一种通信技术,可以传递和获取道路信息,提升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V2X盒子是实现V2X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进行信息交互,实现道路信息的获取和传递。但是,V2X盒子一般需要搭配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使用,两者搭配使用时供电和续航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设备,用于解决现有V2X盒子和终端设备搭配使用时充电续航不够方便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设备,包括外壳、通信组件以及供电组件。外壳的内部形成容纳腔,通信组件以及供电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通信组件用于接收以及发送车联网V2X信息。供电组件与通信组件电连接,用于为通信组件供电。其中,供电组件还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对外部设备进行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设备,外壳可以对通信组件以及供电组件起到保护作用,便于通信组件以及供电组件的设置。通信组件可以用于接收以及发送车联网V2X信息,道路信息可通过通信组件被接收以及发送,进而规避潜在的交通风险。供电组件可以用于对通信组件进行供电。
同时,由于供电组件还可以用于外部设备连接,对外部设备进行供电。由此,通过供电组件,便携式设备既实现了对自身的供电,还能够对外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进行供电。这样,便携式设备在搭配终端设备进行使用时,两者的供电和续航更加便捷,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便携式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设备与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设备与平板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设备与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组件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9为行人手持便携式设备时的应用场景图;
图10为车辆装载便携式设备时的应用场景图。
附图标记:
100-便携式设备;10-外壳;101-容纳腔;20-通信组件;21-V2X通信单元;211-天线单元;212-射频单元;213-基带单元;22-终端通信单元;30-供电组件;40-第一插接端口;50-第二插接端口;200-手机;300-平板电脑;400-充电线;500-行人;600-路侧单元;700-车辆;800-基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V2X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应用。在上述地区内,道路上分布有大量的路侧单元。路侧单元可以通过PC5直连通信方式实现基于车路协同的车联网功能。
为了对LTE-V2X进行补充,图商以及移动互联网服务商也在利用其提供的移动网络的UU接口来提供车联网服务。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基于PC5直连通信和UU接口通信并存一起提供服务的通信方式。
但是,目前PC5直连的通信方式在车辆以及行人中的覆盖率较低,车辆以及行人无法有效及时的接收来自路侧单元和周围其它车辆的道路安全提示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基于UU接口通信的车联网技术也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避免交通安全事故,需要建立一个车辆、路侧单元以及行人之间能够互联通信的V2X通信系统,实现各个节点之间能够进行信息接收和发送的效果,进而避免可能存在的交通隐患。
V2X盒子是实现车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路侧单元以及车载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实现道路信息的获取和传递。为了更好的接收信息,V2X盒子一般需要搭配终端设备(例如手机)进行使用。但是,V2X盒子和终端设备配合时,终端设备和V2X盒子的充电和续航存在问题,不够方便,给使用带来了不便,在消费市场推广也比较困难。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设备,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设备100的结构框图,该便携式设备100可以包括外壳10、通信组件20以及供电组件30。
外壳1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101,通信组件20以及供电组件30可以设置于容纳腔101内。外壳10可以对通信组件20以及供电组件30起到保护作用,便于通信组件20以及供电组件30的设置。
通信组件20可以用于接收以及发送车联网V2X信息。示例性的,通信组件20可以接收路侧单元或者车辆发送的V2X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V2X信息可以包括道路信息。用户通过获知道路信息,以规避潜在的交通风险。
供电组件30可以与通信组件20电连接,可以用于对通信组件20进行供电。通过供电组件30,通信组件20可以正常运行,进而使得便携式设备100能够正常运行。
同时,供电组件30还可以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对外部设备进行供电。示例性的,供电设备可以对终端设备(例如手机)进行供电。
由此,通过供电组件30,便携式设备100既实现了对自身的供电,还能够对外部设备进行供电。这样,便携式设备100在搭配终端设备进行使用时,两者的供电和续航更加便捷,使用更加方便。
为了实现便携式设备100对外部设备的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设备100的结构框图,便携式设备100可以包括第一插接端口40。外壳10上可以开设有第一安装口(图中未示出),第一插接端口40可以设置于第一安装口处,与供电组件30电连接。
供电组件30可以通过第一插接端口40与外部设备电连接,对外部设备进行供电。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口以及第一插接端口40。外部设备可通过充电线连接至第一插接端口40处进行充电,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插接端口40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示例性的,第一插接端口40可以为USB接口。此外,第一安装口以及第一插接端口4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第一插接口以及第一插接端口4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这样,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插接端口40,便携式设备100可以对多个外部设备同时进行供电。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设备100也可以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图中未示出)。无线充电模块可以与供电组件30电连接。这样,外部设备可以通过无线充电模块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便携式设备100可以同时包括第一插接端口40以及无线充电模块,也可以仅包括第一插接端口40或无线充电模块中的一种。即便携式设备100可以同时支持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也可以仅支持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组件30可以包括电池以及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可以与电池电连接,用于将电池储存的电能提供给上述通信组件20或者外部设备。
由此,通过在外壳10的内部设置电池,便携式设备100具有较好的续航性能,提升了便携式设备100使用的便捷性。当然,便携式设备100也可以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便携式设备100的结构框图,便携式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二插接端口50,外壳10上还可以开设有第二安装口(图中未示出)。第二插接端口50可以设置于第二安装口处,与供电组件30的电池电连接。由此,电池可以通过第二插接端口50进行充电,进行电能的存储。
可以理解的是,如上述所说,便携式设备100也可以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此时,便携式设备100内部可以不设置上述电池。此时,第二插接端口50可以直接与供电电路进行连接,便携式设备100直接通过外部电源对自身以及外部设备进行供电。
当外壳1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时,第二插接端口50也可以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即第二插接端口50既可以对电池进行充电,也可以将电池的电能提供给外部设备。类似的,第一插接端口40也可以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即第一插接端口40既可以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也可以将外部电源的电能提供给电池。
基于上述方案,当第一插接端口40和第二插接端口50的作用能相互替代时,第一插接端口40和第二插接端口50可以指同一个插接端口。此时,便携式设备100上的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可以指同一个安装口。这样,便携式设备100可以仅设置一个插接端口便可以同时实现对外部设备的供电,以及对电池的充电。
当然,第一插接端口40和第二插接端口50也可以为不同的端口。相应的,便携式设备100上的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也为不同的端口。此时,便携式设备100可以通过第一插接端口40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同时通过第二插接端口50对电池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显示屏(图中未示出)。显示屏位于外壳10的外部,与外壳10连接。显示屏与通信组件20以及供电组件30电连接。由于显示屏与通信组件20电连接,显示屏能够显示便携式设备100接收的信息,方便用户获取信息。同时,供电组件30与显示屏电连接,能够对显示屏进行供电,保证显示屏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可以为移动终端支架或者保护壳。通过将外壳10的形态设置为移动终端支架,可以对移动终端进行固定,方便了便携式设备100和移动终端的携带。
当外壳10为支架时,可以为不同形式的支架,例如外壳可以为手机的支架或者平板电脑的背夹。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设备100与手机200的结构示意图,该便携式设备100具有无线充电功能,能够通过无线方式对手机200进行充电。图4所示的便携式设备100可以作为支架,左右两侧可以夹持手机200。
或者,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设备100与平板电脑300的结构示意图,该便携式设备100通过充电线400对平板电脑300进行充电。同时,如图4和图5所示,图4和图5所示的便携式设备100均可以通过充电线400对便携式设备100进行充电。
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设备100与手机200的结构示意图,外壳10为保护壳时,可以对终端设备(例如手机200)起到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设备100的外壳10也可以具有其它的形态。例如,便携式设备100的外壳10也可以设置为充电宝形态。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设备100的通信组件20做进一步介绍。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组件20的结构框图,通信组件20可以包括V2X通信单元21,V2X通信单元21可以用于接收以及发送V2X信息。这样,便携式设备100可以通过V2X通信单元实现V2X信息的接收和发送,进而实现便携式设备100获取和发送道路信息的功能。
示例性的,通过V2X通信单元21,便携式设备100能够接收来自路侧单元或者车载设备发送的广播信息,获取相关的道路信息。同时,V2X通信单元21还可以将自身的道路信息发送至路侧单元、车辆或者行人的持有的便携式设备10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V2X通信单元21可以支持PC5接口通信。由此,便携式设备100能够与路侧单元以及车载设备通过PC5接口进行V2X信息的传递。
在一些实施例中,V2X通信单元21还可以支持UU接口通信。由此,便携式设备100能够与终端设备可通过UU接口进行V2X信息的传递。
可以理解的是,V2X通信单元21可以同时支持PC5接口通信以及UU接口通信。这样,便携式设备100能够与路侧单元、车载设备以及终端设备进行V2X信息的传递,全面的获取道路信息。V2X通信单元21也可以仅支持PC5接口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V2X通信单元21还可以包括终端通信单元22。终端通信单元22可以用于与终端设备(例如手机)进行信息交互。这样,便携式设备100在接收到V2X信息之后,可以通过终端通信单元22将V2X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对持有终端设备的行人进行安全提示。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便携式设备100的通信功能,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设备100的结构框图,V2X通信单元21可以包括天线单元211、射频单元212以及基带单元213。其中,天线单元211可以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以便实现便携式设备100与其它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
射频单元212与天线单元211电连接,基带单元213与射频单元212连接,基带单元213可以与终端通信单元22连接。其中,射频单元212和基带单元213可以与天线单元211进行信息交互,对信号进行转换,实现V2X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当通信组件20包括终端通信单元22时,V2X通信单元21可以仅支持PC5接口通信。此时,V2X通信单元21可以通过PC5接口接收来自路侧单元以及车载设备的V2X信息。在接收到V2X信息后,便携式设备100可通过终端通信单元22将上述V2X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述信息的终端设备可通过UU接口与其它终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最终实现便携式设备100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V2X通信单元21以及终端通信单元22的配合,便携式设备10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完成PC5接口和UU接口之间的切换,无需其它设备的感知。示例性的,当便携式设备100与路侧单元进行通信时,便携式设备100可直接通过自身V2X通信单元21的PC5接口进行交互。当便携式设备100需要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时,可通过终端通信单元22将信息传递至终端设备,利用终端设备的UU接口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通信单元22可以支持有线通信和无线短距离通信中的至少一种。由于便携式设备100常常搭配终端设备进行使用,采用有线通信或无线短距离通信便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终端通信单元22的具体通信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通信单元22可以包括蓝牙通信单元、Wi-Fi通信单元以及以太网通信单元中的至少一种。
蓝牙通信单元可以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便携式设备100可通过蓝牙通信单元与终端设备蓝牙连接进行信息传输。Wi-Fi通信单元可以与终端设备进行无线连接,便携式设备100可通过Wi-Fi通信单元与终端设备无线连接进行信息传输。以太网通信单元可以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有线连接,便携式设备100可通过以太网通信单元与终端设备进行有线数据传输。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当通过以太网通信单元与终端设备进行有线连接时,外壳10上可以设有相应的连接端口以进行连接和数据传输。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终端通信单元22可以通过上述一种或多种方式与终端设备进行连接。例如,终端通信单元22可以包括蓝牙通信单元以及以太网通信单元。此时,便携式设备100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或者有线连接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定位单元(图中未示出)。定位单元与通信组件20电连接,用于定位便携式设备100的位置。由此,通过定位单元,可以对便携式设备100的位置进行定位,方便其它设备确认该便携式设备100的具体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运动单元(图中未示出)。运动单元与通信组件20电连接,用于获取便携式设备100的运动状态。由此,通过运动单元,可以获取便携式设备100的运动状态,以便其它设备能够随时掌握该便携式设备100的运动状态。
下面,以便携式设备100的通信组件20包括V2X通信单元21以及终端通信单元22,且V2X通信单元21能够支持PC5接口通信为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设备100在实际应用中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做示例性的说明。
如图9所示,图9为行人500手持便携式设备100时的应用场景图。行人500携带的便携式设备100可以通过PC5接口接收路侧单元600和车辆700内车载设备发送的V2X信息,从而规避潜在的交通风险。相应的,路侧单元600以及车辆700也可以通过PC5接口接收行人500携带的便携式设备100发送的V2X信息,掌握行人500的信息。
同时,行人500携带的便携式设备100可以与终端设备(即手机200)进行信息交互。终端设备可以通过UU接口与基站800进行信息传输,经由基站800传输给其它的终端设备。并且,终端设备也可以接收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递给便携式设备100。其中,可以理解的是,便携式设备100可以通过用户操作向其它设备发送V2X信息,也可以按照预定的方式周期性的向其它设备发送V2X信息,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如图10所示,图10为车辆700装载便携式设备100时的应用场景图。便携式设备100装配在车辆700的内部搭配终端设备(即手机200)进行使用时,驾驶员在车辆700内可直接通过便携式设备100以及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路侧单元600、其它车载设备以及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并向上述设备发送相应的信息进行交互。其中,如上述所说,便携式设备100可以通过PC5接口与其它车载设备以及路侧单元600进行通信,便携式设备100通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利用终端设备实现与其它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 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终端有时也可以称为用户,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UE终端、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Claims (11)

1.一种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容纳腔;
通信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接收以及发送车联网V2X信息;以及,
供电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通信组件电连接,用于为所述通信组件供电;
其中,所述供电组件还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对所述外部设备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便携式设备还包括:
第一插接端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处,与所述供电组件电连接;所述供电组件通过所述第一插接端口与所述外部设备电连接,对所述外部设备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包括:
电池;以及,
供电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池存储的电能提供给所述通信组件或者所述外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便携式设备还包括:
第二插接端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口处,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二插接端口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组件包括:
V2X通信单元,用于接收以及发送V2X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2X通信单元支持PC5接口通信和/或UU接口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组件还包括:
终端通信单元,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通信单元支持有线通信和/或无线短距离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设备还包括:
显示屏,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通信组件以及所述供电组件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设备还包括:
定位单元,与所述通信组件电连接,用于定位所述便携式设备的位置;和/或,
运动单元,与所述通信组件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便携式设备的运动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移动终端支架或保护壳。
CN202322279912.4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便携式设备 Active CN220554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9912.4U CN220554010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便携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9912.4U CN220554010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便携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4010U true CN220554010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9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79912.4U Active CN220554010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便携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4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202323T3 (es)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transmision de datos utilizando señales de radio frecuencia.
CN107580566B (zh) 用于车辆的充电过程的通信模块
JP3988759B2 (ja) Gps受信装置
US11026073B2 (en) Method for coupling an end vehicle to a stationary data network, and system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JP2014117975A (ja) 車載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7528186A (ja) 無線バッテリチャージャ検知および通知
US9866277B2 (en) Vehicle wireless hub
JP2016157681A (ja) バッテリ監視装置
CN102545336A (zh) 用于向用户提供电动车辆状态的远程通知的监测系统和方法
CN211184256U (zh) 一种车载多链路应急通信终端
EP138462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peater-built-in vehicle-use mirror device
CN105929729A (zh) 一种车载信息共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KR20180029462A (ko) 전기자동차의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220554010U (zh) 一种便携式设备
CN114866987B (zh) 通信模组、通信方法及车联网系统
CN210490903U (zh) 一种与车内can总线连接的车载电子设备
CN110557735A (zh) 一种基于区域宽带无线网络的通信系统
CN215529320U (zh) 一种远程驾驶车载装置及车辆
CN215897721U (zh) 一种分体式tbox设备
CN203734664U (zh) 移动多媒体应急便携式单兵基站
JPWO2015046535A1 (ja) 通信モジュール
CN214069931U (zh) 一种北斗通信设备以及系统
JP7430626B2 (ja) 車両のイグニッションオフの後の充電可用性の拡張
CN114056139B (zh) 模块化电动车辆供电设备系统
CN214851836U (zh) 一种车载网络通信终端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