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3455U - 背板翻转装置与光伏组件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背板翻转装置与光伏组件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3455U
CN220553455U CN202321993457.8U CN202321993457U CN220553455U CN 220553455 U CN220553455 U CN 220553455U CN 202321993457 U CN202321993457 U CN 202321993457U CN 220553455 U CN220553455 U CN 220553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board
conveying
negative pressure
input en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934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武松
李婷婷
凌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ke Energy Yiwu Co ltd
Jinko Solar Ha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ke Energy Yiwu Co ltd
Jinko Solar Ha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ke Energy Yiwu Co ltd, Jinko Solar Ha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ke Energy Yiw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934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3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3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3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板翻转装置与光伏组件生产线,所述背板翻转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包括依次连接的下输送平面、弧形输送面和上输送平面,所述输入端沿着自下而上的方向旋转,所述输入端设有负压吸附组件,所述负压吸附组件连通所述下输送平面、所述弧形输送面和所述上输送平面。本申请可以降低背板翻转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伤或污染,提高光伏组件的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背板翻转装置与光伏组件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生产技术领域,尤其设计一种背板翻转装置与光伏组件生产线。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背面的外层材料称为背板,是光伏组件的关键部件,它将组件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离,实现电绝缘,使组件能够在户外长时间运行,光伏组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与背板质量密切相关。背板在完成贴膜后需要进行翻转,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翻转方式,容易对背板造成损伤或污染,影响光伏组件的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板翻转装置与光伏组件生产线,以降低背板翻转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伤或污染,提高光伏组件的产品质量。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板翻转装置,所述背板翻转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输入端包括依次连接的下输送平面、弧形输送面和上输送平面,所述输入端沿着自下而上的方向旋转,所述输入端设有负压吸附组件,所述负压吸附组件连通所述下输送平面、所述弧形输送面和所述上输送平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设有吸附通孔,所述吸附通孔沿所述输送皮带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输送皮带,所述负压吸附组件至少在所述输入端连通所述吸附通孔。
可选地,所述负压吸附组件包括负压腔,所述负压腔设置于所述输送皮带的内侧,所述负压腔连通所述吸附通孔。
可选地,所述负压腔设置于所述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两个所述输送皮带,两个所述输送皮带沿自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背板翻转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两个所述输送皮带之间,所述夹持机构能够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背板翻转装置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沿竖直方向的一侧,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机构随着所述传送带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升降部和夹持部,所述第一升降部带动所述夹持部上下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背板翻转装置还包括托举机构,所述托举机构设置于所述输入端的下方,所述托举机构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以使待翻转背板贴紧所述下输送平面。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生产线,其包括本申请提供的任意一种背板翻转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背板翻转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包括依次连接的下输送平面、弧形输送面和上输送平面,输入端沿着自下而上的方向旋转,也就是说,待翻转背板由下输送平面进入背板翻转装置,并与背板翻转装置的下输送平面固定连接,使待翻转背板能够随着输入端一起运动,直至待翻转背板运动至上输送平面,完成背板翻转,翻转过程平稳可靠,降低背板翻转过程中发生划伤或碰撞等损坏的风险;输入端设有负压吸附组件,负压吸附组件连通下输送平面、弧形输送面和上输送平面,通过负压吸附组件实现待翻转背板的固定,可以避免固定背板时产生压痕或污染等损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生产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翻转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背板裁切装置;
02-背板贴膜装置;
03-背板翻转装置;
04-背板铺设装置;
05-电池串排版层叠线;
06-层压封装线;
1-第一输送组件;
11-输入端;
111-下输送平面;
112-弧形输送面;
113-上输送平面;
12-输出端;
13-负压吸附组件;
131-负压腔;
132-接口;
14-输送皮带;
141-吸附通孔;
2-夹持机构;
21-夹持部;
22-第一升降部;
23-第一导向结构;
24-支撑臂;
3-托举机构;
31-托盘;
32-第二升降部;
33-第二导向结构;
4-传送带;
5-支撑梁;
6-第二输送组件;
7-待翻转背板。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生产线,其包括依次排列的背板贴膜装置02、背板翻转装置03和背板铺设装置04。背板贴膜装置02用于在背板的表面进行贴膜,完成贴膜之后的背板为待翻转背板7;背板翻转装置03用于将待翻转背板7翻面并进入背板铺设装置04。其中,背板翻转装置03包括第一输送组件1,背板铺设装置04包括第二输送组件6,第二输送组件6位于第一输送组件1的输出端12。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生产线还可以包括背板裁切装置01、电池串排版层叠线05和层压封装线06。背板裁切装置01设置于背板贴膜装置02的进料口所在的一侧,也就是说,背板裁切装置01将背板按要求裁切之后,进入背板贴膜装置02进行贴膜;电池串排版层叠线05设置于背板铺设装置04的进料口所在的一侧,也就是说,电池串排版层叠之后进入背板铺设装置04,翻转之后的背板进入背板铺设装置04并铺设在电池串排版层叠的表面;层压封装线06设置于背板铺设装置04的出料口所在的一侧,也就是说,完成背板铺设之后的电池串排版层叠进入层压封装线06,最终形成光伏组件。
如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翻转装置03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和第一输送组件1,第一输送组件1连接于机架,第一输送组件1包括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输入端11和输出端12,背板由输入端11输送至输出端12,并且在输送的过程中,实现背板的翻转。输入端11包括依次连接的下输送平面111、弧形输送面112和上输送平面113,输入端11沿着自下而上的方向旋转,也就是说,待翻转背板7由下输送平面111进入背板翻转装置03,并与背板翻转装置03的下输送平面111固定连接,使待翻转背板7能够随着输入端11一起运动,直至待翻转背板7运动至上输送平面113,完成背板翻转,翻转过程平稳可靠,降低背板翻转过程中发生划伤或碰撞等损坏的风险;输入端11设有负压吸附组件13,负压吸附组件13连通下输送平面111、弧形输送面112和上输送平面113,通过负压吸附组件13实现待翻转背板7的固定,可以避免固定背板时产生压痕或污染等损坏。
其中,第一输送组件1的输入端11接收上一生产流程的待翻转背板7,并实现背板的翻转,背板在输入端11与第一输送组件1相对固定,输入端11的长度不小于待翻转背板7的长度,从而使背板在翻转过程中能够可靠固定;第一输送组件1的输出端12用于输出翻转完成之后的背板,并将背板输送至下一生产流程(例如第二输送组件6等),背板在输出端12与第一输送组件1相互分离。
具体地,负压吸附组件13可以仅设置于输入端11,从而在输入端11形成负压吸附区,当背板随着第一输送组件1向输出端12运动时,背板逐渐移动至负压吸附区以外,从而使背板与第一输送组件1相互分离。负压吸附组件13也可以设置于第一输送组件1的其他位置,例如,输入端11至输出端12均设置负压吸附组件13,从而在第一输送组件1的输送范围内均形成负压吸附区,当背板随着第一输送组件1运动至输出端12时,关闭负压吸附组件13,从而使背板与第一输送组件1相互分离。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组件1包括输送皮带14,通过输送皮带14对背板进行支撑;输送皮带14设有吸附通孔141,吸附通孔141沿输送皮带14的厚度方向贯穿输送皮带14,负压吸附组件13至少在输入端11连通吸附通孔141,通过吸附通孔141在下输送平面111、弧形输送面112和上输送平面113形成均匀的负压吸附区,从而在输入端11实现背板的可靠固定和平稳翻转。
具体地,当负压吸附组件13仅在输入端11连通吸附通孔141时,负压吸附组件13的有效作用范围位于输入端11;当吸附通孔141随着输送皮带14一起运动至输入端11时,吸附通孔141落入负压吸附组件13的作用范围,从而使吸附通孔141与负压吸附组件13相互连通,并且在该吸附通孔141内形成负压,对背板产生吸附作用;当吸附通孔141随着输送皮带14一起运动至输出端12时,吸附通孔141落入负压吸附组件13的作用范围以外,使吸附通孔141与负压吸附组件13自动断开,在该吸附通孔141内无法形成负压,也就使背板与第一输送组件1能够自动分离。可以理解地,当负压吸附组件13在输入端11和输出端12均连通吸附通孔141时,可以通过关闭负压吸附组件13,实现背板与第一输送组件1相互分离。
进一步地,负压吸附组件13包括负压腔131,负压腔131设置于输送皮带14的内侧,负压腔131连通吸附通孔141,通过负压腔131实现负压吸附力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负压吸附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负压腔131设置于输入端11,从而使输入端11位于负压腔131的负压作用范围;负压腔131的外轮廓应当与输送皮带14的形状相互匹配,使输送皮带14的内表面与负压腔131的外表面能够相互贴合;一方面,使负压腔131对输送皮带14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增加输送的平稳性;另一方面,使输送皮带14与负压腔131的结合各更加紧密,减小输送皮带14与负压腔131之间的气体泄漏,增加负压吸附力。可以理解地,负压腔131可以向靠近输出端12的方向延伸,从而使输出端12也能够落入负压腔131的负压作用范围。
进一步地,沿着第一输送组件1的运动方向,可以设置至少两个依次排列的负压腔131,各负压腔131相互独立,使得各个负压腔131能够独立控制和调节,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背板的吸附力大小。
进一步地,负压腔131的侧壁可以设置接口132,接口132与负压泵相互连通,通过负压泵将负压腔131内的空气抽出;当负压泵打开时,负压腔131内能够产生负压;当负压泵关闭时,负压腔131内无法产生负压。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组件1包括两个输送皮带14,两个输送皮带14沿自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使输送皮带14在背板的边缘部分进行支撑和固定,在背板的中央部分形成悬空,既能够形成可靠的固定,防止翻转过程中背板松脱,又能够减小背板与输送皮带14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背板出现损坏或污染的可能。
进一步地,背板翻转装置03还包括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位于两个输送皮带14之间,夹持机构2能够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通过夹持机构2夹取待翻转背板7,并将待翻转背板7放入第一输送组件1的下方。例如,机架可以设有有水平运动装置,水平运动装置可以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夹持机构2与水平运动装置相连接,水平运动装置可以采用任意能够沿水平方向直线往复运动的机构,通过水平运动装置带动夹持机构2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其中,夹持机构2的目标位置可以设置位置传感器,以提高动作精度,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进一步地,背板翻转装置03还包括传送带4,传送带4设置于第一输送组件1沿竖直方向的一侧,传送带4沿水平方向延伸,传送带4连接于机架从而形成水平运动装置,例如,机架可以包括水平延伸的支撑梁5,传送带4连接于支撑梁5;夹持机构2与传送带4固定连接,夹持机构2随着传送带4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结构简单,且动作平稳高效。其中,传送带4的主动轮可以通过电机和变速箱进行驱动,传送带4的直线段的长度不小于夹持机构2的最大形成,以确保夹持机构2仅随着传送带4一起做直线往复运动,而不会出现圆周运动。
进一步地,夹持机构2包括第一升降部22和夹持部21,第一升降部22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传送带4,第一升降部2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于夹持部21,第一升降部22带动夹持部21上下往复运动。第一升降部22可以采用任意能够实现竖直往复运动的机构,例如气缸、丝杠螺母等;夹持部21包括相互连接的夹爪和气缸,通过气缸对夹爪施加驱动力,实现夹取和松开动作,夹爪的内侧可以设置弹性垫(例如硅胶垫),以避免在待翻转背板7的表面形成夹痕或划痕等损坏。
其中,夹持部21可以连接有支撑臂24,支撑臂24的一端与夹持部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升降部2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支撑臂24与机架之间可以设置第一导向结构23(例如直线导轨或直线轴承等),以确保夹持部21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提高夹持部21动作的平稳性,防止夹持部21上下运动时产生晃动。
进一步地,背板翻转装置03还包括托举机构3,托举机构3设置于输入端11的下方,托举机构3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以使待翻转背板7贴紧下输送平面111,从而使背板能够平整且可靠地固定于下输送平面111,防止翻转过程中背板出现脱落或折痕等,导致背板产生损坏。其中,托举机构3的目标位置可以设置位置传感器,以提高动作精度,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进一步地,托举机构3包括第二升降部32和托盘31;第二升降部32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机架,第二升降部3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于托盘31;托盘31位于第一输送组件1的下方,托盘31用于承载待翻转背板7,第二升降部32带动托盘31上下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托盘31与机架之间可以设置第二导向结构33(例如直线导轨或直线轴承等),以确保托盘31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提高托盘31运动的稳定性,确保托盘31所承载的背板能够与下输送平面111贴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板翻转装置03的工作流程可参考如下:
步骤S1、在背板贴膜装置02出料口设置该背板翻转装置03,使第一输送组件1的输入端11靠近背板贴膜装置02,第一输送组件1的输出端12远离背板贴膜装置02,背板完成贴膜后形成待翻转背板7,待翻转背板7从出料口送出;步骤S2、夹持机构2向靠近背板贴膜装置02的方向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步骤S3、夹持机构2下降至第二目标位置;步骤S4、夹持机构2夹取待翻转背板7;步骤S5、背板随着夹持机构2一起向远离背板贴膜装置02的方向移动至第三目标位置,此时待翻转背板7位于托举机构3的上方;步骤S6、夹持机构2松开,待翻转背板7放置于托举机构3,夹取机构向上运动避开背板;步骤S7、夹持机构2向靠近背板贴膜装置02的方向运动至第一目标位置,准备夹持下一个待翻转背板7;步骤S8、托举机构3向上运动至第四目标位置,将背板贴合下输送平面111;步骤S9、负压吸附组件13将待翻转背板7吸附至下输送平面111;步骤S10、托举机构3向下运动,脱开待翻转背板7;步骤S11、待翻转背板7随着第一输送组件1一起运动,背板运动至上输送平面113,完成背板翻转;步骤S12、翻转之后的背板随着第一输送组件1一起向输出端12运动,并进入第二输送组件6。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翻转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输入端包括依次连接的下输送平面、弧形输送面和上输送平面,所述输入端沿着自下而上的方向旋转,所述输入端设有负压吸附组件,所述负压吸附组件连通所述下输送平面、所述弧形输送面和所述上输送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设有吸附通孔,所述吸附通孔沿所述输送皮带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输送皮带,所述负压吸附组件至少在所述输入端连通所述吸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附组件包括负压腔,所述负压腔设置于所述输送皮带的内侧,所述负压腔连通所述吸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设置于所述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两个所述输送皮带,两个所述输送皮带沿自身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翻转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两个所述输送皮带之间,所述夹持机构能够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翻转装置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沿竖直方向的一侧,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机构随着所述传送带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升降部和夹持部,所述第一升降部带动所述夹持部上下往复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翻转装置还包括托举机构,所述托举机构设置于所述输入端的下方,所述托举机构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以使待翻转背板贴紧所述下输送平面。
10.一种光伏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板翻转装置。
CN202321993457.8U 2023-07-26 2023-07-26 背板翻转装置与光伏组件生产线 Active CN220553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93457.8U CN220553455U (zh) 2023-07-26 2023-07-26 背板翻转装置与光伏组件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93457.8U CN220553455U (zh) 2023-07-26 2023-07-26 背板翻转装置与光伏组件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3455U true CN220553455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4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93457.8U Active CN220553455U (zh) 2023-07-26 2023-07-26 背板翻转装置与光伏组件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34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0622A (zh) 贴膜机
KR102256369B1 (ko) 이차전지 셀 제조용 전극 픽앤플레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CN206742446U (zh) 电池热缩膜分离装置
CN109808958A (zh) 一种链式输送带及包装盒塑料膜封口装置
CN114039100A (zh) 一种软包电池的组装生产线
CN220553455U (zh) 背板翻转装置与光伏组件生产线
CN211028647U (zh) 电池片分片搬运装置及电池片串焊机
JP5177909B2 (ja) 基板貼合装置
CN107123927B (zh) Ld芯片共晶焊接系统
CN106629082B (zh) 延时料仓
CN112078127A (zh) 产品自动贴膜设备
CN111299071A (zh) 一种uv固化装置
CN113247581B (zh) 一种收料装置及切割设备
CN113246575B (zh) 大面积且多镂空式pet膜的真空覆膜机及工艺
CN209747465U (zh) 贴膜机
CN219062178U (zh) 一种电视生产线自动化贴合装置
CN211768668U (zh) 传送升降平台装置
CN109979863A (zh) 一种叠片生产设备
CN220165290U (zh) 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用下料机
CN218253794U (zh) 拆分装置
JP2001031249A (ja) 基板の整列移載システム及び整列移載方法
CN215319033U (zh) 一种管材加工用裁断设备
CN215478120U (zh) 一种升降装置
CN219821995U (zh) 一种电池盒包装膜切割设备
CN219852605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激光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