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2059U - 空气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52059U CN220552059U CN202322261480.4U CN202322261480U CN220552059U CN 220552059 U CN220552059 U CN 220552059U CN 202322261480 U CN202322261480 U CN 202322261480U CN 220552059 U CN220552059 U CN 2205520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ssembly
- dust collection
- discharge
- du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1
- 238000004887 air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809 air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1100001243 air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4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0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9
- 239000013618 particulate mat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AYJRCSIUFZENHW-UHFFFAOYSA-L barium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Ba+2].[O-]C([O-])=O AYJRCSIUFZENHW-UHFFFAOYSA-L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356 contamin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884 ion-beam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905 indoor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49 desinf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9 fine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161 Espostoa lana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1624 Espostoa lan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1 PM2.5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Zinc Chemical compound [Zn]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336 alke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450 an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052 cob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1 cob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cobalt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o]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33 l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7 morpholog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72 neutra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45 respiratory syste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35 t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8 t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41 toughened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7 yttr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WQVUPCCIRVNHF-UHFFFAOYSA-N yttr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Y] VWQVUPCCIRVNH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5 zin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1 zin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支撑座;连接部,连接部与支撑座活动连接;净化主体,净化主体包括集尘组件,集尘组件包括集尘面,集尘组件在通电的状态下能够产生电场,以使集尘面能够收集空气污染物,净化主体和连接部连接,连接部能够带动净化主体相对于支撑座运动,以调节净化主体的安装高度。连接部和支撑座滑动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气净化设备包括集尘组件,集尘组件的安装高度是固定的,也即,不可根据使用场景调节集尘组件距离安装面(如,底面或柜面)的高度,这样,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场景的限制较大,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性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支撑座;连接部,连接部与支撑座活动连接;净化主体,净化主体包括集尘组件,集尘组件包括集尘面,集尘组件在通电的状态下能够产生电场,以使集尘面能够收集空气污染物,净化主体和连接部连接,连接部能够带动净化主体相对于支撑座运动,以调节净化主体的安装高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支撑座、连接部和净化主体。
连接部与净化主体连接,且连接部与支撑座活动连接。连接部能够相对于支撑座运动。当连接部相对于支撑座运动时,与连接部连接的净化主体能够随着连接部相对于支撑座运动,以调节净化主体的安装高度。
可选地,连接部带动净化主体朝支撑座的方向运动,以缩短净化主体至支撑座的距离,降低净化主体的安装高度,以减小空气净化设备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将空气净化设备置于桌面、柜面等,以满足空气净化设备为台式设备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连接部带动净化主体朝远离支撑座的方向运动,以增大净化主体至支撑座的距离,增大净化主体的安装高度,以增大空气净化设备的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将空气净化设备置于地面,以满足空气净化设备为落地式设备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当室内的高度较低处的空气污染较严重时,可使连接部带动净化主体朝支撑座的方向运动,以缩短净化主体至支撑座的距离,降低净化主体的安装高度,以第一时间、及时净化高度较低处的空气。
可选地,当室内的高度较高处的空气污染较严重时,可使连接部带动净化主体朝远离支撑座的方向运动,以增大净化主体至支撑座的距离,增大净化主体的安装高度,以第一时间、及时净化高度较高的空气。
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调节净化主体的安装高度,可以感觉室内的空气污染情况调节净化主体的安装高度,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另外,由于集尘组件在通电的情况下,集尘组件能够通过自身产生的电场将空气污染物收集于集尘面上,在收集空气污染物时,空气净化设备不再需要通过风机来驱动气流运动,避免了风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污染室内环境,进而降低空气净化设备的噪声污染。并且集尘组件能够通过自身产生的电场将空气污染物收集于集尘面上,通过擦拭集尘面的方式即可实现对集尘组件的清洁,这样,空气净化设备无需设置滤网等耗材,使得集尘组件无需定期更换,进而降低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成本。
空气污染物可为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包括灰尘、烟雾、颗粒物、细菌、病毒等。它们的直径大小不尽相同,一般可以按照直径大小分为以下几类:
1、可见颗粒物(PM10):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可以看到它们的存在,如灰尘、花粉、人体皮屑等;
2、细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无法肉眼看到,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如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
3、超细颗粒物(小于0.1微米):直径小于等于0.1微米的颗粒物,无法肉眼看到,但能够深入人体呼吸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如病毒、细菌等。
需要注意的是,空气中的颗粒物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污染源、环境等因素进行判断。
可以理解的是,集尘组件具有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的作用,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根据本申请上述的空气净化设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集尘面包括平面和平滑曲面中的至少一者。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集尘面的结构,集尘面包括平面和平滑曲面中的至少一者。如,集尘面为平面。如,集尘面为平滑曲面。如,集尘面包括平面和平滑曲面。
通过将集尘面设置为平面,能够减小集尘组件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有利于实现集尘组件的超薄设计,为空气净化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和轻量化设计提供便利条件,降低在室内布置空气净化设备的难度。
通过将集尘面设置为平滑曲面,一方面可以增大集尘面的面积,以提升集尘组件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另一方面,平滑曲面可以扩大集尘组件所产生的电场区域,从而扩大集尘组件的有效吸附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连接部和支撑座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连接部和支撑座的配合结构,使得连接部和支撑座滑动连接。也即,连接部能够沿着支撑座滑动,以带动净化主体相对于支撑座运动,以调节净化主体的安装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连接部和支撑座中的一者设有滑轨,另一者设有滑块,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连接部和支撑座的配合结构,使得连接部和支撑座中的一者设有滑轨,另一者设有滑块。也即,连接部设有滑轨,支撑座设有滑块。或者,连接部设有滑块,支撑座设有滑轨。
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以满足连接部和支撑座滑动连接的使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支撑座和连接部中的一者设有安装孔,另一者伸入安装孔内并可相对于安装孔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连接部和支撑座的配合结构,使得支撑座和连接部中的一者设有安装孔,另一者伸入安装孔内并可相对于安装孔滑动。也即,支撑座设有安装孔,连接部伸入安装孔内并可相对于安装孔滑动。或者,连接部设有安装孔,支撑座伸入安装孔内并可相对于安装孔滑动。
该设置既可满足连接部和支撑座滑动连接的使用需求,又能够增大连接部和支撑座的配合面积,有利用提升连接部和支撑座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支撑座包括:座体;支撑杆,设于座体,连接部和支撑杆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支撑座的结构,使得支撑座包括座体和支撑杆。
支撑杆设于座体,座体作为支撑杆的安装载体,具有安装和固定支撑杆的作用。
连接部和支撑杆滑动连接,净化主体能够在连接部的作用下沿支撑杆的轴向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杆用于支撑和固定连接部和净化主体,能够抬高或降低净化主体的安装高度。也即,在支撑杆的作用下,净化主体具有一定的安装高度,这样,有利于净化主体吸附一定高度的空气的灰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净化主体能够相对于连接部转动以调节净化主体相对于座体的倾斜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净化主体和连接部的配合结构,使得净化主体与连接部转动连接,净化主体能够相对于连接部转动以调节净化主体相对于座体的倾斜角度。可以理解的是,净化主体相对于连接部转动以沿支撑座的高度方向调节集尘组件至座体的距离。换句话说,净化主体相对于连接部转动以调节净化主体相对于座体的倾斜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净化主体相对于连接部转动时,净化主体能够相对于座体俯仰运动。如,增大净化主体相对于座体的倾斜角度。又如,减小净化主体相对与座体的倾斜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净化主体能够沿支撑杆的轴向运动,净化主体还能够相对于连接部转动以调节净化主体相对于座体的倾斜角度。也即,净化主体能够沿多个方向运动。该设置能够沿多个方向调节集尘组件的位置,以达到集尘组件对多个区域进行多方向吸尘的作用。为提升空气净化设备的净化效率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当需要对室内的多个区域进行吸尘时,可通过调节净化主体相对于连接部的位置,以达到集尘组件对多个区域进行多方向吸尘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不整体挪动空气净化设备的情况下,仅通过调节净化主体相对于连接部的配合位置即可达到调节集尘组件的吸附区域的目的。
当需要对室内的某个特定区域进行吸尘时,可固定净化主体和连接部的配合位置,以达到固定集尘组件的安装位置的作用,这样,能够实现某一区域定向吸尘的作用。
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通过整体挪动空气净化设备来调节集尘组件的吸尘区域而言,本申请通过合理设置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在不挪动空气净化设备的情况下,可通过调节净化主体相对于连接部的位置来达到调节集尘组件的吸尘区域的目的。该设置降低了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难度,可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升空气净化设备的净化效率,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净化主体能够绕支撑杆的轴线相对于连接部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净化主体和连接部的配合结构,使得净化主体能够绕支撑杆的轴线相对于连接部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净化主体能够绕支撑杆的轴向运动,净化主体还能够绕支撑杆的轴线旋转。也即,净化主体能够沿多个方向运动。该设置能够沿多个方向调节集尘组件的位置,以达到集尘组件对多个区域进行多方向吸尘的作用。为提升空气净化设备的净化效率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当需要对室内的多个区域进行吸尘时,可通过调节净化主体相对于连接部的位置,以达到集尘组件对多个区域进行多方向吸尘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不整体挪动空气净化设备的情况下,仅通过调节净化主体相对于连接部的配合位置即可达到调节集尘组件的吸附区域的目的。
当需要对室内的某个特定区域进行吸尘时,可固定净化主体和连接部的配合位置,以达到固定集尘组件的安装位置的作用,这样,能够实现某一区域定向吸尘的作用。
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通过整体挪动空气净化设备来调节集尘组件的吸尘区域而言,本申请通过合理设置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在不挪动空气净化设备的情况下,可通过调节净化主体相对于连接部的位置来达到调节集尘组件的吸尘区域的目的。该设置降低了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难度,可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升空气净化设备的净化效率,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净化主体还包括:安装框,安装框设有开口,集尘面通过开口外露出安装框。
在该实施例中,净化主体还包括安装框,并限定安装框和集尘组件的配合结构,使得安装框设有开口,集尘组件包括集尘面,集尘面通过开口外露出安装框。也即,安装框不会阻挡集尘面,集尘组件的集尘面会通过开口外露出安装框。该设置能够保证集尘组件与空气的有效接触,为集尘组件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提供了结构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集尘面和开口位于同一平面。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集尘面和开口位置关系,使得集尘面和开口位于同一平面。集尘面具有封堵开口的作用,也可以说,开口的口壁环绕集尘面设置,避免。该设置使得集尘面和开口的连接处不会出现凹陷或是凸起,能够保证净化主体外观的流线型及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安装框的一部分凹陷以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口围合出开口,集尘组件设于安装槽内。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安装框和集尘组件的配合结构,使得安装框的一部分凹陷以形成安装槽,安装槽具有安装和固定集尘组件的作用,能够限制集尘组件相对于安装框的位移。且有利于减小安装框和集尘组件的整体配合尺寸,有利于实现空气净化设备的轻薄化。
另外,安装框的一部分凹陷以形成安装槽,也即,安装框的一部分弯曲布置以形成安装槽,这样,有利于提升安装框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集尘组件包括:第一护板;导电部件,位于第一护板朝向净化主体的内部的一侧,导电部件用于在通电的状态下产生电场,以使第一护板背离导电部件的一侧形成集尘面。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集尘组件的结构,使得集尘组件包括第一护板和导电部件,导电部件位于第一护板朝向净化主体的内部的一侧,也可以说,第一护板位于导电部件的外侧。
集尘组件工作时,导电部件在通电的状态下产生电场,以使第一护板背离导电部件的一侧形成集尘面。具体地,通过给导电部件施加正直流高压,第一护板的集尘面处产生较大的吸力,集尘面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和/或粉尘等微细颗粒,从而实现集尘面集尘的目的。
另外,第一护板背离导电部件的一侧形成集尘面,且集尘面通过开口外露出净化主体,故而,可通过擦拭集尘面的方式来去除集尘面上的灰尘,这样,便于集尘组件的清洁及后续的维修、维护,零材耗,有利于降低集尘组件的使用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当集尘组件工作时,集尘组件的集尘面会吸附颗粒物,以降低集尘面附近的颗粒物浓度,这样,距离集尘面较远处的颗粒物浓度较高的空气会向颗粒物浓度较低的区域转移直至颗粒物均匀分布,也就是说,颗粒物浓度较高的气体会流向集尘面以供集尘面收集颗粒物,这样,提高了集尘组件的集尘效率,有利于提升集尘组件的集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集尘组件还包括:第二护板,导电部件位于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集尘组件的结构,使得集尘组件还包括第二护板,导电部件位于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对导电部件具有保护的作用,避免外力直接作用于导电部件的情况发生,可保护导电部件的使用寿命。另外,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还具有阻挡外界中的水汽、污物等,以避免导电部件接触水汽等发生安全事情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集尘组件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护板背离导电部件的一侧形成集尘面,可通过擦拭集尘面的方式来去除集尘面上的灰尘,这样,便于集尘组件的清洁及后续的维修、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集尘组件还包括:导电层,设于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中的至少一者朝向导电部件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集尘组件的结构,使得集尘组件还包括导电层,导电层设于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中的至少一者朝向导电部件的一侧。如,导电层设于第一护板朝向导电部件的一侧。如,导电层设于第二护板朝向导电部件的一侧。如,第一护板朝向导电部件的一侧和第二护板朝向导电部件的一侧均设有导电层。该设置有利于增大第一护板的集尘面的吸力,这样,有利于提升吸附颗粒物的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均包括玻璃板,导电部件包括石墨烯铝丝层,导电层包括碳酸钡层。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导电部件和导电层的结构。其中,第一护板包括玻璃板,第二护板包括玻璃板,导电部件包括石墨烯铝丝层,导电层包括碳酸钡层。
第一护板包括玻璃板,第二护板包括玻璃板,该设置使得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具有可视性,集尘组件工作时的集尘过程和效果可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净化主体还包括放电出口、放电组件和供电部,放电组件与放电出口连通,供电部具有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中的一者与放电组件电连接,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者与集尘组件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净化主体的结构,使得净化主体还包括放电出口、放电组件和供电部。
其中,放电组件工作时能够向空气中释放电离子,可以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并被集尘组件吸附,从而清除气体中的灰尘粒子(如,颗粒物带负电,集尘组件的集尘面带正电)。同时,放电组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电离子还具有杀菌灭毒的作用,以净化空气。
可以理解的是,放电组件与放电出口连通,如,放电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放电出口相对设置,这样,有利于缩短放电组件与气流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提升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的速度,进而有利于集尘组件吸附颗粒物,及有利于杀菌灭毒气流中的有害物质。
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供电部,供电部具有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与集尘组件电连接,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个与放电组件电连接。放电组件向空气中释放电子,使颗粒物带与集尘组件相反的电,加速吸附到集尘组件。提高净化效率,同时放电组件使颗粒物带电也有杀菌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放电组件位于集尘组件的周侧。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放电组件和集尘组件的位置关系,使得放电组件位于集尘组件的周侧,该设置缩短了放电组件和集尘组件的间距,这样,放电组件工作时会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使得带电的颗粒物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地被集尘组件的集尘面收集,有利于提升集尘组件的集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放电组件包括:支架;放电部件,设于支架,供电部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一者与放电部件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放电组件的结构,使得放电组件包括支架和放电部件,放电部件设于支架。支架具有支撑和固定放电部件的作用。
可选地,放电部件包括放电部件。
供电部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一者与放电部件电连接,该设置为放电组件向空气中释放离子提供了结构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放电部件朝向集尘组件面向空气中的颗粒物运动方向的区域,能够向集尘组件面向空气中的颗粒物运动方向的区域放电;或放电部件朝向集尘组件通电后形成的电离区域,放电组件能够向集尘组件通电后形成的电离区域放电。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放电组件和集尘组件的配合结构,使得放电部件朝向集尘组件面向空气中的颗粒物运动方向的区域,能够向集尘组件面向空气中的颗粒物运动方向的区域放电,或放电部件朝向集尘组件通电后形成的电离区域,放电组件能够向集尘组件通电后形成的电离区域放电。这样,使得朝向粒子运动方向的面尽可能的迎向粒子,提高集尘效果。放电组件工作时会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使得带电的颗粒物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地被集尘组件收集,有利于提升集尘组件的集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安装框设有放电出口,放电组件和供电部均设于安装框,且放电出口位于集尘面和支撑座的底部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安装框的结构,使得安装框设有放电出口,放电组件和供电部均设于安装框。也即,安装框作为放电组件和供电部的安装载体,具有安装和固定放电组件和供电部的作用。
其中,安装框设有放电出口,且放电出口位于集尘面和支撑座的底部之间。也即,限定放电组件、集尘组件和支撑座的位置关系。该设置能够保证集尘组件和放电组件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增强集尘组件的集尘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净化主体还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离子风组件,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离子风组件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净化主体还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离子风组件,进风口与离子风组件连通,出风口也与离子风组件连通。
这样,经进风口流入净化主体内的气流会与离子风组件充分接触后再流向出风口,流经离子风组件的空气分子被电离,变成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加速,会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同时让其他粒子带上电荷,灰尘因为与带电粒子发生碰撞而带上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粒子、带电的灰尘会朝着集尘组件方向运动,集尘组件工作带有与带电粒子相反的电荷,实现将带电粒子和带电的灰尘进行吸附中和,以达到收集灰尘、细菌等的目的。
另外,离子风组件工作时还能够向集尘组件输送负离子,以增强集尘组件的集尘效果。
集尘组件和离子风组件相配合,以实现空气净化设备以多种方式集尘、杀菌的目的,这样,丰富了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功能,有利于提升空气净化设备的净化效率,有利于提升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离子风组件包括:框架,框架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离子发射部件,设于框架内;离子接收部件,设于框架内。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离子风组件的结构,使得离子风组件包括框架、离子发射部件和离子接收部件。离子发射部件和离子接收部件均设于框架内,框架作为离子发射部件和离子接收部件的安装载体,具有安装和固定离子发射部件和离子接收部件的作用,进而能够保证离子发射部件、离子接收部件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配合尺寸,为保证离子风组件与气流有效接触提供了可靠的结构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离子发射部件和离子接收部件相配合以使流经离子风组件的空气分子被电离,变成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加速,会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同时让其他粒子带上电荷,灰尘因为与带电粒子发生碰撞而带上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粒子、带电的灰尘会朝着集尘组件方向运动,集尘组件工作带有与带电粒子相反的电荷,实现将带电粒子和带电的灰尘进行吸附中和,以达到收集灰尘、细菌等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框架与进风口连通,框架与出风口连通,且离子发射部件和离子接收部件均设于框架,也即,离子风组件的离子发射部件和离子接收部件均安装在气流通道中,让气流流经,对气流进行杀菌。离子发生器工作以形成离子束,离子束具有破膜杀菌灭毒的作用。
可选地,空气净化设备包括供电部,供电部有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与离子发射部件连接,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个和离子接收部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净化主体还包括:后盖,后盖连接于安装框的一侧,后盖与连接部连接,后盖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离子风组件位于安装框和后盖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净化主体的结构,使得净化主体还包括后盖,后盖与安装框连接,且后盖与连接部连接,离子风组件位于安装框和后盖之间。也即,安装框和后盖之间合围出用于安装和固定离子风组件的空间。
后盖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也即,后盖作为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安装载体,能够保证进风口、出风口和离子风组件的配合尺寸,为离子风组件有效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结构支撑。
可选地,后盖与安装框可拆装连接,后盖与安装框的连接方式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螺接、铆接、磁吸连接和插接。该设置在保证后盖与安装框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便于后盖与安装框的清洗维护,减少滋生细菌的可能性。即,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将后盖与安装框分离,或是将后盖与安装框装配在一起。该设置简化了空气净化设备的装配结构,拆装工序简单,降低了空气净化设备的拆装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后盖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离子风组件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进风口设于第一连接板,出风口设于第二连接板。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使得后盖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离子风组件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也即,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位于离子风组件的相对两侧。
进风口设于第一连接板,出风口设于第二连接板。该设置能够满足离子风组件工作的使用需求,使得由进风口进入后盖和安装框之间的区域的气流能够充分与离子风组件接触,降低由进风口进入后盖和安装框之间的区域的气流在未经离子风组件的情况下直接由出风口流出后盖的发生概率。可保证离子风组件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空气净化设备的净化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后盖连接于安装框背离开口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后盖和安装框的配合结构,使得后盖连接于安装框背离开口的一侧,也即,安装框位于集尘组件和后盖之间。
放电组件设于安装框,离子风组件设于安装框和后盖合围出的区域内。安装框具有分隔放电组件和离子风组件的作用。由于放电组件工作会向空气中释放电离子,故而,后盖连接于安装框背离开口的一侧,能够保证放电组件和离子风组件工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分解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第六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第七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第八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分解图;
图18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集尘面和空气中的颗粒物运动方向的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滑轨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申请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申请的集尘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空气净化设备,100净化主体,110离子风组件,112框架,114离子发射部件,116离子接收部件,120放电组件,122支架,124放电部件,130集尘组件,131集尘面,132第一护板,133导电部件,134第二护板,135导电层,140安装框,142开口,143安装槽,144放电出口,150供电部,160空气中的颗粒物运动方向的区域,170电离区域,180后盖,182第一连接板,184第二连接板,186进风口,188出风口,200支撑座,210座体,220支撑杆,300连接部,400滑轨,500滑块,60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1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设备10。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10包括支撑座200、连接部300和净化主体100。
连接部300与支撑座200活动连接。
净化主体100包括集尘组件130。
净化主体100和连接部300连接。
连接部300能够带动净化主体100相对于支撑座200运动,以调节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设备10包括支撑座200、连接部300和净化主体100。
连接部300与净化主体100连接,且连接部300与支撑座200活动连接。连接部300能够相对于支撑座200运动。当连接部300相对于支撑座200运动时,与连接部300连接的净化主体100能够随着连接部300相对于支撑座200运动,以调节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
可选地,连接部300带动净化主体100朝支撑座200的方向运动,以缩短净化主体100至支撑座200的距离,降低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以减小空气净化设备10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将空气净化设备10置于桌面、柜面等,以满足空气净化设备10为台式设备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连接部300带动净化主体100朝远离支撑座200的方向运动,以增大净化主体100至支撑座200的距离,增大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以增大空气净化设备10的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将空气净化设备10置于地面,以满足空气净化设备10为落地式设备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当室内的高度较低处的空气污染较严重时,可使连接部300带动净化主体100朝支撑座200的方向运动,以缩短净化主体100至支撑座200的距离,降低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以第一时间、及时净化高度较低处的空气。
可选地,当室内的高度较高处的空气污染较严重时,可使连接部300带动净化主体100朝远离支撑座200的方向运动,以增大净化主体100至支撑座200的距离,增大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以第一时间、及时净化高度较高的空气。
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调节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可以根据室内的空气污染情况调节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可以理解的是,集尘组件130具有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的作用,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的配合结构,使得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滑动连接。也即,连接部300能够沿着支撑座200滑动,以带动净化主体100相对于支撑座200运动,以调节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中的一者设有多个卡位,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的另一者能够与多个卡位中的任一卡位可拆装连接,也即,连接部300与不同的卡位连接以达到调节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的目的。如,多个卡位沿空气净化设备10的高度方向间隔部件。使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的另一者与位置较高的卡位连接以增大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使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的另一者与位置较低的卡位连接以减小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9所示,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中的一者设有滑轨400,另一者设有滑块500,滑块500与滑轨400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的配合结构,使得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中的一者设有滑轨400,另一者设有滑块500。也即,连接部300设有滑轨400,支撑座200设有滑块500。或者,连接部300设有滑块500,支撑座200设有滑轨400。
滑块500与滑轨400滑动连接,以满足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滑动连接的使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所示,支撑座200和连接部300中的一者设有安装孔600,另一者伸入安装孔600内并可相对于安装孔600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的配合结构,使得支撑座200和连接部300中的一者设有安装孔600,另一者伸入安装孔600内并可相对于安装孔600滑动。也即,支撑座200设有安装孔600,连接部300伸入安装孔600内并可相对于安装孔600滑动。或者,连接部300设有安装孔600,支撑座200伸入安装孔600内并可相对于安装孔600滑动。
该设置既可满足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滑动连接的使用需求,又能够增大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的配合面积,有利用提升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支撑座200包括座体210和支撑杆220。
支撑杆220设于座体210。
连接部300和支撑杆220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支撑座200的结构,使得支撑座200包括座体210和支撑杆220。
支撑杆220设于座体210,座体210作为支撑杆220的安装载体,具有安装和固定支撑杆220的作用。
连接部300和支撑杆220滑动连接,净化主体100能够在连接部300的作用下沿支撑杆220的轴向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杆220用于支撑和固定连接部300和净化主体100,能够抬高或降低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也即,在支撑杆220的作用下,净化主体100具有一定的安装高度,这样,有利于净化主体100吸附一定高度的空气的灰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净化主体100能够相对于连接部300转动以调节净化主体100相对于座体210的倾斜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净化主体100和连接部300的配合结构,使得净化主体100与连接部300转动连接,净化主体100能够相对于连接部300转动以调节净化主体100相对于座体210的倾斜角度。可以理解的是,净化主体100相对于连接部300转动以沿支撑座200的高度方向调节集尘组件130至座体210的距离。换句话说,净化主体100相对于连接部300转动以调节净化主体100相对于座体210的倾斜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净化主体100相对于连接部300转动时,净化主体100能够相对于座体210俯仰运动。如,增大净化主体100相对于座体210的倾斜角度。又如,减小净化主体100相对与座体210的倾斜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净化主体100能够沿支撑杆220的轴向运动,净化主体100还能够相对于连接部300转动以调节净化主体100相对于座体210的倾斜角度。也即,净化主体100能够沿多个方向运动。该设置能够沿多个方向调节集尘组件130的位置,以达到集尘组件130对多个区域进行多方向吸尘的作用。为提升空气净化设备10的净化效率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当需要对室内的多个区域进行吸尘时,可通过调节净化主体100相对于连接部300的位置,以达到集尘组件130对多个区域进行多方向吸尘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不整体挪动空气净化设备10的情况下,仅通过调节净化主体100相对于连接部300的配合位置即可达到调节集尘组件130的吸附区域的目的。
当需要对室内的某个特定区域进行吸尘时,可固定净化主体100和连接部300的配合位置,以达到固定集尘组件130的安装位置的作用,这样,能够实现某一区域定向吸尘的作用。
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通过整体挪动空气净化设备来调节集尘组件的吸尘区域而言,本申请通过合理设置空气净化设备10的结构,在不挪动空气净化设备10的情况下,可通过调节净化主体100相对于连接部300的位置来达到调节集尘组件130的吸尘区域的目的。该设置降低了空气净化设备10的使用难度,可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升空气净化设备10的净化效率,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净化主体100能够绕支撑杆220的轴线相对于连接部300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净化主体100和连接部300的配合结构,使得净化主体100能够绕支撑杆220的轴线相对于连接部300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净化主体100能够绕支撑杆220的轴向运动,净化主体100还能够绕支撑杆220的轴线旋转。也即,净化主体100能够沿多个方向运动。该设置能够沿多个方向调节集尘组件130的位置,以达到集尘组件130对多个区域进行多方向吸尘的作用。为提升空气净化设备10的净化效率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当需要对室内的多个区域进行吸尘时,可通过调节净化主体100相对于连接部300的位置,以达到集尘组件130对多个区域进行多方向吸尘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不整体挪动空气净化设备10的情况下,仅通过调节净化主体100相对于连接部300的配合位置即可达到调节集尘组件130的吸附区域的目的。
当需要对室内的某个特定区域进行吸尘时,可固定净化主体100和连接部300的配合位置,以达到固定集尘组件130的安装位置的作用,这样,能够实现某一区域定向吸尘的作用。
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通过整体挪动空气净化设备来调节集尘组件的吸尘区域而言,本申请通过合理设置空气净化设备10的结构,在不挪动空气净化设备10的情况下,可通过调节净化主体100相对于连接部300的位置来达到调节集尘组件130的吸尘区域的目的。该设置降低了空气净化设备10的使用难度,可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升空气净化设备10的净化效率,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净化主体100还包括安装框140。
安装框140设有开口142。
集尘组件130包括集尘面131。
集尘面131通过开口142外露出安装框140。
在该实施例中,净化主体100还包括安装框140,并限定安装框140和集尘组件130的配合结构,使得安装框140设有开口142,集尘组件130包括集尘面131,集尘面131通过开口142外露出安装框140。也即,安装框140不会阻挡集尘面131,集尘组件130的集尘面131会通过开口142外露出安装框140。该设置能够保证集尘组件130与空气的有效接触,为集尘组件130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提供了结构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集尘面131和开口142位于同一平面。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集尘面131和开口142位置关系,使得集尘面131和开口142位于同一平面。集尘面131具有封堵开口142的作用,也可以说,开口142的口壁环绕集尘面131设置,避免灰尘由开口142进入净化主体100内。该设置使得集尘面131和开口142的连接处不会出现凹陷或是凸起,能够保证净化主体100外观的流线型及美观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集尘面131通过开口142伸出安装框140的外表面。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集尘面131位于开口142的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4所示,安装框140的一部分凹陷以形成安装槽143。
安装槽143的槽口围合出开口142。
集尘组件130设于安装槽143内。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安装框140和集尘组件130的配合结构,使得安装框140的一部分凹陷以形成安装槽143,安装槽143具有安装和固定集尘组件130的作用,能够限制集尘组件130相对于安装框140的位移。且有利于减小安装框140和集尘组件130的整体配合尺寸,有利于实现空气净化设备10的轻薄化。
另外,安装框140的一部分凹陷以形成安装槽143,也即,安装框140的一部分弯曲布置以形成安装槽143,这样,有利于提升安装框140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4所示,集尘组件130包括第一护板132和导电部件133。
导电部件133位于第一护板132朝向净化主体100的内部的一侧。
导电部件133用于在通电的状态下产生电场,以使第一护板132背离导电部件133的一侧形成集尘面131。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集尘组件130的结构,使得集尘组件130包括第一护板132和导电部件133,导电部件133位于第一护板132朝向净化主体100的内部的一侧,也可以说,第一护板132位于导电部件133的外侧。
集尘组件130工作时,导电部件133在通电的状态下产生电场,以使第一护板132背离导电部件133的一侧形成集尘面131。具体地,通过给导电部件133施加正直流高压,第一护板132的集尘面131处产生较大的吸力,集尘面131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和/或粉尘等微细颗粒,从而实现集尘面131集尘的目的。
另外,第一护板132背离导电部件133的一侧形成集尘面131,且集尘面131通过开口142外露出净化主体100,故而,可通过擦拭集尘面131的方式来去除集尘面131上的灰尘,这样,便于集尘组件130的清洁及后续的维修、维护,零材耗,有利于降低集尘组件130的使用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当集尘组件130工作时,集尘组件130的集尘面131会吸附颗粒物,以降低集尘面131附近的颗粒物浓度,这样,距离集尘面131较远处的颗粒物浓度较高的空气会向颗粒物浓度较低的区域转移直至颗粒物均匀分布,也就是说,颗粒物浓度较高的气体会流向集尘面131以供集尘面131收集颗粒物,这样,提高了集尘组件130的集尘效率,有利于提升集尘组件130的集尘效果。
可选地,第一护板132位于净化主体100的开口142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4所示,集尘组件130还包括第二护板134。
导电部件133位于第一护板132和第二护板134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集尘组件130的结构,使得集尘组件130还包括第二护板134,导电部件133位于第一护板132和第二护板134之间,第一护板132和第二护板134对导电部件133具有保护的作用,避免外力直接作用于导电部件133的情况发生,可保护导电部件133的使用寿命。另外,第一护板132和第二护板134还具有阻挡外界中的水汽、污物等,以避免导电部件133接触水汽等发生安全事情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集尘组件130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护板134背离导电部件133的一侧形成集尘面131,可通过擦拭集尘面131的方式来去除集尘面131上的灰尘,这样,便于集尘组件130的清洁及后续的维修、维护。
可选地,第二护板134的数量为一个。
可选地,第二护板13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护板134沿第一护板132至导电部件133的方向间隔布置,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护板134之间设置有一个导电部件13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9所示,集尘组件130还包括导电层135。
导电层135设于第一护板132和第二护板134中的至少一者朝向导电部件133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集尘组件130的结构,使得集尘组件130还包括导电层135,导电层135设于第一护板132和第二护板134中的至少一者朝向导电部件133的一侧。如,导电层135设于第一护板132朝向导电部件133的一侧。如,导电层135设于第二护板134朝向导电部件133的一侧。如,第一护板132朝向导电部件133的一侧和第二护板134朝向导电部件133的一侧均设有导电层135。该设置有利于增大第一护板132的集尘面131的吸力,这样,有利于提升吸附颗粒物的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护板132和第二护板134均包括玻璃板。
导电部件133包括石墨烯铝丝层。
导电层135包括碳酸钡层。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第一护板132、第二护板134、导电部件133和导电层135的结构。其中,第一护板132包括玻璃板,第二护板134包括玻璃板,导电部件133包括石墨烯铝丝层,导电层135包括碳酸钡层。
第一护板132包括玻璃板,第二护板134包括玻璃板,该设置使得第一护板132和第二护板134具有可视性,集尘组件130工作时的集尘过程和效果可视。
其中,理想绝缘介质内部没有自由电荷,实际的电介质内部总是存在少量自由电荷,各类物质也基本可以看成是正负电子中心重合的物体,一般情况下,未经电场作用的电介质的内部的正负束缚电荷平均说来处处抵消,宏观上并不显示电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束缚电荷的局部移动导致宏观上显示出电性,在电介质的表面和内部不均匀的地方出现电荷,这种现象称为极化,出现的电荷称为极化电荷。集尘组件130产生电场,将在其电场中的物质(如,棉球、毛线、树叶和书本)等等产生极化电荷,然后,根据异号电荷相吸引的原理,将这些固体颗粒吸附在集尘面131上,以达到集尘的效果。
库仑力F的公式为:F=K×(Q1×Q2)/r2,其中,Q1和Q2分别是两物体的带电量,r是两物体(中心)间的距离,K是一个常数,K=8.987×109Nm2/C2。即,静止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带电体可看作是由许多点电荷构成的,每一对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循库仑定律。库伦定律是:在真空中两个静置的点电荷Q1和Q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Q1、Q2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引。
石墨烯铝丝层利用大的比面积可以存储大量负离子。玻璃板具有吸附盘的作用。
利用离子之间“库仑力”原理,被吸附物质接近带负离子的玻璃板时,会产生吸附效果。
可选地,图16中的箭头指示了离子风组件110的出风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7所示,净化主体100还包括放电出口144、放电组件120和供电部150。
放电组件120与放电出口144连通。
供电部150具有正极和负极。
正极和负极中的一者与放电组件120电连接。
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者与集尘组件130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净化主体100的结构,使得净化主体100还包括放电出口144、放电组件120和供电部150。
其中,放电组件120工作时能够向空气中释放电离子,可以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并被集尘组件130吸附,从而清除气体中的灰尘粒子(如,颗粒物带负电,集尘组件130的集尘面131带正电)。同时,放电组件120工作时所产生的电离子还具有杀菌灭毒的作用,以净化空气。
可以理解的是,放电组件120与放电出口144连通,如,放电组件120的至少一部分与放电出口144相对设置,这样,有利于缩短放电组件120与气流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提升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的速度,进而有利于集尘组件130吸附颗粒物,及有利于杀菌灭毒气流中的有害物质。
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净化设备10还包括供电部150,供电部150具有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与集尘组件130电连接,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个与放电组件120电连接。放电组件120向空气中释放电子,使颗粒物带与集尘组件130相反的电,加速吸附到集尘组件130。提高净化效率,同时放电组件120使颗粒物带电也有杀菌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正极和负极中的一者与放电部件124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者与导电部件133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放电组件120位于集尘组件130的周侧。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放电组件120和集尘组件130的位置关系,使得放电组件120位于集尘组件130的周侧,该设置缩短了放电组件120和集尘组件130的间距,这样,放电组件120工作时会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使得带电的颗粒物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地被集尘组件130的集尘面131收集,有利于提升集尘组件130的集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4所示,放电组件120包括支架122和放电部件124。
放电部件124设于支架122。
供电部150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一者与放电部件124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放电组件120的结构,使得放电组件120包括支架122和放电部件124,放电部件124设于支架122。支架122具有支撑和固定放电部件124的作用。
可选地,放电部件124包括放电部件124。
供电部150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一者与放电部件124电连接,该设置为放电组件120向空气中释放离子提供了结构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2和图18所示,放电部件124朝向集尘组件130面向空气中的颗粒物运动方向的区域160,能够向集尘组件130面向空气中的颗粒物运动方向的区域160放电。
或放电部件124朝向集尘组件130通电后形成的电离区域170,放电组件120能够向集尘组件130通电后形成的电离区域170放电。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放电组件120和集尘组件130的配合结构,使得放电部件124朝向集尘组件130面向空气中的颗粒物运动方向的区域160,能够向集尘组件130面向空气中的颗粒物运动方向的区域160放电,或放电部件124朝向集尘组件130通电后形成的电离区域170,放电组件120能够向集尘组件130通电后形成的电离区域170放电。这样,使得朝向粒子运动方向的面尽可能的迎向粒子,提高集尘效果。放电组件120工作时会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使得带电的颗粒物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地被集尘组件130收集,有利于提升集尘组件130的集尘效果。
其中,图18中的箭头指示了粒子的运动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安装框140设有放电出口144。
放电组件120和供电部150均设于安装框140,且放电出口144位于集尘面131和支撑座200的底部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安装框140的结构,使得安装框140设有放电出口144,放电组件120和供电部150均设于安装框140。也即,安装框140作为放电组件120和供电部150的安装载体,具有安装和固定放电组件120和供电部150的作用。
其中,安装框140设有放电出口144,且放电出口144位于集尘面131和支撑座200的底部之间。也即,限定放电组件120、集尘组件130和支撑座200的位置关系。该设置能够保证集尘组件130和放电组件120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增强集尘组件130的集尘效率。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框140设有放电出口144,放电组件120位于放电出口144和支撑座200的底部之间。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框140设有放电出口144,放电出口144位于集尘面131的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4、图6、图9、图13、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净化主体100还包括进风口186、出风口188和离子风组件110。
进风口186和出风口188均与离子风组件110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净化主体100还包括进风口186、出风口188和离子风组件110,进风口186与离子风组件110连通,出风口188也与离子风组件110连通。
这样,经进风口186流入净化主体100内的气流会与离子风组件110充分接触后再流向出风口188,流经离子风组件110的空气分子被电离,变成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加速,会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同时让其他粒子带上电荷,灰尘因为与带电粒子发生碰撞而带上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粒子、带电的灰尘会朝着集尘组件130方向运动,集尘组件130工作带有与带电粒子相反的电荷,实现将带电粒子和带电的灰尘进行吸附中和,以达到收集灰尘、细菌等的目的。
另外,离子风组件110工作时还能够向集尘组件130输送负离子,以增强集尘组件130的集尘效果。
集尘组件130和离子风组件110相配合,以实现空气净化设备10以多种方式集尘、杀菌的目的,这样,丰富了空气净化设备10的使用功能,有利于提升空气净化设备10的净化效率,有利于提升空气净化设备10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3、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离子风组件110包括框架112、离子发射部件114和离子接收部件116。
框架112连通进风口186和出风口188。
离子发射部件114设于框架112内。
离子接收部件116设于框架112内。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离子风组件110的结构,使得离子风组件110包括框架112、离子发射部件114和离子接收部件116。离子发射部件114和离子接收部件116均设于框架112内,框架112作为离子发射部件114和离子接收部件116的安装载体,具有安装和固定离子发射部件114和离子接收部件116的作用,进而能够保证离子发射部件114、离子接收部件116与进风口186和出风口188的配合尺寸,为保证离子风组件110与气流有效接触提供了可靠的结构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离子发射部件114和离子接收部件116相配合以使流经离子风组件110的空气分子被电离,变成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加速,会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同时让其他粒子带上电荷,灰尘因为与带电粒子发生碰撞而带上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粒子、带电的灰尘会朝着集尘组件130方向运动,集尘组件130工作带有与带电粒子相反的电荷,实现将带电粒子和带电的灰尘进行吸附中和,以达到收集灰尘、细菌等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框架112与进风口186连通,框架112与出风口188连通,且离子发射部件114和离子接收部件116均设于框架112,也即,离子风组件110的离子发射部件114和离子接收部件116均安装在气流通道中,让气流流经,对气流进行杀菌。离子发生器工作以形成离子束,离子束具有破膜杀菌灭毒的作用。
可选地,空气净化设备10包括供电部150,供电部150有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与离子发射部件114连接,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个和离子接收部件116连接。
可选地,离子接收部件116与出风口188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设置。
可选地,离子发射部件114与离子接收部件116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图4、图6、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净化主体100还包括后盖180。
后盖180连接于安装框140的一侧。
后盖180与连接部300连接。
后盖180设有进风口186和出风口188。
离子风组件110位于安装框140和后盖18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净化主体100的结构,使得净化主体100还包括后盖180,后盖180与安装框140连接,且后盖180与连接部300连接,离子风组件110位于安装框140和后盖180之间。也即,安装框140和后盖180之间合围出用于安装和固定离子风组件110的空间。
后盖180设有进风口186和出风口188,也即,后盖180作为进风口186和出风口188的安装载体,能够保证进风口186、出风口188和离子风组件110的配合尺寸,为离子风组件110有效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结构支撑。
可选地,后盖180与安装框140可拆装连接,后盖180与安装框140的连接方式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螺接、铆接、磁吸连接和插接。该设置在保证后盖180与安装框140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便于后盖180与安装框140的清洗维护,减少滋生细菌的可能性。即,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将后盖180与安装框140分离,或是将后盖180与安装框140装配在一起。该设置简化了空气净化设备10的装配结构,拆装工序简单,降低了空气净化设备10的拆装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4和图6所示,后盖180包括第一连接板182和第二连接板184。
离子风组件110位于第一连接板182和第二连接板184之间。
进风口186设于第一连接板182。
出风口188设于第二连接板184。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进风口186和出风口188的位置,使得后盖180包括第一连接板182和第二连接板184,离子风组件110位于第一连接板182和第二连接板184之间。也即,第一连接板182和第二连接板184位于离子风组件110的相对两侧。
进风口186设于第一连接板182,出风口188设于第二连接板184。该设置能够满足离子风组件110工作的使用需求,使得由进风口186进入后盖180和安装框140之间的区域的气流能够充分与离子风组件110接触,降低由进风口186进入后盖180和安装框140之间的区域的气流在未经离子风组件110的情况下直接由出风口188流出后盖180的发生概率。可保证离子风组件110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空气净化设备10的净化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后盖180连接于安装框140背离开口142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后盖180和安装框140的配合结构,使得后盖180连接于安装框140背离开口142的一侧,也即,安装框140位于集尘组件130和后盖180之间。
放电组件120设于安装框140,离子风组件110设于安装框140和后盖180合围出的区域内。安装框140具有分隔放电组件120和离子风组件110的作用。由于放电组件120工作会向空气中释放电离子,故而,后盖180连接于安装框140背离开口142的一侧,能够保证放电组件120和离子风组件110工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4至图12所示,空气净化设备10为台式设备。空气净化设备10包括:净化主体100和支撑座200,净化主体100包括集尘组件130、放电组件120、放电出口144、安装框140、离子风组件110、后盖180。离子风组件110包括离子发射部件114、框架112和离子接收部件116。放电组件120包括放电部件124(如,放电针)和支架122。
集尘组件130为前置集尘组件。
集尘组件130与安装框140可拆装连接,集尘组件130与安装框140的连接方式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螺接、铆接、磁吸连接和插接。该设置在保证集尘组件130与安装框140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便于集尘组件130与安装框140的清洗维护,减少滋生细菌的可能性。即,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将集尘组件130与安装框140分离,或是将集尘组件130与安装框140装配在一起。
集尘组件130的后侧放置有放电组件120和/或离子风组件110。
放电组件120可实现向净化主体100的前侧释放离子。
离子风组件110设置于净化主体100的后侧,可从下向上释放离子风。
净化主体100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撑座200的支撑杆220上,可以进行俯仰旋转。
集尘组件130采用玻璃板进行灰尘。集尘组件130包括第一护板132、导电部件133和第二护板134,第一护板132和第二护板134均包括二氧化硅钢化玻璃板,导电部件133包括石墨烯铝丝层。玻璃板的内侧设有导电层135,导电层135包括碳酸钡层。两层玻璃板之间的空腔用于容纳石墨烯铝丝层。通过给石墨烯铝丝层加上正直流高压电,玻璃板的表面即可产生大吸力,从而实现玻璃板的集尘效果。
本申请的空气净化设备10具有空气净化的功能。本申请的空气净化设备10无滤网,也即无耗材,低噪音运行。
集尘组件130能够直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最大可吸附1kg物质。
本申请的空气净化设备10无需滤网,用玻璃板集尘,灰尘收集后一擦即净,无需更换,零耗材。
本申请的空气净化设备10的除尘效果可视。
本申请的离子风组件110工作时能够发射高速离子束,达到破膜杀菌灭毒的目的。
方便移动:采用类似踢脚线取暖器的形态结构的结构方案,用户移动机器更加方便;
本申请的净化主体100与连接部300可拆装连接。可由连接部300处拆装集尘组件130,方便用户清洗,具有易清洁的优点。
本申请的空气净化设备10除落地使用以外,还可以放置在桌面上使用,不占地方。
集尘组件130可旋转,这样,一方面方便用户清洁,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吸附灰尘的效率。
如图10所示,净化主体100垂直于地面。如图11所示,净化主体100仰面使用。如图12所示,净化主体100俯面使用。
净化主体100可以上下旋转,以适应多种使用场景。如,方便用户清洁,有利于提升空气净化设备10的净化效果。
空气净化设备10包括支撑座200、连接部300和净化主体100。
连接部300与净化主体100连接,且连接部300与支撑座200活动连接。连接部300能够相对于支撑座200运动。当连接部300相对于支撑座200运动时,与连接部300连接的净化主体100能够随着连接部300相对于支撑座200运动,以调节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
可选地,连接部300带动净化主体100朝支撑座200的方向运动,以缩短净化主体100至支撑座200的距离,降低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以减小空气净化设备10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将空气净化设备10置于桌面、柜面等,以满足空气净化设备10为台式设备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连接部300带动净化主体100朝远离支撑座200的方向运动,以增大净化主体100至支撑座200的距离,增大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以增大空气净化设备10的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将空气净化设备10置于地面,以满足空气净化设备10为落地式设备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当室内的高度较低处的空气污染较严重时,可使连接部300带动净化主体100朝支撑座200的方向运动,以缩短净化主体100至支撑座200的距离,降低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以第一时间、及时净化高度较低处的空气。
可选地,当室内的高度较高处的空气污染较严重时,可使连接部300带动净化主体100朝远离支撑座200的方向运动,以增大净化主体100至支撑座200的距离,增大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以第一时间、及时净化高度较高的空气。
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调节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可以根据室内的空气污染情况调节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可以理解的是,集尘组件130具有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的作用,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进一步限定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的配合结构,使得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滑动连接。也即,连接部300能够沿着支撑座200滑动,以带动净化主体100相对于支撑座200运动,以调节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中的一者设有多个卡位,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的另一者能够与多个卡位中的任一卡位可拆装连接,也即,连接部300与不同的卡位连接以达到调节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的目的。如,多个卡位沿空气净化设备10的高度方向间隔部件。使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的另一者与位置较高的卡位连接以增大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使连接部300和支撑座200的另一者与位置较低的卡位连接以减小净化主体100的安装高度。
如图20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10,包括集尘组件130、离子风组件110和放电组件120,集尘组件130包括第一护板132、第二护板134和导电部件133,导电部件133位于第一护板132和第二护板134之间,导电部件133的材质为金属导电材质或非金属导电材质,利用大的比面积可储存大量负离子。
金属导电材质包括铜、铝、银、铁、锡、金、镍、铅、镁、锌、钼、钇、钨和钴,非金属导电材质包括石墨、石墨烯。导电部件133的材质也可为金属导电材质和/或非金属导电材质的组合物或化合物。可选地,导电部件133为石墨烯铝丝层。
第一护板132和第二护板134的材质均可为玻璃、塑料或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护板132和第二护板134可作为吸附结构,利用离子之间存在的库仑力,被吸附物体接近带负离子的“玻璃层”时,会产生吸附效果,PM2.5、粉尘、挥发性物质等空气污染物可沿箭头M所示的方向向第一护板132运动,进而可将空气污染物吸附于护板的表面。
离子风组件110和/或放电组件120可沿箭头N所示的方向向集尘组件130输送负离子,并且可沿箭头O所示的方向发射离子束,通过离子束实现破膜杀菌灭毒。
进一步地,基于库仑定律,库仑力的计算公式为:F=K×Q1×Q2/r2,其中,Q1和Q2分别是两物体的带电量,r是两物体中心间的距离(Q1和Q2之间的距离),K为常数,K=8.987×109,单位为牛·米2/库2(N·m2/C2)。库仑力即为静止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带电体可看作是由许多点电荷构成的,每一对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循库仑定律,库伦定律为: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Q1和Q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Q1、Q2的乘积成正比,和点电荷Q1和Q2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呈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他们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引。
理想绝缘介质内部没有自由电荷,实际的电介质内部总是存在少量的自由电荷,各类物质也基本可以看成是正负电子中心重合的物体,一般情形下,未经电场作用的电介质内部的正负束缚电荷平均说来处处抵消,宏观上并不显示电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束缚电荷的局部移动导致宏观上显示出电性,在电介质的表面和内部不均匀的地方出现电荷,这种现象称为极化,出现的电荷称为极化电荷。导电部件133产生电场,将在其电场中的物质(如空气污染物等)产生极化电荷,然后根据异号电荷想吸引的原理,将这些物质吸附在集尘组件130的表面。
进一步地,集尘组件130通电产生电场,颗粒物在空间内先根据浓度差运动,运动到电场区域,会被集尘组件130吸附,集尘组件130附近一直会存在低浓度区,让颗粒物运动过来。
空气污染物运动到集尘组件130的电场区域会被极化,从而被吸附到集尘组件130上,靠近集尘组件130会有个加速运动过程。
供电部有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一个接集尘组件130,另一个接放电组件120,放电组件120向空气中释放电子,使空气污染物带与集尘组件130相反的电,加速吸附到集尘组件130。提高净化效率,同时放电组件120使空气污染物带电也有杀菌作用。
供电部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接离子风组件110的离子发射部件114,另一个接离子风组件110的离子接收部件116,必须要设置有气流通道,离子发射部件114和离子接收部件116安装在气流通道中,让气流流经,对气流进行杀菌。
图21中示出了集尘组件130在通电后所产生的电场区域。
在由远及近的方向上,集尘面131的前侧划分出多个扇形的子区域。
ρ1为第一子区域中的污染物的浓度值,ρ2为第二子区域中的污染物的浓度值,ρ3为第三子区域中的污染物的浓度值,ρ4为第四子区域中的污染物的浓度值。
其中,ρ1<ρ2<ρ3<ρ4。
箭头d示出了污染物的移动方向,V1为第一子区域中的污染物的移动速度,V2为第二子区域中的污染物的移动速度,V3为第三子区域中的污染物的移动速度,V4为第四子区域中的污染物的移动速度。
其中,V1>V2>V3>V4,即浓度差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在本申请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座活动连接;
净化主体,所述净化主体包括集尘组件,所述集尘组件包括集尘面,所述集尘组件在通电的状态下能够产生电场,以使所述集尘面能够收集空气污染物,所述净化主体和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能够带动所述净化主体相对于所述支撑座运动,以调节所述净化主体的安装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撑座中的一者设有滑轨,另一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和/或
所述集尘面包括平面和平滑曲面中的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连接部中的一者设有安装孔,另一者伸入所述安装孔内并可相对于所述安装孔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
座体;
支撑杆,设于所述座体,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主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部转动以调节所述净化主体相对于所述座体的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主体能够绕所述支撑杆的轴线相对于所述连接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主体还包括:
安装框,所述安装框设有开口,所述集尘面通过所述开口外露出所述安装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面和所述开口位于同一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的一部分凹陷以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围合出所述开口,所述集尘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组件包括:
第一护板;
导电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护板朝向所述净化主体的内部的一侧,所述导电部件用于在通电的状态下产生电场,以使所述第一护板背离所述导电部件的一侧形成所述集尘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
第二护板,所述导电部件位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
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中的至少一者朝向所述导电部件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均包括玻璃板,所述导电部件包括石墨烯铝丝层,所述导电层包括碳酸钡层。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主体还包括放电出口、放电组件和供电部,所述放电组件与所述放电出口连通,所述供电部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中的一者与所述放电组件电连接,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中的另一者与所述集尘组件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组件位于所述集尘组件的周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组件包括:
支架;
放电部件,设于所述支架,所述供电部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一者与所述放电部件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部件朝向所述集尘组件面向空气中的颗粒物运动方向的区域,能够向所述集尘组件面向空气中的颗粒物运动方向的区域放电;或
所述放电部件朝向所述集尘组件通电后形成的电离区域,所述放电组件能够向所述集尘组件通电后形成的电离区域放电。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设有所述放电出口,所述放电组件和所述供电部均设于所述安装框,且所述放电出口位于所述集尘面和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主体还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离子风组件,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离子风组件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组件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离子发射部件,设于所述框架内;
离子接收部件,设于所述框架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主体还包括:
后盖,所述后盖连接于所述安装框的一侧,所述后盖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后盖设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离子风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框和所述后盖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离子风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连接于所述安装框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61480.4U CN220552059U (zh) | 2023-08-22 | 2023-08-22 | 空气净化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61480.4U CN220552059U (zh) | 2023-08-22 | 2023-08-22 | 空气净化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52059U true CN220552059U (zh) | 2024-03-01 |
Family
ID=90005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61480.4U Active CN220552059U (zh) | 2023-08-22 | 2023-08-22 | 空气净化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52059U (zh) |
-
2023
- 2023-08-22 CN CN202322261480.4U patent/CN2205520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852429B2 (ja) | 空気清浄機 | |
US5433772A (en) | Electrostatic air filter for mobile equipment | |
AU2008320311B2 (en) | Air handling device | |
CN1332341A (zh) | 空气净化机 | |
CN107694755B (zh) |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气调节装置 | |
US20060150819A1 (en) | Electro-optical air purifier with ionizer | |
AU732563B2 (en) | Air cleaner | |
CN220552059U (zh) | 空气净化设备 | |
CN105737267A (zh) |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 |
CN101063539A (zh) | 净化室用风机-过滤器机组 | |
CN212997661U (zh) | 消毒机 | |
CN220552057U (zh) | 空气净化设备 | |
CN220552060U (zh) | 空气净化设备 | |
US11833464B2 (en) | Conductive filter unit, conductive filter module including conductive filter unit, and fine dust removal system including conductive filter module | |
CN210601914U (zh) |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20552056U (zh) | 空气净化设备 | |
CN213161319U (zh) | 一种空气清新机 | |
CN220552055U (zh) | 空气净化设备 | |
CN220552054U (zh) | 空气净化设备 | |
JP3159067B2 (ja) | 空気清浄装置 | |
CN114484696A (zh) | 一种空气过滤方法 | |
CN218379821U (zh) | 离子发生器、过滤组件和空调 | |
CN106091109A (zh) | 等离子空气净化器过滤装置 | |
KR20030077156A (ko) | 공기청정기의 전기식 집진장치 | |
JP2007105286A (ja) | 脱臭ユニットおよび脱臭集塵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