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1967U -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及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及集成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51967U CN220551967U CN202321860084.7U CN202321860084U CN220551967U CN 220551967 U CN220551967 U CN 220551967U CN 202321860084 U CN202321860084 U CN 202321860084U CN 220551967 U CN220551967 U CN 2205519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inlet
- exhaust
- air
- box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及集成灶,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盒,上部敞口而形成出气口;第一进气口,开设在上述排气盒的侧壁上,并用来与灶具的散热通道的出风口相流体连通;第二进气口,开设在上述排气盒的底壁上,并用来与烹饪装置的排气口相流体连通;还包括:第三进气口,开设在上述排气盒上;第一流体通道,设于上述排气盒中,并用于使上述第三进气口与上述出气口流体连通,且包括位于上述第一进气口处的第一进气气流之下的第一流段,且该第一流段的气压大于第一进气气流的气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提升对灶具内部的散热效率,同时保证烹饪装置的排气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一种将灶具与其他厨房电器集成在一起的家用电器,现有技术中一般将灶具与烹饪装置集成在一起,这样集成灶能满足用户的基本烹饪操作,例如,炒菜、烘烤、蒸制等。
目前市场上的集成灶一般将灶具设置在烹饪装置之上,烹饪装置产生的气体由下至上通过灶具的面板后侧上排。例如,专利号为ZL 202022216967.7(授权公告号为CN2143703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成灶,包括烹饪装置和灶具,灶具包括灶壳,灶壳包括底盘和面板,烹饪装置包括烹饪腔体,烹饪腔体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灶具的面板上开设有旋钮孔且该面板的后侧开设有排气窗口,灶壳中设置有具有散热风机及进气口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进风口与旋钮孔相流体连通,而散热通道的出风口与排气窗口相流体连通。并且,上述面板的下表面上于上述排气窗口处罩设有排气盒,该排气盒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与上述散热通道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一通气口,而排气盒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口,该第二通气口与上述烹饪腔体的第二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连通。
由上可见,上述专利中,灶具中的散热气体和烹饪装置的内胆中的气体均通入排气盒中,通过排气盒外排。两股气流相互干扰,并且为提升散热通道的散热效果,散热通道中气流流速一般较快,这样一方面会对内胆排入排气盒的气流造成干扰,影响内胆的排气速度,另一方面也会对散热通道的散热效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烹饪装置的排气速度快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烹饪装置的排气速度快且灶具的散热效果好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排气组件的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中,该集成灶包括烹饪装置和位于该烹饪装置之上的灶具,上述排气组件包括:
排气盒,上部敞口而形成出气口;
第一进气口,开设在上述排气盒的侧壁上,并用来与灶具的散热通道的出风口相流体连通;
第二进气口,开设在上述排气盒的底壁上,并用来与烹饪装置的排气口相流体连通;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进气口,开设在上述排气盒上;
第一流体通道,设于上述排气盒中,并用于使上述第三进气口与上述出气口流体连通,且包括位于上述第一进气口处的第一进气气流之下的第一流段,且该第一流段的气压大于第一进气气流的气压。
进一步,所述第三进气口开设在排气盒的侧壁上,且该第三进气口的设置高度低于上述第一进气口,而上述第一流段邻近该第三进气口。这样气体由第二进气口进入排气盒不久即可作用于第一进气气流,从而能更好地对第一进气气流进行导出,保证第一进气气流流动速度,更好地避免第一进气气流对第二进气口处气流流动的干扰。
进一步,所述第三进气口与第一进气口均开设在排气盒的第一侧壁上,并均与上述灶具的散热通道的出风口相流体连通,且第三进气口位于第一进气口之下,而上述第一流段包括第三进气口。从而能使第一流体通道的气路结构简洁,且第三进气口与第一进气口一起将散热通道中的散热气体导入排气盒中,从而提高散热通道对灶具内部的散热效率,同时,气体由第三进气口进入排气盒的瞬间即能作用于第一进气气流。
进一步,所述排气盒的第一侧壁上沿上下开设有进气开口,上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三进气口分别为该进气开口的上下部分。由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三进气口为同一开口的上下两部分,从而能使气体在通过第三进气口进入排气盒之前即具有作用于第一进气气流的趋势。
进一步,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还包括第二流段,该第二流段邻近上述出气口,且第二流段的气压小于上述第一流段。这样在保证第一流段对第一进气气流的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第一流段与第二流段的气压大小设置能使气体顺畅地由第三进气口通过第一流体通道流向出气口,保证第一流体通道的排气速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流段与第二流段连续设置,有利于保证气流沿第一流体通道流动的顺畅性,
进一步,所述第二流段包括上述出气口。从而能够缩短第一流体通道的排气路径,进一步提高第一流体通道的排气速度。
进一步,还包括嵌装在上述排气盒中的冷凝水盒,该冷凝水盒的底壁上开设有与上述第二进气口相流体连通的第四进气口,并且,该冷凝水盒的侧壁与排气盒的侧壁以及排气盒的底壁的对应处内外围成上述第一流体通道。这样通过设置冷凝水盒一方面能避免冷凝水在排气盒中到处流淌,另一方面便于在排气盒中设置形成第一流体通道。
进一步,所述排气盒的第一侧壁沿长度方向与冷凝水盒的对应侧壁围成间隙较小的上述第一流段,从而能使第一流段的气压较大,且与冷凝水盒的该侧壁正对的进气开口的部分为上述第三进气口,从而能将第三进气口进入气体导入第一流段,而该第一侧壁两端的排气盒的端壁分别与冷凝水盒的对应端壁围成间隙大于上述第一流段的上述第二流段。从而能使各第二流段的气压较小,使得第一气流通道中的气体能舒畅地由第一流段流向各第二流段,接着由各第二流段流向出气口。
进一步,所述排气盒与第一侧壁相对的侧壁与冷凝水盒的对应侧壁沿长度方向相抵或形成小于上述第二流段的间隙,从而能够避免各第二流段中的气体进入此处,使得各第二流段的气体能顺畅地流向出气口。
进一步,所述冷凝水盒的第一侧壁的顶缘下凹而形成进气凹槽,上述第一进气口与该进气凹槽正对。这样通过进气凹槽的导向,能使第一进气口处的第一进气气流能更加顺畅地流入排气盒中,同时能更好地将第三进气口处的气体导入第一流体通道。
进一步,所述排气盒与冷凝水盒均呈长盒状,而上述第一侧壁为排气盒的较长侧壁,上述第二进气口沿排气盒底壁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该底壁的中央处,而上述进气开口为两个并位于该第二进气口的两侧。这样由各第三进气口进入第一流体通道的气体快速流向出气口外排,从而形成负压,使得位于中部的第二进气口处的气流能向两侧扩散,继而与第一流体通道的气体一起通过出气口外排。
进一步,各所述进气开口分别由竖向延伸的开口孔沿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而成,而各进气口的开口孔的竖向长度分别由内至外递增。这样能将各第三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分别沿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一流段的对应处导向对应的第二流段,进而促使气体更加顺畅地流向出气口。
进一步,所述第二进气口居中开设在排气盒的底壁上,而两个进气开口对称地设置在该第二进气口的两侧,且各进气开口中的相邻开口孔沿第一侧壁长度方向的间距均相同。从而能使散热通道中的散热气体能平稳地流入排气盒中,同时内胆中的气体也能平稳地流入排气盒中,继而使两者在排气盒中均匀混流,通过出气口平稳外排,保证集成灶整体排气的平稳性。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排气盒中设置有第一流体通道,该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一流段位于第一进气口处的第一进气气流之下,且气压大于第一进气气流的气压,从而使第一进气气流朝上流动,加快第一进气气流流向出气口的流速,提升对灶具内部的散热效率,避免第一进气气流对第二进气口处的气流造成干扰,从而保证烹饪装置的排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的虚线为第一进气口与第三进气口上下分界示意线);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4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中的虚线为第一进气口与第三进气口上下分界示意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2所示,一种集成灶,包括烹饪装置和位于该烹饪装置之上的灶具,其中烹饪装置包括内胆,该内胆上开设有排气口,而上述灶具包括灶壳,该灶壳中设置有散热通道1,该散热通道1的进风口上安装有散热风机11,且该灶壳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和盖合在该底盘的开口上的面板,该面板的后侧开设有排气窗口,该排气窗口上盖设有排气盖板2。
进一步,上述集成灶还包括排气组件3,如图3~图6所示,该排气组件3包括排气盒4、第一进气口411、第二进气口42、第三进气口412以及第一流体通道6。其中,上述排气盒4罩设在排气窗口所在的面板的上表面上,且该排气盒4上部敞口而形成出气口43,该出气口43与上述排气窗口相连通。上述第一进气口411开设在上述排气盒4的侧壁上,并用来与灶具的散热通道1的出风口相流体连通。第二进气口42开设在上述排气盒4的底壁上,并用来与烹饪装置的排气口相流体连通。此外,上述第三进气口412开设在上述排气盒4上,而第一流体通道6设于上述排气盒4中,并用于使上述第三进气口412与上述出气口43流体连通,且包括位于上述第一进气口411处的第一进气气流之下的第一流段61,且该第一流段61的气压大于第一进气气流的气压。
由上可知,排气盒4中设置有第一流体通道6,该第一流体通道6的第一流段61位于第一进气口411处的第一进气气流之下,且气压大于第一进气气流的气压,从而使第一进气气流朝上流动,加快第一进气气流流向出气口43的流速,提升对灶具内部的散热效率,避免第一进气气流对第二进气口42处的气流造成干扰,从而保证烹饪装置的排气速度。
进一步,上述第三进气口412开设在排气盒4的侧壁上,且该第三进气口412的设置高度低于上述第一进气口411,而上述第一流段61邻近该第三进气口412。这样气体由第二进气口42进入排气盒4不久即可作用于第一进气气流,从而能更好地对第一进气气流进行导出,保证第一进气气流流动速度,更好地避免第一进气气流对第二进气口42处气流流动的干扰。
再进一步,上述第三进气口412与第一进气口411均开设在排气盒4的第一侧壁上,并均与上述灶具的散热通道1的出风口相流体连通,且第三进气口412位于第一进气口411之下,而上述第一流段61包括第三进气口412。从而能使第一流体通道6的气路结构简洁,且第三进气口412与第一进气口411一起将散热通道1中的散热气体导入排气盒4中,从而提高散热通道1对灶具内部的散热效率,同时,气体由第三进气口412进入排气盒4的瞬间即能作用于第一进气气流。
再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排气盒4的形状整体呈长方体状并沿左右方向设置,上述第一侧壁为该排气盒4的前侧壁,且该前侧壁上沿竖向开设有进气开口41,上述第一进气口411和第三进气口412分别为该进气开口41的上下部分。由于第一进气口411和第三进气口412为同一开口的上下两部分,从而能使气体在通过第三进气口412进入排气盒4之前即具有作用于第一进气气流的趋势。
进一步,上述第一流体通道6还包括第二流段62,该第二流段62邻近上述出气口43,且第二流段62的气压小于上述第一流段61。这样在保证第一流段61对第一进气气流的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第一流段61与第二流段62的气压大小设置能使气体顺畅地由第三进气口412通过第一流体通道6流向出气口43,保证第一流体通道6的排气速度。优选地,上述第一流段61与第二流段62连续设置,有利于保证气流沿第一流体通道6流动的顺畅性,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第二流段62包括上述出气口43,从而能够缩短第一流体通道6的排气路径,进一步提高第一流体通道6的排气速度。
进一步,上述排气组件3还包括嵌装在上述排气盒4中的冷凝水盒5,该冷凝水盒5的外形也呈长方体状,该冷凝水盒5的底壁上开设有与上述第二进气口42相流体连通的第四进气口51。并且,该冷凝水盒5的侧壁与排气盒4的侧壁以及排气盒4的底壁的对应处内外围成上述第一流体通道6。这样通过设置冷凝水盒5一方面能避免冷凝水在排气盒4中到处流淌,另一方面便于在排气盒4中设置形成第一流体通道6。
进一步,上述排气盒4的前侧壁沿长度方向与冷凝水盒5的前侧壁围成间隙较小的上述第一流段61,从而能使第一流段61的气压较大,且与该冷凝水盒5的前侧壁正对的进气开口41的部分为上述第三进气口412,从而能将第三进气口412进入气体导入第一流段61。而该排气盒4的前侧壁两端的排气盒4的端壁分别与冷凝水盒5的对应端壁围成间隙大于上述第一流段61的上述第二流段62,即各第二流段62分别位于第一流段61的左右两侧。从而能使各第二流段62的气压较小,使得第一气流通道中的气体能舒畅地由第一流段61流向各第二流段62,接着由各第二流段62流向出气口43。同时,上述排气盒4的后侧壁与冷凝水盒5的后侧壁沿长度方向相抵或形成小于上述第二流段62的间隙,从而能够避免各第二流段62中的气体进入此处,使得各第二流段62的气体能顺畅地流向出气口43。
进一步,上述冷凝水盒5的后侧壁的顶缘下凹而形成进气凹槽52,上述第一进气口411与该进气凹槽52正对。这样通过进气凹槽52的导向,能使第一进气口411处的第一进气气流能更加顺畅地流入排气盒4中,同时能更好地将第三进气口412处的气体导入第一流体通道6。
进一步,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上述排气盒4与冷凝水盒5均呈长盒状(即长方体状),上述第二进气口42沿排气盒4底壁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该底壁的中央处,而上述进气开口41为两个并位于该第二进气口42的左右两侧。这样由各第三进气口412进入第一流体通道6的气体快速流向出气口43外排,从而形成负压,使得位于中部的第二进气口42处的气流能向两侧扩散,继而与第一流体通道6的气体一起通过出气口43外排。
进一步,具体地,各上述进气开口41分别由竖向延伸的开口孔410沿排气盒4的前侧壁的左右方向间隔排列而成,而各进气口的开口孔410的竖向长度分别由内至外递增。这样能将各第三进气口412进入的气体分别沿第一流体通道6的第一流段61的对应处导向对应的第二流段62,进而促使气体更加顺畅地流向出气口43。优选地,上述第二进气口42居中开设在排气盒4的底壁上,而两个进气开口41对称地设置在该第二进气口42的左右两侧,且各进气开口41中的相邻开口孔410沿第一侧壁长度方向的间距均相同。从而能使散热通道1中的散热气体能平稳地流入排气盒4中,同时内胆中的气体也能平稳地流入排气盒4中,继而使两者在排气盒4中均匀混流,通过出气口43平稳外排,保证集成灶整体排气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上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Claims (15)
1.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中,该集成灶包括烹饪装置和位于该烹饪装置之上的灶具,上述排气组件(3)包括:
排气盒(4),且上部敞口而形成与出气口(43);
第一进气口(411),开设在上述排气盒(4)的侧壁上,并用来与灶具的散热通道(1)的出风口相流体连通;
第二进气口(42),开设在上述排气盒(4)的底壁上,并用来与烹饪装置的排气口相流体连通;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进气口(412),开设在上述排气盒(4)上;
第一流体通道(6),设于上述排气盒(4)中,并用于使上述第三进气口(412)与上述出气口(43)流体连通,且包括位于上述第一进气口(411)处的第一进气气流之下的第一流段(61),且该第一流段(61)的气压大于第一进气气流的气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气口(412)开设在排气盒(4)的侧壁上,且该第三进气口(412)的设置高度低于上述第一进气口(411),而上述第一流段(61)邻近该第三进气口(4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气口(412)与第一进气口(411)均开设在排气盒(4)的第一侧壁上,并均与上述灶具的散热通道(1)的出风口相流体连通,且第三进气口(412)位于第一进气口(411)之下,而上述第一流段(61)包括第三进气口(4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盒(4)的第一侧壁上沿上下开设有进气开口(41),上述第一进气口(411)和第三进气口(412)分别为该进气开口(41)的上下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6)还包括第二流段(62),该第二流段(62)邻近上述出气口(43),且第二流段(62)的气压小于上述第一流段(6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段(61)与第二流段(62)连续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段(62)包括上述出气口(43)。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装在上述排气盒(4)中的冷凝水盒(5),该冷凝水盒(5)的底壁上开设有与上述第二进气口(42)相流体连通的第四进气口(51),并且,该冷凝水盒(5)的侧壁与排气盒(4)的侧壁以及排气盒(4)的底壁的对应处内外围成上述第一流体通道(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盒(4)的第一侧壁沿长度方向与冷凝水盒(5)的对应侧壁围成间隙较小的上述第一流段(61),且与冷凝水盒(5)的该侧壁正对的进气开口(41)的部分为上述第三进气口(412),而该第一侧壁两端的排气盒(4)的端壁分别与冷凝水盒(5)的对应端壁围成间隙大于上述第一流段(61)的上述第二流段(6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盒(4)与第一侧壁相对的侧壁与冷凝水盒(5)的对应侧壁沿长度方向相抵或形成小于上述第二流段(62)的间隙。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盒(5)的第一侧壁的顶缘下凹而形成进气凹槽(52),上述第一进气口(411)与该进气凹槽(52)正对。
12.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盒(4)与冷凝水盒(5)均呈长盒状,而上述第一侧壁为排气盒(4)的较长侧壁,上述第二进气口(42)沿排气盒(4)底壁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该底壁的中央处,而上述进气开口(41)为两个并位于该第二进气口(42)的两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进气开口(41)分别由竖向延伸的开口孔(410)沿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而成,而各进气口的开口孔(410)的竖向长度分别由内至外递增。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口(42)居中开设在排气盒(4)的底壁上,而两个进气开口(41)对称地设置在该第二进气口(42)的两侧,且各进气开口(41)中的相邻开口孔(410)沿第一侧壁长度方向的间距均相同。
15.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60084.7U CN220551967U (zh) | 2023-07-14 | 2023-07-14 |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及集成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60084.7U CN220551967U (zh) | 2023-07-14 | 2023-07-14 |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及集成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51967U true CN220551967U (zh) | 2024-03-01 |
Family
ID=90008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860084.7U Active CN220551967U (zh) | 2023-07-14 | 2023-07-14 |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及集成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51967U (zh) |
-
2023
- 2023-07-14 CN CN202321860084.7U patent/CN2205519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16484B (zh) | 烹饪器具 | |
CN111557587A (zh) | 一种蒸汽低排量蒸箱 | |
CA2962178A1 (en) | Home cooking appliance having a metered exhaust channel | |
CN111853875B (zh) |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
CN112240576A (zh) |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
CN220551967U (zh) |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排气组件及集成灶 | |
CN210399023U (zh) |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
CN111189077A (zh) | 一种集成灶及其工作控制方法 | |
CN220551956U (zh) |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散热排气结构及集成灶 | |
CN212618451U (zh) |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
CN219222525U (zh) | 一种集成灶 | |
CN209877015U (zh) |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
CN220551943U (zh) | 一种集成灶 | |
CN217274302U (zh) | 一种燃气灶及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
CN221599729U (zh) | 烹饪器具 | |
CN22167148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20546172U (zh) |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 |
CN22176981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21172333U (zh) |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
CN218096040U (zh) | 一种具有门体散热功能的集成灶 | |
CN219222500U (zh) | 一种集成灶 | |
CN219206604U (zh) | 一种排气冷凝结构及蒸制烹饪装置 | |
CN220505391U (zh) | 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热风机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 |
CN219846056U (zh) | 一种蒸烤烹饪设备 | |
CN215777265U (zh) | 一种具有蒸烤功能的烹饪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