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9166U - 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9166U
CN220549166U CN202322208155.1U CN202322208155U CN220549166U CN 220549166 U CN220549166 U CN 220549166U CN 202322208155 U CN202322208155 U CN 202322208155U CN 220549166 U CN220549166 U CN 220549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shock absorber
frame
rear upper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081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家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2081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9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9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9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包括由后上叉与后下叉固定连接而成的后叉臂,还包括由上管、立管、座管及下管封闭式合围而成的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还通过连杆架设置一主避震器;所述后下叉铰接于所述车架主体上,所述车架主体的底部朝向所述车架主体的内侧铰接所述主避震器;所述后上叉端部与后上叉铰接点位之间通过副避震器铰接配合。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降低车架结构装配所需要的精度,提高装配速度,同时还能够提高车架的整体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车架结构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已成为我国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的大众化交通工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动车驾驶的驾乘舒适性要求也提高了。
车架是电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直接决定了电动车驾乘的安全性、支撑性以及美观度,现有技术中的车架结构通常包括后叉臂、立管、座管及下管等,其中后叉臂的减震结构如CN216916168U所示,该专利中连杆架一端与后上叉铰接,另一端铰接减震器,这种车架结构对于后叉臂的精度要求高,装配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既能够降低车架结构装配所需要的精度,提高装配速度,同时还能够提高车架的整体减震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包括由后上叉与后下叉固定连接而成的后叉臂,还包括由上管、立管、座管及下管封闭式合围而成的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还通过连杆架设置一主避震器;
其中,所述后下叉铰接于所述车架主体上,所述车架主体的底部朝向所述车架主体的内侧铰接所述主避震器;
所述连杆架上设有三个铰接点位,分别为设置于连杆架中部并用于转动连接所述车架主体的中部铰接点位,以及设置于连杆架一端并用于铰接所述主避震器顶部的主避震器铰接点位,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杆架另一端并用于连接后上叉的后上叉铰接点位;
所述后上叉端部与后上叉铰接点位之间通过副避震器铰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副避震器与后上叉铰接点位之间通过转轴铰接,并且所述车架主体对应所述转轴的移动路径设有相应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后上叉为双叉管结构,所述副避震器及连杆架对应所述后上叉的双叉管结构各设有一对。
优选地,一对所述连杆架的主避震器铰接点位共同铰接一穿过所述主避震器顶部的连接杆。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座管侧面,并由形成所述座管的壳体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架一端铰接主避震器,另一端通过副避震器铰接配合后上叉,从而后上叉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要求不高;
进一步地,后上叉和后下叉就可以固定连接,不需要铰接调整角度去直接适配连杆架,而是可以通过副避震器调整尺寸误差,从而能够加快装配效率;
整体上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副避震器和一主避震器的三避震结构,对于车架的减震性能也有所提高,同时车架主体和后叉臂的一体化程度更高,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后叉臂,110、后上叉,120、后下叉,130、上管,140、立管,150、座管,160、下管,170、连杆架,171、中部铰接点位,172、主避震器铰接点位,173、后上叉铰接点位,180、主避震器,181、连接杆,190、副避震器,191、转轴,200、车架主体,210、限位槽。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包括由后上叉110与后下叉120固定连接而成的后叉臂100,还包括由上管130、立管140、座管150及下管160封闭式合围而成的车架主体200,所述车架主体200还通过连杆架170设置一主避震器180;
其中,所述后下叉120铰接于所述车架主体200上,所述车架主体200的底部朝向所述车架主体200的内侧铰接所述主避震器180;
所述连杆架170上设有三个铰接点位,分别为设置于连杆架170中部并用于转动连接所述车架主体200的中部铰接点位171,以及设置于连杆架170一端并用于铰接所述主避震器180顶部的主避震器铰接点位172,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杆架170另一端并用于连接后上叉110的后上叉铰接点位173;
所述后上叉110端部与后上叉铰接点位173之间通过副避震器190铰接配合。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后上叉110与连杆架170之间通过设置副避震器190,通过副避震器190的可伸缩性,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以及后叉臂和连杆架自身的加工精度要求,并最终反应在生产成本的降低上;并且,后叉臂中后下叉120与后上叉110也可以通过壳体一体加工成型,不需要铰接配合,其加工效率更高,有利于缩减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副避震器190与后上叉铰接点位173之间通过转轴191铰接,并且所述车架主体200对应所述转轴191的移动路径设有相应的限位槽210。所述限位槽210与转轴191的限位配合关系,能够有效对于后叉臂的在减震过程中的运动进行限位和导向,同时依托车架主体200,能够保障足够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上叉110为双叉管结构,所述副避震器190及连杆架170对应所述后上叉110的双叉管结构各设有一对。有利于车架主体200在减震过程中保持更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所述连杆架170的主避震器铰接点位172共同铰接一穿过所述主避震器180顶部的连接杆18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210开设于所述座管150侧面,并由形成所述座管150的壳体一体成型。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包括由后上叉与后下叉固定连接而成的后叉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上管、立管、座管及下管封闭式合围而成的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还通过连杆架设置一主避震器;
其中,所述后下叉铰接于所述车架主体上,所述车架主体的底部朝向所述车架主体的内侧铰接所述主避震器;
所述连杆架上设有三个铰接点位,分别为设置于连杆架中部并用于转动连接所述车架主体的中部铰接点位,以及设置于连杆架一端并用于铰接所述主避震器顶部的主避震器铰接点位,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杆架另一端并用于连接后上叉的后上叉铰接点位;
所述后上叉端部与后上叉铰接点位之间通过副避震器铰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避震器与后上叉铰接点位之间通过转轴铰接,并且所述车架主体对应所述转轴的移动路径设有相应的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上叉为双叉管结构,所述副避震器及连杆架对应所述后上叉的双叉管结构各设有一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连杆架的主避震器铰接点位共同铰接一穿过所述主避震器顶部的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座管侧面,并由形成所述座管的壳体一体成型。
CN202322208155.1U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 Active CN220549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08155.1U CN220549166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08155.1U CN220549166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9166U true CN220549166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9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08155.1U Active CN220549166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9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28692U (zh) 一种新型倒三轮电动车
CN201077335Y (zh) 汽车整体桥式后悬架
CN220549166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车架结构
CN208344322U (zh) 一种轨道式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独立转向装置
CN201457650U (zh) 用于助动车上的避震器
CN101412357B (zh) 一种带横向稳定机构的双减振器螺旋弹簧悬架系统
CN114312991B (zh) 一种集成转向机构的轮边动力模组
CN100364856C (zh) 月球探测车驱动转向一体化车轮
CN220549165U (zh) 一种新型减震车架结构
CN209757382U (zh) 一种倒三轮车独立悬挂减震机构
CN108819643B (zh) 一种采用与主动力作动器同轴心橡胶弹簧的主动悬架
CN108819644B (zh) 一种螺旋弹簧与橡胶弹簧异轴心的主动悬架
CN112606647A (zh) 一种新型横置异形板簧悬架结构
CN208469486U (zh) 一种用于电动平板车的双避震结构
CN208277774U (zh) 一种悬挂式低速电动四轮车后桥
CN205468358U (zh) 车辆独立后悬架装置
CN205468586U (zh) 一种景区游览车
CN217969683U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悬置装置
CN215621256U (zh) 一种车轮悬架结构及车辆
CN218453421U (zh) 一款新型的大功率越野电动车
CN220221010U (zh) 一种驾乘舒适减震效果好的发动机支承式摩托车架
CN214324824U (zh) 一种agv单轮浮动驱动总成
CN214057804U (zh) 一种减震悬架结构及减震平衡车
CN209813653U (zh) 一种汽车框形钢板弹簧悬架
CN219154656U (zh) 用于高尔夫球车的支撑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