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5548U - 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和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和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5548U
CN220535548U CN202322352685.3U CN202322352685U CN220535548U CN 220535548 U CN220535548 U CN 220535548U CN 202322352685 U CN202322352685 U CN 202322352685U CN 220535548 U CN220535548 U CN 220535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hole
rack beam
roof
roof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526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NGH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NGH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NGH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NGH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526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5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5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5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和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螺栓固定支架包括上下贯通的筒状体;筒状体的内壁上设有防止螺栓从筒状体上方开口向外脱离的阻隔部,筒状体上还连接有可横向回弹的顶部限位弹角和可纵向回弹的底部限位弹角;阻隔部的一侧还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通孔。在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中,中空结构的车顶行李架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固定支架插入孔和螺栓孔;螺栓的螺杆穿插于螺栓孔中,螺栓的头部位于阻隔部与安装通孔之间;顶部限位弹角的上端抵于车顶行李架梁的顶部下端;底部限位弹角的下端抵于车顶行李架梁的底部上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和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顶行李架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和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SUV车型一直备受汽车市场青睐,所以车顶行李架的使用也是与日俱增。安装行李架的车身板筋,按照车顶盖和车身侧翼的造型方式,分为两类,一种是有前装件,一种是后装件。常规的就是后装方式,这种就是行李架可随时拆卸,不影响其他零件装配。
目前后装方式中,车顶行李架与车身的安装现场,需要人工手动将螺栓放入车顶行李架梁(即车顶行李架中与车身直接通过螺栓安装连接的部件)上的螺栓安装孔内,然后行车顶李架梁与车身对接,将螺栓拧入车身上的安装孔内,实现车身与车顶行李架梁的连接。在上述方式下,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螺栓抓取以及将螺栓对准车顶行李架梁上的螺栓孔后手动使其插入螺栓孔中,操作人员在手动抓取螺栓置入螺栓孔时容易出现螺栓混装和漏装的现象,同时,这种方式也将降低车顶行李架与车身的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和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解决在行李架与车身安装过程中由于螺栓与车顶行李架梁未预装,需要由操作人员手动将螺栓置入车顶行李架梁上的螺栓孔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包括上下贯通的筒状体;所述筒状体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防止螺栓从筒状体上方开口向外脱离的阻隔部;所述筒状体的外侧壁上端处或筒状体上端开口处连接有可横向回弹的顶部限位弹角;所述筒状体的下端连接有可纵向回弹的底部限位弹角;所述阻隔部靠筒状体内腔中心的一侧还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限位弹角的上端面为朝筒状体内腔方向逐渐增高的倾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体的下端还设有底部限位插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限位弹角为两个,且两个顶部限位弹角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体的侧壁上还设有卸件施力槽。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体的侧壁上还设有盖板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体的上端还设有开口朝上的盖板定位缺口。
一种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包括中空结构的车顶行李架梁、螺栓和所述的螺栓固定支架;所述螺栓固定支架位于所述车顶行李架梁的内腔;
所述车顶行李架梁的顶部设有固定支架插入孔,所述车顶行李架梁的底部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位于所述固定支架插入孔的下方;
所述螺栓的螺杆穿插于所述螺栓孔中;所述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阻隔部与所述螺栓孔之间;所述安装通孔位于所述螺栓的头部上方;
所述顶部限位弹角紧抵于车顶行李架梁的顶部下端;所述底部限位弹角紧抵于所述车顶行李架梁的底部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部的下端与所述车顶行李架梁的底部之间的垂直间距小于螺栓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体的下端设有底部限位插入端,所述车顶行李架梁的底部设有限位插孔,所述限位插入端插入所述限位插孔中;所述底部限位弹角的下端高于所述底部限位插入端的下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和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螺栓固定支架可被用于实现螺栓与车顶行李架梁的预安装。操作时,先将螺栓的螺杆插入中空结构的车顶行李架梁的底部上的螺栓孔中,螺栓的头部位于车顶行李架梁的底部上端,然后将螺栓固定支架从车顶行李架梁顶部的固定支架插入孔插入车顶行李架梁内腔;通过顶部限位弹角和底部限位弹角的配合,进入车顶行李架梁内腔的螺栓固定支架胀紧于车顶行李架梁内腔,最终形成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在预安装结构中,阻隔部可将螺栓限制于阻隔部的下方,防止螺栓从筒状体的上方开口向外脱离螺栓固定支架,即螺栓的头部被锁定于阻隔部与车顶行李架梁的底部之间;同时,上下贯通的安装通孔又为后续螺栓拧紧工具伸入至螺栓的头部上端留出了通道,不会影响后续螺栓拧入车身的操作。
车顶行李架梁、螺栓和螺栓固定支架在形成预安装结构后可整体被一同运输至安装现场,由现场操作人员将带有预安装结构的车顶行李架梁与车身进行组装安装。在车顶行李架梁与车身安装过程中,由于螺栓已经被预安装在了车顶行李架梁中,操作人员无需再进行抓取螺栓将其插入车顶行李架梁的操作步骤,这将简化安装操作步骤并提高安装效率,同时也能避免操作人员手动抓取螺栓过程中出现的螺栓混装和漏装现象,进而提升汽车组装现场的整体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含螺栓固定支架)的俯视图。
图2是C部位的放大图。
图3是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栓固定支架的俯视图。
图5是B-B向剖视图。
图6是C-C向剖视图。
图7是盖板的侧视图。
图中:
车顶行李架梁、2-螺栓固定支架、3-螺栓、10-固定支架插入孔、11-梁顶部、12-梁底部、121-螺栓孔、122-限位插孔一、123-限位插孔二、20-筒状体、201-顶部限位弹角一、202-顶部限位弹角二、203-限位插入端一、204-限位插入端二、205-底部限位弹角一、206-底部限位弹角二、207-阻隔部、208-安装通孔、209-卸件施力槽、210-盖板卡槽一、211-盖板卡槽二、212-盖板定位缺口、40-盖板本体、41-限位凸起端、42-盖板卡扣一、43-盖板卡扣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和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其中,图4-6为螺栓固定支架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图1-3为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的相关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该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中包括了中空结构的车顶行李架梁1、螺栓3和位于车顶行李架梁1内腔的螺栓固定支架2。如图3所示,在车顶行李架梁1的顶部(即梁顶部11)上设有固定支架插入孔10,在车顶行李架梁1的底部(即梁底部12)上设有一个螺栓孔121。螺栓3包括螺杆和头部,螺栓3的螺杆自上而下插入螺栓孔121中,螺栓3的头部位于梁底部12的上端。
如图3所示,螺栓固定支架2包括上下贯通的筒状体20,即筒状体20上下开口;筒状体20的内壁上还设有防止螺栓3从筒状体20上方开口向外脱离的阻隔部207,即阻隔部207将螺栓3限制在阻隔部207的下方阻止螺栓3向上移动后从筒状体20的上端开口处向外脱离筒状体20。
本实施例中,在预安装结构的结构中,阻隔部207的下端与梁底部12上端之间的垂直间距小于螺栓3的长度,为此,在搬运或移动过程中螺栓3将不会从螺栓孔121中完全脱离后整体进入到筒状体20内腔,即螺栓3不会从螺栓孔121中完全脱离后整体进入阻隔部207与梁底部12之间的空间中。同时,移动过程中,位于螺栓3上方的阻隔部207可对螺栓3形成阻挡使其无法向筒状体20的上端开口方向继续移动,从而防止螺栓3朝螺栓固定支架2的上端开口向外脱离掉出筒状体20内腔。
同时,本实施例中,阻隔部207靠筒状体20内腔中心的一侧还设有安装通孔208,安装通孔208位于螺栓3的头部上方;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中,阻隔部207为筒状体20内壁朝筒状体20内腔中心方向横向延伸出的部分,其从俯视角度看整体呈类C状,而安装通孔208则位于该类C状部分的中心区域,即阻隔部207为安装通孔208与筒状体20内壁之间的连接部位;从侧剖面看,该安装通孔208位于螺栓3的头部的正上方。且安装通孔208要小于螺栓3的头部,即螺栓3无法通过该安装通孔208向筒状体20的上端开口移动,也就无法通过该安装通孔208从上方脱离筒状体20。
当螺栓3通过螺栓固定支架2与车顶行李架梁1形成如图3所示的预安装结构后,可将上述预安装结构整体移至车顶进行与车身的安装操作。安装操作过程中,先将螺栓3的螺杆对准车身上的安装孔插入,调整好位置后,使用螺丝刀或电动螺丝刀等螺栓安装工具将螺栓3拧入车身上的安装孔中。由于安装通孔208的存在,且该安装通孔208位于螺栓3正上方,进入到筒状体20内腔的螺栓安装工具的前端可不受阻碍地通过向下抵达螺栓3的头部位置。
优选地,筒状体20的外壁上端处连接有可横向回弹的顶部限位弹角,顶部限位弹角的上端抵于梁顶部11下端。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顶部限位弹角为两个,即左右分布的顶部限位弹角一201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顶部限位弹角一201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紧抵于固定支架插入孔10的下孔口边缘,该固定支架插入孔10的下孔口边缘位于梁顶部11下端。
本实施例中,车顶行李架梁1为铝型材,螺栓固定支架2为采用POM塑料粒子注塑成型的部件。如图4-6所示,顶部限位弹角一201为塑料材质,顶部限位弹角一201左右两侧留有空隙缺口,且该顶部限位弹角一201朝外侧上方倾斜突出,使得顶部限位弹角一201具有回弹性。顶部限位弹角一201在横向压力的作用下可朝筒状体20内腔方向横向移动,撤除压力后该顶部限位弹角一201朝反方向横向复位回弹移动,即具有横向回弹性。
顶部限位弹角二202的结构与顶部限位弹角一201相同。当需要将螺栓固定支架2置入车顶行李架梁1内腔时,将螺栓固定支架2从固定支架插入孔10自上而下插入车顶行李架梁1内腔中。在施力将螺栓固定支架2向下推移的过程中,顶部限位弹角一201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受到固定支架插入孔10孔壁的挤压朝筒状体20内腔中间方向被横向压缩,使得顶部限位弹角一201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之间的横向间距变小。当顶部限位弹角一201的上端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的上端抵于固定支架插入孔10的下孔口边缘后停止向下施力,顶部限位弹角一201的上端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的上端会紧抵住固定支架插入孔10的下孔口边缘。
优选地,如图3中所示的顶部限位弹角一201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还可以设置于筒状体20的上端开口处,即顶部限位弹角一201的下端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的下端与筒状体20的上端开口相连接。
顶部限位弹角一201的上端面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的上端面皆为朝筒状体20内腔方向逐渐增高的倾斜面(即内高外低的倾斜面,内为筒状体20内腔方向,外为筒状体20外侧方向,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顶部限位弹角的上端面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紧抵住固定支架插入孔10的下孔口边缘后,该倾斜面还可在横向形成阻挡,进一步锁定筒状体20与固定支架插入孔10的相对位置,减少筒状体20进入车顶行李架梁1内腔后的横向移动。
优选地,顶部限位弹角的上端面还可呈平面状,当该顶部限位弹角进入车顶行李架梁内腔后,其平面状的上端面将抵于梁底部12的下端,且靠近固定支架插入孔的下孔口附近。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筒状体20的下端连接有两个底部限位弹角,即底部限位弹角一205和底部限位弹角二206。在螺栓固定支架2被插入车顶行李架梁1内腔的过程中,当顶部限位弹角一201的上端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的上端紧抵于固定支架插入孔10的下孔口边缘后,如图3所示,底部限位弹角一205和底部限位弹角二206将同时向下紧抵住梁底部12的上端。本实施例中,底部限位弹角为朝斜下方倾斜的片状体,该片状体与筒状体20的筒壁之间形成有夹角,且该片状体与筒状体20一体连接为塑料材质。当底部限位弹角与梁底部12的上端接触后,继续对螺栓固定支架2向下施加作用力,底部限位弹角受压后其下端会发生轻微纵向位移;而当底部限位弹角在未受力状态下,底部限位弹角的下端会纵向回弹复位移动,即底部限位弹角可纵向回弹。优选地,我们还可以选择在筒状体20下端连接弹性部件(如弹簧或金属弹片,与筒状体20连接后可在纵向伸缩)来替代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片状体的底部限位弹角。
如图3所示,通过顶部限位弹角和底部限位弹角的配合,可实现螺栓固定支架2被胀紧于梁顶部11和梁底部12之间,而由于螺栓3又在螺栓固定支架2被插入车顶行李架梁1内腔之前已被插入螺栓孔121中,螺栓3的头部将被限定在阻隔部207的下方,为此,当螺栓固定支架2被紧固于车顶行李架梁1内腔后,螺栓3的头部被锁定于阻隔部207与梁底部12之间,螺栓3的相对位置被相对锁定,从而实现了螺栓3与车顶行李架梁1之间的预安装。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底部限位弹角一205的下端与底部限位弹角二206的下端在高度上相同,如图6所示。阻隔部207的下端与底部限位弹角一205的下端之间的垂直间距要小于螺栓3的长度;对应地,阻隔部207的下端与底部限位弹角二206的下端之间的垂直间距也小于螺栓3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筒状体20的下端还设有两个底部限位插入端,即限位插入端一203和限位插入端二204;车顶行李架梁的底部还设有两个限位插孔,即限位插孔一122和限位插孔二123。并且,限位插入端一203和限位插入端二204分别插入限位插孔一122和限位插孔二123中。同时,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中,底部限位弹角一205的上端与限位插入端一203的上端之间形成有夹角;底部限位弹角二206与限位插入端二204的上端之间形成有夹角。并且,限位插入端一203的下端高于底部限位弹角一205的下端,限位插入端二204的下端高于底部限位弹角二206的下端。
底部限位插入端插入了限位插孔中,可以防止螺栓固定支架2发生径向或横向移动,进一步地锁定了螺栓固定支架2与车顶行李架梁1之间的连接结构和连接强度,防止在后续搬动或车身安装操作过程中,螺栓固定支架2相对于车顶行李架梁1发生位置偏移。
本实施例中,底部限位插入端、顶部限位弹角和底部限位弹角均与筒状体20一体成型。优选地,底部限位插入端、顶部限位弹角和底部限位弹角的数量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
我们在将车顶行李架梁1与车身进行安装之前,将多个螺栓3通过螺栓固定支架2与车顶行李架梁1进行预安装,其预安装结构如图3所示。在该种预安装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先将螺栓3从固定支架插入孔10置入车顶行李架梁1中,使螺栓3的螺杆对准螺栓孔121插入,螺栓3的头部位于梁底部12上端,然后再将螺栓固定支架2从固定支架插入孔10向下置入车顶行李架梁1中,使底部限位插入端对准限位插孔向下插入,最后形成如图3所示的预安装结构。通过该预安装结构,使得螺栓3在车顶行李架梁1与车身进行安装之前就与车顶行李架梁1实现预安装连接,并且该预安装结构可以防止螺栓3在搬移和操作过程中与车顶行李架梁1相脱离。
操作人员在将已经完成螺栓预安装的车顶行李架梁1与车身进行安装时,只需将螺栓3对准车身上的安装孔插入,然后使用螺栓安装工具将螺栓3拧入车身即可,无需额外再取新的螺栓进行安装,可极大简化在车顶行李架梁1与车身安装过程中的安装步骤并提高安装效率。同时,因无需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抓取螺栓将其插入车顶行李架梁的操作步骤,也可避免现场操作人员装错螺栓的问题。
同时,在与车身安装完成后,为了封堵住固定支架插入孔10,我们还可以选择在完成螺栓3拧入车身的操作后,使用如图7所示的盖板盖住固定支架插入孔10,起到遮盖和封闭的作用。如图7所示,该盖板包括盖板本体40,该盖板本体40上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凸起端41、盖板卡扣一42和盖板卡扣二43。盖板卡扣一42和盖板卡扣二43左右分布。
对应地,在筒状体20的侧壁上设有分别与盖板卡扣一42和盖板卡扣二43对应的盖板卡槽一210和盖板卡槽二211。将盖板卡扣一42和盖板卡扣二43分别卡入盖板卡槽一210和盖板卡槽二211中后,可实现盖板与螺栓固定支架2之间的卡扣连接。
同时,对应地,在筒状体20的上端还设有开口朝上的盖板定位缺口212,该盖板定位缺口212与限位凸起端41相对应,可供限位凸起端41插入。在将盖板盖上时,由于盖板卡槽一210和盖板卡槽二211位于筒状体20侧壁并置于车顶行李架梁1内腔,安装时,俯视角度很难准确看到盖板卡槽一210和盖板卡槽二211的全貌,而盖板定位缺口212位于筒状体20的上端很容易被操作人员的视线锁定,我们可以通过将限位凸起端41与盖板定位缺口212对准,实现盖板与螺栓固定支架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锁定。将限位凸起端41对准盖板定位缺口212插入,可实现快速准确地将盖板卡扣一42和盖板卡扣二43分别卡入盖板卡槽一210和盖板卡槽二211中。
优选地,考虑到螺栓固定支架2与车顶行李架梁1的拆除问题,我们还在筒状体20的侧壁上设置了卸件施力槽209;本实施例中,卸件施力槽209为筒状体20侧壁上的方形通孔。当我们想将螺栓固定支架2与车顶行李架梁1进行拆除时,我们可以将手从固定支架插入孔10伸入筒状体20的内腔,然后手指弯曲卡住卸件施力槽209的上边缘,向上拉伸将螺栓固定支架2从车顶行李架梁1中整体拉出,当然,我们还可以同时借助辅助工具将顶部限位弹角一201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朝中间挤压,以便顶部限位弹角一201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能更好地退出车顶行李架梁1。
当手指部位弯曲并卡住卸件施力槽209的上边缘进行拉伸时,由于有着力点,在向上拉动螺栓固定支架2时将更加方便、快捷。同时,由于顶部限位弹角一201的上端面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的上端面皆为朝筒状体20内腔方向逐渐增高的倾斜面,在手动将螺栓固定支架2向上拉出车顶行李架梁1内腔过程中,顶部限位弹角一201和顶部限位弹角二202也较容易朝中间收缩然后退出车顶行李架梁1,从而使得卸件操作也将更加省力。

Claims (10)

1.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贯通的筒状体;所述筒状体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防止螺栓从筒状体上方开口向外脱离的阻隔部;所述筒状体的外侧壁上端处或筒状体上端开口处连接有可横向回弹的顶部限位弹角;所述筒状体的下端连接有可纵向回弹的底部限位弹角;所述阻隔部靠筒状体内腔中心的一侧还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限位弹角的上端面为朝筒状体内腔方向逐渐增高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体的下端还设有底部限位插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限位弹角为两个,且两个顶部限位弹角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体的侧壁上还设有卸件施力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体的侧壁上还设有盖板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体的上端还设有开口朝上的盖板定位缺口。
8.一种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结构的车顶行李架梁、螺栓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螺栓固定支架;所述螺栓固定支架位于所述车顶行李架梁的内腔;
所述车顶行李架梁的顶部设有固定支架插入孔,所述车顶行李架梁的底部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位于所述固定支架插入孔的下方;
所述螺栓的螺杆穿插于所述螺栓孔中;所述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阻隔部与所述螺栓孔之间;所述安装通孔位于所述螺栓的头部上方;
所述顶部限位弹角紧抵于车顶行李架梁的顶部下端;所述底部限位弹角紧抵于所述车顶行李架梁的底部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的下端与所述车顶行李架梁的底部之间的垂直间距小于螺栓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体的下端设有底部限位插入端,所述车顶行李架梁的底部设有限位插孔,所述限位插入端插入所述限位插孔中;所述底部限位弹角的下端高于所述底部限位插入端的下端。
CN202322352685.3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和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 Active CN220535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2685.3U CN220535548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和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2685.3U CN220535548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和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5548U true CN220535548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4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52685.3U Active CN220535548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和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55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60769B1 (en) Bumper fastening structure
CN107196036B (zh) 一种车辆顶置天线的安装紧固结构
CN1031660C (zh) 用于面板固定的紧固件
CN220535548U (zh) 一种螺栓固定支架和车顶行李架梁与螺栓的预安装结构
US6125588A (en) Glass attachment system for window regulator systems
CN216075802U (zh) 一种建筑装饰幕墙快速连接装置
CN216766223U (zh) 一种市政工程钢结构安装结构
EP1619082A1 (d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verriegelbaren Rastverbindung für einen Stossfänger
CN219067377U (zh) 一种智能板卡用加固插拔结构
CN21483355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钢结构
CN112775902A (zh) 卡簧自动安装机
CN209943260U (zh) 一种高拔出力弹性紧固件
CN220156878U (zh) 电路板卡紧固结构及机箱
CN219917861U (zh) 一种c型线夹安装工具
CN219953878U (zh) 一种膨胀式锁扣盒固定螺栓
DE102020119677B4 (de) Befestigungsadapter und Befestigungssystem zur Befestigung eines Heckfahrradträgers an einem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Befestigungsadapters
CN210380716U (zh) 一种用于固定檩条和光伏组件的转接组件
CN217106633U (zh) 一种船用门框保护工装
CN220629272U (zh) 一种光伏组件连接件
CN215097369U (zh) 一种内饰压边安装结构、舱体及车辆
CN212957413U (zh) 一种装饰面板安装组件
CN220203275U (zh) 一种装饰板连接用挂托连接器
CN220914887U (zh) 一种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
CN216994134U (zh) 一种汽车行李托架调整隔套机构
CN215009352U (zh) 一种汽车用便于维护免开孔线束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