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8401U - 模块化加固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加固计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8401U
CN220528401U CN202321973697.1U CN202321973697U CN220528401U CN 220528401 U CN220528401 U CN 220528401U CN 202321973697 U CN202321973697 U CN 202321973697U CN 220528401 U CN220528401 U CN 220528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an
guide
upright post
fix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36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来华
唐白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36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8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8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8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包括机箱壳体、背板模块和板卡模块;背板模块设置于机箱壳体的内部,背板模块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导向部,第一导向部凸出于第一连接部设置;板卡模块上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匹配设置;板卡模块上还设有第二导向部,第二导向部与第一导向部相匹配设置,第二导向部凸出于第二连接部设置。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在进行板卡模块的安装时,第二导向部与第一导向部会率先发生接触,第一导向部可对板卡模块整体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从而使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实现准确连接,避免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发生撞针现象,提升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模块化加固计算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模块化加固计算机。
背景技术
在人工成本升高、机箱机柜空间逐渐饱和的前提下,通常需要维修时间更短、箱体利用率更充分、传输带宽更高、电磁抗干扰能力更强的计算机来满足工作和市场需求。
传统的机箱设计中,多采用CPCI架构,机箱内部零部件零散,安装和维修时间较长,而在进行板卡安装时,通常是将板卡沿导轨滑入指定卡槽,通过针式连接器连接板卡与背板,背板无其他引导机构,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发生撞针的现象,容易导致板卡或者背板损坏,进一步导致机箱安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加固计算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箱设计中板卡安装容易撞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包括:
机箱壳体;
背板模块;背板模块设置于机箱壳体的内部,背板模块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导向部,第一导向部凸出于第一连接部设置;
板卡模块;板卡模块上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匹配设置;板卡模块上还设有第二导向部,第二导向部与第一导向部相匹配设置,第二导向部凸出于第二连接部设置。
可选地,背板模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沿第一安装孔的周向方向,第一安装孔的内周面上依次开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口;
第一导向部插入第一安装孔设置,且第一导向部上具有与限位槽口形状吻合的限位部。
可选地,第一导向部包括导销;第二导向部包括用于插入导销的导向孔。
可选地,导销的外周面上包括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一定位面,所述导向孔的内周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定位面贴合的第二定位面。
可选地,背板模块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导向部;
第一安装孔贯穿于背板模块的背板本体设置,插设于同一个第一安装孔两侧的两个第一导向部之间为可拆卸式地连接。
可选地,模块化加固计算机还包括立柱模块;立柱模块设置于机箱壳体的内部,且在机箱壳体的内部形成沿第一方向贯通的开口;
立柱模块包括第一立柱模块、第二立柱模块和第三立柱模块;
背板模块垂直于第一方向设置;第一立柱模块和第二立柱模块沿第一方向依次可拆卸地设置于机箱壳体上,且第一立柱模块和第二立柱模块分别位于背板模块的两侧;
第三立柱模块设置于所述背板模块的顶部,且分别与第一立柱模块和第二立柱模块连接。
可选地,第一立柱模块和第二立柱模块上均设有绝缘件;
第一立柱模块、第二立柱模块和第三立柱模块上均设有加强件。
可选地,模块化加固计算机还包括导轨模块;导轨模块与立柱模块连接,板卡模块与导轨模块滑动连接,板卡模块的滑动方向为第一方向。
可选地,模块化加固计算机还包括风扇模块;风扇模块可拆卸式地设置于机箱壳体的内部;
风扇模块包括风扇固定架、风扇、压线板和第三连接部,风扇固定架可沿第一方向滑动,风扇和压线板均设置于风扇固定架上,风扇的连接线缆位于风扇固定架与压线板合围形成的保护腔体中,第三连接部设置于风扇固定架的一端;
风扇模块还包括风扇插座固定架和第四连接部,风扇插座固定架与机箱壳体连接,风扇固定架与风扇插座固定架之间为可拆卸式地连接,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相匹配设置。
可选地,模块化加固计算机还包括弹片组件;弹片组件设置于立柱模块和风扇模块上;
弹片组件包括弹片固定条和弹片;弹片具有朝向弹片中心轴弯折的两个侧壁,弹片固定条上具有定位条,两个侧壁夹持于定位条的两侧;
弹片还具有连接于两侧壁之间的折弯部,折弯部与定位条之间形成中空且可形变的空间。
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在进行板卡模块的安装时,由于第二导向部凸出于第二连接部设置、第一导向部凸出于第一连接部设置,第二导向部与第一导向部会率先发生接触,由于第二导向部与第一导向部相匹配设置,第一导向部可对板卡模块整体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从而使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实现准确连接,避免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发生撞针现象,避免对背板模块和板卡模块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立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弹片组件与第一立柱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立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立柱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模块与板卡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部分的正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17为图14中B部分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弹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机箱壳体;101-上盖;102-下盖;103-挂耳;104-开关背板;105-开关面板;106-空白挡板;
2-背板模块;201-第一连接部;202-第一导向部;202a-第一导向部A;202b-第一导向部B;20201-限位部;20202-第一定位面;20202a-第一定位面A;20202b-第一定位面B;20203-连接座;20204-连接杆;20205-连接头;203-第一安装孔;20301-限位槽口;204-背板本体;
3-板卡模块;301-第二连接部;302-第二导向部;302a-第二导向部A;302b-第二导向部B;302c-第二导向部C;30201-第二定位面;30202-弹性件;
4-第一立柱模块;401-立柱一;402-立柱二;403-立柱三;404-立柱四;405-立柱五;406-立柱六;407-第一支撑板;408-第一绝缘件;409-第一加强件;40901-第二安装孔;
5-第二立柱模块;501-立柱七;502-立柱八;503-立柱九;504-立柱十;505-第二支撑板;506-第二绝缘件;507-第二加强件;
6-第三立柱模块;601-第三支撑板;602-第三加强件;
7-导轨模块;
8-风扇模块;801-风扇固定架;80101-连接支架;80102-第一压铆螺母柱;80103-防护支架;80104-第一拉手;802-风扇;803-压线板;804-第三连接部;805-风扇插座固定架;80501-第一连接孔;80502-第二压铆螺母柱;80503-通过孔;806-第四连接部;807-风扇后面板组件;80701-第二连接孔;80702-第三连接孔;80703-第二拉手;
9-弹片组件;9a-第一弹片组件;9b-第二弹片组件;9c-第三弹片组件;9d-第四弹片组件;9e-第五弹片组件;901-弹片固定条;90101-定位条;90102-沉头孔;902-弹片;90201-侧壁;90202-折弯部;90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图6及图19,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进行说明。所述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包括机箱壳体1、背板模块2和板卡模块3;
机箱壳体1包括上盖101和下盖102,上盖101和下盖102均为U形结构,上盖101扣设在下盖102上,使机箱壳体1具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前后方向;背板模块2设置于机箱壳体1的内部,背板模块2上设有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一导向部202,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导向部202凸出于第一连接部201设置,如图6所示;板卡模块3上设有第二连接部301,第二连接部301与第一连接部201相匹配设置;板卡模块3上还设有第二导向部302,第二导向部302与第一导向部202相匹配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第二导向部302凸出于第二连接部301设置。将一个或多个板卡模块3插设在背板模块2上时,将板卡模块3从机箱壳体1的开口方向插入,由于第二导向部302凸出于第二连接部301设置、第一导向部202凸出于第一连接部201设置,第二导向部302与第一导向部202先发生接触,由于第二导向部302与第一导向部202相匹配设置,第一导向部202可对板卡模块3整体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从而使第二连接部301与第一连接部201实现准确连接,避免第二连接部301与第一连接部201之间发生撞针。
传统的CPCI架构中,板卡安装通常是沿导轨滑入指定卡槽,通过针式连接器连接板卡与背板,背板无其他引导机构,安装过程中存在插错、撞针等风险。
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进行模块化加固计算机的板卡模块3的安装时,由于第二导向部302凸出于第二连接部301设置、第一导向部202凸出于第一连接部201设置,第二导向部302与第一导向部202会率先发生接触,由于第二导向部302与第一导向部202相匹配设置,第一导向部202可对板卡模块3整体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从而使第二连接部301与第一连接部201实现准确连接,避免第二连接部301与第一连接部201之间发生撞针,避免对背板模块2和板卡模块3造成损坏。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背板模块2采用VPX背板,板卡模块3采用VPX板卡,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301均为高速差分连接器,相对于传统的针式连接器,这种高速差分连接器的硅晶片式结构具有连接紧密、插入损耗小和误码率低等优点。在第一连接部201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第一导向部202,在第二连接部301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第二导向部302。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6、图7及图8,背板模块2的背板本体204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03,沿第一安装孔203的周向方向,第一安装孔203的内周面上依次开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口20301;
第一导向部202插入第一安装孔203设置,且第一导向部202上具有与限位槽口20301形状吻合的限位部20201,当第一导向部202的限位部20201位于不同的限位槽口20301时,第一导向部202相对于背板本体204的安装角度不同,对于不同安装位置的板卡模块3,可以在背板本体204上设置不同安装角度的第一导向部202,在板卡模块3上设置与对应安装位置处的第一导向部202相匹配的第二导向部302,可以防止板卡模块3出现误插,实现防呆。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6、图9、图10及图11,第一导向部202的自由端包括导销;第二导向部302包括用于插入导销的导向孔,用于实现第一导向部202与第二导向部302之间的配合。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9及图10,导销的外周面上包括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一定位面20202,导向孔的内周面设有可与第一定位面20202贴合的第二定位面30201。当第一导向部202的限位部20201位于不同的限位槽口20301时,导销上的第一定位面20202与水平面所呈角度不同,当第一定位面20202与水平面所呈角度为α时,在配套安装的板卡模块3的两侧设置的第二导向部的第二定位面30201与水平面所呈角度也为α。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安装孔203具有沿第一安装孔203设置的五个角度不同的限位槽口20301,可为第一导向部202提供五种不同的安装位置,则第一导向部202上的第一定位面20202随安装位置的不同,与水平面可形成5种不同的夹角,对应的,第二导向部302的导向孔内部的第二定位面30201的设置方式也有五种,图9和图10例举了其中两种设置方式,其中图9中的第二导向部302a的第二定位面30201为水平设置,图10中的第二导向部302b的第二定位面3020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在本申请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当第二导向部302c的导向孔内周面未设置第二定位面30201时,可与任意一个第一导向部202连接,适用于不需对板卡模块3进行区分的安装场合。
在本申请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10及图11,在导向孔的内部设有弹性件30202,当导销插入时,弹性件30202可发生形变,使得导销与导向孔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8,第一导向部202通过连接座20203与背板本体204连接。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12,背板模块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一导向部202,使得背板模块2的两侧均可插接板卡模块3;
第一安装孔203贯穿于背板模块2的背板本体204设置,插设于同一个第一安装孔203两侧的两个第一导向部202之间为可拆卸式地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2,第一导向部202a与第一导向部202b之间为可拆卸式地连接,具体是第一导向部202a沿其轴向设有轴向通孔,第一导向部202b沿其轴向设有连接杆20204,且连接杆20204远离第一导向部202b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将第一导向部202a的限位部20201置于第一安装孔203的一个限位槽口20301内,将连接杆20204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203和第一导向部202a的轴向通孔,待连接杆20204的螺纹端从轴向通孔中伸出后,用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头20205实现螺纹连接,从而将第一导向部202a与第一导向部202b固定于背板本体204的两侧。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模块化加固计算机还包括立柱模块;立柱模块设置于机箱壳体1的内部,且在机箱壳体1的内部形成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贯通的开口,便于往机箱壳体1中插入板卡模块3;
立柱模块包括第一立柱模块4、第二立柱模块5和第三立柱模块6;
背板模块2垂直于第一方向设置;第一立柱模块4和第二立柱模块5沿第一方向依次可拆卸地设置于机箱壳体1上,且第一立柱模块4和第二立柱模块5分别位于背板模块2的两侧;
第三立柱模块6设置于所述背板模块的顶部,且分别与第一立柱模块4和第二立柱模块5连接,使第一立柱模块4、第二立柱模块5和第三立柱模块6连接成一个整体,可作为机箱壳体1内部的安装框架。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方向为前后方向,第一立柱模块4位于背板模块2的前方,第二立柱模块5位于背板模块2的后方,第三立柱模块位于背板模块2的顶部,将整个机箱壳体1内部划分为前、后、上等几个网格,使整机立体模组化,方便拆装的同时安装框架的结构强度得到了加强。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第一立柱模块4包括第一支撑板407以及连接于第一支撑板407上方呈两行三列的立柱一401、立柱二402、立柱三403、立柱四404、立柱五405和立柱六406,用于形成第一立柱模块4的主体框架。其中立柱一401至立柱六406均具有竖直的立柱槽,可用于插入竖直螺母条,通过螺母条实现第一立柱模块4与其他模块之间的固定连接。立柱三403和立柱四404位于第一支撑板407的中间部位,且规格大于其他立柱,可以起到增强中部支撑结构强度的效果。
第一支撑板407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绝缘件408,避免背板模块2底部的针脚与金属件接触而短路。
第一支撑板407的底部设有第一加强件409,用于增强第一支撑板407的结构强度。具体的,第一支撑板407的前后两侧底部均设有第一加强件409,第一加强件409为长条状结构。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4,第二立柱模块5包括第二支撑板505以及连接于第二支撑板505上方呈两行两列的立柱七501、立柱八502、立柱九503和立柱十504,用于形成第二立柱模块5的主体框架。其中立柱七501至立柱十504均具有竖直的立柱槽,可用于插入竖直螺母条,通过螺母条实现第二立柱模块5与其他模块之间的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板505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绝缘件506,避免背板模块2底部的针脚与金属件接触而短路。
第二支撑板505的底部设有第二加强件507,用于增强第二支撑板505的结构强度。具体的,第二支撑板505的前后两侧底部均设有第二加强件507,第二加强件507为长条状结构。
第一绝缘件408和第二绝缘件506的材质可以选取现有技术中的绝缘材料,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绝缘件408和第二绝缘件506均为麦拉片,分别贴设于第一支撑板407和第二支撑板505上。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第三立柱模块6包括第三支撑板601以及设置于第三支撑板601上的第三加强件602,用于增强第三支撑板601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三立柱模块6的第三加强件602设置于第三支撑板601的上表面,多个第三加强件602沿第三支撑板60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本实施例中,三个第三加强件602沿第三支撑板601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第三立柱模块6在将第一立柱模块4和第二立柱模块5连接成整体的同时,还可串接上盖101,起到装饰美化机箱壳体1外观造型的作用。
传统的CPCI类机箱设计中,多采用立柱与箱体的上下或左右面连接,当机箱前后都有对插板卡时,按照先装部分立柱再装背板,再装剩余立柱,拆卸返修时又先将阻挡的立柱逐一拆掉,再拆背板这种先进后出的栈结构顺序组装和拆卸,零散物料多,结构稳定性较差,且会造成安装和维修时间较长。
本申请中,将多个立柱及支撑板划分为三个立柱模块,将零散的部件模块化,在安装时,只需将第一立柱模块4、第二立柱模块5和第三立柱模块6以模块形式进行安装和拆卸,可提升安装和维修效率。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模块化加固计算机还包括导轨模块7;导轨模块7与立柱模块中的第一立柱模块4和第二立柱模块5连接,板卡模块3与导轨模块7滑动连接,板卡模块3的滑动方向为第一方向,使板卡模块3可沿导轨模块7顺利滑入机箱壳体1中,并通过第一导向部202和第二导向部302实现定位插接。
在传统的加固计算机或服务器等工控设备中,风扇模组多放置于机箱内部,用于主动或被动散热;为利于散热,箱壁多数设置有间距、形状不同的通孔。当风扇模组处于进风口位置时,灰尘积累比较快,风道堵积影响散热效果,有损CPU等高热器件工作效率和寿命,同时风阻加大会使风扇噪音升高,影响人体健康。在风扇模组需要清理灰尘时,需要关机拆卸箱盖,拆卸风扇模组,拔除风扇线后将风扇单独取出进行清理,存在清理时间长、维护成本高、清理效率低等问题。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图14、图15及图16,模块化加固计算机还包括风扇模块8;风扇模块8可拆卸式地设置于机箱壳体1的内部;
风扇模块8包括风扇固定架801、风扇802、压线板803和第三连接部804,风扇固定架801可沿第一方向滑动,风扇802和压线板803均设置于风扇固定架801上,风扇802的连接线缆位于风扇固定架801与压线板803合围形成的保护腔体中,避免抽拉风扇固定架801时对风扇的连接线缆造成损坏,第三连接部804设置于风扇固定架801的一端;
风扇模块8还包括风扇插座固定架805和第四连接部806,风扇插座固定架805与机箱壳体1连接,风扇固定架801与风扇插座固定架805之间为可拆卸式地连接,第三连接部804与第四连接部806相匹配设置,当第三连接部804与第四连接部806接合时,风扇802可正常工作;当需要对风扇固定架801上的风扇802等组件进行清理维修时,不需将模块化加固计算机整体停机,直接抽出风扇固定架801,第三连接部804与第四连接部806解除连接,即可对风扇固定架801上的风扇802等组件进行清理维修,清理维修完成后,再将风扇固定架801插入机箱壳体1中,使第三连接部804与第四连接部806插合,风扇802恢复运行,本申请的风扇模块8能实现热拔插。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风扇固定架801为框架结构,在风扇固定架801远离第三连接部804的一端设有用于插拔风扇固定架801的第一拉手80104;多个风扇802嵌入设置于风扇固定架801内部,风扇802的一侧设有多个同心环连接而成的网罩,风扇802的另一侧设有防护支架80103,用于对风扇802形成保护。
在风扇固定架801设有第三连接部804的一端具有连接支架80101和设置于连接支架80101上的第一压铆螺母柱80102;在风扇插座固定架805上设有第一连接孔80501,用于实现风扇插座固定架805与机箱壳体1支架的固定连接,实现第四连接部806在机箱壳体1内部的位置固定;风扇插座固定架805上还设有第二压铆螺母柱80502和通过孔80503,第一压铆螺母柱80102可以从通过孔80503中伸出。
风扇模块8还包括风扇后面板组件807,风扇后面板组件807的面板本体上设有第二连接孔80701、第三连接孔80702和第二拉手80703,第二连接孔80701用于与第二压铆螺母柱80502连接,第三连接孔80702用于与第一压铆螺母柱80102连接,当需要拔出风扇固定架801进行清理维修时,只需将设置在第三连接孔80702和第一压铆螺母柱80102中的螺钉拆下,即可拔出风扇固定架801。
本申请在满足机箱壳体1内部零部件散热需求的前提下,将风扇模块8转化为一种可热拔插的模组,便于及时发现风扇模块8中的灰尘并及时清理,清理时无需拆卸机箱壳体1,只需拆卸风扇固定架801连接在风扇后面板组件807上的两颗螺钉,即可将风扇固定架801从机箱壳体1中抽出,及时对风扇固定架801上的风扇802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再将风扇固定架801插回原位即可,清理过程中不需停机,提升了清理效率,无需停机可随时查看风道堵积情况,能大大提升整机运转性能和效率,延长整机无故障工作时间,减低维修时间和成本。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图4、图13、图14、图16、图17及图18,模块化加固计算机还包括弹片组件9;弹片组件9设置于立柱模块和风扇模块8上,可填充立柱模块与机箱壳体1、风扇模块8与机箱壳体1之间的间隙,在机箱壳体1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提升整机的电磁抗干扰能力。
请参阅图18,弹片组件9包括弹片固定条901和弹片902;弹片902具有朝向弹片902中心轴弯折的两个侧壁90201,弹片固定条901上具有定位条90101,两个侧壁90201夹持于定位条90101的两侧,实现弹片902在弹片固定条901上的固定;安装弹片902时,将弹片902从定位条90101的一端滑入,即可实现弹片902与定位条90101之间的装配。
弹片902还具有连接于两侧壁90201之间的折弯部90202,折弯部90202与定位条90101之间形成中空且可形变的空间,可利用折弯部90202的变形实现弹片902与机箱壳体1之间的充分接触。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位于第一立柱模块4前侧的第一加强件409上,设有用于与弹片固定条901连接的第二安装孔40901,弹片固定条901上设有用于与第二安装孔40901进行连接的沉头孔90102;第一加强件409上设有两个长度不同的弹片组件9,分别是第一弹片组件9a和第二弹片组件9b,用于填充第一立柱模块4、板卡模块3和机箱壳体1之间的前侧间隙。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在第二立柱模块5的后侧的第二加强件507上设有第三弹片组件9c,用于填充第二立柱模块5、板卡模块3和机箱壳体1之间的后侧间隙。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图14、图16和图17,在风扇后面板组件807的左右两侧设有第四弹片组件9d,在风扇固定架801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五弹片组件9e,用于填充风扇模块8与立柱模块、机箱壳体1之间的间隙。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和图17,在弹片固定条901的端部设有可拆卸式连接的L形限位块903,避免弹片902从定位条90101的两端滑出。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定位条90101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弹片902为EMC弹片。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的装配方法如下:
步骤一:在第一立柱模块4、第二立柱模块5和风扇模块8上安装弹片组件9,将第一立柱模块4、第二立柱模块5与下盖102通过螺钉连接;
步骤二:将多个第一导向部202设置于背板本体204的第一安装孔203中,将背板模块2竖直安装于第一立柱模块4和第二立柱模块5之间,并将第三立柱模块6连接于第一立柱模块4和第二立柱模块5的顶部,将上盖101与下盖102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形成安装框架;
步骤三:将导轨模块7安装在第一立柱模块4和第二立柱模块5上,为了便于实现风扇模块8的插拔,在机箱壳体1的两侧也可设置风扇模块8的滑轨;将风扇模块8的风扇插座固定架805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盖101和下盖102连接,实现风扇插座固定架805及第四连接部806的固定;
步骤四:将板卡模块3沿导轨模块7插入机箱壳体1中,通过第一导向部202和第二导向部302的配合,实现板卡模块3的第二连接部301与背板模块2上第一连接部201的插接;将风扇固定架801沿滑轨推入机箱壳体1中,实现第三连接部804与第四连接部806之间的插接;
步骤五:将风扇后面板组件807安装在风扇插座固定架805原理风扇固定架801的一侧,通过螺钉实现风扇后面板组件807与风扇固定架801以及风扇插座固定架805之间的连接;将板卡模块3与第一立柱模块4或第二立柱模块5中的螺母条连接,实现板卡模块3的位置固定;
步骤六:在机箱壳体1上安装挂耳103、开关背板104、开关面板105和空白挡板106。
本申请在满足机柜安装的前提下,将零散的零部件模块化,以VPX架构为基础,提升箱体的空间利用率、电磁抗干扰及可靠性、强度,降低了维护成本,提升了计算机的散热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壳体;
背板模块;所述背板模块设置于所述机箱壳体的内部,所述背板模块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
板卡模块;所述板卡模块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匹配设置;所述板卡模块上还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匹配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部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模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方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周面上依次开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口;
所述第一导向部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且所述第一导向部上具有与所述限位槽口形状吻合的限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导销;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用于插入所述导销的导向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销的外周面上包括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一定位面,所述导向孔的内周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定位面贴合的第二定位面。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模块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导向部;
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于所述背板模块的背板本体设置,插设于同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部之间为可拆卸式地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加固计算机还包括立柱模块;所述立柱模块设置于所述机箱壳体的内部,且在所述机箱壳体的内部形成沿第一方向贯通的开口;
所述立柱模块包括第一立柱模块、第二立柱模块和第三立柱模块;
所述背板模块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立柱模块和第二立柱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机箱壳体上,且所述第一立柱模块和第二立柱模块分别位于所述背板模块的两侧;
所述第三立柱模块设置于所述背板模块的顶部,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模块和第二立柱模块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模块和第二立柱模块上均设有绝缘件;
所述第一立柱模块、第二立柱模块和第三立柱模块上均设有加强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加固计算机还包括导轨模块;所述导轨模块与所述立柱模块连接,所述板卡模块与所述导轨模块滑动连接,所述板卡模块的滑动方向为第一方向。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加固计算机还包括风扇模块;所述风扇模块可拆卸式地设置于所述机箱壳体的内部;
所述风扇模块包括风扇固定架、风扇、压线板和第三连接部,所述风扇固定架可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风扇和压线板均设置于所述风扇固定架上,所述风扇的连接线缆位于所述风扇固定架与所述压线板合围形成的保护腔体中,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风扇固定架的一端;
所述风扇模块还包括风扇插座固定架和第四连接部,所述风扇插座固定架与所述机箱壳体连接,所述风扇固定架与所述风扇插座固定架之间为可拆卸式地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匹配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加固计算机还包括弹片组件;所述弹片组件设置于所述立柱模块和所述风扇模块上;
所述弹片组件包括弹片固定条和弹片;所述弹片具有朝向所述弹片中心轴弯折的两个侧壁,所述弹片固定条上具有定位条,两个所述侧壁夹持于所述定位条的两侧;
所述弹片还具有连接于两侧壁之间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定位条之间形成中空且可形变的空间。
CN202321973697.1U 2023-07-25 2023-07-25 模块化加固计算机 Active CN220528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3697.1U CN220528401U (zh) 2023-07-25 2023-07-25 模块化加固计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3697.1U CN220528401U (zh) 2023-07-25 2023-07-25 模块化加固计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8401U true CN220528401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3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3697.1U Active CN220528401U (zh) 2023-07-25 2023-07-25 模块化加固计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8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36313A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improved assembly design
US20100265645A1 (en) Case of server
TWI485946B (zh) 蓄電裝置
JP2012528408A (ja) Microtca装置
JPH0779199B2 (ja) 電子モジュール相互接続システム
US20110096484A1 (en) Layout structure of server chassis
TW201931057A (zh) 可旋轉的配電組以及應用其之機架
CN102866744A (zh) 服务器机箱
CN220528401U (zh) 模块化加固计算机
CN213186952U (zh) 插卡式设备机箱以及插卡式设备
CN201408380Y (zh) 服务器
CN202854677U (zh) 适用于4u及以上标准机箱内安装的cpci机框
CN211671076U (zh) 机箱和视频处理设备
CN210579436U (zh) 一种高可靠低成本工业插卡机箱
CN211378433U (zh) 免工具快速拆装的机柜面板
CN208459963U (zh) 一种热插拔风扇模组
CN207637071U (zh) 风扇安装结构及服务器
CN217182342U (zh) 一种电池架
CN213518115U (zh)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
CN214206167U (zh) 一种支撑及组装pcb板的工装
CN217509344U (zh) 一种新型电源管理模组结构
CN220473927U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型主板
CN219165025U (zh) 一种具有快速拆装功能的模块化风冷装置及柜体
CN210577933U (zh) 电源供应模块及具有所述电源供应模块的不断电系统
CN216905661U (zh) 一种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