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18115U -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18115U
CN213518115U CN202022618764.0U CN202022618764U CN213518115U CN 213518115 U CN213518115 U CN 213518115U CN 202022618764 U CN202022618764 U CN 202022618764U CN 213518115 U CN213518115 U CN 213518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plate
back plate
hard disk
support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187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杰
李小政
李晓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1876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18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18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18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包括硬盘背板、背板支架、U形补强管,硬盘背板一侧设有若干连接器,硬盘与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背板支架上设有若干通孔,硬盘背板的电子元器件设置在通孔内部,硬盘背板下部通过若干固定螺丝安装在机箱底部,所述U形补强管设置在背板支架的上部,U形补强管与背板支架形成管状补强结构。本实用新型在背板支架的上部设置了U形补强管,U形补强管与背板支架形成管状补强结构,增强了背板支架的刚性,保证了背板支架支撑的稳定性,降低了背板支架的受力变形量,避免了NVME硬盘组装过程中发生掉盘或者硬盘不能识别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硬盘背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
背景技术
在服务器机箱中,通常在机箱前方分布有热插拔硬盘。普通的机械盘采用SAS/SATA接口,硬盘与硬盘背板上连接器的插拔力为25N。NVME硬盘与硬盘背板上连接器的插拔力为59N;是普通机械盘的2倍有余。
用户对硬盘的实际需求不一,有多有少;出于配置灵活性和成本的考虑,硬盘背板采用1*4的细长背板。需求量在4PCS及以下,采用1块背板。需求量在8PCS及以下,采用2块背板.需求量在12PCS及以下,采用3块背板。
NVME硬盘配合这种细长的背板,硬盘背板在硬盘组装过程中,受力较大,背板、背板支架会发生变形,导致硬盘不能完全插入背板上的硬盘连接器,造成硬盘不能识别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在背板支架的上部设置了U形补强管,U形补强管与背板支架形成管状补强结构,增强了背板支架的刚性,保证了背板支架支撑的稳定性,降低了背板支架的受力变形量,避免了NVME硬盘组装过程中发生掉盘或者硬盘不能识别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包括硬盘背板、背板支架、U形补强管,硬盘背板一侧设有若干连接器,硬盘与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背板支架上设有若干通孔,硬盘背板的电子元器件设置在通孔内部,硬盘背板下部通过若干固定螺丝安装在机箱底部,所述U形补强管设置在背板支架的上部,U形补强管与背板支架形成管状补强结构,增强了背板支架的刚性,保证了背板支架支撑的稳定性,降低了背板支架的受力变形量,避免了NVME硬盘组装过程中发生掉盘或者硬盘不能识别的问题。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机箱两侧设有U形滑槽,背板支架两端安装在U形滑槽内部,U形滑槽对背板支架进行限位,避免了硬盘插拔时背板支架两端变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背板支架两侧均设有凸包,凸包与U形滑槽内壁过盈配合,所述U形滑槽下部设有卡臂,卡臂向U形滑槽的内部折弯,且卡臂与背板支架过盈配合,机箱厂出货时,利用U形滑槽将背板支架过盈夹紧,避免了硬盘安装时反复拆装固定螺丝。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机箱底部设有若干第一定位柱,所述背板支架底部设有若干与第一定位柱对应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插接在第一定位孔内部,第一定位柱对背板支架预定位,保证了背板支架安装的准确性和快捷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背板支架和U形补强管上均设有若干散热孔,保证了硬盘的散热通风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机箱顶盖下部设有若干止位柱,止位柱位于背板支架右侧且与背板支架相接触,止位柱进一步避免了硬盘插接时背板支架向机箱右侧偏移,降低了背板支架的受力变形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上侧的硬盘背板上部设有若干止位槽,背板支架的上部设有若干与止位槽对应的止位销钉,止位销钉限制了硬盘背板的活动范围,避免了硬盘背板拆卸时连接器受损。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通孔前部设有托板,托板突出于背板支架的通孔,托板对硬盘进行托举,保证了硬盘安装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了中部和下部的硬盘背板拆卸时连接器受损。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通孔后部设有若干突出于背板支架通孔的抽引折弯,抽引折弯进一步对背板支架进行强度加固,保证了背板支架的刚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背板支架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定位柱,所述U形补强管下部设有若干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柱插接在第二定位孔内部,便于U形补强管快速准确地装配在背板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背板支架的上部设置了U形补强管,U形补强管与背板支架形成管状补强结构,增强了背板支架的刚性,保证了背板支架支撑的稳定性,降低了背板支架的受力变形量,避免了NVME硬盘组装过程中发生掉盘或者硬盘不能识别的问题。
2)机箱两侧设有U形滑槽,背板支架两端安装在U形滑槽内部,U形滑槽对背板支架进行限位,避免了硬盘插拔时背板支架两端变形。
3)背板支架两侧均设有凸包,凸包与U形滑槽内壁过盈配合,U形滑槽下部设有卡臂,卡臂向U形滑槽的内部折弯,且卡臂与背板支架过盈配合,机箱厂出货时,利用U形滑槽将背板支架过盈夹紧,避免了硬盘安装时反复拆装固定螺丝。
4)机箱底部设有若干第一定位柱,背板支架底部设有若干与第一定位柱对应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插接在第一定位孔内部,第一定位柱对背板支架预定位,保证了背板支架安装的准确性和快捷性。
5)背板支架和U形补强管上均设有若干散热孔,保证了硬盘的散热通风效果。
6)机箱顶盖下部设有若干止位柱,止位柱位于背板支架右侧且与背板支架相接触,止位柱进一步避免了硬盘插接时背板支架向机箱右侧偏移,降低了背板支架的受力变形量。
7)上侧的硬盘背板上部设有若干止位槽,背板支架的上部设有若干与止位槽对应的止位销钉,止位销钉限制了硬盘背板的活动范围,避免了硬盘背板拆卸时连接器受损。
8)通孔前部设有托板,托板突出于背板支架的通孔,托板对硬盘进行托举,保证了硬盘安装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了中部和下部的硬盘背板拆卸时连接器受损。
9)通孔后部设有若干突出于背板支架通孔的抽引折弯,抽引折弯进一步对背板支架进行强度加固,保证了背板支架的刚度。
10)背板支架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定位柱,U形补强管下部设有若干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柱插接在第二定位孔内部,便于U形补强管快速准确地装配在背板支架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装配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与硬盘背板连接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中U形补强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中机箱顶盖局部示意图。
图中:1、机箱;11、机箱顶盖;12、止位柱;13、U形滑槽;14、卡臂;15、第一定位柱;16、固定螺丝;2、硬盘背板;21、连接器;22、止位槽;3、背板支架;31、散热孔;32、通孔;33、托板;34、止位销钉;35、抽引折弯;36、凸包;37、硬盘;38、第二定位柱;4、U形补强管;41、连接板;42、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包括硬盘背板2、背板支架3、U形补强管4,硬盘背板2一侧设有若干连接器21,硬盘37与连接器21电性连接,所述背板支架3上设有若干通孔32,硬盘背板2的电子元器件设置在通孔32内部,硬盘背板2下部通过若干固定螺丝16安装在机箱1底部,所述U形补强管4设置在背板支架3的上部,U形补强管4与背板支架3形成管状补强结构,增强了背板支架3的刚性,保证了背板支架3支撑的稳定性,降低了背板支架3的受力变形量,避免了NVME硬盘37组装过程中发生掉盘或者硬盘37不能识别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1两侧设有U形滑槽13,背板支架3两端安装在U形滑槽13内部,U形滑槽13对背板支架3进行限位,避免了硬盘37插拔时背板支架3两端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支架3两侧均设有凸包36,凸包36与U形滑槽13内壁过盈配合,所述U形滑槽13下部设有卡臂14,卡臂14向U形滑槽13的内部折弯,且卡臂14与背板支架3过盈配合,机箱1厂出货时,利用U形滑槽13将背板支架3过盈夹紧,避免了硬盘37安装时反复拆装固定螺丝1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1底部设有若干第一定位柱15,所述背板支架3底部设有若干与第一定位柱15对应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15插接在第一定位孔内部,第一定位柱15对背板支架3预定位,保证了背板支架3安装的准确性和快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支架3和U形补强管4上均设有若干散热孔31,保证了硬盘37的散热通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机箱顶盖11下部设有若干止位柱12,止位柱12位于背板支架3右侧且与背板支架3相接触,止位柱12进一步避免了硬盘37插接时背板支架3向机箱1右侧偏移,降低了背板支架3的受力变形量。
在本实施例中,上侧的硬盘背板2上部设有若干止位槽22,背板支架3的上部设有若干与止位槽22对应的止位销钉34,止位销钉34限制了硬盘背板2的活动范围,避免了硬盘背板2拆卸时连接器21受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32前部设有托板33,托板33突出于背板支架3的通孔32,托板33对硬盘37进行托举,保证了硬盘37安装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了中部和下部的硬盘背板2拆卸时连接器21受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32后部设有若干突出于背板支架3通孔32的抽引折弯35,抽引折弯35进一步对背板支架3进行强度加固,保证了背板支架3的刚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支架3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定位柱38,所述U形补强管4下部设有若干连接板41,连接板41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38对应的第二定位孔42,第二定位柱38插接在第二定位孔42内部,便于U形补强管4快速准确地装配在背板支架3上。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包括硬盘背板、背板支架、U形补强管,硬盘背板一侧设有若干连接器,硬盘与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背板支架上设有若干通孔,硬盘背板的电子元器件设置在通孔内部,硬盘背板下部通过若干固定螺丝安装在机箱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补强管设置在背板支架的上部,U形补强管与背板支架形成管状补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两侧设有U形滑槽,背板支架两端安装在U形滑槽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支架两侧均设有凸包,凸包与U形滑槽内壁过盈配合,所述U形滑槽下部设有卡臂,卡臂向U形滑槽的内部折弯,且卡臂与背板支架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底部设有若干第一定位柱,所述背板支架底部设有若干与第一定位柱对应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插接在第一定位孔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支架和U形补强管上均设有若干散热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机箱顶盖下部设有若干止位柱,止位柱位于背板支架右侧且与背板支架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其特征在于,上侧的硬盘背板上部设有若干止位槽,背板支架的上部设有若干与止位槽对应的止位销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前部设有托板,托板突出于背板支架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后部设有若干突出于背板支架通孔的抽引折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支架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定位柱,所述U形补强管下部设有若干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柱插接在第二定位孔内部。
CN202022618764.0U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 Active CN213518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8764.0U CN213518115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8764.0U CN213518115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18115U true CN213518115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23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18764.0U Active CN213518115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18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63875Y (zh) 电路板固定装置
JPH04113693A (ja) 電子機器におけるプリント板ユニットの保持構造
CN102141222A (zh) 背光模组及其液晶显示器
CN104281230A (zh) 电子装置及其扩展卡模组
EP344470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olid state drive (ssd) enclosure
CN102856705B (zh) 具备连接器的模块及模块所包含的连接器
JP6146540B2 (ja) サーバラック用のサーバインサート
CN213518115U (zh)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背板支架
US20240030663A1 (en) Tool-Free Mounting Structure for Fan Connector
US10129997B2 (en) Guide assembly for proper electrical blind mating of a module in an enclosure
CN110996600B (zh) 一种电子设备插箱及其组装方法
CN211671076U (zh) 机箱和视频处理设备
CN113867486B (zh) 一种服务器双中背板安装结构
CN103534525B (zh) 照明器具
CN220528401U (zh) 模块化加固计算机
CN201114996Y (zh) 一种pcb板间连接安装的装置
CN212135337U (zh) 一种扩充卡挡片强化结构
CN218587383U (zh) 一种新型高可靠的安卓主板
CN220776288U (zh) 接口组件及显示设备
CN218481850U (zh) 一种组合式门禁主板用支架
CN211044136U (zh) 可阵列复用的硬盘安装固定装置
CN215988618U (zh) 一种断路器安装结构
CN216590918U (zh) 一种摄像头的安装结构和交互平板
CN210444682U (zh) 一种新型macmini固定模块
CN215729548U (zh) 单板组件、服务器单元以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