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0198U - 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0198U
CN220520198U CN202321730124.6U CN202321730124U CN220520198U CN 220520198 U CN220520198 U CN 220520198U CN 202321730124 U CN202321730124 U CN 202321730124U CN 220520198 U CN220520198 U CN 220520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ated carbon
water
stirring
liquid level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301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玉
卫志兵
钟剑贤
方杰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utaihua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utaihua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utaihua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utaihua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301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0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0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0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包括具有一容腔的容置仓,设置在所述容置仓上并与所述容腔连通的下料器,以及与所述下料器相连的物料传输部件,所述物料传输部件用于将活性炭粉末传输至所述下料器内,所述容置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外接待混合水源,所述出水口通过流体管路依次连接设置有转子流量计和水射器,所述水射器用于通过流体管路抽取所述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进行投加。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活性炭粉末通过在容腔和水射器内与水二次混合,能够更好的控制活性炭浆液的浓度,以及保证良好的混合效果,且采用水射器配合高精度转子流量计抽取活性炭浆液,实现活性炭投加,不受活性炭粉末的影响,投加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经过活化,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巨大的吸附力的炭。用不同方法制得的活性炭,具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孔隙以及性质不同的表面官能团,因而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能从多组分的气体和液体中吸附和分离其中某些成分。它是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军工国防和人民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吸附剂。基于活性炭的上述特性,在水处理行业,被广泛应用于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去除。
传统的粉炭投加分为干法投加和湿法投加两种方式,干法投加,采用增压水将水和活性炭在射流器混合后在管道中成为活性炭浆液,投加入需要处理的液体中。而湿法投加,则是将粉炭投入制备罐,和水搅拌混合制成不同浓度比例的活性炭浆液,用计量泵投加到需要处理的液体中。而由于活性炭不溶于水,现有的采用湿法投加的活性炭投加设备,采用泵机对活性炭浆液进行抽取投放,泵机容易被活性炭磨损,且对泵机的转速要求较高,导致泵机容易发热导致损坏,耗能较大的问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来解决上述投加设备存在易磨损且耗能较高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包括具有一容腔的容置仓,设置在所述容置仓上并与所述容腔连通的下料器,以及与所述下料器相连的物料传输部件,所述物料传输部件用于将活性炭粉末传输至所述下料器内,所述容置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外接待混合水源,所述出水口通过流体管路依次连接设置有转子流量计和水射器,所述水射器用于通过流体管路抽取所述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进行投加。
作为所述活性炭投放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流体管路包括第一流体管、第二流体管和投加管,所述第一流体管一端与所述容置仓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子流量计连接,所述第二流体管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子流量计和所述水射器连接,所述投加管与所述水射器的输出口连接。
作为所述活性炭投放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物料传输部件包括料斗、料筒、螺旋杆和第一电机,所述料筒两端分别与所述料斗和所述下料器连通,所述料斗用于存放活性炭粉末,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螺旋杆传动连接,且用于驱动螺旋杆旋转将所述料斗的活性炭粉末传输至所述下料器内。
作为所述活性炭投放设备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设置在所述容置仓上,且搅拌件的搅拌端位于容腔内,用于对所述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进行搅拌。
作为所述活性炭投放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件包括第二电机、轴承座和搅拌杆,所述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容置仓顶部,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容腔中,所述搅拌杆一端与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搅拌杆旋转。
作为所述活性炭投放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物料传输部件还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料筒外壁靠近所述下料器的一侧。
作为所述活性炭投放设备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控制器、液位监测器和电子阀,所述液位监测器竖直设置在所述容腔内壁上,所述电子阀设置在所述容置仓的进水口,所述液位监测器、所述电子阀及所述搅拌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可根据所述液位监测器反馈的容腔内活性炭浆液的液位高低,以此控制所述搅拌件的搅拌功率。
作为所述活性炭投放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容置仓的进水口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朝向所述容腔底部及所述下料器下方,且两个所述进水口之间连接有三通管。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活性炭粉末在容置仓的容腔内与水初步混合,随后在水射器抽取活性炭浆液的过程中,与水射器内的水流再次混合,能够更好的控制活性炭浆液的浓度,以及保证良好的混合效果,活性炭不溶于水,用泵投加会对泵有较大磨损,且采用水射器配合高精度转子流量计抽取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实现活性炭的投加,且水射器的抽取不受活性炭浆液内的活性炭粉末的影响,投加效果更佳,降低耗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容置仓,101-进水口,102-下水口,2-下料器,3-物料传输部件,31-料斗,32-料筒,33-螺旋杆,34-第一电机,35-振动器,4-转子流量计,5-水射器,6-流体管路,61-第一流体管,62-第二流体管,63-投加管,7-搅拌件,71-第二电机,72-轴承座,73-搅拌杆,8-控制器,9-液位监测器,10-电子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包括具有一容腔的容置仓1,设置在容置仓1上并与容腔连通的下料器2,以及与下料器2相连的物料传输部件3,物料传输部件3用于将活性炭粉末传输至下料器2内,容置仓1具有进水口101和出水口,进水口101外接待混合水源,出水口通过流体管路6依次连接设置有转子流量计4和水射器5,水射器5用于通过流体管路6抽取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进行投加。
具体的,下料器2采用螺旋传输的方式对活性炭粉末进行下料处理,容置仓1顶部具有进料口,下料器2位于容置仓1顶部,与进料口连接,物料传输部件3位于容置仓1左侧,本活性炭投放设备为湿法投放,水射器5上端连接外部水源,下端为输出口,左侧中部的端口为抽取容腔内浆液的抽取口。需要将对活性炭进行投放时,将活性炭粉末放置在物料传输部件3上,容置仓1的进水口101连接外部水源,启动物料传输部件3,物料传输部件3运作将活性炭粉末传输至下料器2内,下料器2可均速和定量的将活性炭粉末输送至容置仓1的容腔内;同时纯净水从进水口101输入容腔内,与活性炭粉末混合,混合后的活性炭浆液通过出水口,随后水射器5启动运作,高压水流从水射器5上端进入,下端喷出,因此水射器5中间的抽取口为负压状,进而经过流体管路6对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进行抽取,最后从下端喷出投放至需要处理的液体中。活性炭粉末在容腔内部与水进行初步混合,随后通过水射器5加入水二次混合,能够更好的控制活性炭浆液的浓度,以及保证良好的混合效果,通过流体管路6上的转子流量计4,测量得到流体管路6内水流的瞬时流量,进而判断水射器5抽吸容腔内活性炭浆液的速度,进而对水射器5的输入水压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活性炭粉末在容置仓1的容腔内与水初步混合,随后在水射器5抽取活性炭浆液的过程中,与水射器5内的水流再次混合,能够更好的控制活性炭浆液的浓度,以及保证良好的混合效果,活性炭不溶于水,用泵投加会对泵有较大磨损,且采用水射器5配合高精度转子流量计4抽取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实现活性炭的投加,且水射器5的抽取不受活性炭浆液内的活性炭粉末的影响,投加效果更佳,降低耗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管路6包括第一流体管61、第二流体管62和投加管63,第一流体管61一端与容置仓1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转子流量计4连接,第二流体管62两端分别与转子流量计4和水射器5连接,投加管63与水射器5的输出口连接。具体的,将投加管63的末端与需要处理的液体池连接,水射器5对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抽取,进而通过投加管63将抽取的活性浆液喷出投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传输部件3包括料斗31、料筒32、螺旋杆33和第一电机34,料筒32两端分别与料斗31和下料器2连通,料斗31用于存放活性炭粉末,第一电机34与螺旋杆33传动连接,且用于驱动螺旋杆33旋转将料斗31的活性炭粉末传输至下料器2内。具体的,第一电机34的输出轴和螺杆下端均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之间连接有皮带,第一电机34通过传动轮和皮带与螺旋杆33传动连接。料斗31和料筒32之间相连通,将活性炭粉末放置在料斗31内,料斗31内的活性炭粉末由于重力逐渐掉落至料筒32下端,第一电机34启动带动螺旋杆33旋转,螺旋杆33旋转将料筒32下端的活性炭粉末传输至料筒32上端,直至掉落至下料器2内,完成活性炭粉末的传输。由于料筒32上端口直接与下料器2连通,且只需将活性炭粉末放置在料斗31,能够避免活性炭粉末掉落至容腔内时发生粉末扬尘的现象,保证活性炭投放的良好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搅拌件7,搅拌件7设置在容置仓1上,且搅拌件7的搅拌端位于容腔内,用于对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进行搅拌。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件7包括第二电机71、轴承座72和搅拌杆73,轴承座72设置在容置仓1顶部,搅拌杆73位于容腔中,搅拌杆73一端与轴承座72转动连接,第二电机71驱动搅拌杆73旋转。具体的,在向容腔内输入活性炭粉末和纯净水的过程中,第二电机71启动带动搅拌杆73高速转动,对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进行搅拌,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传输部件3还包括振动器35,振动器35设置在料筒32外壁靠近下料器2的一侧。具体的,通过在料筒32上端的外部设置振动器35,在对料斗31内的活性炭粉末进行传输时,振动器35运转对料筒32振动或者敲打,辅助被传输至料筒32上端的活性炭粉末掉落,避免活性炭粉末滞留在料筒32上和螺旋杆33上,保证活性炭粉末的传输效果,且避免物料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8、液位监测器9和电子阀10,液位监测器9竖直设置在容腔内壁上,电子阀10设置在容置仓1的进水口101,液位监测器9、电子阀10及搅拌件7均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控制器8可根据液位监测器9反馈的容腔内活性炭浆液的液位高低,以此控制搅拌件7的搅拌功率。具体的,电子阀10用于控制容置仓1的进水,液位检测器位于容腔内左壁,控制器8设置在容置仓1外壁。在对容腔内输入活性炭粉末和纯净水的过程中,液位监测器9实时感应容腔内的水位高低并反馈至控制器8,设定液位触发值,当控制器8通过液位监测器9感应至容腔内的水位达到设定值,则控制搅拌件7运作对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进行搅拌。且感应至容腔内液位达到设定的最高值,控制器8则控制电子阀10关闭,下料器2停止下料,当搅拌件7搅拌完成时,再开启水射器5和转子流量计4,对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二次混合和投放。由于容腔内的液位越高,搅拌杆73转动的阻力越大,且当感应至容腔内的液位在持续上升,控制器8控制第二电机71的输出功率随着液位的增长而增加,液位较低时,第二电机71带动搅拌杆73低速转动,随着液位的增高,第二电机71的转速也随之增高,避免液位较低时,搅拌杆73依旧高速旋转,达到节能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仓1的进水口101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朝向容腔底部及下料器2下方,且两个进水口101之间连接有三通管。具体的,进水口101具有两个,其中一个进水口101位于容置仓1的顶部左侧,朝向容腔底部左侧,另一个进水口101位于容置仓1进料口的左侧,且朝向进料口位置的容腔内壁,具体位于下料器2的下方,两个进水口101与三通管的两个输出端连接。通过两个进水口101对容腔内部的不同方位同时输送纯净水,能够与容腔内的活性炭粉末更好的接触,进一步的提高混合效果。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8)

1.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容腔的容置仓,设置在所述容置仓上并与所述容腔连通的下料器,以及与所述下料器相连的物料传输部件,所述物料传输部件用于将活性炭粉末传输至所述下料器内,所述容置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外接待混合水源,所述出水口通过流体管路依次连接设置有转子流量计和水射器,所述水射器用于通过流体管路抽取所述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进行投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投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路包括第一流体管、第二流体管和投加管,所述第一流体管一端与所述容置仓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子流量计连接,所述第二流体管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子流量计和所述水射器连接,所述投加管与所述水射器的输出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炭投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传输部件包括料斗、料筒、螺旋杆和第一电机,所述料筒两端分别与所述料斗和所述下料器连通,所述料斗用于存放活性炭粉末,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螺旋杆传动连接,且用于驱动螺旋杆旋转将所述料斗的活性炭粉末传输至所述下料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炭投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传输部件还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料筒外壁靠近所述下料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投放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设置在所述容置仓上,且搅拌件的搅拌端位于容腔内,用于对所述容腔内的活性炭浆液进行搅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炭投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第二电机、轴承座和搅拌杆,所述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容置仓顶部,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容腔中,所述搅拌杆一端与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搅拌杆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炭投放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液位监测器和电子阀,所述液位监测器竖直设置在所述容腔内壁上,所述电子阀设置在所述容置仓的进水口,所述液位监测器、所述电子阀及所述搅拌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可根据所述液位监测器反馈的容腔内活性炭浆液的液位高低,以此控制所述搅拌件的搅拌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活性炭投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仓的进水口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朝向所述容腔底部及所述下料器下方,且两个所述进水口之间连接有三通管。
CN202321730124.6U 2023-07-01 2023-07-01 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 Active CN220520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0124.6U CN220520198U (zh) 2023-07-01 2023-07-01 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0124.6U CN220520198U (zh) 2023-07-01 2023-07-01 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0198U true CN220520198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7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30124.6U Active CN220520198U (zh) 2023-07-01 2023-07-01 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0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55625U (zh) 一种用于固体和液体混合的设备
CN202271282U (zh) 混浆浓度可调的磨料水射流清洗和除锈设备
CN220520198U (zh) 一种活性炭投放设备
CN102059069A (zh) 固/液分散混合系统
CN116424876A (zh) 封闭式物料添加装置
CN205774189U (zh) 乳化炸药安全生产系统
CN202778326U (zh) 卧式双向螺带混合器
CN212387319U (zh) 一种装煤列车用落煤料斗自动调节给煤量装置
CN109173815A (zh) 一种用于固体和液体混合的设备及其方法
CN207680696U (zh) 一种外墙漆涂料设备废弃处理装置
CN208747978U (zh) 一种多肽合成仪
CN215782894U (zh) 一种新型制浆设备
CN214863575U (zh) 一种降低氧化铁红加工生产能耗装置
CN213502993U (zh) 一种添加剂计量输送系统
CN208878363U (zh) 活性碳粉末自动加料装置与系统
CN209576630U (zh) 一种反应釜上料系统
CN215233512U (zh) 一种智能一体化加药装置
CN113181817A (zh) 一种可切换供料指向的混合设备
CN112108072A (zh) 锂电池浆料搅拌用出料控制装置及出料控制方法
CN207076428U (zh) 一种混合机用切向真空上料装置
CN207737979U (zh) 一种污泥进料机构
CN207722797U (zh) 一种脱氧剂生产装置
CN209307261U (zh) 一种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生产用的脱色装置
CN214717336U (zh) 一种二联磨浆装置
CN213528528U (zh) 锂电池浆料搅拌用出料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