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0003U - 一种伸缩支撑梁及内爬塔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伸缩支撑梁及内爬塔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0003U
CN220520003U CN202321897641.2U CN202321897641U CN220520003U CN 220520003 U CN220520003 U CN 220520003U CN 202321897641 U CN202321897641 U CN 202321897641U CN 220520003 U CN220520003 U CN 220520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support beam
tower crane
fixed part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76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涛
成桃园
林耿亮
凌瑞东
肖太喜
张梦洋
李春余
李宗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23218976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0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0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0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伸缩支撑梁及内爬塔吊,伸缩支撑梁包括固定部、伸缩部,伸缩部设置于固定部的两端,伸缩部延伸出固定部的长度能够调整,伸缩部与固定部之间设置有驱动部。本申请中,在塔吊本体提升高度后,将伸缩支撑梁与塔吊本体的提升机构连接,固定部两端的伸缩部向固定部中心的方向收缩,使伸缩支撑梁的整体长度由大于核心筒内跨度缩小至小于核心筒内跨度,伸缩支撑梁脱离剪力墙上的孔洞;在提升机构的作用下,伸缩支撑梁的高度提升至目标高度,固定部两端的伸缩部向固定部外侧扩展,使伸缩部插入目标高度剪力墙上的孔洞;简化伸缩支撑梁的拆除、安装过程,伸缩支撑梁自身能够始终保持近似水平,受力均匀,不易卡在核心筒墙体上。

Description

一种伸缩支撑梁及内爬塔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塔吊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伸缩支撑梁及内爬塔吊。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中,核心筒由于特殊施工条件,一般均采用内爬式塔吊基础,即在剪力墙上开洞,在塔吊底部和中间放置两道支撑钢梁。通过标准节上的卷扬机将钢梁往上调运。
目前,调运钢梁的过程中,由于钢梁长度大于核心筒内跨度,底部钢梁拆除要先抬起一侧钢梁往外拉,从洞口拉出来后,工人绑定另一端吊装端,拆除过程时间较长,且存在安全隐患;每次导梁过程要将钢梁一高一低斜拉上移,钢丝绳由两端平均受力变成一端主要受力,进一步提升安全隐患,且钢梁两端极易卡在核心筒墙体上,为提升工作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一种伸缩支撑梁及内爬塔吊,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伸缩支撑梁,伸缩支撑梁包括固定部、伸缩部,所述伸缩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两端,所述伸缩部延伸出所述固定部的长度能够调整,以插入或脱离剪力墙上的孔洞,所述伸缩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伸缩部运动。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包括缸体、活塞杆,所述缸体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端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伸缩部连接。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缸体采用液压缸。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中空,所述伸缩部插入所述固定部的两端,以使所述伸缩部与所述固定部形成滑动连接。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缸体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缸体与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
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伸缩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伸缩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缸体、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活塞杆、所述伸缩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通过焊接连接。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采用三角支撑结构,所述三角支撑结构的相邻两边分别与所述缸体、所述固定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采用三角支撑结构,所述三角支撑结构的相邻两边分别与所述活塞杆、所述伸缩部连接。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用于连接提升机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爬塔吊,内爬塔吊包括上述的伸缩支撑梁。
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爬塔吊还包括塔吊本体,所述塔吊本体的标准节设置有卷扬机、吊绳,所述卷扬机通过所述吊绳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梁。
本申请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中,在塔吊本体提升高度后,将伸缩支撑梁与塔吊本体的提升机构连接,固定部两端的伸缩部向固定部中心的方向收缩,使伸缩支撑梁的整体长度由大于核心筒内跨度缩小至小于核心筒内跨度,伸缩支撑梁脱离剪力墙上的孔洞,处于自由状态;在提升机构的作用下,伸缩支撑梁的高度提升至目标高度,固定部两端的伸缩部向固定部外侧扩展,使伸缩部插入目标高度剪力墙上的孔洞;简化伸缩支撑梁的拆除、安装过程,在伸缩支撑梁的提升过程中,伸缩支撑梁自身能够保持水平,受力均匀,不易卡在核心筒墙体上,保证安全。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伸缩支撑梁的主视图;
图2是本申请伸缩支撑梁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伸缩支撑梁应用于内爬塔吊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内爬塔吊使用过程中第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内爬塔吊使用过程中第二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内爬塔吊使用过程中第三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内爬塔吊使用过程中第四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内爬塔吊使用过程中第五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内爬塔吊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伸缩支撑梁100;固定部101;吊环102;
剪力墙201;伸缩部202;缸体203;活塞杆204;第一连接结构205;第二连接结构206;
塔吊本体301;卷扬机302;吊绳303。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结合图1至图9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是用于区分特征名称,而非具有特殊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伸缩支撑梁,伸缩支撑梁100包括固定部101、伸缩部202。
固定部101与伸缩部202活动连接,以活动连接的方式增大或减小伸缩支撑梁100的长度。伸缩支撑梁100在伸展情况下,长度大于核心筒内跨度,由于两侧剪力墙201上设置相互对应的孔洞,伸缩支撑梁100的两端能够插入孔洞中,从而使伸缩支撑梁100的竖直位置稳定,当伸缩支撑梁100与塔吊本体301连接时,起到提升塔吊本体301稳定性的作用;伸缩支撑梁100在收缩情况下,长度小于核心筒内跨度,此时,伸缩支撑梁100的两端脱离剪力墙201上的孔洞,伸缩支撑梁100的竖直方向定位解除,处于自由状态,此时,能够通过提升机构调整伸缩支撑梁100的高度。
进一步地,当伸缩支撑梁100到达目标高度时,由于剪力墙201在目标高度也设置有孔洞,伸缩支撑梁100再次进行伸展,以使伸缩支撑梁100的两端插入孔洞中,完成一个提升周期。
如图1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固定部101处于伸缩支撑梁100的中部,作为伸缩支撑梁100的主要支撑部分,且固定部101的长度固定。其中,固定部101的长度小于核心筒内跨度,便于伸缩支撑梁100在收缩情况下,整体长度也能够小于核心筒内跨度。
在一些示例中,伸缩支撑梁100的外壁上设置有吊环102,吊环102能够与提升机构连接,提升机构施加的牵引力通过吊环102传递至伸缩支撑梁100,在伸缩支撑梁100处于收缩的情况下,为伸缩支撑梁100提供高度变化的动力。
进一步地,由于伸缩部202能够相对于固定部101发生运动,为保证吊环102的位置固定,吊环102设置于固定部101的外壁上,避免吊环102的位置变化影响伸缩支撑梁100与提升机构的连接。
伸缩部202设置两个,两个伸缩部202分别设置于固定部101的两端,并向固定部101的外侧延伸,即伸缩部202延伸了固定部101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伸缩部202能够相对于固定部101进行长度方向的运动,从而调整伸缩部202延伸出固定部101的长度,此时,伸缩支撑梁100的整体长度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由于伸缩部202处于伸缩支撑梁100的两端,采用伸缩部202插入剪力墙201上孔洞的方式,进行伸缩支撑梁100的竖直方向定位。其中,伸缩部202向固定部101中部的方向运动时,伸缩支撑梁100的长度能够缩小至小于核心筒内跨度,此时,伸缩部202逐渐脱离剪力墙201上的孔洞,使伸缩支撑梁100处于自由状态。
具体地,伸缩部202与固定部101之间设置有驱动部,驱动部能够驱动伸缩部202相对于固定部101进行运动,从而改变伸缩支撑梁100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当伸缩支撑梁100需要进行竖直方向定位时,驱动部驱动伸缩部202向靠近剪力墙201的方向运动;当伸缩支撑梁100需要以自由状态调整高度时,驱动部驱动伸缩部202向远离剪力墙201的方向运动。
如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驱动部包括缸体203、活塞杆204,活塞杆204的第一端处于缸体203内部,活塞杆204的第二端处于缸体203外部,活塞杆204能够相对于缸体203发生运动,从而改变活塞杆204的第二端延伸出缸体203的长度。
其中,缸体203设置于固定部101的端部,且活塞杆204的第二端与伸缩部202连接,活塞杆204相对于缸体203进行运动,能够驱动伸缩部202相对于固定部101进行运动,从而改变伸缩部202延伸出固定部101的长度,即缸体203与活塞杆204能够驱动伸缩支撑梁100的长度发生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部需要在伸缩支撑梁100的两端驱动伸缩部202进行运动,则驱动部设置两组,分别位于伸缩支撑梁100的两端。为保证伸缩部202的运动稳定性,每组驱动部设置若干缸体203、若干活塞杆204。具体地,每组驱动部设置两个缸体203、两个活塞杆204。
在一些示例中,为保证缸体203与固定部10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缸体203与固定部10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205,缸体203、固定部101均与第一连接结构205连接,以使缸体203与固定部101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为保证活塞杆204与伸缩部20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活塞杆204与伸缩部20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206,活塞杆204、伸缩部202均与第二连接结构206连接,以使活塞杆204与伸缩部202相互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为避免缸体203、固定部101脱离第一连接结构205,第一连接结构205一方面与缸体203通过焊接连接,另一方面,第一连接结构205与固定部101通过焊接连接。
同理,为避免活塞杆204、伸缩部202脱离第二连接结构206,保证连接稳定性,第二连接结构206一方面与活塞杆204通过焊接连接,另一方面,第二连接结构206与伸缩部202通过焊接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结构205采用三角支撑结构,三角支撑结构连接于固定部101的侧壁上,且三角支撑结构与缸体203的底部连接。由于固定部101的侧壁与缸体203的底部成角约为90°,三角支撑结构大致形成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焊接于固定部101的侧壁与缸体203的底部。
其中,每个缸体203对应多个三角支撑结构,各三角支撑结构并列设置,且相邻三角支撑结构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以提升接触面积的方式保证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结构206也采用三角支撑结构,三角支撑结构连接于伸缩部202的侧壁上,且三角支撑结构与活塞杆204的第二端连接。由于伸缩部202的侧壁与活塞杆204的第二端端面成角约为90°,三角支撑结构大致形成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焊接于伸缩部202的侧壁与活塞杆204的第二端端面。
其中,每个活塞杆204对应多个三角支撑结构,各三角支撑结构并列设置,且相邻三角支撑结构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以提升接触面积的方式保证连接稳定性。
具体地,由于活塞杆204的第二端的端面尺寸有限,当多个三角支撑结构形成的整体宽度大于活塞杆204的第二端尺寸时,第二连接结构206还包括第二衔接结构,各三角支撑结构均与第二衔接结构连接,且第二衔接结构连接于活塞杆204的第二端,使各三角支撑结构通过第二衔接结构与活塞杆204间接连接。
由于缸体203的底部尺寸有限,当多个三角支撑结构形成的整体宽度大于缸体203的底部尺寸时,第一连接结构205还包括第一衔接结构,各三角支撑结构均与第一衔接结构连接,且第一衔接结构连接于缸体203的底部,使各三角支撑结构通过第一衔接结构与缸体203间接连接。
如图3所示,为提升内爬塔吊的稳定性,伸缩支撑梁100成对设置,每一对中的两个伸缩支撑梁100分别处于内爬塔吊的相对两侧。两个伸缩支撑梁100的长度根据所处位置的核心筒内跨度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缸体203采用液压缸。可以理解的是,根据不同需求,缸体203可以设置于固定部101的内部,也可以设置于固定部101的外部。
如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固定部101与伸缩部202滑动连接,固定部101中空,两个伸缩部202从固定部101的两端插入固定部101,伸缩部202插入固定部101的长度越大,伸缩部202延伸出固定部101的长度越小,从而调整伸缩支撑梁100的长度。或者,伸缩部202中空,固定部101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伸缩部202中,从而调整伸缩支撑梁100的长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爬塔吊,内爬塔吊包括伸缩支撑梁100、塔吊本体301。如图9所示,为便于调整伸缩支撑梁100的高度,塔吊本体301的标准节设置有卷扬机302,卷扬机302能够缠绕吊绳303,吊绳303连接伸缩支撑梁100的吊环102,卷扬机302通过吊绳303将牵引力施加于伸缩支撑梁100,从而将伸缩支撑梁100调整至目标高度。
具体地,为进一步提升塔吊本体301的结构稳定性,内爬塔吊设置三个存在高度差的伸缩支撑梁100,三个伸缩支撑梁100在塔吊本体301的不同位置提供支撑。
在塔吊的内爬过程中,如图4所示,在第一阶段,三个伸缩支撑梁100在不同的高度为塔吊本体301提供支撑,且塔吊本体301的底部与最下方的伸缩支撑梁100齐平。
如图5所示,在第二阶段,塔吊本体301在核心筒内部通过内爬提升高度,此时,塔吊本体301脱离最下方的伸缩支撑梁100。
如图6所示,在第三阶段,将吊绳303与伸缩支撑梁100上的吊环102连接,伸缩支撑梁100的伸缩部202向固定部101的方向移动,使伸缩支撑梁100的长度减小至小于核心筒内跨度,伸缩支撑梁100仅依靠吊绳303支撑,处于自由状态。在吊绳303的作用下,伸缩支撑梁100处于塔吊本体301的范围外,避免提升过程发生干涉。
如图7所示,在第四阶段,塔吊本体301标准节上的卷扬机302启动,不断卷绕吊绳303,从而提升最下方伸缩支撑梁100至目标高度。最下方伸缩支撑梁100在提升过程中,越过上方的两个伸缩支撑梁100。
如图8所示,在第五阶段,收缩的伸缩支撑梁100在驱动部的作用下提升长度,直至伸缩部202插入目标高度剪力墙201上的孔洞,完成一个提升循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伸缩支撑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
伸缩部,所述伸缩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两端,所述伸缩部延伸出所述固定部的长度能够调整,以插入或脱离剪力墙上的孔洞,所述伸缩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伸缩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支撑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包括缸体、活塞杆,所述缸体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端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伸缩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支撑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采用液压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支撑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中空,所述伸缩部插入所述固定部的两端,以使所述伸缩部与所述固定部形成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支撑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缸体与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
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伸缩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伸缩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伸缩支撑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活塞杆、所述伸缩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通过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伸缩支撑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采用三角支撑结构,所述三角支撑结构的相邻两边分别与所述缸体、所述固定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采用三角支撑结构,所述三角支撑结构的相邻两边分别与所述活塞杆、所述伸缩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支撑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用于连接提升机构。
9.一种内爬塔吊,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伸缩支撑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爬塔吊,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爬塔吊还包括塔吊本体,所述塔吊本体的标准节设置有卷扬机、吊绳,所述卷扬机通过所述吊绳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梁。
CN202321897641.2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伸缩支撑梁及内爬塔吊 Active CN220520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7641.2U CN220520003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伸缩支撑梁及内爬塔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7641.2U CN220520003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伸缩支撑梁及内爬塔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0003U true CN220520003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2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7641.2U Active CN220520003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伸缩支撑梁及内爬塔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0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34108A1 (en) Method of raising a crane boom
JP4838284B2 (ja) タワークレーン
CA2849027A1 (en) Tower er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20520003U (zh) 一种伸缩支撑梁及内爬塔吊
CN214196178U (zh) 一种施工平台
KR200245018Y1 (ko) 사다리차 다단붐대의 신축장치
CN209853607U (zh) 钢丝绳顶升的单杠插销伸缩臂架
CN217535243U (zh) 自爬升起重机
CN111453630A (zh) 桥面吊机及其使用方法
JP6165504B2 (ja) ジャッキ装置
CN212246014U (zh) 伸缩式主臂桅杆和起重机
CN220432131U (zh) 一种折叠式塔吊大臂施工装置
CN221093444U (zh) 一种桥梁施工的吊装设备
CN117985600B (zh) 一种基于桥梁加固维护用钢板起吊装置
CN220365276U (zh) 一种采光井内墙的施工结构
CN216687081U (zh) 一种可实现起重机吊重空中水平移动、扭转及防摇的装置
CN212503714U (zh) 一种带有附着机构的臂架可伸缩塔机
CN215160476U (zh) 一种海上油田钢丝作业防喷系统简易吊机
CN220851268U (zh) 排水管道巡检机器人辅助过孔装置
CN21380652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外爬架拆除设备
CN220182602U (zh) 一种吊装结构
CN220909287U (zh) 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
CN211644431U (zh) 履带式起重机
CN215798062U (zh) 一种简易可旋转高空施工塔吊
CN216839609U (zh) 一种phc斜桩纠偏桩尖及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