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7998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7998U
CN220517998U CN202321911219.8U CN202321911219U CN220517998U CN 220517998 U CN220517998 U CN 220517998U CN 202321911219 U CN202321911219 U CN 202321911219U CN 220517998 U CN220517998 U CN 220517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hell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cover structur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112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奕
马海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eda Kia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ueda Ki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ueda Kia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ueda Ki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112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7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7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7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包括内壳,内壳的顶部内侧转动连接有主转杆,主转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盖板,内壳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伸缩罩,伸缩罩的另一侧与盖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内壳的底部内侧滑动连接有底座,底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齿条,内壳的底部两侧转动连接有副转杆,两根副转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动齿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主转杆能够带动连接环进行转动,使得连接环能够将盖板进行转动开启,同时还通过设置的伸缩罩跟随盖板开启的展开,使得伸缩罩能够对内壳与盖板的顶部位置以及两侧的位置起到防护和防水的修购,继而提高了整体防护盖的防护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是用于对充电桩接头与汽车的充电接口处的挡板。目前防护盖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共识的缺陷:
在传统的防护盖对充电口位置进行防护操作时,由于汽车的充电口需要与充电桩的接头进行连接,便需要更有效的保证充电口接口位置的防水效果,而传统的通过向上开启,并无法更有效的对充电接口位置进行防水和防护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通过向上开启,并无法更有效的对充电接口位置进行防水和防护的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包括内壳,所述内壳的顶部内侧转动连接有主转杆,所述主转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内壳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伸缩罩,所述伸缩罩的另一侧与盖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内壳的底部内侧滑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齿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内壳的底部两侧转动连接有副转杆,两根所述副转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动齿轮,所述连动齿轮的外侧与齿条的顶部齿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转动连接有外板,所述外板的顶部内侧滑动连接有内板,所述内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主转杆的两端和副转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套设有皮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内壳的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主转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过渡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汽车中控开关与内接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主转杆能够带动连接环进行转动,使得连接环能够将盖板进行转动开启,同时还通过设置的伸缩罩跟随盖板开启的展开,使得伸缩罩能够对内壳与盖板的顶部位置以及两侧的位置起到防护和防水的修购,继而提高了整体防护盖的防护性能。
2)通过设置的底座跟随主转杆的转动向外移动,使得外板和内板之间在进行相互滑动后,便能够通过设置的主动杆和转动环,使得两个内板通过弹簧进行支撑的部分能够从底座的内部向上移动,从而能够通过内板的作用对充电接口的接头部分起到支撑的作用,继而提高了整体防护盖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转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壳;2、主转杆;3、连接环;4、盖板;5、伸缩罩;6、底座;7、齿条;8、副转杆;9、连动齿轮;10、外板;11、内板;12、主动杆;13、转动环;14、弹簧;15、转轮;16、皮带;17、电机;18、过渡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包括内壳1,内壳1的顶部内侧转动连接有主转杆2,主转杆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环3,连接环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盖板4,内壳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伸缩罩5,伸缩罩5的另一侧与盖板4的内侧固定连接,内壳1的底部内侧滑动连接有底座6,底座6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齿条7。
具体使用时,在将该内壳1安装在汽车的充电口位置进行使用时,便能够通过主转杆2带动连接环3在内壳1内部的转动,使得连接环3能够带动盖板4向内壳1的外部进行移动,在盖板4进行转动的同时,便能够通过盖板4带动伸缩罩5的展开,使得伸缩罩5能够对盖板4的顶部以及两侧位置起到防护的作用,继而提高了汽车在进行充电过程中对接口的位置起到防水防护的作用。
优选的,内壳1的底部两侧转动连接有副转杆8,两根副转杆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动齿轮9,连动齿轮9的外侧与齿条7的顶部齿合连接。
具体使用时,在通过主转杆2将盖板4向外转动时,副转杆8跟随主转杆2进行同步转动,此时便能够通过连动齿轮9与齿条7之间的作用,使得齿条7能够带动底座6同时向外滑动。
优选的,底座6的顶部两侧转动连接有外板10,外板10的顶部内侧滑动连接有内板11,内板1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主动杆12,主动杆12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3,转动环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簧14,弹簧14的底端与底座6的顶部固定连接。
具体使用时,在底座6向外滑动的时,便能够通过弹簧14对转动环13的作用,使得外板10移动至内壳1外部后,能够通过两个内板11通过主动杆12的作用进行转动,以及内板11在外板10内侧的滑动,使得内板11能够转动支撑,从而能够通过内板11对接口插入位置的充电接头进行支撑作用。
优选的,主转杆2的两端和副转杆8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轮15,转轮15的外侧套设有皮带16。
具体使用时,当需要副转杆8跟随主转杆2进行同步转动时,便能够通过转轮15和皮带16的作用,使得主转杆2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两个副转杆8进行同步转动。
优选的,内壳1的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端和主转杆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过渡齿轮18。
具体使用时,当需要主转杆2进行转动时,便可通过过渡齿轮18的作用,使得电机17能够带动主转杆2进行转动。
优选的,电机17通过汽车中控开关与内接电源电性连接。
具体使用时,通过开关面板上的设置的设备开关便于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进行操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包括内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的顶部内侧转动连接有主转杆(2),所述主转杆(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盖板(4),所述内壳(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伸缩罩(5),所述伸缩罩(5)的另一侧与盖板(4)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内壳(1)的底部内侧滑动连接有底座(6),所述底座(6)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齿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的底部两侧转动连接有副转杆(8),两根所述副转杆(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动齿轮(9),所述连动齿轮(9)的外侧与齿条(7)的顶部齿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顶部两侧转动连接有外板(10),所述外板(10)的顶部内侧滑动连接有内板(11),所述内板(1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主动杆(12),所述主动杆(12)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3),所述转动环(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底端与底座(6)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杆(2)的两端和副转杆(8)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轮(15),所述转轮(15)的外侧套设有皮带(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的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和主转杆(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过渡齿轮(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7)通过汽车中控开关与内接电源电性连接。
CN202321911219.8U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 Active CN220517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1219.8U CN220517998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1219.8U CN220517998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7998U true CN220517998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8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11219.8U Active CN220517998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7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4495A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汽车双口充装置
CN207241480U (zh) 一种带充气功能的可隐藏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0883203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
CN22051799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防护盖结构
CN108808327B (zh) 一种防进水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CN109808474A (zh) 一种全自动遥控车衣
CN108891281A (zh) 一种多功能的储能充电桩
CN102452306B (zh) 汽车车载隐形全自动遥控伸缩车罩装置
CN108583324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存放充电装置
CN108189686A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新能源充电柱
CN213534461U (zh) 一种具有密封机构的充电枪
CN10860888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209700362U (zh) 一种汽车用自动防护装置
CN211455445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变压器防护箱
CN211969185U (zh) 一种车载可开合遮阳式太阳能充电装置
CN211493821U (zh) 一种带有可自动闭合环保盖的自卸车厢
CN110614617B (zh) 一种汽车电机控制器的辅助维修装置
CN208616062U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汽车双口充装置
CN112505369A (zh) 一种集手机支架的柔性屏电力仪表盘
CN216184421U (zh) 一种安装于汽车车顶的便携式全自动遮阳伞
CN219980449U (zh) 一种车载防水充电器
CN216993920U (zh) 一种安全型社区电动车充电装置
CN220639579U (zh) 一种充电口防堵塞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9776136U (zh) 一种电动吉普车
CN215048634U (zh) 一种阻燃防爆撬装汽车燃油加油加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