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4777U - 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4777U
CN220514777U CN202321931085.6U CN202321931085U CN220514777U CN 220514777 U CN220514777 U CN 220514777U CN 202321931085 U CN202321931085 U CN 202321931085U CN 220514777 U CN220514777 U CN 220514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rack
circuit board
wast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10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国春
施兴龙
舒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310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4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4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4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轨道线从右端到左端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测试机构、废品空盘容置机构、下料机构,上料机构上具有朝右设置的右接驳口和前后设置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可平移地安装有第一横向接驳模块;测试机构包括设于轨道线前后两侧的多个测试机台以及横跨于所述轨道线上方的多个取放料机械手;废品空盘容置机构包括废品空盘料仓以及横跨于所述轨道线上方的废品空盘搬运模块;下料机构上具有朝左设置的左接驳口和前后设置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上可平移地安装有第二横向接驳模块。本方案具有“在线”和“离线”两个模式,提高了检测效率,能适用于更多线路板产品的检测。

Description

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SMT行业中对线路板成型后的功能测试的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特别适合于组合线路板中每片单板的识别检测。
背景技术
印制线路板(PCB板)是提供电子零件安装的主要支撑物体,它将电子零组件连接在一起,使其发挥整体功能,是所有电子产品不可缺少的基本构成部分。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印制线路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上各类型的产品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检测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组合线路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板焊接组合使用,对于检测和维修往往需要根据其中一片单板的好坏来检测和确认另外一片单板的好坏。
传统的做法是,将一个合格的单板当做参考板,用导线来逐个焊接和连线一批待测试的单板进行检测。由于导线与焊接盘的连接比较脆弱,每次检测完一个单板之后,就要将该单板拆下再焊接进行另外一个单板的检测,这样焊盘容易脱落,造成单板的报废。而且组合线路板的每个单板上都有多个焊点,其过程需要人工操作,比较费时和费力。
也有厂商设计出自动化FT(Final Test)测试设备,即使用带有测试针脚的测试治具进行测试的自动化FT测试设备,这种设备的应用还是存在有缺陷:比如模式单一,要么是只能满足流水线生产配套使用,或者要么是只能作为单机作业测试用;又比如适用性差,只能适合单一种类的线路板或者适用的种类很少,又或者是每次进行调节以适应其他规格线路板时需要手动输入参数,效率低;还比如效率比较低,一般一台测试治具或两台测试治具配备一名人力。
有鉴于此,如何解决现有组合线路板在测试时出现的模式单一、适用性差、效率低等问题,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组合线路板在测试时出现的模式单一、适用性差、效率低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所述识别检测设备包括从右到左布置的两条轨道线,所述轨道线从右端到左端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测试机构、废品空盘容置机构、下料机构;其中,
所述轨道线为前后宽度可调的皮带线,所述轨道线上设置有皮带输送驱动电机、输送皮带、宽度调节电机以及调节丝杆;
所述上料机构上具有朝右设置的右接驳口和前后设置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可平移地安装有第一横向接驳模块,在第一横向接驳模块的移动路径上设置有料盘视觉检测相机;
所述测试机构包括设于轨道线前后两侧的多个测试机台以及横跨于所述轨道线上方的多个取放料机械手,所述取放料机械手的末端连接有用于抓取线路板及料盘的抓取模块;
所述废品空盘容置机构包括废品空盘料仓以及横跨于所述轨道线上方的废品空盘搬运模块,所述废品空盘料仓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轨道线前后两侧,所述废品空盘料仓上具有第一可调框架、第一调节手柄、第二可调框架、第二调节手柄,所述第一调节手柄用于调节第一可调框架的前后宽度,所述第二调节手柄用于调节第二可调框架的前后宽度;
所述下料机构上具有朝左设置的左接驳口和前后设置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上可平移地安装有第二横向接驳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针对现有组合线路板在测试时出现的模式单一、适用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有针对性得创新设计了包含有两条轨道线、从右端到左端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测试机构、废品空盘容置机构、下料机构的一种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在该识别检测设备中,可以有“在线”和“离线”两个模式对线路板进行识别检测;在“在线”模式中,流水线以“从右到左”的流线方式输送线路板完美接驳SMT贴装线,流水线上多个机械手和多个测试机台,满足流水线上多个线路板的同时在线测试模式,提高了检测效率;在“离线”模式中,线路板从“从右到左”的流线方式更改为从“单侧”进板的方式,且测试介绍后在同一侧出板,满足该识别检测设备的离线单机作业模式。以上设计,使得识别检测设备进一步了双模式,适用性更广。且在设计该识别检测设备时,也考虑到有不同尺寸规格的线路板需要检测,因此将轨道线、废品空盘料仓等都设计成宽度可调的结构,可以由料盘视觉检测相机检测识别出料盘的宽度,以及时对轨道线、废品空盘料仓等处的宽度进行调整,以此来适应各种尺寸的线路板,能适用于更多线路板产品的检测。
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识别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安装上料机构、测试机构、废品空盘料仓、下料机构的机架,机架上在每个所述测试机台的上方设置有FFU净化器,由此来对测试机构及整台设备内部进行空气净化,避免灰尘、粉尘滞留,从而避免污染线路板、污染测试机台,以来提高产品平整、提高检测精度。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除静电的离子风棒,所述离子风棒位于所述测试机台的一侧,以此来去除线路板在运输过程中及识别检测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一些静电,避免测试机构的测试针头检测不准确。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测试机台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载板、运动模块、上固定板、上针块、升降模块,所述运动模块于载板配合连接并由运动模块带动所述载板在前后、左右方向位移,所述上固定板位于所述载板的上方,在上固定板的下表面通过升降模块连接所述上针块,所述上针块上设置有向下布置的测试针头,由所述升降模块带动所述上针块沿上下位移,使用此种结构的测试机台,契合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的使用,也契合对于取放料机械手的配合使用。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升降模块包括设于上固定板上表面的升降气缸,以此来使上针块被准确、快速得进行下降后的检测。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取放料机械手为四轴机械手,所述抓取模块包括可拆卸替换地安装于所述取放料机械手执行末端的真空吸盘,以此来完成多个测试机台中的线路板的移载,效率高、精度高。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横向接驳模块和第二横向接驳模块均包含横向接驳支架及配合安装在横向接驳支架上的前后横移丝杆驱动模组、接驳皮带、接驳驱动电机、接驳宽度调节驱动电机及料盘中转位,由所述前后横移丝杆驱动模组带动所述横向接驳支架在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上平移,由接驳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接驳皮带转动,由所述接驳宽度调节驱动电机调节所述横向接驳支架的宽度,所述料盘中转位安装于所述接驳皮带上并由接驳皮带带动沿左右方向位移,由此设计来使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除了能够很好地与SMT贴装线接驳外,还能使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也更好地适用于单侧进板、出板使用,同时也是能够适用于各种尺寸、规格的线路板产品。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废品空盘搬运模块包括位于所述轨道线两侧的龙门架及安装在所述龙门架上的搬运运动组件和搬运吸嘴,所述搬运运动组件带动所述搬运吸嘴沿左右、前后及上下平移运动以及饶上下方向的旋转运动,所述搬运吸嘴包括废品吸嘴和空盘吸嘴,以此来对废品、空盘进行快速、准确的搬运,不阻碍轨道线的运行。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识别检测设备在所述废品空盘容置机构的朝外一侧设置有可选择性开启的柜门,用于废品及空盘的取出。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轨道线两侧各设有两个所述测试机台,在所述轨道线上设有两个所述取放料机械手;在所述轨道线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废品空盘料仓,这种布局,在能够满足常规的组合线路板的单板检测需求的同时,占用空间场地较小,布局科学合理。
由于上述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方案中,针对现有组合线路板在测试时出现的模式单一、适用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有针对性得创新设计了包含有两条轨道线、从右端到左端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测试机构、废品空盘容置机构、下料机构的一种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在该识别检测设备中,可以有“在线”和“离线”两个模式对线路板进行识别检测;在“在线”模式中,轨道线以“从右到左”的流线方式输送线路板完美接驳SMT贴装线,轨道线上多个机械手和多个测试机台,满足轨道线上多个线路板的同时在线测试模式,提高了检测效率;在“离线”模式中,线路板从“从右到左”的流线方式更改为从“单侧”进板的方式,且测试介绍后在同一侧出板,满足该识别检测设备的离线单机作业模式。以上设计,使得识别检测设备进一步了双模式,适用性更广。
2、本方案中,在设计该识别检测设备时,也考虑到有不同尺寸规格的线路板需要检测,因此将轨道线、废品空盘料仓等都设计成宽度可调的结构,可以由料盘视觉检测相机检测识别出料盘的宽度,以及时对轨道线、废品空盘料仓等处的宽度进行调整,以此来适应各种尺寸的线路板,能适用于更多线路板产品的检测。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去除遮蔽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料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横向接驳模块和第一横向接驳模块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轨道线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机构去掉一部分遮挡后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机台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取放料机械手和抓取模块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于轨道线单侧的测试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废品空盘容置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废品空盘容置机构去掉一部分遮挡后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废品空盘搬运模块的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废品空盘料仓的示意图。
以上附图各部位表示如下:
1、轨道线;11、皮带输送驱动电机;12、输送皮带;13、宽度调节电机;14、调节丝杆;
2、上料机构;21、右接驳口;22、第一轨道;23、第一横向接驳模块;
3、测试机构;
31、测试机台;311、工作台;312、载板;313、运动模块;314、上固定板;315、上针块;316、升降模块;3161、升降气缸;317、直线轴承;
32、取放料机械手;33、抓取模块;331、真空吸盘;
4、废品空盘容置机构;
41、废品空盘料仓;411、第一可调框架;412、第一调节手柄;413、第二可调框架;414、第二调节手柄;
42、废品空盘搬运模块;421、龙门架;422、搬运运动组件;423、搬运吸嘴;4231、废品吸嘴;4232、空盘吸嘴;
5、下料机构;51、左接驳口;52、第二轨道;53、第二横向接驳模块;
6、FFU净化器;
7、离子风棒;
8、柜门;
91、横向接驳支架;92、前后横移丝杆驱动模组;93、接驳皮带;94、接驳驱动电机;95、接驳宽度调节驱动电机;96、料盘中转位。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案,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或“定位”,均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前”、“后”、“上”、“下”、“左”、“右”等,均为方向性用词,在本案中仅为说明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保护方案及实际实施时的具体方向。
参见附图1至附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所述识别检测设备包括从右到左布置的两条轨道线1,所述轨道线1从右端到左端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2、测试机构3、废品空盘容置机构4、下料机构5;其中,
所述轨道线1为前后宽度可调的皮带线,所述轨道线1上设置有皮带输送驱动电机11、输送皮带12、宽度调节电机13以及调节丝杆14;
所述上料机构2上具有朝右设置的右接驳口21和前后设置的第一轨道22,所述第一轨道22上可平移地安装有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在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的移动路径上设置有料盘视觉检测相机;
所述测试机构3包括设于轨道线1前后两侧的多个测试机台31以及横跨于所述轨道线1上方的多个取放料机械手32,所述取放料机械手32的末端连接有用于抓取线路板及料盘的抓取模块33;
所述废品空盘容置机构4包括废品空盘料仓41以及横跨于所述轨道线1上方的废品空盘搬运模块42,所述废品空盘料仓41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轨道线1前后两侧,所述废品空盘料仓41上具有第一可调框架411、第一调节手柄412、第二可调框架413、第二调节手柄414,所述第一调节手柄412用于调节第一可调框架411的前后宽度,所述第二调节手柄414用于调节第二可调框架413的前后宽度;
所述下料机构5上具有朝左设置的左接驳口51和前后设置的第二轨道52,所述第二轨道52上可平移地安装有第二横向接驳模块。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针对现有组合线路板在测试时出现的模式单一、适用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有针对性得创新设计了包含有两条轨道线1、从右端到左端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2、测试机构3、废品空盘容置机构4、下料机构5的一种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在该识别检测设备中,可以有“在线”和“离线”两个模式对线路板进行识别检测;在“在线”模式中,轨道线1以“从右到左”的流线方式输送线路板完美接驳SMT贴装线,轨道线1上多个机械手和多个测试机台31,满足轨道线1上多个线路板的同时在线测试模式,提高了检测效率;在“离线”模式中,线路板从“从右到左”的流线方式更改为从“单侧”进板的方式,且测试介绍后在同一侧出板,满足该识别检测设备的离线单机作业模式。以上设计,使得识别检测设备进一步了双模式,适用性更广。且在设计该识别检测设备时,也考虑到有不同尺寸规格的线路板需要检测,因此将轨道线1、废品空盘料仓41等都设计成宽度可调的结构,可以料盘视觉检测相机检测识别出料盘的宽度,以及时对轨道线1、废品空盘料仓41等处的宽度进行调整,以此来适应各种尺寸的线路板,能适用于更多线路板产品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实施后,对于该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的“在线”模式和“离线”模式这两种使用模式各自进行介绍。
“在线”模式下该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的使用步骤参考如下:
1、SMT贴装线上一个工站完成相应工序的装载有线路板的料盘从右到左经流频流转至上料机构2的右接驳口21,进入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由料盘视觉检测相机检测识别出料盘的宽度,以及时对轨道线1、废品空盘料仓41等处的宽度进行调整。
2、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将装载有线路板的料盘输送至轨道线1,以让料盘进入测试机构3。
3、测试机构3上的取放料机械手32带动抓取模块33,使抓取模块33去抓取料盘上的线路板进入测试机台31进行FT测试。
4、根据测试结果将线路板分为OK品、NG品,由取放料机械手32带动抓取模块33将OK品、NG品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料盘中。
5、装载有OK品的料盘跟随轨道线1移载至下料机构5的第二横向接驳模块上,再从下料机构5的左接驳口51处进入SMT贴装线的下一工站。
6、装载有NG品的料盘跟随轨道线1移载至废品空盘容置机构4,由废品空盘搬运模块42将装载有NG品的料盘移载至废品空盘料仓41,待废品空盘料仓41中物料满时,再抽拉出废品空盘料仓41将废品、空盘等移出。
“离线”模式下该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的使用步骤参考如下:
1、将需要进行单机检测的装载有线路板的料盘搬运到上料机构2的右接驳口21,进入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由料盘视觉检测相机检测识别出料盘的宽度,以及时对轨道线1、废品空盘料仓41等处的宽度进行调整。
2、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将装载有线路板的料盘输送至轨道线1,以让料盘进入测试机构3。
3、测试机构3上的取放料机械手32带动抓取模块33,使抓取模块33去抓取料盘上的线路板进入测试机台31进行FT测试。
4、根据测试结果将线路板分为OK品、NG品,由取放料机械手32带动抓取模块33将OK品、NG品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料盘中。
5、装载有OK品的料盘跟随轨道线1重新移载至上料机构2的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上,再从上料机构2的右接驳口21处搬运下来。
6、装载有NG品的料盘跟随轨道线1移载至废品空盘容置机构4,由废品空盘搬运模块42将装载有NG品的料盘移载至废品空盘料仓41,待废品空盘料仓41中物料满时,再抽拉出废品空盘料仓41将废品、空盘等移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如附图7所示,所述识别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安装上料机构2、测试机构3、废品空盘料仓、下料机构5的机架,机架上在每个所述测试机台31的上方设置有FFU净化器,由此来对测试机构3及整台设备内部进行空气净化,避免灰尘、粉尘滞留,从而避免污染线路板、污染测试机台31,以来提高产品平整、提高检测精度。如附图8和附图11所示,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除静电的离子风棒7,所述离子风棒7位于所述测试机台31的一侧,以此来去除线路板在运输过程中及识别检测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一些静电,避免测试机构3的测试针头检测不准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如附图9所示,所述测试机台31包括工作台311和安装在所述工作台311上的载板312、运动模块313、上固定板314、上针块315、升降模块316,所述运动模块313于载板312配合连接并由运动模块313带动所述载板312在前后、左右方向位移,所述上固定板314位于所述载板312的上方,在上固定板314的下表面通过升降模块316连接所述上针块315,所述上针块315上设置有向下布置的测试针头,由所述升降模块316带动所述上针块315沿上下位移,使用此种结构的测试机台31,契合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的使用,也契合对于取放料机械手32的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314的上表面设置有直线轴承317,所述升降模块316包括设于上固定板314上表面的升降气缸3161,以此来使上针块315被准确、快速得进行下降后的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如附图10所示,所述取放料机械手32为四轴机械手,所述抓取模块33包括可拆卸替换地安装于所述取放料机械手32执行末端的真空吸盘331,以此来完成多个测试机台31中的线路板的移载,效率高、精度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如附图5所示,所述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和第二横向接驳模块53均包含横向接驳支架91及配合安装在横向接驳支架91上的前后横移丝杆驱动模组92、接驳皮带93、接驳驱动电机94、接驳宽度调节驱动电机95及料盘中转位96,由所述前后横移丝杆驱动模组92带动所述横向接驳支架91在第一轨道22或第二轨道52上平移,由接驳驱动电机94带动所述接驳皮带93转动,由所述接驳宽度调节驱动电机95调节所述横向接驳支架91的宽度,所述料盘中转位96安装于所述接驳皮带93上并由接驳皮带93带动沿左右方向位移,由此设计来使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5除了能够很好地与SMT贴装线接驳外,还能使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5也更好地适用于单侧进板、出板使用,同时也是能够适用于各种尺寸、规格的线路板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如附图14所示,所述废品空盘搬运模块42包括位于所述轨道线1两侧的龙门架421及安装在所述龙门架421上的搬运运动组件422和搬运吸嘴423,所述搬运运动组件422带动所述搬运吸嘴423沿左右、前后及上下平移运动以及饶上下方向的旋转运动,所述搬运吸嘴423包括废品吸嘴4231和空盘吸嘴4232,以此来对废品、空盘进行快速、准确的搬运,不阻碍轨道线1的运行。
下面,再以如附图1至附图15所述的图示,来对其中一个详细实施例进行结构说明。
在该详细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检测设备包括从右到左布置的两条轨道线1,所述轨道线1从右端到左端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2、测试机构3、废品空盘容置机构4、下料机构5。
轨道线1,轨道线1为前后宽度可调的皮带线,所述轨道线1上设置有皮带输送驱动电机11、输送皮带12、宽度调节电机13以及调节丝杆14,皮带输送驱动电机11驱动皮带线转动,从而由皮带线带动其上的料盘运转,由宽度调节电机13、调节丝杆14的配合使用来调节一个轨道线1上两根皮带线的宽度。
上料机构2,上料机构2上具有朝右设置的右接驳口21和前后设置的第一轨道22,所述第一轨道22上可平移地安装有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在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的移动路径上设置有料盘视觉检测相机,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包含横向接驳支架91及配合安装在横向接驳支架91上的前后横移丝杆驱动模组92、接驳皮带93、接驳驱动电机94、接驳宽度调节驱动电机95及料盘中转位96,由所述前后横移丝杆驱动模组92带动所述横向接驳支架91在第一轨道22或第二轨道52上平移,由接驳驱动电机94带动所述接驳皮带93转动,由所述接驳宽度调节驱动电机95调节所述横向接驳支架91的宽度,所述料盘中转位96安装于所述接驳皮带93上并由接驳皮带93带动沿左右方向位移。
测试机构3,测试机构3包括设于轨道线1前后两侧的四个测试机台31以及横跨于所述轨道线1上方的两个个取放料机械手32,所述取放料机械手32的末端连接有用于抓取线路板及料盘的抓取模块33,机架上在每个所述测试机台31的上方设置有FFU净化器6,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除静电的离子风棒7。所述测试机台31包括工作台311和安装在所述工作台311上的载板312、运动模块313、上固定板314、上针块315、升降模块316,所述运动模块313于载板312配合连接并由运动模块313带动所述载板312在前后、左右方向位移,所述上固定板314位于所述载板312的上方,在上固定板314的下表面通过升降模块316连接所述上针块315,所述上针块315上设置有向下布置的测试针头,由所述升降模块316带动所述上针块315沿上下位移;所述上固定板314的上表面设置有直线轴承317,所述升降模块316包括设于上固定板314上表面的升降气缸3161;所述取放料机械手32为四轴机械手,所述抓取模块33包括可拆卸替换地安装于所述取放料机械手32执行末端的真空吸盘331。
废品空盘容置机构4,废品空盘容置机构4包括两个废品空盘料仓41以及一个横跨于所述轨道线1上方的废品空盘搬运模块42,所述废品空盘料仓41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轨道线1前后两侧,所述废品空盘料仓41上具有第一可调框架411、第一调节手柄412、第二可调框架413、第二调节手柄414,所述第一调节手柄412用于调节第一可调框架411的前后宽度,所述第二调节手柄414用于调节第二可调框架413的前后宽度。所述废品空盘搬运模块42包括位于所述轨道线1两侧的龙门架421及安装在所述龙门架421上的搬运运动组件422和搬运吸嘴423,所述搬运运动组件422带动所述搬运吸嘴423沿左右、前后及上下平移运动以及饶上下方向的旋转运动,所述搬运吸嘴423包括废品吸嘴4231和空盘吸嘴4232。所述识别检测设备在所述废品空盘容置机构4的朝外一侧设置有可选择性开启的柜门8,用于废品及空盘的取出。
下料机构5,下料机构5上具有朝左设置的左接驳口51和前后设置的第二轨道52,所述第二轨道52上可平移地安装有第二横向接驳模块53,第二横向接驳模块包含横向接驳支架91及配合安装在横向接驳支架91上的前后横移丝杆驱动模组92、接驳皮带93、接驳驱动电机94、接驳宽度调节驱动电机95及料盘中转位96,由所述前后横移丝杆驱动模组92带动所述横向接驳支架91在第一轨道22或第二轨道52上平移,由接驳驱动电机94带动所述接驳皮带93转动,由所述接驳宽度调节驱动电机95调节所述横向接驳支架91的宽度,所述料盘中转位96安装于所述接驳皮带93上并由接驳皮带93带动沿左右方向位移。
通过以上实施例的实施,达成了解决现有组合线路板在测试时出现的模式单一、适用性差、效率低等问题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检测设备包括从右到左布置的两条轨道线(1),所述轨道线(1)从右端到左端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2)、测试机构(3)、废品空盘容置机构(4)、下料机构(5);其中,
所述轨道线(1)为前后宽度可调的皮带线,所述轨道线(1)上设置有皮带输送驱动电机(11)、输送皮带(12)、宽度调节电机(13)以及调节丝杆(14);
所述上料机构(2)上具有朝右设置的右接驳口(21)和前后设置的第一轨道(22),所述第一轨道(22)上可平移地安装有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在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的移动路径上设置有料盘视觉检测相机;
所述测试机构(3)包括设于轨道线(1)前后两侧的多个测试机台(31)以及横跨于所述轨道线(1)上方的多个取放料机械手(32),所述取放料机械手(32)的末端连接有用于抓取线路板及料盘的抓取模块(33);
所述废品空盘容置机构(4)包括废品空盘料仓(41)以及横跨于所述轨道线(1)上方的废品空盘搬运模块(42),所述废品空盘料仓(41)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轨道线(1)前后两侧,所述废品空盘料仓(41)上具有第一可调框架(411)、第一调节手柄(412)、第二可调框架(413)、第二调节手柄(414),所述第一调节手柄(412)用于调节第一可调框架(411)的前后宽度,所述第二调节手柄(414)用于调节第二可调框架(413)的前后宽度;
所述下料机构(5)上具有朝左设置的左接驳口(51)和前后设置的第二轨道(52),所述第二轨道(52)上可平移地安装有第二横向接驳模块(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安装上料机构(2)、测试机构(3)、废品空盘容置机构(4)、下料机构(5)的机架,机架上在每个所述测试机台(31)的上方设置有FFU净化器(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除静电的离子风棒(7),所述离子风棒(7)位于所述测试机台(3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台(31)包括工作台(311)和安装在所述工作台(311)上的载板(312)、运动模块(313)、上固定板(314)、上针块(315)、升降模块(316),所述运动模块(313)于载板(312)配合连接并由运动模块(313)带动所述载板(312)在前后、左右方向位移,所述上固定板(314)位于所述载板(312)的上方,在上固定板(314)的下表面通过升降模块(316)连接所述上针块(315),所述上针块(315)上设置有向下布置的测试针头,由所述升降模块(316)带动所述上针块(315)沿上下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314)的上表面设置有直线轴承(317),所述升降模块(316)包括设于上固定板(314)上表面的升降气缸(31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料机械手(32)为四轴机械手,所述抓取模块(33)包括可拆卸替换地安装于所述取放料机械手(32)执行末端的真空吸盘(3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接驳模块(23)和第二横向接驳模块(53)均包含横向接驳支架(91)及配合安装在横向接驳支架(91)上的前后横移丝杆驱动模组(92)、接驳皮带(93)、接驳驱动电机(94)、接驳宽度调节驱动电机(95)及料盘中转位(96),由所述前后横移丝杆驱动模组(92)带动所述横向接驳支架(91)在第一轨道(22)或第二轨道(52)上平移,由接驳驱动电机(94)带动所述接驳皮带(93)转动,由所述接驳宽度调节驱动电机(95)调节所述横向接驳支架(91)的宽度,所述料盘中转位(96)安装于所述接驳皮带(93)上并由接驳皮带(93)带动沿左右方向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品空盘搬运模块(42)包括位于所述轨道线(1)两侧的龙门架(421)及安装在所述龙门架(421)上的搬运运动组件(422)和搬运吸嘴(423),所述搬运运动组件(422)带动所述搬运吸嘴(423)沿左右、前后及上下平移运动以及饶上下方向的旋转运动,所述搬运吸嘴(423)包括废品吸嘴(4231)和空盘吸嘴(42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检测设备在所述废品空盘容置机构(4)的朝外一侧设置有可选择性开启的柜门(8),用于废品及空盘的取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轨道线(1)两侧各设有两个所述测试机台(31),在所述轨道线(1)上设有两个所述取放料机械手(32);在所述轨道线(1)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废品空盘料仓(41)。
CN202321931085.6U 2023-07-21 2023-07-21 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 Active CN220514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1085.6U CN220514777U (zh) 2023-07-21 2023-07-21 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1085.6U CN220514777U (zh) 2023-07-21 2023-07-21 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4777U true CN220514777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9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1085.6U Active CN220514777U (zh) 2023-07-21 2023-07-21 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4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44180U (zh) 电子元件自动测试设备
CN205600088U (zh) 自动焊锡机
CN219254537U (zh) 多工位激光打标机
CN110882937A (zh) 一种贴片电阻筛选装置
CN107298306B (zh) 一种送料装置
CN220514777U (zh) 组合线路板双模式自适应识别检测设备
CN113351523A (zh) 自动检测装置
CN113798804A (zh) 一种小件弹片精密组装焊接测试生产设备
CN210847224U (zh) 一种新型工件尺寸测试分类装置
CN219620288U (zh) 上下料机构及产品双面检测装置
CN217370824U (zh) 总线板生产线
CN109176039A (zh) 一种汽车轮速传感器自动装配设备
CN113721133A (zh) 应用pcb微阻测试设备
CN114313370A (zh) 一种自动焊接组装编带机
CN112059586A (zh) 自动化拆装线
CN111606028A (zh) 一种板状构件的上下料运载设备
CN220671293U (zh) 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KR101844314B1 (ko) 다수 소재의 다수 가공 기기에 대한 자동 이송 장치
CN117858378B (zh) 一种pcba板加工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220516000U (zh) 倾斜传感器自动组装设备
CN218829177U (zh) 一种耳机充电盒测胶装主板装置
CN215046802U (zh) 料盘中工件ng料抓取机械手、皮带线及检测装置
CN212314905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测量设备
CN217570734U (zh) 一种循环式自动铆压机
CN212333903U (zh) 一种板状构件的上下料运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