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0988U - 模组支撑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模组支撑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0988U
CN220510988U CN202321789329.1U CN202321789329U CN220510988U CN 220510988 U CN220510988 U CN 220510988U CN 202321789329 U CN202321789329 U CN 202321789329U CN 220510988 U CN220510988 U CN 220510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ircuit board
connection
support section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893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鹏
吴东
陈熙
王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893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0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0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0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逆变装置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模组支撑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逆变控制装置具有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板。模组支撑装置包括基板、屏蔽罩和支撑结构。基板具有连接面。连接面被构造为用于连接电路板。连接面的周侧被配置为用于连接外壳。屏蔽罩连接于连接面。支撑结构固定于连接面的中部,且被构造为支撑屏蔽罩。本申请提供的模组支撑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能够降低内部共振、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以及提升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模组支撑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逆变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组支撑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能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及生产单元常面临计划或临时停电的烦扰,导致正常的生活生产节凑受到干扰。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采用储能逆变组合设备,该设备具有若干个电池包和逆变控制装置。逆变控制装置能够将电池包输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输出至用户的家庭或生产单位的内电网中。逆变控制装置可控制电池包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
逆变控制装置由DC/AC双向变流器(直流/交流双向变流器)、控制单元、功率单元、输出单元等电气元件构成。某些电气元件发热量较大,在电气元件共振、整体结构强度以及空间利用率等问题上无法相互协调。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模组支撑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能够降低内部共振、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以及提升空间利用率。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组支撑装置,应用于逆变控制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具有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板。模组支撑装置包括基板、屏蔽罩和支撑结构。基板具有连接面。连接面被构造为用于连接电路板。连接面的周侧被配置为用于连接外壳。屏蔽罩连接于连接面。支撑结构固定于连接面的中部,且被构造为支撑屏蔽罩。
上述实施例中,基板是电路板和屏蔽罩在外壳内实现固定的结构,连接面的周侧连接外壳在提升连接稳定性的同时避免占用电路板、屏蔽罩等结构的设置空间。利用用于屏蔽电路板的屏蔽罩,在屏蔽罩和基板的连接面之间设置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增加基板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基板的中部形成多个连接节点,并配合基板周侧用于连接外壳的连接节点,使基板的连接节点的位置分布更加均匀,提升基板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降低基板被逆变控制装置的电气元件带动振动的幅度;并且支撑结构能够在连接面与屏蔽罩之间的空间内提供支撑,提升屏蔽罩的抗形变能力。同时支撑结构不会影响到屏蔽罩外部的结构设置,空间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被构造为能够穿过电路板,以约束电路板的侧向横移。
上述实施例中,连接面连接电路板,使电路板在连接面与屏蔽罩的分布方向上减少脱离基板的可能。而支撑结构能够在连接面与屏蔽罩的分布方向上延伸,并穿过电路板以约束电路板的侧向横移。从而模组支撑装置能够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对电路板的位置提供限制,提升电路板相对基板固定的稳定性,以降低电路板、电元器件以及基板之间发生共振的可能。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的一端与基板为一体结构。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屏蔽罩可拆卸地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电路板需先于屏蔽罩连接至基板,支撑结构与屏蔽罩可拆卸,从而便于电路板装配时校准电路板与基板、支撑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支撑结构与基板为一体结构,既能够使电路板连接至连接面后同时确定与支撑结构以及基板的相对位置,减少装配步骤,又能够增强支撑结构与基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降低支撑结构带动基板振动的可能。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面。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于屏蔽罩。第一支撑柱被构造为能够穿过电路板。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的柱形结构减少在屏蔽罩与连接面之间空间的占用,便于设置更大的电路板,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第一支撑柱的柱形结构能够使屏蔽罩与连接面之间相互的牵引力更为集中,从而提升基板的抵抗被电气元件带动振动的能力。并且第一支撑柱穿过电路板,从而允许第一支撑柱在连接面的设置位置更为多样,有利于使基板的连接节点的分布位置更为均匀。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第一支撑段与连接面连接。第二支撑段与屏蔽罩连接。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连接,且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被构造为能够夹持电路板。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相互连接,以实现连接面与屏蔽罩之间的连接,从而降低基板被电气元件带动振动的幅度。同时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的分段式连接,能够在穿过电路板的同时夹持电路板,从而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同时约束电路板的移动,提升连接电路板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段凸设有凸台。第二支撑段凹设有凹槽。凸台被构造为能够穿过电路板。凸台插设于凹槽。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凸台与凹槽的配合,能够在凸台穿过电路板的同时,利用凸台的台阶面配合凹槽夹持电路板,从而使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能够在夹持电路板的同时,减少屏蔽罩与连接面之间的间接连接的传递关系,提升连接稳定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螺纹连接。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二支撑段通过第一紧固件与屏蔽罩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段与第一紧固件螺纹连接。相对于基板,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的螺纹锁紧方向和第二支撑段与第一紧固件的螺纹锁紧方向相同。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螺纹配合,提升第一紧固件与第二支撑段装卸、第一支撑段与第二支撑段装卸的速度和便捷性。并且第二支撑段两端的螺纹锁紧方向相同,使第一紧固件转动锁紧第二支撑段时避免带动第二支撑段转动解锁第一支撑段,提升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在屏蔽罩与连接面之间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柱和装配盒。装配盒连接于连接面。装配盒被构造为用于固定逆变控制装置的电气元件。第二支撑柱的一端连接于装配盒。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于屏蔽罩。
上述实施例中,在连接面上连接装配盒对电气元件进行固定,强化基板与电气元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并通过装配盒的盒型结构强化基板自身的结构强度。装配盒通过第二支撑柱与屏蔽罩连接,减少屏蔽罩与连接面之间空间的占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第二支撑柱通过第二紧固件与屏蔽罩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与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螺纹配合,提升第二紧固件与第二支撑柱装卸的速度与便捷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面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位于基板的相互背离的两侧。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被构造为用于连接不同的电路板。屏蔽罩包括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第一屏蔽罩连接于第一连接面。第二屏蔽罩连接于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第一屏蔽罩之间连接有支撑结构。第二连接面与第二屏蔽罩之间连接有支撑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合理利用基板相背离两侧的空间,通过同一基板同时固定多个电路板,支撑结构在第一连接面与第一屏蔽罩之间建立连接关系,以及在第二连接面与第二屏蔽罩之间建立连接关系,强化模组支撑装置整体结构强度,降低基板被电气元件带动振动的幅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板被构造为用于吸收电路板的热量。模组支撑装置还包括导热件和散热件。导热件与基板连接。导热件被构造为能够吸收基板和电路板的热量。散热件与导热件导热接触。散热件被构造为用于接收和逸散导热件传递的热量。
上述实施例中,基板既能吸收电路板等部件散发的热量,将热量通过导热件传递至散热件,而散发出去;基板又能连接于外壳,作为电路板与外壳之间的固定支撑结构;从而实现维持散热效果的同时,简化散热和支撑的相关结构,提升空间利用率。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控制装置,应用于储能逆变组合设备。逆变控制装置包括外壳、电路板、电气元件及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模组支撑装置。
上述实施例中,电路板、电气元件连接于基板,基板的连接面的周侧连接于外壳,实现电路板及电气元件在外壳内的固定。同时支撑结构强化基板的结构强度,降低基板被电气元件带动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善逆变控制装置自身的工作环境,提高逆变控制装置工作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逆变组合设备。储能逆变组合设备包括电池包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逆变控制装置与电池包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逆变控制装置通过模组支撑装置在减小体积的同时,提高电路板、电气元件工作的安全性,进而提升逆变控制装置对电池包的控制稳定性,以及确保逆变控制装置对外输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储能逆变组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逆变控制装置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省略外壳的逆变控制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基板与支撑结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逆变控制装置A-A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模组支撑装置 200-逆变控制装置 300-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10-基板 11-连接面 20-屏蔽罩
21-第一屏蔽罩 22-第二屏蔽罩 30-支撑结构
31-第一支撑柱 32-第一紧固件 33-第二支撑柱
34-装配盒 35-第二紧固件 40-导热件
50-散热件
111-第一连接面 112-第二连接面 311-第一支撑段
312-第二支撑段 201-外壳 202-电路板
203-电气元件 301-电池包
311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近年来,随着能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及生产单元常面临计划或临时停电的烦扰,导致正常的生活生产节凑受到干扰。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采用储能逆变组合设备,该设备具有若干个电池包和逆变控制装置。逆变控制装置能够将电池包输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输出至用户的家庭或生产单位的内电网中。逆变控制装置可控制电池包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
逆变控制装置由DC/AC双向变流器(直流/交流双向变流器)、控制单元、功率单元、输出单元等电气元件构成。某些电气元件发热量较大,在电气元件共振、整体结构强度以及空间利用率等问题上无法相互协调。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组支撑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逆变控制装置具有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板。模组支撑装置包括基板、屏蔽罩和支撑结构。基板具有连接面。连接面被构造为用于连接电路板。连接面的周侧被配置为用于连接外壳。屏蔽罩连接于连接面。支撑结构固定于连接面的中部,且被构造为支撑屏蔽罩。
基板是电路板和屏蔽罩在外壳内实现固定的结构,连接面的周侧连接外壳在提升连接稳定性的同时避免占用电路板、屏蔽罩等结构的设置空间。利用用于屏蔽电路板的屏蔽罩,在屏蔽罩和基板的连接面之间设置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增加基板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基板的中部形成多个连接节点,并配合基板周侧用于连接外壳的连接节点,使基板的连接节点的位置分布更加均匀,提升基板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降低基板被逆变控制装置的电气元件带动振动的幅度;并且支撑结构能够在连接面与屏蔽罩之间的空间内提供支撑,提升屏蔽罩的抗形变能力。同时支撑结构不会影响到屏蔽罩外部的结构设置,空间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图2和图4,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组支撑装置100、逆变控制装置200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300。逆变控制装置200包括外壳201、电路板202、电气元件203和模组支撑装置100。逆变控制装置200能够实现直流电和交流电的转换,逆变控制装置200应用于储能逆变组合设备300。储能逆变组合设备300也称为储能电源,以用于家庭备电、生产单位备电以及户外作业、户外娱乐等。通常,储能逆变组合设备300包括电池包301和逆变控制装置200,电池包301与逆变控制装置200可以为合体设置,也可以为分体设置,电池包301与逆变控制装置200分体设置时可以作为独立装置单独使用。
逆变控制装置200具有外壳201和设于外壳201内的电路板202。模组支撑装置100包括基板10、屏蔽罩20和支撑结构30。基板10具有连接面11。连接面11被构造为用于连接电路板202。连接面11的周侧被配置为用于连接外壳201。屏蔽罩20连接于连接面11。屏蔽罩20将电路板202罩设于连接面11。支撑结构30固定于连接面11的中部,且被构造为支撑屏蔽罩20。支撑结构30为刚性结构,以在连接面11与屏蔽罩20之间提供支撑。
基板10是电路板202和屏蔽罩20在外壳201内实现固定的结构,连接面11的周侧连接外壳201在提升连接稳定性的同时避免占用电路板202、屏蔽罩20等结构的设置空间。利用用于屏蔽电路板202的屏蔽罩20,在屏蔽罩20和基板10的连接面11之间设置支撑结构30,支撑结构30增加基板10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基板10的中部形成多个连接节点,并配合基板10周侧用于连接外壳201的连接节点,使基板10的连接节点的位置分布更加均匀,提升基板10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降低基板10被逆变控制装置200的电气元件203带动振动的幅度;并且支撑结构30能够在连接面11与屏蔽罩20之间的空间内提供支撑,提升屏蔽罩20的抗形变能力。同时支撑结构30不会影响到屏蔽罩20外部的结构设置,空间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
参见图2和图5,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模组支撑装置100在使用状态下,基板10水平设置,支撑结构30在竖直方向上给屏蔽罩20提供支撑。
参见图2和图5,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0通过连接面11的周侧与外壳201连接时,并非表示连接面11的周侧处处与外壳201连接,允许连接面11绕周侧间隔地与外壳201进行连接。并且连接面11的中部与支撑结构30连接时,并非表示连接面11仅在中心位置与支撑结构30连接,允许支撑结构30连接于连接面11的中心位置至边缘之间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以及三分之二等位置。
示例性地,连接面11的外周以及连接面11的中部意在表示,模组支撑装置100能够满足外壳201与连接面11的连接处位于屏蔽罩20的外侧、支撑结构30支撑于屏蔽罩20的内侧。
参见图2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0被构造为能够穿过电路板202,以约束电路板202的侧向横移。
连接面11连接电路板202,使电路板202在连接面11与屏蔽罩20的分布方向上减少脱离基板10的可能。而支撑结构30能够在连接面11与屏蔽罩20的分布方向上延伸,并穿过电路板202以约束电路板202的侧向横移。从而模组支撑装置100能够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对电路板202的位置提供限制,提升电路板202相对基板10固定的稳定性,以降低电路板202、电元器件以及基板10之间发生共振的可能。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0的一端与基板10为一体结构。支撑结构30的另一端与屏蔽罩20可拆卸地连接。
电路板202需先于屏蔽罩20连接至基板10,支撑结构30与屏蔽罩20可拆卸,从而便于电路板202装配时校准电路板202与基板10、支撑结构30之间的相对位置。支撑结构30与基板10为一体结构,既能够使电路板202连接至连接面11后同时确定与支撑结构30以及基板10的相对位置,减少装配步骤,又能够增强支撑结构30与基板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降低支撑结构30带动基板10振动的可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0的一端与基板10可拆卸地连接。支撑结构30的另一端与屏蔽罩20为一体结构。
参见图2、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0包括第一支撑柱31。第一支撑柱31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面11。第一支撑柱31的另一端连接于屏蔽罩20。第一支撑柱31被构造为能够穿过电路板202。
第一支撑柱31的柱形结构减少在屏蔽罩20与连接面11之间空间的占用,便于设置更大的电路板202,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第一支撑柱31的柱形结构能够使屏蔽罩20与连接面11之间相互的牵引力更为集中,从而提升基板10的抵抗被电气元件203带动振动的能力。并且第一支撑柱31穿过电路板202,从而允许第一支撑柱31在连接面11的设置位置更为多样,有利于使基板10的连接节点的分布位置更为均匀。
参见图2、图4和图5,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31沿直线延伸,并垂直于连接面11设置。
参见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31包括第一支撑段311和第二支撑段312。第一支撑段311与连接面11连接。第二支撑段312与屏蔽罩20连接。第一支撑段311与第二支撑段312连接,且第一支撑段311与第二支撑段312被构造为能够夹持电路板202。
第一支撑段311与第二支撑段312相互连接,以实现连接面11与屏蔽罩20之间的连接,从而降低基板10被电气元件203带动振动的幅度。同时第一支撑段311与第二支撑段312的分段式连接,能够在穿过电路板202的同时夹持电路板202,从而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同时约束电路板202的移动,提升连接电路板202的稳定性。
参见图2、图3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段311凸设有凸台3111。第二支撑段312凹设有凹槽(图未示)。凸台3111被构造为能够穿过电路板202。凸台3111插设于凹槽。
通过凸台3111与凹槽的配合,能够在凸台3111穿过电路板202的同时,利用凸台3111的台阶面配合凹槽夹持电路板202,从而使第一支撑段311与第二支撑段312能够在夹持电路板202的同时,减少屏蔽罩20与连接面11之间的间接连接的传递关系,提升连接稳定性。
参见图2、图3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31通过凸台3111约束电路板202的侧向横移。并且凸台3111设置于第一支撑段311,便于在装配电路板202时,将电路板202搭接至第一支撑段311时实现对电路板202的侧向限位,简化装配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段311凹设有凹槽,第二支撑段312凸设有凸台3111。
参见图2、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段311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撑段312的长度,将电路板202固定于相较屏蔽罩20更靠近连接面11的位置,拉进电路板202与基板10之间的距离,降低基板10被带动振动的可能性以及幅度。
参见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段311与第二支撑段312螺纹连接。支撑结构3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32。第二支撑段312通过第一紧固件32与屏蔽罩2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段312与第一紧固件32螺纹连接。相对于基板10,第一支撑段311与第二支撑段312的螺纹锁紧方向和第二支撑段312与第一紧固件32的螺纹锁紧方向相同。
通过螺纹配合,提升第一紧固件32与第二支撑段312装卸、第一支撑段311与第二支撑段312装卸的速度和便捷性。并且第二支撑段312两端的螺纹锁紧方向相同,使第一紧固件32转动锁紧第二支撑段312时避免带动第二支撑段312转动解锁第一支撑段311,提升第一支撑段311、第二支撑段312在屏蔽罩20与连接面11之间的稳定性。
参见图4和图5,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段311与基板10为一体结构。第一支撑段311与第二支撑段312之间的螺纹连接由凸台3111配合凹槽实现。
参见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31设有多个。根据电路板202以及电气元件203的重量分布情况等影响基板10抗振动性能的环境因素,多个第一支撑柱31设置于连接面11的不同位置。
参见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0包括第二支撑柱33和装配盒34。装配盒34连接于连接面11。装配盒34被构造为用于固定逆变控制装置200的电气元件203。第二支撑柱33的一端连接于装配盒34。第二支撑柱33的另一端连接于屏蔽罩20。
在连接面11上连接装配盒34对电气元件203进行固定,强化基板10与电气元件20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并通过装配盒34的盒型结构强化基板10自身的结构强度。装配盒34通过第二支撑柱33与屏蔽罩20连接,减少屏蔽罩20与连接面11之间空间的占用,提高空间利用率,并有助于屏蔽罩20与连接面11之间的空气流动,提升散热效果。
参见图2和图4,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盒34与第一支撑柱31分别设于连接面11的不同位置。
参见图2、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30还包括第二紧固件35。第二支撑柱33通过第二紧固件35与屏蔽罩2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33与第二紧固件35螺纹连接。通过螺纹配合,提升第二紧固件35与第二支撑柱33装卸的速度与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盒34与基板10可拆卸地连接,便于装卸电路板202以及电气元件203。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面11包括第一连接面111和第二连接面112。第一连接面111与第二连接面112位于基板10的相互背离的两侧。第一连接面111与第二连接面112被构造为用于连接不同的电路板202。屏蔽罩20包括第一屏蔽罩21和第二屏蔽罩22。第一屏蔽罩21连接于第一连接面111。第二屏蔽罩22连接于第二连接面112。第一连接面111与第一屏蔽罩21之间连接有支撑结构30。第二连接面112与第二屏蔽罩22之间连接有支撑结构30(图未示)。
合理利用基板10相背离两侧的空间,通过同一基板10同时固定多个电路板202,支撑结构30在第一连接面111与第一屏蔽罩21之间建立连接关系,以及在第二连接面112与第二屏蔽罩22之间建立连接关系,强化模组支撑装置100整体结构强度,降低基板10被电气元件203带动振动的幅度。
参见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111的周侧与第二连接面112的周侧均被配置为与外壳201连接。连接于第一连接面111与第一屏蔽罩21之间的支撑结构30,与连接于第二连接面112与第二屏蔽罩22之间的支撑结构30,均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支撑柱31、第一紧固件32、第二支撑柱33、装配盒34和第二紧固件35;基板10两侧的支撑结构30根据基板10两侧各部件的形状等因素,进行适应性的变形。
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111与第一屏蔽罩21之间连接有支撑结构30。第二连接面112与第二屏蔽罩22之间不设置支撑结构30。
参见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0被构造为用于吸收电路板202和电气元件203的热量。基板10和屏蔽罩20均被配置为位于外壳201内。模组支撑装置100还包括导热件40和散热件50。导热件40与基板10连接。导热件40被构造为能够吸收基板10和电路板202的热量。散热件50与导热件40导热接触。散热件50被构造为用于接收和逸散导热件40传递的热量。
基板10既能吸收电路板202等部件散发的热量,将热量通过导热件40传递至散热件50,而散发出去;基板10又能连接于外壳201,作为电路板202与外壳201之间的固定支撑结构30;从而实现维持散热效果的同时,简化散热和支撑的相关结构,提升空间利用率。
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控制装置200,应用于储能逆变组合设备300。逆变控制装置200包括外壳201、电路板202、电气元件203及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模组支撑装置100。
电路板202、电气元件203连接于基板10,基板10的连接面11的周侧连接于外壳201,实现电路板202及电气元件203在外壳201内的固定。同时支撑结构30强化基板10的结构强度,降低基板10被电气元件203带动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善逆变控制装置200自身的工作环境,提高逆变控制装置200工作的安全性。
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逆变组合设备300。储能逆变组合设备300包括电池包301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200。逆变控制装置200与电池包301电连接。
逆变控制装置200通过模组支撑装置100在减小体积的同时,提高电路板202、电气元件203工作的安全性,进而提升逆变控制装置200对电池包301的控制稳定性,以及确保逆变控制装置200对外输出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中,两者相对垂直并非表示绝对为90°的关系,而允许有一定的偏差,对第一支撑柱31和第二支撑柱33在连接面11与屏蔽罩20之间的支撑、以及约束电路板202的位置不构成阻碍即可。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模组支撑装置,应用于逆变控制装置,所述逆变控制装置具有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支撑装置包括:
基板,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被构造为用于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连接面的周侧被配置为用于连接所述外壳;
屏蔽罩,连接于所述连接面;
支撑结构,固定于所述连接面的中部,且被构造为支撑所述屏蔽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被构造为能够穿过所述电路板,以约束所述电路板的侧向横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基板为一体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屏蔽罩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面,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屏蔽罩,所述第一支撑柱被构造为能够穿过所述电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与所述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段与所述屏蔽罩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段与所述第二支撑段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段与所述第二支撑段被构造为能够夹持所述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段凸设有凸台,所述第二支撑段凹设有凹槽,所述凸台被构造为能够穿过所述电路板,所述凸台插设于所述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段与所述第二支撑段螺纹连接,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支撑段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屏蔽罩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段与所述第一紧固件螺纹连接,相对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支撑段与所述第二支撑段的螺纹锁紧方向和所述第二支撑段与所述第一紧固件的螺纹锁紧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柱和装配盒,所述装配盒连接于所述连接面,所述装配盒被构造为用于固定所述逆变控制装置的电气元件,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装配盒,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屏蔽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支撑柱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屏蔽罩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位于所述基板的相互背离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被构造为用于连接不同的所述电路板,所述屏蔽罩包括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所述第一屏蔽罩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屏蔽罩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一屏蔽罩之间连接有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二屏蔽罩之间连接有所述支撑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被构造为用于吸收所述电路板的热量,所述模组支撑装置还包括:
导热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导热件被构造为能够吸收所述基板和所述电路板的热量;
散热件,与所述导热件导热接触,所述散热件被构造为用于接收和逸散所述导热件传递的热量。
12.一种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储能逆变组合设备,所述逆变控制装置包括外壳、电路板、电气元件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支撑装置。
13.一种储能逆变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和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所述逆变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池包电连接。
CN202321789329.1U 2023-07-07 2023-07-07 模组支撑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Active CN220510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9329.1U CN220510988U (zh) 2023-07-07 2023-07-07 模组支撑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9329.1U CN220510988U (zh) 2023-07-07 2023-07-07 模组支撑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0988U true CN220510988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82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89329.1U Active CN220510988U (zh) 2023-07-07 2023-07-07 模组支撑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0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92122B1 (en) Inverter device
WO2021004084A1 (zh) 太阳能路灯
JP3240410U (ja) 直流-交流コンバータ及び交流出力装置
CN220510988U (zh) 模组支撑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US20230327547A1 (en) Dc-dc converter, and dc output device
CN203278516U (zh) 一种分布式高防护等级变频驱动一体机
CN215816031U (zh) 储能箱
CN21235360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复合散热器
CN220510962U (zh) 防水散热架构、逆变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CN220673638U (zh) 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CN220629300U (zh) 储能装置
CN214545044U (zh) 一种支撑装置及机柜
WO2014038047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15773926U (zh) 一种支撑座及电子设备
CN220673635U (zh) 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
CN216819088U (zh) 一种ups应急电源组装结构
CN212648018U (zh) 电抗器组件、变频器组件和空调器
CN220673640U (zh) 逆变器总成和储能系统
CN215732060U (zh) 环状异形聚合物锂电池组
CN216391675U (zh) 一种易安装的led驱动电源
CN216673556U (zh) 一种综合电源外壳组件
CN215819262U (zh) 一种5g基站通讯电源外壳
CN215816154U (zh) 电池包壳体及电源组件
CN216928810U (zh) 电池组及直升机
CN21404546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用电源供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