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0136U - 电芯支架组件及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芯支架组件及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0136U
CN220510136U CN202321933533.6U CN202321933533U CN220510136U CN 220510136 U CN220510136 U CN 220510136U CN 202321933533 U CN202321933533 U CN 202321933533U CN 220510136 U CN220510136 U CN 220510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ircuit board
mounting hole
hous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35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洁
吴东
陈熙
王雷
易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335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0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0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0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芯支架组件及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包括电芯组件与电路板,电路板与电芯支架组件电连接,电芯支架组件包括支架与保护件。支架具有容置腔,容置腔被配置为容置电芯组件,支架的外侧用于装配电路板,支架具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被配置为穿设于电路板。保护件位于电路板背向支架的一侧,保护件朝向支架的一侧具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凸起部插接设置。保护件背向支架的一侧具有第三凸起部,第三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对应设置,第三凸起部朝背向第二凸起部的方向延伸。本申请中支架与保护件能够为电路板提供保护,减少电路板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损害,提高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芯支架组件及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支架组件及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可以包括有多个储能装置,多个储能装置相互堆叠,用户可根据使用的需求,搬运储能装置。而储能装置在搬运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跌落等情况,导致储能装置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支架组件,以改善储能装置在受到碰撞时易于损坏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储能装置的电芯支架组件,储能装置包括电芯组件与电路板,电路板与电芯支架组件电连接,电芯支架组件包括支架与保护件。支架具有容置腔,容置腔被配置为容置电芯组件,支架的外侧用于装配电路板,支架具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被配置为穿设于电路板。保护件位于电路板背向支架的一侧,保护件朝向支架的一侧具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凸起部插接设置;保护件背向支架的一侧具有第三凸起部,第三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对应设置,第三凸起部朝背向第二凸起部的方向延伸。
上述的电芯支架组件,电芯组件设于容置腔内,支架能够为电芯组件提供保护,使得电芯组件不易直接受到外部撞击。保护件与支架位于电路板的两侧,从而能够为电路板提供保护。保护件受到外部撞击时,能够将所受作用力通过第三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传递至第一凸起部,并将该作用力分散至支架上,从而减小保护件在碰撞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可能性,提高保护件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减少电路板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损害,提高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具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凸起部具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连通第二安装孔,电芯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一锁紧件,第一锁紧件位于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内,以固定保护件与支架。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能够连接并固定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从而固定支架与保护件,使得电芯支架组件受到碰撞时,支架与保护件也不易相对晃动,从而为电路板提供保护。另外,第一锁紧件位于第二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中,使得第一锁紧件不易因松脱而掉落。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具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连通第二安装孔,第一锁紧件通过第三安装孔进入第二安装孔及第一安装孔。
上述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位于保护件背向支架的一侧,通过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将支架与保护件组装连接后,第一锁紧件能够从保护件背离电芯组件的一侧进入第三安装孔,进而装入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中,从而便于第一锁紧件的安装。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凸台,第一凸起部抵持于限位凸台,第一锁紧件的一部分贯穿限位凸台并伸入第一安装孔,第一锁紧件的另一部分抵持于限位凸台背离第一凸起部的一侧。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的一部分抵持于限位凸台背离第一凸起部的一侧,从而能够限制第一锁紧件沿着靠近第一凸起部的方向脱离第二安装孔,从而提高支架与保护件连接的牢固性。第一凸起部抵持于凸台,能够限制支架与保护件的相对位置,使得支架与保护件不易对电路板造成损坏。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电芯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二锁紧件,第二锁紧件穿设于支架或者保护件,保护件还包括第一承接部,第一承接部设于保护件远离支架的一侧;沿重力方向,第一承接部位于第二锁紧件的下方。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锁紧件设于支架或者保护件,能够将支架或者保护件与其他部件连接固定。第一承接部设于第二锁紧件的下方,在安装第二锁紧件的过程中,第二锁紧件不慎掉落时,第一承接部能够承接第二锁紧件,从而方便取回第二锁紧件。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支架还具有支撑部,支撑部设于支架与第一凸起部所在侧相邻的一侧,支撑部朝背离电芯组件的方向延伸。
上述实施例中,当支架与第一凸起部所在侧相邻的一侧受到撞击时,支撑部能够先受力,并将所受作用力分散至支架上,降低电芯组件直接受力的风险,从而使电芯组件不易受损,进而提升了电芯组件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能装置,能够提储能装置的抗摔性能,使储能装置不易损坏。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包括外壳、电芯组件、电路板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芯支架组件,电芯组件设于容置腔,电路板设于支架和保护件之间,电芯支架组件设置于外壳内。
上述储能装置中,支架与保护件位于电路板的两侧,电芯组件设于容置腔,支架与保护件能够保护电路板与电芯组件,使得当储能装置受到外界作用力时,支架与保护件能够缓冲该作用力,使得电路板与电芯组件不易损坏,进而提高电路板与电芯组件的安装稳定性。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电芯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三锁紧件,保护件具有第一连接部,外壳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三锁紧件穿设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
上述实施例中,第三锁紧件连接外壳与保护件,使得储能装置受到撞击时,支架与外壳不易松脱,提高电芯支架组件抗摔的可靠性。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包括第一壳部与第二壳部,第一壳部与第二壳部相对设置并可拆卸连接,第一壳部与第二壳部围合形成有腔室,电芯支架组件位于腔室。第二壳部的内壁设有限位板,第一连接部设有限位槽,限位板插设于限位槽;限位板的插设方向垂直于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凸起部的插接方向。
上述实施例中,限位板插接于限位槽中,使得限位板与限位槽形成限位配合,这样能够限制保护件与第二壳部内壁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二壳部不易向远离保护件的方向外扩变形,从而降低因第二壳部外扩变形以影响第一壳部与第二壳部装配准确度的风险。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抵持于外壳。
上述实施例中,当外壳受到外界的撞击时,外壳能够通过第三凸起部将所受所用力传递至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凸起部,并将该作用力传递至支架上,从而减小电路板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损害,提高电路板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储能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芯支架组件与电芯组件的分解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保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展示第一锁紧件与支架装配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展示储能装置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芯支架组件 10-支架 11-容置腔
12-第一凸起部 121-第一安装孔 13-支架本体
14-支撑部 20-保护件 21-第二凸起部
211-第二安装孔 2111-第一孔部 2112-第二孔部
22-限位凸台 23-板体 24-第三凸起部
241-第三安装孔 25-第一承接部 26-第一连接部
261-限位槽 30-第一锁紧件 40-第二锁紧件
50-第三锁紧件 200-储能装置 201-电芯组件
2011-电芯 202-外壳 2021-第二连接部
2022-第一壳部 2023-第二壳部 2024-限位板
2025-固定柱 2026-第二承接部 203-铜排
204-加强壳 205-电路板 206-采集板
207-电连接器 208-转接板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储能系统可以包括有多个储能装置,多个储能装置相互堆叠,用户可根据使用的需求,搬运移动储能装置。而储能装置在搬运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跌落等情况,导致储能装置损坏。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储能装置的电芯支架组件,储能装置包括电芯组件与电路板,电路板与电芯支架组件电连接,电芯支架组件包括支架与保护件。支架具有容置腔,容置腔被配置为容置电芯组件,支架的外侧用于装配电路板,支架具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被配置为穿设于电路板。保护件位于电路板背向支架的一侧,保护件朝向支架的一侧具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凸起部插接设置;保护件背向支架的一侧具有第三凸起部,第三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对应设置,第三凸起部朝背向第二凸起部的方向延伸。
上述的电芯支架组件,电芯组件设于容置腔内,支架能够为电芯组件提供保护,使得电芯组件不易直接受到外部撞击。保护件与支架位于电路板的两侧,从而能够为电路板提供保护。保护件受到外部撞击时,能够将所受作用力通过第三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传递至第一凸起部,并将该作用力分散至支架上,从而减小保护件在碰撞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可能性,提高保护件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减少电路板与电芯组件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损害,提高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支架组件100及储能装置200,电芯支架组件100适用于储能装置200。储能装置200可以是便携式储能电源,也可以是家庭储能电源。储能装置200包括电芯组件201、电芯支架组件100、外壳202以及电路板205,电芯组件201设于电芯支架组件100内,电路板205与电芯支架组件100电连接,且电芯支架组件100与电路板205设置于外壳202内。
电芯组件201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电芯2011,电芯2011与电路板205电连接。电芯支架组件100能够保护电芯组件201,使得电芯组件201不易受到碰撞。外壳202能够保护电路板205与电芯支架组件100,使得在搬运储能装置200的过程中,电路板205与电芯支架组件100不易因受到外界碰撞而损坏。
参阅图3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支架组件100包括支架10与保护件20。支架10具有容置腔11,容置腔11被配置为容置电芯组件201,支架的外侧用于装配电路板205。支架10具有第一凸起部12,第一凸起部12被配置为穿设于电路板205。保护件20位于电路板205背向支架10的一侧,保护件20朝向支架10的一侧具有第二凸起部21,第二凸起部21与第一凸起部12插接设置。第二凸起部21与第一凸起部12的插接方向为第一方向X。保护件20受到外部撞击时,能够将所受作用力通过第二凸起部21传递至第一凸起部12,并将该作用力分散至支架10上,从而减小保护件20在碰撞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可能性,提高保护件20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应力过于集中,进而减少电路板205与电芯组件201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损害,提高电路板205的使用寿命。
参阅图3与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0还包括支架本体13,容置腔11设于支架本体13,第一凸起部12设于支架本体13。支架本体13大体呈长方体设置,第一凸起部12设于支架本体13的其中一侧。保护件20与电路板205位于支架本体13的第一凸起部12所在一侧,且电路板205位于保护件20与支架10之间,从而使得保护件20与支架10为电路板205提供保护。电芯组件201位于容置腔11中时,支架本体13包覆于电芯组件201的外部,从而为电芯组件201提供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205通过螺丝固定于支架本体13。组装电路板205与电芯支架组件100时,先通过螺丝将电路板205固定于支架本体13,再将保护件20安装于电路板205背离支架本体13的一侧。
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2具有第一安装孔121,第二凸起部21具有第二安装孔211,第一安装孔121连通第二安装孔211,电芯支架组件100还包括第一锁紧件30,第一锁紧件30位于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211内,以固定保护件20与支架10。
第一锁紧件30能够连接并固定第一凸起部12与第二凸起部21,从而固定支架10与保护件20,使得电芯支架组件100受到碰撞时,支架10与保护件20也不易相对晃动,从而为电路板205提供保护。另外,第一锁紧件30位于第二安装孔211与第二安装孔211中,使得第一锁紧件30不易因松脱而掉落,提升了第一锁紧件30的稳定性。
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211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凸台22,第一凸起部12抵持于限位凸台22,第一锁紧件30的一部分贯穿限位凸台22并伸入第一安装孔121,第一锁紧件30的另一部分抵持于限位凸台22背离第一凸起部12的一侧。
第一锁紧件30的一部分抵持于限位凸台22背离第一凸起部12的一侧,从而能够限制第一锁紧件30沿着靠近第一凸起部12的方向脱离第二安装孔211,从而提高支架10与保护件20连接的牢固性。第一凸起部12抵持于凸台,能够限制支架10与保护件20的相对位置,使得支架10与保护件20不易对电路板205造成损坏,提升了电路板205的稳定性。
参阅图3与图5,在一实施例中,保护件20还包括板体23,第二凸起部21设于板体23朝向支架10的一侧。第二安装孔21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部2111与第二孔部2112,第一孔部2111设于限位凸台22并沿远离支架10的方向贯通板体23,第二孔部2112沿靠近支架10的方向贯通第二凸起部21。第一凸起部12与第二凸起部21连接时,第一凸起部12位于第二孔部2112中。第一孔部2111可以为台阶孔,安装第一锁紧件30时,第一锁紧件30能够从板体23远离支架10的一侧进入第一孔部2111与第二孔部2112,进而固定于第一安装孔12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30为螺丝,第一安装孔121中具有内螺纹,螺丝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孔121中的内螺纹固定于第一凸起部12,螺丝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孔211过盈配合以固定于第二安装孔211中。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30也可以为销钉、螺栓等具有连接作用的部件。
参阅图3与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件20背向支架10的一侧具有第三凸起部24,第三凸起部24与第二凸起部21对应设置,第三凸起部24朝背向第二凸起部21的方向延伸。当电芯支架组件100上保护件20所在一侧受到碰撞时,第三凸起部24能够最先受力,并将所受作用力传递至第二凸起部21,第二凸起部21再将作用力传递至第一凸起部12,并分散至支架10上,从而减少电路板205与电芯组件201的直接受力,使得电路板205与电芯组件201不易受损,进而提升了电路板205与电芯组件201的稳定性。
参阅图3、图5与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24具有第三安装孔241,第三安装孔241连通第二安装孔211,第一锁紧件30通过第三安装孔241进入第二安装孔211及第一安装孔121。第三凸起部24位于保护件20背向支架10的一侧,通过第一凸起部12与第二凸起部21将支架10与保护件20组装连接后,第一锁紧件30能够从保护件20背离电芯组件201的一侧进入第三安装孔241,进而装入第二安装孔211与第一安装孔121中,从而便于第一锁紧件30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24抵持于外壳202,保护件20除第三凸起部24外的其他位置与外壳202之间形成有间隔,这使得外壳202受到撞击时,能够将所受作用力通过第三凸起部24传递至第二凸起部21,进而传递至第一凸起部12与支架本体13,从而减少电路板205与电芯组件201在碰撞过程中的直接受力,提高电路板205与电芯组件201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2、第二凸起部21与第三凸起部24分别设置有多个,每个第一凸起部12对应其中一个第二凸起部21与其中一个第三凸起部24,且每个第一凸起部12都对应设置一个第一锁紧件30。通过多个第一锁紧件30对保护件20与支架10进行锁紧固定,提高保护件20与支架10的装配稳定性,使得电芯支架组件100在搬运过程中受到撞击时,保护件20与支架10也不易分离。
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0还具有支撑部14,支撑部14设于支架10与第一凸起部12所在侧相邻的一侧,支撑部14设于支架本体13背离电芯支架10的一侧,支撑部14朝背离电芯组件201的方向延伸。
当支架10与第一凸起部12所在侧相邻的一侧受到撞击时,支撑部14能够先受力,并将所受作用力分散至支架本体13上,降低电芯组件201直接受力的风险,从而使电芯组件201不易受损,提升电芯组件201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4设有多个。多个支撑部14能够同时受力,从而更易于分散支架10所受作用力。
参阅图2、图7与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装置200还包括采集板206与电连接器207,采集板206设于支架10与第一凸起部12所在侧相邻的一侧,并与电芯组件201电连接。采集板206用于对电芯2011的温度和电压进行实时监控,将所采集数据反馈至电路板205。电连接器207设置在采集板206背离支架10的一侧,电连接器207与支撑部14位于支架10的同一侧,支撑部14的高度高于电连接器207,即支撑部14与外壳202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电连接器207与外壳202之间的最小距离。当外壳202受到撞击并朝向电芯支架组件100产生变形时,外壳202能够先接触支撑部14,支撑部14能够将所受作用力分散至支架本体13,从而减小电连接器207在撞击过程中所受作用力,提高电连接器207的使用寿命。
参阅图2、图7与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支架组件100还包括第二锁紧件40,第二锁紧件40穿设于支架10或者保护件20。保护件20还包括第一承接部25,第一承接部25设于保护件20远离支架10的一侧,第一承接部25连接于板体23。沿重力方向,第一承接部25位于第二锁紧件40的下方。
第二锁紧件40设于支架10或者保护件20,能够将支架10或者保护件20与其他部件连接固定。在安装第二锁紧件40的过程中,第二锁紧件40不慎掉落时,第一承接部25能够承接第二锁紧件40,从而方便取回第二锁紧件4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接部25与外壳20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锁紧件40的最小外径,例如第一承接部25抵持于外壳202,减少第二锁紧件40从第一承接部25与外壳202之间的间隙掉落到外壳202的底部,而不方便取出的情况发生。
参阅图2、图3与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沿重力方向,第一承接部25设于第三凸起部24的下方,第一承接部25与外壳20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锁紧件30的最小外径,这使得在安装第一锁紧件30的过程中,第一锁紧件30不慎掉落时,第一承接部25能够承接第一锁紧件30,从而方便取回第一锁紧件30。第一承接部25也可以承接其他螺丝、螺栓等锁紧件。
参阅图2、图3、图7与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装置200还包括铜排203与转接板208,转接板208设于支架10的外部,并位于与保护件20所在侧相邻的一侧。转接板208朝向外壳202的一侧设有插座等连接器。电路板205为BMS板(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BMS板与电芯组件201电连接,铜排203连接BMS板于转接板208,以实现BMS板与转接板208的电连接。铜排203的其中一端通过第二锁紧件40固定于保护件20背离电路板205的一侧,第二锁紧件40穿设于铜排203的其中一端并穿设于支架10,以使铜排203固定于保护件20。在安装第二锁紧件40的过程中,第二锁紧件40掉落时,第一承接部25能够承接第二锁紧件40。
参阅图2、图7与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支架组件100还包括第三锁紧件50,保护件20具有第一连接部26,外壳202具有第二连接部2021,第三锁紧件50穿设于第一连接部26与第二连接部2021。第三锁紧件50连接外壳202与保护件20,使得储能装置200受到撞击时,支架10与外壳202不易松脱,提高电芯支架组件100抗摔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锁紧件50为螺丝。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螺紧件也可以为螺栓、销钉等部件。
参与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02包括第一壳部2022与第二壳部2023,第一壳部2022与第二壳部2023相对设置并可拆卸连接,第一壳部2022与第二壳部2023的装配方向为第二方向Y,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第一壳部2022与第二壳部2023围合形成有腔室,电芯支架组件100位于腔室。当电芯组件201需要维修时,能够将外壳202拆开,以便于对电芯组件201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021位于第二壳部2023,第三锁紧件50的安装方向为第二方向Y。装配电芯支架组件100与第二壳部2023时,先将电芯支架组件100装入第二壳部2023中,然后通过第三锁紧件50将保护件20与第二连接部2021固定,以使电芯支架组件100不易在第二壳部2023内晃动,提高电芯支架组件100与第二壳部2023的安装稳定性。
参阅图7与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部2023的内壁设有限位板2024,第一连接部26设有限位槽261,限位板2024插设于限位槽261。限位板2024的插设方向垂直于第二凸起部21与第一凸起部12的插接方向。限位板2024的插设方向为第二方向Y,即保护件20沿第二方向Y装入第二壳部2023时,限位板2024插入限位槽261中。
限位板2024插接于限位槽261中,使得限位板2024与限位槽261形成限位配合,这样能够限制保护件20与第二壳部2023内壁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二壳部2023不易向远离保护件20的方向外扩变形,从而降低因第二壳部2023外扩变形以影响第一壳部2022与第二壳部2023装配准确度的风险。
参阅图2、图7与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021包括限位板2024与两个固定柱2025。两个固定柱2025并列设置,其中一个固定柱2025用于与第一壳部2022连接,另一固定柱2025通过第三锁紧件50与第一连接部26连接,限位板2024设于两个固定柱2025之间。限位板2024与固定柱2025连接,能够提高限位板2024的结构强度,使得第二壳部2023发生变形时,限位板2024不易折断。
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02内壁设有第二承接部2026,第二承接部2026朝向转接板208延伸,并抵持于转接板208背离支架10的一侧。第二承接部2026能够填充转接板208与外壳202内壁之间的缝隙,从而便于承接储能装置200内部松脱的零部件或在安装过程中不慎掉落的零部件,降低零部件从支架10与外壳202内壁之间的缝隙掉入外壳202底部而不易取出的风险。
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装置200还包括加强壳204,加强壳204设于外壳202的外侧。加强壳204能够提高外壳202的整体强度,提高储能装置200的抗摔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壳204设有两个,两个加强壳204位于外壳202的相对两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壳204还可以设有两个以上,多个加强壳204设于外壳202的外侧以进一步提高储能装置200的抗摔性能。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申请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申请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申请所公开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支架组件,适用于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芯组件与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芯支架组件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组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被配置为容置所述电芯组件,所述支架的外侧用于装配所述电路板,所述支架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被配置为穿设于所述电路板;和
保护件,所述保护件位于所述电路板背向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保护件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具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插接设置;所述保护件背向所述支架的一侧具有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凸起部朝背向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电芯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固定所述保护件与所述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部具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锁紧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进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一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持于所述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锁紧件的一部分贯穿所述限位凸台并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锁紧件的另一部分抵持于所述限位凸台背离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穿设于所述支架或者所述保护件,所述保护件还包括第一承接部,所述第一承接部设于所述保护件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沿重力方向,所述第一承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锁紧件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所在侧相邻的一侧,所述支撑部朝背离所述电芯组件的方向延伸。
7.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电芯组件、电路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支架组件,所述电芯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支架和所述保护件之间,所述电芯支架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三锁紧件,所述保护件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外壳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锁紧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部与第二壳部,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相对设置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围合形成有腔室,所述电芯支架组件位于所述腔室;
所述第二壳部的内壁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插设于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板的插设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插接方向。
10.如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部抵持于所述外壳。
CN202321933533.6U 2023-07-20 2023-07-20 电芯支架组件及储能装置 Active CN220510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3533.6U CN220510136U (zh) 2023-07-20 2023-07-20 电芯支架组件及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3533.6U CN220510136U (zh) 2023-07-20 2023-07-20 电芯支架组件及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0136U true CN220510136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5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3533.6U Active CN220510136U (zh) 2023-07-20 2023-07-20 电芯支架组件及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0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19569A1 (en) Rack structure, power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rack structure
EP2919293A1 (en) Battery shelf assembly, power storage system, and assembly method of battery shelf assembly
KR101799540B1 (ko) 원전 dc비상전원 공급 장치용 전지모듈
CN220510136U (zh) 电芯支架组件及储能装置
CN218005145U (zh) 固定结构和电池模组
CN116646688A (zh) 一种防震锂电池保护板
CN217788693U (zh) 储能装置和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CN218005097U (zh) 储能装置和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CN215644876U (zh) 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CN215497005U (zh) 熔断器组件和电池包
CN21083786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EP4060790A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improved assemblability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CN112768830A (zh) 一种蓄电池安装架及蓄电池模组
CN114784985A (zh) 一种户外储能电源
CN112271610A (zh) 一种电子配电柜的抗震装置
CN220324602U (zh) 储能装置
CN116435717B (zh) 连接结构、电池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7157904U (zh) 一种多绕组电感
CN219917403U (zh) 电池包挂载装置、车架及车辆
CN219843440U (zh) 一种户外储能电源
CN220123240U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的外壳体结构
CN217062358U (zh) 电池插箱及储能设备
CN214254630U (zh) 一种蓄电池安装架及蓄电池模组
CN220710515U (zh) 电池模块的堆栈组装构造
CN218274916U (zh) 用于服务器raid卡的电池备电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