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5097U - 储能装置和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储能装置和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5097U
CN218005097U CN202221697212.6U CN202221697212U CN218005097U CN 218005097 U CN218005097 U CN 218005097U CN 202221697212 U CN202221697212 U CN 202221697212U CN 218005097 U CN218005097 U CN 218005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battery
storage device
battery module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72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磊
黄政益
周嘉辉
武友河
张亦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72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5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5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5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和储能装置控制系统,储能装置包括:箱体、电池模组和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模组和电池管理系统均设在箱体内,电池模组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所述电池模组的外表面和所述箱体的内壁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多个分隔件,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外表面通过多个所述分隔件与所述箱体的所述内壁面彼此间隔开。由此,多个分隔件以将电池组件与箱体分隔开,可以增加箱体对电池模组的保护,在箱体受到外力与外力发生碰撞时,分隔件可以增加箱体的结构强度,且由于设置分隔件以使箱体发生一定变形时能够具有形变的空间,避免形变后的部分箱体止抵电池模组导致电池模组的破损。

Description

储能装置和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和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与箱体装配后在运输或者安装过程中,会由于电池模组与箱体连接的方式等原因造成电池模组存在晃动的可能性,电池模组安装在箱体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且箱体的在受力发生变形时会导致内部的电池模组结构发生变形,影响电池模组的正常工作,降低储能装置使用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装置,可以增加储能装置防碰撞的能力,增加对箱体内电池模组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装置控制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储能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包括:箱体、电池模组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电池模组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电池模组的外表面和所述箱体的内壁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多个分隔件,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外表面通过多个所述分隔件与所述箱体的所述内壁面彼此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装置,在箱体的内壁和电池模组之间设置多个分隔件以将电池模组与箱体分隔开,可以增加箱体对电池模组的保护,在箱体受到外力与外力发生碰撞时,分隔件可以增加箱体的结构强度,且由于设置分隔件以使箱体发生一定变形时能够具有形变的空间,避免形变后的部分箱体止抵电池模组和电池管理系统导致电池模组和电池管理系统的破损,进一步增加对箱体内电池模组的保护,降低例如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造成的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分隔件设在所述箱体的内壁面上,多个所述分隔件沿所述箱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分隔件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上形成有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贯通的穿孔,所述穿孔的面向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敞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之间具有第一间隙d1,其中,所述d1满足:5mm≤d1≤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箱体的所述内壁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d2,其中,所述d2满足:5mm≤d2≤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分隔件包括多个第一分隔件,多个所述第一分隔件设在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邻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侧,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隔件沿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至少一部分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板体和至少一个散热板,所述板体的邻近所述箱体中心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电气元件,所述散热板设在所述板体的背离所述电气元件的一侧,且所述散热板至少与所述电气元件相对,所述散热板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包括: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设在所述板体上,所述第二散热部与所述第一散热部相连,所述第二散热部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部的远离所述板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在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在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二散热部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第二散热部与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邻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侧内壁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设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下方;多个所述分隔件包括:多个第二分隔件、多个第三分隔件,多个所述第二分隔件分别设在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每个所述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分隔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分隔件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分隔件分别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沿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相对。多个所述第三分隔件设在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上的邻近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三分隔件沿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支撑在多个所述第三分隔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储能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包括在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沿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二分隔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片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分隔件的至少一个避让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防护板、电池,多个所述防护板沿所述箱体的周向依次首尾相连,多个所述防护板共同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电池设在所述容纳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防护板包括:两个第一防护板、两个第二防护板,两个所述第一防护板沿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防护板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防护板的沿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朝向所述电池中心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一防护板的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的边缘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边位于所述第一防护板的远离所述电池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一防护板的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的所述边缘之间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相连,多个所述螺纹紧固件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与多个所述防护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绝缘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防护板为铝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为铝合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储能装置、电池管理单元,所述多个储能装置并联连接,每个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储能装置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储能装置,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与所述多个储能装置中的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分别通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电池信息采集器,所述电池信息采集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储能装置控制系统还包括:电能管理系统或逆变器,所述电能管理系统或逆变器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立体拆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与电池模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立体拆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与电池模组装配的右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片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
储能装置100;
箱体10;容纳腔11;第一盖板12;第二盖板13;第一端盖14;第二端盖15;
电池模组21;防护板211;第一防护板2111;第二防护板2112;翻边2113;电池212;
电池管理系统22;板体221;散热板222;第一散热部2221;第二散热部2222;电气元件223;
分隔件30;穿孔31;第一分隔件32;第二分隔件33;第一子分隔件331;第二子分隔件332;第三子分隔件333;第三分隔件34;
第一滑槽40;
连接片50;第一侧51;第二侧52;避让缺口53;
螺纹紧固件60;绝缘件70;连接件80;
第一方向A;第二方向B;第三方向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储能装置100,储能装置100,包括:箱体10、电池模组21和电池管理系统22。箱体10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A,箱体10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B,箱体10的厚度方向为第三方向C。
具体而言,如图1-图4所示,电池模组21和电池管理系统22均设在箱体10内,且电池模组21与电池管理系统22相连,有便于控制和监测电池模组21。电池模组21可以邻近箱体10的底部设置,电池管理系统22可以邻近箱体10的顶部设置,电池模组21的外表面和箱体10的内壁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多个分隔件30,电池模组21的外表面通过多个分隔件30与箱体10的内壁面彼此间隔开。换言之,分隔件30可以设于电池模组21的外表面,或者设于箱体10的内壁面上,这里以分隔件30设于箱体10的内壁面上为例,分隔件30将电池模组21与箱体10的内壁间隔开,以使电池模组21不与箱体10的内壁直接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装置100,在箱体10的内壁和电池模组21之间设置多个分隔件30以将电池模组21与箱体10分隔开,可以增加箱体10对电池模组21的保护,在箱体10受到外力与外力发生碰撞时,分隔件30可以增加箱体10的结构强度,且由于设置分隔件30以使箱体10发生一定变形时能够具有形变的空间,避免形变后的部分箱体10止抵电池模组21和电池管理系统22导致电池模组21和电池管理系统22的破损,进一步增加对箱体10内电池模组21的保护,降低例如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造成的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多个分隔件30设在箱体10的内壁面上,多个分隔件30沿箱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分隔件30沿箱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由此,多个分隔件30间隔设置在箱体10的内壁面上且可以沿箱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增加分隔件30与箱体10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箱体10的多个内壁的结构强度,以使分隔件30从多个方向实现对内部电池模组21的保护,增加电池模组21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结合图4和图5,分隔件30上形成有沿箱体10的长度方向贯通的穿孔31,穿孔31沿箱体10的周向可以形成封闭、沿箱体10的长度方向敞开的结构,也可以是穿孔31的面向电池模组21的一侧敞开。例如,穿孔31面向电池模组21的一侧敞开,此时的穿孔31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C字形。由此,穿孔31面向电池模组21的一侧敞开,以使穿孔31在与紧固件配合时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增加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可以降低材料的使用,降低储能装置100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21和电池管理系统2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d1,电池模组21的外表面和箱体10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d2,其中,d1、d2满足:5mm≤d1≤15mm,5mm≤d2≤15mm。例如,d1=10mm,d2=10mm。由此,通过限定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值,以使电池模组21和电池管理系统22和箱体10之间的间距合理,在箱体10受到撞击时,间隙能够提供有效的形变空间充分吸能,增加箱体10的变形量实现对电池模组21保护的同时,减小储能装置100的体积,以实现储能装置100的小型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电池模组21和电池管理系统22沿箱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分隔件30包括多个第一分隔件32,多个第一分隔件32设在箱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邻近电池管理系统22的一侧,相邻两个第一分隔件32沿箱体1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以限定出第一滑槽40,第一滑槽40的敞开侧朝向电池管理系统22设置,电池管理系统22邻近第一分隔件32的至少一部分可滑动地配合在第一滑槽40内。电池212管理系统可以沿箱体10长度方向的端部装入箱体10内。由此,通过两个相邻的第一分隔件32限定出第一滑槽40,第一滑槽40可以与电池管理系统22的一部分配合,以将电池管理系统22与箱体10实现安装,第一滑槽40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增加电池管理系统22与电池模组21安装的精度,且安装的可靠性较高。
可选地,参照图4,电池管理系统22包括板体221和至少一个散热板222,散热板222可以沿箱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板体221的邻近箱体10中心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电气元件223,散热板222设在板体221的背离电气元件223的一侧,且散热板222的至少部分与电气元件223相对,散热板222可滑动地配合在第一滑槽40内。可以理解的是,沿箱体10的宽度方向,散热板222和电气元件223分别设于板体221的两侧,散热板222连接在板体221的上表面,散热板222的横截面的形状与第一滑槽40的横截面的形状相适配,以使板体221可以通过散热板222与箱体10连接。电池212管理系统上可以设有电路板以及检测元件等电气元件223,可用于检测和控制储能装置100的开关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检测。由此,板体221通过散热板222与第一滑槽40配合实现电池管理系统22与箱体10的安装,安装的方式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且散热板222具有较高的散热能力,可以将储能装置10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温度传递至箱体10,增加电池212管理系统的散热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散热板222包括:第一散热部2221、第二散热部2222,第一散热部2221设在板体221上,第二散热部2222与第一散热部2221相连,第二散热部2222位于第一散热部2221的远离板体221的一侧,第二散热部2222的在箱体10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散热部2221的在箱体10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第二散热部2222可滑动地配合在第一滑槽40内,且第二散热部2222与箱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邻近电池管理系统22的一侧内壁接触。换言之,散热板222包括与箱体10连接的第二散热部2222和与板体221连接的第一散热部2221,第二散热部2222的宽度小于第一散热部2221的宽度,以便于第二散热部2222与第一滑槽40配合,配合后的第二散热部2222远离第一散热部2221的一侧与箱体10接触,散热板222通过箱体10进行散热。由此,第二散热部2222的宽度小于第一散热部2221的宽度,便于第二散热部2222与第一滑槽40的配合,同时增加散热板222与板体221的连接面积,增加散热板222与板体221连接的可靠性,以使电池管理系统22能够够更稳定的安装在箱体10内。且第二散热部2222与箱体10的内壁接触,可以增加散热板222的散热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沿箱体10的宽度方向,电池模组21设在电池管理系统22的下方,多个分隔件30包括:多个第二分隔件33、多个第三分隔件34,多个第二分隔件33分别设在箱体10的厚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每个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分隔件33,至少两个第二分隔件33沿箱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位于同一侧壁上的两个第二分隔件33可以分别靠近箱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且多个第二分隔件33分别与电池模组21的沿箱体10的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相对,以便于第二分隔件33形成对电池模组21的支撑。多个第三分隔件34设在箱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邻近电池模组21的一侧,多个第三分隔件34沿箱体1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电池模组21的底面支撑在多个第三分隔件34上。
由此,分隔件30包括多个第二分隔件33和多个第三分隔件34,多个第二分隔件33设于箱体10宽度方向的侧壁朝向电池模组21的一侧,多个第三分隔件34设于箱体10的底部朝向电池模组21的一侧,多个第三分隔件34可以支撑电池模组21,以使电池模组21与箱体10之间具有间隙,同时减小电池模组21与箱体10的接触面积,便于电池模组21的安装。多个第二分隔件33设于箱体10的侧壁上可以增加电池模组21在箱体10内的限位,以使电池模组21安装的稳定性较高。
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6,储能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片50,连接片50包括在箱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51和第二侧52,第一侧51与电池模组21的沿箱体10的厚度方向的侧面相连,第二侧52与第二分隔件33相连。连接片50为平片结构,连接片50上的第一侧51和第二侧52至少设有两个通孔,第一侧51上的通孔供紧固件穿设将连接片50与电池模组21连接,第二侧52上的通孔供紧固件穿设将连接片50与箱体10侧壁的第二分隔件33连接,连接片50在电池模组21的端部连接电池模组21和箱体10。需要注意的是,与连接片50的第二侧52连接的第二分隔件33的端面可以低于与之相邻的其他第二分隔件33的端面,以增加箱体1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由此,通过设置连接片50以实现电池模组21与箱体10的连接,增加电池模组21与箱体10安装的稳定性,连接片50的结构简单,可以减少耗材的使用,降低储能装置100的生产成本,且由于连接片50连接在箱体10的侧面,有利于连接片50的变形更换,增加连接片50连接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连接片50上形成有用于避让第二分隔件33的至少一个避让缺口53。避让缺口5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避让缺口53可以位于第二侧52上。由此,通过在连接片50上设置避让缺口53,以使连接片50在连接电池模组21与箱体10时,储能装置100的其他结构能够顺利的与电池模组21的端部连接,避免第二分隔件33对连接片50安装的干涉,增加对电池模组21端部空间的利用率,以使储能装置100内部的结构紧凑性更好。
可选地,避让缺口53由连接片50的边缘的一部分朝向电池模组21中心的方向凹入形成。即,从连接片50的第二侧52向第一侧51的方向,第二侧52的边缘凹陷形成避让缺口53。由此,连接片50上形成的避让缺口53可以避让箱体10的侧面设置的分隔件30,便于实现对储能装置100沿箱体10长度方向的轻薄化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连接片50的周向,连接片50的拐角处圆滑过渡。由此,连接片50的拐角处圆滑过渡,可以降低电池模组21与箱体10在箱体10厚度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时连接片50所遭受的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电池模组21包括:多个防护板211、电池212,多个防护板211沿箱体10的周向依次首尾相连共同限定出容纳腔11,电池212设在容纳腔11内。由此,多个防护板211首尾连接限定出容纳腔11,便于电池212的放置,且多个防护板211的设置可以降低加工工艺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结合图1,储能装置100还包括:两个端盖和两个面板,沿箱体10的长度方向两个端盖和两个面板分别设于箱体10的两端,且能够与容纳腔11的敞开侧配合形成对箱体10的封闭。其中,端盖设于盖板与电池模组21的端部之间,端盖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在箱体10的第二分隔件33上。端盖包括:第一端盖14和第二端盖15,面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图未示出),第一端盖14和第一面板位于电池模组21的一端,第二端盖15和第二面板位于电池模组21的另一端,位于电池模组21同一端的端盖和盖板之间可以通过卡扣和卡勾(图未示出)配合实现连接,例如,在第一盖板12和第二盖板13朝向电池模组21的一侧设置卡勾,在第一端盖14和第二端盖15远离电池模组21的一侧设置卡扣。从而第一端盖14和第二端盖15的设置可以沿着箱体10的长度方向增加对电池模组21以及电池管理系统22的止抵和限位,第一盖板12和第二盖板13可以使箱体10的外表面更加整洁。
具体地,参照图2,第二分隔件33包括第一子分隔件331、第二子分隔件332和第三子分隔件333,第一子分隔件331的端面与箱体10沿长度方向的端面平齐,第二子分隔件332和第三子分隔件333的端面可以低于箱体10的端面,即第二子分隔件332和第三子分隔件333的长度小于第一子分隔件331的长度,第一子分隔件331用于与端板或者盖板连接,第二子分隔件332可以与电池管理系统22通过连接件80连接,连接件80为平片结构,连接件80沿箱体10的厚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沿箱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通孔可以螺纹紧固件60配合实现连接片50与电池模组21和第二子分隔件332分别连接。第三子分隔件333可以与连接片50的第二侧52通过螺纹紧固件60连接,以将电池模组21与箱体10实现连接,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3所示,多个防护板211包括:两个第一防护板2111、两个第二防护板2112,两个第一防护板2111沿箱体1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二防护板2112沿箱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二防护板2112的沿箱体1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翻边2113,翻边2113朝向电池212中心的方向延伸,且翻边2113与第一防护板2111的沿箱体10的宽度方向的边缘相连。换言之,第一防护板2111可以为平板结构,第二防护板2112沿箱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沿箱体10的厚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翻边2113,翻边2113可以朝向电池212的一侧弯折。两个第一防护板2111和两个第二防护板2112在箱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多个防护板211装配后,翻边2113与第一防护板2111沿箱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止抵。由此,在第二防护板2112上设置翻边2113,可以便于第二防护板2112与第一防护板2111连接,增加第一防护板2111和第二防护板2112限定出的容纳腔11的结构的强度,以便于更好的保护电池2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边2113位于第一防护板2111的远离电池212的一侧。由此,第一防护板2111沿箱体10的宽度方向可以形成对第二防护板2112的支撑,便于第一防护板2111与第二防护板2112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边2113与第一防护板2111的沿箱体10的宽度方向的边缘之间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60相连,多个螺纹紧固件60沿箱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即,翻边2113上可以间隔设置多个通孔,与之相对的第一防护板2111上设有多个通孔,螺纹紧固件60可以穿设翻边2113上的通孔和第一防护板2111上的通孔,以使第一防护板2111与第二防护板2112连接。由此,第一防护板2111与第二防护板2112通过螺纹紧固件60连接,连接的方式简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池212与多个防护板21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绝缘件70。例如,第一防护板2111和第二防护板2112朝向电池212的一侧可以设有绝缘件70,绝缘件7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在防护板211上。由此,在防护板211与电池212之间设置绝缘件70,可以增加防护板211与电池212之间的隔绝,避免防护板211带电,增加整个储能装置100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防护板211为铝件,铝件的材质较轻且不易变形,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由此,防护板211为铝件可以增加电池模组21的结构强度,且由于储能装置100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铝件可以有助于散热,增加电池模组21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为铝合金件。这主要是由于铝合金件具有良好的抗弯强度,质量轻且不容易变形,可以有效抵抗储能装置100在受外力撞击时导致的变形,增加箱体10的结构强度,增加箱体10对内部的电池模组21的保护。
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能装置控制系统200,包括电池管理单元(BMU)201和多个储能装置100,多个储能装置100并联连接,每个储能装置100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22,电池管理系统22设于容纳腔11内,电池管理单元(BMU)201与多个储能装置100中的每个储能装置100的电池管理系统(BMS)22可以通讯连接,例如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通讯连接。
本申请中的电池管理单元(BMU)201可以单独做成一个模块,其可以监控所有并联的储能装置100中的电池管理系统(BMS)22的状态,通过通讯来对各个电池管理系统22进行分布式控制管理(即对各个电池管理系统22进行独立的控制管理)、荷电状态(SOC)均衡。无论有多少个并联的储能装置100,可以仅使用一个总电池管理单元(BMU)201实现对所有并联的储能装置100进行控制,且节省了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8,每个储能装置100还包括电池信息采集器(BatteryInformation Collector,BIC)202,电池信息采集器(BIC)202与电池管理系统22通讯连接,例如通过CAN总线通讯连接。BIC主要用于采集电池数据,并将电池数据传送到电池管理系统(BMS)22,当电池数据出现异常时,BMS可控制相应电池的主回路的断电器(图中未示出)断开,当整个系统出现故障时,BMS会接收BMU的控制指令,对BMU的控制指令做出相应的控制动作,例如控制所有电池的主回路的继电器断开。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储能装置控制系统200还可包括电能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 System,EMS)203或逆变器,电能管理系统203或逆变器与电池管理单元201通讯连接,例如通过CAN总线通讯连接。电池管理单元201可以将电池的基本状态等传送给EMS/逆变器,同时接收EMS/逆变器的充放电指令,从而对各个BMS进行独立的充放电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1)

1.一种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
电池管理系统(22),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2)设在所述箱体(10)内;
电池模组(21),所述电池模组(21)设在所述箱体(10)内,所述电池模组(21)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2)相连,
所述电池模组(21)的外表面和所述箱体(10)的内壁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多个分隔件(30),所述电池模组(21)的所述外表面通过多个所述分隔件(30)与所述箱体(10)的所述内壁面彼此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隔件(30)设在所述箱体(10)的内壁面上,多个所述分隔件(30)沿所述箱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分隔件(30)沿所述箱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30)上形成有沿所述箱体(10)的长度方向贯通的穿孔(31),所述穿孔(31)的面向所述电池模组(21)的一侧敞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1)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d1,其中,所述d1满足:5mm≤d1≤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1)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箱体(10)的所述内壁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d2,其中,所述d2满足:5mm≤d2≤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1)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2)沿所述箱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分隔件(30)包括多个第一分隔件(32),多个所述第一分隔件(32)设在所述箱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邻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2)的一侧,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隔件(32)沿所述箱体(1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以限定出第一滑槽(40),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2)的至少一部分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4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2)包括板体(221)和至少一个散热板(222),所述板体(221)的邻近所述箱体(10)中心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电气元件,所述散热板(222)设在所述板体(221)的背离所述电气元件的一侧,且所述散热板(222)至少与所述电气元件相对,所述散热板(222)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4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222)包括:
第一散热部(2221),所述第一散热部(2221)设在所述板体(221)上;
第二散热部(2222),所述第二散热部(2222)与所述第一散热部(2221)相连,所述第二散热部(2222)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部(2221)的远离所述板体(221)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部(2222)的在所述箱体(10)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散热部(2221)的在所述箱体(10)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二散热部(2222)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40)内,且所述第二散热部(2222)与所述箱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邻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2)的一侧内壁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1)设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2)的下方;
多个所述分隔件(30)包括:
多个第二分隔件(33),多个所述第二分隔件(33)分别设在所述箱体(10)的厚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每个所述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分隔件(33),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分隔件(33)沿所述箱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分隔件(33)分别与所述电池模组(21)的沿所述箱体(10)的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相对;和
多个第三分隔件(34),多个所述第三分隔件(34)设在所述箱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邻近所述电池模组(21)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三分隔件(34)沿所述箱体(1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电池模组(21)的底面支撑在多个所述第三分隔件(3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连接片(50),所述连接片(50)包括在所述箱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51)和第二侧(52),所述第一侧(51)与所述电池模组(21)的沿所述箱体(10)的厚度方向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二侧(52)与所述第二分隔件(33)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50)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分隔件(33)的至少一个避让缺口(5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1)包括:
多个防护板(211),多个所述防护板(211)沿所述箱体(10)的周向依次首尾相连,多个所述防护板(211)共同限定出容纳腔(11);
电池(212),所述电池(212)设在所述容纳腔(1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多个防护板(211)包括:
两个第一防护板(2111),两个所述第一防护板(2111)沿所述箱体(1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两个第二防护板(2112),两个所述第二防护板(2112)沿所述箱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防护板(2112)的沿所述箱体(10)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翻边(2113),所述翻边(2113)朝向所述电池(212)中心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翻边(2113)与所述第一防护板(2111)的沿所述箱体(10)的宽度方向的边缘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2113)位于所述第一防护板(2111)的远离所述电池(212)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2113)与所述第一防护板(2111)的沿所述箱体(10)的宽度方向的所述边缘之间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60)相连,多个所述螺纹紧固件(60)沿所述箱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212)与多个所述防护板(21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绝缘件(70)。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防护板(211)为铝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为铝合金。
19.一种储能装置控制系统(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储能装置(100),所述多个储能装置(100)并联连接,每个所述储能装置(100)包括电池管理系统(22),所述储能装置(100)为根据权利要求1-18所述的储能装置(100);
电池管理单元(201),所述电池管理单元(201)与所述多个储能装置(100)中的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2)分别通讯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储能装置控制系统(2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储能装置(100)还包括电池信息采集器(202),所述电池信息采集器(202)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2)通讯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储能装置控制系统(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能管理系统(203)或逆变器,所述电能管理系统(203)或逆变器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201)通讯连接。
CN202221697212.6U 2022-07-01 2022-07-01 储能装置和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Active CN218005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7212.6U CN218005097U (zh) 2022-07-01 2022-07-01 储能装置和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7212.6U CN218005097U (zh) 2022-07-01 2022-07-01 储能装置和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5097U true CN218005097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11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7212.6U Active CN218005097U (zh) 2022-07-01 2022-07-01 储能装置和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5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514A1 (zh) * 2022-07-01 2024-01-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514A1 (zh) * 2022-07-01 2024-01-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70234B1 (ko) 크로스 빔을 내장한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EP2685527B1 (en) Battery pack having improved safety
US9029000B2 (en) Circuit substrate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using the same
EP2212941B1 (en) Battery module of improved safety and middle or large-sized battery pack containing the same
EP2752918B1 (en) Battery module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reliability and medium or large-size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EP2590243B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EP2768047B1 (en) Battery pack having improved safety
US11056747B2 (en) Battery module
JP6254904B2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固定構造
EP3525255A1 (en) Battery module
US10992008B2 (en) Drawer-type battery pack
KR20180050086A (ko) 배터리 팩
US11251493B2 (en) Battery pack
WO2013011836A1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8005097U (zh) 储能装置和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KR20200140012A (ko) 배터리 랙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력 저장 장치
CN211879464U (zh) 电池组以及装置
CN217788693U (zh) 储能装置和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US20210104804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EP4109649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EP4020681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CN115917860A (zh) 电池模块、电池组和车辆
EP3770992A1 (en)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inner plate
KR102167166B1 (ko) 하드쉘 플렉시블 패키징 커패시터 모듈 및 시스템
CN114223089A (zh) 电池组、电子装置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