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8804U - 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8804U
CN220508804U CN202321848462.XU CN202321848462U CN220508804U CN 220508804 U CN220508804 U CN 220508804U CN 202321848462 U CN202321848462 U CN 202321848462U CN 220508804 U CN220508804 U CN 220508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workpiece
appearance
tray
appearance insp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484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振城
冯强
尚宝成
谭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ANGT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ANGT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ANGT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ANGT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484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8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8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8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包括机架,将移动组件设置在机架上;料盘组件设置在移动组件上,料盘组件包括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在移动组件上间隔设置,且分别沿着移动组件滑动,调整组件位于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之间,用于调整待检测工件的斜面;外观检测组件位于调整组件和第二料盘之间,用于检测调整完斜面的待检测工件的外观;控制组件位于机架上,且控制组件电连接于移动组件、调整组件和外观检测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调整组件和外观检测组件,使用调整组件调整待检测的斜面至便于检测的角度,对工件的斜面及其余外观进行检测,降低了人工检测的工作量,提高检测正确率,提高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工件外观检测是生产制造领域内的常规工艺。
在现有技术中,外观检测一般是人工使用显微镜对产品外观的每个面进行检测,需要大量高强度的重复工作,此外,肉眼对外观缺陷进行判别,很容易出现视觉疲劳误判,且效率也会随着工作时长的增加而下降。同时,长时间使用显微镜,狭小的视野范围和高亮光源会对人的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观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使用显微镜进行工件外观检测,带来的工作量大、易出现视觉疲劳误判、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出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包括:
机架;
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料盘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料盘组件包括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所述第一料盘和所述第二料盘在所述移动组件上间隔设置,且分别沿着所述移动组件滑动,所述第一料盘用于放置待检测工件,所述第二料盘用于放置已检测工件;
调整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料盘和所述第二料盘之间,所述移动组件将所述第一料盘上的所述待检测工件移动至所述调整组件上方,并调整所述待检测工件的斜面;
外观检测组件,位于所述调整组件和所述第二料盘之间,所述移动组件将调整完所述斜面的所述工件移动至所述外观检测组件,所述外观检测组件检测所述待检测工件的外观;
控制组件,位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于所述移动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和所述外观检测组件;
通过控制所述移动组件抓取所述待检测工件,移动至所述调整组件上方,进行所述待检测工件斜面的调整,调整完成后控制所述移动组件抓取调整完所述斜面的所述待检测工件至所述外观检测组件进行外观检测,检测完成后控制所述移动组件抓取已检测工件至所述第二料盘内。
可选地,所述外观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外观检测组件和第二外观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外观检测组件和所述调整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工件的端面和所述斜面,所述第二外观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工件的外圆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包括:
电动滑台;
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电动滑台上,所述第一支撑架可沿着电动滑台滑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同步轴,所述同步轴中部设置有同步齿轮,所述同步轴末端设置有第一检测台,所述工件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台上;
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二电机末端设置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同步齿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检测台带着所述工件按预设角度翻转;
第一取像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一取像件与所述第一检测台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取像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台上的所述工件的端面和所述斜面。
可选地,第二外观检测组件包括:
第二支撑架,设置有第二检测台,所述工件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台上;
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且所述第三电机末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第二检测台上,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检测台带着所述工件旋转;
第二取像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取像件与所述第二检测台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取像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检测台上的所述工件的外圆面。
可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移动件吸附所述工件在所述第一料盘、所述调整组件和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之间移动,所述第二移动件吸附所述工件在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所述第二外观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料盘之间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件包括第一坐标轴模组和第二坐标轴模组,所述第一坐标轴模组上设置有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一料盘设置于所述第二坐标轴模组上,所述第一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第一料盘上的所述工件分别至所述调整组件和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移动件包括第三坐标轴模组和第四坐标轴模组,所述第三坐标轴模组上设置有第二吸附件和第三吸附件,所述第二料盘位于所述第四坐标轴模组上,所述第二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上的所述工件至所述第二外观检测组件,所述第三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第二外观检测组件上的所述工件至所述第二料盘。
可选地,所述第一吸附件包括第一吸嘴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吸嘴,所述第一吸嘴用于吸附所述工件至所述调整组件上方;
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第三取像件,所述第三取像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吸嘴旋转,且通过所述第三取像件录像对照调整,以使所述斜面旋转至预设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三坐标轴模组上设置有第一拖板,所述第一拖板可沿着所述第三坐标轴模组滑动,所述第二吸附件和第三吸附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拖板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料盘组件包括多个第三料盘,多个所述第三料盘位于所述第二料盘的一侧,所述第二料盘用于放置合格的所述工件,多个所述第三料盘分别用于放置不同种类的不合格所述工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设置移动组件和料盘组件,将移动组件设置在移动组件上,使得料盘组件包括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设置第一料盘用于放置待检测工件,将已检测工件的使用移动组件移动至第二料盘上,使得移动组件能够辅助自动化上下料,不需要人工带着指套一个接一个的使用显微镜检测,只需要装满第一料盘,放置到移动组件上,外观检测设备自动完成检测后,将工件逐个移动至第二料盘;其次,本申请通过设置用于调整待检测工件斜面的调整组件,使得工件在移动组件上移动至调整组件上方时,对工件的斜面调整至预设的倾斜方向,便于外观检测组件对斜面的检测;另外,本申请通过设置外观检测组件,外观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调整完斜面的待检测工件的外观,能够将组件外观检测进行量化,将外观不良数字化和直观化,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外观判别的准确性,提高检测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检测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外观检测设备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外观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移动件和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外观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外观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工件;11、前盖;12、压块;13、开口套管;14、插芯;15、衬环;16、斜面;100、机架;200、移动组件;210、第一移动件;211、第一坐标轴模组;212、第一吸附件;213、第一吸嘴;214、第一电机;215、第二坐标轴模组;250、第二移动件;251、第三坐标轴模组;252、第一拖板;253、第二吸附件;254、第三吸附件;255、第四坐标轴模组;300、料盘组件;310、第一料盘;320、第二料盘;330、第三料盘;400、调整组件;410、第三取像件;500、外观检测组件;510、第一外观检测组件;511、电动滑台;512、第一支撑架;513、同步轴;514、同步齿轮;515、第一检测台;516、第二电机;517、输出齿轮;518、第一取像件;550、第二外观检测组件;551、第二支撑架;552、第二检测台;553、第三电机;554、第二取像件;600、控制台;700、大显示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外观检测设备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目前的陶瓷工件的外观检测工艺为:人工使用显微镜检测产品外观。陶瓷工件整体呈3mm直径、长10mm的不锈钢台阶圆柱体,内部为白色的陶瓷套管和插芯,如图1所示,陶瓷工件具体包括前盖、压块、开口套管、插芯和衬环,工艺要求人工在20倍镜的显微镜下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查看前盖、压块、衬环外表面和端面有无划痕、缺口、生锈,要求不允许有脏污,缺口裂纹宽度≤0.3mm;
第二步:组件为压合拼装的组装件,前盖和压块,衬环和插芯的压制间隙和插拔力都有严格规定,没压制到位造成间隙过大或者压制过头造成产品过盈变形,都会导致组件报废,要求员工对此进行仔细查看;
第三步:同时压块和衬环的0.5mm间隙要求点353浇水,不允许胶水超出衬环外表面,距离衬环外表面的槽深不允许大于0.3mm;
第四步:压块需要进行激光打标,要求标记大小形状位置符合图纸要求,员工需要查看有无漏打标和标记形状位置不合格的情况;
第五步:需要观察陶瓷插芯与不锈钢衬环孔深的间隙里有无脏污异物,需要注意的是插芯端面有一个斜角,要斜着看才能看清。另一边孔深过深,光源照射不进去,需要下一个工艺的内窥镜查看,显微镜检测工艺不看。
至此,产品外观合格的产品流入下一道工艺,上述组件外观检测工艺中,都是人工检测,需要人工进行高强度重复的检测,其中的外观缺陷判别都使用肉眼进行,人工容易出现疲劳误判,且效率也会随着工作时长的增加下降,同时长时间使用显微镜,狭小的视野范围和高亮光源会对人工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申请提供一种外观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使用显微镜进行工件外观检测,带来的工作量大、易出现视觉疲劳误判、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请参阅图2至图6,图2是本申请外观检测设备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外观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第一移动件和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第一外观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第二外观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出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可包括机架100、移动组件200、料盘组件300、调整组件400、外观检测组件500和控制组件。其中,移动组件200可设置在机架100上,料盘组件300可设置在移动组件200上,料盘组件300可包括第一料盘310和第二料盘320,第一料盘310和第二料盘320可在移动组件200上间隔设置,且第一料盘310和第二料盘320可分别沿着移动组件200滑动,第一料盘310可用于放置待检测工件10,第二料盘320可用于放置已检测工件10;调整组件400可位于第一料盘310和第二料盘320之间,移动组件200将第一料盘310上的待检测工件10移动至调整组件400上方,并调整待检测工件10的斜面16;外观检测组件500可位于调整组件400和第二料盘320之间,移动组件200将调整完斜面16的工件10移动至外观检测组件500,外观检测组件500检测待检测工件10的外观;控制组件可位于机架100上,且控制组件可控制组件电连接于移动组件200、调整组件400和外观检测组件500;通过控制移动组件200抓取待检测工件10,移动至调整组件400上方,进行待检测工件10斜面16的调整,调整完成后控制移动组件200抓取调整完斜面16的待检测工件10至外观检测组件500进行外观检测,检测完成后控制移动组件200抓取已检测工件10至第二料盘320内。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本申请通过将待检测工件10放置到第一料盘310上,移动组件200抓取第一料盘310上的工件10至调整组件400的上方,并调整待检测工件10的斜面16,斜面16调整至预设倾斜角度后,移动组件200将调整完斜面16的工件10移动至外观检测组件500,外观检测组件500检测工件10的外观(包括端面及圆周面),检测完成后,移动组件200抓取检测完成的工件10至第二料盘320,自动完成工件10检测。其次,本申请通过设置移动组件200和料盘组件300,将移动组件200设置在移动组件200上,使得料盘组件300包括第一料盘310和第二料盘320,设置第一料盘310用于放置待检测工件10,将已检测工件10的使用移动组件200移动至第二料盘320上,使得移动组件200能够辅助自动化上下料,不需要人工带着指套一个接一个的使用显微镜检测,只需要装满第一料盘310,放置到移动组件200上,外观检测设备自动完成检测后,将工件10逐个移动至第二料盘320;另外,本申请通过设置用于调整待检测工件10斜面16的调整组件400,使得工件10在移动组件200上移动至调整组件400上方时,对工件10的斜面16调整至预设的倾斜方向,便于外观检测组件500对斜面16的检测;此外,本申请通过设置外观检测组件500,外观检测组件500用于检测调整完斜面16的待检测工件10的外观,能够将组件外观检测进行量化,将外观不良数字化和直观化,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外观判别的准确性,提高检测效率。
其中,本申请还可以用于其它的工件10,能够使用本申请的外观检测设备进行外观检测的,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6所示,外观检测组件500可包括第一外观检测组件510和第二外观检测组件550,第一外观检测组件510可位于第二外观检测组件550和调整组件400之间,第一外观检测组件510可用于检测工件10的端面和斜面16,即检测陶瓷工件10前盖11和衬环15的端面是否有无划痕、缺口、生锈,检测陶瓷插芯14与不锈钢衬环15孔深的间隙里有无脏污异物,尤其是插芯14端的斜面16;第二外观检测组件550用于检测工件10的外圆面,即检测前盖11、压块12、衬环15的外表面有无划痕、缺口、生锈等,前盖11和压块12、衬环15和插芯14之间的压制间隙是否过大或者压制过头,压块12和衬环15的0.5mm间隙内的胶水是否超出衬环15外表面,距离衬环15外表面的槽深是否大于0.3mm,压块12上的激光打标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等,均属于外观检测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外观检测组件510可包括电动滑台511、第一支撑架512、第二电机516和第一取像件518。其中,第一支撑架512可位于电动滑台511上,第一支撑架512可沿着电动滑台511滑动,第一支撑架512上可设置有同步轴513,同步轴513中部可设置有同步齿轮514,同步轴513末端可设置有第一检测台515,工件10可放置在第一检测台515上,第二电机516可设置在第一支撑架512上,且第二电机516末端可设置有输出齿轮517,输出齿轮517与同步齿轮514可通过链条连接,第二电机516驱动第一检测台515可带着工件10按预设角度翻转,第一取像件518可位于第一支撑架512的一侧,第一取像件518与第一检测台515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取像件518可用于检测第一检测台515上的工件10的端面和斜面16。
具体的,第二电机516可驱动同步轴513旋转,进而驱动第一检测台515旋转,使得第一检测台515上的工件10的待检测端面朝向第一取像件518,便于第一取像件518的光源完全照射到端面,进行拍照取像,以使取像更清晰。若旋转后,第一取像件518与工件10之间的距离需要调整(即焦距需要调整),可控制第一支撑架512在电动滑台511上滑动,进而调整第一取像件518与工件10之间的距离,以使达到最佳焦距。
可选地,第一取像件518一侧还设置有第一相机滑台,第一取像件518设置在第一相机滑台上,第一相机滑台可用于调整第一取像件518与第一检测台515之间的距离,便于对焦,达到最佳的成像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外观检测组件550包括第二支撑架551、第三电机553和第二取像件554,其中,第二支撑架551可设置有第二检测台552,工件10可放置在第二检测台552上,第三电机553可设置在第二支撑架551底部,且第三电机553末端可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可连接于第二检测台552上,第三电机553可驱动第二检测台552带着工件10旋转,第二取像件554可位于第二支撑架551的一侧,第二取像件554与第二检测台552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二取像件554可用于检测第二检测台552上的工件10的外圆面。
具体的,通过第二取像件554检测第二检测台552上的工件10的外圆面,当对应的外圆面检测完成后,启动第三电机553转动,进而驱动输出轴带动第二检测台552旋转,进而使得工件10旋转,可实现检测不同的外圆面。
可选地,第二取像件554一侧还设置有第二相机滑台,第二取像件554设置在第二相机滑台上,第二相机滑台可用于调整第二取像件554与第二检测台552之间的距离,便于对焦,达到最佳的成像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移动组件200可包括第一移动件210和第二移动件250,第一移动件210和第二移动件250间隔设置,第一移动件210可吸附工件10在第一料盘310、调整组件400和第一外观检测组件510之间移动,第二移动件250可吸附工件10在第一外观检测组件510、第二外观检测组件550和第二料盘320之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移动件210包括第一坐标轴模组211和第二坐标轴模组215,其中,第一坐标轴模组211为第一X轴模组,第二坐标轴模组215为第二Y轴模组,第一坐标轴模组211上设置有第一吸附件212,第一吸附件212可沿着第一X轴模组滑动,第一料盘310位于第二坐标轴模组215上,第一料盘310可沿着第二Y轴模组滑动,便于第一吸附件212吸附工件10,第一吸附件212用于吸附第一料盘310上的工件10分别至调整组件400和第一外观检测组件5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吸附件212可包括第一吸嘴213和第一电机214,第一电机214的输出端可连接于第一吸嘴213,第一吸嘴213可用于吸附工件10至调整组件400上方;调整组件400可包括第三取像件410,第三取像件410可固定在机架100上,第一电机214可带动第一吸嘴213旋转,第一吸嘴213带动工件10旋转,且通过第三取像件410录像对照调整,以使工件10上的斜面16旋转至预设的角度,便于外观检测组件500检测工件10的斜面16,第三取像件410包括取像光源,照亮工件10便于进行斜面16调整,以使调整更准确。其中,第三取像件410可以为摄像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移动件250可包括第三坐标轴模组251和第四坐标轴模组255,其中,第三坐标轴模组251为第一X轴模组,第四坐标轴模组255为第二Y轴模组,第三坐标轴模组251上可设置有第二吸附件253和第三吸附件254,第二料盘320可位于第四坐标轴模组255上,第二料盘320可沿着第四坐标轴模组255滑动,第二吸附件253和第三吸附件254可沿着第三坐标轴模组251滑动,第二吸附件253和第三吸附件254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吸嘴和第三吸嘴,第二吸嘴可用于吸附第一外观检测组件510上的工件10至第二外观检测组件550,第三吸嘴可用于吸附第二外观检测组件550上的工件10至第二料盘3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三坐标轴模组251上设置有第一拖板252,第一拖板252可沿着第三坐标轴模组251滑动,第二吸附件253和第三吸附件254分别位于第一拖板252的两端。第一拖板252可同时带动第二吸附件253和第三吸附件254移动,使得第二吸附件253和第三吸附件254同时工作,提高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料盘组件300可包括多个第三料盘330,多个第三料盘330位于第二料盘320的一侧,第二料盘320用于放置合格的工件10,多个第三料盘330分别用于放置不同种类的不合格工件10,以便于根据不合格的程度选择返修或者报废工件10,减少了鉴别的时间。
可选地,如图2所示,外观检测设备包括控制台600,控制组件位于控制台600内,控制台600用于操作外观检测设备,如:启动、暂停、设置参数、断开电源、复位等。
可选地,如图2至图3所示,外观检测设备包括大显示屏组件700,大显示屏组件700可用于显示第一取像件518、第二取像件554和第三取像件410的录像,便于调整和检测。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将移动组件200设置在机架100上,将料盘组件300设置在移动组件200上,设置料盘组件300包括第一料盘310和第二料盘320,并将第一料盘310和第二料盘320在移动组件200上间隔设置,且使得第一料盘310和第二料盘320分别沿着移动组件200滑动,第一料盘310用于放置待检测工件10,第二料盘320用于放置已检测工件10,设置调整组件400位于第一料盘310和第二料盘320之间,用于调整待检测工件10的斜面16,设置外观检测组件500位于调整组件400和第二料盘320之间,使得外观检测组件500用于检测调整完斜面16的待检测工件10的外观,设置控制组件位于机架100上,且使得控制组件电连接于移动组件200、调整组件400和外观检测组件500,通过控制移动组件200抓取待检测工件10,移动至调整组件400上方,进行待检测工件10斜面16的调整,调整完成后控制移动组件200抓取调整完斜面16的待检测工件10至外观检测组件500进行外观检测,检测完成后控制移动组件200抓取已检测工件10至第二料盘320内,上述过程能够将组件外观检测进行量化,将外观不良数字化和直观化,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外观判别的准确性。其次,通过设置外观检测组件500包括第一外观检测组件510和第二外观检测组件550,第一外观检测组件510位于第二外观检测组件550和调整组件400之间,第一外观检测组件510可用于检测工件10的端面和斜面16,即检测陶瓷工件10前盖11、衬环15的端面、插芯14端的斜面16,第二外观检测组件550用于检测工件10的外圆面,即检测前盖11、压块12、衬环15的外表面。此外,通过在第三坐标轴模组251上设置有第一拖板252,第一拖板252可沿着第三坐标轴模组251滑动,第二吸附件253和第三吸附件254分别位于第一拖板252的两端,第一拖板252可同时带动第二吸附件253和第三吸附件254移动,使得第二吸附件253和第三吸附件254同时工作,提高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介绍的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彼此可以相互结合实现,也可以单独实现,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实施例是参考附图来描述的,其他不同的形式和实施例也是可行而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因此本申请不应被建构成为在此所提出实施例的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以使得本申请会是完善又完整,且会将本申请范围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组件尺寸及相对尺寸也许基于清晰起见而被夸大。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只是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目的,并无意成为限制。术语“包含”及/或“包括”在使用于本说明书时,表示所述特征、整数、构件及/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构件、组件及/或其族群的存在或增加。除非另有所示,陈述时,数值范围包含该范围的上下限及其间的任何子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料盘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料盘组件包括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所述第一料盘和所述第二料盘在所述移动组件上间隔设置,且分别沿着所述移动组件滑动,所述第一料盘用于放置待检测工件,所述第二料盘用于放置已检测工件;
调整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料盘和所述第二料盘之间,所述移动组件将所述第一料盘上的所述待检测工件移动至所述调整组件上方,并调整所述待检测工件的斜面;
外观检测组件,位于所述调整组件和所述第二料盘之间,所述移动组件将调整完所述斜面的所述工件移动至所述外观检测组件,所述外观检测组件检测所述待检测工件的外观;
控制组件,位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于所述移动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和所述外观检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外观检测组件和第二外观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外观检测组件和所述调整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工件的端面和所述斜面,所述第二外观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工件的外圆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包括:
电动滑台;
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电动滑台上,所述第一支撑架可沿着电动滑台滑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同步轴,所述同步轴中部设置有同步齿轮,所述同步轴末端设置有第一检测台,所述工件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台上;
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二电机末端设置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同步齿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检测台带着所述工件按预设角度翻转;
第一取像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一取像件与所述第一检测台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取像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台上的所述工件的端面和所述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外观检测组件包括:
第二支撑架,设置有第二检测台,所述工件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台上;
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且所述第三电机末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第二检测台上,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检测台带着所述工件旋转;
第二取像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取像件与所述第二检测台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取像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检测台上的所述工件的外圆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移动件吸附所述工件在所述第一料盘、所述调整组件和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之间移动,所述第二移动件吸附所述工件在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所述第二外观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料盘之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件包括第一坐标轴模组和第二坐标轴模组,所述第一坐标轴模组上设置有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一料盘设置于所述第二坐标轴模组上,所述第一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第一料盘上的所述工件分别至所述调整组件和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件包括第三坐标轴模组和第四坐标轴模组,所述第三坐标轴模组上设置有第二吸附件和第三吸附件,所述第二料盘位于所述第四坐标轴模组上,所述第二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第一外观检测组件上的所述工件至所述第二外观检测组件,所述第三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第二外观检测组件上的所述工件至所述第二料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件包括第一吸嘴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吸嘴,所述第一吸嘴用于吸附所述工件至所述调整组件上方;
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第三取像件,所述第三取像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吸嘴旋转,且通过所述第三取像件录像对照调整,以使所述斜面旋转至预设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坐标轴模组上设置有第一拖板,所述第一拖板可沿着所述第三坐标轴模组滑动,所述第二吸附件和第三吸附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拖板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组件包括多个第三料盘,多个所述第三料盘位于所述第二料盘的一侧,所述第二料盘用于放置合格的所述工件,多个所述第三料盘分别用于放置不同种类的不合格所述工件。
CN202321848462.XU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Active CN220508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8462.XU CN220508804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8462.XU CN220508804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8804U true CN220508804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0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48462.XU Active CN220508804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8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14079B (zh) 一种轴承缺陷检测装置及轴承缺陷检测方法
CN104076042B (zh) 圆柱形棒材外观自动检测装置
CN108254383B (zh) 一种高精度光纤适配器视觉检测设备
CN212733075U (zh) 一种可自动对瑕疵零件进行分拣的视觉检测设备
CN110567973B (zh) 一种基于图像采集的活塞检测平台及方法
CN104950256B (zh) Vcm马达测试机构及包含其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4639937B (zh) 摄像头的自动测试设备
CN104639936B (zh) 摄像头的自动测试方法
CN105516708A (zh) 摄像头模组多点参数自动检测设备
CN110581096A (zh) 一种led芯片光电性与外观一体化检测设备
CN107457188B (zh) 一种罗拉检测与分选装置
CN111638215A (zh) 一种基于远心镜头的图像采集装置
CN108169240A (zh) 泡沫镍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220508804U (zh) 一种外观检测设备
CN109596633B (zh) 导光板缺陷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10658203A (zh) 一种活塞杆表面显微缺陷的光学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16870396U (zh) 轴类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
KR100557906B1 (ko) 콘텍트 렌즈 검사 장치
CN107302698B (zh) 一种广角摄像头一拖二双工位全自动调焦机
CN114544655A (zh) 用于格架缺陷的自动检测装置
CN212872019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轮毂中心花键套浇铸品质检测设备
CN211593982U (zh) 便于上下料的aoi检测装置
CN208125632U (zh) 一种高精度光纤适配器视觉检测设备
CN111811961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轮毂中心花键套浇铸品质检测设备
CN211179569U (zh) 一种活塞杆表面显微缺陷的光学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