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7038U - 电辅热装置及柜式空调 - Google Patents

电辅热装置及柜式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7038U
CN220507038U CN202322195134.0U CN202322195134U CN220507038U CN 220507038 U CN220507038 U CN 220507038U CN 202322195134 U CN202322195134 U CN 202322195134U CN 220507038 U CN220507038 U CN 220507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rod
auxiliary heating
vertical
electric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951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翊冰
成汝振
刘庆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951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7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7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7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辅热装置及柜式空调。所述电辅热装置包括电加热棒和连接组件,其中,所述电加热棒竖直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加热棒的顶部,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电加热棒固定在加热设备上;所述连接组件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电加热棒的长度的1/3。所述柜式空调包括柜体和上述的电辅热装置,所述柜体底部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电加热棒的底部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电加热棒的顶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柜体的顶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电辅热装置的基础上加长连接组件的长度,使连接组件的长度至少达到电加热棒长度的三分之一,下部电加热棒产生的热空气上浮,由于上部连接组件不制热,电辅热装置整体的上下温差会相对减小。

Description

电辅热装置及柜式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智能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辅热装置及柜式空调。
背景技术
电辅热是指空调的PTC电辅热技术,理论上就是用额外的电加热增加制热量。在柜式空调中采用电辅热技术,其能够根据房间温度的变化以及室内机风量的大小而改变发热量,从而调节室内温度,达到迅速、强劲制热的目的。
现有的电辅热装置,在固定电加热棒时,竖直设置在空调柜机中的电加热棒两端均通过塑料材质的连接件连接固定,以使电辅热装置固定安装于风机组件与换热器组件之间。
然而,电加热棒顶端所产生的热量会使风道顶部产生大量热空气,其次,因重力作用,风道底部的热空气会上浮到风道顶部,进而顶部造成热空气堆积,风道上下温度存在差异,空调吹出的风也会存在有温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避免大量热空气堆积在柜式空调风道的顶部,从而降低出风口的温度差异,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辅热装置及柜式空调。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辅热装置,包括:电加热棒和连接组件,其中,
所述电加热棒竖直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加热棒的顶部,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电加热棒固定在加热设备上;
所述连接组件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电加热棒的长度的1/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电加热棒卡扣连接或通过胶粘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通风部和顶板,所述通风部的顶部连接所述顶板,所述顶板上开有两个竖直螺孔,所述通风部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竖直螺孔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辅热装置还包括电源线,所述通风部和顶板的中心开有竖直通槽,所述电源线依次穿过所述顶板的竖直通槽和所述通风部的竖直通槽连接所述电加热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辅热装置还包括凸块,所述凸块装于所述顶板的顶面,所述凸块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竖直螺孔之间;
所述凸块内部开有斜向下的两个斜通槽,所述两个斜通槽的底部与所述顶板的竖直通槽贯通,所述电源线依次穿过所述凸块的斜通槽、所述顶板的竖直通槽和所述通风部的竖直通槽连接所述电加热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风部包括承载体,所述承载体设置有列方向为竖直方向的多列水平通孔,每列至少有两个水平通孔,且相邻列的水平通孔位于同一水平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体设置有两列水平通孔,所述竖直通槽设置在两列水平通孔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电加热棒的宽度,所述承载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电加热棒的厚度,所述水平通孔的通孔方向与所述承载体的宽度方向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平通孔为方形,所述竖直通槽为方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柜式空调,所述柜式空调包括柜体和上述的电辅热装置,所述柜体底部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电加热棒的底部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电加热棒的顶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柜体的顶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包括电加热棒和连接组件,其中,所述电加热棒竖直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加热棒的顶部,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电加热棒固定在加热设备上;所述连接组件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电加热棒的长度的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柜式空调,包括柜体和上述的电辅热装置,所述柜体底部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电加热棒的底部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电加热棒的顶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柜体的顶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电辅热装置的基础上,将电辅热装置中的连接组件进行加长,使得连接组件的长度至少为电加热棒的长度的1/3。当柜式空调同步开启制热模式和电辅热功能时,电辅热装置下部的电加热棒不停的发热,从而产生大量的热空气。热空气因重力作用上浮到电辅热装置上部时,由于上部为不产热的连接组件,电辅热装置的上部不会再堆积大量的热空气,进而使得电辅热装置整体的上下温差相对减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中连接组件的横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加热棒;
200-连接组件;
201-通风部;
202-顶板;
203-竖直螺孔;
204-承载体;
205-水平通孔;
206-竖直通槽;
300-电源线;
400-凸块;
401-斜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空调的制热能力,通常在柜式空调中增设电辅热装置,简而言之,就是在柜式空调的出风口加入一定功率的电加热棒,通过空调的风力将电加热棒产生的热量吹到环境空气中,以提高制热效果。目前,电辅热装置通过电辅热连接件固定安装于风机组件与换热器组件之间。
当柜式空调开启制热模式和电辅热时,由于电加热棒长度与风道长度基本一致,电加热棒顶端所产生的热量会使风道顶部产生大量热空气,其次,因重力作用,风道底部的热空气会上浮到风道顶部,进而造成热空气堆积,风道上下温度存在差异,空调吹出的风也会存在有温差。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辅热装置及柜式空调,通过在现有电辅热装置的基础上,对其连接组件进行一定长度的加长,使得本申请提供的电辅热装置放入柜式空调中进行辅热操作时,电辅热装置下部的电加热棒持续发热,产生的热空气因重力作用上浮至电辅热装置上部,在上部的连接组件不会发热,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电辅热装置上部不会再堆积大量的热空气,而且电辅热装置整体的上下温差也会减相对减少。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和图2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的立体图和正视图。如图1-图2所示,该电辅热装置包括电加热棒100和连接组件200,电加热棒100竖直设置,连接组件200固定连接在电加热棒100的顶部,连接组件200用于将电加热棒100固定在加热设备上;连接组件200的长度至少为电加热棒100的长度的1/3。
可选的,连接组件200和电加热棒100卡扣连接或通过胶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开启加热设备的电辅热功能后,电加热棒100开始发热,并持续不断的产生热空气,热空气上浮至电辅热装置的上部,而位于电辅热装置上部的连接组件200不会产热,因此电辅热装置上部的热空气全部来自于下部电加热棒100,这就使得连接组件200周围不会再堆积大量的热空气,电辅热装置上下部的热空气分布相对均匀,进而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整体的上下温差会在现有电辅热装置的基础上有所减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通过加长不会产热的连接组件的长度,使得开启电辅热装置时,位于电辅热装置下部的电加热棒产生的热空气上浮至上部的连接组件周围,由于连接组件不产热,便使得上部的热空气完全来自于下部的电加热棒,因此,电辅热装置上下部的热空气分布相对均匀,整体的上下温差较小。
下面采用详细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中的连接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连接组件200包括通风部201和顶板202,通风部201的顶部连接顶板202,顶板202上开有两个竖直螺孔203,通风部201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位于两个竖直螺孔203之间。
可选的,电加热棒100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200顶板202的两个竖直螺孔203与加热设备的顶部螺栓连接。
可选的,通风部201包括承载体204,承载体204设置有列方向为竖直方向的多列水平通孔205,每列至少有两个水平通孔205,且相邻列的水平通孔205位于同一水平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承载体204设置有两列水平通孔20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承载体204设置有四列水平通孔205。
可选的,承载体204的宽度大于电加热棒100的宽度,承载体204的厚度大于电加热棒100的厚度,水平通孔205的通孔方向与承载体204的宽度方向垂直。
本实施例对水平通孔205的尺寸大小不做限制,其次,水平通孔205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实施例中,水平通孔205为方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中,通风部201上开设有多个水平通孔205,而且水平通孔205的通孔方向与承载体204的宽度方向垂直,当运行加热设备的电辅热装置时,风能够从通风部201的后侧经水平通孔205到达前侧,进而使得加热设备的进风量有所增加。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中连接组件的横截面图。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电辅热装置还包括电源线300,通风部201和顶板202的中心开有竖直通槽206,电源线300依次穿过顶板202的竖直通槽206和通风部201的竖直通槽206连接电加热棒100。
本实施例对竖直通槽206的尺寸大小不做限制,其次,竖直通槽206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实施例中,竖直通槽206为方形。
可选的,为了避免电源线300在顶板202上剐蹭而损坏电源线300,电辅热装置还包括凸块400,凸块400装于顶板202的顶面,凸块400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位于两个竖直螺孔203之间。凸块400内部开有斜向下的两个斜通槽401,两个斜通槽401的底部与顶板202的竖直通槽206贯通,电源线300依次穿过凸块400的斜通槽401、顶板202的竖直通槽206和通风部201的竖直通槽206连接电加热棒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承载体204设置有两列水平通孔205时,竖直通槽206开有设置在两列水平通孔20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中,通过在通风部201和顶板202上开设竖直通槽206,使得电源线300能够经过竖直通槽206连接电加热棒100,不仅使得整个电辅热装置线路整洁,还能避免线路被外部的热空气烘烤而损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柜式空调,柜式空调包括柜体和上述实施例的电辅热装置,柜体底部的内侧设置有凹槽,电加热棒的底部卡设在凹槽内,电加热棒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与柜体的顶部连接。
综合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辅热装置,在现有电辅热装置的基础上,将电辅热装置中的连接组件进行加长,使得连接组件的长度至少为电加热棒的长度的1/3。当柜式空调同步开启制热模式和电辅热功能时,电辅热装置下部的电加热棒不停的发热,从而产生大量的热空气。热空气因重力作用上浮到电辅热装置上部时,由于上部为不产热的连接组件,电辅热装置的上部不会再堆积大量的热空气,进而使得电辅热装置整体的上下温差相对减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辅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加热棒和连接组件,其中,
所述电加热棒竖直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加热棒的顶部,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电加热棒固定在加热设备上;
所述连接组件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电加热棒的长度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辅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电加热棒卡扣连接或通过胶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辅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通风部和顶板,所述通风部的顶部连接所述顶板,所述顶板上开有两个竖直螺孔,所述通风部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竖直螺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辅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辅热装置还包括电源线,所述通风部和顶板的中心开有竖直通槽,所述电源线依次穿过所述顶板的竖直通槽和所述通风部的竖直通槽连接所述电加热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辅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辅热装置还包括凸块,所述凸块装于所述顶板的顶面,所述凸块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竖直螺孔之间;
所述凸块内部开有斜向下的两个斜通槽,所述两个斜通槽的底部与所述顶板的竖直通槽贯通,所述电源线依次穿过所述凸块的斜通槽、所述顶板的竖直通槽和所述通风部的竖直通槽连接所述电加热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辅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部包括承载体,所述承载体设置有列方向为竖直方向的多列水平通孔,每列至少有两个水平通孔,且相邻列的水平通孔位于同一水平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辅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设置有两列水平通孔,所述竖直通槽设置在两列水平通孔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辅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电加热棒的宽度,所述承载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电加热棒的厚度,所述水平通孔的通孔方向与所述承载体的宽度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辅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通孔为方形,所述竖直通槽为方形。
10.一种柜式空调,所述柜式空调包括柜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辅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底部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电加热棒的底部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电加热棒的顶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柜体的顶部连接。
CN202322195134.0U 2023-08-15 2023-08-15 电辅热装置及柜式空调 Active CN220507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5134.0U CN220507038U (zh) 2023-08-15 2023-08-15 电辅热装置及柜式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5134.0U CN220507038U (zh) 2023-08-15 2023-08-15 电辅热装置及柜式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7038U true CN220507038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5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95134.0U Active CN220507038U (zh) 2023-08-15 2023-08-15 电辅热装置及柜式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7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07038U (zh) 电辅热装置及柜式空调
CN209459100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08620664U (zh) 空气源热泵变频驱动模块散热通风通道
CN205039545U (zh) 一种低压大容量svg的功率模块
CN201440015U (zh) 一种冷凝器
CN208887047U (zh) 一种模块化空调
CN212362198U (zh) 一种电加热器壳体
CN209358424U (zh) 变频器
CN208157467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
CN215582464U (zh) 一种机房空调
CN111336114A (zh) 一种双向贯流风机
CN210861408U (zh) 空调器
CN214673659U (zh) 一种带有温度检测调节装置的低压配电柜
CN205561259U (zh) 一种整体式空气能热水器
CN215912315U (zh) 变频器及空调器
CN216773349U (zh) 化成分容柜及电池生产设备
CN216215915U (zh) 一种智能式低压电力电容器
CN215819145U (zh) 一种带精准送风系统的控制柜
CN215818968U (zh) 一种空调电控舱的门板组件
CN219696580U (zh) 一种可独立散热型储能柜
CN212778744U (zh) 一种新型平板散热器
CN216750144U (zh) 一种模块化储能柜
CN215097070U (zh) 一种充电桩散热系统
CN209683478U (zh) 一种组合式热管换热器
CN218599833U (zh) 一种模块化加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