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4835U - 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4835U
CN220504835U CN202321724714.8U CN202321724714U CN220504835U CN 220504835 U CN220504835 U CN 220504835U CN 202321724714 U CN202321724714 U CN 202321724714U CN 220504835 U CN220504835 U CN 220504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piece
driving shaft
automatic do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47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国栋
陈君
张炳磊
张宪明
孙绍磊
吕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247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4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4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4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自动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防夹手的自动门包括门体和夹手保护结构,夹手保护结构包括驱动件、传动组件、压紧组件和第一弹性件;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主动轮套设在驱动件的驱动轴上,传动带与门体连接;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驱动件的驱动轴和主动轮抵接;压紧组件设置在驱动件的驱动轴上,且位于主动轮远离第一弹性件的一侧,压紧组件用于朝向第一弹性件的方向压紧主动轮;当驱动件驱动门体所需的驱动力大于第一弹性件与驱动件的驱动轴的摩擦力时,驱动件的驱动轴空转。本申请提供的防夹手的自动门中采用压紧组件与第一弹性件将主动轮压紧的方式,实现了自动门的防护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自动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类似发衣机、发鞋机、自动售货机等自动发放设备也日益增加。
这些自动发放设备上均会配置自动门,在出货时自动开关门体,人员在拿取货物时易造成手部夹伤。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出货过程中因误动作对手部造成夹伤,很多自动发放设备自动门都增加了防护措施。其主要的防护措施是通过光栅或矩阵光电检测出货口,并反馈给控制器,以防止夹手。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光栅或矩阵光电检测容易出现失效、或者检测失误的情形,依然存在较大的自动门夹手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用以解决自动发放设备光栅或矩阵光电检测出现失效、或者检测失误时,自动门夹手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包括门体和夹手保护结构,所述夹手保护结构包括驱动件、传动组件、压紧组件和第一弹性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
所述传动带套设在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上,所述主动轮套设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上,所述传动带与所述门体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驱动件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和所述主动轮抵接;
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上,且位于主动轮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所述压紧组件用于朝向第一弹性件的方向压紧所述主动轮;
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门体所需的驱动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的摩擦力时,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空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和止动垫片,所述止动垫片位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的一端并与所述主动轮抵接,所述压紧件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连接,以将所述止动垫片抵紧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动垫片包括止动部和主体部,所述止动部垂直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与所述主动轮抵接,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上开设有止动槽,所述止动部插接在所述止动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导向组件和检测控制组件,所述门体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向组件用于限制门体的滑动方向,所述检测控制组件包括检测件和控制器,所述检测件和所述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检测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壳体的出料口处是否有物料,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出料口有所述物料时,控制所述驱动件停止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杆、至少一个直线轴承和至少一个安装架,所述直线轴承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安装架套设在所述直线轴承上,并与所述门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所述导向杆上的所述直线轴承设置两个,所述直线轴承上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安装架抵接,两个所述直线轴承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两个所述直线轴承的第二弹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门体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架和限位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传动带上,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连接架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包括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所述上限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限制连接架向上移动的最高位置,当所述连接架移动到所述上限位传感器的位置时,所述驱动件停止转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所述下限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限制连接架向下移动的最低位置,当所述连接架移动到所述下限位传感器的位置时,所述驱动件停止转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通过压紧组件和第一弹性件的设置,将主动轮压紧在驱动件的驱动轴上,在正常的运转过程中,驱动件的驱动轴通过第一弹性件与驱动轴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主动轮转动,进而通过传动带带动门体的移动;当检测控制组件失效,且人手被自动门夹住时,第一弹性件与驱动轴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带动主动轮转动,驱动轴空转;因此,即使人手被自动门夹住,自动门的夹紧力较小,也不会出现夹伤的情况,从而与检测控制组件组合形成了双重保护,提高了自动门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导向杆、直线轴承和第二弹性件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门体滑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夹手的自动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夹手的自动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主动轮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夹手的自动门的止动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夹手的自动门的导向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门体;
200-驱动件;
300-传动组件;
310-主动轮;
320-从动轮;
330-传动带;
340-连接架;
350-限位件;
351-上限位传感器;
352-下限位传感器;
400-压紧组件;
410-压紧件;
420-止动垫片;
421-止动部;
422-主体部;
430-止动槽;
500-第一弹性件;
600-壳体;
700-导向组件;
710-导向杆;
720-直线轴承;
730-安装架;
740-第二弹性件;
750-挡圈;
800-检测控制组件。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类似发衣机、发鞋机、自动售货机等自动发放设备也日益增加。
这些自动发放设备上均会配置自动门,在出货时自动开关门体,人员在拿取货物时易造成手部夹伤。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出货过程中因误动作对手部造成夹伤,很多自动发放设备自动门都增加了防护措施。其主要的防护措施是通过光栅或矩阵光电检测出货口,并反馈给控制器,当光电检测器检测到出货口存在人手遮挡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结构停止移动自动门,以防止夹手。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光栅或矩阵光电检测容易出现失效、或者检测失误的情形,依然存在较大的自动门夹手风险。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通过压紧组件和第一弹性件的设置,将主动轮压紧在驱动件的驱动轴上,在正常的运转过程中,驱动件的驱动轴通过第一弹性件与驱动轴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主动轮转动,进而通过传动带带动门体的移动;当检测控制组件失效,且人手被自动门夹住时,第一弹性件与驱动轴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带动主动轮转动,驱动轴空转;因此,即使人手被自动门夹住,自动门的夹紧力较小,也不会出现夹伤的情况,从而与检测控制组件组合形成了双重保护,提高了自动门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导向杆、直线轴承和第二弹性件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门体滑动的稳定性。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参照图1、图2和图3,防夹手的自动门包括门体100和夹手保护结构,夹手保护结构包括驱动件200、传动组件300、压紧组件400和第一弹性件500。
传动组件300包括主动轮310、从动轮320和传动带330;传动带330套设在从动轮320和主动轮310上,主动轮310套设在驱动件200的驱动轴上,传动带330与门体100连接;驱动件200为电机,在本申请中电机采用步进电机,主动轮310套设在电机的驱动轴上。
第一弹性件500套设在驱动件200的驱动轴上,第一弹性件500的两端分别与驱动件200的驱动轴和主动轮310抵接。
压紧组件400设置在驱动件200的驱动轴上,且位于主动轮310远离第一弹性件500的一侧,压紧组件400用于朝向第一弹性件500的方向压紧主动轮310;当驱动件200驱动门体100所需的驱动力大于第一弹性件500与驱动件200的驱动轴的摩擦力时,驱动件200的驱动轴空转。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动轮310与驱动件200的驱动轴之间可相对转动,通过压紧组件400将主动轮310与第一弹性件500压紧在驱动件200的驱动轴上,主动轮310依靠第一弹性件500与驱动件200的驱动轴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主动轮310转动。并通过调节压紧组件400,即可调节第一弹性件500的弹力,从而调节第一弹性件500与驱动件200的驱动轴的摩擦力,使其刚好可以驱动主动轮310转动。
当检测控制组件800失效,且人手被自动门夹住时,第一弹性件500与驱动轴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带动主动轮310转动,驱动轴空转;因此,即使人手被自动门夹住,自动门的夹紧力较小,也不会出现夹伤的情况,从而形成了简单的机械保护,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相对于其他额外的机械防压结构并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1,还包括壳体600、导向组件700和检测控制组件800,门体100滑动连接在壳体600内,壳体600上开设有出料口,门体100用于启闭出料口。导向组件700用于限制门体100的滑动方向,在本申请中,门体100沿竖直方向滑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门体100可以沿水平方向滑动,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
参照图1,检测控制组件800包括检测件和控制器,检测件和驱动件200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检测件安装在壳体600的顶部,检测件为光栅或矩阵光电检测传感器。检测件用于检测壳体600的出料口处是否有物料,控制器在出料口有物料时,控制驱动件200停止转动。
当然,人手遮挡同样是被检测件检测为物料,此时同样会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件200停止对门体100的移动,即达到了防止夹手的目的。并与上述实施例相结合形成了双重保护,进一步的提高了防护的效果,减少夹手的可能。
参照图5和图6,压紧组件400包括压紧件410和止动垫片420,止动垫片420位于驱动件200的驱动轴的一端并与主动轮310抵接,压紧件410与驱动件200的驱动轴连接,以将止动垫片420抵紧在驱动件200的驱动轴上。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弹性件500套设在驱动件200的驱动轴上后,再将主动轮310套设在驱动轴上,此时主动轮310的一端凸出到驱动轴的端部外侧,此时,通过压紧件410将止动垫片420压紧在主动轮310的凸出的端部,即可将主动轮310压紧在驱动轴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紧件410可以为螺钉,螺钉穿过止动垫片420与驱动件200的驱动轴螺纹连接。也可以使用螺栓等方式替代螺钉,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
参照图5和图6,止动垫片420包括止动部421和主体部422,止动部421垂直设置在主体部422的一个侧面上,在本申请中,主体部422与止动部421一体成型,并且主体部422为一个完成的圆环,将主体部422上切割出一个矩形的两边,再弯折90°即可形成止动垫片420。
主体部422的一侧与主动轮310抵接,驱动件200的驱动轴上开设有止动槽430,止动槽430沿驱动轴的延伸方向开设,止动部421插接在止动槽430内。在驱动件200的驱动轴转动时,止动部421与止动槽430的侧壁抵接,从而阻止了止动垫片420相对与驱动轴的转动,从而减少了螺钉与止动垫片420之间的相对滑动,减少了螺钉掉落的可能,同时也能起到减少螺钉松动导致第一弹性件500与驱动轴之间的摩擦力不足无法带动主动轮310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500为弹簧,弹簧套设在驱动件200的驱动轴上。弹簧可以是普通螺旋弹簧,也可以是碟簧,在本申请中,选择使用多个碟簧套设在驱动件200的输出轴上,碟簧变形小,提供的弹力大,并且不容易受到改变,从而有利于保持碟簧与驱动轴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导向组件700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杆710、至少一个直线轴承720和至少一个安装架730,导向杆710通固定在壳体600内,导向杆710的长度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门体100的滑动方向将导向杆710沿不同方向设置,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直线轴承720滑动套设在导向杆710上,直线轴承720沿导向杆710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架730套设在直线轴承720上,并与门体10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导向杆710设置两个,两个导向杆710相互平行,两个导向杆710分别位于门体100的两侧,并通过两个导向杆710上的安装架730分别与门体100的两侧连接,从而提高门体100的稳固性,减少门体100在滑动过程中的晃动。
在本申请中,参照图4和图7,同一导向杆710上套设的直线轴承720设置为两个。直线轴承720为沿直线滑动的轴承。直线轴承720的中部设置有卡接槽,直线轴承720上套设有挡圈750,挡圈750套设在卡槽内,挡圈750选择使用一端开口的弹性挡圈750,以便于将挡圈750安装在直线轴承720上。
安装架730为U形架,安装架730的两端均开设有槽,两个直线轴承720分别穿设在两侧的槽内,两个直线轴承720上的挡圈750均位于安装架730内侧壁上,并且与连接安装架730的侧壁抵接,从而将安装架730固定在两个直线轴承720上,两个直线轴承720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两个直线轴承720的第二弹性件740。
在本申请中,第二弹性件740为普通的螺旋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直线轴承720抵接,导向杆710穿设在两个直线轴承720和弹簧上。安装架730的一侧边与门体100固定连接,安装架730与门体100之间可以选择使用铆钉、螺钉或螺栓等方式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7,传动组件300还包括连接架340和限位件350,连接架340的一端连接在传动带330上,连接架340的另一端连接在安装架730上,限位件350用于限制连接架340的位置。
在本申请中,连接架340为两块连接板,两块连接板夹持在传动带330的内外两侧,并通过螺栓或者铆钉固定,从而将两个连接板固定在传动带330上。一个连接板延伸到安装架730上,并与安装架73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将动力从传动带330传递到了安装架730,以带动门体100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限位件350包括上限位传感器351和下限位传感器352,上限位传感器351固定在壳体600上,用于限制连接架340向上移动的最高位置,当连接架340移动到上限位传感器351的位置时,驱动件200停止转动驱动件200的驱动轴;下限位传感器352固定在壳体600上,用于限制连接架340向下移动的最低位置,当连接架340移动到下限位传感器352的位置时,驱动件200停止转动驱动件200的驱动轴。上限位传感器351和下限位传感器35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当连接架340移动到最高位置时,门体100将壳体600上的出料口关闭,当连接架340移动到最低位置时,门体100将壳体600上的出料口开启。当检测控制组件800失效,且人手被自动门夹住时,门体100为向上移动将壳体600的出料口关闭,从而人手不会承受门体100的重力,进一步的减少了对人手造成伤害的可能。
在本申请中,上限位传感器351和下限位传感器352均为光电传感器。连接架340上固定有遮挡片,当连接架340移动到最高位置时,遮挡片移动到上限位传感器351内,遮挡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从而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转动,将门体100停止到所需位置。当连接架340移动到最低位置时,遮挡片移动到下限位传感器352内,遮挡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转动。同时,还可以根据调节上限位传感器351和下限位传感器352之间的距离调节门体100的移动位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通过压紧组件400和第一弹性件500的设置,将主动轮310压紧在驱动件200的驱动轴上,在正常的运转过程中,驱动件200的驱动轴通过第一弹性件500与驱动轴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主动轮310转动,进而通过传动带330带动门体100的移动;当检测控制组件800失效,且人手被自动门夹住时,第一弹性件500与驱动轴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带动主动轮310转动,驱动轴空转;因此,即使人手被自动门夹住,自动门的夹紧力较小,也不会出现夹伤的情况,从而与检测控制组件800组合形成了双重保护,提高了自动门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导向杆710、直线轴承720和第二弹性件740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门体100滑动的稳定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和夹手保护结构,所述夹手保护结构包括驱动件、传动组件、压紧组件和第一弹性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
所述传动带套设在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上,所述主动轮套设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上,所述传动带与所述门体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驱动件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和所述主动轮抵接;
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上,且位于主动轮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所述压紧组件用于朝向第一弹性件的方向压紧所述主动轮;
当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门体所需的驱动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的摩擦力时,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空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手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件和止动垫片,所述止动垫片位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的一端并与所述主动轮抵接,所述压紧件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连接,以将所述止动垫片抵紧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夹手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垫片包括止动部和主体部,所述止动部垂直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与所述主动轮抵接,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上开设有止动槽,所述止动部插接在所述止动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手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夹手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导向组件和检测控制组件,所述门体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向组件用于限制门体的滑动方向,所述检测控制组件包括检测件和控制器,所述检测件和所述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检测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壳体的出料口处是否有物料,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出料口有所述物料时,控制所述驱动件停止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夹手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杆、至少一个直线轴承和至少一个安装架,所述直线轴承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安装架套设在所述直线轴承上,并与所述门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夹手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导向杆上的所述直线轴承设置两个,所述直线轴承上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安装架抵接,两个所述直线轴承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两个所述直线轴承的第二弹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夹手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门体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夹手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架和限位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传动带上,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连接架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夹手的自动门,其特征在于,限位件包括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所述上限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限制连接架向上移动的最高位置,当所述连接架移动到所述上限位传感器的位置时,所述驱动件停止转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所述下限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限制连接架向下移动的最低位置,当所述连接架移动到所述下限位传感器的位置时,所述驱动件停止转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
CN202321724714.8U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 Active CN220504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4714.8U CN220504835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4714.8U CN220504835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4835U true CN220504835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3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24714.8U Active CN220504835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4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00745B2 (en) Equipment at an elevator car for temporarily coupling a car door leaf with a shaft door leaf for actuation of a car door unlocking means
CN106771295A (zh) 样本架载入管理单元
CN220504835U (zh) 一种防夹手的自动门
KR100559828B1 (ko) 모니터 승강장치
CN115307890B (zh) 一种智能门牢固度检测系统
JP5138725B2 (ja) 自動ドア装置
US20050023843A1 (en) Household-appliance door and household appliance
CN211521312U (zh) 高可靠型电梯门机结构
CN217626166U (zh) 钢珠排列上料装置
US20220002099A1 (en) Electric paper tray,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electric paper tray and automatic switching method of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electric paper tray
CN111846680B (zh) 一种饮料瓶通行门装置及具有其的饮料瓶回收机
CN109436688B (zh) 一种电动停止释放装置
EP1783316B1 (en) On-failure blind stopper system
CN210117192U (zh) 一种凸轮顶升装置
CN210515418U (zh) 一种用于自助设备的闸门机构
JP2013027630A (ja) 食器洗浄機
CN216190709U (zh) 一种自动升降机构
KR200465550Y1 (ko) 자동 미닫이 도어
CN220411005U (zh) 一种新型的全自动捆钞机前门机构
CN214403175U (zh) 一种防夹手开门机构
CN118058848A (zh) 一种适用于收纳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操控台的收纳桌
CN216662136U (zh) 一种用于家用电梯的安全钳
CN214472866U (zh) 一种基于智能视觉传感器的胚布瑕疵检测装置
CN220057167U (zh) 一种细纱机的单锭停喂装置
CN221114489U (zh) 一种打包机的带到位检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