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6375U - 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6375U
CN220496375U CN202322254305.2U CN202322254305U CN220496375U CN 220496375 U CN220496375 U CN 220496375U CN 202322254305 U CN202322254305 U CN 202322254305U CN 220496375 U CN220496375 U CN 220496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heat
heat preservation
insulating jacket
j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43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会民
韩秀萍
陈文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wei Pharmaceutical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wei Pharmaceutical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wei Pharmaceutical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wei Pharmaceutical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43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6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6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6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包括釜体、第一保温夹套、第二保温夹套,釜体外部依次设有第一保温夹套、第二保温夹套,第一保温夹套内设有若干交替设置的隔板和孔板,被隔板分隔的两个环形腔的侧壁上通过若干U型导流管连通,U型导流管位于第二保温夹套内。使用时,第二保温夹套内通满冷水,通过第一进水管向第一保温夹套内通冷水,冷水在孔板处向下渗透,冷水在隔板处经由U型导流管流入下一个隔板分隔的腔体中,如此形成S型路线,一方面延长了冷水的流动路径,另一方面,当第一保温夹套内的冷却水流经U型导流管时,与第二保温夹套内的冷却水接触进行热交换,降低再次进入第一保温夹套内的水温,提高热交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指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一般化学反应会放热,但一些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控制反应温度,不能升温太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是将夹套内部加入冷却水与反应罐内的反应系统进行热交换,传统反应釜的夹套只有一个腔体,水从夹套上端通入从夹套下端流出,当冷水流到下部时,已经被加热,换热效果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包括釜体、第一保温夹套、第二保温夹套、釜盖和搅拌机构;釜盖可拆卸安装在釜体顶部开口处,釜体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釜体的外部设有第一保温夹套,第一保温夹套的外部设有第二保温夹套,第一保温夹套与釜体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冷却腔,第一保温夹套与第二保温夹套之间形成第二冷却腔;第一冷却腔内自上至下设有若干交替设置的环形的隔板和孔板,隔板和孔板将第一冷却腔分成若干上下排列的环形腔,被隔板分隔的两个环形腔的侧壁上通过若干U型导流管连通,U型导流管位于第二冷却腔内;第一保温夹套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水管,第一保温夹套的下部设有第一出水管,第二保温夹套的上部设有第二进水管,第二保温夹套的下部设有第二出水管。
进一步,位于第一冷却腔内最上方的板是孔板,位于第一冷却腔内最下方的板也是孔板。
进一步,第一进水管与最上方孔板上方的腔体连通。
进一步,第一出水管与最下方孔板下方的腔体连通。
进一步,搅拌机构包括主轴、短搅拌轴、长搅拌轴、搅拌叶片和电机;主轴竖直转动设置在釜体内,短搅拌轴和长搅拌轴均为2个,且2个短搅拌轴和2个长搅拌轴均对称设置在主轴的外周,主轴的长度大于长搅拌轴的长度,长搅拌轴的长度大于短搅拌轴的长度,主轴、短搅拌轴、长搅拌轴的底端均设有搅拌叶片,主轴、短搅拌轴、长搅拌轴由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电机安装在釜盖上,电机与主轴连接,主轴、短搅拌轴和长搅拌轴上均设有传动轮,短搅拌轴和长搅拌轴上的传动轮均通过皮带与主轴上的传动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釜盖上设有进料口,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第二出水管处设有温度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夹套反应釜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夹套反应釜的釜体外部设有第一保温夹套,第一保温夹套的外部设有第二保温夹套,第一保温夹套内设有若干交替设置的隔板和孔板,被隔板分隔的两个环形腔的侧壁上通过若干U型导流管连通,U型导流管位于第二保温夹套内。使用时,先将第二保温夹套内通满冷水,之后通过第一进水管向第一保温夹套内通冷水,冷水在孔板处向下渗透,冷水在隔板处经由U型导流管流入下一个隔板分隔的腔体中,如此形成S型路线,一方面延长了冷水的流动路径,延长冷水与釜体的接触时间,有利于冷水与釜体进行热交换,另一方面,当第一保温夹套内的冷却水流经U型导流管时,与第二保温夹套内的冷却水接触进行热交换,使得再次进入第一保温夹套内的水温降低,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温夹套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温夹套反应釜的局部剖切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温夹套反应釜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温夹套反应釜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釜体;11、出料口;2、第一保温夹套;21、隔板;22、孔板;23、U型导流管;24、第一进水管;25、第一出水管;3、第二保温夹套;31、第二进水管;32、第二出水管;4、釜盖;41、进料口;5、搅拌机构;51、主轴;52、短搅拌轴;53、长搅拌轴;54、电机;55、搅拌叶片;56、传动轮;57、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包括釜体1、第一保温夹套2、第二保温夹套3、釜盖4和搅拌机构5;釜盖4可拆卸安装在釜体1顶部开口处,釜体1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5;釜体1的外部设有第一保温夹套2,第一保温夹套2的外部设有第二保温夹套3,第一保温夹套2与釜体1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冷却腔,第一保温夹套2与第二保温夹套3之间形成第二冷却腔;第一冷却腔内自上至下设有若干交替设置的环形的隔板21和孔板22,隔板21和孔板22将第一冷却腔分成若干上下排列的环形腔,被隔板21分隔的两个环形腔的侧壁上通过若干U型导流管23连通,U型导流管23位于第二冷却腔内;第一保温夹套2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水管24,第一保温夹套2的下部设有第一出水管25,第二保温夹套3的上部设有第二进水管31,第二保温夹套3的下部设有第二出水管32。
该反应釜的釜体外部设有第一保温夹套,第一保温夹套的外部设有第二保温夹套,第一保温夹套内设有若干交替设置的隔板和孔板,被隔板分隔的两个环形腔的侧壁上通过若干U型导流管连通,U型导流管位于第二保温夹套内。使用时,先将第二保温夹套内通满冷水,之后通过第一进水管向第一保温夹套内通冷水,冷水在孔板处向下渗透,冷水在隔板处经由U型导流管流入下一个隔板分隔的腔体中,如此形成S型路线,一方面延长了冷水的流动路径,延长冷水与釜体的接触时间,有利于冷水与釜体进行热交换,另一方面,当第一保温夹套内的冷却水流经U型导流管时,与第二保温夹套内的冷却水接触进行热交换,使得再次进入第一保温夹套内的水温降低,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另外,U型导流管越多,热交换的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第一保温夹套内的冷却水与第二保温夹套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
示例性的,位于第一冷却腔内最上方的板是孔板22,位于第一冷却腔内最下方的板也是孔板22。
具体的,第一进水管24与最上方孔板22上方的腔体连通。
具体的,第一出水管25与最下方孔板22下方的腔体连通。
示例性的,搅拌机构5包括主轴51、短搅拌轴52、长搅拌轴53、搅拌叶片55和电机54;主轴51竖直转动设置在釜体1内,短搅拌轴52和长搅拌轴53均为2个,且2个短搅拌轴52和2个长搅拌轴53均对称设置在主轴51的外周,主轴51的长度大于长搅拌轴53的长度,长搅拌轴53的长度大于短搅拌轴52的长度,主轴51、短搅拌轴52、长搅拌轴53的底端均设有搅拌叶片55,主轴51、短搅拌轴52、长搅拌轴53由电机54驱动转动。
主轴、长搅拌轴、短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分别位于低、中、高的位置,更有利于釜体内溶液的混合,避免局部温度不均匀。
具体的,电机54安装在釜盖4上,电机54与主轴51连接,主轴51、短搅拌轴52和长搅拌轴53上均设有传动轮56,短搅拌轴52和长搅拌轴53上的传动轮56均通过皮带57与主轴51上的传动轮56传动连接。
示例性的,釜盖4上设有进料口41,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1。
示例性的,第二出水管32处设有温度计,通过温度计可以监测第二保温夹套内的水温,若水温升高,可通过下部第二出水管排水,第二进水管进水,替换第二保温夹套内的冷却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第一保温夹套、第二保温夹套、釜盖和搅拌机构;釜盖可拆卸安装在釜体顶部开口处,釜体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釜体的外部设有第一保温夹套,第一保温夹套的外部设有第二保温夹套,第一保温夹套与釜体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冷却腔,第一保温夹套与第二保温夹套之间形成第二冷却腔;第一冷却腔内自上至下设有若干交替设置的环形的隔板和孔板,隔板和孔板将第一冷却腔分成若干上下排列的环形腔,被隔板分隔的两个环形腔的侧壁上通过若干U型导流管连通,U型导流管位于第二冷却腔内;第一保温夹套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水管,第一保温夹套的下部设有第一出水管,第二保温夹套的上部设有第二进水管,第二保温夹套的下部设有第二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夹套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冷却腔内最上方的板是孔板,位于第一冷却腔内最下方的板也是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夹套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水管与最上方孔板上方的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夹套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第一出水管与最下方孔板下方的腔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夹套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包括主轴、短搅拌轴、长搅拌轴、搅拌叶片和电机;主轴竖直转动设置在釜体内,短搅拌轴和长搅拌轴均为2个,且2个短搅拌轴和2个长搅拌轴均对称设置在主轴的外周,主轴的长度大于长搅拌轴的长度,长搅拌轴的长度大于短搅拌轴的长度,主轴、短搅拌轴、长搅拌轴的底端均设有搅拌叶片,主轴、短搅拌轴、长搅拌轴由电机驱动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夹套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电机安装在釜盖上,电机与主轴连接,主轴、短搅拌轴和长搅拌轴上均设有传动轮,短搅拌轴和长搅拌轴上的传动轮均通过皮带与主轴上的传动轮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夹套反应釜,其特征在于:釜盖上设有进料口,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夹套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第二出水管处设有温度计。
CN202322254305.2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 Active CN220496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4305.2U CN220496375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4305.2U CN220496375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6375U true CN220496375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7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4305.2U Active CN220496375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6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96375U (zh) 一种保温夹套反应釜
CN206262142U (zh) 一种温控结晶釜
WO2024066554A1 (zh) 一种连续生产装置及聚合物多元醇的连续生产线
CN116686075A (zh) 一种在线加热器
CN111389338B (zh) 一种用于甲苯与异丁烯烷基化反应的新型多通道反应器
CN214599088U (zh) 离子交换设备
CN213984012U (zh) 一种在线加热器
CN217093496U (zh) 换热均匀的搪瓷反应罐
CN208959357U (zh) 一种超细仲钨酸铵蒸发结晶装置
CN112570046A (zh) 离子交换设备
CN210496407U (zh) 一种具有高效外循环管路的反应装置
CN220677801U (zh) 一种用于气固两相反应的多管串联连续式反应器
CN219765324U (zh) 反应器
CN215611598U (zh) 一种连续化生产氨丁三醇的塔式缩合反应器
CN213159429U (zh) 一种用于化合物溶剂分离的高效分离釜
CN219647474U (zh) 一种适用于含有升华物料的反应釜
CN218189543U (zh) 一种高效的热交换式反应器
CN214636282U (zh) 一种夹套式冷却加热装置
CN218795849U (zh) 一种氯化聚乙烯生产用氯化反应釜
CN219619940U (zh) 一种包装桶加热装置
CN219314957U (zh) 快速换热型酶解罐
CN218989166U (zh) 活性焦冷却装置
CN219178351U (zh) 一种硫酸锌冷却装置
CN220405609U (zh) 一种多级反应釜
CN213506007U (zh) 多晶硅还原炉封头及多晶硅还原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