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9417U - 一种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9417U
CN220489417U CN202322085268.7U CN202322085268U CN220489417U CN 220489417 U CN220489417 U CN 220489417U CN 202322085268 U CN202322085268 U CN 202322085268U CN 220489417 U CN220489417 U CN 220489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nd plate
exchange device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852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俊杰
张森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Lif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Lif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Lif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Lif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852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9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9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9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单元及架体。架体包括端板及设置于端板上的支撑件,支撑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换热单元,端板及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用于与换热单元换热。在夹持过程中,外部夹持结构的作用力会作用在支撑件与端板上,从而能避免换热单元的换热片被直接夹持出现形变。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PTC电加热器产品由于其特殊的正温度系数特性,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电领域的取暖,比如空调辅助加热,暖风机,浴霸等;传统燃油汽车的除霜,新能源汽车的车内取暖,电池热管理等,并且在大功率加热领域,PTC电加热器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展。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一些ptc换热器中的换热片在被夹持时,容易出现形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其能够有效避免换热片被直接夹持,从而避免换热片出现形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包括:
换热单元,换热单元由换热片形成;
架体,架体包括端板及设置于端板上的支撑件,支撑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换热单元,端板与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用于与换热单元换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的厚度尺寸为D,换热片的厚度尺寸为d,d<D/5。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热片的厚度尺寸范围在0.02~0.1mm范围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与端板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端板与支撑件一体成型;和/或
端板的数量为两个,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板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架体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端板的排布方向排布,任意两个相邻架体之间的端板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热装置还包括发热元件,任意两个相邻架体之间设置有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与相邻两个架体的端板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于两个相邻的架体,其中一个架体用于与电源正极电连接,另外一个架体用于与电源负极电连接;或其中一个架体用于与零线电连接,另外一个架体用于与火线电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热元件为发热陶瓷片;和/或
发热元件与端板粘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相邻的架体之间设置有多个发热元件,多个发热元件沿端板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和/或
每个架体均设置有多个支撑件,多个支撑件沿端板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支撑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换热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单元及架体。架体包括端板及设置于端板上的支撑件,支撑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换热单元,端板及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用于与换热单元换热。在夹持过程中,外部夹持结构的作用力会作用在支撑件与端板上,从而能避免换热单元的换热片被直接夹持出现形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在取下换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换热装置;10-换热片;20-架体;21-端板;22-支撑件;23-安装空间;30-发热元件;40-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专利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其带来的相应的技术效果。
请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1包括换热单元及架体20。
换热单元由换热片10形成。架体20包括端板21及设置于端板21上的支撑件22,支撑件22的两侧均设置有换热单元。
具体的,支撑件22与端板21共同形成供换热单元安装的安装空间23。可以理解的,支撑件22能够将端板21的空间分隔开以形成安装换热单元的安装空间23。
换热单元与端板21及支撑件22中的至少一个抵接。端板21及支撑件22中的至少一个用于与换热单元换热。
具体的,换热单元的换热片10能同时与端板21及支撑件22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端板21及支撑件22均能够与换热单元进行换热。
需要说明的是,以图1为参考,现有的一些pct换热装置1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在上下方向上夹持换热单元,在换热单元被夹持时,容易使换热片10在上下方向上出现形变。
而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单元安装在安装空间23内,因此在夹持过程中,由于架体20的作用,避免换热单元被直接夹持,可以理解的,在夹持过程中,外部夹持结构的作用力会作用在支撑件22与端板21上,从而避免换热单元的换热片10被直接夹持出现形变。
容易理解的,其中端板21与支撑件22能够与换热单元换热,也就是说,端板21与支撑件22与换热单元能够相互传热,因此,架体20不仅能够避免换热片10被直接夹持,还能够与换热片10相互传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单元与安装空间23的数量相同,也即每个安装空间23均设置有一个换热单元。
进一步地,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架体20上的端板21的数量为两个,支撑件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板21,可以理解的,架体20形成中空状的安装空间23,也就是说,换热单元位于两个端板21及两个相邻的支撑件22之间,当夹持机构在两个端板21的排布方向上对架体20夹持时,能够尽有效避免外部夹持机构与换热片10远离端板21的一侧接触,从而进一步的避免换热片10出现形变。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端板21及支撑件22均用于与换热单元换热。可以理解的,端板21、端板21及支撑件22均能够将热量传递至换热片10上实现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片10为翅片。
现有的一些pct换热装置1为了避免换热片10在被夹持导致换热片10出现形变,会增大换热片10的厚度,但增大换热片10的厚度后会减弱换热效率。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架体20能够避免换热片10直接被夹持,来避免换热片10出现形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片10可以不必通过增大厚度。
也就是说,相对于厚度较大的换热片10来说,厚度较薄的换热片10在同样的空间内布置相同换热片10密度时,换热片10的间隙较大,也就是说换热片10的换热面积较大,从而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2的厚度尺寸为D,换热片10的厚度尺寸为d,d<D/5。也就是说,换热片10的厚度尺寸比支撑件22厚度尺寸的五分之一小,换热片10的厚度远远薄于支撑件22的厚度,因此在安装空间23内的换热单元的换热空间较大,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
详细的,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片10的厚度尺寸范围在0.02~0.1mm范围内。当然,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片10的厚度尺寸还可以不仅限于在0.02~0.1mm范围内。
进一步地,架体20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端板21的排布方向排布,任意两个相邻架体20之间的两个端板2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两个相邻的架体20,其中一个架体20中靠近另外一个架体20的端板21与另一架体20的端板21连接。
可以理解的,以图1为参考,端板21的排布方向为上下方向,端板21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端板21的排布方向与端板21的延伸方向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垂直不应理解为严格意义上的垂直,其大致呈垂直即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架体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架体20的排布方向与每个架体20上的两个端板21的排布方向相同。
详细的,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架体均设置有多个支撑件22,多个支撑件22沿端板2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支撑件22的两侧均设置有换热单元。
当然,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22的数量可以仅有一个,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的一个架体20上仅设置有两个换热单元,两个换热单元位于支撑件22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22为支撑板,每个支撑件22两侧的相邻换热片被支撑件22隔断。
进一步地,换热装置1还包括发热元件30,任意两个相邻架体20之间设置有发热元件30。换句话说,在两个相邻的架体20之间,发热元件3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相邻架体20的端板21连接。
容易理解的,由于发热元件30与端板21连接,也即热量能够通过端板21传递至换热片10,以图1为参考,端板21与换热片10的接触面积大于支撑件22与换热片10的接触面积,因此,发热元件30与端板21连接,能够增大换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发热元件30的热量能够通过架体20传递至换热单元的换热片10上。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发热元件30为陶瓷发热片。当然,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发热元件30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发热元件30,并不仅限于为陶瓷发热片。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发热元件30与端板21粘接,也就是说,陶瓷发热片通过粘接的方式粘接在架体20的端板21上。能够提高用户将陶瓷发热片与端板21的安装效率。
当然,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发热元件30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与架体20连接,例如通过卡接或插接的方式。
进一步地,两个相邻的架体20之间设置有多个发热元件30,多个发热元件30沿端板2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架体20之间设置有多个发热元件30,且多个发热元件30间隔设置于两个架体20之间。可以理解的,通过多个发热元件30的设置,能够提高与架体20之间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端板21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件22。换句话说,具有分别设置于端板21两端的支撑件22,能够避免端板21具有额外的凸设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端板21与支撑件22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的架体2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以保证整个架体20的强度。
为了便于端板21与支撑件22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22与端板21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对于两个相邻的架体20,并且两个相邻架体20之间设置有发热陶瓷片时,其中一个架体20用于与电源正极电连接,另外一个架体20用于与电源负极电连接。或其中一个架体20用于与零线电连接,另外一个架体20用于与火线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架体20上的端板21或支撑件22均可以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请参考图4,具体的,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架体20上最外侧的支撑件22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电连接的接线端子40。
当然,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架体20还可以不仅限于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还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例如支撑件22可拆卸的设置在端板21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端板21的厚度尺寸小于支撑件22的厚度尺寸。可以理解的,为了通过架体20避免安装空间23内的换热单元直接被夹持,在夹持时,主要通过支撑件22提供的支撑作用,避免外部夹持机构施加的加持力传递至换热单元上,从而避免换热片10出现形变。因此需要支撑件22具有较厚的厚度。
而端板21主要与安装空间23内的换热单元进行换热,因此可以制作厚度较薄的端板21,来保证端板21与换热单元的换热效率。并且还能够节约一定的材料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1包括换热单元及架体20。架体20包括端板21及设置于端板21上的支撑件22,支撑件22的两侧均设置有换热单元,端板21及支撑件22中的至少一个用于与换热单元换热。在夹持过程中,外部夹持结构的作用力会作用在支撑件22与端板21上,从而避免换热单元的换热片10被直接夹持出现形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由换热片形成;
架体,所述架体包括端板及设置于所述端板上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换热单元,所述端板与所述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用于与换热单元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的厚度尺寸为D,所述换热片的厚度尺寸为d,所述d<D/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片的厚度尺寸范围在0.02~0.1mm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端板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板与所述支撑件一体成型;和/或
所述端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体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端板的排布方向排布,任意两个相邻架体之间的端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发热元件,任意两个相邻所述架体之间设置有所述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与相邻两个所述架体的端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架体,其中一个所述架体用于与电源正极电连接,另外一个所述架体用于与电源负极电连接;或其中一个所述架体用于与零线电连接,另外一个所述架体用于与火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元件为发热陶瓷片;和/或
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端板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个相邻的所述架体之间设置有多个发热元件,多个所述发热元件沿所述端板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和/或
每个架体均设置有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端板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支撑件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换热单元。
CN202322085268.7U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换热装置 Active CN220489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5268.7U CN220489417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5268.7U CN220489417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9417U true CN220489417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7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85268.7U Active CN220489417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9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204129A (ja) 組電池
EP2730854B1 (en) Car interior compartment heater
US20110240631A1 (en) Electrical heating unit, particularly for cars
JP7167904B2 (ja) 回路構成体
EP1370117A2 (en) Electric heater with ptc elements, particularly for motor vehicle cabin ventilation systems
CN210607368U (zh) 一种恒温电池模组
CN220489417U (zh) 一种换热装置
JP3243525U (ja) 放熱構造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CN218005162U (zh) 电池包
CN116345051A (zh) 一种多面冷却电池模组
CN212278486U (zh) 一种高耐压的ptc加热器
CN212259634U (zh) 一种复合散热器
CN216162883U (zh) 一种加热器
CN220209344U (zh) 一种高散热铜排软连接件
CN212618797U (zh) Ptc电加热组件及空调器
CN218039423U (zh) 电池模组及储能集装箱
CN111586907A (zh) 加热器组件和ptc加热器
CN210091843U (zh) 一种高电压用的ptc热敏电阻及其组件
CN219421063U (zh) 一种ptc加热器
CN215379591U (zh) 一种散热器
CN216291486U (zh) 加热装置和浴霸
CN216852960U (zh) 一种包含外置电源的通信基站散热装置
CN213905489U (zh) 导热垫及电池模组
CN216850086U (zh) 一种ptc加热板及加热装置
CN216352178U (zh) 包覆导热式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