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3411U - 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3411U
CN220483411U CN202321754105.7U CN202321754105U CN220483411U CN 220483411 U CN220483411 U CN 220483411U CN 202321754105 U CN202321754105 U CN 202321754105U CN 220483411 U CN220483411 U CN 220483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outer panel
vehicle
shielding
position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541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元洪
孟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541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3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3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3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孔,设置于侧围外板的后轮罩区域;以及挡泥板,连接于侧围外板且设置为遮挡定位孔。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包括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通过将定位孔设置在侧围外板的后轮罩区域,挡泥板设置为可以遮挡定位孔的结构形式,可以利用挡泥板实现对定位孔的遮挡,无需对车身进行复杂设计,有效降低了遮挡成本,解决了现有侧围外板定位孔的遮挡方式复杂、遮挡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侧围外板上的定位孔主要用作侧围外板的定位基准孔,通过侧围外板上的定位孔与定位销配合可以实现对侧围外板的定位,以便于将车身零部件与侧围外板进行组装。当车辆组装完成后,需要对侧围外板上的定位孔进行遮挡,避免定位孔直接裸露在外,确保车辆的外形美观。
目前遮挡定位孔的方式包括:一、在侧围外板的车尾下部设置定位孔,通过后保险杠遮挡定位孔,此时后保险杠需要向车头延伸至后轮附近,导致后保险杠的产品尺寸会增大,造成产品成本增加,并且限制了后保险杠的造型设计。二、在侧围外板的D柱位置设置定位孔,通过增加D柱装饰件来遮挡定位孔,但是新增加D柱装饰件会导致装饰件产品成本增加。三、在侧围外板的中滑轨附近设置定位孔,通过中滑轨后端装饰件遮挡定位孔,此时不需要额外增加装饰件遮挡定位孔,但是这种定位孔方式仅适用于双侧侧滑门车型,无法满足对于无侧滑门侧的定位孔的开孔位置及遮挡设计的要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以解决现有侧围外板定位孔的遮挡方式复杂、遮挡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孔,设置于所述侧围外板的后轮罩区域;以及挡泥板,连接于所述侧围外板且设置为遮挡所述定位孔。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将侧围外板的定位孔设置在后轮罩区域,并将挡泥板设置为可以遮挡定位孔的结构形式,当通过定位孔对侧围外板进行定位并完成侧围外板与车身零部件的组装后,再安装好挡泥板即可从车身外部遮挡定位孔,从而提升车辆美观性。相较于现有的定位孔遮挡方式,本申请中利用挡泥板即可实现对定位孔的遮挡,无需对车身进行复杂设计,有效降低了遮挡成本。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挡泥板包括挡泥部和遮挡部,所述挡泥部连接于所述侧围外板,所述遮挡部连接于所述挡泥部且从所述挡泥部沿X向延伸至遮挡所述定位孔。
本方案中,挡泥板包括的挡泥部与侧围外板连接,可以起到挡泥作用,同时挡泥部作为遮挡部的安装基础,可以用于支撑遮挡部。遮挡部从挡泥部沿X向延伸,通过遮挡部可以遮挡定位孔,由此,利用挡泥板即可同时实现挡泥和遮挡定位孔的作用。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遮挡部在X向上从所述挡泥部向所述侧围外板倾斜设置。
本方案中,将遮挡部倾斜设置,使得遮挡部远离挡泥部的一端与侧围外板的距离足够近,此时可以完全遮挡定位孔,实现多方位遮挡定位孔的作用。并且,遮挡部靠近挡泥部的一端与侧围外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则可以避免遮挡部与侧围外板近距离接触发生剐蹭的问题。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遮挡部在Y向上的厚度从所述挡泥部沿X向渐缩设置。
本方案中,遮挡部与挡泥部连接的一端的厚度更大,从而可以增强遮挡部与挡泥部的连接强度,并且确保遮挡部自身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避免遮挡部结构损坏。同时,遮挡部远离挡泥部的一端的厚度更小,此时既可以实现对定位孔进行遮挡,还实现了对遮挡部进行轻量化设计,有利于降低遮挡成本和车身减重。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挡泥部设有用于与所述侧围外板连接的连接孔。
本方案中,通过连接孔可以将挡泥部安装在侧围外板上,确保挡泥部以及连接于挡泥部的遮挡部均能够稳固连接于侧围外板。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用于封堵所述定位孔。
本方案中,利用密封盖可以封堵定位孔,避免车身外部异物进入定位孔导致污染车身结构或者损坏车身。具体地,当通过定位孔实现对侧围外板的定位并完成车身零部件的组装后,再通过密封盖封堵定位孔,可以起到防水、灰尘等异物进入车身侧围外板内部的作用。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线平行于Y向。
本方案中,将定位孔的中心线平行于Y向设置,有利于将定位销与定位孔配合从而对侧围外板进行定位,从而提升定位操作便利性。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侧围外板包括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围成空腔;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外侧板上且连通所述空腔。
本方案中,定位孔设置在侧围外板的外侧板上,也即定位孔贯穿外侧板,此时即可实现利用定位孔对侧围外板进行定位。并且由于内侧板是完整的,其没有贯穿形成定位孔,则通过内侧板可以有效隔离车身内部和外部,起到保护车身内部环境的作用。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定位孔一侧且在Y向上朝向所述内侧板延伸设置。
本方案中,在定位孔边缘设有导向部,有利于将定位销插入定位孔内,从而实现对侧围外板的定位。而且导向部沿Y向延伸设置,可以满足侧围外板以及定位孔的冲压工艺要求,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则可以利用挡泥板实现对侧围外板的定位孔的遮挡,从而无需对车身进行复杂设计,有效降低了遮挡成本。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孔以及挡泥板,定位孔设置在侧围外板的后轮罩区域,挡泥板设置为可以遮挡定位孔的结构形式。当通过定位孔对侧围外板进行定位并完成侧围外板与车身零部件的组装后,再安装好挡泥板即可从车身外部遮挡定位孔,从而提升车辆美观性。相较于现有的定位孔遮挡方式,本申请中利用挡泥板即可实现对定位孔的遮挡,无需对车身进行复杂设计,有效降低了遮挡成本,解决了现有侧围外板定位孔的遮挡方式复杂、遮挡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围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孔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3为图2中M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B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挡泥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挡泥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定位孔与挡泥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侧围外板;110、内侧板;120、外侧板;
200、定位孔;210、导向部;
300、挡泥板;310、挡泥部;311、连接孔;320、遮挡部;
400、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若无特殊的说明,则理解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另外,如出现限定有“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的特征,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被限定的特征。如出现“多个”的描述,一般含义是至少包括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如出现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本文中结合空间直角坐标系XYZ详细介绍所提供的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的具体结构。其中,在车辆正常行驶在路面的状态下,X向是指车辆的长度方向,Y向是指车辆的宽度方向,Z向是指车辆的高度方向。在本文中,表述方向时,“X向”、“Y向”、“Z向”所指代的方向均应按照上述定义,而不应理解为任何其他的方向,后续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具体地,本申请的车辆包括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本申请的车辆由于采用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其基于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自身的结构设计,可以利用挡泥板实现对定位孔的遮挡,无需对车身进行复杂设计,有效降低了定位孔的遮挡成本。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围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孔的设置位置示意图;图3为图2中M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B-B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挡泥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挡泥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定位孔与挡泥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围外板100的定位结构至少包括定位孔200以及挡泥板300。
定位孔200设置于侧围外板100的后轮罩区域,且定位孔200设置为圆形,以便于与定位销配合,从而实现对侧围外板100进行定位。应理解,定位孔200的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定位孔200还可以为方形、多边形等形状,只要能实现与定位销配合定位即可。
挡泥板300连接于侧围外板100,挡泥板300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一些泥土溅到车身或人身上,导致车身或人身不美观,还可以防止泥土溅到车身上导致车身零部件生锈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挡泥板300还设置为用于遮挡定位孔200,从而可以避免定位孔200裸露在侧围外板100外导致车身不美观的问题。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将侧围外板100的定位孔200设置在侧围外板100的后轮罩区域,并将挡泥板300设置为可以遮挡定位孔200的结构形式,当通过定位孔200对侧围外板100进行定位并完成侧围外板100与车辆零部件的组装后,再安装好挡泥板300即可从车身外部遮挡定位孔200,从而提升车辆美观性。相较于现有定位孔200遮挡方式,本实施例中利用挡泥板300即可实现对定位孔200的遮挡,无需对车身进行复杂设计,有效降低了遮挡成本,解决了现有侧围外板定位孔的遮挡方式复杂、遮挡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之上,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的增加或组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结构还包括密封盖400,密封盖400用于封堵定位孔200。并且,当密封盖400封堵定位孔200后,挡泥板300可以同时对密封盖400和定位孔200形成遮挡。
例如,密封盖400可以为热熔性堵盖,在高温烘烤下热熔性堵盖可以熔化从而紧密封堵定位孔200。本实施例中利用热熔性堵盖封堵定位孔200,可以隔绝车身内部和外部,避免定位孔200附近区域在涉水及其他工况时出现侧围外板100的防水密封问题,还可以防止车辆运行时车身外部异物例如雨水进入车身内部,导致污染车身内部环境或者损坏车身零部件。
还例如,密封盖400也可以为总装堵盖,此时也能实现对定位孔200进行封堵,从而起到防水、灰尘等异物进入车身侧围外板100内部的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孔200的中心线平行于Y向,这样有利于将定位销与定位孔200配合从而对侧围外板100进行定位,可以提升定位操作便利性。
例如,定位孔200可以是阴阳台结构,此时既可以满足侧围外板100的冲压成型工艺,便于制造定位孔200,还能通过定位孔200快速实现对侧围外板100的安装定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侧围外板100包括内侧板110和外侧板120,内侧板110和外侧板120围成空腔;定位孔200设置于外侧板120上且连通空腔。其中,内侧板110位于靠近车身内部的一侧,外侧板120位于靠近车身外部的一侧,内侧板110和外侧板120之间围成中空的空腔,有利于减轻侧围外板100的重量,从而为整车减重。
定位孔200设置在侧围外板100的外侧板120上,也即定位孔200贯穿外侧板120,此时即可实现利用定位孔200对侧围外板100进行定位。并且由于内侧板110是完整的,其没有贯穿形成定位孔200,则通过内侧板110可以有效隔离车身内部和外部,起到保护车身内部环境的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结构还包括导向部210,导向部210设置于定位孔200一侧且在Y向上朝向内侧板110延伸设置。
具体地,导向部210设置为翻边形式,导向部210呈环状围绕在定位孔200的周边,且导向部210从定位孔200沿Y向朝向车身内部延伸设置。由此,利用导向部210可以对定位销进行导向,有利于将定位销插入定位孔200内,从而实现对侧围外板100的快速定位。并且,由于导向部210沿Y向延伸设置,则导向部210和定位孔200均可以满足侧围外板100的冲压工艺要求,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挡泥板300包括挡泥部310和遮挡部320,挡泥部310连接于侧围外板100,遮挡部320连接于挡泥部310且从挡泥部310沿X向延伸至遮挡定位孔200。
本实施例中,挡泥部310大致垂直于X向布置,用于与车轮配合,起到挡泥作用。遮挡部320经由挡泥部310连接于侧围外板100,从而实现遮挡部320与侧围外板100的连接固定。具体地,遮挡部320连接于挡泥部310背离车轮的一侧且位于侧围外板100的远离车身内部的一侧,遮挡部320设置为从挡泥部310沿X向延伸的结构形式,使得通过遮挡部320可以从车身外部遮挡定位孔200,避免定位孔200直接裸露影响车身美观性。由此,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挡泥部310和遮挡部320可以分别实现挡泥和遮挡定位孔200的作用。
进一步地,挡泥部310与遮挡部320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便于制造成型,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遮挡部320与挡泥部310的连接强度,确保遮挡部320能够对定位孔200形成稳定遮挡。
应理解,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挡泥部310与遮挡部320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二者分别制造成型,再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为一个整体,此时同样能利用遮挡部320对定位孔200形成遮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挡泥部310设有用于与侧围外板100连接的连接孔311。例如,连接孔311可以为螺纹孔,相应地,在侧围外板100上设有与连接孔311配合的螺纹通孔,从而可以利用螺栓和连接孔311配合实现将挡泥部310安装在侧围外板100上。挡泥部310安装在侧围外板100上后可以作为遮挡部320的安装基础,确保遮挡部320安装稳固,从而对定位孔200形成稳定遮挡。
应理解,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挡泥部310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安装在侧围外板100上,例如还可以通过卡接、焊接等方式实现挡泥部310与侧围外板100的连接,只要能确保挡泥部310以及连接于挡泥部310的遮挡部320均能够稳固连接于侧围外板100上即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遮挡部320在X向上从挡泥部310向侧围外板100倾斜设置。通过将遮挡部320倾斜设置,使得遮挡部320远离挡泥部310的一端与侧围外板100的距离足够近,此时可以完全遮挡定位孔200,实现多方位遮挡定位孔200的作用。
并且,遮挡部320靠近挡泥部310的一端与侧围外板100在Y向上的间距大于遮挡部320远离挡泥部310的一端与侧围外板100在Y向上的间距,使得挡泥部310与侧围外板100在Y向上存在一定间隙。当车辆行驶在颠簸路段过程中,挡泥板300可能发生轻微振动,此时由于挡泥部310与侧围外板100之间存在间隙,则可以避免挡泥板300的遮挡部320与侧围外板100近距离接触发生剐蹭,从而有效保护侧围外板100不受损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遮挡部320在Y向上的厚度从挡泥部310沿X向渐缩设置。
例如,参照图9,遮挡部320沿X向延伸且厚度逐渐减小,形成局部轮眉形状。本实施例中,遮挡部320与挡泥部310连接的一端的厚度更大,可以增强遮挡部320与挡泥部310的连接强度,同时确保遮挡部320自身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避免遮挡部320结构损坏。并且,遮挡部320远离挡泥部310的一端的厚度更小,此时既可以实现对定位孔200进行遮挡,还实现了对遮挡部320进行轻量化设计,有利于降低遮挡成本和车身减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遮挡部320沿X向延伸的长度为65毫米,Z向尺寸不做特殊要求,此时能够实现对定位孔200和密封盖400的完全遮挡,同时不会使得遮挡部320的尺寸过大影响侧围外板100的型面设计。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遮挡部320沿X向延伸的长度也可以为其他数值例如50毫米、60毫米、70毫米、80毫米等,实际设计遮挡部320时可以根据具体车型决定,只要能实现遮挡定位孔200即可。
可选地,遮挡部320内部可以设置为中空结构,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减小遮挡部320的重量,有利于降低车辆制造成本和车辆减重。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侧围外板(100)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孔(200),设置于所述侧围外板(100)的后轮罩区域;以及
挡泥板(300),连接于所述侧围外板(100)且设置为遮挡所述定位孔(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外板(100)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300)包括挡泥部(310)和遮挡部(320),所述挡泥部(310)连接于所述侧围外板(100),所述遮挡部(320)连接于所述挡泥部(310)且从所述挡泥部(310)沿X向延伸至遮挡所述定位孔(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外板(100)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320)在X向上从所述挡泥部(310)向所述侧围外板(100)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外板(100)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320)在Y向上的厚度从所述挡泥部(310)沿X向渐缩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外板(100)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部(310)设有用于与所述侧围外板(100)连接的连接孔(3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外板(100)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密封盖(400),所述密封盖(400)用于封堵所述定位孔(2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外板(100)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00)的中心线平行于Y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外板(100)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100)包括内侧板(110)和外侧板(120),所述内侧板(110)和所述外侧板(120)围成空腔;
所述定位孔(200)设置于所述外侧板(120)上且连通所述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围外板(100)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导向部(210),所述导向部(210)设置于所述定位孔(200)一侧且在Y向上朝向所述内侧板(110)延伸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侧围外板(100)的定位结构。
CN202321754105.7U 2023-07-05 2023-07-05 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 Active CN220483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4105.7U CN220483411U (zh) 2023-07-05 2023-07-05 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4105.7U CN220483411U (zh) 2023-07-05 2023-07-05 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3411U true CN220483411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4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54105.7U Active CN220483411U (zh) 2023-07-05 2023-07-05 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3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97478U (zh) 电动车、电动车底盘及其电池组件
CN220483411U (zh) 车辆及其侧围外板的定位结构
CN203293858U (zh) 一种风挡玻璃定位机构
CN111852226B (zh) 后背门铰链安装结构及车身
CN217374116U (zh) 一种门护板密封条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6034691U (zh) 一种翼子板前安装支架结构及安装结构
CN210628374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箱体结构
CN212766047U (zh) 一种选装式后保结构
CN208698452U (zh) 一种汽车天窗的安装结构
CN203854560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与前大灯总成的安装配合结构
CN215513875U (zh) 一种车身a柱密封结构
CN219406110U (zh) 一种汽车防积水门护板结构
CN214215949U (zh) 挖掘z向空间的双排卡接式汽车背门槛总成
CN217598484U (zh) 一种汽车后立柱外饰板总成
CN216002792U (zh) 一种翼子板下安装支架、翼子板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20849258U (zh) 车箱把手安装加强结构、车箱后板总成及车辆
CN211943471U (zh) 一种汽车转向器密封罩配合结构及汽车
CN221067928U (zh) 固定式汽车行李架安装支架
CN213862103U (zh) 一种立扶手盖板安装结构
CN216886927U (zh) 一种新型的翼子板安装支架
CN217198042U (zh) 一种格栅下连接板结构
CN204488666U (zh) 一种车载固定支架
CN219339162U (zh) 一种货箱盖板组件和汽车
CN216002807U (zh) 一种吹塑扰流板装配结构
CN217099892U (zh) 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