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9164U - 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69164U
CN220469164U CN202321753165.7U CN202321753165U CN220469164U CN 220469164 U CN220469164 U CN 220469164U CN 202321753165 U CN202321753165 U CN 202321753165U CN 220469164 U CN220469164 U CN 220469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hock insulation
cover plate
assembly
curv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531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辉
刘子瑞
范瑜
顾德府
唐煌
何树岗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531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69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69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691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包括隔震缝和隔震缝结构,所述隔震缝结构设置于所述隔震缝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缝结构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曲面托组件和盖板组件。在本新型中,盖板组件与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非刚性连接,在震动引起两侧建筑构件位移时,盖板组件可移动,避免盖板组件受挤压而产生脆性破坏;同时,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对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避免建筑构件与盖板组件长时间接触而产生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建筑隔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建筑平面较复杂且需要运用隔震技术的建筑,在设计时通常会将建筑分割为几个独立的建筑单体。由于建筑的功能需求存在差异,建筑单体之间可能会存在内部空间的联动需求,通常会采用一定的构造方式将两个建筑单体或多个建筑单体连接,以满足建筑单体之间的空间联动需求。
在当前的建筑隔震设计中,通常会采用盖板等结构固定于隔震缝两侧建筑结构构件上,利用盖板可滑动的性能防止地震发生时隔震缝被破坏。由于盖板的构造较为简单,且盖板与隔震缝两侧的建筑结构构件多为刚性连接,在地震发生时震动能不能很好的消散,易对盖板和隔震缝两侧的建筑结构构件造成脆性破坏。
同时,在建筑隔震设计中,隔震缝往往设置在连廊这种对建筑结构影响较小,但对疏散重要的位置。此位置一般也是人员平时通过时经常利用的位置,通常的建筑缝在此位置通常采用一种简易的刚性连接。由于建筑材料材性存在一定的局限,在人员反复踩踏通过时,此位置连接节点往往会因受力变形,并产生磨损,长久以往会形成一条通缝,存在安全隐患的同时,增加维护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旨在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包括隔震缝和隔震缝结构,所述隔震缝结构设置于所述隔震缝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缝结构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曲面托组件和盖板组件;所述第一支座设置于所述隔震缝一侧的建筑构件上,所述第二支座设置于所述隔震缝另一侧的建筑构件上,所述第一支座位于所述隔震缝内的一端与所述曲面托组件连接,所述曲面托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滑槽;
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平面盖板、支撑板和滑动件;所述平面盖板的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二支座的顶部,所述平面盖板另一端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面盖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支座的方向弯折预设角度;所述滑动件为轴向与所述隔震缝的水平通向平行的曲面板,所述滑动件的内弧面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平面盖板的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曲面托组件还包括增滑片、托板和限位板,所述滑槽为轴向截面成弧形的结构,所述滑槽的轴向与所述隔震缝的水平通向平行,所述滑槽的内弧面贴设有增滑片,所述增滑片的内弧面与所述滑动件的外弧面吻合,所述滑槽的外弧面沿其轴向排布至少两个托板,每个托板远离所述第二支座的一侧均与所述第一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滑槽轴向的两端各连接一个限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均为直角板,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的一个弯折段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两个建筑构件的顶部,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的另一个弯折端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两个建筑构件位于所述隔震缝内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震缝结构还包括防坠组件,所述第一支座位于所述隔震缝内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防坠组件,所述防坠组件包括连接耳和防坠绳,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支撑板互相靠近的端面均沿水平向排布至少一个连接耳,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支撑板上位置对应的连接耳各自与一个防坠绳的两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震缝结构还包括垫层和缓冲带,所述平面盖板的顶部对应所述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的两端各设置一条缓冲带,所述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的顶部、以及平面盖板顶部的缓冲带之间均设置有垫层,每个垫层与每个缓冲带的顶面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新型中,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上,曲面托组件设置于第一支座位于隔震缝内一端的侧壁上;盖板组件由平面盖板、支撑板和滑动件连接组成一个L型结构,盖板组件的一端搭设于第二支座之上,盖板组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曲面托组件上,使得盖板组件的上端面与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上端面持平,盖板组件与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非刚性连接,在震动引起两侧建筑构件位移时,盖板组件可移动,避免盖板组件受挤压而产生脆性破坏;同时,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对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避免建筑构件与盖板组件长时间接触而产生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的前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曲面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防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01、隔震缝;002、建筑构件;
1、第一支座;2、第二支座;3、盖板组件;31、平面盖板;311、预设角度;32、支撑板;33、滑动件;4、曲面托组件;41、滑槽;42、增滑片;43、托板;44、限位板;5、防坠组件;51、连接耳;52、防坠绳;6、垫层;7、缓冲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包括隔震缝和隔震缝结构,隔震缝结构设置于所述隔震缝之上,其特征在于,隔震缝装置包括:第一支座1、第二支座2、曲面托组件4和盖板组件3。
其中,参见图1,第一支座1设置于隔震缝一侧的建筑构件上,第二支座2设置于隔震缝另一侧的建筑构件上,第一支座1位于所述隔震缝内的一端与曲面托组件4连接,盖板组件3的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二支座2上,盖板的另一端设置于曲面托组件4上。
具体地,参见图1,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均为直角板,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的一个弯折段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两个建筑构件的顶部,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的另一个弯折段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两个建筑构件位于隔震缝内的一侧。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用于支撑曲面托组件4和盖板组件3,同时防止曲面托组件4和盖板组件3磨损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
优选地,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均为镀锌钢板加工而成的直角钢板,第一支座1的刚度优于第二支座2的刚度,由于盖板组件3和曲面托组件4的结构,第一支座1的承载应力多余第二支座2,因此第一支座1的刚度需大于第二支座2的刚度;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固定用的膨胀螺栓可为金属膨胀螺栓或化学膨胀螺栓。
具体地,参见图2,盖板组件3包括:平面盖板31、支撑板32和滑动件33,平面盖板31的一端搭设于第二支座2之上,平面盖板31另一端的一侧与支撑板32的一端垂直连接,支撑板32的另一端伸入隔震缝内并与一个滑动件33连接,滑动件33设置于曲面托组件4上。
进一步地,参见图2,滑动件33为轴向与隔震缝水平通向平行的曲面板,滑动件33的内弧面的中部与支撑板32远离平面盖板31的一端连接,滑动件33的外弧面置于曲面托组件4的顶部,以对平面盖板31远离第二支座2的一端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参见图2,平面盖板31远离支撑板32的一端向远离第二支座2的方向弯折预设角度311,预设角度311取值为[28°,32°];相适应的,第二支座2远离支撑板32的一端设置凸起并形成与平面盖板31弯折段吻合的坡面结构,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因震动而产生位移时,允许盖板向远离第一支座1的方向滑动,防止平面盖板31因无法移动而产生脆性破坏。
优选地,平面盖板31、支撑板32和滑动件33均由厚度14mm的镀锌钢板加工而成,支撑板32与平面盖板31和支撑板32的连接处均连接有加劲板,加劲板用于增加盖板组件3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4,曲面托组件4包括:滑槽41、增滑片42、托板43和限位板44,滑槽41为镀锌钢板加工而成的直条弧形槽,滑槽41的轴向与隔震缝的水平通向平行,滑槽41的内弧面设置有增滑片42,滑槽41轴向的两端各设置一个限位板44,滑槽41的外弧面等距排布至少两个托板43,每个托板43远离第二支座2的一侧均与第一支座1位于隔震缝内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参见图3,增滑片42的内弧面与滑动件33的外弧面吻合,增滑片42为四氟板弯曲而成的曲面结构,四氟板通过结构胶粘接于滑槽41的内弧面上,四氟板制成的增滑片42可保证滑动件33在滑槽41内滑动时摩擦阻力较小。
优选地,滑槽41由10mm厚的镀锌钢板加工而成,滑槽41的外弧面沿其轴线每间隔20cm连接一个托板43,每个托板43远离第二支座2的一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一支座1位于隔震缝内一端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上,曲面托组件4焊接于第一支座1位于隔震缝内一端的侧壁上;盖板组件3由平面盖板31、支撑板32和滑动件33连接组成一个L型结构,盖板组件3的一端搭设于第二支座2之上,盖板组件3的另一端设置于曲面托组件4上,使得盖板组件3的上端面与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上端面持平,盖板组件3与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非刚性连接,在震动引起两侧建筑构件位移时,盖板组件3可移动,避免盖板组件3受挤压而产生脆性破坏;同时,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对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避免建筑构件与盖板组件3长时间接触而产生磨损。
为了防止盖板组件3的脱落隔震缝、滑动件33脱离出滑槽4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1和图4,隔震缝装置还包括防坠组件5,第一支座1与支撑板3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防坠组件5。
其中,参见图1和图5,防坠组件5包括连接耳51和防坠绳52,第一支座1和支撑板32互相靠近的端面均沿水平向排布至少一个连接耳51,第一支座1和支撑板32上位置对应的连接耳51各自与一个防坠绳52的一端连接。
优选地,第一支座1与支撑板32之间设置三组防坠组件5为最佳实施例,对应滑槽41的两端和中部各设置一组防坠组件5,防止盖板组件3脱离隔震缝的同时,对盖板组件3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避免盖板组件3移动幅度较大而使滑动件33脱离出滑槽41。
为使隔震缝结构顶部与建筑构件顶面的平整度和美观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1和图4,隔震缝结构还包括垫层6和缓冲带7。
其中,参见图1和图4,平面盖板31的顶部对应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的两端各设置一条缓冲带7,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的顶部、以及平面盖板31顶部的缓冲带7之间均设置有垫层6,每个垫层6与每个缓冲带7的顶面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垫层6为层状结构,垫层6由下至上依次为混凝土层和地砖,缓冲带7为沥青,以使使隔震缝结构的上表面与建筑构件的表面持平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同时缓冲带7的存在使得盖板组件3移动过程不会影响建筑构件的表面结构,以及填补隔震缝装置顶部与建筑构件之间的缝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包括隔震缝和隔震缝结构,所述隔震缝结构设置于所述隔震缝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缝结构包括:第一支座(1)、第二支座(2)、曲面托组件(4)和盖板组件(3);所述第一支座(1)设置于所述隔震缝一侧的建筑构件上,所述第二支座(2)设置于所述隔震缝另一侧的建筑构件上,所述第一支座(1)位于所述隔震缝内的一端与所述曲面托组件(4)连接,所述曲面托组件(4)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滑槽(41);
所述盖板组件(3)包括:平面盖板(31)、支撑板(32)和滑动件(33);所述平面盖板(31)的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二支座(2)的顶部,所述平面盖板(31)另一端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板(32)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32)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33)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滑槽(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盖板(31)远离所述支撑板(32)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支座(2)的方向弯折预设角度(311);所述滑动件(33)为轴向与所述隔震缝的水平通向平行的曲面板,所述滑动件(33)的内弧面与所述支撑板(32)远离所述平面盖板(31)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托组件(4)还包括增滑片(42)、托板(43)和限位板(44),所述滑槽(41)为轴向截面成弧形的结构,所述滑槽(41)的轴向与所述隔震缝的水平通向平行,所述滑槽(41)的内弧面贴设有增滑片(42),所述增滑片(42)的内弧面与所述滑动件(33)的外弧面吻合,所述滑槽(41)的外弧面沿其轴向排布至少两个托板(43),每个托板(43)远离所述第二支座(2)的一侧均与所述第一支座(1)固定连接,所述滑槽(41)轴向的两端各连接一个限位板(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1)和所述第二支座(2)均为直角板,所述第一支座(1)和所述第二支座(2)的一个弯折段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两个建筑构件的顶部,所述第一支座(1)和所述第二支座(2)的另一个弯折端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两个建筑构件位于所述隔震缝内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缝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坠组件(5),所述第一支座(1)位于所述隔震缝内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板(3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防坠组件(5),所述防坠组件(5)包括连接耳(51)和防坠绳(52),所述第一支座(1)和所述支撑板(32)互相靠近的端面均沿水平向排布至少一个连接耳(51),所述第一支座(1)和所述支撑板(32)上位置对应的连接耳(51)各自与一个防坠绳(52)的两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缝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层(6)和缓冲带(7),所述平面盖板(31)的顶部对应所述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的两端各设置一条缓冲带(7),所述隔震缝两侧的建筑构件的顶部、以及平面盖板(31)顶部的缓冲带(7)之间均设置有垫层(6),每个垫层(6)与每个缓冲带(7)的顶面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CN202321753165.7U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 Active CN220469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3165.7U CN220469164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3165.7U CN220469164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69164U true CN220469164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75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53165.7U Active CN220469164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691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34416B2 (en) Support for supporting a person conveying device on a structure
CN220469164U (zh) 一种曲面滑动式隔震缝结构
WO2019114748A1 (zh) 设备安装结构、复合隔震支座及其刚度调节方法
KR101127938B1 (ko) 면진 장치
CN100591605C (zh) 电梯轿厢的轿厢壁装置
JP5156207B2 (ja) 耐火被覆構造
EP3914785B1 (en) Building, in particular a multistory building, and use of a damper in such a building
JP4359958B2 (ja) 複合免震ユニットおよび免震構造物
KR20190048037A (ko) 복합패널유닛 및, 복합패널구조체
JP5236574B2 (ja) 鉄骨造建物の床構造システム
JP4603507B2 (ja) ガラスパネル用免震装置
JP4956377B2 (ja) 免震構造
CN216446209U (zh) 一种室内变形缝结构
CN216764011U (zh) 乘客输送装置用滑动中间支撑
JP6628988B2 (ja) 免震装置
JP6845610B2 (ja) すべり支承装置および免震基礎構造
JP4559793B2 (ja) 連層耐震壁
JP4568421B2 (ja) 免震装置の耐火被覆工法
TW201915274A (zh) 建築用面板之安裝金屬件及使用其之建築用面板之安裝構造
CN217128860U (zh) 一种建筑踢脚线基座
CN212248761U (zh) 一种楼房防震缓冲系统
JP2001207675A (ja) 制震構造および制震装置を組み込んだ制震構築方法
JP6733025B1 (ja) 滑り免震装置の耐火構造
CN217463039U (zh) 一种包裹有耐火柔性卷材的建筑支吊架
JP7268283B2 (ja) 床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