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8437U - 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68437U
CN220468437U CN202321954780.4U CN202321954780U CN220468437U CN 220468437 U CN220468437 U CN 220468437U CN 202321954780 U CN202321954780 U CN 202321954780U CN 220468437 U CN220468437 U CN 220468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fan
air duct
impell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547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升
卞国龙
郝世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547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68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68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68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烘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烘干装置容易在送风部位发生气流紊乱,以及容易发生噪音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包括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包括外壳和可自转地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叶轮,叶轮包括多个扇叶,多个扇叶围绕自身扭转第一预设角度。基于上述结构设置,该离心风机产生的气流在通过扇叶时,由于扇叶扭转了第一预设角度,使得扇叶的出风面积较大,进而使得流经的气体压力较低,以降低离心风机产生的噪声。

Description

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已普及使用,特别是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带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干衣功能满足人们对衣物急于干燥的需求。烘干装置通常是利用热泵压缩使得冷媒加压升温,冷媒被送入冷凝器释放热量,冷凝器与干衣机内的风路相连,释放出干燥的空气,冷媒从冷凝器进入毛细管压力温度迅速降低,再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同样和烘干风路相连,把潮湿的热空气变成干燥的冷空气,上述冷媒的运转,配合衣物烘干设备内的滚筒翻滚,烘干风扇送风实现干衣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烘干装置与风道连接,以为干衣机送风,由于风道后盖往烘干筒中送风部位相对于蜗壳部位直径较大,风机送入的风沿着蜗壳向前吹进,容易在送风部位发生气流紊乱,形成湍流,影响进入筒中的风量,也容易发生噪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领域需要一种烘干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现有技术中,烘干装置容易在送风部位发生气流紊乱,以及容易发生噪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包括外壳和可自转地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叶轮,
所述叶轮包括多个扇叶,所述多个扇叶自身扭转第一预设角度。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所述多个扇叶围绕自身顺时针扭转或逆时针扭转2-9°。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扇叶沿径向倾斜第二预设角度。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所述扇叶沿叶轮的中心轴径向顺时针倾斜或逆时针倾斜3-5°。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扇叶靠近所述叶轮的中心轴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倒角。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倒角尺寸相同。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风道和烘干箱,
所述风道分别与所述涡轮风机和所述烘干箱连通,所述风道与所述烘干箱之间设置有滤网,所述风道上设置有风阻检测装置和气动清洁装置。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上还设置有隔音装置,
所述隔音装置贴附于所述风道表面。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隔音装置包括吸音部和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所述风道上,
所述吸音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风道之间。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扇叶远离所述叶轮轴的一端设有锯齿结构。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包括外壳和可自转地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叶轮,叶轮包括多个扇叶,多个扇叶围绕叶轮的中心轴扭转第一预设角度。基于上述结构设置,该离心风机产生的气流在通过扇叶时,由于扇叶扭转了第一预设角度,使得扇叶的出风面积较大,进而使得流经的气体压力较低,以降低离心风机产生的噪声。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烘干装置限定了第一预设角度为多个扇叶围绕所述叶轮轴的中心顺时针扭转或逆时针扭转2-9°,以避免第一预设角度过大导致气压过低,以影响烘干装置的烘干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限定了扇叶沿叶轮的中心轴的方向倾斜第二预设角度,使得该离心风机产生的气流在通过扇叶时,扇叶的出风面积较大,进而使得流经的气体压力较低,以降低离心风机产生的噪声。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限定了第二预设角度为扇叶沿叶轮轴顺时针倾斜或逆时针倾斜3-5°,以避免第二预设角度过大导致气压过低,以影响烘干装置的烘干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限定了倒角结构,以增大扇叶的两端的出风面积,进而可以有效降低气体压力,减小噪声。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限定了两个倒角尺寸相同,以使得扇叶两侧的气压强度相同,进而使得扇叶受力平衡,避免扇叶在长时间使用后受到损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烘干装置限定了风道和烘干箱,烘干装置通过风道将离心风机吹出的风输入至烘干箱内,以实现衣物的烘干;同时,在滤网处设置了有风阻检测装置和气动清洁装置,风阻检测装置自动检测当前滤网的风阻值,当风阻值较小时,说明当前滤网的通风状态较好;当风阻值较大时,说明当前滤网的通风状态较差。因此当风阻值大于阈值时,控制气动清洁装置开启以清洁滤网,保持滤网的清洁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烘干装置还设置有隔音装置,以减小风道的振动,进而降低风道处的噪声。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烘干装置限定了吸音部和固定部,其中,吸音部内具有吸音材料,以减小振动,固定部用于将吸音部与风道固定连接,避免吸音部滑脱掉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烘干装置通过设置在扇叶一端设置锯齿结构,使得扇叶处的气流被锯齿结构理顺,避免离心风机前侧产生涡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中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中第一预设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中第二预设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中扇叶切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中锯齿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中锯齿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中锯齿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离心风机;11、叶轮;111、底盘;112、扇叶;113、倒角;114、锯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虽然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结合烘干装置应用于衣物护理机中的情形来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显然还可以用于其他设备中。这种有关应用场景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这些都不能被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已普及使用,特别是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带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干衣功能满足人们对衣物急于干燥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衣物烘干设备通常包括热泵式和冷凝式,热泵式烘干是利用热泵压缩使得冷媒加压升温,冷媒被送入冷凝器释放热量,冷凝器与干衣机内的风路相连,释放出干燥的空气,冷媒从冷凝器进入毛细管压力温度迅速降低,再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同样和烘干风路相连,把潮湿的热空气变成干燥的冷空气,上述冷媒的运转,配合衣物烘干设备内的滚筒翻滚,烘干风扇送风实现干衣的效果,该设备烘干效果较好,但是设备成本较高;冷凝式烘干则是利用加热器加热空气使其变成干燥的热空气送入衣物烘干设备内的滚筒,经过衣物后便成为湿热空气,将湿热空气导入冷凝管后,变成干燥的冷空气,再通过风机的作用,将干燥的冷空气送到加热器加热并送入滚筒内,如此循环不断将衣物的湿气排走,达到烘干衣物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烘干装置与风道连接,以为干衣机送风,由于风道后盖往烘干筒中送风部位相对于蜗壳部位直径较大,风机送入的风沿着蜗壳向前吹进,容易在送风部位发生气流紊乱,形成湍流,影响进入筒中的风量,也容易发生噪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首先,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包括离心风机1,离心风机1包括外壳(图中未示出)和可自转地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叶轮11,叶轮11包括多个扇叶112,多个扇叶112围绕自身扭转第一预设角度。基于上述结构设置,该离心风机1产生的气流在通过扇叶112时,由于扇叶112扭转了第一预设角度α,使得扇叶112的出风面积较大,进而使得流经的气体压力较低,降低了离心风机1产生的噪声。
可选地,参见图2,第一预设角度α为多个扇叶112围绕自身顺时针扭转或逆时针扭转2-9°,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预设角度α过大易导致气压过低,以影响烘干装置的烘干效果,第一预设角度α过小无法有效降低离心风机1产生的噪声,因此,限定第一预设角度α为多个扇叶112围绕自身顺时针扭转或逆时针扭转2-9°,可以有效平衡离心风机1的烘干效果和降噪能力,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3,扇叶112沿叶轮11的中心轴倾斜第二预设角度β,以使得该离心风机1产生的气流在通过扇叶112时,扇叶112的出风面积较大,进而使得流经的气体压力较低,以降低离心风机1产生的噪声。可选地,第二预设角度β为扇叶112沿叶轮11的中心轴顺时针倾斜或逆时针倾斜3-5°,同理,第二预设角度β过大易导致气压过低,以影响烘干装置的烘干效果,第二预设角度β过小无法有效降低离心风机1产生的噪声,因此,限定第二预设角度β为扇叶112沿叶轮11的中心轴径向顺时针倾斜或逆时针倾斜3-5°,可以有效平衡离心风机1的烘干效果和降噪能力,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叶轮11还包括底盘111,多个扇叶112设置在底盘111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扇叶112的具体结构和数量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例如,扇叶112的数量可以为二十个,以中心对称结构环设于底盘111的一侧,以保持叶轮11的稳定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中扇叶切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扇叶112靠近叶轮11的中心轴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倒角113。由于限定了倒角113结构设置于靠近叶轮11的中心轴的一侧,因此气流产生离心作用,进而产生向外的作用力,使得靠近叶轮11的中心轴的一侧的气压较大,增大该处的出风面积可以有效降低气体压力,减小噪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倒角113的具体结构和设置尺寸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同时,本实用新型还限定了倒角设置于扇叶112的上下两端,增大扇叶112的两端的出风面积可以有效降低气体压力,减小噪声。可选地,两个倒角113的尺寸相同,以使得扇叶112两侧的气压强度相同,进而使得扇叶112受力平衡,避免扇叶112在长时间使用后受到损坏。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扇叶112远离底盘111的一端设有锯齿结构114,使得扇叶112处的气流被锯齿结构114理顺,避免离心风机1前侧产生涡流。可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锯齿结构114的多种实施方式,包括:锯齿结构由方形齿和方形槽位间隔设置而成(图中未示出),或如图5所示,锯齿结构由圆弧形齿和圆弧形槽位间隔设置而成,或如图7所示,锯齿结构由方形齿和半圆形槽位间隔设置而成,或如图6所示,锯齿结构由呈正弦规律分布的齿和槽位间隔设置而成。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装置还包括风道(图中未示出)和烘干箱(图中未示出),烘干箱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进风口,风道的一端与离心风机连通,风道的另一端通过进风口与烘干箱连通,以实现衣物的烘干,通过设置多个进风口,可以加大气体压力,提高烘干装置的烘干能力。其中,进风口靠近风道的一侧设置有滤网,风道内设置有风阻检测装置和气动清洁装置,其中,风阻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滤网处的风阻值,气动清洁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对滤网进行清洁。当烘干装置启动烘干模块时,风阻检测装置自动检测当前滤网的风阻值,可以理解的是,当风阻值较小时,说明当前滤网的通风状态较好;当风阻值较大时,说明当前滤网的通风状态较差。因此当距风阻值大于阈值时,控制气动清洁装置开启以清洁滤网,保持滤网的清洁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风道上还设置有隔音装置,隔音装置贴附于风道表面,以减小风道的振动,进而降低风道处的噪声。在本优选时实施例中,隔音装置包括吸音部和固定部,固定部安装于风道上,吸音部设置于固定部和风道之间。其中,吸音部内具有吸音材料,以减小振动,固定部用于将吸音部与风道固定连接,避免吸音部滑脱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包括外壳和可自转地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叶轮,
所述叶轮包括多个扇叶,所述多个扇叶自身扭转第一预设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所述多个扇叶围绕自身顺时针扭转或逆时针扭转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沿叶轮的中心轴的方向倾斜第二预设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所述扇叶沿所述叶轮的中心轴顺时针倾斜或逆时针倾斜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靠近所述叶轮的中心轴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倒角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风道和烘干箱,
所述风道分别与所述离心风机和所述烘干箱连通,所述风道与所述烘干箱之间设置有滤网,所述风道上设置有风阻检测装置和气动清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上还设置有隔音装置,
所述隔音装置贴附于所述风道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装置包括吸音部和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所述风道上,
所述吸音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风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远离所述叶轮轴的一端设有锯齿结构。
CN202321954780.4U 2023-07-24 2023-07-24 烘干装置 Active CN220468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4780.4U CN220468437U (zh) 2023-07-24 2023-07-24 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4780.4U CN220468437U (zh) 2023-07-24 2023-07-24 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68437U true CN220468437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805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54780.4U Active CN220468437U (zh) 2023-07-24 2023-07-24 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684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82620B2 (ja) 遠心型送風機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する乾燥機
EP2354685B1 (en) Ventilating device and outdoor unit having the same
CN106637872B (zh) 干衣机
EP3315785B1 (en) Air conditioner
WO2020015444A1 (zh) 空气处理设备、风机及其离心风叶
CN110219828B (zh) 一种离心风机的蜗壳、离心风机及电器
CN206739617U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
CN100485276C (zh) 空调
CN220468437U (zh) 烘干装置
CN207262536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107525249B (zh) 空调室外机出风格栅及空调室外机
CN106091472A (zh) 一种半导体深度除湿机
JP6998502B2 (ja) 除湿装置
CN110887146A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扇
CN220813106U (zh) 烘干装置
CN220813105U (zh) 烘干装置
CN207583648U (zh) 一种大风量排风扇
CN207778635U (zh) 一种新风除湿机
CN206903893U (zh) 小型离心风机及应用该离心风机的呼吸机
CN220813104U (zh) 烘干装置及洗干一体机
CN220619523U (zh) 烘干装置
CN220468438U (zh) 烘干装置
CN108757513A (zh) 一种风扇的电机支架及包含该电机支架的冷风扇
CN209991743U (zh) 一种电缆沟道专用除湿机
CN208765152U (zh) 一种气流扇加湿机两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