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6810U - 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66810U
CN220466810U CN202321284445.8U CN202321284445U CN220466810U CN 220466810 U CN220466810 U CN 220466810U CN 202321284445 U CN202321284445 U CN 202321284445U CN 220466810 U CN220466810 U CN 220466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layer
air
air passag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44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其勇
陈勇
刘成
宾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ghe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ghe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ghe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ghe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44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66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66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66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用于吸附固定物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气路组件及吸附组件,承载组件连接在外设的驱动机构上;气路组件设置在承载组件上,气路组件包括至少两层独立地气路布设层;吸附组件设置在气路组件上,吸附组件靠近物料一侧为吸附层,吸附层上包括至少两部分独立地吸附部位,至少两部分吸附部位分别与至少两层气路布设层连通;至少两部分吸附部位同时或独立地吸附固定物料。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独立吸附方式,在保证整体吸附承载力的前提下实现多重独立吸附,能有效避免气路失效导致吸附力消失,出现搬移时电池掉落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设备领域,特别指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各行各业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后段制成工艺中,电池外部需要包覆蓝膜,蓝膜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电池,避免电池外部划伤或电解液腐蚀。在电池包膜自动化产线中整体包括包膜段工艺及包膜后段工艺,电池在包膜段工艺中完成蓝膜包覆,在包膜后段工艺中需要针对包覆蓝膜后的电池进行各种工艺处理,以便保证电池包膜完整度及包膜绝缘性。
锂离子动力电池最广泛的应用为新能源汽车,根据应用领域的要求,一般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重量达到12.5Kg以上。在电池自动化制成产线中,电池在不同工位之间的搬移是无法避免的一项基础工序,传统的搬臂一般采用机械夹取方式,该种搬运方式机械夹爪夹持电池过程中极易在电池表面产生划痕,影响电池绝缘性。基于对机械夹爪改进的一种搬运方式为真空吸附固定搬运。通过真空负压吸附固定电池,从而能有效地避免搬运过程中对电池表面的损伤。但是,对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其重量较重,传统的吸附方式出现气路故障时电池掉落会导致电池直接报废,且极易砸坏下方机械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采用多层独立吸附方式,在保证整体吸附承载力的前提下实现多重独立吸附,能有效避免气路失效导致吸附力消失,出现搬移时电池掉落问题的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用于吸附固定物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气路组件及吸附组件,其中,
所述承载组件连接在外设的驱动机构上;
所述气路组件设置在承载组件上,气路组件包括至少两层独立地气路布设层;
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气路组件上,吸附组件靠近物料一侧为吸附层,吸附层上包括至少两部分独立地吸附部位,至少两部分吸附部位分别与至少两层气路布设层连通;
所述至少两部分吸附部位同时或独立地吸附固定物料。
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支板、弹簧柱及连板,其中,所述支板水平设置;所述弹簧柱包括至少两根,至少两根弹簧柱竖直连接在支板上;所述连板水平设置在支板下方,并连接在弹簧柱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气路组件包括气路板,所述气路板水平地连接在所述连板的下方;所述气路板内部设有至少两层气路布设层,至少两层气路布设层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气路板内。
优选的,所述气路布设层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气路布设层及第二气路布设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路布设层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主气路及连接于主气路上的支气路;所述支气路包括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支气路与主气路导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路布设层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主气路及连接于主气路上的支气路;所述支气路包括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支气路与主气路导通。
优选的,所述气路组件还包括气管,气管包括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第一气管及第二气管设置在连板上,并贯通连板与所述气路布设层连通。
优选的,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真空吸座,所述真空吸座水平设置在气路板的下方;真空吸座的底部为吸附层。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吸嘴及至少两个第二吸嘴,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吸嘴间隔布设在真空吸座的底部,并与一层气路布设层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吸嘴间隔布设在真空吸座的底部,并与另一层气路布设层连通;至少两个第一吸嘴(68)在真空吸座(65)的底部形成一部分吸附部位,至少两个第二吸嘴(69)在真空吸座(65)的底部形成另一部分吸附部位;所述一部分吸附部位及另一部分吸附部位之间的气路相互独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采用多层独立吸附方式,在保证整体吸附承载力的前提下实现多重独立吸附,能有效避免气路失效导致吸附力消失,出现搬移时电池掉落问题的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气路采用双重独立气路布设结构,在实际搬移过程中,双重气路独立吸附,一层气路出现故障时,另外一层气路可独立承担吸附作用,从而避免出现搬移过程中电池掉落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用于吸附固定物料,包括承载组件、气路组件及吸附组件,其中,
所述承载组件连接在外设的驱动机构上;
所述气路组件设置在承载组件上,气路组件包括至少两层独立地气路布设层;
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气路组件上,吸附组件靠近物料一侧为吸附层,吸附层上包括至少两部分独立地吸附部位,至少两部分吸附部位分别与至少两层气路布设层连通;
所述至少两部分吸附部位同时或独立地吸附固定物料。
承载组件包括支板61、弹簧柱62及连板63,其中,所述支板61水平设置;所述弹簧柱62包括至少两根,至少两根弹簧柱62竖直连接在支板61上;所述连板63水平设置在支板61下方,并连接在弹簧柱62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结构设计,由上而下依次为连板63、气路板64及真空吸座65,三者整体通过弹簧柱柔性连接在支板上,并通过支板整体连接在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气路采用双重独立气路布设结构,在实际搬移过程中,双重气路独立吸附,一层气路出现故障时,另外一层气路可独立承担吸附作用,从而避免出现搬移过程中电池掉落情况。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设置两层以上的气路布设层,采用多层气路布设层的独立吸附方式,在保证整体吸附承载力的前提下实现多重独立吸附,能有效避免气路失效导致吸附力消失,出现搬移时电池掉落问题。
气路组件包括气路板64,所述气路板64水平地连接在所述连板63的下方;所述气路板64内部设有至少两层气路布设层,至少两层气路布设层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气路板64内。
气路布设层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气路布设层及第二气路布设层。
第一气路布设层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主气路a及连接于主气路a上的支气路b;所述支气路b包括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支气路b与主气路a导通。
第二气路布设层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主气路a及连接于主气路a上的支气路b;所述支气路b包括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支气路b与主气路a导通。
气路组件还包括气管,气管包括第一气管66及第二气管67,第一气管66及第二气管67设置在连板63上,并贯通连板63与所述气路布设层连通。
吸附组件包括真空吸座65,所述真空吸座65水平设置在气路板64的下方;真空吸座65的底部为吸附层。
吸附层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吸嘴68及至少两个第二吸嘴69,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吸嘴68间隔布设在真空吸座65的底部,并与一层气路布设层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吸嘴69间隔布设在真空吸座65的底部,并与另一层气路布设层连通;至少两个第一吸嘴(68)在真空吸座(65)的底部形成一部分吸附部位,至少两个第二吸嘴(69)在真空吸座(65)的底部形成另一部分吸附部位;所述一部分吸附部位及另一部分吸附部位之间的气路相互独立。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吸座65的底部布设有真空吸嘴,真空吸嘴包括第一吸嘴和第二吸嘴,第一吸嘴及第二吸嘴分别沿着S方向交叉布设在真空吸座65的底部,形成两部分独立的吸附部位。同时,在气路板的内部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两层真空吸附层,真空吸附层包括第一气路布设层和第二气路布设层,第一气路布设层和第二气路布设层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主气路以及连接于主气路上,并与主气路连通的多根支气路,且第一气路布设层和第二气路布设层在竖直方向上避空布设,以避免气路重叠,且提高整体气路布设面积,提高吸附面积,保证吸附稳定性。同时,第一气路布设层和第二气路布设层的主气路分别连接有垂直穿插入连板及气路板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与真空发生装置连通。另外,各支气管上分别连接垂直穿插在气路板及真空吸座65上的气路,气路的末端连通第一吸嘴或第二吸嘴。通过以上设置从而实现了在真空吸座65底部形成了两个沿S方向交叉延伸的独立的吸附部位。根据搬移电池的类型重量等因素,两吸附部位可独立工作,也可同时工作,灵活地适用于实际搬移工作,可降低搬移成本,且对于大重量电池搬移,采用双重独立式吸附固定方式,可有效避免因气路故障出现的电池掉落情况,有效地保证搬移稳定性,减少电池搬移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用于吸附固定物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气路组件及吸附组件,其中,
所述承载组件连接在外设的驱动机构上;
所述气路组件设置在承载组件上,气路组件包括至少两层独立的气路布设层;
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气路组件上,吸附组件靠近物料一侧为吸附层,吸附层上包括至少两部分独立的吸附部位,至少两部分独立的吸附部位分别与至少两层气路布设层连通;
所述至少两部分独立的吸附部位同时或独立地吸附固定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支板(61)、弹簧柱(62)及连板(63),其中,所述支板(61)水平设置;所述弹簧柱(62)包括至少两根,至少两根弹簧柱(62)竖直连接在支板(61)上;所述连板(63)水平设置在支板(61)下方,并连接在弹簧柱(62)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组件包括气路板(64),所述气路板(64)水平地连接在所述连板(63)的下方;所述气路板(64)内部设有至少两层气路布设层,至少两层气路布设层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气路板(6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布设层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气路布设层及第二气路布设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路布设层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主气路(a)及连接于主气路(a)上的支气路(b);所述支气路(b)包括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支气路(b)与主气路(a)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路布设层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主气路(a)及连接于主气路(a)上的支气路(b);所述支气路(b)包括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支气路(b)与主气路(a)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组件还包括气管,气管包括第一气管(66)及第二气管(67),第一气管(66)及第二气管(67)设置在连板(63)上,并贯通连板(63)与所述气路布设层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真空吸座(65),所述真空吸座(65)水平设置在气路板(64)的下方;真空吸座(65)的底部为吸附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吸嘴(68)及至少两个第二吸嘴(69),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吸嘴(68)间隔布设在真空吸座(65)的底部,并与一层气路布设层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吸嘴(69)间隔布设在真空吸座(65)的底部,并与另一层气路布设层连通;至少两个第一吸嘴(68)在真空吸座(65)的底部形成一部分吸附部位,至少两个第二吸嘴(69)在真空吸座(65)的底部形成另一部分吸附部位;所述一部分吸附部位及另一部分吸附部位之间的气路相互独立。
CN202321284445.8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 Active CN220466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4445.8U CN220466810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4445.8U CN220466810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66810U true CN220466810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802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4445.8U Active CN220466810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66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60144835A (ko) 연료전지 스택 고속 적층 장치
CN111531274B (zh) 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焊带牵引装置及定位、焊接方法
CN107452836B (zh) 一种电池片的滴胶叠片装置及滴胶叠片方法
CN220466810U (zh) 一种双层吸附式搬移装置
CN102414776A (zh) 微影机及基板处理的配置
CN114211151A (zh) 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化焊接环流线及电池电芯焊接站
CN220466809U (zh) 一种电池中转搬移装置
CN207858145U (zh) 智能夹具切换系统
CN110328101A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侧板涂胶设备
CN211295274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自动贴膜机
CN103402307A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弹性焊盘结构
CN113664400B (zh) 卫星太阳翼电池阵自动焊接贴片生产设备
CN211507771U (zh) 一种全自动贴胶检测和折极耳生产设备
CN103381960A (zh) 投片传输装置
CN218568931U (zh) 一种填料设备及填料系统
CN218659136U (zh) 电芯取放装置
CN113562462A (zh) 一种电芯自动上料设备
CN210242201U (zh) 一种大型全自动电池烘烤设备
CN110993314A (zh) 一种变压器多种铁芯的叠片校正同步型制造方法
TWM583401U (zh) 電池接駁裝置、電池中轉、升降和平移單元及充換電系統
CN110774742A (zh) 电池片对位调整装置
CN203352947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弹性焊盘结构
CN205726683U (zh) 一种bga基板的涂布吸附装置
CN215037579U (zh) 一种包装盒的围条搬运机械手
CN117013045B (zh) 一种铺贴总成、贴胶方法和电池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