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2267U - 散热系统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散热系统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52267U CN220452267U CN202321851845.2U CN202321851845U CN220452267U CN 220452267 U CN220452267 U CN 220452267U CN 202321851845 U CN202321851845 U CN 202321851845U CN 220452267 U CN220452267 U CN 2204522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 fan
- heat dissipation
- storage battery
- dissipation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41000219000 Popul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系统以及车辆,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散热系统部署于车辆,包括风扇、热管理控制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以及蓄电池。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分别与蓄电池正极以及热管理控制器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分别与蓄电池正极以及热管理控制器连接;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分别与蓄电池正极以及热管理控制器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开关正极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一继电器开关负极与第二继电器的常闭端连接;第二继电器的公共端与风扇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继电器的常开端接地;第三继电器的公共端与风扇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三继电器的常开端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三继电器的常闭端接地。实现了风扇以吸风模式或吹风模式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风扇作为车辆散热系统的一部分,其工作原理为风扇电机旋转吸风进入管道进行冷却。但每年春季杨柳絮肆虐,汽车行驶时风扇电机旋转时会将杨柳絮吸入冷却模块表面,杨柳絮堵塞在汽车格栅处,大大影响车辆的降温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系统以及车辆,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散热系统中的风扇,在工作状态下将杨柳絮吸附在格栅表面,影响车辆散热性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涉及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散热系统,部署于车辆,散热系统包括风扇、热管理控制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以及蓄电池。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分别与蓄电池正极以及热管理控制器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分别与蓄电池正极以及热管理控制器连接;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分别与蓄电池正极以及热管理控制器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开关正极与蓄电池正极连接,第一继电器开关负极与第二继电器的常闭端连接;第二继电器的公共端与风扇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继电器的常开端接地;第三继电器的公共端与风扇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三继电器的常开端与蓄电池连接,第三继电器的常闭端接地。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通过增设第二继电器以及第三继电器,提供了一种在保留原有风扇正常的旋转功能的情况下,实现快捷切换反向旋转,使得风扇以吹风模式运行的电路结构,能够响应于用户的需求,切换吸风模式或吹风模式,满足用户的散热需求以及格栅净化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继电器为四脚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第三继电器为五脚继电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散热系统还包括保险盒,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第三继电器部署于保险盒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散热系统还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终端;车载信息娱乐终端与热管理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通过建立热管理控制器与车载信息娱乐终端之间的CAN总线连接,便于用户下达控制指令,同时能够使得散热系统及时响应用户下达的指令,进行模式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风扇包括电机以及扇叶;所述风扇的两端为所述风扇的电机正极,以及所述风扇的电机负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风扇部署于车辆的格栅内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散热系统。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增设第二继电器以及第三继电器,提供了一种在保留原有风扇正常的旋转功能的情况下,实现快捷切换反向旋转,使得风扇以吹风模式运行的电路结构,能够响应于用户的需求,快捷切换吸风模式或吹风模式,满足用户的散热需求以及格栅净化需求。
(2)本申请通过建立热管理控制器与车载信息娱乐终端之间的CAN总线连接,便于用户下达控制指令,同时能够使得散热系统及时响应用户下达的指令,进行模式切换。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散热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散热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散热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散热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其中,10-散热系统、11-风扇继电器、12-热管理控制器、13-保险盒、14-蓄电池、15-风扇、20-散热系统、21-风扇、22-热管理控制器、23-第一继电器、24-第二继电器、25-第三继电器、26-蓄电池、27-保险盒、28-车载信息娱乐终端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电连接”、“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散热系统10的电路示意图,包括:风扇继电器11、热管理控制器12、保险盒13、蓄电池14以及风扇15。
其中,风扇继电器11的线圈两端分别连接蓄电池14正极以及热管理控制12,风扇继电器11的开关正极与蓄电池14正极连接,风扇继电器11的开关负极与风扇15连接,风扇15接地。
可以理解的,在图1示出的散热系统10中,用户可以通过热管理控制器12以低电平控制风扇继电器的线圈,使的风扇继电器11的开关吸合,导通风扇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进而使得风扇15可以正向转动,以吸风模式运行,实现对车辆的降温。
但是,由于在图1示出的散热系统10中,仅能够实现风扇正向转动的吸风模式,当空气中存有大量的杨柳絮或异物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吸风,将导致杨柳絮或异物进入车辆格栅,影响车辆的散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系统,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散热系统的电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散热系统20包括风扇21、热管理控制器22、第一继电器23、第二继电器24、第三继电器25以及蓄电池26。
如图2所示,风扇2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口A以及第二端口B。
其中,第一继电器23的线圈两端分别与蓄电池26正极以及热管理控制器22连接;第二继电器24的线圈两端分别与蓄电池26正极以及热管理控制器22连接;第三继电器25的线圈两端分别与蓄电池26正极以及热管理控制器22连接。
第一继电器23的开关正极与蓄电池26正极连接,第一继电器23开关负极与第二继电器24的常闭端连接;第二继电器24的公共端与风扇21的第一端口A连接,第二继电器24的常开端接地;第三继电器25的公共端与风扇21的第二端口B连接,第三继电器25的常开端与蓄电池26正极连接,第三继电器25的常闭端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图2提供的散热系统20中,若用户需要散热系统20处于散热模式,则热管理控制器22以低电平控制第一继电器23,控制第一继电器23的开关吸合,对第二继电器24以及第三继电器25不作控制,使得第二继电器24以及第三继电器25的开关保持在常闭端。
这样一来,该实施例下的电流流经方向为第一流经方向,第一流经方向具体为:蓄电池26的正极、第一继电器23的开关正极、第一继电器23的开关负极、第二继电器24的常闭端、第二继电器24的公共端、风扇21的第一端口A、风扇21的第二端口B、第三继电器25的公共端、第三继电器25的常闭端以及接地。
其中,风扇21包括电机和扇叶,风扇21的两端包括风扇21的电机正极以及风扇21的电机负极,在风扇21的第一端口A为风扇21的电机正极的情况下,风扇21的第二端口B为风扇21的电机负极;在风扇21的第一端口A为风扇21的电机负极的情况下,风扇21的第二端口B为风扇21的电机正极。
需要说明的,在风扇21的第一端口A为风扇21的电机正极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流经方向使得风扇21可以正向转动,此时风扇21处于吸风模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图2提供的散热系统20中,若用户需要对散热系统进行清理净化,则热管理控制器22以低电平控制第二继电器24以及第三继电器25,控制第二继电器24以及第三继电器25的开关吸合,对第一继电器23不作控制,使得第一继电器23的开关断开。
这样一来,该实施例下的电流流经方向为第二流经方向,第二流经方向具体为:蓄电池26的正极、第三继电器25的常开端、第三继电器25的公共端,风扇21的第二端口B、风扇21的第一端口A、第二继电器24的公共端、第二继电器24的常开端以及接地。
需要说明的,在风扇21的第一端口A为风扇21的电机正极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第二流经方向的控制方式,使得经过风扇21电机的电流反向,进而实现风扇21的反向转动,此时风扇21处于吹风模式,可以实现对车辆格栅的清理净化,避免杨柳絮等异物进入车辆格栅。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正向转动”、“反向转动”只是为了便于描述风扇21的两种吹风状态,而不是特指必须在风扇21的电机“正向转动”时风扇21向车内吸风,在风扇21的电机“反向转动”时风扇21向车外吹风。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风扇21的电机的“反向转动”时,风扇21向车内吸风,在风扇21的电机的“正向转动”时,风扇21向车外吹风,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继电器23为四脚继电器,上述第二继电器以及第三继电器为五脚继电器。
在一种设计中,结合图2,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20还包括保险盒27。其中,第一继电器23、第二继电器24以及第三继电器25部署于保险盒27内。
在一种设计中,结合图3,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20还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终端28。
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终端28与热管理控制器22通过CAN总线连接。
需要说明的,用户可以通过车载信息娱乐终端28下达“散热指令”或“格栅净化指令”,其中,在指令为“散热指令”的情况下,车载信息娱乐终端28通过CAN总线向热管理控制器22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得热管理控制22以低电平控制第一继电器23,使得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示意图中的电流流向为第一流经方向;在指令为“格栅净化指令”的情况下,车载信息娱乐终端28通过CAN总线向热管理控制器22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使得热管理控制器22以低电平控制第二继电器24以及第三继电器25,使得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示意图中的电流流向为第二流经方向。
需要说明的,通过CAN总线传输的信号可以定义为1个byte的两个值;具体可以通过CANH以及CANL两个CAN的信号线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信息娱乐终端28可以通过实体按键接收用户下达的指令,也可以通过用户通过屏幕触摸选择下达的指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设计中,图2所示的风扇21部署于车辆的格栅内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部署有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的散热系统。
基于该方案,本申请通过增设两个继电器,实现了对散热系统中风扇的正向转动控制以及反向转动控制,使得风扇可以以吸风模式运行降低车辆稳定,也可以以吹风模式运行对车辆的格栅进行清理净化。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部署于车辆,所述散热系统包括风扇、热管理控制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以及蓄电池;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分别与所述蓄电池以及所述热管理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分别与所述蓄电池以及所述热管理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分别与所述蓄电池以及所述热管理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正极与所述蓄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负极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端连接;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公共端与所述风扇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端接地;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公共端与所述风扇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端与所述蓄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闭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继电器为四脚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三继电器为五脚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保险盒,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三继电器部署于所述保险盒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终端;
所述车载信息娱乐终端与所述热管理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电机以及扇叶;
所述风扇的两端为所述风扇的电机正极,以及所述风扇的电机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部署于车辆的格栅内侧。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部署有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51845.2U CN220452267U (zh) | 2023-07-13 | 2023-07-13 | 散热系统以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51845.2U CN220452267U (zh) | 2023-07-13 | 2023-07-13 | 散热系统以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52267U true CN220452267U (zh) | 2024-02-06 |
Family
ID=89735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851845.2U Active CN220452267U (zh) | 2023-07-13 | 2023-07-13 | 散热系统以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52267U (zh) |
-
2023
- 2023-07-13 CN CN202321851845.2U patent/CN2204522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60025B (zh) | 电力机车换端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
CN110571979A (zh) | 一种电机及其双端通风冷却装置 | |
CN220452267U (zh) | 散热系统以及车辆 | |
CN110014845A (zh) | 一种多制式供电的动车牵引系统 | |
WO2024140842A1 (zh) | 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及车辆 | |
CN102310824A (zh) | 车辆控制系统 | |
CN115214351A (zh) | 一种用于车辆冷却模块清洁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车辆 | |
JP2010150986A (ja) | 風力発電機構付き車両 | |
CN111129977B (zh) | 一种可移动式开关柜 | |
JP3675139B2 (ja) | バッテリ装置 | |
CN201761351U (zh) | 一种前端冷却模块的安装结构 | |
JP2019016511A (ja) | 電池装置 | |
CN208544077U (zh) |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电动汽车 | |
CN202180791U (zh) | 车辆控制系统 | |
CN216017048U (zh) | 一种交换机用散热支架 | |
CN212690408U (zh) | 一种新型车载风扇 | |
CN208216506U (zh) |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 |
CN211493906U (zh) | 一种车载手机冷却装置和车辆 | |
CN212685172U (zh) | 车辆及车载空气处理系统 | |
CN217672550U (zh) | 一种电动叉车驾驶室除雾系统 | |
CN215153784U (zh) | 一种电磁加固的车用空调 | |
CN216437794U (zh) | 风力发电机专用偏航软启动器 | |
CN216772334U (zh) | 一体化采集控制主机 | |
CN211308498U (zh) | 一种车用除霜器 | |
CN218350766U (zh) | 储油罐智能液温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