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9351U - 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9351U
CN220449351U CN202322119703.3U CN202322119703U CN220449351U CN 220449351 U CN220449351 U CN 220449351U CN 202322119703 U CN202322119703 U CN 202322119703U CN 220449351 U CN220449351 U CN 220449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assembled
vertical
cable
turnover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97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engs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engs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engs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engs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97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9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9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9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缆收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包括机座、收卷筒、翻转式排线机构、移栽机构,所述收料辊与所述机座可转动装配,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可滑动装配在所述机座上且位于所述收卷筒的上方,所述移栽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朝着所述收卷筒的径向和轴向来回移动,使得收卷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线缆收卷的平整性和一致性,保证线缆层之间的紧密性和稳定性,线缆的紧密排布减少了线缆之间的空隙,避免线缆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移动和晃动,从而降低了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排线的质量和稳定性,提升对收料筒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在有限的收料筒内容纳更多的线缆。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收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
背景技术
在线缆的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线缆成卷机将线缆绕卷在收卷筒上,以便于对线缆进行运输和储放;
现有的收卷机结构简单,采用收卷电机带动收卷筒实现收卷,需要人工进行收放卷,因此绕设在收卷筒上的线缆会有一定的间隙,而且线缆与线缆之间的间隙无法实现精准的控制,人工控制精度低下,收卷电机的自动化程度低,其次,当线缆与线缆之间的间隙过大时需要停止收卷电机,人工对线缆进行排布调整,线缆收卷的过程中,无法进行及时、自动的纠正线缆与线缆之间间隙,增加人工操作的工作量,降低加工效率,线缆收卷的品质差;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线缆成卷机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解决背景技术中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设计的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包括机座、收卷筒、翻转式排线机构、移栽机构,所述收料辊与所述机座可转动装配,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可滑动装配在所述机座上且位于所述收卷筒的上方,所述移栽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朝着所述收卷筒的径向和轴向来回移动。
其中,还包括用于感应线缆横向偏移的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装配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远离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固定架的一端。
其中,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支架、传感器,所述支架与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横向滑动装配,所述传感器装配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上且用于感应所述支架的位移。
其中,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输送轮组的一侧竖向转动装配。
其中,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
其中,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感应块,所述感应块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传感器的固定端与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相连接,所述感应器的感应端朝向所述感应块设置。
其中,所述移栽机构包括竖向丝杆、竖向螺母、竖向支架、竖向电机,所述竖向丝杆与所述竖向支架可转动装配,所述竖向螺母与所述竖向丝杆螺纹传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固定架与所述竖向螺母相连接,所述竖向电机用于转动所述竖向丝杆且装配在所述竖向支架上。
其中,所述移栽机构还包括横向丝杆、横向螺母、横向电机,所述横向丝杆与所述机座可转动装配,所述横向螺母与所述横向丝杆螺纹传动,所述竖向支架与所述横向螺母相连接,所述横向电机用于转动所述横向丝杆且装配在所述机座上。
其中,还包括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转动端与所述收卷筒装配,所述收卷电机的固定端与所述机座相连接。
其中,还包括处理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所述移栽机构、所述感应组件、所述收卷电机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计移栽机构与感应组件配合,使得收卷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降低操作复杂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线缆收卷的平整性和一致性,通过有序的竖向和横向移动排布,线缆在卷盘上呈现更加整齐均匀的状态,避免了线缆之间的交叉交织和混乱排布,保证了线缆层之间的紧密性和稳定性,线缆的紧密排布减少了线缆之间的空隙,避免线缆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移动和晃动,从而降低了损坏的风险,优化线缆布局,通过移栽机构的有序移动排布,确保线缆在卷盘上的分布更加合理,提高了排线的质量和稳定性,提升对收料筒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在有限的收料筒内容纳更多的线缆。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翻转式排线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翻转式排线机构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3是一种翻转式排线机构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4是一种翻转式排线机构的第三视角立体图;
图5是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的后视立体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的前视立体图;
图8是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的状态一示意图;
图9是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的状态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从而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翻转式排线机构,包括固定架1、转动架2、用于输送线缆的输送轮组,所述转动架2与所述固定架1转动装配,所述输送轮组装配在所述转动架2上,所述转动架2设置有朝向所述固定架1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架1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形成穿线空间102。
其中,所述转动架2的转动角度为180°±20°,优选地,为180°。
其中,所述转动架2沿着所述穿线空间102的轴线转动。
其中,所述输送轮组与所述转动架2纵向装配,所述输送轮组位于所述穿线空间102的轴向上。
由此可见,通过设计翻转式排线机构,在线缆收卷的过程中,能够使线缆紧密贴合在收卷筒的两侧壁,确保线缆在收卷过程中均匀分布,避免了线缆在收卷过程中出现松弛或者堆积的问题,翻转式排线机构,可以让线缆在收卷时翻转180°,在使线缆贴近收卷筒侧壁的同时,避免排线机构与收卷筒之间的碰撞,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的风险,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线缆在收卷过程中的顺畅性,减少了因为线缆松弛导致需要重新收卷的时间,提高收卷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线缆的收卷品质,更好地控制线缆的张力和排线的布局,避免了过度拉伸或者扭曲等问题,这有助于提高线缆的质量稳定性,减少因为线缆品质不良而造成的报废和客户投诉,自动完成线缆收卷和翻转过程,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同时也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风险,这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中,还包括转动电机202,所述转动电机202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架1相连接,所述转动电机202的转动端与所述转动架2装配,提升转动架转动的可控性,通过调整转动电机的转动角度,即可控制转动架的转动,提升转动架转动的自动化程度。
其中,还包括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传动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转动电机202的转动端相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的侧壁与所述转动架2相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具有贯穿设置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穿线空间102同轴装配,通过齿轮传动,提升转动架转动的精度,提升翻转式排线机构运行的精度和稳定性。
其中,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从动齿轮的轴线方向上,提升线缆穿线的顺畅性,降低线缆收卷的卡顿,提升线缆收卷的效率。
其中,还包括罩体103,所述罩体103与所述固定架1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位于所述罩体103中,所述罩体103相对所述第三通孔设置有贯穿的第四通孔,降低外界灰尘或异物进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风险,提升转动架转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其中,所述输送轮组包括第一输送轮301,所述第一输送轮301与所述转动架2可竖向滑动装配,所述第一输送轮301与所述第一输送轮301上下交错布置,通过上下交错布置,在竖向方向上对线缆进行限位,降低线缆偏位移位的风险,提升线缆收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轮301与所述第一输送轮301形成第一输送空间3011,所述第一输送空间3011的轴线与所述穿线空间102的轴线同轴设置,提升线缆穿线的顺畅性。
其中,所述输送轮组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轮301与感应组件4之间的第二输送轮302,所述第二输送轮302位于所述转动架2远离固定架1的一端,所述第二输送轮302与所述第二输送轮302上下布置,上端的所述第二输送轮302朝向下端的所述第二输送轮302可来回移动,通过设有第二输送轮,进一步提升线缆在翻转式排线机构上输送的稳定性,降低线缆从转动架上脱落的风险,使得转动架转动时,线缆能够在翻转式排线机构上顺畅的传动输送,提升线缆收卷的稳定性。
其中,上端的所述第二输送轮302与下端的所述第二输送轮302形成第二输送空间3021,所述第二输送空间3021的轴线与所述穿线空间102的轴线同轴设置。
其中,还包括压线电机304、摆臂303,所述压线电机304的固定端与所述转动架2相连接,所述压线电机304的活动端与所述摆臂30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摆臂303的另一端与上端的所述第二输送轮302转动装配,是的第二输送空间的竖向方向可进行调整,从而适配不同外径尺寸的线缆,提升翻转式排线机构的兼容性,提升翻转式排线机构输送线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线缆脱落的风险,穿线时,压线电机控制摆臂反转,使得上端的第二输送轮远离下端的第二输送轮,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穿线,从而将线缆穿设在翻转式排线机构上,提升穿线效率。
其中,还包括用于对线缆进行横向和/或竖向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8,所述限位机构8装配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固定架1上且位于远离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2的一端,限位机构确保线缆在收卷过程中保持固定位置,避免线缆在收卷过程中出现松散或错位的情况,从而确保线缆的整齐度和排布的准确性。
其中,所述限位机构8包括竖向限位柱801,所述竖向限位柱801与所述竖向限位柱801对向设置。
其中,所述竖向限位柱801与所述转动架2可竖向滑动装配,所述转动架2设有条形槽206,所述竖向限位柱801的一端穿过所述条形槽206的内壁,采用螺母将其固定在转动架2上,当需要调节时,松开螺母,所述竖向限位柱801可沿着所述条形槽206的内壁滑动,滑动到合适位置后,锁紧螺母,提升对不同外径的线缆的通用性。
其中,所述竖向限位柱801包括芯轴、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可转动装配在所述芯轴的外环壁,降低竖向限位柱与线缆外壁的摩擦阻力,提升线缆收卷的顺畅性。
其中,所述限位机构8还包括横向限位柱802,所述横向限位柱802与所述横向限位柱802对向设置。
其中,所述限位机构8还包括装配杆803,所述连接件8031装配在所述转动架2的横向上,所述横向限位柱802与所述装配杆803可横向滑动装配。
其中,还包括连接件8031,所述横向限位柱802与所述连接件8031可转动装配,所述连接件8031与所述装配杆803可横向滑动装配,所述连接件8031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与所述装配杆803的外壁相适配设置,所述装配杆803插装在所述滑动孔的内壁。
其中,所述连接件8031设置有切槽,所述切槽自外朝向所述滑动孔连通设置,所述切槽的下方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切槽的下方贯穿的通孔,采用螺栓穿过所述通孔的内壁、所述切槽后,所述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当需要调节时,松开螺栓母,所述连接件8031可沿着所述装配杆803的外壁滑动,滑动到合适位置后,锁紧螺栓,所述切槽形变,所述滑动孔的内壁贴紧所述装配杆803的外壁,从而固定所述连接件8031的位置。
其中,所述限位机构8自外朝向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穿线空间102贯穿设置的限位空间。
其中,所述横向限位柱802与所述竖向限位柱801呈“井”字形横竖交错而形成所述限位空间。
其中,所述横向限位柱802设置在所述竖向限位柱801的前方,且所述横向限位柱802靠近所述收卷筒6设置。
其中,所述限位空间的轴线与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穿线空间102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由此可见,由于竖向限位柱与横向限位柱的可调节性,可以根据不同线缆的外径大小进行灵活调整,使得线缆在收卷时都能得到恰当的限位和固定,提高了生产的通用性和适应性,降低线缆在收卷时发生过度挤压或外径不匹配的情况,降低了线缆损坏的风险,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线缆在收卷过程中得到稳固的限位,减少线缆松动或跳出的可能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隐患,保障生产操作人员的安全,当转动架转动时,限位组件将线缆限定在固定架上,降低转动架转动时,线缆脱落的风险。
实施例2:如图1-9所示,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包括机座5、收卷筒6、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翻转式排线机构、移栽机构,所述收料辊6与所述机座5可转动装配,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可滑动装配在所述机座5上且位于所述收卷筒6的上方,所述移栽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朝着所述收卷筒6的径向和轴向来回移动。
由此可见,通过设计移栽机构,实现竖向和横向移动翻转式排线机构,可以使线缆在收卷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布,首先,线缆在收卷筒的轴向依次排布后,经过竖向移动后的沿径向排布,再继续沿轴向依次排布,如此反复进行,使得收卷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降低操作复杂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线缆收卷的平整性和一致性,通过有序的竖向和横向移动排布,线缆在卷盘上呈现更加整齐均匀的状态,避免了线缆之间的交叉交织和混乱排布,保证了线缆层之间的紧密性和稳定性,线缆的紧密排布减少了线缆之间的空隙,避免线缆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移动和晃动,从而降低了损坏的风险,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优化线缆布局,通过移栽机构的有序移动排布,确保线缆在卷盘上的分布更加合理,提高了排线的质量和稳定性,提升对收料筒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在有限的收料筒内容纳更多的线缆。
其中,还包括用于感应线缆横向偏移的感应组件4,所述感应组件4装配在所述转动架2远离所述固定架1的一端。
其中,所述感应组件4还包括支架401、传感器404,所述支架401与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2横向滑动装配,所述传感器404装配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2上且用于感应所述支架401的位移。
其中,所述感应组件4还包括转轴402,所述转轴402与所述支架401靠近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输送轮组的一侧竖向转动装配。
其中,所述感应组件4还包括弹簧403,所述弹簧40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401与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2。
其中,所述感应组件4还包括感应块405,所述感应块405与所述支架401远离所述转轴40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传感器404的固定端与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2相连接,所述感应器404的感应端朝向所述感应块405设置。
通过设有弹簧,使得支架受压后可自行弹性复位,传感器将感应块的位移量转化为电信号,有助于进行收卷的纠正和智能调节。
由此可见,实时感知线缆偏位,感应组件能够实时监测收卷时线缆的偏位情况,确保及时发现和纠正偏移问题,从而避免线缆在收卷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情况,通过感应组件将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移栽机构移动,进行微动补偿,使得线缆在收卷过程中始终保持合理的位置,确保整个卷盘上线缆的分布均匀,感应组件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因线缆偏位导致的突然拉紧或松弛,从而降低线缆在收卷过程中受到的应力,有助于保护线缆的物理性能,提升排线紧密性,线缆在收卷时可以更加均匀和紧密地分布在卷盘上,减少线缆之间的空隙,提高排线的紧密性和整体质量。
其中,所述移栽机构包括竖向丝杆701、竖向螺母702、竖向支架703、竖向电机704,所述竖向丝杆701与所述竖向支架703可转动装配,所述竖向螺母702与所述竖向丝杆701螺纹传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固定架1与所述竖向螺母702相连接,所述竖向电机704用于转动所述竖向丝杆701且装配在所述竖向支架703上,提升翻转式排线机构竖向移动的顺畅性,提升翻转式排线机构横向移动的精度。
其中,还包括竖向滑轨705、竖向滑块706,其中所述竖向滑轨705与所述竖向支架703相连接,所述竖向滑块706的一侧与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固定架1相连接,所述竖向滑块706的另一侧与所述竖向滑轨705滑动装配。
其中,所述竖向电机704的转动端与所述竖向丝杆701的相连接,所述竖向电机704的固定端与所述竖向支架703相连接。
其中,所述移栽机构还包括横向丝杆707、横向螺母708、横向电机709,所述横向丝杆707与所述机座5可转动装配,所述横向螺母708与所述横向丝杆707螺纹传动,所述竖向支架703与所述横向螺母708相连接,所述横向电机709用于转动所述横向丝杆707且装配在所述机座5上,提升翻转式排线机构横向移动的顺畅性,提升翻转式排线机构横向移动的精度。
其中,还包括横向滑轨710、横向滑块711,其中所述横向滑轨710与所述竖向支架703相连接,所述横向滑块711的一侧与所述竖向支架703相连接,所述横向滑块711的另一侧与所述横向滑轨710滑动装配。
其中,所述横向电机709的转动端与所述横向丝杆707的相连接,所述横向电机709的固定端与所述机座5相连接。
其中,还包括收卷电机601,所述收卷电机601的转动端与所述收卷筒6装配,所述收卷电机601的固定端与所述机座5相连接,收卷电机提供线缆前移的动力。
其中,还包括传动轴602,所述收卷筒6可拆卸插装在所述传动轴602的外环壁,所述收卷电机601的转动端与所述收卷电机601的活动端相连接。
其中,还包括处理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所述移栽机构、所述感应组件4、所述收卷电机601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由此可见,线缆依次穿过限位空间、穿线空间、第三通孔、第一输送空间、第二输送空间后,与收卷筒一侧的外环壁相接触,此时,线缆贴近在收卷筒的侧壁,收料电机带动收料筒转动,收料筒牵引线缆在翻转式排线机构中移动,收卷筒将线缆绕设一圈在其外环壁后,移栽机构控制翻转式排线机构横向移动,使得横向绕设在收卷筒外环壁的线缆与线缆接触,以此往复,当翻转式排线机构移动到收料筒轴向1/2长度时或靠近收料筒另一侧壁时,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电机控制转动架180°转动,翻转式排线机构继续横向移动,直到线缆贴近在收卷筒的另一侧壁,以此完成第一层线缆的收卷,接之,移栽机构控制翻转式排线机构竖向移动,使得竖向上的线缆与线缆接触,移栽机构、翻转式排线机构接而完成第二层线缆的收卷,如此反复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收卷筒、翻转式排线机构、移栽机构,所述收卷筒与所述机座可转动装配,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可滑动装配在所述机座上且位于所述收卷筒的上方,所述移栽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朝着所述收卷筒的径向和轴向来回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感应线缆横向偏移的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装配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远离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固定架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支架、传感器,所述支架与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横向滑动装配,所述传感器装配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上且用于感应所述支架的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输送轮组的一侧竖向转动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感应块,所述感应块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传感器的固定端与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转动架相连接,所述传感器的感应端朝向所述感应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机构包括竖向丝杆、竖向螺母、竖向支架、竖向电机,所述竖向丝杆与所述竖向支架可转动装配,所述竖向螺母与所述竖向丝杆螺纹传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的固定架与所述竖向螺母相连接,所述竖向电机用于转动所述竖向丝杆且装配在所述竖向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机构还包括横向丝杆、横向螺母、横向电机,所述横向丝杆与所述机座可转动装配,所述横向螺母与所述横向丝杆螺纹传动,所述竖向支架与所述横向螺母相连接,所述横向电机用于转动所述横向丝杆且装配在所述机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转动端与所述收卷筒装配,所述收卷电机的固定端与所述机座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所述翻转式排线机构、所述移栽机构、所述感应组件、所述收卷电机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CN202322119703.3U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 Active CN220449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9703.3U CN220449351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9703.3U CN220449351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9351U true CN220449351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2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9703.3U Active CN220449351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9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27855U (zh) 一种多筒纱自动倒筒机
CN202936027U (zh) 一种络筒机
CN220449351U (zh) 一种线缆自动纠正成卷机
CN208103493U (zh) 便于卸料的双轴收卷设备
CN220449352U (zh) 一种翻转式排线机构及纠正收线机
CN212356036U (zh) 一种铝芯软电缆制造用并丝装置
CN211569776U (zh) 一种电缆放线机构
CN112193937A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卷绕收束设备
CN210039768U (zh) 一种成缆机
CN209418213U (zh) 一种同心式钢带铠装机
CN216335819U (zh) 一种张力稳定的线缆收卷排线机
CN116544844A (zh) 一种用于建筑机电安装的电缆架设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8666657U (zh) 一种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收卷装置
CN206692102U (zh) 弹簧钢丝放卷装置
CN213707302U (zh) 一种焊丝放卷架
CN214166960U (zh) 一种具备防护机构的卷线机压线压紧装置
CN112614626B (zh) 一种漆包线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
CN211848613U (zh) 一种钢绞线成绳装置
CN211254740U (zh) 一种可叠线轮式储线架
CN210735879U (zh) 一种牵引绳盘
CN211644162U (zh) 收卷机构和卷线装置
CN209275834U (zh) 一种行走式收排放线机
CN210594649U (zh) 一种超导线圈绕制设备
CN215207836U (zh) 一种塑料管伺服收卷机
CN204778038U (zh) 一种电动式小型电缆线绕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