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8961U - 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8961U
CN220448961U CN202321910729.3U CN202321910729U CN220448961U CN 220448961 U CN220448961 U CN 220448961U CN 202321910729 U CN202321910729 U CN 202321910729U CN 220448961 U CN220448961 U CN 220448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steel
clamping
guide
station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107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engda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engda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engda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engda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107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8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8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8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包括用于夹送刀模钢进入收料工位的夹持送料装置;所述收料工位包括用于收料的旋转收料盘;所述旋转收料盘中部设有用于固定刀模钢的夹紧装置;所述夹持送料装置包括支撑柱及其上转动连接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用于夹持刀模钢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在电机的驱动下沿导轨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控制导轨旋转角度的旋转气缸。利用双工位收料可以提升收料效率,同时利用导向推板实现刀模钢的导向,实现在两个不同工位之间的变换,减少空位时间;同时利用夹持送料装置能够实现全自动收料,降低了手工收料存在的风险。

Description

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模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刀模钢是指一种用于制作复杂形状模切工具的单双侧开刃的钢制切刀半成品,用于制作刀模的刀模钢,由刀体和刃口也称刀刃两部分一体构成,具有很高的综合性能要求。
刀模钢加工完成开刃后具有锋利的切口,其收料是通过收料装置的旋转进行盘状收料,而通常收料开始前需要将刀模钢的端部固定在收料盘中部,从而进行旋转收料,现有技术中常使用人工导向后再利用夹具夹紧,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包括用于夹送刀模钢进入收料工位的夹持送料装置;所述收料工位包括用于收料的旋转收料盘;所述旋转收料盘中部设有用于固定刀模钢的夹紧装置;所述夹持送料装置包括支撑柱及其上转动连接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用于夹持刀模钢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在电机的驱动下沿导轨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控制导轨旋转角度的旋转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收料工位在支撑架上设置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导向板及可旋转的用于控制刀模钢行走方向的导向推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后方连通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上间隔设有导轮。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推板的侧方设有推板气缸;所述推板气缸的活塞杆与导向推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推板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推板的活动端为圆弧头。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收料盘的顶部设有可旋转的防护框。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活塞杆与导轨的中部转动连接以控制导轨的旋转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刀模钢的夹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双工位收料可以提升收料效率,同时利用导向推板实现刀模钢的导向,实现在两个不同工位之间的变换,减少空位时间;同时利用夹持送料装置能够实现全自动收料,降低了手工收料存在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盖立体图;
附图说明:
100、支撑架;110、导向板;120导向推板;121、圆弧头;130、导向通道;131、导轮;140、推板气缸;200、收料工位;210、旋转收料盘;220、防护框;230、夹紧装置;231、立柱;300、夹持送料装置;310、支撑柱;311、活动块;320、导轨;330、夹持组件;331、夹板;340、电机;350、延伸板;360、旋转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请参照图1-2所示:
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00上设置的两个收料工位200;收料工位200通常沿刀模钢行进方向设置,可以减少更换工位收料时,刀模钢的弯曲程度,同时保持生产流水线的线性;夹持送料装置300是用于夹持刀模钢端部并将其送入到旋转收料盘210中部的夹紧装置230,实现自动化收料,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收料盘210的中部设有夹紧装置230;所述夹紧装置230并非设置在旋转收料盘210的正中心;旋转收料盘210的中心通过若干环形排列的立柱231形成中心区,夹紧装置230设置在该环形中心区的边缘,从而能够在夹紧装置230固定刀模钢端部的时候带动刀模钢在立柱231外围旋转,进行盘状收纳;夹紧装置230属于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其用于实现固定刀模钢,可以采用气缸推动夹紧或电磁铁夹紧等常用形式,因此具体结构再次不赘述;而旋转收料盘210的旋转是通过支撑架100下方设置的电机340驱动,也属于本领域的常用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收料盘210的顶部设有可旋转的防护框220,防护框220的目的在于对进行盘状收料的刀模钢进行防护,避免因特殊情况导致的刀模钢弹起造成误伤,可旋转结构用于在收料完成后方便拿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支撑架100的顶部设有导向板110,导向板110可以实现将刀模钢导向进入收料工位200,导向板110的侧方活动设有导向推板120,在第一个收料工位200收料完成后,通过导向推板120可以实现将刀模钢导向进入另一个收料工位200,进而快速持续的进行收料;导向推板120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转轴上,从而形成可以转动的活动端,该活动端用于推动改变刀模钢的运行方向;导向推板120的侧方设有控制导向推板120转动角度的推板气缸140;推板气缸140的活塞杆与导向推板120的中部转动连接,推板气缸140的另一端同样设置成可旋转结构,这样能够使得推板气缸140伸缩工作时不会发生干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推板120的活动端为圆弧头121,能够避免在推动刀模钢时造成划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的后方还连通有导向通道130,导向通道130用于进一步的导向刀模钢进入另一个收料工位200,导向通道130中部间隔设有导轮131,从而可以降低刀模钢在导向通道130内运动的摩擦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送料装置300包括转动设在支撑柱310上的导轨320;导轨320与支撑柱310呈直角;导轨320设置在支撑柱310顶部;支撑柱31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活动块311,活动块311可自由的在支撑柱310顶部旋转;活动块311的侧方固定连接着导轨320;导轨320上设有夹持组件330;夹持组件330通过电机340的驱动在导轨320上行进;电机340的旋转轴上通过齿轮/齿轮组与导轨320上的直齿条啮合,从而带动夹持组件330的直线位移;夹持组件330的底部设有用于夹持刀模钢的夹板331;所述夹板331在夹持组件330的底部可伸缩;夹板331在进行夹持时可以增加纵向位移功能,这样能够在完成夹持移动工作后,向上移动脱离刀模钢,进行复位还原;支撑柱310上固定设有延伸板350,延伸板350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气缸360;旋转气缸360的活塞杆与导轨320的中部转动连接;通过旋转气缸360的动作带动导轨320以活动块311为中心旋转;延伸部350呈L形。
工作原理:如图1所述,刀模钢首先从导向板110的右侧进入位于前方的收料工位200中,此时位于前侧的夹持组件330移动到合适位置,通过夹板331夹紧刀模钢,进一步的,旋转气缸360带动导轨320旋转,电机340带动夹持组件330移动,直到将刀模钢的端部送入到夹紧装置230中固定,夹板331松开并复位,旋转收料盘210旋转进行收料,当前侧的收料工位200收料完成后,位于流水线上的切断装置提前进行切断,推板气缸140推动导向推板120运动,将切断后形成的刀模钢端部导向进入导向通道130,从而进入位于后侧的收料工位200,同理,夹持组件330动作将刀模钢夹持移动到夹紧装置230后松开复位,继续进行收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夹送刀模钢进入收料工位(200)的夹持送料装置(300);所述收料工位(200)包括用于收料的旋转收料盘(210);所述旋转收料盘(210)中部设有用于固定刀模钢的夹紧装置(230);所述夹持送料装置(300)包括支撑柱(310)及其上转动连接的导轨(320);所述导轨(320)上设有用于夹持刀模钢的夹持组件(330);所述夹持组件(330)在电机(340)的驱动下沿导轨(320)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柱(310)上设有控制导轨(320)旋转角度的旋转气缸(3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工位(200)在支撑架(100)上设置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0)上设有导向板(110)及可旋转的用于控制刀模钢行走方向的导向推板(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10)后方连通有导向通道(130);所述导向通道(130)上间隔设有导轮(13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推板(120)的侧方设有推板气缸(140);所述推板气缸(140)的活塞杆与导向推板(120)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推板(120)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推板(120)的活动端为圆弧头(1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收料盘(210)的顶部设有可旋转的防护框(2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10)上固定连接有延伸板(350);所述延伸板(350)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气缸(360);所述旋转气缸(360)的活塞杆与导轨(320)的中部转动连接以控制导轨(320)的旋转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30)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刀模钢的夹板(331)。
CN202321910729.3U 2023-07-20 2023-07-20 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 Active CN220448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0729.3U CN220448961U (zh) 2023-07-20 2023-07-20 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0729.3U CN220448961U (zh) 2023-07-20 2023-07-20 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8961U true CN220448961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29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10729.3U Active CN220448961U (zh) 2023-07-20 2023-07-20 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8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8739A (zh) 一种可调节直径的圆形玻璃切割机
CN109702789B (zh) 一种取暖器底盒开口边缘切边机
CN117161595B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挡圈加工设备
CN220448961U (zh) 双工位薄形刀模钢收料装置
CN212635984U (zh) 一种玻璃钢法兰制作用打孔装置
CN208392107U (zh) 一种茶叶加工专业细切装置
CN213470676U (zh) 砂带式钢带修边机
CN214517846U (zh) 一种冰箱背板裁切设备
CN111331445B (zh) 一种医用刀片的双面全自动打磨装置
CN212264617U (zh) 一种汽车轮毂加工夹具
CN212795304U (zh) 一种坐垫的自动打钉装置
CN209408640U (zh) 一种泡棉切割机
CN111844335A (zh) 一种竹制笔筒连续生产设备
CN114670065B (zh) 一种电缆剪构件处理装置
CN112894978A (zh) 立体循环刀库
CN111958032A (zh) 一种合金板定量切割装置
CN105081585A (zh) 一种采用激光切割辊轮的生产线
CN111805673A (zh) 一种竹制笔筒连续生产工艺
CN216638395U (zh) 一种自动反光材料分切机
CN116037736B (zh) 钢带环成型用同轴凸轮双驱压边机构
CN217620556U (zh) 一种可伸缩调节圆半径的圆刀料盘
CN212684065U (zh) 一种用于汽车密封条生产的切断装置
CN217192257U (zh) 一种控制钢筋在钢筋调直机运行过程中摆动设备
CN219805306U (zh) 电线加工器械
CN218170548U (zh) 一种新型铅笔头斜面切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