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7837U - 小腿支撑结构、汽车防撞组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小腿支撑结构、汽车防撞组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7837U
CN220447837U CN202322284131.4U CN202322284131U CN220447837U CN 220447837 U CN220447837 U CN 220447837U CN 202322284131 U CN202322284131 U CN 202322284131U CN 220447837 U CN220447837 U CN 220447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tructure
bottom plate
support
reinforcing ribs
pedestri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841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建军
田竹
舒进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841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7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7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7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腿支撑结构、汽车防撞组件及汽车。其中,小腿支撑结构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前侧的前部支撑结构;所述前部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座,以及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第一加强筋,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底板前侧相连;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小腿支撑结构在汽车前后方向上形成两级支撑和缓冲,该两级支撑和缓冲结构能够在汽车撞击到行人时对行人腿部提供有效支撑,同时,还能够分别吸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从而实现两级缓冲,有利于降低行人小腿受到的伤害。

Description

小腿支撑结构、汽车防撞组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腿支撑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为了行人保护,车辆会在保险杠下部支撑点位置设置小腿支撑结构,以在车辆撞击到行人时防止行人小腿卷入车辆底部造成严重的伤害。现有的小腿支撑结构根据材质不同,通常会有强度较小或者较大的问题。例如,当小腿支撑结构选用塑料材质时,强度较小,又可能导致无法对行人小腿提供有效支撑。又例如,当小腿支撑结构选用金属材质时,强度较大,在撞击过程中会给小腿带来较大的撞击伤害,此外,金属材质的小腿支撑结构需要独立安装,还会导致安装难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小腿支撑结构、汽车防撞组件及汽车,该小腿支撑结构在汽车前后方向上形成两级支撑和缓冲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两级支撑和缓冲结构可以满足支撑和缓冲的需求,从而降低行人小腿在撞击时受到的伤害。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腿支撑结构,应用于汽车,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前侧的前部支撑结构;
所述前部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座,以及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第一加强筋,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底板前侧相连;
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小腿支撑结构在汽车前后方向上形成两级支撑和缓冲,该两级支撑和缓冲结构能够在汽车撞击到行人时对行人腿部提供有效支撑,同时,还能够分别吸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从而实现两级缓冲,有利于降低行人小腿受到的伤害。
在一些可实施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并且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些可实施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高度沿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可实施的方案中,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并且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些可实施的方案中,所述底板包括底壁以及围设于所述底壁上的侧壁;
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侧壁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底壁,并且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座相连的侧壁连接。
在一些可实施的方案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筋,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加强筋。
在一些可实施的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筋交叉设置。
在一些可实施的方案中,所述支撑本体上设置有减重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防撞组件,包括前保险杠、前保险杠蒙皮,以及前文所述的小腿支撑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小腿支撑结构在汽车前后方向上形成两级支撑和缓冲,该两级支撑和缓冲结构能够在汽车撞击到行人时对行人腿部提供有效支撑,同时,还能够分别吸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从而实现两级缓冲,有利于降低行人小腿受到的伤害。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前文所述的汽车防撞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小腿支撑结构在汽车前后方向上形成两级支撑和缓冲,该两级支撑和缓冲结构能够在汽车撞击到行人时对行人腿部提供有效支撑,同时,还能够分别吸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从而实现两级缓冲,有利于降低行人小腿受到的伤害。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中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小腿支撑结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小腿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小腿支撑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小腿支撑结构;2、前保险杠;3、蒙皮;10、底板;11、第二加强筋;12、底壁;13、侧壁;14、连接筋;15、减重孔;20、前部支撑结构;21、支撑底座;22、第一加强筋;30、第一连接结构;40、第二连接结构;50、第三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汽车领域中,小腿支撑结构是一种设置在汽车前保险杠下部支撑点位置的支撑装置,其用于在车辆撞击到行人时防止行人小腿卷入车辆底部造成严重的伤害。
当前使用的小腿支撑结构,为了避免强度过大而导致对行人小腿造成较大撞击伤害,通常会弱化小腿支撑结构的强度来实现缓冲。但是,强度降低又可能造成小腿支撑结构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撑,从而导致缓冲效果较差。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腿支撑结构,该小腿支撑结构具有两级支撑和缓冲结构,该两级支撑和缓冲结构能够在汽车撞击到行人时对行人腿部提供有效支撑,同时,还能够分别吸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从而实现两级缓冲,有利于降低行人小腿受到的伤害。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以及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小腿支撑结构应用场景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腿支撑结构应用于汽车中,在使用过程中,小腿支撑结构位于前保险杠底部和前保险杠蒙皮之间,小腿支撑结构的前端抵接在前保险杠蒙皮,并且还与前保险杠、前保险杠蒙皮和汽车车身连接固定。
一并参考图2和图3,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小腿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小腿支撑结构的局部放大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腿支撑结构1包括:底板10,以及设置在底板10前侧的前部支撑结构20。前部支撑结构20包括支撑底座21,以及设置在支撑底座21上的第一加强筋22,支撑底座21与底板10前侧相连。底板10上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1。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前部支撑结构20和底板10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2和第二加强筋11,使得小腿支撑结构1在汽车前后方向上形成两级支撑和缓冲(前部支撑结构20为一级,底板10为二级),该两级支撑和缓冲结构能够在汽车撞击到行人时对行人腿部提供有效支撑,同时,还能够分别吸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从而实现两级缓冲,有利于降低行人小腿受到的伤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级支撑的强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当两级支撑的强度相同时,在发生撞击时,则两级支撑可以同时进行变形吸能,当两级支撑的强度不同时,则强度较小的一级支撑优先进行变形吸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前部支撑结构20的强度小于底板10的强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小腿支撑结构1可以一体成型,也即,底板10、支撑底座21、第一加强筋22和第二加强筋11一体成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可以节省装配时间,消除误装或漏装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总装生产线的作业进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小腿支撑结构1可以采用塑料材质,也即,底板10、支撑底座21、第一加强筋22和第二加强筋11均采用塑料材质,这样能够降低整车的重量以及成本。此外,采用塑料材质还可以降低小腿支撑结构1的装配难度,提高装备生产线作业进度,并且有利于轻量化车身的生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连接,小腿支撑结构1上还设置有相应的连接结构。
一并参考图2和图3,示例性的,底板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30、第二连接结构40和第三连接结构50。第一连接结构30设置在底板10的远离前部支撑结构20的一端并沿底板10的长度方向X间隔排布,第一连接结构30用于将底板10与汽车车身相连接。第二连接结构40设置在底板10的靠近前部支撑结构20的一端并与前部支撑结构20间隔交错排布,第二连接结构40用于将底板10与前保险杠2相连接。第三连接结构50设置在底板10的对应前保险杠2蒙皮3底部的位置并沿底板10的长度方向X间隔排布,第三连接结构50用于将底板10与前保险杠2蒙皮3底部相连接。
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30、第二连接结构40和第三连接结构50可以是内置有螺栓的通孔,当通孔与对应的安装孔对齐时,可以通过旋拧螺栓以实现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实现这种效果。例如,第一连接结构30、第二连接结构40和第三连接结构50还可以是卡扣、销钉等。
一并参考图2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加强筋2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10的宽度方向Y,也即,第一加强筋22的延伸方向与汽车长度方向平行。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了第一加强筋2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10的宽度方向Y,并且第一加强筋22沿底板10的长度方向X间隔排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加强筋2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10的宽度方向Y,这样设置能够提高支撑底座21在其宽度方向Y上的支撑力,从而能够在小腿支撑结构1受到撞击时提供可靠的支撑力。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实现这种效果。例如,第一加强筋22交叉设置形成网格状结构,这种设置方式也能够使前部支撑结构20提供更大的支撑力。
一并参考图2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加强筋22的延伸方向与底板10的宽度方向Y平行,并且第一加强筋22的高度沿远离底板10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一加强筋22的高度沿远离底板10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设置使得前部支撑结构20的强度沿远离底板10的方向逐渐减小,当小腿支撑结构1受到撞击压力时,前部支撑结构20能够发生逐级溃缩,从而实现更可靠和稳定的行人腿部碰撞。此外,由于第一加强筋22的高度沿远离底板10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设置还使得前部支撑结构20的高度沿远离底板10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能够使前部支撑结构20嵌入前保险杠2前下唇位置。
一并参考图2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加强筋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10的宽度方向Y,也即,第二加强筋11的延伸方向与汽车长度方向平行。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了第二加强筋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10的宽度方向Y,并且第二加强筋11沿底板10的长度方向X间隔排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第二加强筋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10的宽度方向Y,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底板10在其宽度方向Y上的支撑力,从而能够在小腿支撑结构1受到撞击时提供可靠的支撑力。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实现这种效果。例如,第二加强筋11交叉设置形成网格状结构,这种设置方式也能够使前部支撑结构20提供更大的支撑力。
一并参考图2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底板10包括底壁12以及围设于底壁12上的侧壁13。支撑底座21与侧壁13相连。第二加强筋11设置于底壁12,并且第二加强筋11的一端与支撑底座21相连的侧壁13连接。
其中,底壁12与侧壁13一体成型,并且底壁12与侧壁13均采用塑料材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侧壁13对前部支撑结构20和第二加强筋11起到支撑作用,并令第二加强筋11与前部支撑结构20配合,从而使得前部支撑结构20的支撑效果提高。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实现这种效果。例如,在底板10上设置支撑台,支撑台位于前部支撑结构20和第二加强筋11之间,支撑台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前部支撑结构20和第二加强筋11相连。
一并参考图2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相邻两个第二加强筋11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筋14,至少一个连接筋14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加强筋11。
其中,连接筋1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多个。
其中,连接筋14的高度和厚度与第二加强筋11的高度和厚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筋14的高度和厚度均小于第二加强筋11的高度和厚度,这样设置可以降低底板10的重量变化。
在使用过程中,利用连接筋14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加强筋11,可以提高第二加强筋11的支撑强度,从而使得底板10能够提供更大的支撑力。此外,连接筋14还可以作为能量传递结构,使得两个第二加强筋11之间可以通过连接筋14传递撞击能量,从而降低局部损坏的风险。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连接筋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筋14交叉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了两个连接筋14构成交叉结构,除了能够提高第二加强筋11的支撑强度,这样还能够增加撞击能量的传递方向。
一并参考图2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底板10上设置有减重孔15。
其中,减重孔15可为长方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孔。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了减重孔15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加强筋1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减重孔15与第二加强筋11间隔交错排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减重孔15能够减轻小腿支撑结构1的重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整车的重量以及成本。除此之外,在小腿支撑结构1受到撞击压力时,减重孔15被压缩,使得底板10能够变形以吸收一部分撞击能量,从而可以降低行人腿部受到的撞击伤害。
一并参考图2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加强筋11上也设置有减重孔15。
其中,减重孔15可为长方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孔。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了减重孔15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加强筋1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减重孔15位于第二加强筋11的靠近支撑台的一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减重孔15能够减轻小腿支撑结构1的重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整车的重量以及成本。除此之外,在小腿支撑结构1受到撞击压力时,减重孔15被压缩,使得第二加强筋11能够变形吸收一部分撞击能量,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行人腿部受到的撞击伤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小腿支撑结构1在汽车前后方向上形成两级支撑和缓冲结构,该两级支撑和缓冲结构能够在汽车撞击到行人时对行人腿部提供有效支撑,同时,还能够分别吸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从而实现两级缓冲,有利于降低行人小腿受到的伤害。
参考图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防撞组件,包括前保险杠2、前保险杠2蒙皮3,以及小腿支撑结构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小腿支撑结构1在汽车前后方向上形成两级支撑和缓冲,该两级支撑和缓冲结构能够在汽车撞击到行人时对行人腿部提供有效支撑,同时,还能够分别吸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从而实现两级缓冲,有利于降低行人小腿受到的伤害。
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汽车防撞组件,汽车防撞组件包括前保险杠2,以及位于前保险杠2和汽车车身之间的小腿支撑结构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小腿支撑结构1在汽车前后方向上形成两级支撑和缓冲,该两级支撑和缓冲结构能够在汽车撞击到行人时对行人腿部提供有效支撑,同时,还能够分别吸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从而实现两级缓冲,有利于降低行人小腿受到的伤害。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小腿支撑结构,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前侧的前部支撑结构;
所述前部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座,以及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第一加强筋,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底板前侧相连;
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并且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高度沿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并且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底壁以及围设于所述底壁上的侧壁;
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侧壁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底壁,并且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座相连的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筋,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筋交叉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上设置有减重孔。
9.一种汽车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保险杠、前保险杠蒙皮,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小腿支撑结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防撞组件。
CN202322284131.4U 2023-08-23 2023-08-23 小腿支撑结构、汽车防撞组件及汽车 Active CN220447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4131.4U CN220447837U (zh) 2023-08-23 2023-08-23 小腿支撑结构、汽车防撞组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4131.4U CN220447837U (zh) 2023-08-23 2023-08-23 小腿支撑结构、汽车防撞组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7837U true CN220447837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3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84131.4U Active CN220447837U (zh) 2023-08-23 2023-08-23 小腿支撑结构、汽车防撞组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7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9230B (zh) 具有加接的变形区的轨道车辆
CN101631694A (zh) 用于在汽车纵梁端部安装的碰撞吸收系统的支撑件
CN105564361B (zh) 汽车前部和其中的保险杠加固件
KR20100061288A (ko) 복수의 충돌에너지 흡수단계를 갖는 차량의 충돌에너지 흡수장치
JP5821334B2 (ja) フロント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
JP4483826B2 (ja) バンパ取付部構造
CN101844550B (zh) 具有两种吸能模式的汽车保险杠
CN108001210B (zh) 用于行人安全的可塌缩散热器支撑件支架
CN202879407U (zh) 一种具有x型支架的汽车保险杠
CN220447837U (zh) 小腿支撑结构、汽车防撞组件及汽车
CN211442500U (zh) 发动机盖及汽车
CN208947258U (zh) 一种皮卡防撞梁总成
CN211809872U (zh) 汽车前盖的支架结构
CN104477240A (zh) 前纵梁加强板、右前纵梁以及汽车
CN109591749A (zh) 吸能装置及车辆
CN209683623U (zh) 汽车前部防撞吸能装置
CN106740647B (zh) 汽车行人保护结构
JP4265313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207291931U (zh) 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和车辆
CN206537117U (zh) 一种具有多层复合结构的车门防撞杆
CN101888947A (zh) 包括相互附接的横杆、技术前表面和收敛元件的机动车辆
KR101160355B1 (ko) 자동차용 충격흡수 프로텍터
CN210822131U (zh) 保险杠吸能块装置及保险杠总成
CN212098753U (zh) 一种行人腿部支撑结构及车辆
CN220785693U (zh) 行人腿型碰撞支撑结构以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