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5084U - 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5084U
CN220445084U CN202322238005.5U CN202322238005U CN220445084U CN 220445084 U CN220445084 U CN 220445084U CN 202322238005 U CN202322238005 U CN 202322238005U CN 220445084 U CN220445084 U CN 220445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surface
cutting insert
double
corner
s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380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婷
李贤德
黄学海
李炜
袁淳通
戴秉
黄佛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zhou Achteck To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zhou Achteck T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zhou Achteck To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zhou Achteck T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380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5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5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5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所述切削刀片包括上端面、下端面、侧表面、第一角、安装孔,通过前刀面沿所述切削刃远离角部刃的方向朝向所述上端面向下倾斜形成凹部,且使得所述前刀面与所述上端面相交处的深度由两侧角部面向中间由零逐渐加深,进而使得该切削刀片在切削工作过程中,切除下来的切屑会在前刀面的引导下通过前刀面与上端面之间的高度落差而卷曲,进而使得切屑能够良好地断开,不会因切削过长而落到上端面上,使得本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用在大的刀具中时,能有效的改善切屑形成性能,且具有较强的支撑力和较长的刀具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削刀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
背景技术
在金属切屑移除加工的铣削领域内,一般采用平面铣刀且采用双面可转位的切削刀片。切削刀片由于长期与加工件接触磨损较快而被归为消耗件。由于切削刀片更换后需要重新定位校正,所以生产过程中如果频繁的更换切削刀片会严重影响生产的效率,为此,企业期望可替换的切削刀片应是坚固且具有长使用寿命的。
为了在切削加工中实现最优的切削性能,同时考虑到经济因素,通常会选用硬质合金或其它硬质材料制成的切削刀片,同时将切削刀片设计为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形式,使得同一个切削刀片上具有相同构造的多个切削刃。切削刀片上的前刀面形状对切削刀片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这是因为前刀面是沿着切削刃形成的,其形状决定着切屑的形成方式,进而影响加工效率、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因此,在选择切削刀片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选择适合的前刀面形状,以实现经济高效的切削加工。
公告号为US7306409B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铣具的切削刀片。该切削刀片具有一个前刀面,及以正前角邻接通过角部刃相连接的切削刃,前刀面邻接一个至少沿角部刃中的一个不间断且将该前刀面与平台表面(上端面)分隔开的台阶,依靠角部刃的弯曲,自角部刃流动过来的切屑部位与剩余部分切屑具有不同的流动和切断性质,且所产生的切屑形成是不可控制的,该性能在相对小的直径的铣削刀具进行加工形成短切屑是有益的。然而,该性能对于较大的刀具时,由于刀具直径大,切削刀片参与切削的接触长度较大,因此所形成较大的曲率半径,在切削刀片切削过程中要求有较大的切屑容座,从而避免切屑落于平台表面(上端面)。同时切削刀片以负的轴向倾斜角安装在铣刀主体中,切削刀片承受较大的轴向切削力,而该切削刀片的前刀面与平台表面分隔开的台阶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切削刀片的性能,从而导致刀具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整个切削直径范围内都能改善切屑形成性能、在减少用料的基础上同时提供了良好的强度以及较长的刀具寿命的切削刀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所述切削刀片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以及在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周边延伸的侧表面,相邻所述侧表面之间通过第一角过渡连接,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中间贯穿设有安装孔,所述上端面具有:
角部刃,所述角部刃为所述第一角向所述上端面上方凸出形成;
第一边,所述第一边为所述上端面与所述侧表面的相交,并从所述角部刃延伸;
切削刃,其属于所述第一边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与所述角部刃相连;
角部面,其从所述角部刃向下倾斜朝向所述上端面的中央;
前刀面,其沿所述切削刃远离角部刃的方向朝向所述上端面向下倾斜形成凹部,所述前刀面与所述上端面相交处的深度由两侧角部面向中间由零逐渐加深;
所述下端面与所述上端面对称。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端面为正五边形、菱形或者正三角形。
作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所述上端面为正方形,使得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各有四个有效的切削刃,在这种情况下,该切削刀片具有八个独立可使用的切削刃,可通过转位及翻转安装使用八次。
作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所述上端面与前刀面相交处形成倒圆。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刀面与所述上端面相交处的最深处距离所述上端面的高度H满足0mm≤H≤1mm。
作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前刀面与所述上端面相交处的最深处距离所述上端面的高度H为0.2mm≤H≤0.5mm。
作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前刀面在中间部分具有较大的宽度。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刀面在中间部分的最大宽度W满足1mm≤W≤5mm。
作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前刀面在中间部分的最大宽度W为2mm≤W≤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前刀面沿所述切削刃远离角部刃的方向朝向所述上端面向下倾斜形成凹部,且使得所述前刀面与所述上端面相交处的深度由两侧角部面向中间由零逐渐加深,进而使得该切削刀片在切削工作过程中,切除下来的切屑会在前刀面的引导下通过前刀面与上端面之间的高度落差而卷曲,进而使得切屑能够良好地断开,不会因切削过长而落到上端面上,使得本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用在大的刀具中时,能有效的改善切屑形成性能,且具有较强的支撑力和较长的刀具寿命。同时,通过上端面与前刀面相交处形成倒圆,因此不会形成尖锐的相交部,有利于切屑平稳地卷曲,减少切屑摩擦产生的热量,进一步有利于提升刀具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切削刀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切削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K-K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L-L截面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上端面,2-下端面,3-安装孔,4-侧表面,5-第一角,51-角部刃,52-角部面,6-第一边,61-切削刃,62-前刀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所述切削刀片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端面1和下端面2,以及在上端面1和下端面2之间周边延伸的侧表面4,相邻所述侧表面4之间通过第一角5过渡连接,所述上端面1和下端面2中间贯穿设有安装孔3,所述上端面1具有:
角部刃51,所述角部刃51为所述第一角5向所述上端面1上方凸出形成;
第一边6,所述第一边6为所述上端面1与所述侧表面4的相交,并从所述角部刃51延伸;
切削刃61,其属于所述第一边6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与所述角部刃51相连;
角部面52,其从所述角部刃51向下倾斜朝向所述上端面1的中央;
前刀面62,其沿所述切削刃61远离角部刃51的方向朝向所述上端面1向下倾斜形成凹部,所述前刀面62与所述上端面1相交处的深度由两侧角部面52向中间由零逐渐加深;
所述下端面2与所述上端面1对称。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端面1为正方形,使得上端面1和下端面2上各有四个有效的切削刃61,在这种情况下,该切削刀片具有八个独立可使用的切削刃61,可通过转位及翻转安装使用八次。
通过前刀面62沿所述切削刃61远离角部刃51的方向朝向所述上端面1向下倾斜形成凹部,且使得所述前刀面62与所述上端面1相交处的深度由两侧角部面52向中间由零逐渐加深,使得该切削刀片在切削工作过程中,切除下来的切屑会在前刀面62的引导下通过前刀面62与上端面1之间的高度落差而卷曲,进而使得切屑能够良好地断开,不会因切削过长而落到上端面1上,使得本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用在大的刀具中时,能有效改善的切屑形成性能,且具有较强的支撑力和较长的刀具寿命。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刀具的结构进一步的细化,如图1~4所示,具体为:
所述上端面1与前刀面62相交处形成倒圆。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刀面62在中间部分具有较大的宽度,且所述前刀面62在中间部分的最大宽度W为3mm;所述前刀面62与所述上端面1相交处的最深处距离所述上端面1的高度H为0.35mm。
因上端面1与前刀面62相交处形成倒圆,因此不会形成尖锐的相交部,有利于切屑平稳地卷曲,减少切屑摩擦产生的热量,有利于提升刀具寿命。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基本原理及相关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具体实施方式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各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所述切削刀片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端面(1)和下端面(2),以及在上端面(1)和下端面(2)之间周边延伸的侧表面(4),相邻所述侧表面(4)之间通过第一角(5)过渡连接,所述上端面(1)和下端面(2)中间贯穿设有安装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1)具有:
角部刃(51),所述角部刃(51)为所述第一角(5)向所述上端面(1)上方凸出形成;
第一边(6),所述第一边(6)为所述上端面(1)与所述侧表面(4)的相交,并从所述角部刃(51)延伸;
切削刃(61),其属于所述第一边(6)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与所述角部刃(51)相连;
角部面(52),其从所述角部刃(51)向下倾斜朝向所述上端面(1)的中央;
前刀面(62),其沿所述切削刃(61)远离角部刃(51)的方向朝向所述上端面(1)向下倾斜形成凹部,所述前刀面(62)与所述上端面(1)相交处的深度由两侧角部面(52)向中间由零逐渐加深;
所述下端面(2)与所述上端面(1)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1)为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上端面(1)和下端面(2)上各有四个有效的切削刃(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1)与前刀面(62)相交处形成倒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刀面(62)与所述上端面(1)相交处的最深处距离所述上端面(1)的高度H满足0mm≤H≤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刀面(62)在中间部分具有较大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刀面(62)在中间部分的最大宽度W满足1mm≤W≤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1)为正五边形、菱形或者正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刀面(62)与所述上端面(1)相交处的最深处距离所述上端面(1)的高度H满足0.2mm≤H≤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刀面(62)在中间部分的最大宽度W满足2mm≤W≤4mm。
CN202322238005.5U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 Active CN220445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8005.5U CN220445084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8005.5U CN220445084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5084U true CN220445084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25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38005.5U Active CN220445084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50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8511208A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
CN101695760B (zh) 切削刀尖部分设有卷屑槽的pcbn刀片
JP2009255230A (ja) 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
CN207642322U (zh) 一种高压冷却切削微织构车刀刀片
CN211135565U (zh) 粗精加工一体设计的可转位车削刀片
CN2829944Y (zh) 车削用刀片
CN201848553U (zh) 一种数控切削刀片
CN220445084U (zh) 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
CN201455319U (zh) 数控切削刀片
CN113263212A (zh) 一种快进给铣刀刀片
CN218425840U (zh) 一种方肩铣刀片及刀具
CN104249164B (zh) 金属切削车削刀片和车削刀具
CN111203554A (zh) 粗精加工一体设计的可转位车削刀片
CN209902274U (zh) 一种双面槽型切削刀片
CN103551609A (zh) 用于精加工的带有抗月牙洼磨损槽的车削超硬刀片
CN203711879U (zh) 可转位内孔车削刀片
CN203541579U (zh) 用于精加工的带有槽型的车削超硬刀片
CN219561446U (zh) 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及具有该刀片的刀具
CN108723453B (zh) 一种波形刃立铣刀
CN218192619U (zh) 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
CN216096443U (zh) 一种双面可转位切削刀片
CN2902531Y (zh) 粗加工用车削刀片
CN218611733U (zh) 一种钢件精加工切削刀片
CN215657912U (zh) 一种多切刃的成型内孔槽刀
CN212443418U (zh) 一种用于大进给铣削的可转位刀片及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