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92619U - 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92619U
CN218192619U CN202222621414.9U CN202222621414U CN218192619U CN 218192619 U CN218192619 U CN 218192619U CN 202222621414 U CN202222621414 U CN 202222621414U CN 218192619 U CN218192619 U CN 218192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rake
double
cutting edge
bul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14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璠
李元友
纪荣杰
陈艺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uizhituo Digit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me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uizhituo Digit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me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uizhituo Digit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me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men Huizhituo Digit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14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92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92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92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包括多边形结构的刀片主体,刀片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多个侧面以及连接相邻侧面的圆弧侧面;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与侧面相交处形成切削刃,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与圆弧侧面相交处形成刀尖,所述刀尖包括第一前角和第二前角,第一前角与圆弧侧面相连,第二前角连接在第一前角内缘;所述上表面上设有沿通孔周边设置的第一凸起和设置在第一凸起与刀尖之间的第二凸起,所述切削刃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之间形成排屑槽;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升断屑效率和切削效率,也可用于降低车削刀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削刀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
背景技术
在金属材料车削加工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带多个切削单位的可转位高性能硬质合金(sintered carbide)车削刀具来提升切削效率以及工件的表面质量。传统的铸铁加工可转位刀片以平板通槽型居多,此类刀片体积小、硬度高、通用性较好,但由于槽型过于简单,在切削时产生的切屑没有固定的排出方向,并且切屑断裂时容易产生飞溅;另外,当切削件较厚时,切屑撞击强烈容易损坏刀具表面,影响车削刀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断屑结构以提高断屑效率、易于切屑的收集和处理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双前角、大排屑槽和分级凸起断屑结构能够同时保证车削刀的强度和锋利度,使切削时排屑顺畅,不堆积切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包括多边形结构的刀片主体,刀片主体中心位置设有贯穿的通孔,刀片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多个侧面以及连接相邻侧面的圆弧侧面;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与侧面相交处形成切削刃,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与圆弧侧面相交处形成刀尖,所述刀尖包括第一前角和第二前角,第一前角与圆弧侧面相连,第二前角连接在第一前角内缘;所述上表面上设有沿通孔周边设置的第一凸起和设置在第一凸起与刀尖之间的第二凸起,所述切削刃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之间形成排屑槽。
其中多边形结构指的是刀片主体的横截面形状。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前角为平面,第一前角与切削刃所在平面的夹角为2-3°。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前角为凹圆弧面,凹圆弧面与切削刃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5-20°。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凸起为水滴形,包括尖头部和圆头部,所述尖头部靠近刀尖设置,尖头部与排屑槽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渡面,圆头部与排屑槽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渡面。
再进一步,所述第一凸起外缘设有向第二凸起延伸的凸肩。
水滴形的第二凸起与第一凸起形成分级凸起断屑结构,其中水滴形结构的尖头部曲率半径较小,凸肩的曲率半径较大,在切削过程中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切屑会逐渐卷曲;进给量逐渐加大,切屑的宽度增加,切屑将从第二凸起及连接在第二凸起周边的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表面滑过受到不同程度横向弯矩的作用,发生侧卷,切屑抵达凸肩时受力折断。
再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为圆弧面。优选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与排屑槽的夹角为20-27°。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作为反屑面具有一定的角度,使切深较小时也可以达到卷曲切屑的目的。
进一步改进,所述刀片主体为菱形结构,相邻两个侧面形成的夹角为80°或55°。
进一步改进,所述刀片主体为正方形结构,相邻两个侧面形成的夹角为90°。
进一步改进,所述刀片主体为等边不等角的六边形结构,刀尖处相邻的两个侧面形成的夹角为80°。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车削刀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车削刀具有较大的排屑槽、双前角和分级凸起断屑结构,能够有效增强断屑能力,提升切屑效率。第一前角和第二前角的设计能显著提高刃口锋利程度,增加切削力,第一前角和第二前角结构平缓的过渡切屑,兼顾切削刃的强度,不易崩刃;分级凸起断屑结构能够不同程度减少切屑与刀尖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力,降低刀面磨损,延长刀具寿命,分级凸起断屑结构与大排屑槽配合,将切屑沿固定方向排出,便于切屑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4的C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包括等边不等角的六边形结构的刀片主体1,刀片主体1中心位置设有贯穿的通孔10,刀片主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六个侧面11以及三个连接相邻侧面11的圆弧侧面12,其中圆弧侧面12两侧的侧面11所形成的夹角为80°;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与侧面11相交处形成切削刃13,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与圆弧侧面12相交处形成刀尖,所述刀尖包括第一前角141和第二前角142,第一前角141与圆弧侧面12相连,第二前角142连接在第一前角141内缘,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内缘和外缘是相对车削刀而言的内外;所述上表面上设有沿通孔周边设置的第一凸起15和设置在第一凸起15与刀尖之间的第二凸起16,所述切削刃13与第一凸起15、第二凸起16之间形成排屑槽17。
图4所示,第一前角141为平面,第一前角141与切削刃13所在平面的夹角为2-3°。
第二前角142为凹圆弧面,凹圆弧面与切削刃13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5-20°,从而保证切削刃13的强度和锋利度。
图3所示,第二凸起16为水滴形,包括尖头部和圆头部,所述尖头部靠近刀尖设置,水滴形凸起前端较尖而后端外扩,断屑时可以使切屑侧卷;尖头部与排屑槽17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渡面161,圆头部与排屑槽17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渡面162。
第一凸起15外缘设有向第二凸起16延伸的凸肩151,具体的,每一第二凸起16的圆头部两侧均设有一个凸肩151,呈对称设置。第二凸起16的圆头部与凸肩151之间形成凹槽163。增大切深时,凸肩151结构进入断屑,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断屑。
第一过渡面161和第二过渡面162为圆弧面。优选第一过渡面161和第二过渡面162与排屑槽17的夹角为α,α为20-27°,作为反屑面。第一过渡面161和第二过渡面162的直线宽度为b,b=0.1mm。
使用该车削刀时,通过切削刃13进行切削,随着切削深度逐渐加大,刀尖上的第一前角141切入工件,随即产生碎屑;随着切削深度和进给量的继续加大,切屑的厚度和宽度继续加大,切屑沿着第二前角142延伸到排屑槽17内,切屑出现微卷曲;切削继续进行,切屑自第一过渡面161向上延伸,切屑通过第二凸起16的尖头部卷曲折断,其中刀尖处的圆弧侧面12与第一过渡面161之间的最远距离c为1.8mm,第一过渡面161和第二过渡面162的高度h为0.25mm;大切深和进给量时,第二凸起16的圆头部和第一凸起15的凸肩151介入工作,更厚大的切屑在受到圆头部和凸肩151更大侧向弯矩而剧烈侧卷,切屑折断。分级凸起断屑结构搭配大排屑槽17能显著降低切削摩擦力从而减少切削过程中的振动及能耗,同时延长车削刀片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刀片主体1为正方形结构,相邻两个侧面11形成的夹角为90°。
实施例3
图7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刀片主体1为菱形结构,相邻两个侧面11形成的夹角为55°。
实施例4
图8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刀片主体1为菱形结构,相邻两个侧面11形成的夹角为80°。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例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边形结构的刀片主体,刀片主体中心位置设有贯穿的通孔,刀片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多个侧面以及连接相邻侧面的圆弧侧面;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与侧面相交处形成切削刃,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与圆弧侧面相交处形成刀尖,所述刀尖包括第一前角和第二前角,第一前角与圆弧侧面相连,第二前角连接在第一前角内缘;所述上表面上设有沿通孔周边设置的第一凸起和设置在第一凸起与刀尖之间的第二凸起,所述切削刃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之间形成排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角为平面,第一前角与切削刃所在平面的夹角为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角为凹圆弧面,凹圆弧面与切削刃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为水滴形,包括尖头部和圆头部,所述尖头部靠近刀尖设置,尖头部与排屑槽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渡面,圆头部与排屑槽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渡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外缘设有向第二凸起延伸的凸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为圆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主体为菱形结构,相邻两个侧面形成的夹角为80°或5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主体为正方形结构,相邻两个侧面形成的夹角为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主体为等边不等角的六边形结构,刀尖处相邻的两个侧面形成的夹角为80°。
CN202222621414.9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 Active CN218192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1414.9U CN218192619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1414.9U CN218192619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92619U true CN218192619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0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1414.9U Active CN218192619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92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00429B1 (en) Cutting insert having a chipbreaker for thin chips
EP1925386A1 (en) Drill bit with high performance for chip removal
CN203030940U (zh) 钛合金半精加工高效切削用可转位槽型车刀片
CN101870017A (zh) 可转位螺纹加工刀片
JPS625726B2 (zh)
CN108971535B (zh) 一种双面槽型切削刀片
CN218192619U (zh) 一种双前角可转位车削刀片
CN205551503U (zh) 一种切削刀具
CN209223214U (zh) 一种用于大切深荒加工可转位车铣复合刀片
CN201988740U (zh) 一种用于低碳钢管件粗加工的立装机夹五刃切断刀片
CN201862837U (zh) 一种带有减磨槽及散热条铣刀片
CN201988781U (zh) 一种用于多用途铣削的双面凸三角形铣削刀片
CN201988737U (zh) 一种用于粗加工的立装机夹五刃切断刀片
CN112620760B (zh) 具有pcd镶片及微刃的组合铣刀
CN211727535U (zh) 带水滴状断屑凸台的超硬螺纹加工刀片
CN209349626U (zh) 一种加工高铁行业钛合金的硬质合金旋转锉刀具
CN201030447Y (zh) 一种高效麻花钻头
CN210160488U (zh) 一种刀头结构及切削刀具
CN218693967U (zh) 一种应用于铸铁加工的可转位双面车削刀片
CN207710014U (zh) 一种pcd玉米粒铰刀
WO2015137133A1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
CN108723453B (zh) 一种波形刃立铣刀
CN220445084U (zh) 一种双面、可颠倒和可转位的切削刀片
CN110421202A (zh) 一种切削刀具及其刀头结构
CN220717868U (zh) 一种孔加工的切削刀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