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9541U - 触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9541U
CN220439541U CN202321984145.0U CN202321984145U CN220439541U CN 220439541 U CN220439541 U CN 220439541U CN 202321984145 U CN202321984145 U CN 202321984145U CN 220439541 U CN220439541 U CN 220439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ressing plate
bridge
boss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41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晓玲
祝早平
史小燕
王海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41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9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9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9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触头装置。触头装置包括支撑架、动触头组件和触桥压板;其中,动触头组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接触桥;触桥压板滑动设置于支撑架,触桥压板包括压板主体和设于压板主体的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通过支撑件与压板主体平行设置,接触桥设于第一限位部与压板主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保证桥式触头可靠固定,防止闭合后一侧翘起侧翻,提升小容量触头导通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触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触头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低压电器领域中,尤其在接触器、继电器及断路器等开关设备中,均具有触头系统,用于控制电路通断,实现用电器和线路的保护。
触头系统通常由动触头和静触头组成,在接触器、继电器及断路器等低压电器产品通常采用桥式触头实现动静触头的闭合和断开。
由于桥式触头其自身结构以及加工制造等问题,使桥式触头难以固定,在桥式触头闭合瞬间某一侧容易翘起侧翻,当通过负载的电压和电流较小时,桥式触头难以导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触头装置,在桥式触头闭合后避免一侧翘起侧翻,提升小容量触头导通的可靠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触头装置,包括:
支撑架;
动触头组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接触桥;
触桥压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触桥压板包括压板主体和设于所述压板主体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通过支撑件与所述压板主体平行设置,所述接触桥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压板主体之间。
作为一种触头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接触桥的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开设第一限位槽,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作为一种触头装置的可选方案,两个所述接触桥对称设于所述触桥压板上。
作为一种触头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压板主体上设有隔离凸台,所述隔离凸台设于两个所述接触桥之间,两个所述接触桥分别抵接于所述隔离凸台的两端。
作为一种触头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和所述压板主体的其中之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块,另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作为一种触头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接触桥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凸设有两个限位凸起,两个所述限位凸起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凸设的所述导向块滑设于所述滑槽。
作为一种触头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内设有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受所述支撑架的导引推动所述接触桥,以使所述触头装置闭合或断开;所述触发件靠近所述触桥压板的一端开设有避让槽,所述压板主体上还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凸台,所述触发件处于推动所述触桥压板的状态时,所述导向凸台滑设于所述避让槽。
作为一种触头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压板主体上设有散热孔。
作为一种触头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压板主体上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同侧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接触桥之间呈间隙设置。
作为一种触头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触头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触桥压板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抵接。
作为一种触头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压板主体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设有第三限位凸台,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内壁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限位凸台,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定位凸台上。
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动触头组件为桥式连接结构,通过设置多个并列的接触桥,能够降低接触电阻大大提升接触导通概率,另外,通过设置触桥压板,并通过其上的第一限位部,使接触桥设于第一限位部与压板主体之间,能在第一方向上防止接触桥在进行触发时一侧翘起侧翻,提升小容量触头导通的可靠性。本装置尤其适用于小电流和小电压作用下,动触点由于长时间未操作,而在表面形成氧化层或者堆积灰尘的复杂工况,有效防止接触桥翘起和侧翻,提升整个触头装置的导通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常开的触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常闭的触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常闭的触头装置闭合时的截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常闭的触头装置断开时的截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桥压板的第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桥压板的第二视角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第一限位槽的动触头组件的第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第一限位槽的动触头组件的第二视角的轴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带有第一限位槽的动触头组件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带有第一限位槽的动触头组件的轴测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桥压板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桥压板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桥压板的侧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触头组件与触桥压板的装配关系的爆炸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触头组件与触桥压板的装配关系的轴测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触头组件与触桥压板的组装的主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触头组件与触桥压板的组装的第一剖切面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触头组件与触桥压板的组装的第二剖切面的剖视图。
图中: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1、静触头组件;
2、支撑架;21、触发件;211、避让槽;22、导向块;23、定位凸台;
3、动触头组件;31、接触桥;311、第一限位槽;312、限位凸起;313、滑槽;32、动触点;
4、触桥压板;41、压板主体;411、隔离凸台;412、导向槽;413、导向凸台;414、散热孔;415、斜面;416、第三限位凸台;421、第一限位部;422、第二限位部;423、容纳槽;
5、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请参阅附图1-附10,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触头装置(以下简称“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架2、动触头组件3和触桥压板4;其中,动触头组件3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接触桥31;触桥压板4滑动设置于支撑架2,触桥压板4包括压板主体41和设于压板主体41的第一限位部421,第一限位部421通过支撑件与压板主体41平行设置,接触桥31设于第一限位部421与压板主体4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为矩形框架,用于对其他构件提供定位和支撑作用;对应于动触头组件3,该装置还包括静触头组件1,动触头组件3和静触头组件1通过闭合和断开操作实现低压电器切断和导通的功能;本实施例涉及的常闭和常开两种触头装置,由于其结构一致,仅连接状态不同,下面仅以常闭状态的触头装置为例,介绍触头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功能。
动触头组件3为桥式连接结构,具体包括并列设置的接触桥31和设于接触桥31两端的动触点32,动触点32可以采用目前普遍使用的银触点或者银合金触点,用以提升经济性和导电性,通过设置多个并列的接触桥31,能够降低接触电阻大大提升接触导通概率,另外,通过设置触桥压板4,并结合其上的第一限位部421,第一限位部421可以为设置于支撑件上的第一限位凸台,使接触桥31设于第一限位凸台与压板主体41之间,能在第一方向X上防止接触桥31在进行触发时一侧翘起侧翻,提升小容量触头导通的可靠性。本装置尤其适用于小电流和小电压作用下,动触点32由于长时间未操作,而在表面形成氧化层或者堆积灰尘的复杂工况,有效防止接触桥31翘起和侧翻,提升整个触头装置的导通可靠性。
请继续参阅附图6和附图7,可选地,接触桥31的靠近支撑件的一侧开设第一限位槽311,支撑件与第一限位槽311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部422,第二限位部422设于第一限位槽311内。
在本实施例中,接触桥31的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311,分别与两个第二限位部422进行配合,具体地,第二限位部422为凸起的第二限位凸台,通过第二限位凸台插设在第一限位槽311内,方便了接触桥31与支撑架2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定位组装。
请参阅附图11-附图18,可选地,两个接触桥31对称设于触桥压板4上,进一步地,压板主体41上设有隔离凸台411,隔离凸台411设于两个接触桥31之间,两个接触桥31分别抵接于隔离凸台411的两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能理解,触桥压板4为绝缘体,仅用于限位和支撑接触桥31,确保装置中其他构件与动触头组件3实现电气隔离。
在本实施例中,隔离凸台411与压板主体41为一体式结构,通过隔离凸台411将两个接触桥31隔离,能以彼此电隔离方式形成多断点触桥结构。
可选地,支撑架2的内壁和压板主体41的其中之一设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导向块22,另一设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导向槽412,导向块22与导向槽412滑动连接。在装置进行操作时(触头闭合操作或断开操作),触桥压板4需要沿着支撑架2的内壁在第一方向X运动,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架2的内壁设置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的导向块22,压板主体41上设置导向槽412,并使导向块22与导向槽412滑动连接,通过导向块22的导向作用,触桥压板4能在第一方向X运动方向准确和稳定。此外,通过支撑架2内壁两侧的导向块22和导向槽412的相互限位,还能够实现触桥压板4在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的限位。
可选地,接触桥31远离第一限位部421的一端凸设有两个限位凸起312,两个限位凸起312之间形成滑槽313,支撑架2的内壁凸设的导向块22滑设于滑槽313。请进一步参阅附图10和附图11,通过在接触桥31上设置两个限位凸起312,并通过两个限位凸起312形成的滑槽313,配合导向块22,不仅能够实现接触桥31在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的完整限位,也能保证接触桥31在随着触桥压板4运动时,运动方向准确和稳定。
可选地,支撑架2内设有触发件21,触发件21受支撑架2的导引推动接触桥31,以使触头装置闭合或断开;触发件21靠近触桥压板4的一端开设有避让槽211,压板主体41上还设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导向凸台413,触发件21处于推动触桥压板4的状态时,导向凸台413滑设于避让槽211。
请再次参阅附图1-附图8,在本实施例中,触发件21上与触桥压板4的相对表面为触发面,在常闭触头装置闭合时,触发面与触桥压板4保持一定距离,触发面对接触桥31无挤压作用,当常闭触头装置断开时,触发面挤压接触桥31,使动触头组件3与静触头组件1分离,本实施例中,触发件21为“工”字形,能减少零件重量,从而降低成本;进一步地,触发件21接触到触桥压板4时,避让槽211与压板主体41的导向凸台413配合,能够防止触发件21在下压过程中压偏。
可选地,压板主体41上设有散热孔414。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孔414与触发件21相对设置,散热孔414为阶梯孔。由于常闭触头装置中,接触桥31持续通电产热,在压板主体41上设有散热孔414,使热量快速导通,保持触桥压板4两侧的热平衡,另外阶梯孔可以能够适应压板主体41的上下两部分结构强度保持相当。
进一步地,压板主体41上与第一限位部421的同侧设有斜面415,斜面415与接触桥31之间呈间隙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斜面415设置两处,分居于散热孔414的两侧,斜面415保证了接触桥31一定的转动活动量,防止由于接触桥31的制造误差或者下压力过大,而使接触桥31的某一端挤压严重,保证接触桥31的两侧接触压力保持基本一致。
可选地,第一限位槽311与第二限位凸台间隙配合。请参阅附图18,通过间隙配合,能够方便接触桥31与触桥压板4的组装配合,同时也能在第二方向Y上提供一定范围的动作量。
可选地,第一限位部421与压板主体41之间形成容纳槽423,容纳槽423与接触桥31间隙配合。请再次参阅附图9,相似地,通过容纳槽423与接触桥31间隙配合,同时也能在第一方向X上提供一定范围的动作量。
可选地,触头装置还包括弹性件5,弹性件5设于支撑架2内,弹性件5的一端与支撑架2抵接,另一端与触桥压板4远离第一限位部421的一端抵接。
请进一步参阅附图1-附图4,弹性件5用于使装置在触点闭合时受压,并进一步为动触头组件3和静触头组件1的可靠接触保持足够的接触压力。
作为优选,弹性件5为弹簧弹性件5为弹簧,压板主体41远离第一限位部421的一端设有第三限位凸台416,支撑架2的底部内壁设有定位凸台23,弹簧的一端套设于第三限位凸台416,另一端套设在定位凸台23上。通过第三限位凸台416和定位凸台23能够方便弹簧的限位和装配,弹簧作为标准件,也更容易进行更换。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2);
动触头组件(3),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接触桥(31);
触桥压板(4),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所述触桥压板(4)包括压板主体(41)和设于所述压板主体(41)的第一限位部(421),所述第一限位部(421)通过支撑件与所述压板主体(41)平行设置,所述接触桥(31)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421)与所述压板主体(4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桥(31)的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开设第一限位槽(311),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311)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部(422),所述第二限位部(422)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接触桥(31)对称设于所述触桥压板(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主体(41)上设有隔离凸台(411),所述隔离凸台(411)设于两个所述接触桥(31)之间,两个所述接触桥(31)分别抵接于所述隔离凸台(411)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内壁和所述压板主体(41)的其中之一设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导向块(22),另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的导向槽(412),所述导向块(22)与所述导向槽(41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桥(31)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421)的一端凸设有两个限位凸起(312),两个所述限位凸起(312)之间形成滑槽(313),所述支撑架(2)的内壁凸设的所述导向块(22)滑设于所述滑槽(3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内设有触发件(21),所述触发件(21)受所述支撑架(2)的导引推动所述接触桥(31),以使所述触头装置闭合或断开;所述触发件(21)靠近所述触桥压板(4)的一端开设有避让槽(211),所述压板主体(41)上还设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导向凸台(413),所述触发件(21)处于推动所述触桥压板(4)的状态时,所述导向凸台(413)滑设于所述避让槽(2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主体(41)上设有散热孔(4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主体(41)上与所述第一限位部(421)的同侧设有斜面(415),所述斜面(415)与所述接触桥(31)之间呈间隙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装置还包括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设于所述支撑架(2)内,所述弹性件(5)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2)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触桥压板(4)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421)的一端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为弹簧,所述压板主体(41)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421)的一端设有第三限位凸台(416),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内壁设有定位凸台(23),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限位凸台(416),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定位凸台(23)上。
CN202321984145.0U 2023-07-26 2023-07-26 触头装置 Active CN220439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4145.0U CN220439541U (zh) 2023-07-26 2023-07-26 触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4145.0U CN220439541U (zh) 2023-07-26 2023-07-26 触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9541U true CN220439541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702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4145.0U Active CN220439541U (zh) 2023-07-26 2023-07-26 触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95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1007B2 (en) Electrical pushbutton switch
US20230029524A1 (en) High-voltage dc relay
CN109065406A (zh) 一种带内置隔离断口的真空灭弧室组件及真空断路器
KR102124797B1 (ko) 절곡가압형 온도감지 차단기
CN220439541U (zh) 触头装置
KR20110001212A (ko) 푸쉬버튼 스위치
KR100918987B1 (ko) 회로차단기
CN116705565A (zh) 触头装置
EP0752155B1 (en) Blade assembly
CN107359089B (zh) 带过流保护功能的墙壁开关
RU2461906C1 (ru) Миниатюрный защитны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CN111446131A (zh) 一种配电电器的状态指示结构
CN109712842B (zh) 一种内置隔离的真空灭弧室组合及真空断路器
CN209000818U (zh) 一种带内置隔离断口的真空灭弧室组件及真空断路器
US3525837A (en) Movable contact structure for a molded-case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CN220627705U (zh) 接触器辅助触头及接触器
JP6729360B2 (ja) スイッチ
CN217158089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21040900U (zh) 一种高寿命的轻触开关
KR200461084Y1 (ko) 바이메탈방식과 로커방식이 혼합된 스위치
CN212113599U (zh) 一种带分合闸指示的塑壳断路器
CN217933686U (zh) 一种快速灭弧高分断微型断路器的消弧模块
CN216818209U (zh) 一种温控开关
CN212516945U (zh) 一种具有电动力补偿功能的触头单元
CN115763180B (zh) 一种双断点动触头机构及小型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