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2883U - 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2883U
CN220432883U CN202322263170.6U CN202322263170U CN220432883U CN 220432883 U CN220432883 U CN 220432883U CN 202322263170 U CN202322263170 U CN 202322263170U CN 220432883 U CN220432883 U CN 220432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r
loop bar
wire
brac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31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宝柱
代亚东
解雷
韩凯峰
付宝麟
李林波
王建辉
张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31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2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2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2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弹性连接组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并以此形成了内侧与外侧,第一支撑杆在外侧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二支撑杆在外侧设有第二限位凸起,弹性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杆的内侧和第二支撑杆的内侧,弹性连接组件包括支撑弹性件。实现了剩余丝线顺滑有序的喂丝作业,可以解决喂丝过程到最后几层时出现的丝线混乱的问题,避免了不利浪费,避免了冒烟等环保事故,制作方便,安装拆卸方便,便于职工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炼喂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
背景技术
现代钢厂冶炼过程中,丝线的运用很广泛,其中有去除夹杂的纯钙线,微调成份的碳线、铝线等。
喂丝过程到最后的几层,都会出现丝线混乱等,导致不能正常使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处理起来还会引发冒烟等环保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弹性连接组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并以此形成了内侧与外侧,第一支撑杆在外侧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二支撑杆在外侧设有第二限位凸起,弹性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杆的内侧和第二支撑杆的内侧,弹性连接组件包括支撑弹性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连接组件还包括套管、螺栓和螺母,套管一端与螺栓固定连接,螺母与螺栓螺纹连接,螺母与支撑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在内侧设有插杆,套管在远离螺栓的端部开设插孔,插杆部分穿设在插孔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管在外周缘连接有手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连接组件还包括延长杆,支撑弹性件、延长杆和第二支撑杆依次固定连接,以实现支撑弹性件与第二支撑杆的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弹性件与延长杆焊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弹性件与螺母焊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弹性件呈弹簧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连接组件同时垂直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正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起位于第一支撑杆的端部位置,第二限位凸起位于第二支撑杆的端部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呈管状或板状设置。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提供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弹性连接组件,当丝线剩余较少时,将丝线的线圈套在剩线支撑套杆外,此时丝线线圈位于第一支撑杆的外侧以及第二支撑杆的外侧,并且弹性连接组件中的支撑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具有回弹趋势,使得线圈与支撑杆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力;喂丝过程中,随着丝线的抽动,套杆持续压紧丝线,保证丝线不会出现混乱,以此来达到喂丝的正常进行;通过本方案,实现了剩余丝线顺滑有序的喂丝作业,可以解决喂丝过程到最后几层时出现的丝线混乱的问题,避免了不利浪费,避免了冒烟等环保事故,制作方便,安装拆卸方便,便于职工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剩线支撑套杆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注:10-剩线支撑套杆,100-第一支撑杆,110-第一限位凸起,120-插杆,200-第二支撑杆,210-第二限位凸起,300-弹性连接组件,310-套管,311-手柄,320-螺栓,330-螺母,340-支撑弹性件,350-延长杆,20-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10,包括第一支撑杆100、第二支撑杆200和弹性连接组件300,弹性连接组件300包括支撑弹性件340,具有弹性性能,实现了线圈稳定套在套杆外的作用。
请参照图1,第一支撑杆100和第二支撑杆200平行设置,以第一支撑杆100和第二支撑杆200的之间区域为内侧,内侧也就是两个支撑杆的相向侧,以两个支撑杆的背离侧为外侧。详细地,第一支撑杆100在外侧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10,第二支撑杆200在外侧设有第二限位凸起210,弹性连接组件30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杆100的内侧和第二支撑杆200的内侧。
图2展示了使用状态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当丝线20剩余较少时,将丝线20线圈套在剩线支撑套杆10外,具体如图2所示套在第一支撑杆100的外侧以及第二支撑杆200的外侧,此时支撑弹性件340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具有回弹趋势,使得线圈与支撑杆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力。
在喂丝过程中,随着丝线20的抽动,套杆持续压紧丝线20,保证丝线20不会出现混乱,以此来达到喂丝的正常进行。
通过本实施例的剩线支撑套杆10,实现了剩余丝线20顺滑有序的喂丝作业,可以解决喂丝过程到最后几层时出现的丝线20混乱的问题,避免了不利浪费,避免了冒烟等环保事故,制作方便,安装拆卸方便,便于职工操作。
关于支撑弹性件340,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弹簧形式。
针对不同直径范围的丝线20线圈,为了提高套杆的适用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1,弹性连接组件300还包括套管310、螺栓320和螺母330,套管310一端与螺栓320固定连接,螺母330与螺栓320螺纹连接,螺母330与支撑弹性件340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弹性件340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0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00在内侧设有插杆120,套管310在远离螺栓320的端部开设插孔,插杆120部分穿设在插孔处。
通过转动套管310,带动螺栓320与螺母330相对转动,从而调整了套筒与螺母330的间隔距离,达到调整第一支撑杆100与第二支撑杆200的间隔距离的目的。在线圈套装之前,先转动套管310,调整本装置的高度,然后再将线圈套在本套杆上,并且使得弹性件呈压缩状态,向外撑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2,套管310在外周缘连接有手柄311,通过手柄311便于套管310的转动。
由于线圈的直径较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1,弹性连接组件300还包括延长杆350,支撑弹性件340、延长杆350和第二支撑杆200依次固定连接,以实现支撑弹性件340与第二支撑杆200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延长杆350,使得套管310、螺栓320和弹簧等的长度减小。
关于支撑弹性件340,常采用弹簧形式,可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延长杆350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与螺母330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1,弹性连接组件300同时垂直于第一支撑杆100和第二支撑杆200,第一限位凸起110与第二限位凸起210正对设置,正对设置指的是,线圈能够同时靠在第一限位凸起110和第二限位凸起210,第一限位凸起110和第二限位凸起210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起110位于第一支撑杆100的端部位置,第二限位凸起210位于第二支撑杆200的端部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杆100和第二支撑杆200呈管状或板状设置。如图1中,展示了第一支撑杆100为杆状,展示了第二支撑杆200为板状,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剩线支撑套杆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弹性连接组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并以此形成了内侧与外侧,所述第一支撑杆在外侧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支撑杆在外侧设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弹性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侧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侧,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支撑弹性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线支撑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组件还包括套管、螺栓和螺母,所述套管一端与所述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支撑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在内侧设有插杆,所述套管在远离所述螺栓的端部开设插孔,所述插杆部分穿设在所述插孔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剩线支撑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在外周缘连接有手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剩线支撑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组件还包括延长杆,所述支撑弹性件、所述延长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依次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支撑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剩线支撑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性件与所述延长杆焊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剩线支撑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性件与所述螺母焊接。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剩线支撑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性件呈弹簧设置。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剩线支撑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正对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剩线支撑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位置,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剩线支撑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呈管状或板状设置。
CN202322263170.6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 Active CN220432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3170.6U CN220432883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3170.6U CN220432883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2883U true CN220432883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701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3170.6U Active CN220432883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2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32883U (zh) 一种用于精炼喂丝过程的剩线支撑套杆
CN107675347B (zh) 一种可拆卸的稳定的经编机用盘头
US1911380A (en) Mounting bracket
US2697894A (en) Line guide for fishing rods
CN210156013U (zh) 阀门标牌支架
CN207664576U (zh) 输电线路接地引下线拆装省力保护装置
CN207470592U (zh) 一种汽车螺栓螺母防松结构
CN206569837U (zh) 一种防滚动的纺织筒管
CN213381095U (zh)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绞丝钳
CN209669866U (zh) 一种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组件
CN209210072U (zh) 一种绕线机用线筒固定装置
JP6000903B2 (ja) 間接活線先端工具対応型ナット
CN207989495U (zh) 一种螺栓防松连体帽
CN210153069U (zh) F形穿心螺栓锁止装置
CN215173114U (zh) 一种带螺纹接头的汽车空调管件免焊接对接结构
CN207903668U (zh) 一种卷管器
CN205544124U (zh) 一种10千伏配电线路用线夹
CN207366926U (zh) 一种新型教育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
CN209614752U (zh) 焊丝盘防跳丝装置
CN219828596U (zh) 一种缓冲型吊杆的吊灯
CN216343689U (zh) 一种便捷式藤蔓架钢丝张紧固定装置
CN215439125U (zh) 一种新型大管径铜管缠绕定位工装
CN209724946U (zh) 一种调节式拉线
CN212297148U (zh) 一种高强度通信抱箍
CN220688238U (zh) 具有支撑功能的气体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