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9937U - 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9937U
CN220429937U CN202321789748.5U CN202321789748U CN220429937U CN 220429937 U CN220429937 U CN 220429937U CN 202321789748 U CN202321789748 U CN 202321789748U CN 220429937 U CN220429937 U CN 220429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adjusting
acquisition unit
control unit
adjust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897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力
邢俊峰
张华川
向妍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897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9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9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9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设备,包括:信息采集单元、座椅控制单元、检测单元以及座椅调节电机;所述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座椅控制单元与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电连接;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座椅调节电机至少部署于座椅的底部、靠背、腰部、腿部、肩部、头部位置;其中,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座椅上的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座椅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确定是否夹紧;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是否夹紧进行座椅调整以及基于用户信息进行座椅调整。该座椅调节装置具有调节简单且安全可靠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中,座椅可以根据人员身高体型的不同而进行人性化调整。通常的调整方式包括:在座椅的右侧下方或右前门设置有手动或电动调节器,可以通过操作这些调节器调整座椅在车厢内的前后、上下移动。
一方面,对于手动调节器的汽车来说,需要乘客侧腰或倾斜身体摸索到手动调节器,然后才能进行手动调整,且可能需要多次调节才能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操作十分不便;对于电动调节器的汽车来说,虽然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座椅调整,但是其和手动调节器一样浪费时间。
另一方面,实际中,副驾驶座椅的调整可能对后座乘客有影响,例如,在接触后座乘客后仍向后调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总之,目前汽车中的座椅调整过程复杂,且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设备,在进行座椅调节时,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安全可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调节装置,所述座椅调节装置包括:信息采集单元、座椅控制单元、检测单元以及座椅调节电机;所述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座椅控制单元与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电连接;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座椅调节电机至少部署于座椅的底部、靠背、腰部、腿部、肩部、头部位置;
其中,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座椅上的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座椅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确定是否夹紧;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是否夹紧进行座椅调整以及基于用户信息进行座椅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指纹采集器或者图像采集器;在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所述指纹采集器的情况下,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为用户指纹信息;在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所述图像采集器的情况下,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为用户图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指纹采集器的情况下,所述信息采集单元部署于以下位置之一:座椅处、仪表台、中控台、座椅侧的车门、座椅侧的A/B柱;在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器的情况下,所述信息采集单元部署于以下位置之一:仪表台、中控台、A/B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距离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部署于座椅后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座椅调节电机包括:第一调节电机、第二调节电机、第三调节电机、第四调节电机、第五调节电机、第六调节电机以及第七调节电机,所述第一调节电机、第二调节电机、第三调节电机、第四调节电机、第五调节电机、第六调节电机以及第七调节电机分别与所述座椅控制单元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进行前后移动;所述第二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三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靠背倾斜角度;所述第四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腰部支撑区域进行移动;所述第五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腿部支撑区域进行移动;所述第六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肩部支撑区域进行移动;所述第七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头枕进行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调节装置还包括警示单元所示警示单元用于基于是否夹紧输出警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警示单元包括:扬声器或者警示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警示单元包括扬声器的情况下,所述扬声器为座椅侧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设备,该车辆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座椅调节装置。
对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包括:信息采集单元、座椅控制单元、检测单元以及座椅调节电机;所述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座椅控制单元与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电连接;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座椅调节电机至少部署于座椅的底部、靠背、腰部、腿部、肩部、头部位置;其中,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座椅上的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座椅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确定是否夹紧;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是否夹紧进行座椅调整以及基于用户信息进行座椅调整。
可以看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方面,信息采集单元采集了用户信息,以使座椅控制单元可以直接确定出与该用户信息对应的座椅调节参数,然后直接基于该座椅调整参数控制座椅调节电机,实现了针对不同的用户,直接一次性调整至座椅的最佳状态;具有调整简单便捷的特点。另一方面,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夹紧,座椅控制单元可以基于是否夹紧进行座椅调整,提高了调整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的第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的第二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的第三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部署位置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是为例区别不同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不具有先后顺序的限定。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设备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调节装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座椅调节装置10包括信息采集单元101、座椅控制单元102、检测单元103以及座椅调节电机104。其中,信息采集单元101与座椅控制单元102电连接,检测单元103与座椅控制单元102电连接,座椅控制单元102与座椅调节电机104电连接。
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座椅调节电机至少部署于座椅的底部、靠背、腰部、腿部、肩部、头部位置;
其中,信息采集单元101,用于采集座椅上的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发送至座椅控制单元102;
检测单元103,用于确定是否夹紧
座椅控制单元102,用于基于是否夹紧进行座椅调整以及基于用户信息进行座椅调整。
本实用新型对各单元之间(信息采集单元101与座椅控制单元102之间,检测单元103与座椅控制单元102之间,座椅控制单元102与座椅调节电机104之间)的电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
对于信息采集单元101:
信息采集单元101用于采集座椅上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用于区分不同的用户。本申请实施例对信息采集单元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对座椅不作具体限定,可以基于实际情况配置。例如,座椅可以为主驾座椅、副驾座椅或者后排座椅等等。
对于检测单元103:
检测单元103用于确定是否夹紧。本申请实施例对检测单元103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
对于座椅控制单元10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座椅控制单元102中预先存储了多个用户信息对应的座椅调节参数。一个用户信息对应的座椅调节参数用于表征通过该座椅调节参数调整后的座椅为该用户信息所示的用户所需的最佳座椅姿态。
座椅控制单元102用于:接收信息采集单元101发送的用户信息,然后基于用户信息进行座椅调整。
示例性性的,座椅控制单元102可以确定与该用户信息对应的座椅调节参数,并基于座椅调节参数控制座椅调节电机104进行座椅调整,以达到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最佳座椅姿态。
座椅控制单元102还用于:基于是否夹紧进行座椅调整。具体的,在确定座椅调整处于夹紧状态,控制座椅调节电机104停止该阻力方向的座椅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对座椅控制单元102的具体类型以及部署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示例性的,座椅控制单元102可以为处理器等具有相关数据处理能力的电子器件。示例性的,座椅控制单元102可以部署于座椅内部、座椅上以及座椅周边。
对于座椅调节电机104:
座椅调节电机104用于调节座椅进行移动。具体的,座椅调节电机基于座椅控制单元102发送的座椅调节参数进行调节,以使座椅达到所需姿态。
本申请实施例对座椅调节电机104的具体类型以及数量不作限定,可以基于实际需求配置。
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座椅调节电机至少部署于座椅的底部、靠背、腰部、腿部、肩部、头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包括:信息采集单元、座椅控制单元、检测单元以及座椅调节电机;所述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座椅控制单元与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电连接;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座椅调节电机至少部署于座椅的底部、靠背、腰部、腿部、肩部、头部位置;其中,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座椅上的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座椅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确定是否夹紧;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是否夹紧进行座椅调整以及基于用户信息进行座椅调整。
可以看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方面,信息采集单元采集了用户信息,以使座椅控制单元可以直接确定出与该用户信息对应的座椅调节参数,然后直接基于该座椅调整参数控制座椅调节电机,实现了针对不同的用户,直接一次性调整至座椅的最佳状态;具有调整简单便捷的特点。另一方面,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夹紧,座椅控制单元可以基于是否夹紧进行座椅调整,提高了调整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下面对信息采集单元101进行具体说明。
其中,信息采集单元101可以包括指纹采集器或者图像采集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信息采集单元101包括所述指纹采集器的情况下,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为用户指纹信息。
在该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纹采集器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示例一,采集的指纹信息用于区分不同的用户,即指纹信息用于确定用户所需的最佳座椅调整参数。该示例中,一个用户对应一组最佳座椅调整参数。
示例二、采集的指纹信息用于区分不同的用户,且在用户确定的情况下,还可以区分用户的不同的座椅调整参数。在该示例中,一个用户对应多组座椅调整参数,例如,一个用户对应坐着休闲状态的座椅调整参数,躺着状态的座椅调整参数以及驾驶状态的座椅调整参数等等。其中一组座椅调整参数与用户的一个指纹信息对应。
简单来说,预先存储了用户的多个指纹信息,例如左右大拇指的指纹信息、左手食指的指纹信息、左手中指的指纹信息,不同的指纹信息对应用户不同状态下的座椅调整参数。
在信息采集单元101包括所述图像采集器的情况下,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为用户图像信息。
图像采集器采集的用户图像信息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的用户。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对信息采集单元101的部署位置进行说明。
在信息采集单元101包括指纹采集器的情况下,信息采集单元101部署于以下位置之一:
座椅处、仪表台、中控台、座椅侧的车门、座椅侧的A/B柱。
座椅侧的车门,指车辆的多个车门中距离该座椅最近的车门。
座椅侧的A/B柱,指车辆的多个A/B柱中距离该座椅最近的A/B柱。
对于信息采集单元101部署于座椅处、仪表台、中控台、座椅侧的车门、座椅侧的A/B柱的具体位置可以基于实际需求进行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唯一限定。
在信息采集单元101包括图像采集器的情况下,信息采集单元101部署于以下位置之一:仪表台、中控台、A/B柱。
可以理解的,信息采集单元101也可以集成于车内的用于驾驶员或者乘客信息采集的摄像头中。
下面,对检测单元103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103包括:距离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
在检测单元103包括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位置传感器采集的距离信息确定是否夹紧。其中,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认为处于夹紧状态,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则认为处于非夹紧状态。
在检测单元103包括压力传感器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信息确定是否夹紧。其中,压力大于压力阈值,则认为处于夹紧状态;压力小于预设阈值,则认为处于非夹紧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对检测单元103的部署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103可以部署于座椅后侧。即检测单元部署于该调整的座椅的后侧,用于避免与后面的人碰撞或者夹住问题。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103可以部署于座椅左侧或者右侧。即检测单元部署于该调整的座椅的左侧或者右侧,用于避免与左右两侧发送碰撞。
下面,对多个座椅调节电机104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所示的内容,座椅调节电机10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调节电机1041、第二调节电机1042、第三调节电机1043、第四调节电机1044、第五调节电机1045、第六调节电机1046以及第七调节电机1047。
第一调节电机1041、第二调节电机1042、第三调节电机1043、第四调节电机1044、第五调节电机1045、第六调节电机1046以及第七调节电机1047分别与座椅控制单元102电连接。
其中,第一调节电机1041,用于基于座椅控制单元102发送的座椅调整参数调整座椅进行前后移动。
第二调节电机1042,用于基于座椅控制单元102发送的座椅调整参数调整座椅进行上下移动。
第三调节电机1043,用于基于座椅控制单元102发送的座椅调整参数调整座椅靠背倾斜角度。
第四调节电机1044,用于基于座椅控制单元102发送的座椅调整参数调整座椅腰部支撑区域进行移动。
第五调节电机1045,用于基于座椅控制单元102发送的座椅调整参数调整座椅腿部支撑区域进行移动。
第六调节电机1046,用于基于座椅控制单元102发送的座椅调整参数调整座椅肩部支撑区域进行移动。
第七调节电机1047,用于基于座椅控制单元102发送的座椅调整参数调整座椅头枕进行移动。
可以理解的,实际中,座椅调节电机104还可以包括更多的调节电机,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参考图3所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调节装置10还可以包括警示单元105。
警示单元105用于基于是否夹紧输出警示信息。
具体的,在夹紧状态下,输出警示信息,在非夹紧状态下,不输出警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的警示方式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例如,可以通过声音的方式机型警示,或者通过灯光的方式进行警示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警示单元105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具体的警示方式进行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警示单元105包括:扬声器或者警示灯。
下面,对警示单元105的部署位置进行说明。
在警示单元105包括扬声器的情况下,扬声器为座椅侧扬声器。即将座椅侧的扬声器确定为警示单元105。
在警示单元105为警示灯的情况下,可以将车辆中原有的灯增加该警示功能,也可以灯光警示集成于中控屏或者仪表台中。
下面,通过一个详细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座椅调节装置进行说明。
目前,在汽车领域中,副驾座椅可以根据副驾人员身高体型的不同而进行人性化调整。常见的,在副驾座椅的右侧下方或右前门设置有手动或电动调节器,副驾可以通过操作这些调节器调整副驾座椅在车厢内的前、后位置及腿部、腰部、背部、头部衬垫的位置。
故对于老年人和孕妇行动不便乘客,或家庭成员副驾“专座”查岗,或不同路况下副驾“专座”成员舒适性等情况而言,副驾座椅位置的调节便利性就尤为重要。对于手动调节器的汽车来说,调整方式需要副驾乘客侧腰或倾斜身体摸索到手动调节器,然后才能进行手动调整,但是,对于老年人和孕妇而言,侧腰或倾斜身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可能需要多次调节才能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操作十分不便;对于电动调节器的汽车来说,虽然乘客可以方便的调整座椅位置,但是其和手动调节器一样浪费时间,缺乏高级感。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汽车副驾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根据指纹触发识别单元(相当于上述信息采集单元)探测并反馈副驾乘客的指纹特征(相当于上述用户信息),若是曾经在副驾乘坐过此车,并存有副驾座椅数据的乘客,调用数据库内存储的对应原有副驾座椅数据(相当于上述座椅调节参数),通过距离调节处理单元(相当于上述座椅调节单元)分别控制坐垫调节电机、腰部调节电机、座椅调节电机、靠背调节电机、腿部调节电机、头枕调节电机(相当于上述各座椅调节电机),调节身体各部位支撑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方便实用,智能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汽车副驾座椅,调节不便,提高副驾座椅调节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副驾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用于自动调整汽车副驾座椅的位置,乘坐时副驾座椅及腿部支撑垫自动前移至相应的位置,方便实用,智能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汽车副驾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相当于上述座椅调节装置),控制副驾座椅前后移动的座椅调节电机、控制副驾座椅坐垫高低移动的坐垫调节电机、控制副驾座椅靠背倾斜角度的靠背调节电机、控制副驾座椅腰部支撑移动的腰部调节电机、控制副驾座椅腿部支撑垫移动的腿部调节电机、控制副驾座椅头枕移动的头枕调节电机,还包括指纹触发识别单元和距离调节处理单元。
指纹触发识别单元(相当于上述指纹采集器),用于探测并反馈副驾的指纹特征,与数据库中的副驾数据比对,判断副驾是否存在的副驾座椅数据;若数据库未匹配到副驾乘客指纹,乘客则需手动调节各电机进行初始数据保存数据库。
距离调节处理单元,接收副驾座椅数据库的数据,并根据副驾座椅数据控制座椅所有调节电机,实现汽车副驾乘客身体各部位的自动调节。
防夹处理单元(相当于上述检测单元),通过副驾座椅传感器检查座椅各电机转速,当转速有变化时立刻向距离调节处理单元报告信息,距离调节处理单元向相应的电机发出指令,使电机停转或反转。
该实施例中的汽车副驾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中,指纹触发识别单元包括指纹传感器,指纹传感器可安装在汽车副驾座椅、仪表台、中控台、右前门、A\B柱等副驾乘客便于触摸,却又不易损坏的地方。
该实施例中的汽车副驾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中,距离调节处理单元得到的副驾座椅数据为分别控制坐垫调节电机、腰部调节电机、座椅调节电机、靠背调节电机、腿部调节电机、头枕调节电机主轴承旋转圈数所相对应的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驾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用于自动调整汽车副驾座椅的位置,乘坐车时副驾座椅、头枕及腿部支撑垫自动前移至相应的位置,方便实用,智能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当今社会,副驾“专座”成员的查岗。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驾座椅的自动调节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指纹触发识别单元401、距离调节处理单元402、防夹传感器403、调节电机404。
其中,指纹触发识别单元401可以访问数据库。
调节电机404可以包括:坐垫调节电机4041、腰部调节电机4042、靠背调节电机403、腿部调节电机404、肩部调节电机405以及头枕调节电机406。
具体的调整过程可以包括:采集指纹信息;判断该指纹信息是否记录;若有记录,通过距离调节单元进行调节;判断转速变化位置是否一致;若一致;结束;若不一致,重新判断转速变化位置是否一致;若无记录,语音提醒进行手动调节,记录调整好的位置。
其中,指纹触发识别单元、距离调节处理单元以及指向的为指纹触发识别单元可以部署的位置的部署位置可以参考图6所示的内容。
图6中,601指向的为指纹触发识别单元可以部署的位置;602指向的为距离调节处理单元可以部署的位置;603指向的为指纹触发识别单元可以部署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汽车副驾座椅,调节不便、容易出错或知晓副驾是否有被调整过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指纹识别,完全自动调整汽车副驾座椅的位置,乘坐时副驾座椅及腿部支撑垫自动调整至相应的位置,方便实用,智能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设备。该车辆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座椅调节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车辆设备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座椅调节装置一致。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座椅调节装置关于技术效果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实用新型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装置包括:信息采集单元、座椅控制单元、检测单元以及座椅调节电机;
所述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座椅控制单元与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电连接;所述座椅调节电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座椅调节电机至少部署于座椅的底部、靠背、腰部、腿部、肩部、头部位置;
其中,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座椅上的用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座椅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确定是否夹紧;所述座椅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是否夹紧进行座椅调整以及基于用户信息进行座椅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指纹采集器或者图像采集器;
在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所述指纹采集器的情况下,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为用户指纹信息;
在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所述图像采集器的情况下,对应的,所述用户信息为用户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指纹采集器的情况下,所述信息采集单元部署于以下位置之一:座椅处、仪表台、中控台、座椅侧的车门、座椅侧的A/B柱;
在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器的情况下,所述信息采集单元部署于以下位置之一:仪表台、中控台、A/B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距离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部署于座椅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座椅调节电机包括:第一调节电机、第二调节电机、第三调节电机、第四调节电机、第五调节电机、第六调节电机以及第七调节电机,所述第一调节电机、第二调节电机、第三调节电机、第四调节电机、第五调节电机、第六调节电机以及第七调节电机分别与所述座椅控制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进行前后移动;
所述第二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进行上下移动;
所述第三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靠背倾斜角度;
所述第四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腰部支撑区域进行移动;
所述第五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腿部支撑区域进行移动;
所述第六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肩部支撑区域进行移动;
所述第七调节电机,用于调整座椅头枕进行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装置还包括警示单元,所示警示单元用于基于是否夹紧输出警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单元包括:扬声器或者警示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警示单元包括扬声器的情况下,所述扬声器为座椅侧扬声器。
10.一种车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
CN202321789748.5U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设备 Active CN220429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9748.5U CN220429937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9748.5U CN220429937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9937U true CN220429937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2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89748.5U Active CN220429937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9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42145A (en) Arrangement for adjusting the sitting position of a vehicle occupant
US6450530B1 (en) Seating system with optimum visibilty
CN113246815B (zh) 车辆座椅自动调节方法及装置
US6614344B1 (en) Optical sensor for an adjustable vehicle seating system
US20140316660A1 (en) Seat-integrated occupant presence detector
JP2004518104A (ja) 座席を占めている物体の重量を測定する装置と方法
CN113335146A (zh) 自动调节驾驶员相关车载设备的调节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050017561A1 (en) Seat, seat recliner mechanism, and seat recliner system
US2020039161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driver fatigue using vehicle seat
KR20200075385A (ko) 자동차 시트의 제어방법
US20050283293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eat adjustment
CN109624810A (zh) 头枕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及系统
CN220429937U (zh) 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及车辆设备
RU2641948C2 (ru) Способ регулировки положения подголовника пассажирского сиденья
CN114789701A (zh) 一种座椅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731163A (zh) 一种车辆座椅自动调节的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1231794B (zh)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WO2023232041A1 (en) Method for occupant protection and occupant protection system
CN113561858A (zh) 一种汽车座椅电动调节系统、方法
CN216300853U (zh) 一种汽车记忆座椅
CN116476708A (zh) 零重力座椅防夹调节的控制装置、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US20220410832A1 (en) Device for restraining passenger in relaxed position for vehicle sea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thereof
CN115257470B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整方法及汽车座椅调整系统
CN114906021A (zh) 车辆座椅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KR20140065299A (ko) 운전석 시트 조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