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6400U - 一种铜片压形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片压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6400U
CN220426400U CN202321795616.3U CN202321795616U CN220426400U CN 220426400 U CN220426400 U CN 220426400U CN 202321795616 U CN202321795616 U CN 202321795616U CN 220426400 U CN220426400 U CN 220426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base
copper sheet
groov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956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银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Yinha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Yinha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Yinha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Yinha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956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64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6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64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片压形机,其结构包括有机座,机座前侧成型有加工区间,加工区间内底壁固设有用以安装成型模的装配底座,装配底座上顶面固设有两个装配柱,成型模座包括座板、位于座板顶部中心处的模块以及对应开设于座板上的两个装配孔,两个装配孔分别与两个装配柱位置对应,成型模座安装状态下时各装配柱均位于对应装配孔内,装配孔与装配柱之间通过卡紧机构实现锁紧配合,机座顶部位于成型模对应处设置有压型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铜片压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铜片压形机。
背景技术
铜片是电子元器件常用的原材料,在生产电子元器件的时候需要用到铜片压形机对铜片进行压形,即铜片压形机中铜片成形头与铜片成型模相互配合,使铜片形成所需形状。
目前,公开(公告)号为CN2191305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铜片压形装置,它包括台座,台座一侧面开设有压形室,压形室内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排料口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托举铜片成型模的托座,托座下表面开设有腔室,腔室内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匹配限制铜片成型模位置的螺栓的螺纹孔,托座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穿插螺栓并与螺纹孔相对齐的圆孔,连接座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板,所述支板上端与腔室内顶部相接触;该铜片压形装置在安装成型模时的具体操作为“加工有螺纹孔的连接座安插在托座上的腔室中,并使螺纹孔与托座上的圆孔对齐,然后将螺栓穿过铜片成型模、圆孔后拧入螺纹孔内,完成铜片成型模的安装”,当螺纹孔在与螺栓拆装过程中因错丝等原因受损时,更换连接座即可,无须更换台座;但这种连接方式依旧与对比文件中所提及螺纹连接所产生的缺陷相同,区别效果仅是在优化前需要更换整体与优化后需要更换单个部件的区别,故该对比文件并没有解决因螺纹连接产生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片压形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片压形机,包括有机座,机座前侧成型有加工区间,加工区间内底壁固设有用以安装成型模的装配底座,装配底座上顶面固设有两个装配柱,成型模座包括座板、位于座板顶部中心处的模块以及对应开设于座板上的两个装配孔,两个装配孔分别与两个装配柱位置对应,成型模座安装状态下时各装配柱均位于对应装配孔内,装配孔与装配柱之间通过卡紧机构实现锁紧配合,机座顶部位于成型模对应处设置有压型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装配柱包括位于下方的固定外壳以及位于上方的紧固外壳,固定外壳与紧固外壳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拼合组成装配柱,固定外壳及紧固外壳上端分别成型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凹槽内周壁等距且周向开设有若干通孔,各通孔外开口端均为收口设置且内置有滚珠,第二凹槽内置有控制各滚珠同步伸出或回缩至其内的按压机构,装配孔下开口端内壁延伸有卡紧部,卡紧部横截面呈锥台状结构且内径与装配柱的外径适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按压机构包括开设于第一凹槽内底部中心处的滑孔、滑移设置于滑孔内的滑柱、开设于滑柱内顶部中心处的紧固孔、设置于滑柱上部的抵盘以及设置于底盘上方的压块,抵盘外周环设有抵槽且抵盘上顶时抵槽用于阻挡滚珠内缩至第二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柱下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内且连接有滑座,滑座下底壁与第一凹槽内底壁之间夹设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初始状态下促使抵盘压紧各滚珠,弹性复位件由若干组两两相对的蝶形弹片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型机构包括动力气缸,机座顶部开设有用以安装气缸的安装区间,动力气缸的输出轴贯穿延伸至加工区间内且连接有用于安装压形头的连接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机座左右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基板,两个固定基板均呈L型结构且对应开设有供外部紧固件穿过的配合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根据铜片压型需要将对应成型模固定安装在装配底座上,并通过装配孔与装配柱之间的卡紧机构对成型模的位置进行锁紧固定,此时将待压形的铜片放置于成型模座上,启动压形机构并通过压形机构与成型模之间的配合对铜片实现压弯;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紧配合的方式实现成型模的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固定的方式,不存在装卸中会发生错丝等隐患,有效降低装卸时对于成型模或装配底座的损耗,提高装置配件的使用寿命,且装卸时不需要采用螺栓等额外的装卸部件,也不需要辅助工具辅助装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柱与装配孔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座;10、加工区间;11、固定基板;12、配合孔;2、装配底座;20、装配柱;21、固定外壳;22、紧固外壳;23、第一凹槽;24、第二凹槽;25、通孔;26、滚珠;3、成型模;30、座板;31、装配孔;32、卡紧部;4、动力气缸;40、安装区间;41、压形头;42、连接座;5、滑孔;50、紧固孔;51、抵盘;52、压块;53、抵槽;54、滑座;6、弹性复位件;60、蝶形弹片;7、模块;8、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铜片压形机,包括有机座1,机座1前侧成型有加工区间10,加工区间10内底壁固设有用以安装成型模3的装配底座2,装配底座2上顶面固设有两个装配柱20,成型模3座包括座板30、位于座板30顶部中心处的模块7以及对应开设于座板30上的两个装配孔31,两个装配孔31分别与两个装配柱20位置对应,成型模3座安装状态下时各装配柱20均位于对应装配孔31内,装配孔31与装配柱20之间通过卡紧机构实现锁紧配合,机座1顶部位于成型模3对应处设置有压型机构。
在使用时,根据铜片压型需要将对应成型模3固定安装在装配底座2上,具体是将成型模3的两个装配孔31分别与装配底座2上顶面的两个装配柱20对准,而后促使成型模3下底面与装配底座2上顶面相抵,上述状态下时装配底座2顶面的两个装配柱20分别位于座板30上的两个装配孔31内,并通过装配孔31与装配柱20之间的卡紧机构对成型模3的位置进行锁紧固定,此时将待压形的铜片放置于成型模3座上,启动压形机构并通过压形机构与成型模3之间的配合对铜片实现压弯;
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紧配合的方式实现成型模3的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固定的方式,不存在装卸中会发生错丝等隐患,有效降低装卸时对于成型模3或装配底座2的损耗,提高装置配件的使用寿命,且装卸时不需要采用螺栓等额外的装卸部件,也不需要辅助工具辅助装卸。
装配柱20包括位于下方的固定外壳21以及位于上方的紧固外壳22,固定外壳21与紧固外壳2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拼合组成装配柱20,固定外壳21及紧固外壳22上端分别成型有第一凹槽23及第二凹槽24。
在使用时,固定外壳21与紧固外壳2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具体为固定外壳21上开口端环绕开设有旋紧区间,紧固外壳22下底部外周开设有与旋紧区间适配的旋紧部,旋紧区间内设有内螺纹且旋紧部外设有外螺纹,通过旋紧部与旋紧区间的螺纹连接配合实现紧固外壳22与固定外壳21之间的拼装;以便于装配柱20内部元器件的检修及维护。
第二凹槽24内周壁等距且周向开设有若干通孔25,各通孔25外开口端均为收口设置且内置有滚珠26,第二凹槽24内置有控制各滚珠26同步伸出或回缩至其内的按压机构,装配孔31下开口端内壁延伸有卡紧部32,卡紧部32横截面呈锥台状结构且内径与装配柱20的外径适配;按压机构包括开设于第一凹槽23内底部中心处的滑孔5、滑移设置于滑孔5内的滑柱8、开设于滑柱8内顶部中心处的紧固孔50、设置于滑柱8上部的抵盘51以及设置于底盘上方的压块52,抵盘51外周环设有抵槽53且抵盘51上顶时抵槽53用于阻挡滚珠26内缩至第二凹槽24内;滑柱8下端延伸至第一凹槽23内且连接有滑座54,滑座54下底壁与第一凹槽23内底壁之间夹设有弹性复位件6,弹性复位件6初始状态下促使抵盘51压紧各滚珠26,弹性复位件6由若干组两两相对的蝶形弹片60组成。
在使用时,初始状态下(即成型模3处于安装状态下)滑座54始终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弹性复位件6的弹性复位力),滑座54促使抵盘51上顶,此时抵盘51促使各滚珠26伸出通孔25,各滚珠26伸出状态下时与装配孔31内端卡紧部32形成卡紧配合对成型模3进行锁紧固定,且上述状态下抵槽53对滚珠26实现阻挡避免滚珠26回缩至第二凹槽24内,保证锁紧时的稳固性;
需要装卸成型模3时,双手握持成型模3两侧,而后双手的大拇指同时向下按压两个压块52,两个压块52下压并带动抵盘51及滑柱8沿滑孔5向下滑移,且滑柱8下移促使滑座54挤压弹性复位件6促使弹性复位件6处于蓄能状态,抵盘51下移促使其对各滚珠26的阻挡消失,各滚珠26回缩至第二凹槽24内,此时两个装配柱20与装配孔31之间的锁紧固定消失,即可顺畅装卸滑座54,在滑座54到达指定安装位置或脱离安装位置后取消对于压块52的按压即可;
其中滑柱8、抵盘51以及压块52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体参阅说明书附图2,将紧固件依次穿过压块52及抵盘51并与滑柱8内顶部的紧固孔50拧紧即可。
压型机构包括动力气缸4,机座1顶部开设有用以安装气缸的安装区间40,动力气缸4的输出轴贯穿延伸至加工区间10内且连接有用于安装压形头41的连接座42。
在使用时,启动动力气缸4并通过其输出轴带动压形头41上下往复运动,以使压形头41靠近或远离模块7已实现对于铜片的压形工作;
机座1左右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基板11,两个固定基板11均呈L型结构且对应开设有供外部紧固件穿过的配合孔12。
在使用时,两个固定基板11通过两个固定柱对应固设于机座1左右两侧,固定基板11上的配合孔12用以供外部紧固件穿过,以将压形机固定在指定工作区域。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同时需要指出的本实用新型指出的术语,如:“前”、“后”、“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铜片压形机,包括有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前侧成型有加工区间(10),所述加工区间(10)内底壁固设有用以安装成型模(3)的装配底座(2),所述装配底座(2)上顶面固设有两个装配柱(20),所述成型模(3)座包括座板(30)、位于座板(30)顶部中心处的模块(7)以及对应开设于座板(30)上的两个装配孔(31),两个所述装配孔(31)分别与两个装配柱(20)位置对应,所述成型模(3)座安装状态下时各装配柱(20)均位于对应装配孔(31)内,所述装配孔(31)与装配柱(20)之间通过卡紧机构实现锁紧配合,所述机座(1)顶部位于成型模(3)对应处设置有压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片压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柱(20)包括位于下方的固定外壳(21)以及位于上方的紧固外壳(22),所述固定外壳(21)与紧固外壳(2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拼合组成装配柱(20),所述固定外壳(21)及紧固外壳(22)上端分别成型有第一凹槽(23)及第二凹槽(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片压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24)内周壁等距且周向开设有若干通孔(25),各所述通孔(25)外开口端均为收口设置且内置有滚珠(26),所述第二凹槽(24)内置有控制各滚珠(26)同步伸出或回缩至其内的按压机构,所述装配孔(31)下开口端内壁延伸有卡紧部(32),所述卡紧部(32)横截面呈锥台状结构且内径与装配柱(20)的外径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片压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开设于第一凹槽(23)内底部中心处的滑孔(5)、滑移设置于所述滑孔(5)内的滑柱(8)、开设于滑柱(8)内顶部中心处的紧固孔(50)、设置于滑柱(8)上部的抵盘(51)以及设置于底盘上方的压块(52),所述抵盘(51)外周环设有抵槽(53)且抵盘(51)上顶时抵槽(53)用于阻挡滚珠(26)内缩至第二凹槽(2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片压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8)下端延伸至第一凹槽(23)内且连接有滑座(54),所述滑座(54)下底壁与第一凹槽(23)内底壁之间夹设有弹性复位件(6),所述弹性复位件(6)初始状态下促使抵盘(51)压紧各滚珠(26),所述弹性复位件(6)由若干组两两相对的蝶形弹片(60)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片压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机构包括动力气缸(4),机座(1)顶部开设有用以安装所述气缸的安装区间(40),所述动力气缸(4)的输出轴贯穿延伸至加工区间(10)内且连接有用于安装压形头(41)的连接座(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片压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左右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基板(11),两个所述固定基板(11)均呈L型结构且对应开设有供外部紧固件穿过的配合孔(12)。
CN202321795616.3U 2023-07-08 2023-07-08 一种铜片压形机 Active CN2204264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5616.3U CN220426400U (zh) 2023-07-08 2023-07-08 一种铜片压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5616.3U CN220426400U (zh) 2023-07-08 2023-07-08 一种铜片压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6400U true CN220426400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700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95616.3U Active CN220426400U (zh) 2023-07-08 2023-07-08 一种铜片压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64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8318B (zh) 一种金属钣金铆接方法
CN220426400U (zh) 一种铜片压形机
CN216899255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工业机器人用红外温度传感装置
CN109807618B (zh) 一种锁芯装搭机的夹持装置
CN214489523U (zh) 槽楔压装设备
CN212145341U (zh) 一种轻便型顶针加工治具
CN209775303U (zh) 一种深型腔及带柱类塑胶产品矫正辅具用快速拆卸机
CN218963804U (zh) 一种冲模更换机构
CN220192470U (zh) 一种绘图辅助工具
CN220592156U (zh) 磁极线圈热压工装
CN220637160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数控机床用防护罩
CN217346794U (zh) 一种金属件与塑料件的扣合设备
CN110883692A (zh) 一种烟雾探测器壳体打磨用自动固定机构
CN219986763U (zh) 一种非标金属嵌件自动导正压装机构
CN219788223U (zh) 一种装卡簧治具
CN21746831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断路器
CN112743483A (zh) 机匣分解工具和分解方法
CN221087012U (zh) 电连接件整形装置
CN220028424U (zh) 一种冲压端子模具
CN219443145U (zh) 一种装配式零件冲压模具
CN219418836U (zh) 一种银触点的铆压模具
CN219703212U (zh) 一种环形冲压模具组及钣金加工设备
CN220942793U (zh) 一种具有多个冲头的冲压模具
CN219760130U (zh) 一种电气安全检测用接线装置
CN220942817U (zh) 一种方便上模冲头维修的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