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0487U - 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0487U
CN220420487U CN202322071508.8U CN202322071508U CN220420487U CN 220420487 U CN220420487 U CN 220420487U CN 202322071508 U CN202322071508 U CN 202322071508U CN 220420487 U CN220420487 U CN 220420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lope
button
movable contac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715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招顺
陈阿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qing Jingh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qing Jingh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qing Jingh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qing Jingh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715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0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0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0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包括基座、按钮、弹性摆动组件、以及动触件,基座形成有底部安装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的安装腔,弹性摆动组件连接于按钮的内端上,动触件可在第一引脚上相对转动且不脱离第一引脚,动触件包括第一导电片、以及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设为T形结构,且其横向臂部搭接于第一引脚上并与安装腔内壁之间限位配合,其竖向臂部连接于横向臂部背向第二导电片的一侧上,第二导电片上设有逐渐向上的第一坡面,第一坡面与竖向臂部相连接并供弹性摆动组件沿其表面滑移,第二导电片相对第一坡面的一侧设有接触结构,第二引脚位于接触结构的摆动路径上。本实用新型无需设置复位弹簧,整体结构简约,按压结束后能自动复位。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
背景技术
拨动式开关属于机电元件,是一种手动控制开关,通过外力操作摇柄实现开关电路 通、断功能的控制,现有的拨动式开关的底部设置复位弹簧,以复位弹簧提供额外的弹性力令开关在承压后复位,这样的结构比较复杂,不够简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其无需设置复位弹簧,整体结构简约,按压结束后能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包括基座、按钮、弹性摆动组件、以及动触件,所述基座形成有底部安装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的安装腔,所述按钮通过相对侧壁面上的卡柱插入所述安装腔上对应的卡孔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弹性摆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按钮的内端上,所述动触件可在所述第一引脚上相对转动且不脱离所述第一引脚,所述弹性摆动组件拨动所述动触件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所述动触件包括第一导电片、以及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设为T形结构,且其横向臂部搭接于所述第一引脚上并与所述安装腔内壁之间限位配合,其竖向臂部连接于所述横向臂部背向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导电片上设有逐渐向上的第一坡面,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竖向臂部相连接并供所述弹性摆动组件沿其表面滑移,所述第二导电片相对所述第一坡面的一侧设有接触结构,所述第二引脚位于所述接触结构的摆动路径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采用T形结构的第一导电片的横向臂部搭接于第一引脚上端、并使其与安装腔之间形成限位配合,从而实现动触件可在第一引脚上相对转动且不脱离第一引脚,相对于通过在第一引脚和动触件之间设置限位结构的方式,成型设计会更简单、方便,便于生产,且通过设置竖向臂部以及使第一坡面连接于竖向臂部上,此方式的设置,使得动触件摆动的臂长合理,动触件摆动时的稳定性更高,摆动也更省力,同时在第二导电片上的接触结构与第二引脚接触连通或接触断开过程中,按钮先向右摆动,使弹性摆动组件顺时针在第一坡面上滑移,第二导电片上的接触结构朝第二引脚方向靠近,此时弹性摆动组件在第一坡面的作用下进一步回缩直至实现电路导通,结束对按钮的作用,在第一坡面作用下,弹性摆动组件逆时针在第一坡面上滑移,从而实现弹性摆动组件压缩力释放,直至复位至初始位置,此时动触件和按钮也自动摆动至初始位置,因此当按钮作用于动触件时,能够实现电路导通,但是放开按钮之后,就能够实现电路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结构设有第二坡面、以及第三坡面,所述第二坡面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一坡面的最高点连接,所述第三坡面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二坡面的最低点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三坡面的底表面相接触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形成第二坡面,使得第二导电片与第二引脚之间的接触距离较短,从而实现快速导通和缩减产品体积的目的,通过第三坡面与第二引脚接触的方式设置,使得第二导电片与第二引脚的接触更充分,导电效果更佳,动触件整体结构合理。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件还包括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竖向连接于所述竖向臂部的另一侧壁面上,所述限位片在所述弹性摆动组件的带动下与所述安装腔底面限位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弹性摆动组件在第一坡面的作用下滑移至初始位置后,弹性摆动组件还会继续释放压缩力,通过限位片与安装腔底面形成限位接触,从而达到阻止继续释放压缩力的目的,避免了动触件过度翘起而发生位置变动,使用更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腔的左侧壁面处形成有第一限位凸柱,所述安装腔的右侧壁面处形成有第二限位凸柱,且所述按钮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凸柱与所述按钮底部左侧处相抵靠,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凸柱与所述按钮底部右侧处相抵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当第二导电片上的接触结构与第二引脚稳定接触时,按钮在操作者的带动下右摆至第二极限位置,操作者继续施力,此时,位于安装腔的右侧壁面处的第二限位凸柱会与按钮底部右侧相抵,从而限制住按钮继续向右摆动,使得同步摆动的弹性摆动组件不会使第二导电片上的接触结构与第二引脚发生接触过度的现象,当按钮进行复位时并向左摆动至第一极限位置处时,此时,位于安装腔的左侧壁面处的第一限位凸柱会与按钮底部左侧相抵,从而限制住按钮继续向左摆动,使得同步摆动的弹性摆动组件不会使动触件过度翘起而发生位置变动,开关使用更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腔内设有两组定位块组,每组所述定位块组均由两个定位块组成、并呈两侧与所述第一引脚相配合,每个所述定位块上还均设有镂空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两组定位块组,实现对第一引脚位置的加强限定,保证了第一引脚不会随着动触件的摆动而发生位置变动,使用更安全,镂空腔的设置,使得基座整体的成型成本不会过高,重量也较低,达到轻巧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定位块相向的一侧还对应形成有槽口,所述动触件通过所述横向臂部、所述槽口限位配合于所述第一引脚上端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在定位块上设置与横向臂部相配合的槽口,实现对动触件的位置限定,同时也使得动触件的安装也更方便,结构设计更合理。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摆动组件包括摆动轴、以及弹簧,所述按钮的内腔中部形成有套筒部,所述弹簧通过所述摆动轴压缩连接于所述套筒部的容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采用弹簧产生形变带动摆动轴在动触件上进行滑移,弹簧所具有的的势能易随着摆动轴的位置变动,整体动作更流畅合理,按钮底部形成的套筒部,使得弹簧受力不会发生较大的扭曲变形,保证了作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腔两侧的长壁部分的形状为外凸的弧形,所述卡孔形成于相应的所述长壁部分上,所述卡柱均设为二分之一柱体形状的半限位凸起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安装腔两侧的长壁部分的形状为外凸的弧形,使得安装腔两侧的长壁部分之的距离呈中间较大的结构,从而便于按钮的安装,同时此结构的设计,在基座注塑成型后,也能防止长壁部分因冷却变形向内凹的现象发生,卡柱为半限位凸起柱,此结构是倾斜剖分的半个柱体,该形状便于卡柱与卡孔配接孔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触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结构另一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按钮、3-动触件、4-安装腔、5-第一引脚、6-第二引脚、7-卡柱、8-卡孔、9-横向臂部、10-竖向臂部、11-第一坡面、12-第二坡面、13-第三坡面、14-限位片、15-第一限位凸柱、16-第二限位凸柱、17-定位块、18-槽口、19-摆动轴、20-弹簧、21-套筒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另涉及方位的属于仅表示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绝对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包括基座1、按钮2、弹性摆动组件、以及动触件4,在基座1形成有安装腔5,安装腔5为底部封闭结构,安装腔5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引脚6、第二引脚7,第一引脚6位于安装腔5底部中心位置处,第二引脚7位于第一引脚6的左侧,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腔5底部上对应形成第一安装插槽和第二安装插槽,按钮2通过相对侧壁面上的卡柱8插入安装腔5上对应的卡孔9与基座1连接,按钮2可相对基座1做左右摆动,弹性摆动组件连接于按钮2的内端上,动触件4可在第一引脚6上相对转动且不脱离第一引脚6,弹性摆动组件用于拨动动触件4使其连通或断开第一引脚6和第二引脚7,从而使得电路连通或断开。
在本实例中,动触件4包括第一导电片、以及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设为T形结构,且其横向臂部10搭接于第一引脚6上并与安装腔5内壁之间限位配合,这样的话,无需在第一引脚6的上端设计额外的固定结构,动触件4即可通过横向臂部10以第一引脚6的上端为支撑进行摆动,从而实现动触件4可在第一引脚6上相对转动且不脱离第一引脚6的目的,成型设计会更简单、方便,便于生产,T形结构的第一导电片的竖向臂部11连接于横向臂部10背向第二导电片的一侧上,第二导电片上设有逐渐向上的第一坡面12,第一坡面12为弧面,第一坡面12与竖向臂部11相连接并供弹性摆动组件沿其表面滑移,此方式的设置,使得动触件摆动的臂长合理,动触件4摆动时的稳定性更高,摆动也更省力,在第二导电片相对第一坡面12的一侧还设有接触结构,第二引脚7位于接触结构的摆动路径上,也就是说动触件4通过第二导电片上的接触结构实现与第二引脚7的连通或断开。
工作过程:在第二导电片上的接触结构与第二引脚7接触连通或接触断开过程中,按钮2先向右摆动,使弹性摆动组件顺时针在第一坡面12上滑移,使接触结构朝第二引脚7方向靠近,此时弹性摆动组件在第一坡面12的作用下进一步回缩直至实现电路导通,结束对按钮2的作用后,由于在第一坡面12作用下,弹性摆动组件会自动逆时针在第一坡面12上滑移,从而实现弹性摆动组件压缩力释放,直至复位至初始位置,此时动触件4和按钮2也自动摆动至初始位置,因此当按钮2作用于动触件4时,能够实现电路导通,但是放开按钮2之后,就能够实现电路断开,因此该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其无需设置复位弹簧,整体结构简约,按压结束后能自动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结构设有第二坡面13、以及第三坡面14,第二坡面13的最高点与第一坡面12的最高点连接,更具体的说,第二坡面13和第三坡面14均设为斜面,且第二坡面13相对第一坡面12斜向下设置,使得第二导电片的左端与第二引脚7之间的接触距离较短,从而实现快速动作,第三坡面14的最低点与第二坡面13的最低点连接,第二引脚7与第三坡面14的底表面相接触配合,也就是说,第三坡面14相对第二坡面13斜向上设置,这样的话,第二导电片与第二引脚7的接触会更充分,导电效果更佳,动触件4整体结构合理。
在本实施例中,动触件4还包括限位片15,限位片15竖向连接于竖向臂部11的另一侧壁面上,限位片15在弹性摆动组件的带动下与安装腔5底面限位接触,弹性摆动组件在第一坡面12的作用下滑移至初始位置后,弹性摆动组件还会继续释放压缩力,通过限位片15与安装腔5底面形成限位接触,从而达到阻止继续释放压缩力的目的,避免了动触件4过度翘起而发生位置变动,使用更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腔5的左侧壁面处形成有第一限位凸柱16,安装腔5的右侧壁面处形成有第二限位凸柱17,且按钮2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在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一限位凸柱16与按钮2底部左侧处相抵靠,在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二限位凸柱17与按钮2底部右侧处相抵靠,当第二导电片上的接触结构与第二引脚7稳定接触时,按钮2在操作者的带动下右摆至第二极限位置,操作者继续施力,此时,位于安装腔5的右侧壁面处的第二限位凸柱17会与按钮2底部右侧相抵,从而限制住按钮2继续向右摆动,使得同步摆动的弹性摆动组件不会使第二导电片上的接触结构与第二引脚7发生接触过度的现象,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当按钮2进行复位时并向左摆动至第一极限位置处时,此时,位于安装腔5的左侧壁面处的第一限位凸柱16会与按钮2底部左侧相抵,从而限制住按钮2继续向左摆动,使得同步摆动的弹性摆动组件不会使动触件4过度翘起而发生位置变动,开关使用更安全,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限位凸柱17与按钮2底部右侧相抵时,限位片15位于安装腔底部接触限位。
在本实例中,安装腔5内设有两组定位块组,每组定位块组均由两个定位块18组成、并呈两侧与第一引脚6相配合,通过两组定位块组,实现对第一引脚位置6的加强限定,保证了第一引脚6不会随着动触件4的摆动而发生位置变动,使用更安全,
在本实例中,每个定位块18上还均设有镂空腔,镂空腔的设置,使得基座1整体的成型成本不会过高,重量也较低,达到轻巧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在本实例中,定位块18的高度要高于安装后动触件4的第一导电片的高度,因此,在每组定位块18相向的一侧还对应形成有槽口19,槽口19的底面高度要不高于第一引脚6上端的高度,使得动触件4通过横向臂部10、槽口19限位接触配合于第一引脚6上端上,通过在定位块18上设置与横向臂部10相配合的槽口19,实现对动触件4的位置限定,在摆动过程中,动触件4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同时在第一引脚6安装后,动触件4可通过槽口19快速安装,动触件4的安装也更方便,结构设计更合理。
在本实例中,弹性摆动组件包括摆动轴20、以及弹簧21,按钮2的内腔中部形成有套筒部22,弹簧21通过摆动轴20压缩连接于套筒部22的容腔内,通过采用弹簧21产生形变带动摆动轴20在动触件4上进行滑移,更具体的说,随着摆动轴20在第一坡面12上顺时针滑移,摆动轴20会向套筒部22内收缩从而继续压缩弹簧22,随着摆动轴20在第一坡面12上逆时针滑移,摆动轴20会向套筒部22外伸出从而继续使弹簧22释放弹性势能,弹簧21所具有的的势能易随着摆动轴20的位置变动,整体动作更流畅合理,按钮2底部形成的套筒部22,使得弹簧21受力不会发生较大的扭曲变形,保证了作用效果。
在本实例中,安装腔5两侧的长壁部分的形状为外凸的弧形,卡孔8形成于相应的长壁部分上,卡柱9均设为二分之一柱体形状的半限位凸起柱。
安装腔两侧的长壁部分的形状为外凸的弧形,使得安装腔两侧的长壁部分之的距离呈中间较大的结构,从而便于按钮的安装,同时此结构的设计,在基座注塑成型后,也能防止长壁部分因冷却变形向内凹的现象发生,卡柱为半限位凸起柱,此结构是倾斜剖分的半个柱体,该形状便于卡柱与卡孔配接孔配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包括基座(1)、按钮(2)、弹性摆动组件、以及动触件(3),所述基座(1)形成有底部安装第一引脚(5)、第二引脚(6)的安装腔(4),所述按钮(2)通过相对侧壁面上的卡柱(7)插入所述安装腔(4)上对应的卡孔(8)与所述基座(1)连接,所述弹性摆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按钮(2)的内端上,所述动触件(3)可在所述第一引脚(5)上相对转动且不脱离所述第一引脚(5),所述弹性摆动组件拨动所述动触件(3)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一引脚(5)和所述第二引脚(6),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件(3)包括第一导电片、以及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设为T形结构,且其横向臂部(9)搭接于所述第一引脚(5)上并与所述安装腔(4)内壁之间限位配合,其竖向臂部(10)连接于所述横向臂部(9)背向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导电片上设有逐渐向上的第一坡面(11),所述第一坡面(11)与所述竖向臂部(10)相连接并供所述弹性摆动组件沿其表面滑移,所述第二导电片相对所述第一坡面(11)的一侧设有接触结构,所述第二引脚(6)位于所述接触结构的摆动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结构设有第二坡面(12)、以及第三坡面(13),所述第二坡面(12)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一坡面(11)的最高点连接,所述第三坡面(13)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二坡面(12)的最低点连接,所述第二引脚(6)与所述第三坡面(13)的底表面相接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件(3)还包括限位片(14),所述限位片(14)竖向连接于所述竖向臂部(10)的另一侧壁面上,所述限位片(14)在所述弹性摆动组件的带动下与所述安装腔(4)底面限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4)的左侧壁面处形成有第一限位凸柱(15),所述安装腔(4)的右侧壁面处形成有第二限位凸柱(16),且所述按钮(2)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凸柱(15)与所述按钮(2)底部左侧处相抵靠,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凸柱(16)与所述按钮(2)底部右侧处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4)内设有两组定位块组,每组所述定位块组均由两个定位块(17)组成、并呈两侧与所述第一引脚(5)相配合,每个所述定位块(17)上还均设有镂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定位块(17)相向的一侧还对应形成有槽口(18),所述动触件(3)通过所述横向臂部(9)、所述槽口(18)限位配合于所述第一引脚(5)上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摆动组件包括摆动轴(19)、以及弹簧(20),所述按钮(2)的内腔中部形成有套筒部(21),所述弹簧(20)通过所述摆动轴(19)压缩连接于所述套筒部(21)的容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4)两侧的长壁部分的形状为外凸的弧形,所述卡孔(8)形成于相应的所述长壁部分上,所述卡柱(7)均设为二分之一柱体形状的半限位凸起柱。
CN202322071508.8U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 Active CN220420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1508.8U CN220420487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1508.8U CN220420487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0487U true CN220420487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6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71508.8U Active CN220420487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0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29184U (zh) 夹持底座及具有该夹持底座的电子产品支架
CN103413710A (zh) 一种平板开关
CN220420487U (zh) 一种自动复位的两档拨动式开关
CN209607929U (zh) 一种低压电缆快速转接头
CN111705924B (zh) 一种钢结构连接件
CN116237424B (zh) 铜母线冲压装置
CN201230117Y (zh) 电连接器
CN216251067U (zh) 一种汽车用车联网5g天线
CN214111110U (zh) 一种用于制作硅胶l型接头的模具
CN214478181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压紧和导通联动机构
CN110369629B (zh) 一种高效汽车覆盖件模具顶料装置
CN203760349U (zh) 一种四位平板开关
CN208374638U (zh) 雷达工装及雷达装配设备
CN109285709B (zh) 一种大行程且有较大过行程的按键开关
CN218747285U (zh) 一种自动键帽组装机
CN209225421U (zh) 一种机翼支撑架
CN216354630U (zh) 一种动力电池用储能组件
CN214353867U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面板的成型模具
CN218447682U (zh) 一种检测开关
CN109098746B (zh) 调节型液压支撑结构
CN211719882U (zh) 脱钩式直流大电流平擦连接器
CN216383301U (zh) 一种用于执行器的角度定位机构
CN213459535U (zh) 一种双复位开关
CN213150607U (zh) 集成式微动开关
CN215750521U (zh) 用于模具油缸的锁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