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9200U - 一种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9200U
CN220419200U CN202322374301.8U CN202322374301U CN220419200U CN 220419200 U CN220419200 U CN 220419200U CN 202322374301 U CN202322374301 U CN 202322374301U CN 220419200 U CN220419200 U CN 220419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longitudinal
transverse
light source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743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743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9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9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9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涉及极片分切的技术领域。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平衡机构、纵向微调位移台、第一光源和图像处理器,平衡机构上适于放置极片,极片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极片的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纵向微调位移台上设置有纵向相机,纵向相机的纵向镜头位于极片的切边的下方,且纵向镜头位于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第一光源设置在纵向微调位移台上,第一光源对准极片的切边,图像处理器与纵向相机数据连通,图像处理器用于接收纵向镜头拍摄的图像,并判定图像内的毛刺是否合格。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能够在线检测极片表面毛刺的合格率,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片分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极片分切时断裂面涂层主要颗粒之间相互剥离断裂,而集流体发生塑性切断和撕裂,从而产生毛刺。
毛刺,特别是金属毛刺对锂电池的危害巨大,尺寸较大的金属毛刺直接刺穿隔膜,导致正负极之间短路。导致电芯内部短路而报废,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
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都是人工抽检的方式,将分切后的电池极片展开放置在试验台夹具上,之后使用二次元投影仪进行获取电池极片上毛刺的影像,测量其高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这样的检测方法往往会导致检测的时间长、效率低且不能做到时时监控安全风险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不影响极片自身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检测装置包括: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上适于放置极片,极片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极片的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纵向微调位移台,所述纵向微调位移台上设置有纵向相机,所述纵向相机的纵向镜头位于极片的切边的下方,且所述纵向镜头位于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纵向微调位移台上,所述第一光源对准极片的切边;图像处理器,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所述纵向相机数据连通,所述图像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纵向镜头拍摄的图像,并判定图像内的毛刺是否合格。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装置,通过将极片放置在平衡机构上,有利于降低极片的纵向跳动小,使得极片的运动相对稳定、震动小。在极片的下方设置纵向相机和第一光源,且纵向镜头与极片运动方向平行,第一光源、纵向镜头的焦点和极片的切边相交于一点,有利于纵向镜头更好地拍摄极片上的毛刺。通过图像处理器可以快速地检测极片的合格率,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纵向相机底座、纵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和纵向粗调位移台底座。所述纵向粗调位移台底座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纵向微调位移台上,所述纵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纵向粗调位移台底座上,所述纵向相机底座可调节地设置所述纵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上,所述纵向相机和所述第一光源均设置在所述纵向相机底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横向微调位移台,所述横向微调位移台上设置有横向相机,所述横向相机的横向镜头位于极片的切边的上方,且所述横向镜头位于极片的宽度方向上;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平衡机构上,所述第二光源对准极片的切边;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所述横向相机数据连通,所述图像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横向镜头拍摄的图像,并判定图像内的毛刺是否合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折射棱镜,所述横向相机的横向镜头位于极片的切边的上方,且所述横向镜头垂直于极片的宽度方向;所述折射棱镜设置在所述横向镜头上,且所述折射棱镜位于极片的切边的上方,以将极片的图像折射到所述横向镜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横向相机底座、横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和横向粗调位移台底座。所述横向粗调位移台底座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横向微调位移台上,所述横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横向粗调位移台底座上,所述横向相机底座可调节地设置所述横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上,所述横向相机设置在所述横向相机底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横向光源连接板和横向光源底座。所述横向光源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平衡机构上,所述横向光源底座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横向光源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横向光源底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为点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为大面光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镜头和所述横向镜头与极片的最小距离在30-6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与极片的最小距离在5-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剔除机构,所述剔除机构设置在所述平衡机构的临近位置,所述剔除机构用于剔除不合格的极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更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检测装置100,平衡机构10,极片11,纵向微调位移台20,纵向相机21,纵向镜头22,纵向粗调位移台底座23,纵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24,纵向相机底座25,第一光源30,横向微调位移台40,横向相机41,横向镜头42,折射棱镜43,横向粗调位移台底座44,横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45,横向相机底座46,横向光源底座47,横向光源连接板48,第二光源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检测装置100包括平衡机构10、纵向微调位移台20、第一光源30和图像处理器(未示出)。
平衡机构10上适于放置极片11,极片11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极片11的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具体地,如图1所示,平衡机构10整体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撑部件,平衡机构10有支撑部和安装部组成,极片11可以放置在平衡机构10的安装部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极片11水平地设置,其中,极片11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由此,使得极片11在运动时不易发生碰撞和晃动,有利于提高极片11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极片11的表面,或者说极片11的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由此,有利于纵向镜头22更好地拍摄极片11表面的毛刺。
纵向微调位移台20上设置有纵向相机21,纵向相机21的纵向镜头22位于极片11的切边的下方,且纵向镜头22位于极片11的宽度方向上,第一光源30设置在纵向微调位移台20上,第一光源30对准极片11的切边。
具体地,如图1所示,纵向镜头22位于极片11的正下方,第一光源30位于极片11的斜下方,且纵向镜头22和第一光源30同时对焦于极片11的切边,由此,有利于提高纵向镜头22的拍摄质量。
图像处理器与纵向相机21数据连通,图像处理器用于接收纵向镜头22拍摄的图像,并判定图像内的毛刺是否合格。
可以理解的是,图像处理器可以与纵向相机21进行无线连通,或者通过数据线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装置100,通过将极片放置在平衡机构10上,有利于降低极片11的纵向跳动小,使得极片11的运动相对稳定、震动小。在极片11的下方设置纵向相机21和第一光源30,且纵向镜头22与极片运动方向平行,第一光源30、纵向镜头22的焦点和极片11的切边相交于一点,有利于纵向镜头22更好地拍摄极片上的毛刺。通过图像处理器可以快速地检测极片11的合格率,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纵向相机底座25、纵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24和纵向粗调位移台底座23。纵向粗调位移台底座23可调节地设置在纵向微调位移台20上,纵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24可调节地设置在纵向粗调位移台底座23上,纵向相机底座25可调节地设置纵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24上,纵向相机21和第一光源30均设置在纵向相机底座25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纵向微调位移台20临近平衡机构10设置,在纵向微调位移台20上设置有纵向粗调位移台底座23,在纵向粗调位移台底座23上通过纵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24设置有纵向相机底座25,纵向相机底座25上安装有纵向相机21和第一光源30。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依次移动纵向粗调位移台底座23和纵向相机底座25即可对纵向相机21和第一光源30进行粗调,当粗调到一定位置后采用纵向微调位移台20对纵向相机21进行微调得到清晰稳定的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横向微调位移台40和第二光源50。横向微调位移台40上设置有横向相机41,横向相机41的横向镜头42位于极片11的切边的上方,且横向镜头42位于极片11的宽度方向上。第二光源50设置在平衡机构10上,第二光源50对准极片11的切边。
图像处理器与横向相机41数据连通,图像处理器用于接收横向镜头42拍摄的图像,并判定图像内的毛刺是否合格。
可以理解的是,图像处理器可以与横向相机41进行无线连通,或者通过数据线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折射棱镜43,横向相机41的横向镜头42位于极片11的切边的上方,且横向镜头42垂直于极片11的宽度方向。折射棱镜43设置在横向镜头42上,且折射棱镜43位于极片11的切边的上方,以将极片11的图像折射到横向镜头42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装折射棱镜43可以使横向镜头42与极片11的运动方向垂直,第二光源50与横向镜头42的焦点、极片11的切边相交于一点。有利于节省检测装置100的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横向相机底座46、横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45和横向粗调位移台底座44。横向粗调位移台底座44可调节地设置在横向微调位移台40上,横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45可调节地设置在横向粗调位移台底座44上,横向相机底座46可调节地设置横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45上,横向相机41设置在横向相机底座46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横向微调位移台40临近平衡机构10设置,在横向微调位移台40上设置有横向粗调位移台底座44,在横向粗调位移台底座44上通过横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45设置有横向相机底座46,横向相机底座46上安装有横向相机41。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依次移动横向粗调位移台底座44和横向相机底座46即可对横向相机41进行粗调,当粗调到一定位置后采用横向微调位移台40对横向相机41进行微调得到清晰稳定的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横向光源连接板47和横向光源底座48。横向光源连接板47设置在平衡机构10上,横向光源底座48可调节地设置在横向光源连接板47上,第二光源50设置在横向光源底座48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光源30为点光源,第二光源50为大面光源。
可以理解的是,点光源适于检测极片11的切边位置,大面光源适于检测极片11的表面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纵向镜头22和横向镜头42与极片11的最小距离在30-60mm。
可以理解的是,镜头与极片11的最小距离在30-60mm,有利于提高镜头的拍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光源30和第二光源50与极片11的最小距离在5-10mm。
可以理解的是,光源与极片11的最小距离在5-10mm,有利于提高光源的光照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100还包括剔除机构(未示出),剔除机构设置在平衡机构10的临近位置,剔除机构用于剔除不合格的极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上适于放置极片,极片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极片的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纵向微调位移台,所述纵向微调位移台上设置有纵向相机,所述纵向相机的纵向镜头位于极片的切边的下方,且所述纵向镜头位于极片的宽度方向上;
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纵向微调位移台上,所述第一光源对准极片的切边;
图像处理器,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所述纵向相机数据连通,所述图像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纵向镜头拍摄的图像,并判定图像内的毛刺是否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纵向相机底座、纵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和纵向粗调位移台底座;
所述纵向粗调位移台底座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纵向微调位移台上,所述纵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纵向粗调位移台底座上,所述纵向相机底座可调节地设置所述纵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上,所述纵向相机和所述第一光源均设置在所述纵向相机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横向微调位移台,所述横向微调位移台上设置有横向相机,所述横向相机的横向镜头位于极片的切边的上方,且所述横向镜头位于极片的宽度方向上;
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平衡机构上,所述第二光源对准极片的切边;
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所述横向相机数据连通,所述图像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横向镜头拍摄的图像,并判定图像内的毛刺是否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折射棱镜,所述横向相机的横向镜头位于极片的切边的上方,且所述横向镜头垂直于极片的宽度方向;
所述折射棱镜设置在所述横向镜头上,且所述折射棱镜位于极片的切边的上方,以将极片的图像折射到所述横向镜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横向相机底座、横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和横向粗调位移台底座;
所述横向粗调位移台底座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横向微调位移台上,所述横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横向粗调位移台底座上,所述横向相机底座可调节地设置所述横向粗调位移台连接板上,所述横向相机设置在所述横向相机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横向光源连接板和横向光源底座;
所述横向光源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平衡机构上,所述横向光源底座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横向光源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横向光源底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源为点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为大面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镜头和所述横向镜头与极片的最小距离在30-6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与极片的最小距离在5-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剔除机构,所述剔除机构设置在所述平衡机构的临近位置,所述剔除机构用于剔除不合格的极片。
CN202322374301.8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419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4301.8U CN220419200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4301.8U CN220419200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9200U true CN220419200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5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74301.8U Active CN220419200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9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65349B1 (ko) 전극판 에지 광학식 고속 검사장치
CN109387523A (zh) 一种毛刺检测机及其检测方法
CN116026831A (zh) 一种极片打皱检测装置及电芯生产设备
CN218938103U (zh) 一种电池壳顶盖焊缝缺陷检测装置
CN220419200U (zh) 一种极片表面毛刺的检测装置
CN215415107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毛刺在线检测组件以及检测装置
CN218726728U (zh) 图像采集装置和极片缺陷检测系统
CN215066248U (zh) 极耳检测设备
CN208427903U (zh) 一种电池的极耳焊接夹具工装
CN213079702U (zh) 一种具有3d相机检测极片缺陷的模切机
CN218782180U (zh) 一种轴类零件自动检测装置
CN216350390U (zh) 卷绕机检测设备
CN217033683U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片毛刺检测装置
CN215003440U (zh) 一种隔膜宽度的测量监控装置
CN213516936U (zh) Ic芯片检测装置的检测机构
CN208674157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划裂机的视觉定位装置
CN115205199A (zh) 一种极片卷绕对齐度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3275321U (zh) 一种纽扣电池的观测装置
CN220040282U (zh) 一种片状物料边缘毛刺检测设备
CN216206094U (zh) 一种用于手机壳平面度的高精度检测设备
CN214014305U (zh) 一种用于手机闪光灯的测试装置
CN111906455A (zh) 超高频光纤激光器切割材料的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1877735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测试夹具
CN216905033U (zh) 一种支撑装置
CN114234856B (zh) 一种刀具角度测量系统及钻针的主刀面角和次刀面角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