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5987U - 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5987U
CN220415987U CN202322144599.3U CN202322144599U CN220415987U CN 220415987 U CN220415987 U CN 220415987U CN 202322144599 U CN202322144599 U CN 202322144599U CN 220415987 U CN220415987 U CN 220415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reinforcing
positioning
groove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45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
沈建平
金潮
张立成
邵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ikeda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ikeda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ikeda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ikeda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445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5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5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5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连杆组件的连接大头处的连接强度较低的问题。本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包括连杆体、连杆盖、连接螺栓和两个定位销,连杆体和连杆盖均具有两个对合壁,对合壁上开设有可供定位销的端部插设的定位槽,对合壁上还开设有可供连接螺栓插入的轴孔,连杆体和连杆盖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本连杆组件还包括一个加强销,连杆体的其中一个对合壁上和连杆盖的其中一个对合壁上均开设有加强槽,加强销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加强槽内,同一个对合壁上的加强槽与定位槽分别位于轴孔的两侧。本发动机的连杆组件使得整体的定位更为精准,大大提升了连杆组件大头端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把作用在活塞组上的燃气压力传给曲轴,所以发动机连杆除上下运动外,还左右摆动作复杂的平面运动,发动机连杆工作时,主要承受燃气压应力和往复惯性力所产生的交变载荷,要求它应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结构强度。
为了增强发动机连杆的强度,现有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如中国专利申请【授权公告号:CN2754820Y】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连杆定位结构,具有连杆大头,在连杆大头上开有螺栓孔,装配连杆连接螺栓,在连杆连接螺栓旁设置有两个小定位销。
上述结构是通过在连杆的连接螺栓旁设置有两个小定位销,通过两个小定位销加强连杆大头处的连接强度,但是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发动机的转速较高,能达到每分钟六七千转,因此曲轴带动连杆和活塞上下往复运动,此时曲轴对连杆大头处具有左右扭摆力,使得连杆大头处的连接强度不够,导致在发动机高速运转的同时连杆大头处的连接螺栓容易出现松脱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连杆组件的连接大头处的连接强度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包括连杆体、连杆盖、连接螺栓和两个定位销,所述连杆体和连杆盖均具有两个对合壁,所述对合壁上开设有可供定位销的端部插设的定位槽,所述对合壁上还开设有可供连接螺栓插入的轴孔,所述连杆体和连杆盖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本连杆组件还包括一个加强销,所述连杆体的其中一个对合壁上和连杆盖的其中一个对合壁上均开设有加强槽,所述加强销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加强槽内,同一个对合壁上的加强槽与定位槽分别位于轴孔的两侧。
工作原理:连杆体和连杆盖连接之前,先通过两个定位销插入到相应的定位槽内对连杆体和连杆盖实现连接前的定位,由于连杆体和连杆盖之间会受到曲轴驱动其转动的左右扭摆力和周向转动力,在安装时连接螺栓需要连杆体和连杆盖上的轴孔对准后再进行连接,因此通过在连杆盖和连杆体的对合壁上均开设有定位槽,通过在定位槽内插设有两个定位销,来实现对连杆盖和连杆体的定位,由于两个定位销主要是用于对连杆盖和连杆体的定位,导致在长时间使用后,连杆盖和连杆体的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不够,连接螺栓容易出现松脱,本方案通过在连杆体和连杆盖两者的其中一个对合壁上开设有加强槽,并且在加强槽内插设有一个加强销,同一个对合壁上的加强销和定位销分别位于轴孔的两侧,由于两个定位销均是位于连杆螺栓的一侧,因此通过在不同侧设置有加强销,提升了连杆盖和连杆体另一侧的连接强度,在发动机转速较快时,连杆盖和连杆体所受到的往复惯性力和旋转离心力较大,都在驱动连杆盖和连杆体的连接处快速转动,但是连杆体的小头端还受到气体作用力,因此导致连杆体与连杆盖之间的受力不同,使得连杆体和连杆盖在相互作用力下会产生微小的相对移动,通过加强销和定位销的配合,实现了对连杆体和连杆盖的三点定位,使得整体的定位更为精准,使得加强销的定位强度更大,大大提升了连杆组件大头端的连接强度,进而提升连杆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连杆组件中,所述连杆体的两个对合壁之间和连杆盖的两个对合壁之间均开设有中心孔,所述连杆盖上的两个定位槽和连杆体上的两个定位槽均沿中心孔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加强槽到中心孔的距离大于定位槽到中心孔的距离。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连杆盖和连杆体上的两个定位槽中心的连线与位于同一个对合壁上加强槽的中心与定位槽中心的连线的夹角为A,A为钝角,通过将加强槽到中心孔的距离大于定位槽到中心孔的距离,此时加强槽相对于定位槽更远离中心孔设置,使得加强销处所受到的往复惯性力和旋转离心力均是最大的,减弱了往复惯性力和旋转离心力对两个定位销的影响,在加强销插入后,加强销的连接强度较大,因此能与较大的往复惯性力和旋转离心力形成一个较大的对抗,从而能提升连杆体和连杆盖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连杆组件中,所述连杆体的中心孔的孔壁上开设有可供连杆轴瓦定位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贯穿对合壁且靠近加强槽设置。
加强槽的位置设置,不仅仅能满足于将较多的往复惯性力和旋转离心力引导到加强销上,还能实现对定位缺口的让位,由于连杆体定位缺口的开设,使得连杆体在该处的结构强度较低,而加强销的一端是设置在加强槽内的,也能增强连杆体在该处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连杆体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能得到较大的增强,并且也方便连杆轴瓦的安装定位。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连杆组件中,所述连杆体上加强槽的槽深大于定位槽的槽深,所述加强销两端的端部均与相应的加强槽的槽底具有间隙,所述定位销的一端均与连杆体上定位槽的槽底相抵靠。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加强销仅仅是受到加强槽的侧壁的摩擦力,而定位销的设置,使得定位销能实现快速的安装定位,但是在定位销安装后,加强销的安装较为困难,因此并没有将加强槽的槽深与定位槽的槽深设置为相同,使得在安装过程中,加强销可以沿着加强槽发生微小的位移,来实现加强销的快速安装,从而能在降低安装难度的同时保证加强销的对连杆体和连杆盖的加强效果。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连杆组件中,所述加强销和定位销的长度相同。
该结构的设置,便于工厂的生产制造,也使得在安装时方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连杆体和连杆盖上也是多开设一个相同口径的槽即可,也降低了对连杆体和连杆盖的加工难度,同时也使得在发动机不使用时,加强销和定位销同样能起到较为稳定的连接作用。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连杆组件中,所述加强槽的中轴线和定位槽的中轴线平行设置。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加强销和定位销均是平行设置,使得加强销在加强连杆体和连杆盖的连接强度的同时,也不影响定位销的定位,进一步的提升了连杆组件连接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连杆组件中,所述轴孔呈圆形,所述定位槽位于轴孔中心线径向靠内设置。
该结构的设置,进一步的减少了定位销所能受到的往复惯性力和旋转离心力的影响,使得定位销仅仅是能起到定位效果即可,更便于连杆组件的连接更加的方便且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具有的优点:在发动机转速较快时,连杆盖和连杆体所受到的往复惯性力和旋转离心力较大,都在驱动连杆盖和连杆体的连接处快速转动,但是连杆体的小头端还受到气体作用力,因此导致连杆体与连杆盖之间的受力不同,使得连杆体和连杆盖在相互作用力下会产生微小的相对移动,通过加强销和定位销的配合,实现了对连杆体和连杆盖的三点定位,使得整体的定位更为精准,使得加强销的定位强度更大,大大提升了连杆组件大头端的连接强度,进而提升连杆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连杆轴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杆体装配有定位销和加强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杆体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连杆轴瓦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B-B的部分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9是图8中C-C的剖视图。
图中,1、连杆体;11、定位缺口;2、连杆盖;3、连接螺栓;4、定位销;5、对合壁;51、定位槽;52、轴孔;53、加强槽;6、加强销;7、间隙;8、连杆轴瓦;9、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包括连杆体1、连杆盖2、连接螺栓3和两个定位销4。
具体的说,如图1-9所示,连杆体1和连杆盖2均具有两个对合壁5,对合壁5上开设有可供定位销4的端部插设的定位槽51,对合壁5上还开设有可供连接螺栓3插入的轴孔52,连杆体1和连杆盖2通过连接螺栓3连接,本连杆组件还包括一个加强销6,连杆体1的其中一个对合壁5上和连杆盖2的其中一个对合壁5上均开设有加强槽53,加强销6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加强槽53内,同一个对合壁5上的加强槽53与定位槽51分别位于轴孔52的两侧。
工作原理:连杆体1和连杆盖2连接之前,先通过两个定位销4插入到相应的定位槽51内对连杆体1和连杆盖2实现连接前的定位,由于连杆体1和连杆盖2之间会受到曲轴驱动其转动的左右扭摆力和周向转动力,在安装时连接螺栓3需要连杆体1和连杆盖2上的轴孔52对准后再进行连接,因此通过在连杆盖2和连杆体1的对合壁5上均开设有定位槽51,通过在定位槽51内插设有两个定位销4,来实现对连杆盖2和连杆体1的定位,由于两个定位销4主要是用于对连杆盖2和连杆体1的定位,导致在长时间使用后,连杆盖2和连杆体1的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不够,连接螺栓3容易出现松脱,本方案通过在连杆体1和连杆盖2两者的其中一个对合壁5上开设有加强槽53,并且在加强槽53内插设有一个加强销6,同一个对合壁5上的加强销6和定位销4分别位于轴孔52的两侧,由于两个定位销4均是位于连杆螺栓的一侧,因此通过在不同侧设置有加强销6,提升了连杆盖2和连杆体1另一侧的连接强度,在发动机转速较快时,连杆盖2和连杆体1所受到的往复惯性力和旋转离心力较大,都在驱动连杆盖2和连杆体1的连接处快速转动,但是连杆体1的小头端还受到气体作用力,因此导致连杆体1与连杆盖2之间的受力不同,使得连杆体1和连杆盖2在相互作用力下会产生微小的相对移动,通过加强销6和定位销4的配合,实现了对连杆体1和连杆盖2的三点定位,使得整体的定位更为精准,使得加强销6的定位强度更大,大大提升了连杆组件大头端的连接强度,进而提升连杆组件的使用寿命。
两个定位销4和一个加强销6采用涨断工艺,保证难以松动,为了加强连杆体1和连杆盖2的连接强度,降低因连接螺栓3松动造成轴瓦磨损的风险,采用一面三销的方式,达到涨断的效果,同时在实际检测中扭矩值能保持在20Nm以上。
检测内容说明:受动力项目管理部委托,检测中心依据上述标准对QJ465MS阶段3-2的连杆、凸轮轴曲柄、进气门、气门弹簧、活塞、活塞环、凸轮支架、启动齿轮铜套、活塞销、链条、链条张紧板、导向板、上箱体、哈雷款轴承、汽缸盖罩、火花塞。14组重要组件在QJ465MS发动机进行了台架100小时1000r/min60小时11500r/min台架强化考核试验,试验后各组件均无异常。
检测结果表:
如图4-9所示,连杆体1的两个对合壁5之间和连杆盖2的两个对合壁之间均开设有中心孔9,连杆盖2上的两个定位槽51和连杆体1上的两个定位槽51均沿中心孔9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加强槽53到中心孔9的径向距离大于定位槽51到中心孔9的径向距离,连杆体1的中心孔9的孔壁上开设有可供连杆轴瓦8定位的定位缺口11,定位缺口11贯穿对合壁5且靠近加强槽53设置。
如图5和图6所示,连杆体1上加强槽53的槽深大于定位槽51的槽深,加强销6两端的端部均与相应的加强槽53的槽底具有间隙7,定位销4的一端均与连杆体1上定位槽51的槽底相抵靠,加强销6和定位销4的长度相同,加强槽53的中轴线和定位槽51的中轴线平行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轴孔52呈圆形,定位槽51位于轴孔52中心线径向靠内设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包括连杆体(1)、连杆盖(2)、连接螺栓(3)和两个定位销(4),所述连杆体(1)和连杆盖(2)均具有两个对合壁(5),所述对合壁(5)上开设有可供定位销(4)的端部插设的定位槽(51),所述对合壁(5)上还开设有可供连接螺栓(3)插入的轴孔(52),所述连杆体(1)和连杆盖(2)通过连接螺栓(3)连接,其特征在于,本连杆组件还包括一个加强销(6),所述连杆体(1)的其中一个对合壁(5)上和连杆盖(2)的其中一个对合壁(5)上均开设有加强槽(53),所述加强销(6)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加强槽(53)内,同一个对合壁(5)上的加强槽(53)与定位槽(51)分别位于轴孔(52)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体(1)的两个对合壁(5)之间和连杆盖(2)的两个对合壁之间均开设有中心孔(9),所述连杆盖(2)上的两个定位槽(51)和连杆体(1)上的两个定位槽(51)均沿中心孔(9)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加强槽(53)到中心孔(9)的径向距离大于定位槽(51)到中心孔(9)的径向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体(1)的中心孔(9)的孔壁上开设有可供连杆轴瓦(8)定位的定位缺口(11),所述定位缺口(11)贯穿对合壁(5)且靠近加强槽(53)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体(1)上加强槽(53)的槽深大于定位槽(51)的槽深,所述加强销(6)两端的端部均与相应的加强槽(53)的槽底具有间隙(7),所述定位销(4)的一端均与连杆体(1)上定位槽(51)的槽底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销(6)和定位销(4)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槽(53)的中轴线和定位槽(51)的中轴线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52)呈圆形,所述定位槽(51)位于轴孔(52)中心线径向靠内设置。
CN202322144599.3U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 Active CN220415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4599.3U CN220415987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4599.3U CN220415987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5987U true CN220415987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6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4599.3U Active CN220415987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5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0639Y (zh) 一种快换闸板式防喷器
CN220415987U (zh) 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
CN20149638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
CN104819204A (zh) 用于具有整体式支架的摆式曲轴的摆式曲柄摆线形插件
CN116989055A (zh) 一种发动机的连杆组件
CN102601580A (zh) 内燃机的连杆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27315U (zh) 组合式曲轴连杆机构
EP3526462B1 (en) Cylinder block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3335617U (zh) 一种高润滑性能的曲轴连杆组件
CN110671199B (zh) 可变压缩比机构与发动机
CN101482036A (zh) 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轴承盖及其加工方法
US9447877B2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 piston-connecting rod assembly in a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CN201273343Y (zh) 一种联轴器
CN201306390Y (zh) 一种联轴器
CN110778671A (zh) 适于活塞式二冲程航空发动机的曲轴总成
RU157390U1 (ru) Вал коленчатый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с двухрядным v-образным расположением цилиндров
CN219623063U (zh) 具有贯通型油道孔的曲轴
CN201531517U (zh) 一种发动机连杆
CN213235939U (zh) 一种汽车直列四缸发动机平衡轴模块结构
CN215171513U (zh) 一种直列四缸发动机平衡轴模块的轴端止推结构
CN204691903U (zh) 一种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
KR20130041413A (ko) 편심 캠(Eccentric cam)형 크랭크샤프트를 적용한 모터사이클 용 단일기통 엔진.
CN212583821U (zh) 凸轮挺杆式发动机
CN217421839U (zh) 一种提高轴瓦耐久的连杆结构
CN215761937U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