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2484U - 输送上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输送上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2484U
CN220392484U CN202321949870.4U CN202321949870U CN220392484U CN 220392484 U CN220392484 U CN 220392484U CN 202321949870 U CN202321949870 U CN 202321949870U CN 220392484 U CN220392484 U CN 220392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wheel
frame
driving device
convey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98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振东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JK Machiner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JK Machiner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JK Machiner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JK Machiner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98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2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2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2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送上料设备,包括输送架、输送带条、输送驱动装置和导引架。其中,输送架上转动设置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输送带条绕设于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上,输送带条的顶部形成输送面,从第一输送轮的一端到第二输送轮的一端,输送面逐渐升高,输送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第一输送轮或第二输送轮绕自身轴线转动,导引架设置于输送架上,位于第二输送轮背离第一输送轮的一侧,导引架上设置有导引面,沿背离第二输送轮的方向,导引面逐渐降低。本实用新型中,沿输送方向,设置输送面逐渐升高,导引面逐渐降低,在输送作业时,使得待输送的物品随输送面升高后依靠自身重力沿导引面落料至下一工序处。

Description

输送上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送设备,在对型材进行输送时,仅能进行水平的输送,在输送行程的末端,需要配置搬运机构将型材搬运至下一工序,配合过程复杂,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上料设备,在输送作业时,能够使得待输送的物品自动落料至下一工序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输送上料设备,包括:
输送架,所述输送架上转动设置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
输送带条,绕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轮和所述第二输送轮上,所述输送带条的顶部形成输送面,从所述第一输送轮的一端到所述第二输送轮的一端,所述输送面逐渐升高;
输送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输送轮或第二输送轮绕自身轴线转动;
导引架,设置于所述输送架上,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轮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轮的一侧,所述导引架上设置有导引面,沿背离所述第二输送轮的方向,所述导引面逐渐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输送轮和所述第二输送轮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轮在所述输送架上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输送轮在所述输送架上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输送轮和所述第二输送轮一一对应,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输送轮和一个所述第二输送轮上绕设有一个所述输送带条,所述输送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轮或两个所述第二输送轮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驱动装置包括:
输送驱动器,设置于所述输送架上;
主动轮,设置于所述输送驱动器的输出端;
支撑轴,转动设置于所述输送架上,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轮或两个所述第二输送轮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
从动轮,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
传动带条,绕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输送轮转动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上,所述调节组件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一输送轮和所述第二输送轮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两个固定块,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架上;
两个支撑螺杆,每个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螺杆;
调节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套,两个所述环套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支撑螺杆上,所述第一输送轮转动设置于所述调节轴上;
四个调节螺母,每个所述支撑螺杆上螺接有两个所述调节螺母,所述环套夹设于两个所述调节螺母之间。
作为优选,还包括:
置放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输送架上;
置放架,连接于所述置放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置放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置放架在初始状态和置料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置放架位于所述初始状态时,能够承载待输送物品,所述置放架位于所述置料状态时,能够将承载的所述待输送物品置于所述输送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置放架包括:
摆动架体,转动设置于所述输送架上,并连接于所述置放驱动装置的输出端;
托辊,转动设置于所述摆动架体上,被配置为承载所述待输送物品。
作为优选,所述置放架还包括限位辊,所述限位辊转动设置于所述摆动架体上,所述限位辊的轴线、所述托辊的轴线和所述第一输送轮的轴线两两垂直。
作为优选,还包括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设置于所述导引架上,所述导引面上的待输送物品能够触发所述光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沿输送方向,通过设置输送面逐渐升高,导引面逐渐降低,能够在输送作业时,使得待输送的物品随输送面升高后依靠自身重力沿导引面自动滑动落料至下一工序处,省略了搬运机构,简化了输送过程,提高了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输送上料设备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输送上料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C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D处的放大图。
图中:
100、第一输送轮;200、第二输送轮;
1、输送架;
2、输送带条;
3、输送驱动装置;
31、输送驱动器;32、主动轮;33、支撑轴;34、从动轮;35、传动带条;
4、导引架;
5、调节组件;
51、固定块;52、支撑螺杆;53、调节轴;54、调节螺母;
6、置放驱动装置;
7、置放架;
71、摆动架体;72、托辊;73、限位辊;
8、光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上料设备,包括输送架1、输送带条2、输送驱动装置3和导引架4。其中,输送架1上转动设置第一输送轮100和第二输送轮200,输送带条2绕设于第一输送轮100和第二输送轮200上,输送带条2的顶部形成输送面,从第一输送轮100的一端到第二输送轮200的一端,输送面逐渐升高,输送驱动装置3被配置为驱动第一输送轮100或第二输送轮200绕自身轴线转动,导引架4设置于输送架1上,位于第二输送轮200背离第一输送轮100的一侧,导引架4上设置有导引面,沿背离第二输送轮200的方向,导引面逐渐降低。
本实用新型中,沿输送方向,通过设置输送面逐渐升高,导引面逐渐降低,能够在输送作业时,使得待输送的物品随输送面升高后依靠自身重力沿导引面自动滑动落料至下一工序处,省略了搬运机构,简化了输送过程,提高了输送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轮100和第二输送轮200为链轮,输送带条2为链条,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轮100和第二输送轮200还可以为带轮,输送带条2为传送带。
具体地,第一输送轮100和第二输送轮200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输送轮100在输送架1上的位置低于第二输送轮200在输送架1上的位置。上述设置,能够在输送带条2上形成平缓的输送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输送轮100位于输送架1顶部的一端,第二输送轮200位于输送架1顶部的另一端,输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A的取值范围为2.5°-5°,输送面与导引面之间的夹角为B,B的取值范围为130°-150°。
具体地,第一输送轮100和第二输送轮200一一对应,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应的一个第一输送轮100和一个第二输送轮200上绕设有一个输送带条2,输送驱动装置3被配置为驱动两个第一输送轮100或两个第二输送轮200同步转动。设置两个输送带条2共同配合支撑输送待输送物品,更加稳定可靠。
更为具体地,输送驱动装置3包括输送驱动器31、主动轮32、支撑轴33、从动轮34和传动带条35。其中,输送驱动器31设置于输送架1上,主动轮32设置于输送驱动器31的输出端,支撑轴33转动设置于输送架1上,两个第一输送轮100或两个第二输送轮200设置于支撑轴33上,从动轮34设置于支撑轴33上,传动带条35绕设于主动轮32和从动轮34上。上述设置,使得输送驱动装置3能够稳定地驱动两个第一输送轮100或两个第二输送轮200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轮100从动,第二输送轮200主动,两个第二输送轮200相对于输送架1对称,固设于支撑轴33上,支撑轴33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输送架1上,从动轮34位于两个第二输送轮200之间,主动轮32和从动轮34为双排链轮,传动带条35为链条,输送驱动器31为电机和减速机相配合的机构,安装于输送架1上的安装座上,主动轮32固设于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在其它实施例中,主动轮32和从动轮34还可以为带轮,传动带条35为传送带。
具体地,输送上料设备还包括调节组件5,第一输送轮100转动设置于调节组件5上,调节组件5被配置为调节第一输送轮100和第二输送轮200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调节组件5,能够张紧输送带条2,从而使得输送面更加可靠地对待输送物品进行支撑和输送,并且还便于输送带条2的拆装维护。
更为具体地,调节组件5包括两个固定块51、两个支撑螺杆52、调节轴53和四个调节螺母54。其中,两个固定块51分别设置于输送架1上,每个固定块51上设置有一个支撑螺杆52,调节轴5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套,两个环套分别套设于两个支撑螺杆52上,第一输送轮100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调节轴53上,每个支撑螺杆52上螺接有两个调节螺母54,环套夹设于两个调节螺母54之间。上述设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输送轮100配置有一个调节组件5。在其它实施例中,调节组件5还可以为调节轴53和多个卡装位相配合的结构,多个卡装位设置于输送架1上,沿远离第二输送轮200的方向依次设置,调节轴53能够安装于任一卡装位上,以对调节轴53上的第一输送轮100相对第二输送轮200的间距进行调节。
具体地,输送上料设备还包括置放驱动装置6和置放架7。其中,置放驱动装置6设置于输送架1上,置放架7连接于置放驱动装置6的输出端,置放驱动装置6能够驱动置放架7在初始状态和置料状态之间切换,置放架7位于初始状态时,能够承载待输送物品,置放架7位于置料状态时,能够将承载的待输送物品置于输送面上。上述设置,能够将待输送物品平稳地置放于输送面上。
更为具体地,置放架7包括摆动架体71和托辊72。其中,摆动架体71转动设置于输送架1上,并连接于置放驱动装置6的输出端,托辊72转动设置于摆动架体71上,被配置为承载待输送物品。通过设置托辊72,能够将待输送物品平移至置放架7上。
更为具体地,置放架7还包括限位辊73,限位辊73转动设置于摆动架体71上,限位辊73的轴线、托辊72的轴线和第一输送轮100的轴线两两垂直。通过设置限位辊73,能够对托辊72上的待输送物品进行限位,避免其意外滑落。
在本实施例中,摆动架体71转动设置于输送架1靠近第一输送轮100的一端,置放驱动装置6为气缸,气缸的缸体转动连接于输送架1,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摆动架体71,托辊7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摆动架体71上,相互平行且间隔地设置有两个,每个托辊72背离第二输送轮200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限位辊73,置放架7在初始状态时,托辊72的位置高于输送面,置放架7在置料状态时,托辊72的位置低于输送面。在其它实施例中,置放驱动装置6还可以设置为驱动置放架7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以进行置放的作业。
具体地,输送上料设备还包括光电开关8,光电开关8设置于导引架4上,导引面上的待输送物品能够触发光电开关8,通过设置光电开关8,能够对滑经导引面的待输送物品的数量和/或速度进行检测,进而使得下一工序地衔接更加及时可靠。光电开关8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架(1),所述输送架(1)上转动设置第一输送轮(100)和第二输送轮(200);
输送带条(2),绕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轮(100)和所述第二输送轮(200)上,所述输送带条(2)的顶部形成输送面,从所述第一输送轮(100)的一端到所述第二输送轮(200)的一端,所述输送面逐渐升高;
输送驱动装置(3),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输送轮(100)或第二输送轮(200)绕自身轴线转动;
导引架(4),设置于所述输送架(1)上,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轮(200)背离所述第一输送轮(100)的一侧,所述导引架(4)上设置有导引面,沿背离所述第二输送轮(200)的方向,所述导引面逐渐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轮(100)和所述第二输送轮(200)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轮(100)在所述输送架(1)上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输送轮(200)在所述输送架(1)上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轮(100)和所述第二输送轮(200)一一对应,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输送轮(100)和一个所述第二输送轮(200)上绕设有一个所述输送带条(2),所述输送驱动装置(3)被配置为驱动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轮(100)或两个所述第二输送轮(200)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驱动装置(3)包括:
输送驱动器(31),设置于所述输送架(1)上;
主动轮(32),设置于所述输送驱动器(31)的输出端;
支撑轴(33),转动设置于所述输送架(1)上,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轮(100)或两个所述第二输送轮(200)设置于所述支撑轴(33)上;
从动轮(34),设置于所述支撑轴(33)上;
传动带条(35),绕设于所述主动轮(32)和所述从动轮(3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件(5),所述第一输送轮(100)转动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5)上,所述调节组件(5)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一输送轮(100)和所述第二输送轮(200)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
两个固定块(51),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架(1)上;
两个支撑螺杆(52),每个所述固定块(51)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螺杆(52);
调节轴(53),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套,两个所述环套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支撑螺杆(52)上,所述第一输送轮(100)转动设置于所述调节轴(53)上;
四个调节螺母(54),每个所述支撑螺杆(52)上螺接有两个所述调节螺母(54),所述环套夹设于两个所述调节螺母(5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置放驱动装置(6),设置于所述输送架(1)上;
置放架(7),连接于所述置放驱动装置(6)的输出端,所述置放驱动装置(6)能够驱动所述置放架(7)在初始状态和置料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置放架(7)位于所述初始状态时,能够承载待输送物品,所述置放架(7)位于所述置料状态时,能够将承载的所述待输送物品置于所述输送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架(7)包括:
摆动架体(71),转动设置于所述输送架(1)上,并连接于所述置放驱动装置(6)的输出端;
托辊(72),转动设置于所述摆动架体(71)上,被配置为承载所述待输送物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架(7)还包括限位辊(73),所述限位辊(73)转动设置于所述摆动架体(71)上,所述限位辊(73)的轴线、所述托辊(72)的轴线和所述第一输送轮(100)的轴线两两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电开关(8),所述光电开关(8)设置于所述导引架(4)上,所述导引面上的待输送物品能够触发所述光电开关(8)。
CN202321949870.4U 2023-07-24 2023-07-24 输送上料设备 Active CN220392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9870.4U CN220392484U (zh) 2023-07-24 2023-07-24 输送上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9870.4U CN220392484U (zh) 2023-07-24 2023-07-24 输送上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2484U true CN220392484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13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9870.4U Active CN220392484U (zh) 2023-07-24 2023-07-24 输送上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2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7056A (zh) 一种应用于物流运输的伸缩式皮带输送机
CN109351525B (zh) 自动喷漆机
CN112027496A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新型压带轮装置
CN220392484U (zh) 输送上料设备
CN218538455U (zh) 一种铁框转向装置
CN216582416U (zh) 注塑机工件传送装置
CN113401567B (zh) 一种料盘输送装置
CN217101569U (zh) 一种输送线机构
CN212638823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上料装置
CN115343224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检测零件的智能检测仪
CN211170456U (zh) 一种带滚轮送料的上管机
CN210339421U (zh) 一种曝光机框架上料机构
CN214494755U (zh) 分拣装置及具有其的分拣系统
CN218808794U (zh) 一种气动移载装置
CN216425632U (zh) 一种镀膜生产线用的基片架存储机构
CN207844323U (zh) 一种自动换向传送装置
CN209209680U (zh) 一种平台移送驱动机构
CN216234541U (zh) C型钢登高输送机
CN219542789U (zh) 一种细长轴加工用输送台
CN220011165U (zh) 一种线路板输送装置
CN215853861U (zh) 一种面板测厚用传送流水线装置
CN214824481U (zh) 一种瓶装口服液连续装盒装置
CN209889754U (zh) 一种光伏板收片机送料过渡装置
CN216763308U (zh) 一种管材自动送料设备
CN213595268U (zh) 一种物流运输用皮带机托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