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5028U - 一种两用支气管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用支气管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85028U
CN220385028U CN202321674478.3U CN202321674478U CN220385028U CN 220385028 U CN220385028 U CN 220385028U CN 202321674478 U CN202321674478 U CN 202321674478U CN 220385028 U CN220385028 U CN 220385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nchoscope
main body
body shell
dual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44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通
薛人峰
刘效宽
雷春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Ou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Ou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Ou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Ou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44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85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85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85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包括主体壳、插入管、旋转主轴及钢丝传动组件,旋转主轴置于主体壳外的部分的外壁形成有止动结构,止动结构可与支气管镜机器人上的驱动组件相嵌合;两用支气管镜还包括有一可拆卸地由主体壳的后端插入套设于主体壳外的操作手柄,操作手柄具有一转动部分,转动部分上开有一与止动结构相嵌合连接的安装止口;主体壳的外壁上还开有内凹的供其与支气管镜机器人安装连接的安装卡口;两用支气管镜可选择地与支气管镜机器人连接使用或与操作手柄安装使用。可以直接安装支气管镜机器人上被机器人控制使用,或者安装进其操作手柄由手持操作手柄进行手持控制使用,从而达到一镜两用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支气管镜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两用支气管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用支气管镜。
背景技术
支气管镜是一种经口或鼻置入患者下呼吸道,用于做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交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配合CT系统可进行摄影、示敏和动态记录的医疗器械。通过连接的活检取样附件,可以协助发现早期病交,可以开展息肉摘除等体内外科手术。它适用于支气管、肺部疾病研究以及术后检查等操作。
在目前,支气管镜在使用操作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医生直接手持操作手柄控制支气管镜的偏摆、旋转、前进、后退等动作,另一种就是安装在支气管镜机器人上使其控制支气管镜的偏摆、旋转、前进、后退等动作。这两种操作方式的支气管镜不可互换使用。
一般的,配套机器人的支气管镜单价虽然不高,但是配套的设施价格较高,无法在基层医院推广。手持式机器镜虽说在价格上较有优势,但是如果使用支气管镜机器人的话,就无法与之配套。如果说要想使用支气管镜机器人就只能再额外添置一种和机器人配套的镜子,大大的提高了所需求的设备的费用。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的两用支气管镜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可以直接安装支气管镜机器人上被机器人控制使用,或者安装进其操作手柄由手持操作手柄进行手持控制使用,从而达到一镜两用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支气管镜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包括主体壳、连接在所述主体壳的前端的内中空且头端可弯曲的插入管、设于所述主体壳的后端且部分置于所述主体壳外的并可受驱动相对于所述主体壳旋转的旋转主轴及设于所述主体壳内的与所述旋转主轴传动连接的钢丝传动组件,所述钢丝传动组件的前端与所述插入管的头端连接,所述旋转主轴置于所述主体壳外的部分的外壁形成有止动结构,所述止动结构可与支气管镜机器人上的驱动组件相嵌合;
所述两用支气管镜还包括有一可拆卸地由所述主体壳的后端插入套设于所述主体壳外的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具有一转动部分,所述转动部分上开有一与所述止动结构相嵌合连接的安装止口;
所述主体壳的外壁上还开有内凹的供其与所述支气管镜机器人安装连接的安装卡口;
所述两用支气管镜可选择地与所述支气管镜机器人连接使用或与操作手柄安装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可以直接安装支气管镜机器人上被机器人控制使用,或者安装进其操作手柄由手持操作手柄进行手持控制使用,从而达到一镜两用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支气管镜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用支气管镜(不包括操作手柄和支气管镜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其中一个轴向横剖切图;
图4为图1中的A部的另一个轴向横剖切图(剖切面与图3中的剖切面垂直);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用支气管镜的零位卡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用支气管镜的操作手柄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用支气管镜的操作手柄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用支气管镜与支气管镜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机构装配后的剖切图;
图9为图8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0、主体壳;11、安装卡口;12、避让口;13、导向槽;20、插入管;21、可弯曲部分;30、旋转主轴;300、止动结构;31、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3、零位卡口;34、第二凹孔;40、钢丝传动组件;41、第一传动锥齿轮;42、第二传动锥齿轮;43、传动钢丝;50、操作手柄;51、手柄主体;511、导向凸部;52、操作拨轮;521、安装止口;53、负压通道;531、负压进气口;532、负压出气口;533、负压开关;60、零位卡;61、第一段;611、倾斜段;612、平面段;62、第二段;63、转轴孔;64、第一凹孔;70、连接线缆;80、接头;90、负压接口;100、运动控制机构;101、安装接口;102、弹性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参见图1至图9,主要包括主体壳10、连接在主体壳10前端的内中空且头端可弯曲的插入管20、设于主体壳10的后端且部分置于主体壳10外的并可受驱动相对于主体壳10做回转运动的旋转主轴30及设于主体壳10内的与旋转主轴30传动连接的钢丝传动组件40,钢丝传动组件40的前端与插入管20的头端连接,用于在旋转主轴30受驱动相对于主体壳10做回转运动时受驱动发生弯曲偏摆,以及可拆卸地套装在主体壳10上的操作手柄50,该操作手柄50具有一转动部分,该转动部分上开有与旋转主轴30置于主体壳10外部分的外壁相嵌合的安装止口521。通过安装止口521与旋转主轴30配合固定,通过操作转动部分旋转,使得转动部分带动旋转主轴30相对于主体壳10做回转运动,从而实现手动操控实现插入管20的头端的弯曲偏摆。为了实现支气管镜能与支气管镜机器人装配,依靠机器人自动驱动插入管20的头端的弯曲偏摆,在主体壳10的外壁上还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卡口1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主轴30置于主体壳10外的部分的外壁形成有止动结构300。支气管镜机器人上设有自动控制支气管镜做偏摆和/或回转的运动控制机构100,对于运动控制机构100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而言,如图8所示,但是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具体可见申请人先前申请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4391799A的文献中所述,此处不再做具体描述和限定,不同之处在于,先前申请没有描述运动控制机构100与主体壳10上的安装卡口11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部分进行描述,如图8和图9所示,运动控制机构100上设有一个圆柱状的内部中空的以供主体壳10由如图8所示的下向上的方向穿入并安装的安装接口101,该安装接口101同时作为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安装基体,在安装接口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优选为如图8所示的左右对称各一个)与主体壳10外壁上开设的安装卡口11相匹配的弹性卡扣102,弹性卡扣102包括弹性件和卡扣件,弹性件施加使卡扣件伸出安装接口101的内壁外的偏压力,当主体壳10未安装到安装接口101内时,卡扣件受弹性件的偏压作用伸出安装接口101的内壁之外,当主体壳10安装到安装接口101内的过程中卡扣件受到主体壳10的外壁面的挤压缩回到安装接口101的内壁之中,当卡扣件位置与主体壳10上的安装卡口11相对应时,此处安装到位,卡扣件不再受到主体壳10外壁面的挤压且在弹性件的偏压力作用下复位向外伸出并进入到安装卡口11内,从而实现主体壳10与支气管镜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机构100的安装固定。另外,运动控制机构100上同样是设有与旋转主轴30的止动结构300相匹配的安装止口(未图示),该安装止口与操作手柄50上的安装止口521相匹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前端和头端是指的是如图1所示的左端,对应的,后端和尾端指的是如图1所示的右端。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气管镜,既可以通过安装卡口11和旋转主轴30实现与支气管镜机器人的连接,依靠机器人内的驱动组件自动操控插入管20的头端发生弯曲偏摆,也可以通过与操作手柄50安装,通过手动操控旋转主轴30回转实现插入管20的头端发生弯曲偏摆。这样从使用的角度来讲,只需要一种类型的支气管镜,就可以满足两种操作方式,如此就大大提高了这种支气管镜的使用范围,无论在基层医院还是大型医院,不管有没有支气管镜机器人,都可以使用这款两用支气管镜,实用性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操作手柄50包括一内中空的且两端均为开口的筒状手柄主体51和一可转动地设于手柄主体51后端也即如图6所示的右后端的操作拨轮52,手柄主体51的前端面并不是一个竖直面,而是一个由右向左倾斜的倾斜面,如此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小尺寸,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防呆设计,便于安装。手柄主体51的内径与主体壳10的外径相匹配,以便于套装。转动部分为操作拨轮52,操作手柄50为固定部分,也即操作手柄50与主体壳10安装后是相对于主体壳10固定不动的,安装止口521沿手柄主体51的轴线方向开设在操作拨轮52上。旋转主轴30可受操作拨轮52的转动驱动而相对于主体壳10做回转运动,安装止口521起到了定位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将操作手柄50安装到主体壳10上后,操作拨轮52与旋转主轴30固定在一起了,两者可以随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安装止口521和止动结构300由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壁面构成且至少一个壁面为非圆弧面。也就是说安装止口521由至少两个壁面构成且至少一个壁面为非圆弧面,同理,止动结构300也由至少两个壁面构成且至少一个壁面为非圆弧面。优选地,安装止口521成正多边形,同理止动结构300也成相匹配的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结构加工相对容易且美观度也好。具体的,如图6和图7所示,安装止口521由六个壁面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止口,同理,止动结构300也为正六边形。作为可替换的实施例,安装止口521和止动结构30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或其他数量的壁面,比如四边形不局限于正四边形、五边形不局限于正五边形、三角形不局限于正三边形或者平键也即一个平面和一个圆弧面等等,因正六边形结构为完全对称结构,加工更加容易,而且止动效果也好,外形也相对美观,所以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正六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主体壳10的外壁还开有一径向贯穿的避让口12,如图3所示,在避让口12内还设有一零位卡60,旋转主轴30置于主体壳10内的部分的外壁上开有向内凹陷的零位卡60口33,零位卡60具有在未装入支气管镜机器人或未安装操作手柄50时伸入零位卡60口33内以锁止旋转主轴30而限制旋转主轴30相对于主体壳10旋转的初始位置和受触发具体为支气管镜机器人的安装孔内壁的触发或操作手柄50的手柄主体51的内壁的触发而伸出零位卡60口33外以解除对旋转主轴30锁止也即旋转主轴30可以受驱动相对于主体壳10做回转运动的解锁位置。具体的,零位卡60通过一轴线垂直于主体壳10的轴线的转轴(未示出,也即转轴的轴线是沿如图3所示的前后方向的)可转动地设于避让口12的内壁上且零位卡60具有以转轴为支点成夹角优选为钝角比如120°等的第一段61和第二段62,也就是说零位卡60成杠杆结构,第一段61和第二段62分别构成转轴作为转动支点的两个支臂,具体的,如图5所示,在第一段61和第二段62之间还开有供转轴安装的转轴孔63,其中远离主体壳10后端的第一段61也即如图5所示的左边段的端部与固设于主体壳10内的偏压件(未图示)连接,如图3所示,在零位卡60的上方的旋转主轴30的壁面开有第二凹孔34,该第二凹孔34用于安装偏压件的一端,同理,如图5所示,在第一段61的顶端壁面上开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孔64,偏压件的另外一端固定在第一凹孔64内。偏压件在初始位置下对零位卡60施加使第一段61露出避让口12外且靠近主体壳10后端的第二段62的端部伸入避让口12内并卡入零位卡60口33内的偏压力。也就是说,在初始位置下,零位卡60的第二段62是伸入到零位卡60口33内的,从而限制了旋转主轴30的周向转动,此情况,根据杠杆原理,第一段61是伸出避让口12外的。在解锁位置时,第一段61受到操作手柄50的内壁或支气管镜机器人的安装口的内壁的挤压而缩回到避让口12内,根据杠杆原理,第二段62绕转轴向外转动而脱离零位卡60口33,此时,旋转主轴30的周向转动不受限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可以相对于主体壳10做回转运动。优选地,如图3所示,避让口12沿主体壳10的轴线方向延伸,且后端部分也即如图3所示的右端是贯通的,而前端也即如图3所示的左端是未贯通的,起到了限位作用。在解锁位置时,第一段61是完全置于避让口12的左端部分的,也即第一段61是平行于主体壳10的轴线方向也即平行于避让口12的延伸方向的。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段61的下表面并不是平的,而是左端带有一段倾斜,也就是说由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上也即如图3或图5所示的左端至右端的方向上包括倾斜段611和平面段612,且第一凹孔64开设在该倾斜段611的上表面,如此设置起到了导向作用,便于安装在支气管镜机器人或套装操作手柄50时零位卡60向解锁位置的切换实现解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2和图6至图7所示,主体壳10的外壁上还设有由主体壳10的后端向前端延伸的导向槽13,在手柄主体51的内壁上设有向内突出延伸的并可与导向槽13滑动配合的导向凸部511。通过导向槽13和导向凸部511的设置,可以保证安装过程中的直线度,安装更加方便。如图2所示,导向槽13为条形槽且数量为两个,一前一后对称设置在主体壳10的后端前后两侧壁上。如图6所示,导向凸部511为与条形导向槽13相匹配的方块。如图7所示,方块的数量也为两个,一左一右对称设置在手柄主体51的内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2、图4和图6至图7所示,手柄主体51的外壁上还设有负压通道53,负压通道53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负压进气口531及负压出气口532且负压通道53上还设有用于开闭负压通道53的负压开关533。旋转主轴30上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并可与负压进气口531通过气管连接的负压接口90,负压出气口532用于与外部负压发生装置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负压开关533为现有常规的按钮式开关,具体结构不做详细描述和限定,关闭状态时,负压开关533朝向负压通道53内侧位移将负压通道53封堵住,打开状态时,负压开关533向外弹出打开负压通道5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旋转主轴30内开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一通道31和与第一通道31成夹角连通的第二通道32,第一通道31与插入管20的尾端相连通,负压接口90与第二通道32的后端相接,在第一通道31的后端连接有用于内窥镜和操作器械进出的接头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钢丝传动组件40包括形成在旋转主轴30置于主体壳10内的端部的第一传动锥齿轮41、分布在插入管20的尾端相对两侧也即如图3所示的上下两侧或如图4所示的前后两侧的分别与第一传动锥齿轮41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锥齿轮42及一端分别缠绕在对应的第二传动锥齿轮42上、另一端分别与插入管20的头端可弯曲部分21连接的传动钢丝43,需要说明的是,两根钢丝的缠绕是反向的,也即一根钢丝绷紧时另一个钢丝放松。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气管镜,在插入管20的头端的端面上设有内窥镜(未示出)和照明单元比如LED灯(未示出),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设置在主体壳10的前端并向外延伸的连接线缆70。当安装在支气管镜机器人上时,当支气管镜的旋转主轴30和主体壳10发生相对回转时,支气管镜的头端可弯曲部分21就会发生弯曲偏摆,当旋转主轴30和主体壳10同时等速转动时支气管镜整体就会做回转运动。当安装操作手柄50后,操作者食指扣住负压开关533,大拇指拨动操作拨轮52就可以通过安装止口521带动旋转主轴30转动,因手柄主体51被手握住无法转动,这时就可以发生旋转主轴30和主体壳10的相对转动以控制支气管镜的可弯曲部分21做弯曲偏摆运动,当握住主体壳10转动手腕时,如果不拨动操作拨轮52,此时没有发生旋转主轴30和主体壳10发生相对转动只有支气管镜的整体回转运动。当手握住插入管20沿轴线方向上下运动就可实现支气管镜的前进后退。当然,在上述两种操作方式下,无论是偏摆、回转和前进后退可以同时发生,只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工况做上述的组合运动就可达成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包括主体壳、连接在所述主体壳的前端的内中空且头端可弯曲的插入管、设于所述主体壳的后端且部分置于所述主体壳外的并可受驱动相对于所述主体壳旋转的旋转主轴及设于所述主体壳内的与所述旋转主轴传动连接的钢丝传动组件,所述钢丝传动组件的前端与所述插入管的头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主轴置于所述主体壳外的部分的外壁形成有止动结构,所述止动结构可与支气管镜机器人上的驱动组件相嵌合;
所述两用支气管镜还包括有一可拆卸地由所述主体壳的后端插入套设于所述主体壳外的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具有一转动部分,所述转动部分上开有一与所述止动结构相嵌合连接的安装止口;
所述主体壳的外壁上还开有内凹的供其与所述支气管镜机器人安装连接的安装卡口;
所述两用支气管镜可选择地与所述支气管镜机器人连接使用或与操作手柄安装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包括一内中空的且两端均为开口的手柄主体和一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手柄主体后端的操作拨轮,所述手柄主体的内径与所述主体壳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转动部分为所述操作拨轮,所述安装止口沿所述手柄主体的轴线方向开设在所述操作拨轮上;
所述旋转主轴可受所述操作拨轮的转动驱动而相对于所述主体壳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止口和所述止动结构由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壁面构成且至少一个壁面为非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止口成正多边形,所述止动结构的截面成相匹配的正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的外壁还开有一径向贯穿的避让口,在所述避让口内还设有一零位卡,所述旋转主轴置于所述主体壳内的部分的外壁上开有向内凹陷的零位卡口,所述零位卡具有伸入所述零位卡口内以锁止所述旋转主轴的初始位置和受触发伸出所述零位卡口外以解除对所述旋转主轴锁止的解锁位置;
所述零位卡通过一轴线垂直于所述主体壳的轴线的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避让口的内壁上且所述零位卡具有以所述转轴为支点成夹角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远离所述主体壳后端的第一段的端部与固设于所述主体壳内的偏压件连接,所述偏压件在所述初始位置下对所述零位卡施加使所述第一段露出所述避让口外且靠近主体壳后端的第二段的端部伸入所述避让口内并卡入所述零位卡口内的偏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口沿所述主体壳的轴线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段由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上包括倾斜段和平面段,所述平面段在解锁位置时平行于所述避让口的延伸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的外壁上还设有由所述主体壳的后端向前端延伸的导向槽,在所述手柄主体的内壁上设有向内突出延伸的并可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主体的外壁上还设有负压通道,所述负压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负压进气口及负压出气口且所述负压通道上还设有用于开闭所述负压通道的负压开关;
所述旋转主轴上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并可与所述负压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的负压接口,所述负压出气口用于与外部负压发生装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主轴内开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第一通道和与所述第一通道成夹角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插入管的尾端相连通,所述负压接口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后端相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传动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旋转主轴置于所述主体壳内的端部的第一传动锥齿轮、分布在所述插入管的尾端相对两侧的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锥齿轮及一端分别缠绕在对应的第二传动锥齿轮上、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插入管的头端可弯曲部分连接的传动钢丝。
CN202321674478.3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两用支气管镜 Active CN220385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4478.3U CN220385028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两用支气管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4478.3U CN220385028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两用支气管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85028U true CN220385028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9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4478.3U Active CN220385028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两用支气管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85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23231B2 (en) Anti-twist casing for endoscopic manipulating head assembly
US6554766B2 (en) Endoscope device
US4880015A (en) Biopsy forceps
US20160270636A1 (en) Endoscope
US5358508A (en) Laparoscopic device
CN101632603B (zh) 随内窥镜插入的外科手术工具
US20070072466A1 (en) Instrument for endoscope
EP3998011B1 (en) Handheld end of endoscope
JPS6025223Y2 (ja) 体腔内処置用ドリル装置
JPWO2017038471A1 (ja) 内視鏡及び処置具起立機構
CN113907849B (zh) 套管组件和超声刀
CN109152591B (zh) 具有带握把的切割组件的外科手术器械
JP4481029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2008284156A (ja) 電動湾曲内視鏡
CN220385028U (zh) 一种两用支气管镜
EP2862498B1 (en) Endoscope operation portion structure
US9636002B2 (en) Endoscope
JP4022093B2 (ja) 内視鏡
JPH0747052A (ja) 内視鏡カバー方式内視鏡
JP2003038427A (ja) 内視鏡鉗子口用アダプタ
JPH10295630A (ja) 内視鏡装置
JPH09238898A (ja) 内視鏡
CN219516190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转轮机构
CN219629572U (zh) 小型机器人内窥镜及小型机器人内窥镜组
CN216652406U (zh) 可单手操作的折弯超声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