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9211U - 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9211U
CN220379211U CN202322256458.0U CN202322256458U CN220379211U CN 220379211 U CN220379211 U CN 220379211U CN 202322256458 U CN202322256458 U CN 202322256458U CN 220379211 U CN220379211 U CN 220379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latform
underground pipeline
protection device
piles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64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佳鹏
冯志强
黄大宇
陈风
程健
王真
温静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9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9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9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9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64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9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9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9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包括:承台和缓冲层,承台设于地下管线上方的地表,地下管线对应承台的中部,以使承台沿地下管线的长度方向分布;地下管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桩,支撑桩的顶部与承台的底部接触,支撑桩包括:斜桩和竖桩,斜桩设于承台的边缘位置,竖桩设于承台的中央位置;缓冲层设于承台的上方,通过缓冲层减小坠落物对承台产生的冲击。本实用新型通过围绕地下管线设置承台和支撑桩,能够将承台所受荷载向深层土体传递,同时支撑桩可对软土层挤压,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密实度,以此避免地表受到重压而变形,保护地下管线不被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管线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工程中,桥梁的爆破、拆除所产生的坠落物会对桥梁正下方的管线产生威胁,因为坠落物会对地面产生很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也会影响到地下管线,使管线出现变形、破裂等情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桥梁的爆破、拆除所产生的坠落物会对地面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容易使管线出现变形、破裂等情况,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问题,提供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包括:承台和缓冲层,所述承台设于地下管线上方的地表,地下管线对应所述承台的中部,以使所述承台沿地下管线的长度方向分布;地下管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桩,所述支撑桩的顶部与所述承台的底部接触,所述支撑桩包括:斜桩和竖桩,所述斜桩设于所述承台的边缘位置,所述竖桩设于所述承台的中央位置;所述缓冲层设于所述承台的上方,通过所述缓冲层抵抗坠落物对所述承台产生的冲击。
在如上所述的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优选,所述斜桩的下端朝远离地下管线的方向倾斜;
所述斜桩和所述竖桩的下端均设有墩头。
优选,地下管线的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桩通过承压板衔接为一体;
所述承压板的上板面设有对应所述承台中部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触头与所述承台的下台面接触。
优选,所述承台的上台面铺设有盖板。
优选,所述缓冲层包括:软土层、废弃轮胎和缓冲架,所述软土层位于所述废弃轮胎和所述盖板之间;
所述废弃轮胎平躺于所述软土层的上方,所述缓冲架位于所述废弃轮胎的内部。
优选,所述缓冲架包括:弹性钢架和缓冲柱,所述弹性钢架由上下两个多瓣状的弧形板构成,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通过撑板衔接在一起,所述撑板与所述废弃轮胎的内侧紧贴。
优选,两个所述弧形板的中部均预留滑孔。
优选,两个所述弧形板的拱向相反,以使两个所述弧形板上的所述滑孔对接。
优选,所述缓冲柱的上端设有向所述废弃轮胎上方凸起的触头;
所述缓冲柱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废弃轮胎的上部中孔、所述滑孔、所述废弃轮胎的下部中孔和所述盖板;
所述承台上预留有迎合所述缓冲柱下端的空间。
优选,所述缓冲柱的外部套装有缓冲簧,所述缓冲簧包括:上压簧和下压簧,所述上压簧位于所述弹性钢架的顶部和所述触头之间;
所述下压簧位于所述弹性钢架的底部和所述盖板之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围绕地下管线设置承台和支撑桩,能够将承台所受荷载向深层土体传递,同时支撑桩可对软土层挤压,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密实度,以此避免地表受到重压而变形,保护地下管线不被破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承台上方设置缓冲层能够减小坠落物对承台产生的瞬间冲击力,避免承台受到超出承受范围的荷载导致地表变形而破坏地下管线,有效提高了对地下管线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架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力传感器结构的数据传输流程图。
图中:1、承台;2、地下管线;3、斜桩;4、竖桩;5、墩头;6、承压板;7、压力传感器;8、盖板;9、软土层;10、废弃轮胎;11、缓冲架;12、缓冲柱;13、弧形板;14、触头;15、上压簧;16、下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主要作用于加固地下管线周围土体,减小桥梁在爆破、拆除所产生的坠落物对正下方的地下管线产生的冲击,避免地下管线周围土体发生变形对管线造成破坏。
参照图1和图2,包括:承台1和缓冲层,该承台1为400mm*400mm的正方形钢桁架结构,保证承台1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减轻其重量,避免承台1的自重对地下管线2周围土体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将承台1置于地下管线2上方的地表,并保证地下管线2与承台1的底面中部对应,该承台1的数量可根据正对桥梁的地下管线2的长度设置,使承台1沿地下管线2的长度方向分布;地下管线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桩,该支撑桩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将支撑桩的上端与承台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支撑桩与承台1连为一体,通过支撑桩增强承台1的承载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对地下管线2周围土体进行挤压提高其密实度及承载力,该支撑桩包括:一对斜桩3和一对竖桩4,两个竖桩4位于两个斜桩3之间,使得两个斜桩3分布在承台1的边缘位置,该斜桩3的下端以45°倾角朝远离地下管线2的方向倾斜,以使斜桩3提供竖向承载能力的同时又能提供水平力,限制承台1的水平位移,保证承台1的稳定,两个竖桩4设于分布在承台1的中央位置,该竖桩4提供竖向承载能力,竖桩4的桩长4.2m,其中斜桩3和竖桩4的桩身底部均设有墩头5,通过墩头5扩大了斜桩3和竖桩4的下端端头原本直径的1.5倍,以此限制支撑桩位移提高其稳定性,确保了支撑桩与周围土体的连结强度,大幅度提升上方承台1的承载能力。
参照图2和图4,在支撑桩的顶部设有承压板6,该承压板6采用钢材质制作,通过该承压板6将地下管线2的左右两侧的支撑桩全部衔接在一起,该承压板6的尺寸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的,在承压板6的板面开设匹配斜桩3和竖桩4的通孔,使斜桩3和竖桩4的上端均穿过该通孔,该承压板6埋设在土层内,以使承压板6与承台1之间形成间隔,在该间隔内设置压力传感器7,该压力传感器7的顶部感应触点与承台1的下台面中部接触,以确保测得数据的精准度,该压力传感器7的底部固定在承压板6上,在地表邻近压力传感器7处设置控制室,将压力传感器7与控制室内的数据采集仪电连接,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通过数据采集仪将由压力传感器7传输来的荷载数据远程发送给电脑终端,电脑终端内设有报警模块,该报警模块根据提供的荷载数据来控制外界连接的警报器进行预警,通过警报器响铃提醒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介入,以采取措施保护管线安全,降低经济损失。
参照图2和图3,承台1的上台面铺设有盖板8,该盖板8选用0.03m及上厚度的木制盖板8,以便于钻孔通过螺栓与下方钢桁架结构的承台1固定,缓冲层包括:软土层9、废弃轮胎10和缓冲架11,软土层9位于废弃轮胎10和盖板8之间,通过盖板8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在钢桁架结构的承台1上铺设软土层9,该软土层9具有一定的抵抗坠落物冲击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盖板8将沿地下管线2长度方向分布的承台1衔接,从而当一定范围内的承台1受到坠落物的冲击时能够向其它未被冲击的承台1借力,以此增强承台1抵抗重压的能力以及对地下管线2的保护能力。
废弃轮胎10平躺于软土层9的上方,缓冲架11位于废弃轮胎10的内部,缓冲架11包括:弹性钢架和缓冲柱12,弹性钢架由上下两个多瓣状的弧形板13构成,以便在废弃轮胎10内将弹性钢架焊接成型,该弧形板13分为四瓣,使得两个弧形板13组合后的弹性钢架呈十字状,两个弧形板13之间通过撑板衔接在一起,保证撑板与废弃轮胎10的内侧紧贴,两个弧形板13的中部均预留滑孔,两个弧形板13的拱向相反,以使两个弧形板13上的滑孔对接在一起,缓冲柱12的上端设有向废弃轮胎10上方凸起的触头14,该触头14与废弃轮胎10的中孔相适配,以便触头14沿废弃轮胎10的中孔方向滑动,通过将触头14外凸设置能够保证坠落物与其接触,以使缓冲柱12发挥作用,缓冲柱12的下端依次穿过废弃轮胎10的上部中孔、滑孔、废弃轮胎10的下部中孔和盖板8,承台1上预留有迎合缓冲柱12下端的空间,避免对缓冲柱12的活动产生干涉,缓冲柱12的外部套装有缓冲簧,缓冲簧包括:上压簧15和下压簧16,上压簧15位于弹性钢架的顶部和触头14之间,下压簧16位于弹性钢架的底部和盖板8之间。
当地下管线2正对的上方桥梁产生坠落物时,坠落物会下坠至废弃轮胎10上,首先坠落物会对触头14产生冲击,触头14向废弃轮胎10内移动,缓冲柱12与触头14同步位移,期间,上压簧15和下压簧16被触头14同时挤压,弹性钢架下部的弧形板13发生变形,即,弹性钢架下部的弧形板13逐渐变的平整,而该弧形板13在变形期间的端部会逐渐对废弃轮胎10产生径向的扩张力,此扩张力会使废弃轮胎10沿径向变形,基于此,通过缓冲簧、弹性钢架和废弃轮胎10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抵抗坠落物造成的冲击,减小了坠落物对承台1产生的瞬间冲击力,避免承台1受到超出承受范围的荷载导致地表变形而破坏地下管线2,有效提高了本装置对地下管线2的保护作用,如此再配合承台1下方的支撑桩能够避免地表受到重压而变形,保护地下管线2不被破坏。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在本实用新型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台,设于地下管线上方的地表,地下管线对应所述承台的中部,以使所述承台沿地下管线的长度方向分布;
地下管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桩,所述支撑桩的顶部与所述承台的底部接触,所述支撑桩包括:斜桩和竖桩,所述斜桩设于所述承台的边缘位置,所述竖桩设于所述承台的中央位置;
缓冲层,设于所述承台的上方,通过所述缓冲层抵抗坠落物对所述承台产生的冲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桩的下端朝远离地下管线的方向倾斜;
所述斜桩和所述竖桩的下端均设有墩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地下管线的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桩通过承压板衔接为一体;
所述承压板的上板面设有对应所述承台中部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触头与所述承台的下台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的上台面铺设有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包括:软土层、废弃轮胎和缓冲架,所述软土层位于所述废弃轮胎和所述盖板之间;
所述废弃轮胎平躺于所述软土层的上方,所述缓冲架位于所述废弃轮胎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架包括:弹性钢架和缓冲柱,所述弹性钢架由上下两个多瓣状的弧形板构成,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通过撑板衔接在一起,所述撑板与所述废弃轮胎的内侧紧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板的中部均预留滑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板的拱向相反,以使两个所述弧形板上的所述滑孔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的上端设有向所述废弃轮胎上方凸起的触头;
所述缓冲柱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废弃轮胎的上部中孔、所述滑孔、所述废弃轮胎的下部中孔和所述盖板;
所述承台上预留有迎合所述缓冲柱下端的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的外部套装有缓冲簧,所述缓冲簧包括:上压簧和下压簧,所述上压簧位于所述弹性钢架的顶部和所述触头之间;
所述下压簧位于所述弹性钢架的底部和所述盖板之间。
CN202322256458.0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 Active CN220379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6458.0U CN220379211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6458.0U CN220379211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9211U true CN220379211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2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6458.0U Active CN220379211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92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8620A (zh) 可自复位的球入式带翼摇摆隔震墩柱
CN204919583U (zh) 一种承台式隔震桩基础
CN112942424A (zh) 实现复合墙地铁车站不同刚度的弹性隔震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20379211U (zh) 一种桥梁坠落地下管线保护装置
CN210529715U (zh) 可拆卸的深基坑开挖支撑系统
CN203684072U (zh) 内嵌耗能壳板的箱形钢桥墩
CN112900467B (zh) 一种减震自复位韧性建筑浅基础
CN208167489U (zh) 一种独柱墩桥梁的防主梁倾覆装置
CN208219456U (zh) 抗落石公路保护装置
CN201687227U (zh) 一体化通信基站
CN219241940U (zh) 一种应用于软岩大变形隧道初期支护的钢拱架连接结构
CN110258363B (zh)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下穿既有桥梁变形控制的可回收式装置
CN202064272U (zh) 桥梁减震伸缩装置
CN217278238U (zh) 一种桥梁轨道用路基稳定性检测装置
CN213836119U (zh) 一种桩板式路基桩板连接装置
CN212801183U (zh) 一种适用于独柱墩桥梁的重力式抗倾覆装置
CN108396786B (zh) 一种隔振装置
CN210487497U (zh) 一种全尺寸竖向构件高温加载系统
CN210152295U (zh) 一种可周转插销式的逆作法钢管柱调垂导向装置
CN112391941A (zh) 一种三耗能形式结合的桥梁抗震结构
CN111926689A (zh) 一种多重缓冲三向限位型桥梁抗震挡块结构
CN111648259B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加固装置
CN112663663B (zh) 一种预制型基础承台
CN209925762U (zh) 一种油气输送隧道内架空管道的混凝土抗震支墩
CN216615455U (zh) 一种钢弹簧加固的多向缓冲限位耗能型桥梁抗震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